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61传统银行有什么额度高还好下款额度还好吗

> 热点聚焦:银行是否应当延时营业?
热点聚焦:银行是否应当延时营业?
新华08网上海11月29日电&记者郑钧天、叶健
日前,主席助理阎庆民公开建议,银行对私时间可延长一两个小时,以方便民众在下班后到银行办理个人金融业务。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热议。记者采访发现,不少上班族都对此表示支持,而银行业人士则多认为延长营业时间并不能在根本上提升银行的服务质量。
专家指出,银行服务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金融服务,在银行电子化尚未广泛普及的今天,部分银行网点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营业时间;但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在于借助技术手段的改进,通过加强金融创新才能切实提升银行的服务质量,让消费者能够随时享受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延时服务:超八成网友表示期待 部分银行已开始试点
记者走访发现,多数受访者对银行延长服务时间持欢迎态度。上海市民张先生表示,银行上班时间与自己的上班时间几乎一致,因而下班后根本来不及去银行办理业务。
青岛市民陈小姐补充说,银行中午的营业窗口少,排队的人也多。而周六、周日很多银行网点都不营业,营业时间又比平时短,&休息时间都用来排队了。&
据腾讯网调查,超过80%的调查对象有下班后去银行办理业务的需求,并认为银行应该延长营业时间。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已经有少部分银行推出了夜间服务,并且该模式受到了上班族和社区居民的普遍好评。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将部分核心区域网点的营业时间延长了半小时至三个半小时不等,浦东国际机场支行甚至实现了24小时营业,以满足个人客户的一些基本业务需求。
不只在上海,汉口银行在武汉市的部分营业网点,也从今年9月份开始对个人客户推出了365天、早8时至晚8时的柜台服务。汉口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进行市民需求调查,结合银行金融业务的办理情况,我们发现上班族、社区居民及商圈群体,对延时金融服务的需求尤为强烈。&
银行人士:部分网点可推行 普遍延迟不现实
尽管广大市民普遍叫好,少数银行也做出了延时服务尝试,但多数银行还是延续传统的&早九晚五&模式营业。
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行长认为,晚上来办业务的客户毕竟是少数,延时服务中银行的业务量不如白天,但投入却比白天高得多。&成本的付出与服务质量的提升不成比例。&
另一股份制银行的网点运营经理解释,延长服务时间首先对银行人员的调配提出极大挑战,&对银行工作人员而言,停止营业不等于下班,我们还要核对账务、清点票据,还要等押运车把现金押送走,开总结会。&为了保证员工工作时间符合劳动法规定,银行可能需要招工,实行轮班制度,&这不仅增加了银行的用工成本,网点的运营成本也将大大增加。&
记者调查发现,实现延迟服务的银行以中小银行为主,由于它们网点数量较少,延迟服务增加的成本并不太高,而对于网点众多的银行而言,延迟服务的成本则较大,因此动力不足。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大银行而言,要求所有网点都延长营业时间不太现实,但可以考虑在部分网点推迟营业时间或错峰办公。
专家:银行提升服务质量应以效率为先 创新为本
民众之所以期待银行延迟服务,主要是因为目前仍有不少业务必须本人到营业网点办理。据一位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诸如办理与挂失、大额取款、开具证明等业务仍无法实现自助办理。
&对银行来说,加强系统建设,提升电子化设备的运行效率才是当务之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可以24小时满足顾客日常的金融需求。&一位银行业内人士提出。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显示,现在电子银行的交易量远远超过传统的柜台交易量,部分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在全部业务量中的占比超过70%。
尽管现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银行发展迅速,但是受制于安全性、网点分布等问题,很多消费者还是习惯于去营业网点办理业务,所以才会有超过八成的网友支持银行延长营业时间。对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认为,与延长工作时间相比,增加金融创新力度同样重要,目前有关工具的安全性仍需提升,现在ATM取出假钱,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泄密事件仍有发生,这些都说明银行在安全方面的投入仍显不足。
此外,孙立坚认为,银行的营业时间是由企业自主决定的,对监管部门而言,与其强制规定营业时间,不如确保银行业的公平竞争,给予中小金融机构平等的竞争地位。&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只要市场有需求,就必然会有银行推出延时服务这样的差异化服务。&(完)
【责任编辑:彭桦】
[每日一词]热点聚焦:银行的日子为啥不太好过了?
制图:蔡华伟 沈亦伶
在金融业大变革和互联网新挑战面前,传统银行经受着严峻考验。近期,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传统银行还好吗”,全面调研银行支付业务、人才状况、网点运营和大数据技术运用的现状,挖痛点、找差距,探讨银行业的未来出路。
其中,日刊发《银行,为啥跑不过支付宝们?》、12月12日刊发《银行为啥留不住人了?》,在金融业和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与热议。今天,我们刊发该组系列的最后一期报道,希望能从另一个角度给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前过得很滋润的传统银行原有发展模式受到挑战,盈利能力大为削弱,这在最近一年表现得尤为明显。跨入2017年,银行在哪些方面遇到了“坎”?未来银行业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新的市场机遇多不多?银行还能重返原先的好日子吗?请看本报记者深入多家银行开展的调查。
现在还需要银行网点吗?
一个柜员人均年成本约10万元,一台价格稍高的智能设备也在10万元左右。智能银行服务能力提升80%,工作人员数量却减少10%,不仅成本和出错率降低,客户体验也会更好
遍布大街小巷的营业网点曾经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根本,哪家银行在闹市区开设的网点多,就显示哪家更有实力。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业务从网点搬到电脑、手机上,加上实体网点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拖了银行盈利能力的后腿。不少人提出疑问:“有了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后,我一年到头去不了几次网点,现在还需要银行网点吗?”
有关银行网点“是撤是留还是增”的争论,折射了银行业变革与转型的紧迫感。
过去,银行网点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柜面,很多基本业务都由柜员来完成。因为业务量大,柜员的主要精力局限于柜面办理业务,不能及时了解客户深层次的需求,很难提供专业的理财咨询,服务质量不高。
“今后,银行网点的一大趋势就是轻型化、智能化,实现‘瘦身’。”工商银行渠道管理部副总经理张屾说,以工行一些支行为例,目前智能银行柜台交易量大约比传统网点降低25%。一方面能减少人力需求,网点工作人员的总量比普通网点减少10%左右;另一方面释放出的人力可用于现场服务、营销和咨询,给客户带来更优质体验。据测算,智能银行的服务供给能力较普通网点可提升80%以上。这样一来,网点所需的物理面积可能减少,但提供服务的能力在提高,不仅成本降低,客户到银行网点办业务的感受也会更好。
河北某银行支行行长张涛算了一笔账:一个柜员人均年人工成本约10万元,买一台价格稍高的智能设备也在10万元左右。柜员及其办公设备所占面积7—9平方米,设备只需要2平方米左右。只要有需求,设备可以全天24小时运转,出错率也远远低于人工操作。“我们没必要大面积关停网点,但每个网点的面积可以考虑缩减,比如少开一些柜台窗口,将部分业务转移到智能设备上办理,原本在柜台窗口后面的那些银行员工就能走出来,更加近距离地服务客户。”张涛说。
记者走进工商银行北京西单支行,一台台家用洗衣机似的智能终端并列摆放,轻触其多媒体屏幕,上面显示“我要办卡、转账汇款、银行卡遗失补办、理财业务、社保银行卡激活”等选项。“别看它长得普通,超过90%的个人常用非现金业务都能通过它办理。”该支行负责人说。
记者点击“我要办卡”,随即跳出“办卡提醒”界面,包括一份申请借记卡的电子协议,点击“接受”“确认”后,系统提示插入个人身份证。在完成身份证信息采集后,机器前的摄像头同时采集了记者本人照片。经工作人员后台审核通过,一张新办的借记卡从机器中吐了出来。整个过程仅用3分钟左右,比排队在柜台办卡省时多了。
这家网点内还摆放了大大小小60多台设备,既有常见的存取款一体机,也有产品领取机、外币兑换机,大部分常用业务如开户、更换芯片卡、申领电子银行安全介质等,均可通过这些智能设备办理。宽敞温馨的大堂代替了一个个分隔的柜台,客户不再坐在椅子上眼巴巴地等待叫号,而是安静有序地自己操作办理业务。证件读取、指纹录入、电子签名,还有别人站在你后面或侧面都看不见你操作的防偷窥设计……智能设备带来了炫酷的金融服务体验。
“虽然以往物理网点的场地、人员配备等是银行最主要的成本支出点,但削减网点并非降低成本的明智之选。网点不是传统银行的包袱,而是一种天然优势,具有其他金融模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应充分用好这个‘阵地’。”张涛说。
客户资源是否不再成优势?
银行积累了丰富的客户基础数据,但缺少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利用。在收入来源最大的零售业务领域,银行普遍投入不足、关注较少
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相比,稳健经营的传统银行原本占尽优势,但在大数据时代,银行却被互联网企业抢了“风头”,原因何在?
“传统银行的优势一直表现在获取客户。经过几十年发展,国内银行积累了大量忠实客户,大型银行有亿级以上客户,城商行也有百万级以上的,为银行带来了丰富的客户基础数据,包括转账、汇款、贷款等资金往来的信息,但难以反映客户的消费行为和个人消费偏好。此前银行对这些数据缺少挖掘、分析和利用,在消费金融和小微金融领域,较之互联网金融企业,银行优势微弱,这也是银行受到冲击的主要领域。”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说。
近几年,消费金融领域风生水起,但银行这块业务的占比还偏小。没有充分享受到“蛋糕”,错失利润源头,银行的日子有点不太好过。近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分析了2015年国内40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年报,40家银行零售贷款组合仅占银行贷款的30%,却贡献了近38%的净收入,其中个贷产品是所有零售产品中经济利润最高的,说明零售贷款业务潜力巨大,而这正是以前银行看不上的“小”业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面对互联网技术,银行遇到的麻烦并不仅在于业务规模大小,而是客户理念和行为习惯的根本改变。比如有了余额宝,客户活期存款的利率敏感度增强,抬高了银行存款成本。又如,客户将更多的业务转移到移动端,银行原来众多的物理网点、资源人员配置与形势已不太适应。
痛则思变。一些机制灵活、“船小好调头”的小银行开始重视各类基础数据搜集和应用,挖掘数据背后的小微和零售客户需求。
距离贵阳市10公里以外的平坝毛栗园村村口,陈应丽开的超市生意兴隆。村民除了购买自己需要的日用品外,还能在超市里取款、存款、交电话费等。陈应丽的超市是和贵阳银行合作的农村金融服务站,也是和贵农网合作的电商服务站。在这里,农民不仅能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也能取到在贵农网上下单的商品,或把自己在贵农网销售的农产品放到这家超市汇集。“今后在金融服务站还能办更多业务,比如购买简单的金融产品,甚至申请贷款。”贵阳银行农村金融服务部副总经理孙强说,这些都能在即将完善运行的自助终端机上搞定。
对于银行来说,农村金融服务站既提供了便民服务,又能为银行带来大量珍贵的用户数据,包括农民日常消费数据、购买生产机具和化肥的数据。利用这类数据,银行可以为农民量身定制消费信贷产品、生产经营类贷款等。
“商业银行‘玩’大数据是大势所趋。”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告诉记者,大数据时代,传统的金融行业界限和竞争格局被打破。虽然银行业受技术、数据、人才、体制等制约,在大数据应用方面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但是,“不用大数据就可能变傻”,大数据成为银行找准市场定位、实现战略转型、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家银行的未来兴衰。银行业必须加快脚步,积极拥抱新金融、新技术,同时运用先进技术为实体经济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
银行新增长点在哪里?
传统银行必须打破规模至上的旧框,将更多资源倾斜于零售业务和小微客户,从做“大买卖”转向做“小生意”,更在乎客户的感受
18.96%、14.48%、9.65%、2.43%,从2012年到2015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幅走出了一条明显的下行曲线。
原有发展模式受限,新的转型不易,银行利润增长乏力。“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下降,企业的融资渠道也在拓宽,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度不断下降,银行业务规模的增长空间有限。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净息差收入水平迅速下滑,2016年尤为明显,银行传统盈利能力遭受很大挑战。”曾刚说。
他分析,此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占比不高,企业的资金需求很大,导致对公业务成为银行的“重头戏”。但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投资在GDP中的比重开始下降,消费占比迅速上升,去年前三季度的消费占比已达70%以上,我国经济正在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金融服务要顺应这一趋势。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感叹“银行赚钱越来越难了”,也有人认为银行前景没那么悲观。保护优势“地盘”、抢占失去的“疆土”,银行要结合自身经营特点,找准方向发力转型。
转型怎么转?“银行要打破规模扩张至上的旧框,业务结构也要跟随经济结构、客户结构和习惯进行调整,从单纯依靠存贷款利差向投资银行业务、资管业务等中间业务发展,将更多的资源倾斜于零售业务和小微客户,从做‘大买卖’转向做‘小生意’。”曾刚说。
零售业务领域的竞争可谓惨烈,不单有银行之间的竞争,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也纷纷进军这一市场,银行向零售业务转型面临多道关口。曾刚分析,零售业务不是“赚快钱”的业务,投入多且时间长,回报慢且收益相对低,零售银行转型是一个漫长过程。其次是服务理念,银行要更在乎客户感受,根据客户需求变化调整产品、服务和网点等。再次,零售业务对银行的基础设施要求比较高,面对的是海量客户,银行的技术基础、物理网络、电子银行渠道、产品研发等综合能力要跟进。银行今后竞争的核心不是物理网点的争夺,而是取决于在移动互联网端的发展,包括与应用场景的结合、与金融生态的融合等。
新增长点在哪里?“银行的优势包括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风控优势。”董希淼说,银行资金实力强,且资金成本较低。而互联网企业除了自有资金,主要依靠金融同业资金发放贷款,或者将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卖给金融机构,这些资金的成本高于存款。
“大中型银行有大批金融人才,他们对金融的理解比较深刻。”董希淼说,银行人才优势能否转化为竞争优势,要看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是否更加市场化、是否鼓励创新。现在传统银行的薪酬制度、人员和机构设置不如互联网金融企业灵活,对风险的关注远高于对创新的激励,创新内生动力不足。应当更加重视人才,鼓励银行从业者在防控风险的同时,乐于创新。
麦肯锡的报告指出,国际银行对人才、信息系统和管理提升不断投入,用以支持中间业务与持续创新。薪资在营业费用中的占比相当高。以摩根大通与富国银行为例,从营业支出看,这一比例分别高达47%和50%,显示出人才是其重要投入。
风险控制能力也是银行一大优势。业内专家认为,银行对风险天生敏感,风控体系已相当完善,而互联网金融行业还没有经历经济周期的考验。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总的看,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银行难以沿着老路径往下走,想过好日子确实没那么容易了。银行业全面改革的大幕已拉开,机遇与挑战并存,2017年能否开掘新一轮发展红利,在新的市场中再唱主角,要看银行敢不敢变革、会不会创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调查:银行为啥留不住人了?
银行为啥留不住人了?很多人离职并不等于传统银行就失去竞争优势,银行的吸引力还在,只是金融人才的“饭碗”选择更多了。
&&& 原标题:银行为啥留不住人了?(热点聚焦·传统银行还好吗?(中))
  “金饭碗”含金量下降
  近年来银行净利润增长持续下滑,影响到员工的薪资,一些高管收入甚至降了30%—40%。有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能提供更高的工资待遇及丰厚的股权期权激励,对银行从业者诱惑很大。
  3年前,硕士毕业的赵晓成为上海某外资银行的管理培训生,“这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好工作。”刚上班时,赵晓很得意。
  工作第一年,作为管培生,赵晓被指派到不同部门去轮岗,每次轮岗都是几个月,一年里就有五六次轮岗。从客户关系部到市场部再到服务部,赵晓说:“看似去了很多部门,学习机会多,但总做一些流程化的工作,除了写报告,就是整理数据,能力得不到提升,感觉时间都浪费了。”
  “不仅工作没挑战,熬夜加班还很多,到手的收入却不理想,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赵晓告诉记者,“在上海这种大都市,万元左右的工资扣除房租就剩不下多少了。”
  升职空间呢?看看身边工作年限稍久的人,“3年做经理、5到8年做高级经理就是非常幸运了。”赵晓认为,“与其在这里熬年头,不如趁早出去闯一闯。”
  从银行辞职的赵晓跳到一家互联网公司。一年来,她世界各地跑,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还赶上了公司重大业务调整。由于能力出色,工作6个多月,赵晓就升为经理,自己带队做项目,不仅收入翻番,发展前景也看好。
  曾经,银行业是一个“只进不出”的好去处,收入高、福利好、够体面、“旱涝保收”,甚至有过“万人争考一个岗位”的招聘比例。但眼下,“金饭碗”已不如当初那么耀眼,尤其是伴随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一些银行员工感叹:“外面的世界似乎更精彩。”
作者:王观 欧阳洁
编辑:马玉昆
扫码变身小作家
惊喜大礼抱回家
未来网为中央新闻网站&如有新闻线索请发至邮箱:
来源:新华网  22:34
来源:中新网  20:28
来源:光明图片  10:17
来源:天山网原创  16:59
来源:新华网  21:01
来源:新华网  20:34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
&&|&&&&|&&客服电话:010-银行业热点聚焦:银行股能否继续上涨?
  前期上涨的原因分析:经济企稳叠加题材概念,银行股成功逆袭。  我们总结上涨主要归因于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1)经济预期改善,包括政府释放的稳增长预期、以及经济数据持续乐观,既提升了市场估值底线,也缓解了投资者对于银行资产质量恶化悲观预期;(2)银行中报经营超预期,全行业上半年盈利增速13.5%,表明银行结构调整能力较强,全年银行盈利趋于稳健;(3)步入银行政策真空期,7 月下旬推进的利率市场化仅放开贷款利率下限,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采取渐进式,预计会推进替代性金融产品,而定价放开政策将推迟至2014 年及以后;(4)公募的超低配置增加股价弹性,我们统计的主动型和指数型基金银行仓位6 月底的时候分别是2%和15%,从7 月份流动性格局延续稍紧和我们连续跟踪的成交量情况来看该比例在上涨前保持稳定;(5)优先股试点媒体报道和自贸区概念的催化,优先股可能成为银行创新一级资本工具、缓解普通股再融资压力的重要手段,自贸区内金融开放则将继续释放促进金融改革创新的信号。因此,过去一个月,银行股指数累计上涨8%,股份制银行平均上涨24%。  8-9 月银行股投资面特征汇总:成交放大、弹性增加、个股分化。  我们汇总本轮银行股上涨时期的投资面特征如下:(1)成交量放大,今年一、二季度银行股日均成交额分别为152 亿和81 亿,7 月份至今伴随估值下移以及投资者热情度下降,日均成交额仅为64 亿(“乌龙指”事件,银行股成交额放大至180 亿),9 月份反弹至168亿,上周则放大至266 亿;(2)股票弹性增加,银行股在较快时期内实现了上涨过程;(3)个股分化,一方面是成交量集中度来看,浦发、民生、兴业和平安占银行股交易额的70%以上;另一方面是股价表现来看,浦发和兴业涨幅高达49%和32%,招行和光大分别为13%和10%,工行和建行仅为2%。  9-10 月投资要素分析:经济企稳预期和政策改革方向成为关键变量。  我们曾经在7 月初对三季度银行股走势做出如下情景假设,并判断第二种情形出现的概率较大,目前来看仍然适用:(1)情形1,如果宏观数据不配合,结构性改革未能如期推进,依靠投资者预期改善带来的估值提升可能会较快结束;(2)情形2,如果产业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政策推进,货币政策延续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思路,利率市场化平稳推进,则银行业盈利预期将趋于稳定,大概率会产生由于配置增加带来的上涨行情;(3)情形3,如果宏观形势显著好转,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金融政策相对乐观,则银行业经营格局将显著转暖,叠加低估值下的长期投资价值显著,银行股有望迎来趋势性行情。因此,经济企稳和政策改革的幅度和速度将成为催化行情的关键变量,尤其建议重点关注:(1)宏观数据;(2)自贸区细则;(3)三中全会。  
相关阅读:
郑重声明:多赢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多赢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大家都在看
近日,新三板出现史上最大规模处罚——多达480家企业在同一天收到来自全国股转系统的监管函,原因有的是因为提前使用募集资金、IPO进展;有的涉及重大信息披露不及时等。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众多网点是撤是存?盈利源头何以错失?人才优势能否保持?
银行的日子为啥不太好过了?(热点聚焦?传统银行还好吗?(下))
本报记者&&欧阳洁&&王观
日06:51&&来源:
  制图:蔡华伟
沈亦伶  前期回顾  在金融业大变革和互联网新挑战面前,传统银行经受着严峻考验。近期,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传统银行还好吗”,全面调研银行支付业务、人才状况、网点运营和大数据技术运用的现状,挖痛点、找差距,探讨银行业的未来出路。  其中,日刊发《银行,为啥跑不过支付宝们?》、12月12日刊发《银行为啥留不住人了?》,在金融业和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与热议。今天,我们刊发该组系列的最后一期报道,希望能从另一个角度给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编者&&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前过得很滋润的传统银行原有发展模式受到挑战,盈利能力大为削弱,这在最近一年表现得尤为明显。跨入2017年,银行在哪些方面遇到了“坎”?未来银行业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新的市场机遇多不多?银行还能重返原先的好日子吗?请看本报记者深入多家银行开展的调查。  现在还需要银行网点吗?  一个柜员人均年成本约10万元,一台价格稍高的智能设备也在10万元左右。智能银行服务能力提升80%,工作人员数量却减少10%,不仅成本和出错率降低,客户体验也会更好  遍布大街小巷的营业网点曾经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根本,哪家银行在闹市区开设的网点多,就显示哪家更有实力。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业务从网点搬到电脑、手机上,加上实体网点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拖了银行盈利能力的后腿。不少人提出疑问:“有了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后,我一年到头去不了几次网点,现在还需要银行网点吗?”  有关银行网点“是撤是留还是增”的争论,折射了银行业变革与转型的紧迫感。  过去,银行网点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柜面,很多基本业务都由柜员来完成。因为业务量大,柜员的主要精力局限于柜面办理业务,不能及时了解客户深层次的需求,很难提供专业的理财咨询,服务质量不高。  “今后,银行网点的一大趋势就是轻型化、智能化,实现‘瘦身’。”工商银行渠道管理部副总经理张嫠担怨ば幸恍┲形壳爸悄芤泄裉灰琢看笤急却惩憬档25%。一方面能减少人力需求,网点工作人员的总量比普通网点减少10%左右;另一方面释放出的人力可用于现场服务、营销和咨询,给客户带来更优质体验。据测算,智能银行的服务供给能力较普通网点可提升80%以上。这样一来,网点所需的物理面积可能减少,但提供服务的能力在提高,不仅成本降低,客户到银行网点办业务的感受也会更好。  河北某银行支行行长张涛算了一笔账:一个柜员人均年人工成本约10万元,买一台价格稍高的智能设备也在10万元左右。柜员及其办公设备所占面积7―9平方米,设备只需要2平方米左右。只要有需求,设备可以全天24小时运转,出错率也远远低于人工操作。“我们没必要大面积关停网点,但每个网点的面积可以考虑缩减,比如少开一些柜台窗口,将部分业务转移到智能设备上办理,原本在柜台窗口后面的那些银行员工就能走出来,更加近距离地服务客户。”张涛说。  记者走进工商银行北京西单支行,一台台家用洗衣机似的智能终端并列摆放,轻触其多媒体屏幕,上面显示“我要办卡、转账汇款、银行卡遗失补办、理财业务、社保银行卡激活”等选项。“别看它长得普通,超过90%的个人常用非现金业务都能通过它办理。”该支行负责人说。  记者点击“我要办卡”,随即跳出“办卡提醒”界面,包括一份申请借记卡的电子协议,点击“接受”“确认”后,系统提示插入个人身份证。在完成身份证信息采集后,机器前的摄像头同时采集了记者本人照片。经工作人员后台审核通过,一张新办的借记卡从机器中吐了出来。整个过程仅用3分钟左右,比排队在柜台办卡省时多了。  这家网点内还摆放了大大小小60多台设备,既有常见的存取款一体机,也有产品领取机、外币兑换机,大部分常用业务如开户、更换芯片卡、申领电子银行安全介质等,均可通过这些智能设备办理。宽敞温馨的大堂代替了一个个分隔的柜台,客户不再坐在椅子上眼巴巴地等待叫号,而是安静有序地自己操作办理业务。证件读取、指纹录入、电子签名,还有别人站在你后面或侧面都看不见你操作的防偷窥设计……智能设备带来了炫酷的金融服务体验。  “虽然以往物理网点的场地、人员配备等是银行最主要的成本支出点,但削减网点并非降低成本的明智之选。网点不是传统银行的包袱,而是一种天然优势,具有其他金融模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应充分用好这个‘阵地’。”张涛说。  客户资源是否不再成优势?  银行积累了丰富的客户基础数据,但缺少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利用。在收入来源最大的零售业务领域,银行普遍投入不足、关注较少  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相比,稳健经营的传统银行原本占尽优势,但在大数据时代,银行却被互联网企业抢了“风头”,原因何在?  “传统银行的优势一直表现在获取客户。经过几十年发展,国内银行积累了大量忠实客户,大型银行有亿级以上客户,城商行也有百万级以上的,为银行带来了丰富的客户基础数据,包括转账、汇款、贷款等资金往来的信息,但难以反映客户的消费行为和个人消费偏好。此前银行对这些数据缺少挖掘、分析和利用,在消费金融和小微金融领域,较之互联网金融企业,银行优势微弱,这也是银行受到冲击的主要领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说。  近几年,消费金融领域风生水起,但银行这块业务的占比还偏小。没有充分享受到“蛋糕”,错失利润源头,银行的日子有点不太好过。近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分析了2015年国内40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年报,40家银行零售贷款组合仅占银行贷款的30%,却贡献了近38%的净收入,其中个贷产品是所有零售产品中经济利润最高的,说明零售贷款业务潜力巨大,而这正是以前银行看不上的“小”业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面对互联网技术,银行遇到的麻烦并不仅在于业务规模大小,而是客户理念和行为习惯的根本改变。比如有了余额宝,客户活期存款的利率敏感度增强,抬高了银行存款成本。又如,客户将更多的业务转移到移动端,银行原来众多的物理网点、资源人员配置与形势已不太适应。  痛则思变。一些机制灵活、“船小好调头”的小银行开始重视各类基础数据搜集和应用,挖掘数据背后的小微和零售客户需求。  距离贵阳市10公里以外的平坝毛栗园村村口,陈应丽开的超市生意兴隆。村民除了购买自己需要的日用品外,还能在超市里取款、存款、交电话费等。陈应丽的超市是和贵阳银行合作的农村金融服务站,也是和贵农网合作的电商服务站。在这里,农民不仅能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也能取到在贵农网上下单的商品,或把自己在贵农网销售的农产品放到这家超市汇集。“今后在金融服务站还能办更多业务,比如购买简单的金融产品,甚至申请贷款。”贵阳银行农村金融服务部副总经理孙强说,这些都能在即将完善运行的自助终端机上搞定。  对于银行来说,农村金融服务站既提供了便民服务,又能为银行带来大量珍贵的用户数据,包括农民日常消费数据、购买生产机具和化肥的数据。利用这类数据,银行可以为农民量身定制消费信贷产品、生产经营类贷款等。  “商业银行‘玩’大数据是大势所趋。”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告诉记者,大数据时代,传统的金融行业界限和竞争格局被打破。虽然银行业受技术、数据、人才、体制等制约,在大数据应用方面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但是,“不用大数据就可能变傻”,大数据成为银行找准市场定位、实现战略转型、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家银行的未来兴衰。银行业必须加快脚步,积极拥抱新金融、新技术,同时运用先进技术为实体经济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  银行新增长点在哪里?  传统银行必须打破规模至上的旧框,将更多资源倾斜于零售业务和小微客户,从做“大买卖”转向做“小生意”,更在乎客户的感受  18.96%、14.48%、9.65%、2.43%,从2012年到2015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幅走出了一条明显的下行曲线。  原有发展模式受限,新的转型不易,银行利润增长乏力。“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下降,企业的融资渠道也在拓宽,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度不断下降,银行业务规模的增长空间有限。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净息差收入水平迅速下滑,2016年尤为明显,银行传统盈利能力遭受很大挑战。”曾刚说。  他分析,此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占比不高,企业的资金需求很大,导致对公业务成为银行的“重头戏”。但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投资在GDP中的比重开始下降,消费占比迅速上升,去年前三季度的消费占比已达70%以上,我国经济正在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金融服务要顺应这一趋势。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感叹“银行赚钱越来越难了”,也有人认为银行前景没那么悲观。保护优势“地盘”、抢占失去的“疆土”,银行要结合自身经营特点,找准方向发力转型。  转型怎么转?“银行要打破规模扩张至上的旧框,业务结构也要跟随经济结构、客户结构和习惯进行调整,从单纯依靠存贷款利差向投资银行业务、资管业务等中间业务发展,将更多的资源倾斜于零售业务和小微客户,从做‘大买卖’转向做‘小生意’。”曾刚说。  零售业务领域的竞争可谓惨烈,不单有银行之间的竞争,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也纷纷进军这一市场,银行向零售业务转型面临多道关口。曾刚分析,零售业务不是“赚快钱”的业务,投入多且时间长,回报慢且收益相对低,零售银行转型是一个漫长过程。其次是服务理念,银行要更在乎客户感受,根据客户需求变化调整产品、服务和网点等。再次,零售业务对银行的基础设施要求比较高,面对的是海量客户,银行的技术基础、物理网络、电子银行渠道、产品研发等综合能力要跟进。银行今后竞争的核心不是物理网点的争夺,而是取决于在移动互联网端的发展,包括与应用场景的结合、与金融生态的融合等。  新增长点在哪里?“银行的优势包括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风控优势。”董希淼说,银行资金实力强,且资金成本较低。而互联网企业除了自有资金,主要依靠金融同业资金发放贷款,或者将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卖给金融机构,这些资金的成本高于存款。  “大中型银行有大批金融人才,他们对金融的理解比较深刻。”董希淼说,银行人才优势能否转化为竞争优势,要看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是否更加市场化、是否鼓励创新。现在传统银行的薪酬制度、人员和机构设置不如互联网金融企业灵活,对风险的关注远高于对创新的激励,创新内生动力不足。应当更加重视人才,鼓励银行从业者在防控风险的同时,乐于创新。  麦肯锡的报告指出,国际银行对人才、信息系统和管理提升不断投入,用以支持中间业务与持续创新。薪资在营业费用中的占比相当高。以摩根大通与富国银行为例,从营业支出看,这一比例分别高达47%和50%,显示出人才是其重要投入。  风险控制能力也是银行一大优势。业内专家认为,银行对风险天生敏感,风控体系已相当完善,而互联网金融行业还没有经历经济周期的考验。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总的看,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银行难以沿着老路径往下走,想过好日子确实没那么容易了。银行业全面改革的大幕已拉开,机遇与挑战并存,2017年能否开掘新一轮发展红利,在新的市场中再唱主角,要看银行敢不敢变革、会不会创新。
  《 人民日报 》( 日
(责编:崔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附近南昌银行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