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大股东股权质押爆仓什么意思的股份什么价格就达到爆仓

大股东股权质押濒临爆仓 “逼停”同洲电子
(原标题:大股东股权质押濒临爆仓 “逼停”同洲电子)
2015年曾短暂发生的大股东股权质押危机再次悄然上演。高比例质押股份遇上股价暴跌,大股东只能&&上市公司。
(002052)(002052)昨日晚间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袁明质押给(000728)的股票接近警戒线,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自1月12日起停牌。
称,袁明质押股份的融资警戒线为8.5~9.5元,平仓线为8.5~9.5元。1月11日,同洲电子股票跌停报收10.03元。袁明称,将通过筹措资金、追加保证金或者追加质押物等有效措施降低融资风险,以保持公司股权的稳定性,并在实施相关措施后尽快复牌。
目前,袁明质押融资股份所占比重高达96.53%。具体而言,袁明总共持有1.26亿股,其中直接持有1.23亿股、通过资管计划持有281.76万股,总计1.22亿股用于质押融资,但袁明表示质押股权后未进行配资和高杠杆融资。
追溯公告,袁明质押股份1.22亿股,本次的股份质押融资对象为国元证券,融资时间与股份数量分别为日、1215.57万股。公告显示,1215.57万股为袁明持有的高管锁定股,质押当日股价报收13.8元。一般而言,流通股质押融资比例远远高于非流通股股份。
从质押时间看,2014年10月之后,袁明大量质押股份,使得质押股份比例接近所持股份数量100%。2014年10月~12月,袁明分别向东莞信托、(601377)和杨帅质押4400万股、4085万股和2200万股。2015年以来,袁明分别向郑际锋、重庆信托和国元证券质押1000万股、1215.57万股和1215.57万股。
从质押时股价来看,2014年10月至年末,同洲电子股价在10元左右上下波动,进入2015年则上涨至12元附近。此次公告提及的仅是国元证券质押股份面临警戒线和平仓线,未有披露其余质押股份的警戒线信息。
证券时报&莲花财经(ID:lianhuacaijing)记者注意到,同洲电子最近半年多来已经多次停牌,每次停牌时间均位于股价暴跌时的极低点。
日,同洲电子随着整体暴跌当日跌停,报收11.25元并随后停牌。至日复牌,走出两个涨停。但此后股价继续走弱,至日盘中跌至最低11.56元,然后同洲电子宣布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不过,12月15日,同洲电子公告终止重组并复牌。
今日,同洲电子将再次停牌,但股价跌停报收10.03元低于前两次停牌的股票价格。在第二次停牌时,同洲电子总经理宣布辞职并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尽管公司12月15日复牌时宣布参与设立投资基金以及互联网金融公司,近期还宣布转让多家持有公司的股权,但是仍然未能避免高比例质押股权致使股价暴跌逼近平仓线的窘境。未来是否还有其他上市公司大股东遭遇类似情况,值得关注。
【作者:杨苏】 (编辑:daisongyang)
本文来源:财经网
责任编辑:齐栋梁_NF2865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理性分析大股东质押和回购|回购|蓝筹股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股市笙歌】
  当市场有公司大股东增持的信息时,首先要查询大股东股份质押或者此前增持情况。
  近期以及未来几个月内,分析任何公司事件,都要先看看大股东股份质押的形势,尤其是爆仓风险。
  笔者有此感慨源自于近期一些看多公司情绪浓厚的新闻报道,最典型的莫过于大股东增持类消息。的确,一般而言,大股东增持预示着公司未来业绩和股价的良好预期,尤其是实际控制人或者董监高等个人行为的增持。至少,一旦出现浮亏到期减持的话,亏的是这些个人的腰包。
  只是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今年A股开启半年多来的第三波暴跌走势,套住了许多2015年四季度增持或者质押股份的大股东。不少增持是通过资管计划完成的,券商或者银行方面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提供了方案设计和资金来源。
  从跌幅比例看,许多公司股价跌幅超过50%,而30%跌幅的更是不胜枚举。少数增持或者质押时间集中在2015年的大股东,不得不让股票停牌来筹措资金,或者注入旗下资产以及其他并购交易的方式来完成自救。
  有投资者发牢骚,我也爆仓了,上市公司能不停牌吗?其实,即便不考虑大股东让股票停牌的常规程序,目前的市场规则也不允许形成大股东股份减持的结果。特别是那些前段时间增持股份的大股东,不得不成为“死多头”。
  如果你是大股东,该如何是好呢?按照常理推测,无论是资管计划增持,还是股份质押,其中的杠杆风险一早就已经埋下。这也意味着,大股东的资金链相对比较紧张,特别是股份质押融资的资金。如果被投入股市的话,对大股东来说无疑是场灾难。
  就目前公开信息而言,只有很少量的公司大股东在质押股份融资时明确表示资金投入运营或者补充流动资金,大部分公司大股东披露为资金没有再进行配资等其他高杠杆操作,因此,这并没有否认资金进入股市的情况。
  A股暴跌,蓝筹股跌幅相对较窄,而中小市值公司股价腰斩的比比皆是。正常情况下,大股东把钱还掉不再质押股份即可,但是,相信质押时大股东有一个较长周期的资金运作安排,很难应对A股系统风险带来的资金压力。
  所以,当市场有公司大股东增持的信息时,首先要查询大股东股份质押或者此前增持情况。有一家公司大股东突然增持数千万股,让投资者兴奋异常。但一查此前股权质押情况,发现大股东几乎100%将股权进行质押,目前股价已经低于此前数次质押时的价格。
  这是理性的选择,与其任由股价伴随市场暴跌,不如在二级市场公开买一把,从而影响投资者的预期和信心。相信如此操作对股价的推升的效果,远远好于被动应对。
  另外,公司回购方案同样需要仔细考量。有一种说法,大量公司回购是熊市中后期的主要标志。目前,已经有一些公司宣布回购股份计划。
  不过,回购一直是一把双刃剑,不少公司高管在减持期间,同样安排公司股份回购计划。尽管短期股价不会大幅下挫,但之后股价基本难有起色。同时,回购金额常常被表述为不超过一定金额。众做周知的是,有一些公司实际回购金额远远小于公告的上限。
  而在目前,使用杠杆的大股东面临相当大的资金压力,采用回购影响市场预期是上佳之选,何况回购使用的资金也不是大股东的个人资金。回购有助于股价走势,又树立良好公司形象,可谓一举双得。
  也许不清楚现在的情况,笔者不敢,也没有能力妄测A股未来走势。但是,在所有的分析之前,先看看A股公司大股东的杠杆增持或者股权质押情况,再去判断那些看上去振奋人心的信息,是我们普通投资者的上佳之策。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责任编辑:宋真真 SF020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股东质押爆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