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尼康,腾龙f017和尼康105,适马的24-70镜头差别会很大么?有什么优缺点

蜂鸟手机端
焦圈,为摄影而生
切换到宽屏
浏览(2995)│回复(8)
蜂鸟网用户等级和积分规则改版啦!
积分换礼活动已开启,您可以用积分兑换礼品,详情请点击:
佳能,适马,腾龙,24-70 2.8 ,该如何选择?
1,佳能 24-70 2.8 L USM 1代(2代太贵,不做考虑!)9800 ¥
2,适马 24-70 2.8 HSM 4600 ¥
3,腾龙 24-70 2.8 VC U 7490 ¥
不知如何抉择了,佳能1代经典但是年代久远,数码产品永远是旧不如新,而且价格还是不菲!
腾龙多了个防抖却比适马贵出一倍,7000多是否真的值?还是加2000多直接上原厂经典老头?
纠结中,求解!
引用flin28发表于1楼的内容
好马配好鞍!
引用rikenon发表于2楼的内容
在还没有VC版具体用户体验前,建议原厂
引用michaelluc发表于3楼的内容
24105 不解释
引用一树花儿发表于4楼的内容
支持蜂鸟网
引用fgyjh97发表于5楼的内容
作者: flin281,佳能 24-70 2.8 L USM 1代(2代太贵,不做考虑!)9800 ¥
2,适马 24-70 2.8 HSM 4600 ¥
3,腾龙 24-70 2.8 VC USD 7490 ¥
镜头我向来都是买水货,
上月入手24-70 L 2.8一代水8300
引用790904发表于6楼的内容
作者: 一树花儿24105 不解释
楼主这次是要拥抱大光圈
引用莫名其妙的用户名发表于7楼的内容
脚架包镜线灯车物人钱
不如24-105+85 1.8
引用yaoqiangtju发表于8楼的内容
哥拍的不是寂寞,是生活!
小时候玩过麻雀的,还是建议上“防抖'的。
引用果果一夫发表于9楼的内容
菩提本无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size=+0][color=purple][b]。[/b][/color][/size]
佳能,适马,腾龙,24-70 2.8 ,该如何选择?
焦圈,为摄影而生
您可以发表新主题
您可以回复主题
您可以上传附件
您可以编辑您的帖子
论坛启用HTML代码& 佳能、尼康、腾龙24-70/2.8镜头拆解对比
佳能、尼康、腾龙24-70/2.8镜头拆解对比
作者:施辰舞
·编者按:     24-70/2.8是关注度最高的焦段之一,同时也是各个镜头厂商激烈厮杀、逐鹿中原的重中之重。在这个规格里是不存在狗头的,各家都拿出看家本领来构建旗舰级的牛头。此次我们编译了镜头租借网站lensrentals的Roger Cicala的文章,他带来了24-70mm F2.8对比拆解,本文涉及 24-70mm F2.8L II、尼康AF-S 24-70mm F2.8以及唯一带防抖的腾龙24-70mm F2.8 VC。下面我们看正文: 作者:“这是一篇绝对典型‘极客’文章,要是你对镜头内部一点兴趣都没有,相信你也就不会出现在这了。”     我们最近已经做了很多的拆解,而且也做了评论,如“深思熟虑”或“精心设计”等评价。有很多人都希望我向他们展示一些对比,24-70mm F2.8镜头有很多个制造商,其中有相对比较现代的版本,我认为这样的内部构造比较还有些意义。    此次我们会比较佳能EF 24-70mm F2.8 L II、尼康AF-S 24-70mm F2.8和腾龙24-70mm F2.8 Di VC。
三支镜头的光学结构-由上至下:腾龙、尼康、佳能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检查镜头中的机械和电子构造。这里是三支镜头的光学结构。佳能光学是最复杂的,其中包含18片13组,腾龙17片12组,而尼康是15片11组。  ·镜头前组     这些镜头有个共同点,就是在镜筒的顶端有很大的前组镜片,让我们把镜头的前组拆下来,佳能的前组如下图所示。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把前组的2-3片镜片封装在固定的塑料桶里。 佳能24-70mm F2.8 L二代前组     我的照片显示出腾龙的前组下面有可变厚度的垫片,用于获得适当的间距(镜子上有俩,还有一个在旁边)。腾龙和尼康的镜头使用了垫片来控制前组的位置,佳能公司则不。 腾龙24-70 f/2.8 VC镜头的前组与垫片 第二个垫片紧靠着的特写     特意给腾龙的前组一个特写,这个结构是硬塑料的而不是软胶粘的(译者:他们报道自己的腾龙24-70有前组开胶脱落的案例),之前那个有缺陷的结构,腾龙可能已经改善了,反正不管怎么着,当时的前组脱落问题我已经很久没看到了。·拆下卡口     我这样做是为了显示内部不同。我发现了些规律,佳能24-70mm F2.8 L二代镜头是典型的大多数新款(近5-6年)的设计。则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在过去的十年中是相当的典型。索尼的镜头在这方面往往非常像尼康的镜头,适马和腾龙镜头也很像尼康,但最近有一些变化,表现出一些与佳能镜头类似的特点。 尼康方面的准备:     对于所有三支镜头,打开卡口前都需要移除卡口上的螺丝钉以及连接着的电子触点。尼康有一个额外的步骤:这个镜头的触点是在镜头后部的结构上,而不在卡口本身上,要首先被移除。这是一个有点不寻常的设计,但它是方便的,当你需要清理镜头的尾部结构时,就会感受到了。 卡口上的镜头后部结构     还有尼康镜头的变焦环和对焦环,必须要在任何拆卸前,先都卸下来。 尼康的变焦环下面的结构 对焦环被拆除     这个结构又小又深,不拆下来的话,很难展示给你们看。·卡口以下     好了,我们已经拆下了尼康的卡口,也用同样的方法拆下了另外两支镜头的,拆尼康多花了些时间,原因你懂的!(译者:我认为作者可能指的是尼康的光圈拨杆结构) 尼康:     卡口上的连杆机构。 尼康卡口上的光圈拨杆     如果没有弹簧,光圈拨杆就没办法归位了,于是一些尼康的镜头有两个弹簧,有的是一个。 牵动光圈拨杆的弹簧 卡口下的垫片     在卡口下面有垫片,通常是为了保证安装后无限远合焦的准确性,如果重新安装了卡口,可以调整垫片的厚度。佳能:     我没有过多的照佳能卡口(因为上面没什么太多结构),卡口下没有垫片,因为佳能的卡口本身就有各种厚度的版本,不需要用垫片调节,只需要选合适版本的卡口与相应镜头配套安装就好。     由于光圈是电子控制的,所以佳能卡口上没有光圈连杆与弹簧,这避免了连杆或弹簧的折断,但电路会出现烧毁的问题。至于哪种方式更稳定,我是不会操心的。     你会发现佳能卡口下就是PCB电路板了,这种电子化的设计是典型的佳能镜头风格,你往下看就会发现尼康镜头里一块大的PCB都没有。 佳能24-70mm F2.8 L二代镜头的主电路板 腾龙:    我们拆解的是佳能卡口的腾龙,所以它没有机械光圈拨杆。如果我们拆尼康卡口的,则会有一个光圈控制杆。另外,像尼康、腾龙(和大多数第三方镜头)都会使用卡口下的垫片,以达到适当的安装距离。 腾龙卡口下的垫片     虽然像尼康一样有垫片,但腾龙却有像佳能一样的PCB。旧的第三方镜头一般都没有电路板,但近年来很多却开始使用。我特别喜欢腾龙这个头,因为它是一个非常酷的黑色PCB。我认为绿色标记的插头是一个电脑连接插口,以便在工厂进行调试。 腾龙看起来很高端的黑色PCB电路 黑色PCB电路     黑色PCB和上面的元件虚化了也挺漂亮,我通过镜头拍摄了我的工作台。·拆卸后部变焦结构     我们先拆佳能的,因为它最简单,紧挨着PCB的后面,我们先卸下了几颗螺丝。
    整个后镜筒作为一个整体拆卸下来。这部分上面包含变焦机构和按键、变焦环以及开关等。 光学元件以及超声波马达则留在剩下的部分上
    请注意电机顶端的弹簧垫片,这个垫片是用来控制电机结构间张力的,通常来说,有这么个单独的结构是好事儿。
    卸下一颗螺丝后,就可以把马达从光学组件上拆下来,这个设计非常的简洁、合理、优秀,新的佳能镜头都采用这种模块化的装配,这非常好。    尼康的就有所不同,要先把变焦环拆下来。
然后再卸下一颗螺丝,就可以把中间的镜筒也摘下来了
    把中段的镜筒卸下来后,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尼康镜头后部没有PCB了,他把几块小的电路板用排线连在一起围在内筒周围,这样虽然看上去不太优雅,但工作却很稳定,我这支镜头已经使用了好多年了。 可以看到,尼康的超声波马达顶上也有弹簧垫圈 电路板、排线以及GMR     在另一边的镜头,我们还可以看到GMR(巨磁阻)单元。GMR被尼康和许多第三方镜头所使用。友情提示:永远不要上手去动这个结构,如果你的镜头坏了,请找尼康为你更换(否则会悲剧)。    与尼康的GMR不一样,佳能采用了一个光学的对焦位置传感器,下面是用来对比的图,根据我们有限的研究,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提供不错的精度,而哪个精度更高,我也不太清楚。佳能的这个传感器更小更省空间,不过我猜你们不一定关心这个问题。 佳能的光学对焦位置传感器
    接下来拆解超声波马达。不同于佳能,尼康的结构是一块一块的,而佳能是一个整体。尼康这个要是想都拆下来,要切断电线等结构,很费事儿,我就不演示了。·腾龙     拆下PCB后,我们就发现腾龙在一些方面分别与佳能和尼康类似,它的模块化像佳能,而内部结构像尼康。光圈的控制结构需要摘掉,再拧下四颗螺丝,中段的镜筒就下来了。 筒中包含腾龙的GMR单元
从拆下来的镜筒上我们可以看到腾龙的超声波马达,与佳能和尼康的很相似
腾龙的U暴露了出来,用钳子拆卸USD与光学元件间的连接件 去除USD单元后,剩下的是腾龙完整的光学核心     腾龙不像佳能那么模块化,但USD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装配相对不容易脱落。·光学镜组的调校     我没有太多的对光学元件进行拆解,但还是花些时间来展示下透镜之间的主要区别。我们注意看之前两张图,图上有三颗螺丝在光学部分上,卸下来,就可以摘掉后组了。     如下图,三个螺丝下的垫片可以用来调节镜组间的距离和倾斜,再下一层的三颗螺丝控制下一组。
    卸下这些螺丝,我们又摘掉一组镜片,可以看到暴露出一组垫片,这种垫片只能调节镜组间的距离而不能调节角度。 下一个镜组的间距垫片     大多数镜头(包括尼康和适马等)都是采用垫圈来调整镜组间的位置和角度。而佳能则不,佳能是用侧面的螺丝和螺丝套来控制镜组向前向后和倾斜的。 佳能用来调整镜组的螺丝 ·总结     好了,如果能自己弄到这一步,你可能已经得到了镜头拆解方面的极客入门奖章了。对于费这么大劲进行一个“简单的”镜头维修,或许你已经可以得到赞扬了(也或许没有)。     我们探讨了各厂商间,在光学结构之外的内部构造的不同之处。特别是第三方镜头厂商很多时候与尼康的设计很相似,但近来也借鉴了很多佳能的设计方式。     而从的角度,这些设计的孰优孰劣,还是要看是否能让镜头更好地工作。     一定程度上,我们所做的这些,是证明我们所说的哪些设计“更干净”或者说“更有条理”。 原作者:Roger Cicala and Aaron Closz   来源:Lensrentals   January, 2013
更多精彩!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蜂鸟网官方微信(fengniaoweixin)
此文是否有帮助:
网友最新评论
施辰舞加关注
蜂鸟网资深器材编辑
评测资深编辑
论坛帖子11631次21056次31029次4901次5872次6592次7550次8523次9514次10483次
焦圈,为摄影而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龙a009与尼康70 2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