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测贴片共模电感电感好坏及使用建议

如何检测主板电感及判断电感好坏方法_百度知道
如何检测主板电感及判断电感好坏方法
我有更好的答案
您好,检测主板电感只有直接试性能了,电感的好坏是需要有专业的测试仪器测试的.具体请咨询优亿电子,希望对您能所帮助并采纳.谢谢!
采纳率:88%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页面:&&&&&如何判断电感器的好坏?
如何判断电感器的好坏?
摘要:本文介绍了判断电感器好坏的几种方法,供借鉴参考。
  判断电感器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直观检查  直接观察电感器的引脚是否断开,磁心是否松动、绝缘材料是否破损或烧焦等。  2、万用表检测  在电感器好坏判断中,常使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电感器的通断及电阻值大小来判断。将万用表置于 Ω挡,红、黑表笔各任接电感器的任一引出端,此时指针应向右摆动,根据测出的电阻值大小,可具体分下述三种情况进行判断。  (1)被测电感器电阻值太小。说明电感器内部线圈有短路性故障,注意测试操作时,一定要先认真将万用表调零,并仔细观察指针向右摆动的位置是否确实到达零位,以免造成误判。当怀疑电感器内部有短路性故障时,最好是用R&1 Ω挡反复多测几次,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2)被测电感器有电阻值。电感器直流电阻值的大小与绕制电感器线圈所用的漆包线线径、绕制圈数有直接关系,线径越细,圈数越多,则电阻值越大。一般情况下用万用表R&1 Ω挡测量,只要能测出电阻值,则可认为被测电感器是正常的。  (3)被测电感器的电阻值为无穷大。这种现象比较容易区分,说明电感器内部的线圈或引出端与线圈接点处发生了断路性故障。  注意:在测量电感量很小的线圈时,只要电阻挡测量线圈两端导通便是好的。
审核编辑(王静)
更多内容请访问 中国工控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
工控网APP下载安装
工控速派APP下载安装
提点建议:
,请填写评语后直接提交。
&&匿名留言
看过的用户还看过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当前位置: >
贴片元件的识别与检测(三)
&&& 五、贴片电感
&&& 贴片电感主要用在信号板与逻辑板电路中,其主要作用是直流电压变换或电源滤波,外形有圆柱形、方形和矩形等封装形式,颜色多为黑色,如图15所示。
&&& 带铁芯的电感或圆柱形电感,从外形上易于辨识;矩形电感,从外形上看,更像是贴片电阻,这时可通过元件的位号字母来区分,电感的位号多以字母&L&打头,如L11。
&&& 电感的主要参数有电感量、Q值(品质因数)、直流电阻、额定电流、自谐频率等。由于贴片电感受体积限制,大多只标注出电感量,其他参数未予标注。
&&& 1.电感量识别
&&& 贴片电感的电感量标注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数字标注,如&101&、&1 R5&,则分别表示电感量为100&H、1.5&H;二是代码标注法,常用一个字母表示,具体电感量值需查厂家的代码资料,如&E&,表示电感量为2.7&H。
&&& 2.贴片电感的好坏判别
&&& 首先观察贴片电感的外观有无变形、变色、碎裂等现象,若有以上现象,可能已损坏;接着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其直流电阻,正常时约为0&O,若测得电阻值较大,说明该电感已损坏。
&&& 3.贴片电感的代换
&&& 若判断贴片电感已损坏,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代换:一是在废旧电路板上找到外形相近的电感,然后进行代换;二是估计其电感量与流过的电流值,用普通带引脚的电感代替,并用绝缘胶固定在电路板上;三是根据损坏电感的匝数及线径,自行绕制电感代换;四是对于起电源滤波作用的电感,应急维修时可用导线短接代替。
&&& 六、贴片二极管
&&& 在液晶彩电中,常用的贴片二极管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用于接口电路的钳位二极管,其作用是对端口电压进行钳位,以防止电压过高而损坏后级电路,如信号板上输入信号端口所接的二极管,如图16中所示的D53~D55;二是用于释放场效应开关管栅极电荷的二极管;三是起隔离作用和小信号整流的二极管,如背光驱动电路中的电流检测二极管,如图17中所示的D4、D5,将灯管一侧的高频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送给灯管电流检测电路;四是续流二极管,这类二极管多用于直流电源变换电路(DC-DC)中或继电器的控制电路中,如图18中所示的D5。
&&& 由于前三类贴片二极管用于低电压、小电流电路中,其两端电压一般低于16V,导通电流仅为数毫安甚至更小,传输信号的频率约为数十千赫兹,因此可用普通开关二极管1N4148代换。对于双单元的贴片二极管,如图17中的D4、D5(型号均为A7W ),可用两只1N4148串联代替,如图19所示。1N4148的主要参数如下:VBR =80V 、IF=100mA,PD& =0.5W,Trr=4ns。
&&& 对于第四类贴片二极管,可用快恢复二极管RU2(耐压为600V 、电流为1A)或RU4(耐压为600V 、电流为3A)代换。
&&& 七、贴片稳压二极管
&&& 虽然贴片稳压二极管的外形、颜色、封装形式都与上述贴片二极管极为相近,如图20所示,电路板上元件位号以及正、反向电阻特性也基本相同,但其电路作用却大不相同,二者不能混用。
&&& 稳压二极管有稳压值Vz、最大工作电流10和最大耗散功率PD三个重要参数值,其稳压值范围一般为3V~30V,功率一般为0.3W~1W(体积越大,功率值也越大)。[1]&&&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3,781.25000 毫秒贴片电感的失效原因具体分析
贴片电感在电路中是非常的常见的一个电子元器件,有时会遇到贴片电感时效,那失效的原因有哪些的呢?
贴片电感失效原因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耐焊性、可焊性、焊接不良、上机开路、磁路破损等导致的失效,下面谷景科技小编将就以下这五点做出解释。
在此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电感失效模式,以及贴片电感失效的机理。
电感器失效模式:电感量和其他性能的超差、开路、短路。
贴片功率电感失效原因:
1.磁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应力较大,未得到释放;
2.磁芯内有杂质或空洞磁芯材料本身不均匀,影响磁芯的磁场状况,使磁芯的磁导率发生了偏差;
3.由于烧结后产生的烧结裂纹;
4.铜线与铜带浸焊连接时,线圈部分溅到锡液,融化了漆包线的绝缘层,造成短路;
5.铜线纤细,在与铜带连接时,造成假焊,开路失效。
一、耐焊性 低频贴片功率电感经回流焊后感量上升&20%。
由于回流焊的温度超过了低频贴片电感材料的居里温度,出现退磁现象。贴片电感退磁后,贴片电感材料的磁导率恢复到最大值,感量上升。一般要求的控制范围是贴片电感耐焊接热后,感量上升幅度小于20%。
耐焊性可能造成的问题是有时小批量手工焊时,电路性能全部合格(此时贴片电感未整体加热,感量上升小)。但大批量贴片时,发现有部分电路性能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过回流焊后,贴片电感感量会上升,影响了线路的性能。在对贴片电感感量精度要求较严格的地方(如信号接收发射电路),应加大对贴片电感耐焊性的关注。
检测方法:先测量贴片电感在常温时的感量值,再将贴片电感浸入熔化的焊锡罐里10秒钟左右,取出。待贴片电感彻底冷却后,测量贴片电感新的感量值。感量增大的百分比既为该贴片电感的耐焊性大小。
二、可焊性 当达到回流焊的温度时,金属银(Ag)会跟金属锡(Sn)反应形成共熔物,因此不能在贴片电感的银端头上直接镀锡。而是在银端头上先镀镍(2um左右),形成隔绝层,然后再镀锡(4-8um)。
可焊性检测 将待检测的贴片电感的端头用酒精清洗干净,将贴片电感在熔化的焊锡罐中浸入4秒钟左右,取出。如果贴片电感端头的焊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则可焊性合格。
可焊性不良
1、端头氧化:当贴片电感受高温、潮湿、化学品、氧化性气体(SO2、NO2等)的影响,或保存时间过长,造成贴片电感端头上的金属Sn氧化成SnO2,贴片电感端头变暗。由于SnO2不和Sn、Ag、Cu等生成共熔物,导致贴片电感可焊性下降。贴片电感产品保质期:半年。如果贴片电感端头被污染,比如油性物质,溶剂等,也会造成可焊性下降。
2、镀镍层太薄:如果镀镍时,镍层太薄不能起隔离作用。回流焊时,贴片电感端头上的Sn和自身的Ag首先反应,而影响了贴片电感端头上的Sn和焊盘上的焊膏共熔,造成吃银现象,贴片电感的可焊性下降。
判断方法:将贴片电感浸入熔化的焊锡罐中几秒钟,取出。如发现端头出现坑洼情况,甚至出现瓷体外露,则可判断是出现吃银现象的。
3、焊接不良内应力 如果贴片电感在制作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内部应力,且未采取措施消除应力,在回流焊过程中,贴好的贴片电感会因为内应力的影响产生立片,俗称立碑效应。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贴片功率电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