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有多少段位的段位制度是怎么样的,如何升段

请教,腾讯围棋的段位和野狐围棋的段位相当吗?
Copyright@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疏而不堵放而不滥 中国业余围棋段位制度改革小议_棋牌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疏而不堵放而不滥 中国业余围棋段位制度改革小议
中国围棋业余段位面临改革
  疏而不堵,放而不滥
  ——中国业余围棋段位制度改革小议
  (作者:知乎专栏&公孙青阳)
  是否用段位来衡量棋力水平,是棋圈人士用于判断对方是否是自己人的最简单标准:
  “今儿棋下的实在太休级了,一不留神让小玄吃了8分,肉疼!”
  “我这轮还不错,捡了大朴一盘,涨了6分,开森!小龙虾走起!”
  “真咕!”
  这样高大上的对话,一看就出自于金銮殿中仅供众生仰止的职业棋手。
  而我们更为熟悉的场面,往往却是这样的:
  “大侄子会下围棋啊,肯定聪明!学习成绩肯定好!”
  “围棋啊,我熟!那谁,聂卫平!你认识吧?能下过不?”
  “哥们下围棋啊!文艺青年啊!现在几级了啊?到十级没有啊?满级多少啊?”
  “呵呵。”
  以上。
  段位制度在中国棋界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公信力,职业棋界和业余棋界都是如此。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自20年前中国棋院开始使用独立运行的等级分制度以来,职业段位制度已经基本沦为了摆设。前些年的围棋媒体,还偶尔会抛出“初段风暴”这样的娱乐噱头,而这在近年几乎销声匿迹。中国棋院为了平衡段位制度和等级分制度做出了许多努力(如世界冠军直升职业九段等),但从结果上看收效甚微。今天的职业棋手已经不会再去在意自身的段位高低,等级分才是挂钩世界大赛参赛资格的硬通货。每年职业段位升段赛的惨淡经营就是最好的明证——在绝大多数新生代职业棋手眼里,职业段位已经成为鸡肋。
  相较之下,业余围棋段位的制度设计和管理相对宽松和实用,但在几十年的运行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首先,在上一批全国范围内的围棋普及工作中,业余5段及以下段位的审核和申报权力已经从中国棋院下放到各地的附属棋院。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各地围棋市场的开发,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这也极大弱化了业余5段及以下段位的公信力。在业余6段和业余7段的晋升通道分外狭窄和严格的同时,每年有大量的棋界新生力量成为业余5段,这势必会造成业余5段的良莠不齐,或者说——变水。今天的业余棋界,真可谓是随地扔一块砖就能砸死一片业5——这看似戏谑的调侃,却恰恰体现了现在成群业5堵在业6大门外的尴尬处境。
  前些日子小明同志的抗议事件,使中国业余围棋段位制度重回棋界的热门话题。笔者当时一时手痒,也撰文猛批了中国棋院新领导班子一通,在获得比较良好反响的同时,也有一些朋友质疑笔者成文的动机,斥责笔者“只谈问题,不谈解决方案”。因此,经过比较周全的思考和设计,笔者将在本文提出一套业余段位制度的改革方案,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些许助力。中国业余围棋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我们一定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改革才能真正成行。
  以下为笔者设计的中国业余围棋段位制度改革建议:
  1. 以围棋理论知识和实战成绩为标准,将业余围棋段位划分为业余1段到业余9段九个等级;
  2. 业余1段到业余5段为基础段位,可升段,不可降段;
  3. 业余1段到业余5段的升段办法与现有升段办法相同;
  4. (仿网球业余等级1.0-7.0的评级制度)根据中国棋院相关专家的研究结果,为5个段位编写相应的理论定义(暂以一位网友所写版本作为参考:业余围棋段位之区别)(必须再PS一下,我不清楚该文的版权所属,因此粘贴了百度排名第一的博文,如有侵权请私信笔者,保证删除或替换),并设计相应的理论知识测试题;
  5. 新方案实施后定段或升段的业余5段及以下棋手,须在通过升段比赛后,独立完成相应的理论知识测试,才可获得段位证书;
  6. 业余6段和业余7段为进阶段位,可升段可降段;
  7. 新的业余6段、业余7段将进行动态评分;
  8. 动态评分体系与职业段位的等级分和清韵围棋研究会的业余围棋等级分类似,棋手参加经中国棋院审批的省级、国家级业余围棋比赛,会根据最终名次给予相应的业余等级分(例:冠军100分,亚军70分,3-6名50分,6-12名30分,13-24名20分,25-48名10分,49名及以后5分);
  9. 业余等级分具有时效性,从获得日开始每月递减1/36,三年后归零;
  10. 业余5段以上棋手可通过参加正式的业余围棋比赛不断获得和积累业余等级分;当等级分达到相应的分数后,就可以自动成为业余6段和业余7段(例:600以上自动成为业余6段,1000分以上自动成为业余7段);
  11. 获得足够分数的业余6段和业余7段棋手,可向中国棋院递交书面申请,成为荣誉业余8段、荣誉业余9段或职业初段,原先分数归零(例:1500分可申请成为荣誉业余8段,2500分可申请成为荣誉业余9段或职业初段);
  12. 当业余6段和业余7段棋手的业余等级分不足原先段位所需分数时,则该棋手自动降段为业余5段(例:一名业余6段棋手因病不能频繁参赛,一年后业余等级分降为400分,则其自动降段为业余5段);
  13. 业余6段和业余7段原则上不提供段位证书(因分数随时变动),特殊情况可酌情考虑;
  14. 原先的业余6段和业余7段棋手在新的段位制度中将一律被视为业余6段,并给予原业余7段一定的基础业余等级分作为补偿;根据实际情况,可对个别做出突出贡献的棋手直接授予荣誉业余8段或荣誉业余9段称号;
  15. 业余8段和业余9段为荣誉段位,可升段,不可降段;
  16. 荣誉业余8段棋手可以通过参加比赛继续积累业余等级分,当分数达到要求后,可以向中国棋院递交书面申请成为荣誉业余9段(例:业余8段棋手业余等级分清零后重新获得了1000分,则可申请成为荣誉业余9段);
  17. 荣誉业余8段和荣誉业余9段棋手,如想成为职业初段,必须积累与业余5段棋手相同的业余等级分分数才可申报棋院(例:一名业余5段棋手积累1500分后申请成为荣誉业余8段,则他分数清零后必须重新积累2500分,才可以申报职业初段称号);
  18. 业余6段及以上段位不可通过鉴定获得;
  笔者提出以上改革建议的原因如下:
  (一)首先,相较时下西方世界最流行的积分制度,段位制度才是最适合业余围棋生存和发展的等级制度。我们关注了太多段位制度的缺陷和不足——是的,它只升不降,它论资排辈,它是封建主义的糟粕和遗毒;它生硬呆板,它不懂变通,它没办法准确衡量棋手实力!但段位制度有一点是不论多么完美的积分制度都比不上的:直观。一位普通的围棋爱好者诉及段位,并不期望让它多么科学,也不需要它多么灵活——我们最需要的,只是通过这个段位称号来衡量自身的大致棋力,并用它来寻找适合自己的棋友罢了。我们只需要一把最醒目的标尺,能在三五棋友聚会时将初次见面的众人按图索骥划而分之,彼此就能捉襟见肘,战作一团,不至天明不罢休了。与水平相近的棋友对局是最快乐的——至于这位棋稍强,那位棋微逊,则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同时,烫金的段位证书也可以证明我们在围棋这个领域付出的努力,证明我们曾在围棋大地上洒下的汗水。换句话讲,段位制度最能满足棋迷的“优越感”——围棋这么难,我学再久也未必能下过你,但我至少可以证明资历比你老吧?
  “诺,这是我业5证书,08年奥运典藏版的。能告诉我你的段位吗?”
  “优越感”一词被时代赋予了莫名其妙的贬义,笔者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最早的优越感概念出自心理学巨擘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当时的优越感是相对于自卑概念的另一极端提出的。我们作为一个心智正常的成年人,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或是进行什么游戏,都害怕自己技不如人,也希望自己比别人牛X。这种听起来似乎不太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观的心理状态,其实是每个正常人都会出现的正常心理,从未有什么优劣之分(真正恶劣的不是优越感,而是急于把这种优越感展示出来的人们所采用的不恰当的外显方式)。回到围棋行业,段位制度能满足棋友最本质的优越感和自我实现感,让棋友哪怕在论资排辈时也排的有底气。
  当然,事实上,依靠段位论资排配的棋友其实并不多见。那些以此来抨击段位制度的人,若不是思维太过缜密,就应该是投射过度了罢。
  在积分席卷一切的浪潮中独善其身的,绝非只有围棋。数年前还不温不火的LOL,在一次重要的版本改动中,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原有的积分系统替换成了沿用至今的段位系统。改动的初期,玩家“不科学”“没区分”等叫骂声甚嚣尘上:但在随后的游戏中,玩家们逐渐发现了这一改动的最大优势,就是把“我天梯单排最高2816分,曾和pdd和white谈笑风生;你这种最高也就1745分的渣渣,请不要质疑我的实力”这样冗长到自己都懒得打出来的敌我比较转化为“我钻1,你青铜,请滚粗”这样最简单有力的武器。直观的段位差别最容易激发玩家的优越感,而获得优越感的玩家才有可能在这款游戏中越走越远。这一举措从根本上抓住了玩家的最重要诉求,也直接使LOL发展成为今天制霸全国所有网吧的最流行游戏。同为小众游戏的围棋,可否从自己的难兄难弟——电子竞技的身上,汲取一点成功的经验呢?
  (二)疏而不堵是解决目前中国业余围棋制度困境的唯一良策,而开放业余8段和业余9段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如前文所述,目前业余棋界的现状是业余5段多于过江之鲫,而业余6段和业余7段则类凤毛麟角。“中间大两头尖”的纺锤形是任何一个良性分级制度的必然分布,但高段这一头目前显然太“尖”了一些。通过增设业余8段和业余9段,我们可以为这一大批业5棋手提供比较充分的缓冲地带——新制度下的业6和业7,这显然有助于业余围棋市场的疏导和因地制宜。既然没有办法减缓新生代业5的增长速度,又不能随意损及业6业7的荣誉头衔之声明,那么在二者之间建立中间段位,则是笔者所见的唯一的破局之道了。
  职业段位次第九等而业余段位只有七等,这本身就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坊间传闻,在段位制度制定之初,决策者害怕业余9段名声风气太盛喧宾夺主,因而以7段为止,以示职业业余之差距。若真如此,笔者认为实属智者千虑。哪怕真的有业余9段再意气风发,也不会将头衔前面“业余”二字发至不见,害怕职业棋手威名受损未免太过杞人忧天。再换个角度讲,业余9段和职业九段本身就身处不同世界,害怕自身利益受损的领导显然有些小人之心了。完型倾向是人类的共同心理特征——职业业余棋界共享九九之数,只是时间问题。
  (三)动态评分系统是业余高段晋升的必然趋势。这并非笔者的空穴来风——清韵围棋研究会所属的几位热心教授在近年已经制作出比较完备的业余围棋等级分计算系统,并在最顶尖的业余棋手圈子里反响甚佳。
  动态评分系统非常适合运用在业余段位的缓冲区域。通过科学准确的动态评分,我们可以更为清楚地知道这位业余6段和那位业余6段之间的区别,以确定哪一位可以直升业8而哪一位应该回归业5。随着信息流通的不断升级,当今棋界顶尖业余棋手之间的对抗也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业6业7甚至业余5段都拥有了冲击更高段位的实力,而这样的评分体系显然更利于帮助他们尽快达到适合自己的段位。这绝不仅仅是为了帮助这位棋手一个人——让水平明显高于所属段位的棋手尽快升段到适合自己的段位,最有利于整个段位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四)坚持荣誉段位的授予是保障老棋手利益的必然要求。围棋世界的年轻化是每位棋手都无从否认的必然趋势;不论当年多么叱咤风云,每一位棋手都有被后辈赶超的一刻。荣誉段位是肯定他们曾经辉煌和对围棋所作贡献的最佳方式,而在笔者提出的新段位制度中,棋手只需要在自己的巅峰期获得足够多的业余等级分数,就可以申报终身制的荣誉段位。在棋手的巅峰期为其颁发终身制的荣誉称号并非中国首创——早在六超时期的日本,就屡有各头衔战连霸棋士被授予终生荣誉称号的先例。业余8段和业余9段的现实意义已经超出了对棋手水平的单纯衡量,而成为对其在围棋领域的探索和成就的最高褒奖。
  至于职业段位的申报,笔者将其与申报荣誉业余9段所需积分设计为对等,就是希望进一步摆正职业棋界和业余棋界的位置。时代不同了,申请退段的职业棋手越来越多了,这并不能暗示职业棋界明日黄花,只能说明业余棋界终于也到了开花结果的日子。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曾提到,职业棋界应该以“胜负”为核心目标,而业余棋界应该以“宣传”为立足根本,二者之间并无矛盾。一位棋手在拿到足够的业余等级分之后,可以选择进入职业棋界进行更深层次的技术研究,也可以选择荣誉业余9段的称号作为个人棋手生涯的最重要标签,这在给予棋手本人充分自由的同时,也彰显出职业业余两界截然不同的运行方式。近年来花样百出、别出心裁的业余比赛层出不穷,充分说明:业余棋界绝不缺少刀光剑影,但也从未少了觥筹交错与宾主尽欢。在业余棋界里,总有比胜负更重要的事情。
  最后,笔者依然要反复强调:
  任何形式、任何途径的关于段位制度的改革,都是一件非常严肃的问题。我们对任何一个字词的更改,都意味着与之相应的一大批业余棋手劳动果实的动摇。笔者从不怀疑棋院围棋向领导作出相应调整的良苦用心,在无数网民满嘴敏感词的反对声中他们依然稳步向前,就可以证明此点;但笔者还是要说:棋院在未来对段位制度作出任何改动之前,广而告之、听取相关人士意见一定是绝不可忽略的最重要的程序。我们费尽心力企图调整中国业余围棋制度,其根本目的就是希望尽可能满足业余棋界的每一位参与者的切身利益;那么,请让我们从保障每一位涉及到段位制度改革的棋手的权利做起。在笔者看来,知情权是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若是这都做不到,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
  归根结底,在每一位棋手面前抬得起头来,应该才是相关决策者最值得自豪和问心无愧的事情罢。
文章关键词:
收藏&&|&&&&|&&打印&&|&&关闭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当前位置:&&&&正文
2016年全国围棋段位赛(升段组)竞赛规程
字号:小|大
一、主办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总局棋牌中心)
中国围棋协会
二、承办单位:
浙江省奉化市体育局
浙江省奉化市围棋协会
三、竞赛日期和地点:
日&8月1日于浙江省奉化市举行。
四、参赛单位: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行业体协等基本参加单位,可报一个队;
2、参加本年度全国团体赛的单位,可报一个队;
3、中国围棋协会批准的注册培训单位,可报一个队;
4、同时具备以上多个条件的也只能报一个队;
5、全国围棋之乡,可报一个队;
五、竞赛项目:
职业棋手的升段组比赛
六、参赛资格:
(一)已获得初段至八段的棋手,持有本年度准赛证者方可报名。
(二)报名单位对其报出的领队、教练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对其报出的棋手负有资格审查义务和管理责任。尤其对报名表上身份证号码一项有义务审核,在参赛时需携带棋手身份证复印件备查。
(三)每单位可报1名领队,有5名(含)棋手以上的单位可增报教练1名。
七、竞赛办法:
(一)采用中国围棋协会审定的最新围棋竞赛规则。
(二)比赛分为四个组,分别为初段组、二段组、三段组、四段(含)以上组,各组区分名次。
(三)各组根据报名人数采用不超过九轮的积分编排制。
八、裁判员和仲裁委员会:
(一)裁判长由总局棋牌中心委派,遴选少数裁判员由总局棋牌中心另行通知。承办单位选派一级以上裁判员担任大会裁判工作。
(二)设仲裁委员会。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三)竞赛编排工作由裁判长会同大会竞赛组共同主持。
九、录取名次与奖励:
各组的第一名奖励180分升段积分,第二名奖励120分升段积分,第三名奖励90分升段积分,第四至六名奖励60分升段积分,第七至十二名奖励30分升段积分。升段积分奖励以当天为准。
十、报名和报到:
(一) 各单位必须使用统一下发的报名表,一式三份按照要求填写,并于7月5日前分别寄到中国棋院围棋队及承办单位,逾此期限的报名一律无效。报到地点见《补充通知》。
中国棋院围棋队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路80号,邮编:100061
联系人: 刘 菁 联系电话:010-
承办单位地址:浙江省奉化市大成路250号,邮编315500
联系人: 胡红刚 联系电话:
(二)初段至四段的棋手每人须交100元竞赛管理费;五段以上的棋手免交竞赛管理费。各队报到时,竞赛管理费直接交承办单位。
(三)报名后不能参赛或换人参赛,须申报正当理由,经大会组
委会批准方为有效。因赛制改变,没有特殊原因不允许中途退赛。
(四)各单位的报名表必须加盖参赛单位公章,否则报名无效。
(五)组委会会议日期将在《补充通知》中另行公布,各单位须派代表出席。
十一、器材和经费:
(一)棋具由承办单位统一提供。
(二)主办单位划拨竞赛经费,不足部分由承办单位筹措。
(三)各队的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十二、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十三、本规程的解释权属中国围棋协会。
点击下载:也许你知道lol的段位是怎么分的,但是围棋段位怎么分的,你知道吗?
也许你知道lol的段位是怎么分的,但是围棋段位怎么分的,你知道吗?
围棋段位分为业余段位和国家专业段位两种。其中业余段位为1段到7段,专业段位从低到高依次是专业初段到专业九段。业余段位分为级和段两个阶段。水平从低到高依次是:32级、31级、…、2级、1级、业余1段、业余2段、…、业余7段等段格。一般而言,相临两个段格的水平差距是一个子,例如业余2段与业余6段之间就差了3到4个子左右的水平。注意:业余段位的标注是阿拉伯数字。K代表业余级,D代表业余段。中国的专业段位均由国家授予。每年中国棋院都统一组织一次国家专业段位升段比赛,这是围棋界的高考。(本文内容由百度知道网友宏聚变贡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热门网络游戏攻略。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围棋段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