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公司迎来最大转型期

为什么说信托2017有机会?我终于知道信托是最贵牌照!
我的图书馆
为什么说信托2017有机会?我终于知道信托是最贵牌照!
& & & &导读:2016 年信托行业迎来重大政策转暖。首先,《基金子公司管理规定》、《基金子公司风控指引》和升级版资管八条底线《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从净资本角度对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加强了杠杆倍数约束,对两者的通道业务进行限制,通道业务回流至信托;其次,12 月在上海召开的信托业年会,史上最高规格监管领导的出席(时任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上海市长杨雄)受人瞩目,会上为通道业务的正名(纳入监管为同业业务)、指出八大信托业务发展方向以及对信托行业的重视让行业欢欣鼓舞, 在大资管被严控的情况下,信托将成为唯一受益的非银金融牌照。我们先后对数家信托公司进行了调研,撰写第二篇深度报告,旨在呈现信托行业发展规律和现状以及 2017 年发展机会。非银行金融工具作为银行贷款的重要补充方式,信托凭借其灵活的制度优势占据了重要位置。按利率水平排队的话,信托>租赁>银行,因此除 06 年行业整顿完毕初期,信托产品多投向牛气冲天的证券市场(含自有资金,因此前期利息收入高)外,借款人多为可以承受较高资金成本的经济实体,前期房地产和政府平台是主要力量,而后投向两者的信托合计占比逐年下降,由 2010 年的接近半成降至 2016 年 9 月的 21%;工商企业份额加大,2013 年达到 28.14%后,近年稳定在 24%左右,多为各省产能过剩或重污染被银行政策“一刀切”的的水泥、钢铁、电解铝、火力发电企业;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双重压力下,金融机构成为信托避险好选择,占比逐年增加,2010 年仅 5.22%,最新数据显示已接近 20%。在这个过程中,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对银信通道项目的抢食,间接造就信托逐渐摆脱了对银行推荐的依赖,风控手段和选择项目的能力上了台阶,主动管理能力提高。2017 年行业发展机遇行业风险降低信托与银行信贷相辅相成,经济周期下行时,银行不良贷款和不良率提高,信托的资产质量也会相应下降。但与银行批量放贷不同的是,信托注重单个项目的增信措施,如抵押、担保、帐户共管等,诸多手段有效保证了项目出风险后的补救和追偿。因此不良率反而低于银行。从宏观来看,随着经济弱复苏显现,2016 年资产质量边际改善。全国不良贷款新增减缓,银行不良率在连续 19 个季度上升之后,于四季度首现下降。经济活跃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也是不良贷款最早爆发、规模较大的地区,在 2016 年底出现“不良双降”的情形。浙江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由 2015 年的 2.37%降至 2.17%,江苏银行业由 2015 年的 1.49%逐季下降至 1.43%、1.41%、1.36%、1.36%,广东不良率也从一季度高点 1.88%下降至年末 1.84%。这些地区的资产质量边际变化领先全国。从信托资金投放的行业来看,工商企业占比逐年提高,2016 年 9 月达到 23.79%,“实业投行”角色越来越明显。由于信托资金成本原因,大多数寻求信托融资的企业还是产能过剩的周期性行业。此轮国家供给侧改革+去杠杆,带动商品价格上涨,很多行业受益,盈利能力带动偿付能力好转,信托行业风险大大降低。 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016 年利润总额 1091 亿元,同比增长 147.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 1659.1 亿元,同比增长 215%。以煤炭钢铁为代表的产能过剩行业利润得到了大幅提高,减轻了债务违约压力。同时,对于仍然占据一定比例的房地产和政府平台方向来讲,优质房企很早便将重心放在了一线城市,政府平台债务短期来看违约风险不大,过去几年的多元化融资选择使得相关主体现金流较充沛,加上抵押物、担保充分,因此对行业来讲,风险可控。综上,信托行业 2017 年处在风险缓释的背景下,资产质量边际好转。房地产调控趋严,基建跷跷板效应显现翻阅信托发展史,房地产和基建作为拉动 GDP 的核心要素,也决定了信托行业的变化。从房地产信托和基础设施信托的几次代表性波段来看,我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㈠&2008 年-2010 年四万亿,房地产信托和基建信托共同增长;㈡&2010 年-2012 年,房地产调控,债权融资兴起,政府平台融资迅猛;㈢&2016 年,政府平台信托融资受到抑制,房地产信托弱复苏。2008 年“四万亿”带动房地产、基建信托猛增2008 年由于“四万亿”带来巨大资金需求,央行又为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胀对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进行调控,银行贷款无法满足。银监会发布《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允许银行理财资金通过信托通道发放贷款,大量资金为规避限制和优化表内资产结构绕道信托,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迅速带动了整个行业发展。银信合作规模从 0.84 万亿元逐年走高,直至 2010 年年中峰值 2.03 万亿元,规模占比超过 60%,2008 年行业增速41%,正式进入高增长时代。2010 年上半年,由于大量银信合作投向信托贷款,对银行的稳定性带来隐患, 8月份起以银监会 72 号文为标志,银信合作成为重点监管对象。2010 年房产调控挤出效应,地方政府大干快干2010 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国四条”,“国十条”等),证监会联合国土资源部,暂停房企再融资审批、暂停房企重组审批,叫停 IPO,房企融资压力骤增,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增速从 2009 年峰值 38.1%一路回落至 2012 年 12.8%,2013 年由于“宏观稳、微观活”的房地产政策,不同城市政策出现差别化,房贷余额增速才略有回升至 19.1%。受银行房贷收紧影响,房企只能转向信用债(含中票、短融)、信托等债权类融资渠道,除房地产信托增速迅猛外,信用债也由 108.8 亿增至 2013 年的 550 亿,挤出效应明显。反观基础设施建设,自四万亿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居高不下, 年维持在 25%以上,由于银行贷款后期收紧,基建信托成为项目落地的重要补充。各地政府借机大兴土木,政府债务占 GDP 比重一度高达 2011 的 60%后回落,基础设施信托贡献了不小力量。2016 年天量信贷助房地产抬头,地方债务遭整顿2014 年 GDP 增速 7.4%,与 2013 年持平,同时 2015 年面临房地产库存高企、制造业去产能、基建资金出现瓶颈、出口不强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从 2015 年前稳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固定资产投资需发挥重要作用。但从结果上看来,2015 年出现了罕见了的制造业(+7.99%)、房地产(+2.55%)、基建(+17.02%)增速均下滑的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较 2014 年下降 5pct。2016 年仅房地产抬头。此轮房地产反弹,由居民叠加杠杆去库存 引起。尽管房地产贷款增速重新加快,由 2014 年 3 月 12%的冰点回升到 2016 年底的 58%,但其中个人房贷增速不断提高至 2016 年中的 110%,与之对应的开发贷增速却不断下滑,2016 年末负增长 23.66%,房地产贷款中个人贷占比由 2011 年的 67%提高至 73%,可以看到个人贷款松绑力度大于房企融资,房地产去库存明显。2016 年楼市的火热带动了房地产信托的发行,10 月份之前发行规模出现同比大幅上涨。随着国家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四季度房地产信托明显遇冷。同时,信托公司对房地产项目风险清醒,宁缺勿滥,主要客户群体集中在中型开发商。政府基建方面除投资完成额下滑外,融资模式也与以往不同。2014 年 10 月银监会出台 43 号文,重塑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对城投公司等“平台式”债务融资进行约束,文件打破了信托业与政府基建项目合作常用的“平台融资、应付款项纳入人大财政预算”的模式,使地方出具的各类文件存在法律瑕疵,使得各信托公司不得不押宝政府信用,同时将操作项目单位规格上调,对政府可支配财政收入、还款来源、项目性质严格定义。另外,文件鼓励 PPP 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对于存续债务,政府可通过发行置换债对高成本债务进行置换,非标债权受到抑制。2017 年房地产挤出效应或不在,基建重新挑大梁2016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定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楼市调控面临史上最严表态。与以往不同的是,在窗口指导收紧银行信贷的同时,其它挤出渠道亦被管控。2016 年 8月证监会监管指导意见要求不允许房企通过再融资补充流动资金;9 月上交所提高公司债门槛;2017 年 2 月份《备案管理规范第 4 号》严控私募资管投资房地产市场,打击信托“明股实债”房地产融资。尽管我国楼市调控局面复杂,但国家去杠杆决心坚定,本就羸弱的房地产信托 2017 年规模、占比或将双双回落。与此同时,要实现 6.5%的 GDP 增速目标,基建投资将增速回升托底经济,信托公司与地方政府合作历史悠久,基础产业信托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主动管理能力提升,信托产品基金化是方向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体现在投资管理能力和资金来源结构两方面。在投资管理能力方面,自 2013 年起,投资类信托规模持续增多,占比也逐年提高,2015 年达到 37%,2016 年三季度投资类信托余额 58477 亿元;在资金来源结构方面,集合资金信托占比稳步提高,由 2010 年的 12.57%蹿升至 2016 年 34.8%。投资类信托资产规模和集合资金信托规模的双提升意味着信托公司不再依赖银信通道,更能主动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在项目甄选、尽职调查、投资决策和项目管理方面承担信托管理职责,有助于打造核心竞争力。投资类信托方向包括证券市场和产业投资。证券市场是信托银信合作的发源地,一般与阳光私募合作,以通道形态出现,后由于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显现以及投资多元化配置需求,很多信托公司开始重视投研体系建设,2014 年 10 月万向信托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标志着信托公司开始尝试摆脱对其它金融机构投资顾问的依赖,发展证券投资主动管理业务;从产业投资角度来看,信托行业对资产端、资金端掌控能力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加强,使得行业敢于积极投资,寻找优秀实体企业(包括房地产和政府平台)以谋得较高收益,产业投资规模占比在不断提升。面对暂时企稳的中国经济和逐渐改善的企业融资需求,信托可以发挥的空间更大。信托的创新转型之路,基金化是发展趋势 ,是信托公司从简单的融资到主动资产管理关键一步。基金化意味着信托公司不再以单一项目为导向,可以更好的横跨资本、货币、实业等不同市场,灵活运用股权、债权、物权等多种投资方式,又能分散投资风险,更好的把握市场机会。证券市场的主动管理,要求信托公司拥有专业化的投研对伍,对市场判断和认识清晰,基金化产品一般将大类资产配置放在首位,构建由固定收益、股权权益、量化对冲和 QDII 等资产组成的组合,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资产篮子中的配置比例,对冲单一资产的配置风险;而产业投资的“主动管理”,要求信托公司强化尽职调查的能力,对项目决策有自主性,亲自管理项目运行,建立与投资管理能力相适应的资金池,目前的资金类信托已经暴露出期限不匹配、部分行业风险大面临刚兑压力等诸多短板。而基金化信托则专注于浮动收益,可以循环销售,考察信托公司的整体资管能力。目前平安信托将战略结构调整为“零售+若干基金”、四川信托很早便进行了证券投资市场基金经理储备、安信信托通过基金形式发力新兴行业,均取得了较好收益。在基金化业务领域优先试水的应属房地产基金信托,通过集合信托募集资金认购有限合伙企业,参与房地产项目开发,分享合伙企业的投资收益。尽管在政策博弈过程中,会出现“融资主体回购”的“明股实债”行为,但 2 月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备案管理规模第 4 号》再次明确限制“明股实债”,对真正股权类并未限制,可见政策引导方向。在房地产调控严厉,增发和发债环境变差的情况下,我们判断基金化房地产信托将有明显增长。另外,信托作为大资管监控下不多的享受政策倾斜的金融牌照,应当发挥制度优势,顺应国家产业发展趋势,更好的为实业服务。设立产业基金支持节能环保、生物制药、新能源和高端设备制造等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战略新兴产业,为投资者谋求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通道业务回流,量价齐升在与信托公司座谈时,感受到最多的还是他们对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通道业务被叫停后的欢欣鼓舞。由于信托、基子、券商资管三者在面对通道业务时,为应对风险,信托需要缴纳保障基金,同时由于监管机构不同,长期规范监管下的信托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因此在基子和券商资管砍至万三费率的情况下,信托面对市场流失仍然坚守 1‰。现在面对监管层将通道业务重新赶回信托,行业面临重大利好,量价将齐升。截至 2016 年底, 基金子公司规模 5 10.5 万亿,券商资管 6 17.6 万亿,其中 7 14.7 万亿是定向资管,大多数为通道。由于几个规定都是以净资本为前提限制杠杆,中 我们如果假设其中 30% 回流至信托;同时,由于银行理财资金的增长可持续,2016 年末, 理财资金余额 8 26.28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 11.83%,如果考虑到 2015 年理财资金余额增速为 56%, 我们假设 7 2017 年维持 2 2 0% 的增速。其中 17% 投资于非标债权,以 以 1.2 ‰的通道费率测算,我们可以得出 通道业务回流带来的增量收入为 1 91 亿,与 5 2015 年行业收入 1 1176.1 相比,贡献 7.7% 的增量,相对于行业 2015 年合计 23%的收入增速,可谓提升不小。增资潮涌现,固有业务潜力巨大2010 年银监会颁布了《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通过净资本与风险资本的测算对固有资产项目、表外项目和其它风险项目进行风险管控,确保信托公司流动性与抵御风险能力。该办法的核心规定是:信托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 100%,净资本不得低于净资产的 40%。信托公司想要开展信托业务就需要扩张资本金。同时也可以降低信托公司运营风险,我们在第一篇报告《信托行业重沐春风》中已有提及。同时,随着各信托公司不断扩资,68 家信托公司固有资产规模向更高水平集中,截至 2016 年三季度末,68 家信托公司净资产达到 4130 亿元,68 家信托公司平均为 60 亿元,百亿元级的信托公司已经从案例级变成了现象级。随着固有资产的增加,固有业务能力越来越重要,从利润、风控、信托业务协同等方面,固有业务将越来越大的影响信托公司的业绩。固有业务是信托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尽管信托公司以信托业务为主业,但固有业务对信托公司的利润贡献越来越重要。一是信托公司固有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固有资金运用收益逐年提升,已经成为信托公司稳定的利润贡献来源;二是与信托业务受到严格监管相比,固有资金的运用相对灵活,决策流程更为高效,更容易捕捉各类投资业务机会,获取更高投资收益;三是信托公司可以部分负债,适度提高固有资金杠杆,提高固有资金收益水平。以 2015 年为例,信托业务收入总额为 689.32 亿元,增速为 6.48%,较 2014 年同期提升了 0.6 个百分点,仍处于较低增速水平;而固有业务收入总额为 435.55 亿元,同比增长 62.99%,对整个行业盈利水平的拉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 2007 年 3 月银监会重新修订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的固有业务包括以下五项:存放同业、拆放同业、贷款、租赁、投资等。投资业务则限定为金融类公司股权投资、金融产品投资和自用固定资产投资。参股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是固有业务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三大主要来源。由于信托固有业务区别于信托业务,并不具有影子银行的属性,房地产企业等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持续收紧的行业,保持现金流稳定的重要方式将是寻求信托援手,而这些融资项目也将为信托带来巨大的收益。固有业务协同联动信托主业一直以来,业内强调回归信托本源,但这不是说固有业务的作用就可以被忽略,正相反,充分重视固有业务和信托业务的协同联动,在信托公司发展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信托公司应以固有业务客户为切入点,开发其上下游客户群的相关信托业务,实现两大业务的客户群联动。以融资类业务为例,固有业务的目标客户是高信用等级、议价能力强的客户,信托业务的目标客户则是能够承受较高融资成本的客户,看起来两者差别迥异,但实际上两者之间不乏有机契合的环节。固有业务融资类业务的客户数量不多但相对稳定,合作长久所以了解深入,实为忠诚度很高的客户,以其为切入点,针对其上下游客户群开发相关信托业务,发挥类似于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企业的功能,这将是信托公司业务拓展的重要资源。信托公司还可以通过信托专业子公司试水投贷联动业务。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截至 2015 年末,共有16 家信托公司成立 51 家子公司,其中私募股权是大多数信托专业子公司的业务方向。业内人士介绍,信托公司通过专业子公司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具有较多优势,特别是信托公司可以有效隔离投资风险,受到的法律监管相关宽松,可以有效化解信托计划通过 IPO 退出难的问题。近期银监会发布文件,研究制订《信托公司专业子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支持信托公司以固有资金设立股权投资子公司,鼓励其开展对创业企业的综合投融资业务,以投资收益补偿贷款损失,实现相关业务可持续发展。此外,充分利用固有业务所积累的投资经验与技能,推动信托业务从融资管理模式向投资管理模式转型。在资产管理能力培育方面,一直以来,虽然全行业信托业务目前仍表现为融资信托为主,但固有业务则一直表现为投资管理为主。信托公司在固有业务方面积累的投资经验和技能,有助于推动下一个发展阶段信托业务由融资管理模式向投资管理模式的转型,固有业务展业过程中所积累的资源和能力有利于提升公司整体的资产管理水平。2016 年三季度末,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已突破 18 万亿。若能找到影响规模的因素,并对其增量做出预判,则可以在行业的发展中占得先机。信托公司差异化快速发展分析对于信托公司的分析不能简单停留在行业层面,目前 69 张信托牌照里,由公司战略决定的信托投向,每家都会有不同。即使做同一类性质的项目,区域、债务人资质、风控能力都千差万别。我们梳理了过去几年间迅速崛起的龙头,以期为未来寻找白马提供借鉴。重庆信托重庆信托的战略以不变应万变,07 年至今的“立足重庆”“以基础设施和金融投资为重点”决定了公司发展方向。黑马崛起始于 2014 年,净利润由 12.9 亿升至 24.4 亿,几近翻倍。拆分重庆信托收入结构可以看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 18.9 亿元,投资收益 13 亿元,二者占比分别为 53.8%和 37%,投资收益利润占比更是过半。由于 2014 年证券市场并无明显波动,公司早前在金融机构持有的股权增值是主要原因。公司于 2014 年引入战略投资者国寿投资,并于 2015 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同时注册资本由 24.39 亿元增至128 亿元,步入行业第一集团军。2015 年走牛的证券市场加上国寿投资的投研实力,重庆信托 2015 年狠赚一笔,投资收益 28.4 亿,同比大增 54%,金融投资战略彰显。从信托主业来看,尽管公司 2015 年 47.3%的佣金手续费收入占比低于行业 58.61%超过 10pct,但其集合信托 70.2%的占比远超 32.8%行业平均水平,信托主动管理能力可见一斑,有效保证了 1.28%的信托报酬率位列行业领先水平。公司也紧紧围绕基础设施的战略,充分利用长江、成渝地区优势,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信托投放占比一直领先行业。总结起来,重庆信托的主业和固有业务水平行业一流,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成为亮点。公司自营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值为公司利润增加贡献显著,同时公司响应信托业协会号召,出资 15 亿元参与信托保障基金的设立,未来股权收益将持续增长。中信信托中信信托则始终是行业的一匹白马,截至 2015 年末,公司全口径资产规模达到 1.39 万亿元,已经连续 9年领军信托业。公司的战略是发挥“中信”的品牌影响力和中信集团的综合协同效应,建立资源整合型平台公司。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信托业务、固有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三管齐下。从中信信托的业务结构中,可以看出有趣的现象,贵为行业龙头,2015 年集合信托占比仅为 21%,低于行业平均 11.8pct,同时,与政府平台融资高度关联的财产权信托(一般为应收帐款流动化信托)占比 30.2%,远远超过 20.3%的行业平均水平。我们从信托投向中可以再次印证,自 2012 年公司战略推进基础产业业务发展后,基础产业信托一直占据公司重要位置,经过 4 年时间,基础产业比例达到 32.5%,高于行业 17.89%的数字。我们可以判断,凭借集团的社会关系和自身的影响力,中信信托操作了大量最终投向一带一路、政府基建的通道业务。为了落实公司发挥中信集团综合协同效应的目标,固有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均围绕中信子公司展开。固有业务长期股权投资前五名均为中信子公司,而资产管理业务与子公司采用有限合伙、股权投资基金等形式开展业务,2015 年此类业务规模已达到 3634 亿元,比 2014 年的 1743 亿元增加了 108.49%,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的大幅增加,意味着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同进, 尽管公司固有业务中贷款比例占比较高,但大部分项目有土地、房地产抵押或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担保,除个别项目抵押率均低于 50% ,风险控制手段良好。总体来说,中信信托发展稳健,将防风险放在第一位。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没有盲目进行主动管理信托扩张,投向基本是风险较低的基建、抵押率充足的各类项目等,同时 2015 也抓住了投资机遇。预计良好态势可延续。安信信托安信信托凭借靓眼业绩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公司以“产融结合,加快业务结构优化”为导向,坚守信托主业并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固有业务实现多元化投资成为业绩持续增长的核心原因。2016 年公司主营收入 52.5亿元(YOY+77.54%),归母净利润 30.3 亿元(YOY+76.17%),手续费佣金收入由 2013 年的 7.42 亿元暴涨至2016 年的 45.2 亿元,固有业务收入(含利息净收入和投资收益)由 0.94 亿增至 4.58 亿元,年化增长率高达 127%。安信信托的盈利利器在于主动管理能力的提升,信托资产规模
五年间翻了近十倍,同时取得了30 倍的净利润,主动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关键,其信托报酬率 2016 年达到历史峰值 1.55%,超过行业近一个百分点(同三季度比较)。如果再具体分析安信信托的主动管理能力,我们发现,与中信信托和重庆信托不同的是,主动管理信托中安信信托融资类和投资类占比一直不高,股权投资类占比 2016 年高达 64%,同时投向房地产 18%、投向实业60%的占比也高于中信信托和重庆信托。 由于公司总体融资类信托仅 509 亿 ,而 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 高达 433亿,我们判断,安信信托在 2015 年开始布局房地 产股权信托产品, 2016 年充分享受到了房地产复苏的红利。同时利用增资,在不断向新能源、大健康和物流地产等实业进行战略布局,“实业投行”的角色已经走在行业前列。2017 年或将迎来持续丰收,业绩高增长可期。重要声明:本公众号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形成投资建议,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拐点临近 信托业迎来最大转型期|信托公司|资产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金陵晚报记者 王雅乐
  2015年,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下降、经营景气度持续下滑、优质资产难寻等因素影响下,信托业资产规模迎来5年来首次环比负增长,身处阵痛期的信托业,也迎来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人才流失。在业务、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多数信托公司正在积极开拓的创新业务或将改变以往粗放单一的生长模式。
  行业拐点悄然临近
  中国信托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5年3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信托资产规模、固有资产规模、信托各盈利指标在三季度都出现大幅回落。
  数据显示,截止到三季度末,信托业资产规模为15.62万亿元,较二季度减少了2500亿元,环比下降1.58%。这是自2010年以来信托资产首次出现环比负增长。
  前三季度,信托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548.71亿元。截至三季度末,信托全行业实现经营收入822.14亿元,第三季度实现经营收入278.08亿元,比2014年第三季度同比大幅增长32.54%,比二季度环比下降11.47%。就同比增速而言,2015年二季度经营收入同比增长42.68%,三季度增幅下降约10个百分点。
  对于信托业资产规模的下滑,用益信托工作室首席分析师李暘表示:一方面,宏观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实体企业经营不景气对信托业产生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信托业本身受到市场和监管政策因素影响,经过清理杠杆资金削减了2015年业务增量,今年一二季度发行的信托产品可能在三季度被提前清理离场。
  信托公司自营业务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是投资于证券市场,6月以来,股市剧烈震荡,证券市场波动以及一系列清理配资行动,对证券投资类业务产生较大的影响。数据显示,三季度股票信托规模大幅缩水,二季度末股票信托的规模达到1.41万亿元,到三季度末,这一数字仅为9000亿元,减少5100亿元。
  阵痛期后走上转型路
  曾几何时,信托公司曾是金融圈的“高富帅”,拥有过不少美好的旧时光。而如今,信托行业的发展似乎陷入瓶颈。在分类监管、信托经理终身负责制等监管措施渐次出台的大背景下,信托业可以涉及的业务领域却在萎缩:涉房类集合类信托业务风险较大,对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要求非常高,逐渐被收紧;通道类业务面临基金子公司等同业价格战的贴身肉搏;股灾前遍地开花的伞形信托配资业务,在去杠杆化过程中被坚决终止。而随着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越来越多的信托产品出现各种兑付难题——延期兑付、打折兑付、提前兑付,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三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有506个,比上季度末增加56个,规模达到10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51%,较上季度末环比增长4.74%。三季度,信托业资产不良率为0.69%,较上季度提升0.04%。
  在多重压力作用下,2015年下半年,信托业阵痛期到达顶峰——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以及证券投资类三大业务陷入困境,信托业也迎来了近年规模最大的离职潮。一些信托公司每隔三年几乎就有一半以上的员工“换血”。今年以来这种情形似乎在加剧,不少信托公司人员都跳槽去了基金子公司或者券商资管等金融机构,有的甚至是整个团队集体跨行业跳槽。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官方数据,截至2014年底,信托从业人员仅16683人。
  “日子肯定越来越难过,我们也都有心理准备,准备好厚厚的‘棉袄’过冬。”上海一家大型信托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
  不过,业内专家表示,信托业整体经营业绩保持常态增长水平。目前,不少信托公司开始走上转型之路,互联网信托、家族信托、消费信托、艺术品信托、PPP项目、海外资产配置等方面的创新为信托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托业保障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