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中发现引起测量位置误差测量实验报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当前位置:
>>>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A.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
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
A.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度
B.刻度尺放得不正
C.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刻度尺热胀冷缩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A.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主要考查你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长度的测量及刻度尺的使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长度的测量及刻度尺的使用
测量值、真实值与误差 1.测量值用测量仪器测定待测物理量所得到的数值。 2.真实值任何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客观大小,这个客观值称为真实值。最理想的测量就是能够测得其真实值,但由于测量是利用仪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人来完成的,受仪器的灵敏度和分辨能力的限制、环境的不稳定和人的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待测量的真实值是不可测得的。 3.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这种偏差叫误差。&&&&& 任何测量中的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能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由于方法不当、人为主观因素(读错、记错等)造成的,因此在实验中错误应该避免也能够避免。减小误差的途径:选用准确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这种方法对偶然误差的减小有效)。误差与错误:
认识刻度尺:&&&& 要做到“三看”(如图):(1)看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应从其他清晰划线量起(2)看刻度尺的量程(测量范围)。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这样会产生较大的误差。(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分度值应从实际测量的要求出发进行选择。刻度尺使用方法:(1)会“选”,指刻度尺的选择,不同的刻度尺其精确程度不同,也就是分度值不同。测量对象不同,所需的精确程度也不同。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准确程度要求较高,要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准确程度要求不高,长度较大,选用分度值是lcm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2)会“放”。如图所示.尺要沿着所测的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所谓沿着,一是指放正不歪斜;二是指要尽可能地贴近被测长度。零刻线磨损的应以其他某一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3)会“看”。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4)会“读”。精确的测量需要估渎,指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计值)。如25.38cm中, 25.3cm是准确值,0.08cm是估计值,虽然估读的并不准确,但它对我们还是有用的,它表示该物体的长度在 25.3~25.4cm之间而更接近于25.4cm。(5)会 “记”。记录测量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字外,还要标明单位,只写了数字未标明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选用合适刻度尺和正确记录数据的方法:&&&& 长度测量的精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的。所以,根据所要达到的精确度,要选择分度值和量程都合适的直尺、皮卷尺等刻度尺,如:测量课本的长度,用分度值为1mm、量程为30cm的塑料直尺即可。用精确度很高的刻度尺去测量一个精确度要求不是很高的物体,如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增加了测量的麻烦,也是不可取的。测量时要尽量选择量程大于所测物体长度的刻度尺,这样可避免多次测量的累加,提高测量精确度。&&&& 正确读数和记录数据是做好测量的关键。读数时,应弄清各大小刻度值的意义(即标有数字的主刻度的单位及分度值的单位)。如图所示,每一大格为1cm,每一小格为1mm。读数时,还要注意被测物体的始端是否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没有对齐,要将所读数值减去这一刻度的刻度值。
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测物体长度时,测量误差要尽量减小,减小误差的措施有两条:一是采用较准确的刻度尺,采用科学、准确的测量方法测量;二是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在计算平均值时,应先计算列估读值的下一位,然后再对该数进行四舍五入,最后的记录结果一定要和每次测量的记录值的精确度相同。
判断刻度尺分度值的方法 1.对位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测量值所带的单位,将测量值的每个数位与长度单位一一对应。其步骤是:①先看所给测量结果的“标称单位”;②再从小数点的前一位开始,由标称单位逐级缩小单位,并同时在各个数位上标出对应的单位,直到小数点后的倒数第二位为止;③最后看标出的最后一级的单位(即倒数第二位数字所对应的单位)是什么,此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什么。2.移位法&&&& 这种方法是将测量结果换算成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数字的形式,此时换算所得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如测量值为40mm,移位后为4.0cm,则测量该值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1cm。 3.数位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测量时记录测量结果所带的单位与刻度尺的分度值的关系,通过数小数位来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如果测量值的单位是m,小数位只有1 位,测量时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1m;如小数位有两位,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1dm;如小数位有3位,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lcm;如小数位有4位,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1mm;如小数位有5位,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 0.1mm。上题中的记录值是以1m为单位,小数位有4 位,测量该值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1mm。如果测量值是以dm、cm、mm为单位记录的,数位方法以此类推。在测量值无小数位的情况下,测量时刻度尺的分度值要比测量值所带的单位大一级。机械运动知识梳理: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长度测量中常常遇到一些不好直接测量的问题。例如:怎样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铜丝的直径?乒乓球的直径?圆锥的高?某段曲线的长度?这些就分别用到“累积”、“曲直互化”、“平移”、“公式法” 等特殊办法和技巧.
发现相似题
与“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A.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528628528725696528512382177197303导致S型热电偶出现测量误差的因素_热电偶_中国百科网
导致S型热电偶出现测量误差的因素
    & & & &无论多么精美的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测量误差,S型热电偶也不例外。导致S型热电偶出现测量误差的因素,主要有安装不当、忽视S型热电偶保护管的维护、绝缘变差,以及热惰性这四点因素,接下来我们具体来分析导致S型热电偶出现测量误差的因素。
& & & 1、S型热电偶安装不当:
如S型热电偶安装的位置及插入深度不能反映炉膛的真实温度等,换句话说:
& & & &S型热电偶不应装在太靠近门和加热的地方,插入的深度至少应为保护管直径的8~10倍;
& & & &S型热电偶冷端太靠近炉体使温度超过100℃;热电偶的安装应尽可能避开强磁场和强电场,所以不应把热电偶和动力电缆线装在同一根导管内以免引入干扰造成误差;
& & & &S型热电偶不能安装在被测介质很少流动的区域内,当用热电偶测量管内气体温度时,必须使热电偶逆着流速方向安装,而且充分与气体接触。
2、S型热电偶保护管的清洁问题
高温时,如S型热电偶保护管上有一层煤灰,尘埃附在上面,则热阻增加,阻碍热的传导,这时温度示值比被测温度的真值低。因此,应保持热电偶保护管外部的清洁,以减小误差。
& & & &S型热电偶的保护套管与壁间的间隔未填绝热物质致使炉内热溢出或冷空气侵入,因此S型热电偶保护管和炉壁孔之间的空隙应用耐火泥或石棉绳等绝热物质堵塞,以免冷热空气对流而影响测温的准确性;
3、S型热电偶绝缘变差:
如S型热电偶绝缘了,保护管和拉线板污垢或盐渣过多致使S型热电偶极间与炉壁间绝缘不良,在高温下更为严重,这不仅会引起热电势的损耗而且还会引入干扰,由此引起的误差有时可达上百度。
4、S型热电偶热惰性:
由于S型热电偶的热惰性使仪表的指示值落后于被测温度的变化,在进行快速测量时这种影响尤为突出。所以应尽可能采用热电极较细、保护管直径较小的热电偶。测温环境许可时,甚至可将保护管取去。
& & & &由于存在测量滞后,用S型热电偶检测出的温度波动的振幅较炉温波动的振幅小。测量滞后越大,热电偶波动的振幅就越小,与实际炉温的差别也就越大。当用时间常数大的热电偶测温或控温时,仪表显示的温度虽然波动很小,但实际炉温的波动可能很大。
& & & &为了准确的测量温度,应当选择时间常数小的S型热电偶。时间常数与传热系数成反比,与S型热电偶热端的直径、材料的密度及比热成正比,如要减小时间常数,除增加传热系数以外,最有效的办法是尽量减小热端的尺寸。
& & & &使用中,通常采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管壁薄、内径小的保护套管。在较精密的温度测量中,使用无保护套管的裸丝S型热电偶,但S型热电偶容易损坏,应及时校正及更换。
& & & &以上内容是关于导致S型热电偶出现测量误差的因素的介绍。找出导致S型热电偶出现测量误差的因素,需要及时的解决,以便提高测量精度。
收录时间:日 09:56:10 来源:中国传感器交易网 作者:xiaohh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以下试题来自:
多项选择题随机误差的特点是()
A.具有统计规律的误差
B.当测定次数足够多时,出现各种大小偏差的概率遵循着统计分布规律
C.引起随机误差的因素是无法控制的
D.随机误差的变化不能预先确定,因此这类误差也不能修正
E.通过增加测定次数的办法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将它减小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引起误差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恒定的
B.误差的符号偏向同一方向
C.可按照它的规律对它进行校正和设法消除
D.增加测定次数不能使系统误差减小
E.增加测定次数可使系统误差减小
A.ROC曲线
C.功效函数图
D.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
E.方法决定图
A.一级参考测量方法直接定值
B.通过可靠杂质分析间接定值
C.一种二级参考测量方法定值
D.多种二级参考测量方法定值
E.厂家校准物直接定值
A.检测仪器未经过校准及有效维护
B.未做室内质控或室内质控失败
C.试剂质量不稳定和实验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实验要求
D.上报的检测结果计算或抄写错误
E.EQA的样品处理不当及样品本质存在质量问题
A.表明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B.是一个区间
C.表示的符号为正值
D.不确定度愈小,测量水平愈低,测量结果的使用价值愈低
E.不能说明测量结果是否接近真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位误差测量实验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