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内含企业价值ev计算怎么计算

新业务价值
...性,通常使用评估价值(AV)来评估寿险公司的价值,其中包括现有业务形 成的内含价值(EV)和未来新业务产生的 新业务价值 ( NBV ) 寿险公司评估价值模型概览 寿险公司的估值构成 15 评估价值隐含未来寿险业务的可分配利润 ①内含价值(EV):市场常用的保险估值...
基于172个网页-
新业务价值 ( VNB ) 是公司评估日前一年的新业务预期可产生的税后利润的现值,新业
基于95个网页-
新业务价值(VONB)是衡量一家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友邦保险2014上半财年业绩显示,其新业务价值上升23%至7.92亿美元。
基于55个网页-
new business value
...值*新业务倍数 以下是保险公司的评估价值体系: 内涵值:现有保单继续营运下去的现值 预测下年 新业务价值 ( new business value ) :预期 未来所有年份的保单,扣除成本后价值的总和折现值。
基于6个网页-
New Business Value
Value of Ongoing Business
value of new business
Value of Ongoing Business
更多收起网络短语
2009年,英国的安全方面新业务价值70亿英镑——一个在当年的世界市场中仅占18%份额的数字。
In 2009, the UK secured new business valued at GBP7 billion: a figure that accounted for just 18 per cent of world sales that year.
评估价值法作为一种保险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其结果的合理与否关键在于新业务价值倍数等参数的确定。
As a method of valuing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th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assessment value lies in the decision of the new business multiples.
于评估本公司股份时,投资者不仅要虑及内涵价值及一年新业务价值,而且亦应考虑到其 他多项因素。
In valuing the Company's shares, investor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not only the embedded value and the value of one year's new business, but also other various considerations.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内含价值”催生寿险公司真实价值显现
_百姓保险_中国保险网
“内含价值”催生寿险公司真实价值显现
[ 保险评述
] [ 日 ] 编辑整理:&[ 中国保险网 ]     双击自动滚频&
  寿险公司的经营主旨在于为股东和保户创造持久的价值。目前在国际上,以价值评估为基础的价值管理模式,已逐步成为许多著名寿险公司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公司发展的一种重要管理方式。我国寿险行业的逐步发展壮大,使单纯依靠保费收入等传统财务报表已无法反映保险公司的真实价值。同时,已有不少寿险公司已或正准备上市,为了保护广大股东的权益,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财务指标来有效反映各公司的业务状况及其各险种业务的经营绩效。在此背景下,保监会已启动了内含价值报告制度,并于2005年5月编制了《人身保险内含价值报告编制指引》(征求意见稿)。希望通过评价标准的转变,促进行业经营目标的转变和经营水平的提升。
  那么,什么是内含价值?这一制度与国内传统的财务制度有什么不同?内含价值标准引入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我国实施这一制度的条件是否成熟等,许多问题还有待业界作出系统的分析研究。在日前由中国社科院主办、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承办的“寿险公司内含价值国际研讨会”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保监会将于近期出台《人身保险内含价值报告编制指引》,并计划在今年内正式实施,内含价值将成为今后国内保险公司重要的财务指标。
  “内含价值”是国际通行指标
  中国保险业协会精算工作委员会“内含价值报告项目工作组”负责人、金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许毅飞介绍:内含价值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公司价值,如兼并、收购、上市时的估值以及股票价值分析、评估公司管理绩效等。其使用在欧洲尤为普遍。
  内含价值是在充分考虑总体风险的情况下,分摊给适用业务的资产所产生的可分配收入中股东权益部分的现值,由三部分组成:分配给适用业务中的自由盈余,法定资本并扣除持有法定资本的成本,有效业务中未来可分配的股东现金流的现有价值。
  内含价值是寿险业科学合理的财务指标,在英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的寿险公司已经普遍采用内含价值的报告方式。而北美、欧洲大陆及亚洲的保险业对它也日渐熟悉。国外的财务分析员及评级机构对这种新的衡量方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开始尝试用内含价值作为估计保险公司股价的基准。人身保险内含价值,是指在充分考虑总体风险的情况下,分配给适用业务的资产所产生的股东现金流的现值。
  由于寿险行业区别于传统工业企业长期性的重要特点,决定了寿险产品在初期需要投入的成本较大。因此,按照传统的会计原则,往往出现首年亏损的情况。仅仅使用传统的财务报表无法反映保险公司的真实价值。因为长达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寿险业务的各种费用分摊和现金流计算与短期业务相比都更为复杂和困难,所以,与传统的税后利润、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相比,内含价值能更客观准确地衡量寿险等长期业务的价值。
  “内含价值”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中国保险业在发展初期,保费收入被当做了最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公司经营业绩。将保费作为衡量指标较为方便、直观,但这只能反映保险公司业务的量,而不能反映业务的质,从而导致某些保险公司重量不重质,保费规模上去了,效益却没有增加。
  保费收入指标缺陷的逐步显现,使许多公司开始转向以利润为导向。利润综合考虑了保费收入与各项支出等因素,较前者更为科学,但按照目前的会计原则,损益是以当年实际利润计算的,其中并不包括有效保单的未来利润。由于前期大量的保单获取成本和较为保守的法定准备金提取规定,保单在前几年的利润往往为负值,要到保单生效后几年,法定利润才会为正。这就会造成新业务越多,亏损越大的现象。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人身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保监会决定在我国寿险业引入国际保险行业新兴的重要评估指标――内含价值。
  内含价值的衡量标准更为科学,既包括了保险公司的净资产,又包括了有效业务未来的利润价值,反映在评估时点已经生效的业务的价值。内含价值加上未来新业务的价值,就得到评估价值,反映对公司总价值的衡量。
  目前,内含价值评估方法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大部分寿险公司处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尚未公布这部分数据。但是,作为上市公司的“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都遵照国际惯例在其2004年底的年报中向投资者公布了公司的内含价值,并对各种假设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从这些报告公布后的市场运行情况显示,内含价值报告对于帮助投资者正确、全面评估上市公司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4年,保监会牵头成立了由世界上著名的保险公司、咨询公司的资深精算师们组成的内含价值报告项目工作组,研究建立中国的内含价值报告体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人身保险内含价值报告编制指引》的初稿已经完成。2005年6月初,保监会印发《人身保险内含价值报告编制指引》征求意见函,旨在进一步推动内含价值在保险公司的研究和运用。待该指引最终论证通过之后,我国的寿险公司在每年的报表中将须按该指引的要求计算内含价值。
  吴定富主席强调,实行内含价值评估,有利于完善我国保险评价体系,是我国保险业发展进入新时期的客观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他认为,对内含价值评估有助于推动保险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有助于准确地判断偿付能力,对有效地防范风险和切实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改善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助于保险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内含价值评估也有助于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内含价值”的价值与实践
  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表示,有些公司过去只注重保费规模,惟保费论英雄。内含价值就是要引导保险公司向价值创造的方向进行经营。内含价值报告标准的建立对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内含价值”是很科学合理的财务指标。内含价值的两大核心因素是风险贴现率和收益率假设。其中,风险贴现率最敏感,会对有效财务价值造成重大影响。在计算内含价值中,参数的设定是核心工作,将直接影响具体的测定值。这种保险评估方法从经济上看,关注的是公司未来的现金和风险情况;在技术上,是精算技术和财务方法的结合体。许毅飞指出,内含价值虽然不是惟一的和最好的评估办法,但它是可用指标中较合理的一种。
  内含价值在我国还是全新的概念。一位与会的中资寿险公司总精算师认为,《指引》如果实施尚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关键是标准很难统一。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的缺乏完整的数据库,计算内含价值缺乏基础数据;金融市场不发达,难以获得市场对各种风险的评价;保险业发展时间短,经验和能力不足等问题近期都难以突破。另外,内含价值评估法作为一种保险公司专用的方法,还存在诸如内含价值评估的计算过于复杂、深奥;对风险考虑较少;对假设比较敏感,以及内含价值评估法的计算中许多因素相互关联,而且其计算和披露方法不统一等一些缺陷,需要在应用中特别关注。
  因此,专家认为在我国寿险业推行内含价值报告制度应该避免以下几个可能产生的问题:(1)缺乏科学、客观、一致的计算准则,使这一制度难以成为公正合理从而为大家所接受和认可的制度;(2)缺乏完整的数据库,无法计算出内含价值,从而使这一制度实行起来没有可操作性;(3)由于计算内含价值需要作大量的假设,而这些假设如风险溢价的微小改变将导致计算结果的巨大差异。因此,内含价值可能被某些人所操纵,从而损害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等等。
  相关链接:
  内含价值:英文名称为Embedded&Value。国内翻译为内含价值,其他的名称还有内嵌价值、隐含价值等。内含价值是指在充分考虑总体风险的情况下,分摊给适用业务的资产所产生的可分配收入中股东权益部分的现值。由三部分组成:分配给适用业务中的自由盈余,法定资本并扣除持有法定资本的成本,有效业务中未来可分配的股东现金流的现有价值。内含价值直接反映了寿险公司当前的经营成果,构成寿险公司的核心价值。&
&&&金融时报
┊┊┊┊┊ ┊
Copyright &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经典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号
本网凡所涉及保险条款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均以投保当时的保险合同为准。本网法律顾问:北京市高朋律师事务所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用内含价值(EV)来衡量寿险公司的真实利润暖暖内含光,人保寿险,定期寿险,平安寿险,内含报酬率,内含子,终身寿险,太平洋寿险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用内含价值(EV)来衡量寿险公司的真实利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新闻客户端 &
保险公司内含价值EV,怎么计算?
一直想要讨论下保险公司内含价值EV,但一直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去讨论。翻了研究内含价值的文章,大多研究会计准则。其实我个人觉得会计准则没撒卵用,可能因为我会计比较渣的原因吧。今天就从一个例子一张保单来详细讨论什么叫内在价值。寿险,主要分两种,一种叫生存险,一种叫死亡险。我相信大家都买过保险,代理人经常会给各位讲。你买一份保险,到多少多少岁就可以领多少多少钱。如果你死了就会赔多少多少钱。大家注意,可以领的这个就叫生存险,领取的叫生存金。赔付的叫死亡险,所以现在的保险都是以生存险+死亡险的形式售卖的两全险。然后如果你活着,把你的生存金买一份万能险的险种叫理财险,把生存金去购买一份重疾险的保险叫做分红型终生重疾险。当厘定了费率以后,卖给投保人,之后拿收到的保费去投资。但是问题是怎么投资?我过去的帖子说道过,保险公司资产风险并非市场风险。他的投资原则除了收益性原则以外,还有安全性原则和流动性原则。研究保险公司最优化投资的模型,叫做L-G模型(L-G模型里面假设理赔满足一个泊松分布)。我过去写过,不过居然一个回复都没有,所以干脆作罢。保险公司之所以有最优投资策略的原因,是因为他有理赔风险,这种风险和厘定费率的过程是有关的。我后面会给大家演示。所以保险公司要满足破产风险最小化的情况下去投资。所得到的净资产增速最大值,就是未来利润增速最快的方式。其风险贴现的现值,就是所谓的内含价值EV。关于风险贴现的计算,有保监会规定的一套。不过这套办法过于僵化。所以保险公司EV在高费率情况下是被严重低谷的。中国保险公司费率有多高,可以去找张香港保单过来对比下就可以知道。例子我想了半天,为了方便直观,最后还是决定用死亡险。所谓死亡险,就是你购买了一份保单,之后死亡就理赔的保险。做一些完全和实际不搭边的精算假设。10000个人,X岁一人一件购买了10000件只要死亡就理赔1块的保单(趸交)。未来10年内这些人全部死亡。精算假设是平均每年死1000人。以定价利率2.5%来计算。毛保费=第一年死亡的人数/(1+2.5%)+第二年死亡的人数/(1+2.5%)^2+.....+第十年死亡的人数/(1+2.5%)^10则有如下表格
保费为8746块。然后保险公司拿了保费去投资。如果投资收益率是4.5%
不要去纠结会计准则,调整后的是调整后的,但是计算方法和这个很相似。
大家可以看到初始的利润是负的。但最终在10年后生成了1288的利润。
现在就来给这1288的利润定价。定价的方法就采用风险贴现。大家不要去纠结风险贴现的精算假设。这是保险公司承诺给投资人的收益率。用11%每年的风险收益率贴现。
假设保险公司股票价格收益beta等于市场beta。假设股票市场长期收益率为7%
保险公司价格估值。
那么这个保单的估值水平是
之后来把精算假设修改一下,以便更好的观察EV和估值PEV
如果第一年死亡的不是1000人,而是5000人,之后每年死亡555人
则内含价值下降到59块
如果最后一年死亡了550人,之前每年死亡555人,那么内含价值变化为2904
如果第一年全死了。则出现死差损
保险公司破产。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对于寿险而言,死差对保险公司的EV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T*无风险收益率+(1-T)*风险收益率
风险贴现=无风险利率+风险额度=无风险利率+风险收益/标准差
标准差=VAR(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1/2)
大家可以看到,因为分子分母都有无风险收益,所以当无风险利率下降之时,风险收益和风险贴现同时下降,对保险公司内含价值影响要小得多.那么投资收益是如何影响无风险收益保险公司的内含价值呢?
(本文来源:雪球今日话题
没有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保险行业:内含价值估值审慎可靠
日 14:54来源: 作者:金麟
评级变动:维持(首次)评级保险估值框架系列报告之一
近期发现不少客户对保险股估值的合理性存在质疑,对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的计算不信任。保险股走势近一年来持续低迷、股价甚至大幅低于最悲观假设下的保险估值(新业务价值0增长),市场正在经历估值信任危机阶段。
怀疑情绪可以理解,但全面怀疑估值逻辑是非理性的。本系列报告尝试梳理保险估值的框架,用直白的语言解释针对保险估值的质疑点。
针对保险股主要质疑点的分析
EV计算中不应该包含净资产?
市场习惯将EV与股票定价中的现金流折现模型对比,后者的估值中只考虑未来现金流折现,EV估值显然破坏了这一规则。实际上EV是在不考虑公司未来新业务的前提下对现有公司业务的估值,即某种意义下的保险公司“清算价值”,清算时净资产当然要包括。这也是其他行业估值看P/B,而保险公司看P/EV的原因。
实际投资收益率低于EV假设,后果很严重?
EV假设中的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净值增长率。EV假设是针对长期业务而言的,将时间窗拉长来看,考虑通胀等因素后,5.2%的投资收益率仍然是谨慎的。而且从经营差异分析来看,除平安受08年投资富通导致巨亏影响投资回报差异为负,国寿和平安的投资回报差异均是正差异。
这说明,根据实际结果检验的EV投资收益假设是审慎的。
EV假设是估值结果人为操纵的手段?
不排除保险公司在EV假设的调整里包含一些估值管理手段,但是基于正常的商业信任,这些调整应该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而不是操纵。内含价值评估报告均由独立第三方出具独立精算审阅意见,而且从经营假设差异分析来看,运营假设、精算模型假设均在合理范围之内。
(具体内容请见附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明星分析师荐股
89589.84万元
79473.83万元
77487.10万元
72486.96万元
71897.71万元
65078.44万元
62790.77万元
62639.76万元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友邦保险现金价值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