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等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原因行业如何去杠杆

  煤炭业负债近4万亿,东中部部分企业风险凸显   产能过剩行业去杠杆博弈升级   地方多方式帮扶重点企业,金融机构态度谨慎   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仍债务压顶,而在这场万亿级别以上的去杠杆“战役”中,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也进一步升级。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多个省份以制订细则或口头指导的方式对化解相关行业债务风险作出部署,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对重点帮扶企业注入信用,引导金融机构继续为其。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产能过剩行业普遍实行“严控新增、存量退出”的策略,在续作和退出之间,小心翼翼地做着平衡。  典型产能过剩产业的经营状况还在持续恶化,尤其是煤炭业和钢铁业,其利润持续负增长。以煤炭业为例,煤炭工业协会显示,2015年大型煤炭企业亏损面超过90%,行业利润总额仅441亿元,是2011年的十分之一,而负债总额则同比增长10.4%至3.68万亿元,90家大型煤炭企业负债总额高达3.2万亿元。数据则显示,截至一季度末,39家上市煤炭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9.16%,超过70%警戒线的有10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区域之间的煤炭企业的风险差异性也逐步显现。  “在山西、陕西等地,当前煤炭行业形势在好转。但是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西等东、中部地区一些资源枯竭型、亏损比较严重的企业债务风险就相对更高,因为它们资产不行,即便是在供给侧改革前提下,减亏的空间有限。”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机构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业内人士表示,面对高企的债务风险,地方政府考虑到维护金融环境稳定,倾向于采取循序渐进的、“保”的方式来化解企业债务危机,对于以纯粹债务违约的方式来实现市场出清的方式则非常谨慎。山西省日前在全国率先发布《关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细则》,提出2016年对山西省属七大煤炭集团不发生抽贷行为,对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煤炭企业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力争煤炭行业融资量不低于上年。6月1日召开的山西省属煤炭企业金融工作专题会再次要求,要政企联合发力,确保山西七大煤炭企业集团不发生债务违约风险。有消息称,山西省政府计划为七大煤炭集团提供350亿元增信担保,并可能出具承诺函兜。  记者了解到,在其他一些省份,即使政府没有公开发布这样的细则,也往往会通过私下商议或口头传达的方式,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尽量对重点企业进行输血。“一般都是各地政府金融办出面。在贷款方面,会要求银行不降贷款余额,对贷款进行展期,并下调贷款利息。而在债务融资工具方面,政府则会通过直接注入资产、其他国有企业进行担保等方式为企业注入信用,保证企业还能续发债券。”一位国有大行投行部人士表示。  不过,在产能过剩行业债务风险逐步蔓延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对于产能过剩行业的态度则是在“有保有压”的大前提下,更为小心谨慎。  ()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其2016年明确,煤炭、钢铁行业表内外授信业务余额占全行表内外授信业务余额的比重控制在年初水平。在煤炭、钢铁业务较为集中的重点区域,制定“清收一批,转让一批,续做一批,一批,核销一批,抵债一批”的分类处置计划。  ()也表示,2016年其对产能过剩行业执行“摘尖”和“压退”分类管理策略,通过“客户名单制”管理,一户一策,着力退出行业内长期处于劣势、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0.2%,首现负增长。其中,钢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7.5%,建材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0.3%。  “煤炭和钢铁业后续新融资基本无望。银行新增授信额度很难,发债也比较困难,目前可能只有高风险的还会做这类项目。虽然地方政府会有一些指导,但是银行也会尽量和政府讨价还价。尤其是一些小银行,都在等着大银行打头阵。”一位金融机构人士说,此前西部一家产能过剩企业由于地方政府给予其的信用支持不够,其后续发债都未能通过银行的内审程序。  在“债转股”方面,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博弈更为明显。“债转股操作中最关键的是定价,煤炭和钢铁企业本身体量大,信息又不尽透明,究竟以什么价格来债转股,将是难点。价格太低,政府不乐意;价格太高,银行又不合算。债都转了股,政府又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权。”上述国有大行投行部人士表示。  上述分析机构人士也表示,“银行想给山西煤炭企业做债转股,但当地政府不是很乐意。煤炭行业好起来的话,最赚的是山西、陕西地区的煤炭企业,现在做债转股政府是亏的,因为会削弱自己的话语权。而上述东部地区资源枯竭型的企业,当地政府想推债转股,但银行不想做。”  博弈还将持续。穆迪大中华区信用研究分析主管、副董事总经理钟汶权表示,处理产能过剩行业的债务问题,地方政府都会尽量去挽救和支持本地的企业,但长期来看,地方政府可运用的资源可能会越来越少。
欲知更多股市机会,速速关注微信号:股市机会情报(thsjihui)
责任编辑:lw
回复0条,有0人参与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炒股必备&同花顺财经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煤炭业负债近4万亿&产能过剩行业去杠杆博弈升级
日07:48&&来源:
原标题:产能过剩行业去杠杆博弈升级
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仍债务压顶,而在这场万亿级别以上的去杠杆“战役”中,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也进一步升级。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多个省份以制订细则或口头指导的方式对化解相关行业债务风险作出部署,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对重点帮扶企业注入信用,引导金融机构继续为其融资。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产能过剩行业普遍实行“严控新增、存量退出”的策略,在续作和退出之间,小心翼翼地做着平衡。
典型产能过剩产业的经营状况还在持续恶化,尤其是煤炭业和钢铁业,其利润持续负增长。以煤炭业为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大型煤炭企业亏损面超过90%,行业利润总额仅441亿元,是2011年的十分之一,而负债总额则同比增长10.4%至3.68万亿元,90家大型煤炭企业负债总额高达3.2万亿元。Wind数据则显示,截至一季度末,39家上市煤炭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9.16%,超过70%警戒线的有10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区域之间的煤炭企业的风险差异性也逐步显现。
“在山西、陕西等地,当前煤炭行业形势在好转。但是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西等东、中部地区一些资源枯竭型、亏损比较严重的企业债务风险就相对更高,因为它们资产不行,即便是在供给侧改革前提下,减亏的空间有限。”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机构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业内人士表示,面对高企的债务风险,地方政府考虑到维护金融环境稳定,倾向于采取循序渐进的、“保”的方式来化解企业债务危机,对于以纯粹债务违约的方式来实现市场出清的方式则非常谨慎。山西省日前在全国率先发布《关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细则》,提出2016年对山西省属七大煤炭集团不发生抽贷行为,对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煤炭企业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力争煤炭行业融资量不低于上年。6月1日召开的山西省属煤炭企业金融工作专题会再次要求,要政企联合发力,确保山西七大煤炭企业集团不发生债务违约风险。有消息称,山西省政府计划为七大煤炭集团提供350亿元增信担保,并可能出具承诺函兜。
记者了解到,在其他一些省份,即使政府没有公开发布这样的细则,也往往会通过私下商议或口头传达的方式,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尽量对重点企业进行输血。“一般都是各地政府金融办出面。在贷款方面,会要求银行不降贷款余额,对贷款进行展期,并下调贷款利息。而在债务融资工具方面,政府则会通过直接注入资产、其他国有企业进行担保等方式为企业注入信用,保证企业还能续发债券。”一位国有大行投行部人士表示。
不过,在产能过剩行业债务风险逐步蔓延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对于产能过剩行业的态度则是在“有保有压”的大前提下,更为小心谨慎。
华夏银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其2016年明确,煤炭、钢铁行业表内外授信业务余额占全行表内外授信业务余额的比重控制在年初水平。在煤炭、钢铁业务较为集中的重点区域,制定“清收一批,转让一批,续做一批,重组一批,核销一批,抵债一批”的分类处置计划。
招商银行也表示,2016年其对产能过剩行业执行“摘尖”和“压退”分类管理策略,通过“客户名单制”管理,一户一策,着力退出行业内长期处于劣势、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0.2%,首现负增长。其中,钢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7.5%,建材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0.3%。
“煤炭和钢铁业后续新融资基本无望。银行新增授信额度很难,发债也比较困难,目前可能只有高风险的信托还会做这类项目。虽然地方政府会有一些指导,但是银行也会尽量和政府讨价还价。尤其是一些小银行,都在等着大银行打头阵。”一位金融机构人士说,此前西部一家产能过剩企业由于地方政府给予其的信用支持不够,其后续发债都未能通过银行的内审程序。
在“债转股”方面,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博弈更为明显。“债转股操作中最关键的是定价,煤炭和钢铁企业本身体量大,财务信息又不尽透明,究竟以什么价格来债转股,将是难点。价格太低,政府不乐意;价格太高,银行又不合算。债都转了股,政府又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权。”上述国有大行投行部人士表示。
上述分析机构人士也表示,“银行想给山西煤炭企业做债转股,但当地政府不是很乐意。煤炭行业好起来的话,最赚的是山西、陕西地区的煤炭企业,现在做债转股政府是亏的,因为会削弱自己的话语权。而上述东部地区资源枯竭型的企业,当地政府想推债转股,但银行不想做。”
博弈还将持续。穆迪大中华区信用研究分析主管、副董事总经理钟汶权表示,处理产能过剩行业的债务问题,地方政府都会尽量去挽救和支持本地的企业,但长期来看,地方政府可运用的资源可能会越来越少。
(责编:孙博洋、夏晓伦)同业新规逼产能过剩行业去杠杆 焦煤等黑色金属链承压_工业品资讯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同业新规逼产能过剩行业去杠杆 焦煤等黑色金属链承压
  生意社05月20日讯
  5月19日-中国大型投行--中金公司最新报告指出,同业业务新规的出台,将导致非标主要对接的房地产、基建及其他产能过剩行业被迫去杠杆,令终端需求受到向下冲击,黑色金属特别是原料端在基本面供给端加速的2014年,将会有较强的下行趋势。
  报告称,整个黑色产业链的大宗商品矿石,焦煤以及螺纹钢的终端需求,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的需求;房地产行业的销售,新开工的恶化,将最终体现到房地产投资数据的下降,而这意味着对于原材料采购的下降。
  “我们认为上周黑色大宗商品的加速下跌与5月16日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保监会,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有关。”中金金属分析师马凯在报告中指出。
  为规范规模日益膨胀的银行同业业务,中国央行协同三会及外管局上周五联合发布通知予以规范,业界流传的“9号文”靴子终落地,这将迫使银行收缩同业资产扩张速度,尤其是此前狂飙的买入返售类非标业务。
  上周五(5.16)黑色产业链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其中铁矿石SGX掉期主力合约跌2.6%,大商所铁矿石主力合约重挫3%,原料端焦炭跌停,焦煤大跌3.45%,螺纹钢下挫2%。
  2014年是金融部门去杠杆的一年,由于非标主要对接房地产、基建,以及其他的产能过剩行业,在2012年后这些融资条件受到限制后非标充当了输血的作用,而如今该输血功能在边际上,甚至可能出现很大部分的减少后,预计行业内资金情况将会恶化。
  报告指出,虽然存在中国国内宏观经济下滑超出预期带来的刺激政策引发的上行风险,但二季度矿石在反弹后会继续步入下跌通道,矿石基本面恶化,且短期内钢厂受制于边际上恶化的资金状况,无法进行大规模在库存,坚持认为其在5-6月间会加速下跌至前期低点。
  而螺纹钢亦因为钢厂存有吨钢毛利而加大生产活动,5月终端需求将出现边际恶化,需求环比改善趋弱,其基本面将会持续恶化,继续看空二季度螺纹的价格表现。
  (文章来源:路透社)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2016 郑州亨瑞软件开发公司   
技术支持:  
访问量:; 去杠杆:促产能过剩行业转型升级_网易财经
去杠杆:促产能过剩行业转型升级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去杠杆:促产能过剩行业转型升级)
  供给侧的大幕已经拉开,金融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血液”,无疑可以强有力地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实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金融行业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金融行业或者金融市场本身的供给侧改革;二是在以产业部门为对象的供给侧改革中,金融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对改革的支持。
  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是实现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和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而具体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入点的钢铁、煤炭行业,金融该如何支持?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还是《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都表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金融层面的大幕已经拉开,而银行及金融市场将在各个方面发力,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艰巨任务的完成。
  政策落地 鼓励企业直接融资获得资金
  尽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金融市场和金融相关政策的要求很宽泛,但《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对这些要求都作了详细解答。具体来看,金融层面的支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银行融资方面、直接融资方面、提升各类投资基金支持能力、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等。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攻坚领域之一,随着退出方式、配套资金、债务处理、人员安置、盘活土地等相关政策逐步落地,传统钢铁行业将因过剩产能的淘汰而使供需格局逐渐得到改善。
  若从钢铁行业来看金融如何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业内人士表示,4月21日,央行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详细部署了金融政策以推动钢铁和煤炭行业去产能、、降成本及补短板。《意见》的发布意义重大,表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金融层面的大幕拉开。
  《意见》强调了“有扶有控”的去产能思路,区分对待“僵尸企业”和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意见》给予市场的信号是,对于不符合改革方向的企业和项目要控制新增信贷、压缩退出存量信贷;对于符合改革方向的企业,则要保证其合理的资金需求。
  同时,《意见》对于符合条件的钢铁及煤炭企业的融资需求指明了多种方向。对于有竞争力和认可度高的企业,除了鼓励合理的银行信贷需求,也鼓励通过直接融资获得资金。这包括保险公司参与对两个行业的直接融资、便利的境外直接融资核准、发行债券、信用增强以及资产证券化等。
  那么,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可以在多方面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杠杆就是要严格控制资金进入这些领域;降低企业杠杆率,意味着银行需积极处置不良贷款;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过于依赖成本较高的银行贷款问题,需要在金融领域丰富金融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行业“新陈代谢” 库存压力正在缓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求。无疑,如果推进好去产能、去库存,那么就有望带来相关企业盈利能力的改善。这在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内表现为行业的“新陈代谢”,而从最新发布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中则可以发现这一趋势。
  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1至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5%,增速比1至3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利润同比增长4.2%,增速比3月份回落6.9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工业企业效益呈现出积极变化。
  从结构上来看,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仍在持续,部分新生力量继续生长。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表示,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较快,1至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1.6%,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15.1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1至4月份仅有8个行业利润同比减少,较1至3月的10个行业减少了两个。主要利润下滑的前五大行业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业、烟草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矿采选业,除烟草外均为上游行业,而大多数中下游制造业利润同比均为正增长,钢铁、有色等主要原材料行业利润下降局面有所扭转。
  此外,数据还显示出去产能、去库存初见成效。何平表示,4月末,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2%,为近年来首次负增长,表明企业库存压力正在缓解,有利于未来企业产能的释放和生产的增加。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在经济企稳之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升。经济企稳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条件,因为在经济下滑时企业进入“避险模式”,企业想的是减少生产和投资,只有在经济企稳之后,企业才会希望通过转型来扩大利润。
  持续推进改革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近期的宏观数据显示出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效果正在显现,不过,从微观数据来看,经济主体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经营环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东兴证券研究所谭凇表示,微观主体的经营数据表明,如果不切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将持续上升。虽然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改善,但是过剩产能行业的营收增速、净资产利润率等指标仍然大幅低于整体制造业,营收负增长的局面没有改变。
  杠杆率方面,据东兴证券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制造业整体在有序降杠杆,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的资产负债率相比同期已经下降,但是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不降反升。“这显示杠杆率的提高在这些部门只能增加将来去杠杆的难度, 僵尸企业 借助信货放松、物价上涨的掩护死灰复燃的概率很大,一定要预先防范。”谭凇称。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高杠杆尤其是现在加杠杆的企业多是产能过剩行业,所以政府到了下定决心坚决去杠杆的时刻。对“僵尸企业”停补停贷,市场化淘汰一部分高杠杆产能过剩企业,可以有效去杠杆。
  事实上,降低资金成本、去杠杆的关键在于金融市场的深层次改革,这包括增加市场准入、丰富银行业主体、改善融资市场结构性的扭曲;有序破解刚性兑付的问题;规范银行的经营,清除不合理的费用和程序等。然而,每一项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本文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