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um 规则敷铜设置中敷铜后有飞线会产生什么问题

查看: 8118|回复: 11
请教一个关于单面PCB板制版的问题:如何在PROTEL敷铜时画飞线?
不知这个问题放在哪一个板块好,就放这里吧。
在丝印层(Top/Bottom Overlayer)随便画.
<p id="rate_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感谢。&经验 + 10 点
" class="mtn mbn">
在PCB元件库编辑器先做两个过孔,孔定义为1,2中间用丝印层画一条线条即可。
原理图连接时用电阻代替即可。
[ 本帖最后由 CXFLBH 于
20:21 编辑 ]
<p id="rate_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感谢。&经验 + 10 点
" class="mtn mbn">
0欧姆电阻?
<p id="rate_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感谢。&经验 + 10 点
" class="mtn mbn">
原帖由 CXFLBH 于
20:20 发表
在PCB元件库编辑器先做两个过孔,孔定义为1,2中间用丝印层画一条线条即可。
原理图连接时用电阻代替即可。
这是一个好方法,我怎么没想到用电阻代替呢。
原帖由 乙猪 于
22:21 发表
这是一个好方法,我怎么没想到用电阻代替呢。
倒扣十分。
<p id="rate_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很好,很强大哈。&经验 + 5 点
" class="mtn mbn">
看来我理解的飞线和楼主的不一样,标准的飞线是怎么定义的?
我理解的,是在布局以后,布线以前,PCB板上的那些虚拟的,仅仅表明连接关系的网络飞线。
<p id="rate_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感谢,那的确也是一种飞线。&经验 + 10 点
" class="mtn mbn">
在PCB的上面的工艺连接线,也可以叫做“跨线”,这样可以将制图布线前的“飞线”区分开来。
<p id="rate_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感谢,原来如此。&经验 + 10 点
" class="mtn mbn">
跨线啊,我在原理图元器件库里已经做好了,作为元件看待好处之一是元件清单里有它,其长度明明白白的。
市场上有专门卖跨线的,其直径长度和品质,都是一丝不苟。
封装用一个焊盘,外加Overlay层的一个小正方形图形。焊盘比过孔吃锡面积大。
有感兴趣的我可以详细解说和图片有关跨线的库元件制作。
回复 9# 崂山 的帖子
有请崂山兄………………
本人学这个程序才一个月,还有很多不懂的。
那我就说说跨线
我是把它作为一个元件看待的:
1、在原理图元件库中添加新元件
NAME:&&PLine
defult descignator:&&TPL?
footprint1:& &CONA01&&
它只有一个管脚,外加一个小圆环图形。有关制作新元件的方法见有关protel教材。我现在把它放到原理图上
如下图:我共放了有三个这样的元件
pline原理1.JPG (24.84 KB, 下载次数: 13)
23:14 上传
编辑完成后如下图:名称后缀AB的表示有一对连线。没有后缀的表示只有一个孤立的点,用来测试。
PLine原理2.JPG (27.48 KB, 下载次数: 11)
23:14 上传
2、封装 名称:CONA01
是一个焊盘,外加一个正方形的处在TopOverlay 层的图形&&把他们完成编辑后的样子如图
中间用一条 topOverlay层的线画一下。
plinPCB.JPG (21.39 KB, 下载次数: 17)
23:14 上传
原理图中38mm信息是 part type ,&&这个信息在PCB板图上不必显示(如果需要也可以显示的)但是能够查出来。这样在画PCB板时候不会搞错距离长度。
上图 TP2 (原理图标示TP1 错误) 是作为测试点,它只有孤立的一根针,但同样在元器件清单统计的时候会把它统计进去,购买元器件时候不会遗忘。它在统计表里显示长度,提示购买人员不会买错。
而PL1A --------- PL1B则会统计出两个元件 购买的时候数目减半则正好够用。
跨线也是元器件的一种,市场上有出售标准的跨线(有叫做跳线,容易和计算机主板跳线混为一谈)其直径放入标准孔眼32mil的焊盘正好。
如果用标准的过孔,不容易放入,焊锡少,看上去不漂亮。
[ 本帖最后由 崂山 于
23:41 编辑 ]
微信:caoyin513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ltium敷铜只有边框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