信用卡 除了京东白条和花呗 花呗 分期乐

个人消费ABS巨量来袭 京东白条蚂蚁花呗大PK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杨晓宴
摘要:互联网个人借贷ABS正在急剧升温,蚂蚁花呗、德邦花呗、京东白条、分期乐混战。
互联网个人借贷正在急剧升温。6月7日,旗下消费借贷产品“”发行20亿元ABS(资产支持证券)。
据此前德邦证券公布,德邦花呗消费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得了上交所共计300亿元的发行额度,将可以分期发行。
同时,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天弘基金创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弘基金子公司)正在推介蚂蚁旗下另一消费贷款产品,“借呗”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即私募ABS。
加上此前公开发行总计55亿元ABS,分期乐公开发行2亿元,以及私募ABS,上百亿元的市场供给正在形成。
在供应量扩大的同时,ABS投资人却观望情绪浓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该情况采访多名机构投资人,以银行为主的买方均提及无法认可底层资产。“研究欠缺”和“看不懂”之下,看发行主体资质还是最为“原始”的方式。另一导致ABS“难卖”的原因,则在于买卖双方的价格分歧,目前京东白条和花呗ABS的优先级均已跌破4%。
认购主要看发行人主体资质
自2015年9月以来,京东白条已先后公开发行四期白条ABS,规模共计55亿元。且深交所确认,2016年京东白条应收账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申请总额为100亿元。另外,正在融资中的另一家公司分期乐,也已经在公开市场发行2亿元ABS,并由众安保险参与发行了私募ABS。
除此之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内部了解到,除了自己发行白条ABS之外,京东白条也为其他平台的做财务顾问。“我们主要是监督底层资产质量变化的情况,发行人自己披露,投资人不一定信任和认可”。
整体而言,目前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ABS,的程度都有待完善,尤其是个人消费贷款的基础资产池内,借款笔数多,且借款对象无论在地域、资信和借款额度方面都十分分散。
“当然,京东白条不可能把所有技术告诉我们,但至少要有一个运营的逻辑。
有机构投资人士还表示,“无论是现金流情况,借款客户情况,都不太能说服我。底层资产太分散,且不确定外界因素对于客户基础的影响。”该投资人士表示,目前投资的ABS基础资产主要是公共事业收费权为主。
正是因为“看不懂”,认购此类ABS的很多机构,主要看中发行人主体资质。
“都不是冲着基础资产,而是冲着基础资产的‘爹’来的。”有基金子公司的人坦言。
“整个市场没有沉下心的现象”,前述华东股份行资管人士表示,按理说,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基础资产装包,原始权益已经转让出来,比如证券化的京东白条已经和京东没有关系;但实际上,更多时候,投资人在投资时主要考量发行人主体的资质,对刚兑有所期待。
同样是个人贷款,银行更容易认可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银行个人贷款ABS,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银行间市场的“刚兑”。
“银行间的默契省了很多事情”,有华南股份行资管人士表示:“毕竟,个人贷款的基础资产很零碎,如果都要穿透来看,难度大。”
不过,对于银行自营资金而言,投资ABS一个最大的好处,在于资本节约。根据银监会颁布的《资产证券化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长期信用为AAA到AA-的,风险暴露权重为20%,A+到A-的,风险暴露权重为50%,在资本占用上远低于同等条件下的一笔贷款。
资产质量迁徙是关键
投资人考察基础资产,资产质量迁徙是个关键因素。
“要看整个资产的现金流情况,特别是在不同变量情况下现金流的稳定性。”前述机构投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不管是公募还是私募ABS,优先1级都能评到AAA,评级公司的评级模型中有诸多假设,因此评级的参考价值有待提升。“我对里面的信用分层是有怀疑的。包括我也买过美国的ABS资产,他们在证券化技术上已经比较领先了,但还是不完全靠得住。只要底层资产看不清,我们就不太敢投。”该机构投资人士表示。
前述华北地区股份行人士还表示,每家银行对于其信贷资产有内评方法,包括违约率、违约损失率等,标准相对“知根知底”。而且,银行个人贷款在央行都有数据,且有一定历史积累,这些基础能够帮助投资人了解和把握ABS基础资产质量的迁徙情况,而这是互联网公司所缺乏的。
所谓资产质量的迁徙,打个比方,原来资产包内评级AAA的资产比例占到90%,过了半年,比例下降到80%,再过半年,继续下降到70%,那就说明在这套风控体系下,入池资产质量有劣变倾向,风控或资产筛选有问题。
但这需要时间的检验。虽然目前京东白条的运营时间有限,但不妨先观察一下第一期京东白条ABS披露的情况。
根据京东白条在交易所公开披露的数据,在日、12月14日、12月15日、12月31日和日这五个时间节点,小于1个月的逾期率分别为7.35%、3.35%、2.16%、2.18%和2.67%;1-3个月逾期率分别是0、0、1.09%、1.04%、1.13%;3-6个月逾期率分别为0、0、0、0.96%、1.27%;6个月以上的逾期率分别为0、0、0、0.78%、0.27%。
不过,在数据历史较短的情况下,不良率本身并不能直接反映问题。
“如果是从公司的角度,我觉得大概要经营三年,风控技术经受时间考验,才能更客观地反映风险暴露。”有消费金融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按照其从监管机构了解到的数据,已经成熟运作的几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有不良率高至3.7%左右。而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国内10余家消费金融公司的不良率(逾期90天)平均为2.85%,因为新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还未显现。
优先级收益令银行望而却步
令银行望而却步的,还有个人消费ABS优先级的。
从发行利率来看,自去年9月以来,京东白条前三期ABS评级为AAA的优先1级利率分别为5.1%、4.7%和3.92%,最近一期则为3.8%,下降了1.3个百分点。优先2级则是从7.5%一路跌至最近一期的5.5%,下降2个百分点。而花呗则刷新了个人消费ABS发行利率新低,优先1级利率为3.6%,优先2级利率为5%。
纵观中债商业银行普通债收益率曲线(AAA),收益率在去年9月位于3.4%左右水平,到今年1月跌破3%,一度跌破2.7%,最近维持在2.9%左右。
有金融市场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私募ABS在询价中与买方遇到了很大的价格分歧。
“优先级利率确定不超过4%,还是私募,对不少银行缺乏吸引力。”该金融市场人士表示。
前述华南地区股份行资管人士表示,半年期同业存放利率也在3.3%-3.4%之间,如果ABS优先级利率和该水平接近,则完全没有认购必要。
不过,考虑收益率时也不是唯数字论。
前述华北地区股份行资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要关注期限问题。
“ABS的很多优先1级期限比较短,可能就半年,200多天,AAA评级的年化收益若在3.5%-4%,有些机构还是可以配置一些。资产的短中长期都要配置,不一定只看基础收益率。”该股份行人士表示,银行作为投资者谨慎购买个人消费ABS,是因为相应的风险收益,还有其他可选项。“比如短融,270天以内,AA+,AAA评级,收益率可达到3.7%-4%。”
除此之外,资产收益普遍下降的背景下,投资人还看重资产的。“机构已经不是单纯地看静态收益率能否覆盖成本,静态收益率现在没有多少资产是满足要求的,还要考虑到交易属性,资产要可以流动,才能一定程度保障收益。”前述股份行资管人士表示,目前国内证券交易所挂牌ABS的流动性较差,也是金融机构不选择投资个人消费ABS的原因之一。
相关阅读:资产证券化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似乎找到了自己忠实的拥趸。追求以信息拉动资金高效运营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于资产证券化有着天然的亲近。。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呗分期和京东白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