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发烧与音响发烧是一种怎样配置发烧音响的体验

&&|&&责编:于梦琦
1聊聊自己的发烧感悟  发烧友这个词多多少少有一些不理智,但是也代表着他们对于某一领域用着更高的要求和追求,相信在现在的经济条件下,每个人身边都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领域的发烧友,但是说起发烧友这个词汇,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还是音频部分,毕竟这个词汇当初也是因为音响才诞生的吧。  小编自己也是个发烧友,从高中时候开始关注,其实算到现在也差不多十年了,虽然说关注耳机是在高中,但是真正进入所谓的“发烧”阶段,其实还是大学的时候才开始购买、频繁的更换设备。但是那时候作为一个学生,毕竟没有多少钱,主要还是玩玩随身的耳塞和很多中低端设备,但是也乐在其中。没少交学费&小编聊聊自己的发烧感悟  而近两年间,人们多多少少的因为收入的逐渐增加,开始更多的关注音频或者耳机行业,而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耳机现在逐渐时尚化的趋势让更多起初只是想要打扮自己的消费者开始更加关注耳机行业的形式,也有越来越多的新发烧友进入进来,而这些发烧友也都和曾经笔者一样,不断地学习、了解这个和行业,同时也在交学费……  在笔者发烧的这些年中,多多少少的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当然对于声音这件事儿来说,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同,而对于器材本身,每个人的见解也都不同,而小编我这篇文章也只是想分享一下自己这些年来的理解,并不一定正确,甚至可能很多都和您的见解不同,但是多多少少有一些可能还值得参考。&&&&&&&&&&&&&&2首先想说的:什么是HiFi?首先想说的:什么是HiFi?  如果只从字面上或者说类似于字典中的解释来说的话,-Fi是英语High-Fidelity的缩写,直译为“高保真”,其定义是: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  而对于笔者来说,爱好音频这段时间之后,发现其实每个人对于HiFi的认识都不同,甚至说,在发烧的每个阶段,每一段时间之内,对于HiFi的概念都不同。HiFi这个词也可以说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这四个字母组成的词汇认识都不相同。魔声确实让很多人开始关注  往往刚接触音频行业的人都觉得巨大的低频量才是好声音,才是HiFi必备的因素。而往往玩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HiFi应该是字面上的意思,应该有巨大的信息量和绝对中正、直白的声音表现,能够最“原汁原味”的回放音乐。而原汁原味之所以加引号,也是因为我们听到的所有唱片,都已经不是它本来演绎的样子,在录音的时候就已经有相关的后期制作。而在最后,往往已经不再追究HiFi这个词究竟真正的含义或者说意味着什么,HiFi对于自己更多的是代表自己喜欢的声音,符合自己听音需求或者说听音观的声音。监听耳机几乎是每个发烧友曾经过的产品类型而高端旗舰才是最终的梦想  笔者认识一些折腾了十几二十年甚至几十年的老一辈发烧友,他们绝对足够HiFi,见过听过的器材也足够多。但是对于这类人来说,每个人心中完美的声音都并不相同,甚至有可能相距甚远。但是对于任何一个音频发烧友来说,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归宿——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声音,不在乎别人觉得怎么样。3关于随身设备关于随身设备  笔者也是玩随身起步的,从MX500、PX200、K412P这些产品一步一步的开始,曾经在论坛上有一句话经常有人提起也有很大的争议,便是“随身无HiFi”这个言论了。至于让笔者说,随身是否真的HiFi,虽然笔者现在已经不玩随身设备了,就素质来说,也许随身确实和台式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笔者依然并不太认同这句话。中高端价位是比较主流的选择  首先不论是在价格还是复杂程度来说,现在的随身设备相比台式耳机系统可以说也并不差多少了。很多烧友也是因为自己的生活并不适合台式设备,才去玩随身,并且结合上一页所说的,其实不断追求自己喜欢的声音,就已经是玩音频玩HiFi最重要的事情,或者说,甚至笔者觉得寻找自己喜欢的声音或者寻找自己喜欢声音风格的器材的这个过程,就已经是HiFi。即使是顶级耳塞&相比全尺寸耳机也依然没有什么优势  只是最后笔者还想说的就是,如果你的预算足够高,如果你已经可以承受像AKG&K3003这样的天价耳塞旗舰。并且你还有精力、生活工作也允许可以玩台式耳机设备的话。那还是投入台式的怀抱吧,至少在万元甚至五千价位的系统来说,台式耳机设备带给你的声音表现已经完全可以超越几乎所有顶级耳塞。目前的高端随身产品也不少AK120无疑是现在最贵的随身设备  对于随身目前的MP3来说,已经明显的两极分化,低端MP3市场几乎已经成为了一家的天下,众多曾经的国产厂商都已经转头去做平板了,Sony虽然一直雄心勃勃但是还真没见有什么起色。而在高端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进入这个本就小众的市场中,从最早的HiFiMAN、七彩虹,再到最近的iBasso、AR、艾利和等等,售价一个比一个贵,在声音的表现方面来说虽然确实也和传统消费级MP3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但是作为一个随身设备是否真的值得花这么多钱,也就见仁见智了。4关于耳机关于  很多发烧友进入这个圈子其实多数都是因为想选购一款不错的耳机开始,然后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昂贵的耳机,并且它们确实能多多少少为自己设备的声音表现带来一些提升。只是在接触的越多之后便月不满足,不断地升级自己的耳机以及音源等等设备。耳机拥有系统的最大决定权  但是对于耳机来说,它必然是一整套系统最大的决定权,扬声器作为最后一步的物理转换,自己的风格和水平最大的决定着整套系统的好坏。虽然在很多发烧论坛都可以看到类似于“音源才是最重要的,能喂饱耳机才能出好声。”但是笔者并不太认同这个观点。  如果音源的级别远高于耳机,那么其实这套系统反而更不健康吧,这种理论总觉得类似于要给桑塔纳加航天汽油一样的感觉。对于想要搭建一套系统来说,最优先选择的一定是耳机,先找到自己喜欢的耳机产品,在针对耳机来搭配后面需要的耳放、音源甚至线材等等设备。高端旗舰更多的只是风格的差距  而目前的耳机市场来说,从耳塞到耳机产品,基本还是符合一份价格一分货的标准,虽然坑爹货也不算少数,但大部分还是卖得贵的要比低价位好,不论是入门级还是万元的旗舰级,靠谱的产品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品牌风格,就拿拜亚动力T1和森海塞尔HD800来说,都有足够优秀的素质,也是同级别产品,但是表现出的声音风格差距并不小,有人喜欢T1,有人更喜欢HD800。所以对于耳机这类产品来说,眼见并不一定为实,还是去听听更喜欢什么最靠谱。5关于耳放和解码器关于耳放和  对于解码和耳放,笔者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来介绍这两种器材的用途和关于如何选择《》,这篇文章中基本已经交代清楚了关于如何选择以及他们的重要性等等内容。  而这里其实要说的还是这篇文章中的相关内容,对于解码器和放大器来说,哪个更重要主要取决于你的或者说扬声器的好坏,对于不同等级的扬声器,这两者的重要性甚至必要性都是不同的,如果是旗舰级耳机,当然耳放和解码器也就变得都相当重要。音源、放大和扬声器之间的合理搭配更加重要  但是对于一定级别的器材来说,找到升级设备的短板则更加重要。一般来说,耳机是最大的决定权,想完全更换口味或者说寻找特点完全不同的声音,最简单的方法也就必然是直接更换耳机了,但是对于升级除了扬声器之外的器材来说,如果越算价位超出现有器材并不足够多的话,可能更多的只是得到一种风格上的改变,素质上未必会有多大的区别。  而最近笔者看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自己也很认同的言论,是关于音源器材的声音密度。在很多发烧友的器材已经够好,再次想要升级的时候,开始考虑数万元的音源设备,在交易的时候往往老烧们都会提到一个词,那就是密度。其实在听过足够多的器材以及高端设备之后,发现密度才是最终坚定一款高端设备的通用参考标准,在器材足够优秀之后,三频、声场、分离度这些方面都已经足够优秀,而好和更好的最大区别,也就是巨大的信息量所带来的密度差别。6关于各种发烧电源关于各种发烧电源  对于HiFi行业来说,还有很多小巧好玩的附件,也算是这个行业的特色之一了,也是很多普通消费者喜欢吐槽的地方,这些附件很多产品售价并不平易近人,甚至非常昂贵,但是至于能带来多少甚至能否带来提升,很多人也是半信半疑。滤波电源是最简单的电源设备&但是效果也有喜有忧  先来说说电源部分吧,那个关于火电水电核电的段子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了,但是那当初真的只是个段子而已,只是后来被很多并不了解HiFi的消费者理解成为了真实的故事……但是从这个段子中也不难看出在音频行业中,优秀的电源部分确实是决定系统声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笔者来说,在自己的第一套大系统搭建的时候,也选择了一款几百元的中低端价位滤波排插。后来发现,在某些时候其实这个排插还不如没有,曾经有老烧告诉我,一款不够好的排插还不如换一个好的美标墙插,在自己的房子装修有了不错的墙插之后发现确实是这样的。很多顶级器材都采用分体电源设计  首先,优秀的墙插可以理解为不错的电源线的作用,相比普通国标墙插来说,首先能从最根本的解决电源相位的问题,因为国标电源插座和美标电源插座的相位零线和火线位置是相反的,电源反相虽然不会有危险,但是对于功放、耳放这种功率较大的设备来说,还是有着可闻的影响,并且发烧电源线都是美标插头,也就是电源线本身都是美标相位的。正确的相位还是比较重要的。再生电源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是价格不菲  其次就是滤波排插本身的问题了,HiFi类别的排插可以分为普通扩展类的排插、滤波排插、隔离电源和再生电源。效果的好坏也基本就是这四个顺序了。至于扩展类的排插如果用料足够豪华的话,没准还会比滤波的更好。很多中低端滤波排插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滤波本身对于声音来说是有一定的动态的,音源设备也许还好,但是对于放大类的设备来说,会有明显动态减弱的负面效果,所以笔者现在的系统中,滤波排插已经用来插电脑了……7关于各类调音附件以及线材关于各类调音附件以及线材  对于线材和脚钉等等调音附件来说,是否有用已经争论至今,而笔者也只是想说说自己折腾过的线材以及避震设备的感受而已,至于有用没有,其实还是看个人吧,笔者是觉得多多少少有点用的。  首先在线材方面,在线材的投入应该是自己系统比例的多少,这个见仁见智,笔者身边也有喜欢玩线的朋友,线材比系统还贵,酱油贵过鸡这种事儿也经常出现。只是看个人的喜好了,至少笔者其实并不太赞同这种比例的投入。线材这件事儿还是要冷静的&图中这种十几万的电源线不是每个系统都需要的  并且不同的器材甚至相同器材不同的电路以及构架,对于线材的敏感程度都不同,就笔者使用过的两款以及数字界面来说,有的就对于USB线几乎没有什么敏感度,换更好的USB线也只能得到仅仅一点点的提升。笔者认为线的改善是最为明显的  而对于线材的改变来说,笔者觉得越靠近耳机的线材带来的提升越大,也就是按照笔者这个说法的排序就是耳机线&信号线&数字线。而电源线来说,因为几乎每个设备都需要电源线,而电源线的提升笔者尝试过的来说基本是功率越大的设备越容易表现的明显,功放、耳放这类设备对于电源线都是比较敏感的,而解码器这类设备则并不一定,也是有一些敏感设备,但是如果你只有一根优秀的电源线,笔者认为用在放大设备上会比用在音源设备上更好一些。脚钉最好还是足够高端的系统再做尝试  至于脚钉类的调音附件来说,笔者也尝试过一些,只能说有和没有的区别是存在的,但是对于耳机系统来说,这种脚钉的投入带来的变化性价比并不算太高。还是素质更高更具参考性的音箱系统才会有明显的表现。对于耳机系统而言,如果你的系统已经足够高端并且预算充足想玩玩脚钉的话,试试也无妨,并且各种摆放的方式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在耳机系统中,脚钉个人觉得更像是一个可玩性大于变化性的东西。总结:  这篇文章其实有着非常浓的个人色彩和建议在里面,当然也许大部分人都不认同笔者所说的各种“神棍”理论。笔者只是来分享一下自己发烧这些年的一些认识和经验,其实自己也知道和论坛中的很多理论显得格格不入,信不信由您,或者不妨去尝试一下。&&&&&&&&&&&&&&&每个人的发烧历程是不一样的,诸如我这种居无定所的屌丝到现在为止也不敢碰大耳机或者系统,这倒不是说折腾不起,毕竟我得为下个月的房租考虑一下了。
产品类型 佩戴方式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6995¥1986¥14997¥18998¥15809¥20910¥6888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音响发烧入门ABC之一:音响发烧的本质
我写过很多音响发烧的器评、碟评、理念文章,但一直没有系统地写一些专门给“初烧”看的、能回答初烧群体共性问题的文章。鉴于经常和网友沟通,而交流中常被问到一些有共性的问题,逐一回答十分费事,我逐渐地意识到专门写一系列文章,写给初烧、针对初烧最可能产生的那些问题,可能是个好办法。我在微薄上提出了这个想法,结果反响热烈,超乎我的预期,于是这件事情就摆上了我的日程。
写这个系列文章,不求什么文字优美,只求实用、只求有实在有益的信息量。尽量多写“理念”而少涉及具体的产品。当然,其中肯定有些地方是我个人的主观观点,看的时候,带点儿自己的独立思索是最好的。人贵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想开篇说两点最要紧的:音响发烧的本质。
第一点,音响发烧不是什么“科研活动”。它是一个业余爱好,是一种实践活动。更进一步说,是一个实践的审美活动。记住它的本质是实践活动,不是理论推演,或者靠脑袋想象的YY活动。实践是最重要的,如果对音响发烧有兴趣,那么尽可能广泛地开始接触各类不同“器材”是最重要的。所谓老烧,都是接触过很多器材、听过很多音乐(包括现场和唱片)的老家伙。接触器材不多,无以成为老烧,听音乐不多,无以成为老烧。哪怕一个人天生耳朵再灵敏,比蝙蝠音域还宽,如果没有玩过足够多的各个档次器材、听过足够多的音乐,就不可能是一个“老烧”。
举个例子,男人对女人的了解和品评,最准确可靠的,当然是出于那些阅女无数的“泡妞高手”。这是绝无疑问的。如果是看到姑娘就脸红,没接触过几个mm,更没有深入接触过mm的男子,怎么可能很了解女人、懂得去评判女人?有些人也许初恋就结婚了,没有机会和其他mm接触,这样当然也很好,但这样的男人不可能很懂得女人、不可能有资格品评女人。在他眼里,也许唯一接触过的女人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了。他怎么可能去给予女人真实的、可靠的、对他人有参考意义的评价?只有接触过足够多女性的“花样男”,阅历足够丰富的家伙,才会对女性有足够的判断能力,能说出某个mm究竟在他接触过的众多美女中算什么层次、什么水平。
音响发烧、对器材的评价,十分类似,完全是建筑在“接触多”基础上的。接触器材多、听得多、实践活动多,这是首要的。我们有音乐爱好者,也许对音响并不感兴趣,买一套器材听到死,只关心音乐,不关心器材,这完全Ok,但如果说是“音响发烧友”,那么必然除了音乐之外,还关心器材硬件,关心不同器材播放出的不同声音。
参考读物:我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
大意是,发烧友是对重播器材、重播音质感兴趣和关心的音乐爱好者。爱听音乐、关心音乐重播的音质,这两点加起来,就等于“音响发烧友”。我很久以前还写过一个帖子:音响发烧的最大敌人,是——YY。其中的意思就是,音响发烧的本质是实践活动,而不是靠YY的,也不是靠所谓“理论推导”。初烧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乱研究各类器材指标,认为器材的好坏、声音特征,可以从参数指标中“推导”出来。有些人认为一个放大器能否推好某喇叭,或者一个耳放能否推好某耳机,或一个播放器能推什么耳机,通过研究放大器和喇叭/耳机的参数,就可以得出答案。其实这种“理论推导”是无用的。越是老烧越清楚凡事要靠实践,靠实际的搭配和试听,而YY、演绎推理、研究参数,是得不到什么有用结果的。
关于“技术参数”,我之前写过3篇短文,也建议作为参考读物:&
这三篇短文的浓缩要义是,各个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是彼此不能用来横向比较的,因各自测试时的条件都完全不同。简单的几个技术参数,也完全不能描述出器材的真实声音水平和特征。确实有执着于参数高低的初烧,觉得A标着失真度0.001%而B标着0.01%那么A就肯定声音明显好于B。但当他成长为老烧时,就不会再这么想了。我甚至可以说,“是否信奉厂家们提供的那几个简单参数可以推导出器材高下”是判断无实际听音经验的初烧和老烧之间的一个分水岭。很多老烧实际上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完全忽略指标,认为厂家提供的那些参数毫无意义和价值。这其实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实践经验——实际听到的声音品质,和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这两者根本关联不起来,或者说关联度很低。这样的实践多了,加深了这样的印象,到后来就很容易觉得技术参数根本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是具体到耳机产品,我觉得有用的、可以看看的“参数”,只有两项:灵敏度、阻抗。这两项一般厂家也不会乱标,都是按实标示的,也是有意义的。特别是灵敏度高低,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一副耳机是否容易推响。最近很受关注的两副新上市高档耳机,Hifiman
HE560的灵敏度是90分贝/毫瓦,Oppo
PM1的灵敏度是102分贝/毫瓦,那么PM1一定是比HE560容易推响很多,这是绝无疑问的事情。除了阻抗和灵敏度之外,其他频响、失真度之类,确实没有什么价值。当然我们都知道,理论上一副耳机的频响越宽越好,失真度应该越低越好,但实质上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比如Sony
SA5000的高频延伸好得吓人,但声音却并不好听,甚至很多人觉得它难听。大致来说,生活经验、发烧经验都告诉我们,“质”是一个比“量”更重要的因素。就高频而言,它的“品质”要比单纯的“能延伸到多少赫兹”更重要,对听感的影响更大。是的,让我们在这里Mark一下这句话,“质”比“量”更重要。以后我还会提到这个原则。高频不光有延伸的概念,还有“饱满”的概念、开扬的概念、厚度的概念、质感的概念。听过真正顶级的喇叭高音单元后,就会明白优秀的高频,不仅延伸好、泛音信息丰富,而且可以是有厚度的、饱满的、有质感的。这些主观上的顶级品质的感受,却不是“频响延伸”能简单描述的。日本人一直在“高音单元的延伸极限”上走在世界前列,研发出有效高频相应可以达到8万赫兹的高音单元,然而我们说起“世界顶级高音单元”,却都不是日本产品。高频延伸达到10万赫兹的Sony
SA5000耳机也是这个意思,没有什么人认为它是全世界高频最好的耳机。
第二点,我想再具体展开说说前面提过的那个音响发烧的本质——审美活动。是的,音响发烧是一种实践的审美活动。事关审美。正因为它事关审美,所以才必然是百花齐放的,会有各种不同的风格、各种不同的美,而且经常令发烧友只能主观判断,而难以做绝对化的高下比较。
说到这里,立马会有人提醒我,喂!Hi-Fi的本意不是忠实原声吗?不是越真实地还原现场越好吗?怎么谈起“美”来了。应该先谈“真”啊。对了,这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需要首先澄清的概念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无数的争议、辩论、血雨腥风。
我清楚地说一下我的观点:“真”确实很重要,但是对于声音的记录和重播来说,也就是对于hi-fi来说,根本没法去追求本意上的“真”。我们所追求的“真”本身就带着主观的审美。
下面我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所欣赏到的唱片音乐,先不谈重播器材、重播过程,唱片上记录下来的声音信息,是完整的录制现场吗?根本不是。它只是录音现场音乐表演的从一些角度收听到的声音,经过后期制作和处理之后,被人为编辑压缩到一个两声道的模式。有兴趣的发烧友其实都应该找机会去观摩一下录制音乐的现场,以及后期制作的过程,这样有助于了解“唱片录制”这个事情的性质。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字,值得作为参考读物看一下:
我们必须知道,在录音现场的声音,是全方位、360度发散出去的,其信息量,是非常大的,而被话筒收录下来的信息,只是一小部分。现场一般最最少有2-3个话筒,多的话可以有十多个,这些话筒每个都采集到一个特定距离和角度的声音。但都不是完整的现场声音。接下来录音师的工作是把这些原始素材,编辑、整合为一个两声道的声音信号。最后出版的音乐必须是两声道的。现在有极其个别的音乐以多声道形式出版SACD,但能够有条件做高质量多声道家用重播的,凤毛麟角,所以这里先不提了,只提绝大多数的两声道音乐。从声音信息的角度看,多声道采集到的原始信号,最后出版时压缩到两声道,其中丢弃了多少信息?这个“信息处理”的工作有多重要?可想而知。
从录制现场话筒的摆放,到这些话筒所采集到的多声道信号的编辑、合成、压缩,这些工作,都是录音师来做的。所以可以这么说,最终的录音制品,就是录音师的一个“作品”。虽然不是他编造出来的声音,但却是经过他的手、他的工作、他的处理,依据现场声音的素材而创作出来的一个“声音作品”。
这个工作的性质和过程,可以比拟为摄影师拍广告模特的工作。前期“嚓嚓嚓”乱按快门,拍大量的原始素材,多角度、各个距离的,然后在电脑上通过Photoshop来进行修饰、整合。最后的广告画就是他的“作品”。这个过程中扔掉了多少素材?经过了多少处理?大量的。
现在问题来了:最后的广告画成品,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原始Studio里的模特儿的三维立体形象?那个活生生的美女,最后变成一个平面二维的固定画面了。录音过程也是这样的。原始Studio里的360度散播的声音信息,最后变成一个两声道的浓缩罐头了。就这样的过程,还说什么“真实”呢?我觉得与其纠结于真实,还不如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人”起了多大的作用。
答案是,这个负责制作的“人”,起的是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人的审美倾向、审美观、专业水准、使用的器材,对最终的制品起决定作用。为什么好的摄影师、录音师都那么重要,要价也很高,就是因为这个。同样一次现场的表演,让两个水平不等的录音师去录,最后录出来的唱片,可以风格和水平都相差很大。
对这个工作的性质,以前有过一个说法:音乐家的演奏,是“第一度创作”,录音师的工作,是“第二度创作”,最后重播器材就是“三度创作”。这个说法是正确无误的。录音师非常重要。我们拿在手里的CD,我们听到的音乐制品,都是录音师的手工作品,体现的是录音师的艺术观点、专业水平。
所以要谈论“真”?先去和录音师谈吧,录音师会告诉你,现场音乐的录制,没有可能把完整的音乐讯息都录下来,变成音乐制品,完全保真、不遗漏信息、不做加工地交给发烧友去播放。没有这回事的。发烧友们拿到手的CD,那个可怜的两声道音乐制品,本身已经是经过大量缩编的、经过录音师重手处理的产物。
发烧友要对这个问题有真切的了解和体会,最佳途径是做两件事情,第一,多听现场音乐会,第二,去观摩一次唱片录制的过程。很多常听现场音乐会的老乐迷在听唱片的时候都会感慨,唱片这个“罐头音乐制品”,和现场的那种来自360度全方位的声音讯息,差别真是太大了。完全是两种体验。任何时候都不要对我们现有的两声道记录的唱片抱有太高的、不切实际的梦想。
“真”?这个概念,我们听的时候所认为“逼真”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录音师“做出来”的。比如一支交响乐团的各声部摆位、层次感、前后纵深感、左右延展感,是录音师做成这样的。在录制现场并没有哪一支话筒收录下了这样的声音。我们在唱片上听到我们认为真实的效果,是因为录音师做得好,把多支话筒录到的声音调成了这样的最终效果。
即便不谈复杂的交响乐队,只谈简单的东西,比如小提琴独奏、钢琴独奏,我们可以注意到,在音乐会的现场,坐在前排、中排、后排时,所听到的小提琴声、钢琴声,都是差别明显的。离开乐器越近,听到的“直达声”成分越多,而离开乐器越远,听到的声音里,“堂音”(乐器的声音在听音空间里的反射)的成分越多,而直达声的成分减少。同时,声音在空气中传输有一个特点:不同频率的声音,衰减特性不同,比如低频传输的特点是,没有方向性,但衰减慢,高频传输的特点是,方向性明显,而衰减迅速。因此和乐器较远的时候(坐在后排),听到的低频信号没有什么衰减,而高频信号会在传输中衰减,因此很可能声音就变闷了。类似地,录音的时候,话筒和乐器之间的距离是一个非常影响声音的因素。一把琴在演奏时,话筒摆在1米外录制,2米外录制,5米外录制,得到的结果都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谈绝对意义的“真实”?现场的听众,坐在第几排的听到的声音算最真实的?哪一支话筒录到的声音算最真实的?如果一定要给出答案,那么其实都是一些带主观性的答案。话筒的距离是录音师选择的,各个话筒的信号是录音师进行后期编辑处理的,最后的录音制品,是录音师认为最好的、最反映录制现场的效果。
即使唱片的录制过程是一个充斥着录音师“手脚”的工作,而且两声道的唱片,其记录的声音信息,只是原始现场的一个零头,仍有不少发烧友追求重播器材能“完整准确中性无染地重播出唱片上的所有信息”。这个问题也是难以做绝对化判断的。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谈这个问题——除非你就是录音师本人,唱片就是你制作出来的,否则,他人怎么去知道和判断,什么样的重播效果,算是100%准确而完整的?如果两套系统播放出来,A低频多一点,B低频少一点,或者A高频略亮,B高频略暗,或者A声音较厚而B相对薄一些,我们怎么能知道原始录音的效果应该是怎么样的?录音师本人或许能回答出来,但我们这些没有到过那一次录音现场的人,怎么能知道究竟什么样的重播效果,算是“最准确的”?
我那篇文章可以参考读一下:
对于那个“究竟怎么重播算是最真实”的问题,我的回答很简单:我们不知道!我也并不Care。我Care的是哪一个重播系统播放这张唱片出来的声音让我觉得更好听、更吸引我、让我觉得更具有真实的临场感。因此就回到这段的开头,这变成一个审美性质的活动。每个发烧友有自己所喜爱的、更觉得适应的声音风格,或者说口味。不同人的口味差别可以是很大的。接触的发烧友越多,越是能深切地知道这一点。
人活到三四十岁,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和人际阅历后,当知一个基本的道理——人与人是很不同的。发烧友群体也是如此,不同的人,对声音的要求、口味,真是太不同了。一个人的珍馐完全可能是另外一个人的毒药。因此不同的发烧厂家和设计师,他们的产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各有各的风格、体现出不同的审美,那些在圈内有地位、有声誉的厂家,都各有各的粉丝和拥趸。我很早就写过一篇文章,当时发表在一本音响杂志上,叫“音响背后是文化”,可以参考读一下:&那篇大致所写的,就是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hi-fi厂家,做出来的器材,带有各自的审美特色。确实,音响关乎审美。不必太纠结于“哪个更真”。因为我们根本无法确切知道“哪个更真”。当然,有一些要素,会有助于hi-fi系统重播出来的声音听上去更有真实感,比如更宽的频响、更大的动态范围、更好的瞬态特性、较少的谐波失真,一般而言会带来更具有真实感的重播,但这些所谓“硬素质”并不必然带来更真实、更好听的声音。声音的审美和判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化的、普世的公式可循。
在音响发烧这个“审美实践活动”中,玩不同的声音、体验声音的微妙变化,是一个重要的乐趣所在。为什么资深发烧友那么喜欢玩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线材、玩电源处理、玩不同的避震处理?就是在这个活动中体验到不同的声音。有的时候,我们能明确说出哪个设备、哪根线、哪种处理方式,出来的声音是“更好”的——“更好”的概念是更具有现场感的声音——但很多时候,我们没法明确说出哪个声音“更好”,玩的只是不同的味道、不同的声音风格。所以发烧友把器材、线材进进出出,换来换去,是家常便饭的事情,而且乐在其中。人必须忠实于婚姻、忠实于人间感情,但不必忠实于“物”。发烧友没法经常换老婆,但可以通过经常换器材,体验不同的声音美感和风格。常有不太理解发烧活动本质的初烧在那里问,为什么顶级的器材了,还要出2手,还要换?这种问题实在蛮幼稚的。高烧们从A换到B,未必是因为B的声音更好、更绝对真实,往往只是因为A的味道听久腻了,想体验另外一种新鲜的美而已。
这里我再提一下“听音观”的问题。这个词最近论坛上常被提及,还有“纠正听音观”之类的说法。“听音观”是什么东西?就是音响审美中的审美标准、审美观。因此有两点:第一,各人有不同的听音观;第二,一个人的听音观会逐渐变化,但不必去刻意“纠正”。人的审美观就象世界观一样,是怎么形成的?是教育、经历和经验共同培养成的。我一直鼓励发烧友去多听现场音乐表演、多听真实乐器演奏的声音,另外有条件的话,多听好的音响器材,但每个人都这样做的结果,也不会大家形成完全一致的听音观!听音观仍是因人而异的。我个人的世界观是承认并接受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每个人形成的听音观都是自然产物,不宜用对或错来衡量,因此也无所谓纠正。那些热衷于纠正别人听音观的人,其实就是希望别人的声音审美观都跟着他走,这怎么可能呢?除了建议大家多听真实乐器、多听好的器材,我没有其他建议了。每个人听音观的形成是自己的事情。
今天算是开篇,讲了两个我认为是基本出发点的东西:音响发烧是一项实践活动——不是YY、不是理论推导工作,而是基于实践,而且,它还是一项审美性质的活动。事实上,音响发烧之所以复杂,之所以在交流中充斥着各类辩论、争吵,原因就在于其“审美性质”。对人类而言,凡是涉及主观审美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吵个没完。如果是涉及对大自然客观存在事物的科学研究,那么虽然也存在争论,但一般而言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主流的科学理论,但对于涉及主观审美的事情而言,那是几千年都吵个没完没了的。当然,有一个办法或者说态度可以不必吵,那就是承认人与人的审美口味是不同的,不能强求一致的,然后我们可以分析主流的、有人喜欢的“美声”到底有哪些类型。我曾经粗步地做过一些分析,写过一篇文章,有兴趣的可以参考:&
前几天我和一位音响设计师交流时,他说了一句话,颇有道理,我引用在这里:“美的声音,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特色,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就象选美大赛,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美女,各有各的美法。”确实这是一个人类的审美现象。常有人说,hi-fi发烧根本没有标准嘛!只有主观判断,欠缺客观的、硬性的标准。确实是这样。事实就是这样。
下面一篇我打算讲讲一套音响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引申出来的一些问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音响发烧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