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中国未来发展趋势

关注央行货币政策、人民币以及债券市场。新闻资产价值:
上传时间:
新闻资产评估模型
News Asset Evaluation Model
当前我国劳动经济新趋势新特征
摘要:企业选择短期雇佣还是长期雇佣,与该企业所属行业及企业的资本、劳动力密集程度、技术等具有直接的关系。
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基于经济新常态的背景特征,我们认为在适应、把握、引领劳动经济发展新常态方面也应当有所研判,要研究新的阶段性特征和表现。通过对现在和未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国劳动经济发展已初步呈现出人才红利、国际劳动、主动创业、公平就业、体面劳动、集体主义、合作者经济、长期雇佣等八大趋势。
劳动力市场正在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人才红利&是指由于人才的规模增长及其充分利用所产生的超过同样数量简单劳动力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收益。胡鞍钢认为中国自2010年开始进入人口红利下降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1个百分点,而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3.72%上升至16.35%,提高了2.63个百分点,明显超过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的幅度,标志着我国进入&人才红利期&。
在未来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发展阶段,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将成为可能。因此,首先要重视并解决好&就业难&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当前情况下,&就业难&与&民工荒&问题形成鲜明对比,高等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考验,应逐步完善高校培养机制,了解市场的需求,合理区分应用专业型大学生和学术科研创新型大学生培养之间的差异,充分挖掘大学生人才资源的优势;其次是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更多的适合高素质人才发展的工作岗位,摆脱过去过于依赖肌肉经济的模式;再次是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领军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提高优势人才待遇水平,促进海外优秀的人才回祖国发展等等;最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发展背景下,完善的创业环境将会为高素质人才能力的发挥提供更好的平台。
劳动力正在从&国内劳动&向&国际劳动&转变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产业环境的变化,单纯的国内劳动力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产业的发展,向更具发展优势的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部分产业,利用沿线他国的劳动力等资源优势来促进我国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新趋势。
&新常态&经济发展阶段,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驱动下,推动我国部分国际产业转移是应然的。具体在未来的发展阶段,应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项目的落实,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详实的项目实施规划,明确沿线省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资源调整,同时,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可以充分发挥融资支撑作用,加快产业对接合作,促进我国部分产业向沿线国家转移,利用相关国家的成本优势、贸易政策优势等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劳动者从&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转变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为迎接我国第四次创业浪潮的到来,要积极推动我国由&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转变。
首先,政府层面应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积极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更多地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开展&一站式&窗口服务模式,改善创业者的政策环境,激发创业者的积极性。
其次,教育层面应积极完善创业创新教育体制,进一步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和组织环境。
再次,市场层面应逐步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遵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原则下,加快垄断企业改革的步伐,国有企业不能够再单纯依靠行政资源来开展经营,而是应当更多地依靠核心竞争力在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参与竞争,同时应当逐渐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征信体系以更好地规范企业的信用行为。
最后,在依法治国理念指引下,逐步完善创业法制环境,为创业者提供稳固的法律保障,完善的法制环境有利于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激发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创业者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有助于保护他们通过创业形成的财富和权利。
从普遍存在的就业歧视向促进公平就业转变
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法律意识、公平意识的逐渐增强,必须加快促进公平就业的步伐。
首先,促进完善全国范围内公平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性条款。我国现行法律及行政条款中尚存在诸多隐性就业歧视类条款,因此应逐步探索消除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中含有歧视性的条款或规定。
其次,增强全社会成员的维权意识。当前情况下努力减少就业歧视的发生还需增强民众的维权意识,政府和司法部门则可以利用媒体手段宣传就业歧视的危害,努力杜绝该行为的发生。
再次,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第三方谈判力量。工会作为员工的权利代表组织,在反就业歧视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最后,继续深化劳动市场体制改革。新时期各地区应当尽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等诸项措施,使劳动力能够更加自由地在不同地区流动,形成统一协调的全国劳动力市场,同时还应当加强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力度。
劳动者行业状态从&低工资、高风险、低效益&向&高工资、低风险、高效益&转变
&新常态&下的劳动经济阶段,中国劳动者行业状态应当由&低工资、高风险、低效益&转变为&高工资、低风险、高效益&,需要从&不体面劳动&转变为&体面劳动&,而这离不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面劳动制度干预等配套措施改革。
首先,产业结构升级是行业状态转变的关键。我国经济正处在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迈进的关键时期,在&中国制造2025&的建设布局下,随着我国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培育发展,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端行业,而是呈现出产业结构和转移方式双调整的特点。
其次,制度完备是劳动体面转型的依托。未来我们应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促进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公平可持续发展,落实带薪休假全覆盖,切实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水平,依法严厉抵制部分地方和企业使用童工、非法用工、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等违法行为的出现,加强劳动行政执法监督,促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更多的劳动者就业机会等等,以促进体面劳动的完全实现。
劳动关系正在从个人主义向集体主义转变
中国传统的劳动关系是具有从属性的个体劳动关系,在这种关系模式下,劳动者单兵作战,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时较难有效地维护,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集体劳动关系的建立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在资强劳弱的情况下,通过集体谈判,有助于通过合法有效的渠道解决劳资双方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推动劳动关系的集体主义将成为中国劳动经济的新常态,具体来说,未来我们应当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完善集体劳动关系法律制度建设,在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中,主体权利制度应当是重中之重,劳动者的集体争议权、团结权和集体谈判权是劳动法中劳动者的最重要的基本权利,是保证劳动者的独立合法地位、保障劳动者从事正当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正视政府在三方协调协商机制中的定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政府作为三方机制中的一员,应尽快努力转变长期形成的企业和劳动者之间&资强劳弱&的劳动关系格局,促进劳资双方力量之间平衡的进一步实现。再次,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衔接纽带作用,工会组织作为员工的权利代表,应当竭力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博弈平台。最后,增强劳动者的集体劳动关系意识,在实践中,政府和企业都应当积极宣传集体劳动关系知识,特别是增强员工对集体劳动合同的了解,鼓励员工积极组建和参与工会活动,增强员工对集体劳动合同和工会的认同度,切实参与到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当中。
企业员工角色从单纯的&打工者&向&合作者&转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长期绩效奖励计划,通过规定让员工持有本公司的股票或期权,能够使其产生长期的工作激励,这实质上体现的是劳动者由&打工者&向&合作者&角色的转变。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雇主员工关系发展也步入新的阶段,积极推动员工持股计划和员工长期雇佣制度的落实将成为新形势下劳动就业&新常态&的表现。
未来一段时期内推动员工持股改革应当注重以下方面:首先,在推进员工持股制度落实时应首先尽快对员工持股制度展开立法调研,促进制定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员工持股法律法规。其次,注重员工持股制度科学激励作用的发挥,科学高效的股份分配比例设计关乎该制度激励作用的最终发挥,分配比例应当保证员工更广泛持股的同时兼顾效率。最后,防止员工持股制度配套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本次员工持股制度的改革是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实施的,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国有资产的流失是不容规避的问题,在当下的员工持股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当注重坚持在不耗损国有资产已有存量的基础上分享企业发展增量收益,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扩大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并能够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
企业对工人的雇佣正在由&短期雇佣&向&长期雇佣&发展
企业选择短期雇佣还是长期雇佣,与该企业所属行业及企业的资本、劳动力密集程度、技术等具有直接的关系。长期雇佣是指企业将员工看作企业的基础资源,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长期开发员工的潜力。劳动雇佣制度是指作为资本所有者的企业主为取得劳动的使用权而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的制度。我国企业普遍存在雇佣短期化的现象,比如普遍存在的员工年龄服务业超过25岁、制造业超过35岁受到一定歧视等,未能意识到雇佣合同期限对员工心理因素的影响作用,而实际上企业若仅仅用短期合同来管理员工,则高效率的或熟练的工人不能保住,这对于企业的长期经营绩效会产生损害。
对工人的使用长期化,日本提供了&终身雇佣制度&的典范,该制度能够使得日本企业的员工积累丰富经验,保持高端制造业的长期竞争力。与日本长期雇佣制度相比较,我国则明显呈现出雇佣期限较短的现象,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也应当是建立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之下,只有与本土社会文化最相适应的雇佣制度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我国&新常态&经济发展阶段,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中,当然要重视软技术与长期竞争制度的融合,注重培育企业的长期竞争力,终身制的雇佣制度可能不合时宜,但延长雇佣期限,增强员工信心,提升企业竞争力将成为必要。
(来源:北京日报 & 作者:杨宜勇 张强)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看新闻
扫描二维码,下载九派新闻客户端
热门评论条
*邮箱/手机:
邀请注册码:
*邮箱/手机:
获取邀请码
请选择菜单
*兴趣爱好:
请选择菜单 请选择菜单未来20年劳动力人口趋势_财经郎眼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9,137贴子:
未来20年劳动力人口趋势收藏
万国置地专注于海外房地产多年的公司,发布会为您提供一对一专业解答.
 城镇化发展中有一个决定性因素,那就是劳动力人口数量。如果没有劳动力转移进入城镇,那么一切的城镇化都是扯谈。显而易见,没有人,城镇化将变成空中楼阁、沙上城堡。  事实上,劳动力人口趋势。也和屁民最关心的养老问题、就业问题息息相关。现在根据2011年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长表,计算未来二十年的中国劳动力人口趋势。  数据来源:  六普数据长表《3-1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六普数据长表有几百张,又没目录,可是费了我老鼻子劲找数据。)  该表中,有2010年每一个年龄(2010年时是几岁)的人口总数。大家知道,未来20年,中国新增的劳动力人口数量是固定的,无法改变的。因为即使开放单独,等这些多出生的人口成长为劳动力,也是20年以后的事了。  计算方法:  目前每年的新增劳动力,大学生占一半左右,都是约22岁进入劳动力市场,而没读大学的,统一估算为18岁进入劳动力市场。这样,计算未成年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就是20岁。以20年为期,平均下来,中间的误差基本可以抵消。就是说,以2010年的年龄算,19岁的人会在2011年成为劳动力,而59岁的人会在2011年退休。这样,两者相减。就是当年净增劳动力人口总数,正数为净增加,负数就是净减少。(计算结果如下图:图中黄色部分,就是那些人口在2010年时的年龄。)
辽宁人口负增长
房泡会破灭,但不是以你想象的方式。  房价事实上我以前已经分析的差不多了。我以前最大的不肯定的地方是告诉大家要赌会不会无锚印钞了。我上面已经告诉大家了。肯定会无锚印钞的。至少我未来做经济选择时,肯定会按照无锚印钞这个预测来。  房价必须得分开来说。北京和鄂尔多斯差老远了。  三四五线城市房泡会破灭。主要方式是软着陆而不是硬着陆。就是房价基本不涨,或者微跌,然后在每年10%左右的实际通胀中不停贬值。10年后,房价如果不变,基本上贬值到只值现在的40%了。所以,三四五线的刚需们,再忍10年吧。就算忍不住,也至少忍到你凑够全款买房那一天吧。  少量泡沫太离谱的,接近鄂尔多斯那样建好住房,户均8套,卖出土地,户均30套的地方会房价会硬着陆。但估计这种情况在660个大中城市和2862个县城中比例不会太大。主要还是上面那种软着陆方式。  一二线房泡十年内不会破。  一线城市房价这10年高于通胀。二线房价涨幅大约与通胀持平。  但大家注意,这是在通胀基础上的价格。我估计,即使国家拼命压低粮食价格,10年后,粮食价格至少也会上涨1倍。现在10元一碗的面,10年后,至少20元。至少!!!!!!!
一.1.5线城市  先不管福布斯这个1.5线城市排名先后是否准确。肯定的一点,这样分比我以前按郭嘉重点监控70个城市定义70个二线城市要准确的多。因为二线城市中,房价现在也是开始分化的。  2012年初,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福布斯发布《中国新兴城市50强》报告,把成都等9个城市评为中国1.5线城市,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仲量联行(仲量联行是唯一连续3年入选福布斯白金400强企业的房地产投资管理及服务公司)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定位为中国一线城市。传统的二三线城市,被仲量联行重新划分为4级:1.5线城市,过渡型,即将向一线城市逼近;二线城市,增长型;三线城市,新兴型;四线城市,起步型。“1.5线城市”共有9个,排名依次是成都、重庆、沈阳、杭州、天津、大连、武汉、苏州、南京。报告称,1.5线城市在经济和房地产市场成熟度与活跃性方面,领跑于中国新兴城市50强的城市,它们介于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之间。  重庆位列1.5线城市第二名,我最讨厌的天天打麻将的成都排第一。先不管排名先后,至少证明这九个城市是70个二线城市中最有经济活力的。这也意味着,这九个1.5线城市是房价上涨潜力榜。  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二线城市的房价现在已经开始迅速分化了。后面还会提到。
未来20年房价猜想(具体2014年经济及房价预测在后面楼)  因为是10年、20年后的房价,所以我下面的预测不一定准。给大家参考一下吧。  10年后,一线城市房价估计依然坚挺,因为在通货膨胀中,这是最后四个可以保值的城市了。  30个二线城市基本上在2022年,人口就不会增长了。估计房价也会从2022年开始停止增长。  而这时,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遍布着老人,大家养老吃饭都成问题,估计到那时没有几个傻逼会还惦记着房子。  我认为每年215万的还乡团并不能对镇上和县城里的鬼城接盘做出啥大的贡献。因为一个50、60岁的老人,如果他到现在还没有在镇上或县城买房,证明他以前没钱买,或者根本就不想买。他年轻的时候都没钱买,等他退休返乡,怎么可能会去用养老钱买房,甚至于背上房贷买房。县城和镇上的官猿已经穷疯了。随便翻一个县的城区规划,基本上都是奔着把全县人民(含农村)全装进县城来设计的。而现在镇上修好的房,基本上也可以把全镇人民(含农村)都装进镇上了。  2033年,当中国每年死亡人数比出生人数都要多1000万时,中国房价泡沫将彻底破灭。这个数字我并不是随便乱说的。  请大家看历年出生人口图。
  三、一线和1.5线城市买房建议。  1.四个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的房价,不管怎样分析来,分析去。还不如王健林说的这段话靠谱。  财经网消息,11月15日《决定》发布,对于其中推进房产税立法和国资改革的决定,王健林表示,“我原来的观点是不会变的。核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房价上涨趋势在15至20年是不会改变的。不管推行任何措施,可能都难以改变这个趋势,因为要确定它的定位不是在一个区域内的,也不是在中国,它一定是世界的。从世界来看,城镇化率不超过75%-80%的时候,房地产都会处于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所以不是出一个文件,或者推房地产税就能改变的。”  我的建议,如果你无法移民,那么就马上买一线城市的房产吧。这是中国最保值的投资了。请参见莫斯科房价。  2.九个1.5线城市  刚需用户:建议重庆刚需用户马上买房(其它八个1.5线城市的人可以参考我对重庆的判断,毕竟我有几个城市没去过),理由就是上面的分析。  投资保值用户:估计重庆的房价未来五年与实际通胀率持平,甚至于会略高于通胀。我说的是实际通胀,不是CPI。中国近38年来实际通胀平均每年是10.8%。投资1.5线城市房产,赚钱基本上不会多,但保值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其它八个1.5线城市的人可以参考我对重庆的判断,毕竟我有几个城市没去过),理由就是上面的分析。
  先假设一种QE彻底退出的情况,看对中国的影响。  我认为QE退出对中国的影响完全没有学院派猜想的那么大,他们认为中国不敢无锚印钞,是彻底错误的。包括我以前猜测中国有50%的可能不敢无锚印钞。也是彻底错误的。  我现在几乎可以肯定,未来10年,中国就是印钞到死,不管QE退不退,都会这么干,都会印钞到死。。  具体分析和具体判断原因请大家看前面《未来十年的结局》,对QE感兴趣的朋友请详细看下这段,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肯定了。
QE不重要,汇率才重要。  事实上QE退不退不太重要,中国的汇率问题才是最关键的。假设伯克南的话真实现了,明年年底彻底退出QE。那么中国在汇率上倒是就必须做出选择了。  因为我的预计是中国印钞政策上肯定是印到死。原因见前。  如果明年年底退,那么留给“五百个jiazu资本”跑路的时间就很紧迫了。上海自贸区实现的国内国外分公司之间3秒种汇兑美金。以及10亿美金以下不审核。明显就是给“五百个jiazu资本”全球化资金布局准备的。因为现代金融技术的发达,显然“五百个jiazu资本”跑路的时间理论上可以达到秒级了。明年必然是“五百个jiazu资本”跑路,疯狂全球化的一年。民资如果现在还不跑,就是在等死了。就是我预测的屠宰民资。到时肯定会在手续上会限制民资的出逃的。  等明年年底QE彻底退出后。中国的汇率必须面临选择了,要么继续微升(保持不动和微升的结局是一模一样的,都是硬抗),要么掉头向下。  至于到底是转头向下,还是硬抗。我水平有限,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例如例如谢国忠,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他们天天都在高唱中国经济泡沫破灭,中国经济崩盘。但他们都错了。他们预言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了。但在事实面前,他们从来不会修正自己的观点,从来不会认为自己错了。  事实上天涯上的崩溃论,至少已经流行了7年了。但在这七年的预测错误中,月经贴,血崩贴从来没有断过。因为崩溃已经不是一种经济理论,而是一种心理需要了。没有了崩溃,没有了牛刀,他们就没有了希望,你叫他们可怎么活?  事实上天涯论坛上无数的人,都是只懂经济学的一点点皮毛,就在那里到处用理论去证明一个他们心理需要的答案。他们只是需要这答案,然后去找理论上证明而已。他们事实上,什么也不懂。他们只是靠意淫活下去而已。
郎眼财经 优选财富集团董事长&张虎成&亲历奉献,&张虎成&财经郎眼节目特邀嘉宾!第三届华尊奖得主,中国互联网金融十大风云人物.郎眼财经全新理财知识学堂.
可以从图表里看得出房地产业将万劫不复的时间!。。
看来半天,终于看懂了,非常佩服楼主,确实可以预见一些东西
两点疑问:1.实体经济不行了一线城市还保值吗?2.上面的数据准确吗?你的猜测都是建立在这些数据之上的
人少对劳动者有利这一点都看不出来呵呵,在美国为什么劳动者的权益那么好,仅仅是因为他有强大的公会吗,最主要的是美国是一个劳动力稀缺的国家,而中国你闲工资低不做老板直接开了你,有的是人爱做不做。
不明绝丽。楼主的意思重庆的房价不会跌。你那里来的依据。万一有人看了你说的,去买了,怎么办
好东西,已收藏
很理想的一副权贵资本未来路线图。但是没有考虑很多外界因素,试想如果中国历史上每朝每代都能按照统治阶级理想的道路前进,那么中国历史到现在只有一个朝代叫做夏朝,呵呵。
贴吧拳王争霸赛中累计获取30场胜利,
  从我拉出的表格来看(不用怀疑加减错误,是用Excel的公式直接拉出来的),从年这10年,中国每年净增劳动力1000万以上(2000几年的时候有些误差,因为有60几岁死亡的,但总体就是这个趋势,年份越往后越没误差。),这就是砖家叫兽反复强调的人口红利:干活的小伙伴多(创造的价值就多),退休的老人少。  但从2011年开始,每年净增劳动力开始迅速减少,从780万(2011年)——450万(2012年)——460万(2013年),迅速减少到2014年的100万。而从2014年~2021年这8年,中国每年净增劳动力都在正负100万之间波动(超出100万范围的2017年为减少300万,2021年为增加300万,可以相互抵消),这和前10年的每年净增1000万劳动力人口简直天差地别。为了计算精确,再加上中国壮男人每年的60万非正常死亡人数(网上有个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320万的,我的结论是60万,具体原因放后面楼说。),实际就是从2014年开始,未来8年,中国劳动力人数基本上是维持8年的零增长。而从2022年到2030年,因为60后的大量退休,中国净劳动力人口,每年以1000万以上的数量减少,简直惨不忍睹。  好,为了数据准确,继续修正上面的数据。对上面数据影响最大的就是延迟退休。假设按最激进的方案,10年后全部完成65岁退休计算,看这个政策对劳动力人口总数的影响。
 《未来仍将有无数的人退保,延迟退休并不能增加劳动力人口》  2012年的人社部数据:我国已有超过3.6亿的城乡居民参加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超过1亿老年人正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然后就是2013年10月底,李*强中堂在*************大会上表示,我国大概有3亿多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今年有累计3800万人中断缴保险(超过社保总人数的10%)。好,刨开退休的和退保的,计算可得,还有2.2亿人在交养老保险。  延迟退休五年,事实上是不能增加劳动力人口总数的,因为劳动力人口还是那么多人,只是把中国的劳动力人口下降时间点,往后延迟了五年。但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2.2亿人,到底有多少人能工作的到65岁。我估计可能这些人中,能工作到65岁的人1亿都不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2.2亿人中,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白领,大约有八千万人(网上查的数据,没有出处),另一类人是工厂里的工人,比白领还多(具体数据查不到,但网上有数据说,白领占城市打工人员的30%),假设是1亿人。大家想想,有几个公司愿意雇佣50岁以上的白领(50岁的总经理之类的算金领)?  又有几个60岁的老人能在产线上一天工作12个小时。  事实上延迟退休,真正直接受益的是公务员和官猿,他们又可以多捞五年了。这类人估计有3150万(根据中国在国际上公布的人权白皮书中记载,中国民族干部有300万,占整个干部队伍的8%)  仍然回到上面的计算,我之所以认为延迟退休不会对我计算有大影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根据中国从78年开始实施的退休年龄规定,男为60,女为55(疾病和特岗另算)。就是说,以前的平均退休年龄为57.5岁。也就是说,我上面计算的中国劳动力净增人口的减少时间点,应该提前2.5年,即中国2012年就开始了劳动力人口的负增长。而事实也完全证明了我的计算:  2012年国家统计局2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  从2012年开始,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总数已经开始减少了。中国每年的净增劳动人口已经开始是负数了。  这样,就算这2.2亿人全部坚持到65岁退休,也只是将我表中的时间点往后延2.5年。如果这2.2亿人,只有一半能坚持到65岁退休。我表格中的时间点将是完全无误的。将会完美表示未来20年的中国劳动力人口趋势
城镇化已经结束了  从上面的计算中,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最重要的结论:未来八年,中国劳动力人口将是零增长。八年以后,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将会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迅速减少。而且,越往后,中国的总人口数和劳动力人口数,都是减少的。因为中国2010年总和生育率只有1.18,我详细计算过,如果有一半的单独家庭生育二胎,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将会上升到1.35(详细计算过程放后面楼)。大家知道,父母是2个人,如果他们平均一生有1.35个孩子,每隔30年,中国总人口将减少32.5%。就是说,除非中国能将生育率拉到美国那样的2.1左右,否则未来中国的总人口和劳动力人口都是下降的。  现在来看城镇化。既然劳动力总人数是零增长,那么城镇化只有靠劳动力人口的转移来完成了。上面表格中城镇化率为统计局公布的标准数据。而流动人口总数那一栏,来自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目前总共发表了4期。  从表中可以看出,城镇化可以说的是一片大好,每年新增1个百分点,就会为城镇增加1300万人口。但仔细看表中的红色部分,你就会发现每年新增的流动人口和每年新增的城镇人口有非常大的差距。为什么?  因为新增城镇常住人口包含了三部分:  1.每年新出生的城镇人口(大约400万)。  2.每年新增的进城打工人口(就是表中的新增流动人人口)。  3.由乡升级为镇,由村直接划入城区等,直接行政划入的城镇人口。  从表中可以看出,最近三年,中国新增的进城打工人口,从1000万,迅速减少到了600万。几乎三年就减少了一半。而随着2014年,中国劳动力人口零增长的到来,未来8年,新增流动人口肯定只有比600万少的,不可能比600万多。而这600万人,在2012年,有200万人去了四个一线城市,其中去北京的是50.7万。  那么,剩下的400万人给剩下的20个发达省会和10个发达副省级城市分。这30个二线城市,每个城市能分到可怜的13万人。大家不要忘了,这些城市基本上都是700万、800万的人口。而2014年,不知道还有几百万新增流动人口给这4个一线和30个二线城市分。  再说个详细的。以重庆为例,重庆市事实上就是一个省。主城共九个区,下属的区有10个,县有21个。那么把六普数据的分县资料表拉出来算,用常住人口减去当地的户籍人口。就会发现(我只说结论,图就不贴了),下属的10区21县,无一例外,全是常住人口远远少于户籍人口。总数为10区21县常住的人比户籍人口少了600万,其中150万去了重庆主城区打工,450万全部跑外省打工去了。(再一次为重庆的贫穷默哀。)  我说的这些数据才是城镇化的真相。城镇化事实上已经结束了。  现在常住人口真正能够增长的只有4个一线城市,30个二线城市。其它所谓地级市、县级市,常住人口几乎全部是在减少的。  而中国的逆城市化也将在2022年开始。为啥,数据说话。  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  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36亿人。( 根据农村户籍人口占65%计算,其中1.534亿人来自农村。)2012年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超过一半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出生于1980年以后。这样推算30岁以上年龄的大约有1亿人。假设这1亿人平均分布在30~60岁,那么就是说,未来,每年有330万流动人口要退休(这330万人,有65%是农村户籍。剩下的35%是城镇户籍。意味着今后每年至少有215万人要返回农村。)。而根据流动人口报告,所有的流动人口,在工作地买房的只占2.36亿人口的0.6%,所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中国的城镇化是个伪城镇化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这2.36亿人只是城市的过客,他们老了只能返回户籍所在地。根据0.6%的买房率,这2.36亿流动人口,最后的结局就是从哪来的,回哪去。从地级市来的回地级市,从县城来的回县城,从镇上来的回镇上,从农村来的回农村。  而到2022年,当中国的劳动力人口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减少时,就是中国逆城市化的开始。  当然,逆城市化并不意味着北京等一线房价下跌。请记住莫斯科的例子:俄罗斯地广人稀,人口从1992年就负增长,中小城市丧失活力,人口往莫斯科集中;莫斯科房价全球最高,人均住房面积远远低于北京,交通拥堵程度全球第三。如果中国人口负增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会更加拥挤。  李中堂一直在宣传一个“保增长就是保就业”的主题观点,因为他说,经过专家组的反复测算,GDP每增长一个点,将增加130万~150万的就业岗位,因为中国每年有1000万新增就业人员。所以GDP不能低于7%。Zf一定要不停投资,来拉到增长,拉动就业。  幸好我会数学,计算后我知道李中堂完全是在忽悠我。因为从前年开始,中国劳动力总人数已经是负增长了。何来为了1000万新增劳动力需要7个点GDP的道理。您真当我不识数,分不出净增1000万和新增1000万的区别吗?你可以抢劫,枪在你手上。但请你不要侮辱屁民的智商。  还有,既然你有1000万新增劳动力不好就业,你延迟退休,让65岁的老人占着茅坑,您这不是让这1000万新增劳动力更无法就业吗?您忽悠人,至少逻辑要通吧,不能自相矛盾呀!
  四、未来20年房价猜想(具体2014年经济及房价预测在后面楼)  因为是10年、20年后的房价,所以我下面的预测不一定准。给大家参考一下吧。  10年后,一线城市房价估计依然坚挺,因为在通货膨胀中,这是最后四个可以保值的城市了。  30个二线城市基本上在2022年,人口就不会增长了。估计房价也会从2022年开始停止增长。  而这时,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遍布着老人,大家养老吃饭都成问题,估计到那时没有几个傻逼会还惦记着房子。  我认为每年215万的还乡团并不能对镇上和县城里的鬼城接盘做出啥大的贡献。因为一个50、60岁的老人,如果他到现在还没有在镇上或县城买房,证明他以前没钱买,或者根本就不想买。他年轻的时候都没钱买,等他退休返乡,怎么可能会去用养老钱买房,甚至于背上房贷买房。县城和镇上的官猿已经穷疯了。随便翻一个县的城区规划,基本上都是奔着把全县人民(含农村)全装进县城来设计的。而现在镇上修好的房,基本上也可以把全镇人民(含农村)都装进镇上了。  2033年,当中国每年死亡人数比出生人数都要多1000万时,中国房价泡沫将彻底破灭。这个数字我并不是随便乱说的。  请大家看历年出生人口图。中国的第一个生育高峰是60后(62~72年)。从62年~72年,每年平均出生人口大约在2700万左右。这个十年高峰的直接后果就是,在20年后,引起了中国的第二个人口生育高峰:80后(82~92年)。从82年~92年,每年平均出生人口大约在2200万左右。而且因为计划生育,80后(82~92年)这个峰值要比62后小500万。而80后(82~92年)第二个峰值出现后,基本上已经无法再引发第三个生育高峰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养不起,房改、医改、教改刀刀要命,80后(82~92年)这一波人,最近几年,正是生育期,但他们的实际生育率已经降到1.18了。所以近10年出生人口基本上都在1500万左右。  当中国的第一波人口高峰60后(62~72年)大面积开始大面积死亡的时候,2033年后,每年中国死亡人口都将在2700万左右,而每年出生人口,即使加上单独二胎的那150万,也只有1650万人。每年人口净减少1000多万。  想起咖啡猫说的一句话,等得够久,牛奶总会有的。  只要你能坚持等20年,在二三四五线城市,便宜房子总会有的。但我不知道那时新皇是不是早就用“遗产税10万起、房产税普征”等方法把屁民伺候的痛不欲生了。所以我对未来10~20年的房价预测只能供大家参考。  打完。收工。睡觉。(请大家看在我黑眼圈的份上,给我上述分析,多提意见,多加指正。)
分析得不错!
2008年,肯定有房产商亏损过,不过感谢4万亿救市,他们是爱戴w总的一个群体。。
未来2年内或许30%左右的房地产企将被市场淘汰,房产业‘大鱼吃小鱼’现象或将陆续涌现!估计到2016年,几大房地产‘超级航母’将会出来。。
刚需,决定未来房地产业的分化,三,四线城市,二线城市,1.5线城市,一线城市的房企的走势将各有不同,调控政策或将因地制宜。。。
楼主 你好 很想问你一下对于劳动力迁移的数据该怎样计算比较合适?比如北京市劳动力迁入量从统计数据中怎样算比较合适?不知道你现在还逛不逛贴吧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