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CNN外国人说中国是眯眯眼少统计了2500万女孩

【郎咸平说】时事政治 - 如何看待CNN态度的转变 - 视频 - NC不配生活在中国,你们有本事滚到棒子拿去吧,再有点能力就跟SJ生育吧!【人人网 - 分享】
【郎咸平说】时事政治 - 如何看待CNN态度的转变 - 视频 - NC不配生活在中国,你们有本事滚到棒子拿去吧,再有点能力就跟SJ生育吧!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喜欢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也爱看
不仅仅是喜欢?
素颜小姐姐第五天播
难得周末白天播
走,新歌声海选现场直播
相逢何必曾相识
热门视频推荐
热门日志推荐
同类视频推荐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您好, []|
CNN数字改革大计:四大举措拯救第四权力
这样的CNN有点酷。
美国杂志《The Hollywood Reporter》三月新刊的封面故事是“CNN的新战争”,讲述了为开拓CNN的数字领域疆土而“浴血奋战”的勇士们的故事。虽然CNN在有线电视领域仍然势头强劲,但CNN的全球总裁 Jeff Zucker及媒体行业的所有人都知道:媒体的未来在于数字化。担任CNN全球总裁的第四个年头,Zucker正开展一场媒体行业的多边战争。一方面要在电视频道中维持CNN已有的高收视率和可视性,以持续领先Fox News和MSNB等老牌竞争者,同时也要警惕来自BuzzFeed、Vice及其它数字领域大批新的竞争对手。CNN与特朗普的爱恨情仇从左到右:Zucker、特朗普、梅拉尼亚?特朗普在2007年的金球奖派对从这张照片看上去,Zucker和特朗普之间的关系颇为亲密。然而,这是2007年,当时特朗普还没踏上竞选总统的道路。而今,CNN频频被特朗普斥为“假新闻”。虽然25岁到54岁这个年龄段之间的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内容很挑剔,但和前几届的选举相比,CNN一月份的日间观众数量同比增长了51%(Fox News增长到了55%),带动了1亿美元的广告收益(电视和数字网站的总和),而2016年的盈利接近10亿美元。短期预测表明,来自特朗普的攻击将会给CNN带来额外10亿美元的收入。“这将使得2017年的盈利超过我们的预期。”Zucker说。但他知道这种蹭政治热点的收视繁荣不会持久。“这有点疯狂”,Zucker说,“我不认为这是可持续的。”CNN的数字领域改革举措大概10年前,作为NBC环球的负责人,Zucker曾有一段著名的论调,他警告媒体公司正处于“拿模拟美元换取数字便士”的危机中。如今他不再说那样的话了,因为在社交网络和移动流媒体时代,数字化是吸引年轻观众和促进增长的关键。这正是他决定深耕CNN数据平台的原因。CNN的网络和移动平台围绕CNN政治、CNN金融和CNN技术等垂直领域来构建基本框架。而这些子品牌帮助CNN成为了最好的数字新闻品牌。据comScore(全球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统计,CNN在2016年获得月均1亿多的多平台独立访客量,超过了雅虎新闻(9300万),纽约时报(8500万),赫芬顿邮报(8000万)和BuzzFeed(7700万),这些数据不包括直接发布在YouTube、Facebook、Snapchat等社交网络上的内容。其实,在数字平台和电视平台上热门内容非常相似。2016年CNN排名前三的数字新闻分别是脉冲夜总会枪击案(3700万页面浏览量),选举夜现场直播(3200万)和布鲁塞尔的恐怖袭击(200万)。请点击编辑图片说明总体来说,2016年的时候CNN的数字利润已经接近了1.5亿美元。随着今年年初全球数字广告收入赶超电视,Zucker的任务是在五年内将CNN的数字收入增长到10亿美元。“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在数字领域大约已经雇佣了250个新员工,”Zucker说,“实际上我认为,除了硅谷外,CNN毫无疑问是在数字方面最成功的传统媒体公司。”政治评论家Van Jones主持CNN的节目《The Messy Truth》CNN的传统地位既是祝福也是诅咒。 一方面,尽管被总统指认为“假新闻”的集散地,CNN其实和《纽约时报》一样,一直享有那些年轻的数字媒体所不可企及的专业声誉。然而另一方面,年轻的观众并不会自动被这些声誉吸引,反而更喜欢像聚焦于千禧一代的Vice和BuzzFeed这样不怎么受传统约束的媒体。“这些数字公司来自不同的领域,”eMarketer高级分析师Paul Verna说。“他们已经能够更加灵活地生长起来,并拥有那种有些与众不同的品牌特征。CNN总是像在走一条钢丝,因为他们无法像毫无包袱的新兴媒体那样,从传统的新闻模式偏离太多。”事实上,1月份,BuzzFeed吸引了4,450万千禧年一代的独立访客,而CNN网站的访问量为3,580万。CNN电视观众的平均年龄是58岁,虽然CNN网站用户的平均年龄比电视观众要整整年轻10岁,但和那些纯粹的数字品牌相比还是略显“苍老”。为了在数字领域争得一席之地,CNN接连放出了四个大杀招。杀招一:推出独立的数字公司Zucker正试图通过推出由CNN资助的独立的数字公司和年轻观众建立联系。第一个尝试便是创建于2015年的Great Big Story(简称GBS),通过短视频形式与年轻受众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或新奇或动人的故事。GBS的作品以高质量著称,围绕“和千禧年一代交好”的主题推出了冒险日志、秘传食物、环境等一系列报道。浏览量排名前两位的是因为先天缺陷没有四肢的登山者Kyle Maynard攀登乞力马扎罗山的故事(2200万浏览量)和东京寿司厨师Yutaka Sasaki处理有毒河豚的视频(浏览量近1900万)。GBS是CNN的执行副总裁和数字运营总经理Andrew Morse的心血和结晶,2013年的时候Zucker从彭博社挖走了他。Morse和他以前在彭博社的同事Chris Berend,现在是CNN数字视频领域的高级副总裁,把GBS视为具有疯狂美学的Vice和没营养的BuzzFeed的有力竞争对手。然而到目前为止,GBS远远落后于它的对手,在YouTube上只有53.7万订阅者,而Vice有760万订阅粉丝。但1月份的时候,GBS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获得了超过1亿次的跨平台浏览量。最可喜的是,GBS受众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杀招二:上线数字直播节目CNN策略的下一个举措是在3月份的时候每天下午5点开播一档数字直播节目,由Casey Neistat主持。35岁的Neistat是一名电影制作人及街头艺术家,他开发了一款视频共享应用Beme,通过视频日记在Youtube上聚集了大批粉丝(650万订阅者)。CNN于去年11月以2500万美金的价格击败竞争对手,购买了Neistat位于特里贝克地区的11人公司。起初,Zucker通过他16岁的儿子Andrew知道了Neistat,并从两年前开始和他接触。Neistat回忆起Zucker拜访自己时的场景,说道“Jeff对我说:‘你知道,CNN是一个全球性的企业,我们正在筹划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闻项目…但我的儿子说,你是传媒圈现在唯一的大咖。’”但是Neistat对电视毫无兴趣。Zucker关注了他很久,发现他的粉丝一直在增长,于是Zucker拍板说:“好吧,你可以不做电视节目,但我们忠心希望你能加入CNN。”杀招三:与知名主播合作同时,CNN也在拓展与知名主播Anthony Bourdain的合作。Bourdain于2013年开始在CNN主持“未知的部分”(Parts Unknown)系列节目,在此次全新的合作中,Bourdain将创立一个移动优先的公司――探索未知的部分(Explore Parts Unknown),制作深度新闻、视频、摄影及互动式内容。由Bourdain主演的六集电视作品也将会和新一季的Parts Unknown一起上线。Bourdain把这次新的尝试描述为,“尽可能走得更远,更奇怪,更深入,更聪明”的机会。Anthony Bourdain这些天来,整个CNN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Morse说,“我们的竞争对手喜欢说我们太年迈了,失去了和这个世界的联系,不够灵活。这只是一个5年前过时且肤浅的认知。”Morse认为NowThisNews、Politico、广播的新闻部,还有Vice和BuzzFeed都是CNN在数字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CNN如何在数字世界中区别自己?“我们决不是在赚取点击率,获取眼球经济。”他说,“我们不做和猫有关的视频,我们也不做和滑水松鼠有关的东西,面包和黄油这些生活必需品才是新闻。”CNN的高管们也坚信他们在数字领域比其它的有线新闻竞争对手更加领先。Fox News,在过去的15年一直深耕于有线新闻领域,聚焦社交媒体发展。数字创新发生在其母公司21st Century Fox的身上。2016年自Roger Ailes被赶下台后,随后继任的Rupert Murdoch认识到了创新的必要性。12月, Murdoch任命了公司的首位首席技术官。“大多数传统电视品牌已经花费了很长时间来认识数字的重要性,”Morse说,“现在,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但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制定策略。”前总统奥巴马出现在Bourdain《Parts Unknown》的节目中分析师指出,在所有的有线电视品牌中,CNN是最具有多平台潜力的,尤其是在移动领域。Zucker,在行业中被誉为“杰出的人才偷猎者”,不停地到各个平台发掘人才。在总统竞选最激烈的秋天,他聘请了来自BuzzFeed的KFile团队,这个六人的团队随后曝光了几个大新闻,包括发布揭露川普隐藏的“花花公子”面目的视频。1月份的时候,该团队曝光川普提名的国家安全团队成员、保守作家和电视名人Monica Crowley在2012年的著作中剽窃多达50处。CNN记者Jake Tapper采访总统顾问KellyanneConway杀招四:与喜剧演员兼社会评论家合作CNN也将与喜剧演员兼社会评论家W. Kamau Bell开展进一步合作。Bell的节目“United Shades of America”于去年夏天在CNN首播。而在今年夏天的数字化合作中,Bell将在Great Big Story发布一个全新视频系列。CNN的专业标准和操作流程让Bell感到有些压力,“我们不能随意说一件事,因为观众会质疑这个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不过这种想要把事情做得更漂亮的压力终归是好事,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搞笑的部分。”聘请有创意的人并充分赋权让他们去执行自己的想法,看起来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一个新闻品牌来说,这往往会很危险。这个行业里充斥着随时可能爆发的“破坏分子”:YouTube的明星PewDiePie和Breitbart的Milo Yiannopoulos就是最近典型的例子。“你必须了解与你合作的人,”Zucker说, “Anthony Bourdain和Kamau Bell, Great Big Story的制片人和Casey Neistat,他们和CNN保持着一种很默契的信任。我们不会干涉你的创作过程,当然你也不要让我们尴尬,这种关系很好。”Bell采访带头套的3K党尽管Zucker致力于打造CNN的数字化未来,他仍不会放弃自己最初钟爱的电视新闻。Tapper在2月7日采访了特朗普的高级顾问Conway。出人意料的是,常在新闻里抛头露面的Conway这次居然吸引了很多观众。这段持续了25分19秒的采访视频,在CNN网站上播出后获得了近100万次的播放量,25%的网友看完了整个视频。Zucker亲自监督这段采访视频的播出,确保监控室能让它正常播放,并跳过商业广告。“他告诉我的执行制片人,‘继续!’”Tapper说,“只有Jeff Zucker才有权利这么做。”在Tapper看来,总统与媒体不断升级的战争和基本事实的政治化是一个警钟。他认为多亏了特朗普,被围困的第四权力,尤其是CNN,正在重新发现他们核心的公共服务使命。Tapper说:“制约与平衡、看门狗,向来是媒体人公认的职责,不论未来的当权者是谁,我们都将坚守媒体的使命。”====================本文系腾讯新闻旗下媒体研究平台全媒派原创稿件。授权转载请联系全媒派小助手(微信号:qmp_001)。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全媒派”(ID:qq_qmp),阅读更多精选文章。
关注全媒派公众账号及时查看最新文章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媒体揭秘:3名中国航天员对CNN说了什么?
中国航天员 【推荐阅读】原标题:中国航天员对CNN说了什么 尽管美国国会立法禁止与中国进行任何形式的航天合作,但中国最近仍邀请美国媒体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访问位于北京西北郊的航天城,并对&神舟十号&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航天员进行专访,展现出中国在航天工程领域日益自信与开放的态度。 那么,中国航天员在这次采访中都说了什么?美国东部时间29日深夜,CNN播出了此次独家专访,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整理了其中的主要内容。 【&超人&OR普通人?】 2013年,&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人在太空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了自动和手动对接,还首次开设了&太空-地面&课堂。CNN也因此在报道中把他们称为&中国最出名的3名航天员&,并点出这是3人首次接受外国媒体采访。 CNN记者很好奇地询问,要把两个航天器对接是不是很困难?聂海胜说,是非常困难,他们在地面训练了很多次。当CNN记者追问,得训练多长时间。聂海胜回答:&这个对接我们训练了两年。&
航天员训练 报道介绍说,为在太空完美完成任务,中国航天员必须在地面完成成千上万次的训练,必须通过体能、心理和团队测试。CNN记者于是抛出下一个问题:你们是超人吗?聂海胜说,确实,航天员的训练是很艰苦的,但他们只是普通人,只是某些方面适合航天飞行。 CNN也采访了3人为什么要成为航天员以及上太空的感受。王亚平说,当她看到杨利伟发射上天的时候,就在想,现在中国第一名男宇航员进入太空了,那什么时候有女航天员在&神舟十号&任务中.王亚平作为&太空教师&给6000万学生做科学讲座。她说,工作之余,我们真很享受太空的零重力环境,它使得我们可以倒立打太极,可以像鱼一样漂浮。
资料图 张晓光是&神舟十号&任务的&官方摄像师&。他说,当初获悉被选中参加&神舟十号&任务时,他无法保持冷静,因为他等待了很长时间。在没选中时,他只有期盼、刻苦锻炼,期待下一次机会。张晓光据说很会活跃气氛,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们在太空里,地方很小,更加需要友好的气氛,享受工作与生活。 至于聂海胜,CNN报道称他很喜欢前两年播放的太空大片《地心引力(Gravity)》。在这部电影中,美国女宇航员Sandra Bullock在失陷于太空后,经过种种困难最终乘坐中国神舟飞船才返回地球。聂海胜认为,航天员都需要有Bullock这种坚强的意志。  【CNN的提问很尖锐】 聂海胜被问到的一个尖锐问题是,中国航天员不能直接与美国航天局合作,也不能参与国际空间站的联合作业,是否对此感到失望? 这个问题的大背景是,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美国航天局与&中国或任何中国公司开展任何形式的双边合作&,禁止美国航天局一切设施&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此外,美国也拒绝中国参加有多国参与建设的国际空间站项目。 聂海胜如此回答:作为一名航天员,他非常希望跟国外的宇航员一起遨游太空,也期待有机会前往国际空间站。中国一旦发射自己的空间站,会欢迎国外宇航员访问。
资料图 当被问到中国航天能否在未来几十年追赶上美俄时,聂海胜说,美国和俄罗斯很早就开始了他们的太空计划,是太空探索的先行者。中国的航天计划不是为了太空竞赛或者试图超过谁。 他说,太空探索是全人类的事业,许多国家正在发展太空计划。中国是一个大国,也应该在这一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被问到中国是否希望成为最强的太空国家时,聂海胜回答说,&那当然啦&,他希望中国的航天工程&越来越好&,并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一起实现这个目标。 聂海胜还表示,中国航天工程的下一步重点是&天宫二号&,并为中国自己的空间站的建设做更多的准备工作。
资料图 【中美航天还能好好合作吗?】 尽管中国航天展现出开放、合作的态度,但不得不强调的是,美国人依然在用冷战的眼光看待中国。上述对华航天合作禁令是由美国议员弗兰克&沃尔夫起草、推动的,此人已于去年年底正式退休。但其接任者约翰&卡伯森对华同样不友好,并曾对美国媒体说:&是的,需要把他们(中国)排除在我们的航天计划之外,我们需要让美国航天局远离中国,他们不是我们的朋友。& CNN的报道同样试图给人留下中国航天&不透明&的印象。比如,其一篇报道的开头就描述获得此次采访有多么的困难,光电话、传真申请来回就一年多时间,还说中国航天城几乎从不让外国记者进入,甚至对航天员穿的衣服和鞋子乃至他们的身高、体重都进行了略带恶意的点评。 在今年年初国会一次听证会上,当一名教授建议与中国开展航天交流与对话时,主持听证会的一名前参议员随即表示,这种观点&看上去是反潮流的&,&我恐怕不能认同现在展开合作能向中国发出正确的信号&。 (记者林小春,编辑张忠霞,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责任编辑:liu_yang]  上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提出了两个至今仍为人瞩目的观点:“媒介即人的延伸”和“地球村”。那时是被视为新媒体的电视风生水"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CNN发展历程及全媒体转型
  上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提出了两个至今仍为人瞩目的观点:“媒介即人的延伸”和“地球村”。那时是被视为新媒体的电视风生水起的年代,麦克卢汉热情地谱写对电视的礼赞。他认为电视不仅能够扩张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使人重新恢复感觉平衡状态,①还能够产生“内爆”使国界消失,抹平差异,将整个地球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的“地球村”。②不知是受这一观点启发还是历史制造的又一次巧合,上世纪80年代后接连出现的多家电视新闻频道,通过24小时不间断地播报世界各个角落的重要资讯,打破了长久以来相互区隔的时空关系,营造了在互联网兴盛之前的“地球村”雏形。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7/view-4600323.htm  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MSNBC(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福克斯新闻频道、半岛电视台③、凤凰卫视资讯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BBC World、NHK(日本放送协会)、法国24小时电视台等堪称当今赫赫有名的电视新闻频道。其中,CNN因首创了24小时播报新闻这一方式占据了媒体发展史上不可逾越的地位。在CNN创造的辉煌和荣耀为后来者津津乐道和纷纷效仿之际,它也迎来了全媒体时代的新挑战。CNN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是其应对全媒体挑战的宝贵财富。   领军人物的创新理念与追随团队的敬业精神   创办一个24小时只播报新闻的电视频道,在上世纪80年代被视为大胆的甚至是愚蠢的。然而,电视新闻的这块处女地在CNN的领军人物眼中却是潜力巨大、商机无限的。CNN的最早合办者之一里斯·舍恩菲尔德说过:“创立CNN是为了提供信息和对时间的理解,把它们置于历史的情境当中,用吸引人的图像去表现、去诠释;为了让观众能把自己的观点反馈到正在收看的电视节目中;为了实时提供财经新闻、体育新闻和娱乐新闻,而这是别人在此之前没有做到的;为了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一直持续不断地播送新闻,夜里也不间断;为了建立尽可能大的观众群体,这样就能卖广告赚钱。”④   CNN的诞生是拜性格怪诞的媒体天才泰德·特纳(Ted Turner)所赐。特纳想进军24小时报道新闻这一领域的想法,最初遭到了公司上下大多数员工的反对。他们觉得那时的电视新闻行业只能赔钱,收视率低,制作费用又很高,当时美国三大电视网经营时数有限的新闻节目,一年还亏损1.5亿美元,市场调查结果也显示当时的人们对24小时电视新闻节目并不感兴趣。但此时特纳果断地表现出他作为CNN领军人物的创新理念:“飞机没制造出来之前,你去调查一下,看看有多少人愿意坐飞机!”⑤   特纳对CNN的贡献不仅表现在“扶上马”——开创前所未有的电视新闻频道,更表现在“送多程”——CNN发展的诸多关键节点上都有特纳创新理念和人格魅力的助力。在CNN最艰难的时候,特纳用手枪顶着自己的头四处筹款以维持电视台的正常运转;⑥在争取白宫记者团的席位时,面对三大电视网的种种阻挠,特纳采取强硬对策,以“违背新闻自由”和“妨碍有线新闻网公平交易权”为由向法院起诉,并最终胜诉,获得了与三大电视网平起平坐的权利;在CNN创办之初,特纳就要求它具备全球化视野。为此,特纳规定节目中不准使用“外国”一词,即使在伊拉克等战争中,也不可以使用诸如“敌人”或“敌方”的概念。   像特纳这样的领军人物在CNN早期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将CNN推至电视新闻“龙头老大”位置的还有整个追随团队,他们的敬业精神铸就了CNN的品牌。CNN创立之初就特别重视人才的集纳和培养。作为创办者之一的熊费德,在接到特纳告知即将创办24小时有线新闻台的电话后,就决定加入并为CNN的创办做了巨大贡献。后来,拉·肖尔和卡瓦纳也入伙,一个主管编辑,一个主管制片,为CNN的发展壮大付出了努力。此外,CNN还拥有像拉里·金(Larry King)、皮尔斯·摩根(Piers Morgan)这样优秀的主持人。CNN大多数的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只有不到5年的工作经验,但具备极高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在特纳的“经济舱原则”的管理方式下,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位,每半年一个周期,轮换编辑部的大部分岗位。CNN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他们则回报CNN精彩的新闻报道。   树立国际视野与抓住有利“战机”   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来看,以播报新闻为生的电视频道如果只将活动范围局限于某一国境或地区无疑是短视的。全球化的时代特点和新闻信息本身的流动性都要求电视新闻频道树立国际视野。这一点是多家成功的电视新闻频道的共同特征。凤凰卫视位于弹丸之地的香港,但致力于打造“全球华语频道”;半岛电视台自开办之日就没把自己视为卡塔尔专属的电视台,它先是以整个阿拉伯世界作为自己活动的舞台和进入西方媒体世界的跳板,然后开办英语频道进军美国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电视新闻频道如雨后春笋般成长的形势下,日本的NHK也果断于1998年和2009年相继开播面向海外日本侨胞和国际受众的电视节目。   树立国际视野与抓住有利“战机”是相辅相成的。这里所说的“战机”首先是指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战事和冲突,其次指媒体竞争的关键机遇——战事是电视新闻频道的必争之地,不仅能提升媒体机构的知名度,更能奠定其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地位。凤凰卫视的成名仰仗于它在华语新闻界中首先并全面地报道了9·11事件,半岛电视台的威名则与“沙漠之狐”、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地区冲突密不可分。对于CNN而言,它报道了许多重要新闻,但海湾战争给了它一个完胜的舞台。   日,海湾战争在中东打响。战争爆发之前,萨达姆就将所有媒体驱逐出境。CNN未雨绸缪,以每周1.5万美元的高价租用了伊拉克的军事设备进行战争报道,又以3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6台卫星电话,获得了卫星专线电话的独家使用权。海湾战争的主体部分一共打了1个月零12天。其间,连带每分钟8美元的卫星电话通话费在内,CNN的总开销高达2500万美元,但换来收视率空前高涨。CNN的记者用夸张、幽默的语言向人们描绘当时的场面,进行了长达17个小时的战争报道。战争的第一天,仅在美国地区就有超过6100万家庭、约1.5亿观众收看了布什总统的谈话,这是美国电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单一新闻。⑦美国总统布什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都在各自的住处将电视机调到了CNN频道,随时了解战况。CNN报道的重要性在战争中充分体现出来,它是交战国之间做出军事与外交决策的必要渠道。当时有评论称:“海湾战争有三个参战者——布什、萨达姆和CNN。”
  报道海湾战争的成功激活了CNN进军国际市场的抱负,它租用了10颗通信卫星组成了更加庞大的全球电视传播网,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有10亿观众观看CNN每天播出的24小时电视新闻节目。《华尔街日报》曾报道说,由于CNN报道海湾战况既迅速又充分,它的收视率激增,在欧洲的收视率从战前的15%飙升至85%。⑧   全媒体时代的自觉转型   电视新闻频道在全媒体时代已经成为典型的传统媒体,当下急需思考的是如何借助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技术,巩固自身在媒体竞争中的有利地位。CNN选择的是积极顺应时代变化、自觉转型。   自上世纪90年代,CNN就开始推出新媒体计划。CNN.com成了美国第一个电视新闻与网络结合的新兴媒体。在这以后,CNN又相继推出了网络电视、移动媒体、手机电视等更多、更尖端的新媒体技术。CNN不惜花费重金提高频道的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不断引领着世界先进技术的潮流。   CNN.com成立于日,一周七天全天24小时报道新闻,内容无所不包。它依托于互联网传送信息,全球网民都可以进行查阅与浏览。CNN网站发展到今天,在各重大国际事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在美国电视媒体网站中成绩显著。仅日美国总统大选当天,CNN网站的独立访问用户数就达到了2700万人,创下了历史纪录。在2011年日本地震和海啸的报道中,还轻松战胜了MSNBC和福克斯新闻网等强劲对手。   CNN移动新媒体最初的产品服务是CNN Mobile,它于1992年2月创立,专门通过移动设备向全世界提供新闻和信息,也是第一个基于无线应用协议(WAP)的世界范围增值业务。除了新闻业务之外,增值业务还包括天气预报、股票市值、电子邮件、班机时间表和银行业务等。它会把CNN.com的内容一键转发到用户的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的浏览器上,用户只需下载免费的CNN应用程序就能不受地域限制随时浏览信息。这为CNN新闻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生财之道。截至2002年,CNN Mobile的客户数量就超过了9000万人。⑨   CNN不断为移动设备研制新的应用软件,目前已经为它的无线设备开发了一系列产品。2010年7月,CNN在iPhone上推出了国际版新闻,12月又推出了iPad版本。iPad版CNN支持分享和评论,可以将新闻通过Facebook、Twitter和E-mail进行分享,并且支持离线浏览模式。⑩   此外,CNN还重视与新兴媒体机构的合作。2007年7月,CNN与视频网站YouTube联手对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辩论实况进行全球直播。这次联手首次将提问权全部交给选民,是一种在政界选举中全新的直播方式。根据尼尔森媒体机构的调查结果,由于YouTube的参与,这次直播成了2007年度拥有最高成年观众收视率的总统大选辩论。两年后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CNN又与社交网站Facebook一起推出奥巴马就职网页报道。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②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5页   ③半岛电视台的新闻台分阿语新闻频道和英语新闻频道   ④⑥【美】里斯·舍恩菲尔德:《铸造CNN》[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第10页   ⑤⑦⑧Tony Tang:《全球最大的新闻频道CNN》[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第21页、第23页、第24页   ⑨杜海清:《新闻巨擘CNN的市场制胜术》,价值中国网,http://www.chinavalue.net/Biz/Article//122488.html,日   ⑩刘笑盈 张聪:《CNN的新媒体战略》[J],《电视研究》,2011年第8期   (范松楠: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生;薄璐:北京市昌平区新闻中心记者)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人说中国国土太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