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怎样理解净利润增长率L型的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到底是L型还是i型
博主:葛守昆  发表时间: 17:06:53 &
近些年来,在对中国经济趋势的判断上,我们引进了西方的英文字母加以表达,比较直观和形象,比如W型、V型、U型、L型等。前两年,描述经济增长走势用V型、U型为多,意思是经过下降通道以后,仍然会呈继续上升的态势。但是随着不可改变的增速放缓势头,基本上是L型说法占了上风,典型的是权威人士的观点。
不过,对中国的经济走势我有不同的看法。我不同意中国经济呈W型、V型、U型的认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不会再得复返,也不可能复返。同时,我也不同意L型的说法。因为L型的说法肯定中国6.5%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触底,并且将有较长的一个时期阶段维持在6.5%水平上徘徊。我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6.5%的速度仍是过高的速度,继续下行的趋势不可改变,所以中国经济增长远未见底。这样,中国经济增长的走势将继续向下,5%、3-4%,甚至2%,不排除出现零增长、负增长的情况。因此,中国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是L型的,很可能是i型的。具体理由如次:
第一,世界经济不足以支撑中国经济超速增长。过去中国经济在全球一枝独秀曾经给有些人留下幻觉,以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要多高、有多高。但是其实这是一厢情愿。近些年来,世界发达经济体增速在1-2%左右,整个世界经济也就3%左右,从哪里能满足你中国经济6.5%增长需求?中国国际贸易增长长期超过国际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
第二,盲目扩大投资后续乏力。现在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但是许多地方促进经济增长的办法还是旧常态,主要是投资拉动,投资增长速度在GDP增速的2-3倍左右。可是30多年来,投资效益下降很快,许多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已经大于等于GDP的总量规模。这就提出一个问题,靠高额负债,可是负债从哪里来?总不能依赖发钞票吧。再这样下去,投资乏力、难以为继的情形很难避免。
第三,消费动力疲乏,需求趋缓。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永远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消费需求的增长是有条件的,在温饱解决以后,进入了城市化、工业化中后期,消费基本饱和,没有大的消费更新和升级换代,消费需求不会有大的增长。实际上,从长远发展的观点看,中国消费如果能长期保持2%左右的增长水平,就会保证居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逐步享受有质量的消费。一个国家,超过5%的消费增长应该是不合理的,包括收入的增长。否则,不仅水分很大,问题也很多。
第四,追求高增长主要是政府冲动。我在许多场合都讲过这样的观点,中国经济的特征是典型的政府经济,即各级地方政府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政府搞经济的积极性比谁都高。前些年的高增长还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只要政府想要的增长速度,几乎没有达不到的。现在全国各地按照实现小康的目标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全国是6.5%,到了地方就容易层层加码,比如省里7.5-8%左右,市里就是8-9%,县里则接近10%。能不能做到,我看难。多年来,普遍的缺少真正的创新,对制造业的轻视,津津乐道于泡沫经济,对外没有竞争优势,对内没有扎实的基础支撑,仍然热衷于口号式、运动式、大跃进式增长,急于求成、急于求快,恐怕面临很多困难。
我坚持认为,受制于资源环境约束,中国必须把经济增长速度慢下来。关键要确立消费是经济增长第一目的的理念,特别要重视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立足于在存量上做文章,改善经济增长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有人将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目的,我认为有点本末倒置,就业要服从于经济增长,而不是相反,没有增长质量的就业,破坏性增长的就业,不值得提倡。何况,随着中国适龄劳动力人口的相对减少,老年化的问题会比失业严重太多。对可能出现的经济降速要有思想准备,有应对防范措施。必须在解决分配公平问题上下功夫,从根本上改变多年来收入向政府、向极少数人过度倾斜的弊端,让老百姓收入有所增长,对未来有信心和希望。这样的增长即使速度较低,哪怕在2-3%左右,可能也算是理想的增长。
博客日报手机版二微码(扫描即可关注)
博客日报如今已成为中国网民最受欢迎的新媒体!
在手机上快捷浏览博客日报:
一.扫描左侧的二微码
二.在手机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看到手机版首页后,即可点右上角的按钮,设为收藏,或直接转发到朋友圈。设为收藏后,随时可在微信-收藏中打开浏览,非常便捷。
评论最大长度: 500字;还剩: 500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博客日报的观点或立场。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当前位置:&&
L型经济增长并不是消极信号
摘要:我认为,我国L型经济或将持续到2018年,三年的基础铺垫有助于为我国大部分的建设项目工作打好基础。同时,三年时间对全球经济而言都是一个缓冲期,相信全球经济都会在此期间有所沉淀,共同经历这个萧条周期。相信挨过这个难关,中国经济将进入新的转折点,届时打下的基础将推动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著名经济学家 宋清辉
中国经济增速进入&6时代&。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9%,创1990年以来新低。而1月下旬,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多省市2016年GDP目标&破7&。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1月初,《人民日报》发表了某&权威人士&的访谈文章,文章中提出了经济未来L型增长的基调,并且要彻底打破市场对&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的幻想,指出未来&不会有V型反弹&而是&L型增长&。虽然这位&权威人士&并未署名,但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出L型增长将是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的主要格局。
凡事都有两面性,在实行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我国经济取得了不少突飞猛进的成就,同时也埋下了隐患。对于很多地方政府而言,任职期间的政绩成为了他们的唯一标准,很多政府都想在每个五年计划之内做出成就,但我们都知道没有长期的铺垫,所取得的成就往往都是根基不稳的业绩,这些所谓的业绩和政绩都是一大堆泡沫,短期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但其实是经济繁荣的假象。
因此,&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特意放慢速度具有某种必然性,因为我国经济现在要的并不是速度,要的是质量。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说起来好像人人都懂,但又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去磨刀呢?
正是基于以上的巨大惯性,当2015年GDP增速数据公布之后,很多人因为数据低于7%而感到恐慌,这种恐慌是正常的,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正是GDP增速下滑的原因。想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通过一些简单手段,如加强政府投资,就能轻而易举地扭转局面,但也会发生上文所说的,短期内会一片欣欣向荣,但数年之后就会造成新的灾难。盲目投资建设,只会干预市场经济的正常,看起来是解决了就业机会,增多了市场供给,但很有可能会发生一些例如投资没有回报的情况,还有可能出现非常多的虚假供给和需求。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哪些领域才能为经济发展筑底?那些能够逐渐消化过剩产能、逐渐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工业和制造业效率、有利于科教文卫事业、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在短期之内或是数年之内并不会为我国经济带来明显增长的重大项目,那些有助于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的领域,才是值得由政府投资、民间资本投资以及老百姓关注的。
未来5年,我国发展主要格局是&稳&。稳不意味着不求上进、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不意味着我国会将经济增速放置在较低的水平。稳,是为了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在扩大内需同时稳定外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以稳定经济健康增长。订单稳定,企业方能正常生产;薪酬稳定,人们才能正常工作;社会稳定,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要做到真正的&稳&,就不能好高骛远,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目标设定到一个合理位置,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努力克服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毫无疑问,L型经济并不是一个消极的信号,我们可以在L型经济期间去掉浮躁、去掉泡沫,去思考更适合新常态经济下的发展策略。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L型经济中打牢更多的发展基础,为今后稳定、健康的发展做好铺垫。
我认为,我国L型经济或将持续到2018年,三年的基础铺垫有助于为我国大部分的建设项目工作打好基础。同时,三年时间对全球经济而言都是一个缓冲期,相信全球经济都会在此期间有所沉淀,共同经历这个萧条周期。相信挨过这个难关,中国经济将进入新的转折点,届时打下的基础将推动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已有人评论 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当前位置:&&
金岩石:如何理解L型的经济增长?
【来源】财经博客_搜狐财经
【时间】 09:33:00
  对于当前的“L”型经济增长,很少有人会问经济下滑“何时见底”了。其实“L型”的增长早已是减速转轨的常态,若从2007年以来算起,我们已经历了三个“L型”的2~3年:年是第一个,年是第二个,年是第三个,三个“L型”叠加就是经济减速转轨的“台阶”!2007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是15.2%,去年下降到6.9%,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经济会不会有第四个“L”?
  最近,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讲,新经济的增长有许多数据并未纳入经济增长统计,统计局正在研究如何调整经济增长的统计口径!这个表态很重要,第一是告诉我们,真实的经济增长高于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因为转轨升级的新经济有一部分在统计体系之外;第二是告诉我们,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继续下滑,或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国民经济的减速与转轨是同步的,在经济增长减速的同时,中国家庭财富的增长却在加速,过去10年间,中国家庭财富总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进入全球富豪榜的中国富人逐年上升。把中国经济增长的记录简单概括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经济增长高于财富增长,另一种是财富增长高于经济增长,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二种模式,而所谓经济趋势,本质上就来自于多数人的选择!
  观察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解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研究一个国家也是一样,一看增长,二看负债,差别在于:国家还有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货币量增长。货币量增长的结果之一是驱动经济增长,稀释国家负债,只要不引发通货膨胀,货币量的增长就会一手驱动经济增长+资产溢价;一手降低国家负债+不良资产。道理也很简单:水池子里面的水多了,沉在水下的负债就看不见了,金融资产就会因乐观情绪而增值,国家负债就会因流动性充裕而呈比例下降。举例说:1万亿元的资产,1万亿元的货币,1千亿元的债务,若1万亿元的货币增加10倍达到十万亿元,结果将如何呢?大概率是1万亿元的资产升值5~10倍,而1千亿元的负债率会从10%下降到1%~5%!
  经济减速,负债高企,政府不得不提高货币量的增长速度才能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有人质疑说,过去3年的货币量增长速度没有提高啊!简单回复:广义货币量(M2)13%的增速不变,经济增长呈“台阶型”逐级下降必然改变货币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对增速,这就是被动式的货币量增长!在货币量增长长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条件下,宏观调控政策的关键在于注入流动性时控制通货膨胀,否则一切令人舒服的结果都可能在瞬间变为通货膨胀的噩梦!
  问题又出现了,防范恶性通胀的选择之一是让资产价格上涨,所以房产价格上涨成为中国家庭财富增长的重要支柱。截至2014年底,中国家庭财富总量中的76%是房地产,城市中产家庭的财富构成中,房地产占比约占80%!但如今,城市化已是尾声,房价继续上涨的中心区位逐年缩小,股市若不能接棒吸纳超额货币,恶性通胀随时可能浮出水面!所以我大胆预言,尽管经济增长速度逐年下降,股市却将在震荡中持续上升!就像当年美国经济转型时期一样,“L”型增长近30年,道琼斯指数上涨了逾13倍!
  一极是通货膨胀,一极是资产泡沫,社会财富变动会不断加剧!因为我们已经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在通货膨胀中“活着”;在资产泡沫中“生活”,在变动分化中“成长”!
【】 【】L型走势稳得住,又不排除局部景气
 来源:解放日报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责任编辑:康慧珍
L型走势稳得住,又不排除局部景气
——访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赵振华
  ■中国经济增速不会一直往下滑,而是到一个阶段保持一段时间,图形大体呈现不规则的L型。需要指出的是,全国经济会呈现L型,但不一定每个地区、每个行业都是L型。近几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经济增长态势较好,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地区调整早、调整快
  ■判断整体经济时,不能因为某个地区、某个行业、某个企业的不景气,就倒推整体经济不景气,而需要更准确细致的分析。中国经济当前表现出的分化态势,实际上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即新兴产业迅速起来、落后产业被淘汰。如果粗放增长还有利润,它就很难改变;如果没有利润,它就必然要改变。可以说,整个经济在洗牌
  G20峰会即将在杭州举行。在全球经济持续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外界期待这次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的峰会,能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方向感”。当前,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形势和下一步发展态势?我们将为世界经济贡献怎样的“中国方案”?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赵振华教授。
  经济增速和以前比降低了但在世界范围依然是高的
  解放新论:有人梳理了国际媒体的报道,归纳出海外人士最关心中国的五件事:位列首位的是经济增速,接下来分别为环境保护、人口老龄化、社会创新和“一带一路”。为什么中国经济如此受到关注?
  赵振华:中国经济稳定对世界经济稳定有很重要的作用。有几个数据可以说明:一是中国进口位居世界第二。二是中国对外投资额去年达到1180亿美元。三是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多,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预期。
  如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越来越一体化,具体体现为国内经济国际化和国际经济国内化。国内经济国际化表现在很多方面,包括中国从世界上进口大量商品和服务。国内经济国际化也如此,一个例子就是中国商品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稳定将有益于世界经济。
  当前,海外有两种主要的看法:一是乐观派,认为中国经济会带动世界经济发展。二是悲观派,一些人甚至鼓吹中国经济崩溃论、停滞论、梦魇论等。事实上,这些所谓负面评价都被中国经济现实中的稳定增长所打破。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虽然下滑,但表现出的最大特征是稳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速开始呈现下滑的趋势。但总体看,去年增速为6.9%,前几年大致是7.4%左右,还是稳定的,表现还是不错。
  中国经济增速和以前比是降低了,但在世界范围看依然是高的。去年,中国经济增速低于印度,但印度经济总量小。从全世界来看,中国经济增速依然是靠前的,不管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
  技术创新有革命性影响有望改变经济增长轨迹
  解放新论:当前谈及中国经济,可能避不开一个关键词——L型。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经济增长的走势?
  赵振华:权威人士提出的“L型”,其实是对增速放缓趋势的回答,即中国经济增速不会一直往下滑,而是到一个阶段保持一段时间,图形大体呈现不规则的L型。
  目前,对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又有一些新看法,但归纳起来依然是几种观点:一是悲观论,认为中国经济守不住L型,增速还会持续下滑,呈现阶梯形。二是中观论,即经济将在触底之后在底部保持一段时间,基本保持L型。三是乐观论,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是受周期性影响,所以触底后会形成反弹,呈现U型。
[责任编辑:康慧珍] 1
  中央党校党建部副教授 吕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 杨焕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服务”思想,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发展方向,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积极推动和引领经济全球化持续前进。
光明网版权所有热门推荐:
  2016年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3季度我国GDP初步核算结果。第3季度GDP增速为6.7%。从季度下降到7%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2016年第1季度回落到6.7%,2016年第3季度6.7%的增速已经是我国经济连续第三个季度保持6.7%的水平。日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头版文章《开局首季问大势》中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经济增速连续3个季度持平是否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真正呈现L型增长并成功筑底呢?
  从不同产业的增长情况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增速均低于GDP增速,6.7%的增速主要靠第三产业的拉动。在第三产业内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住宿和餐饮、金融第三季度的增速分别为6.5%、6.5%和5.6%,批发和零售业的增速7%,仅略高于GDP增速,只有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增速达到8.8%,成为第三产业乃至整个经济中增速最高的部门。但是由于前期许多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风险加大,且已经超过了当地居民的承受能力,北京、天津、苏州、成都、郑州、无锡、济南、合肥、武汉等城市先后发布新楼市调控政策,多地重启限购。房地产量价齐升的局面将会被抑制,房地产投资和销售也将放缓,房地产行业增速的下降几成必然。实际上,2016年以来,我国房地产施工面积一直呈负增长,6月份以来房地产竣工面积也出现负增长。前三季度房地产行业的增速已经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其他服务业3季度的增速也比2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当作为前期带动经济增长最大动力的房地产增速下降后,什么行业能够接替它的位置,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从带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2016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增速呈逐月下行之势,从2月份的10.2%下降到7、8月份的8.1%,同时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非常低迷。2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还有6.9%,到7、8月份已经下降到2.1%。除非政府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否则很难期望通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提高经济增速。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尽管是2016年各月的最高值,但与增速最低的月份的差距也只有0.7个百分点,而且10.7%的增速只达到金融危机前2008年初的不到一半。如果没有政策的刺激,也很难指望消费增速有大幅度的提高。
  9月份按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额比去年同期下降5.6%,比上月环比下降3.6%;如果以美元计价,出口额比去年同期降幅达到10%,比上月环比下降7.2个百分点。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并且高房价推动劳动力成本的快速提高正使我国低成本制造优势丧失,出口的回暖也不容易。
  总体上来看,尽管我国经济已保持连续3个季度6.7%的增长速度,但是筑底的基础并不牢靠,未来经济增长仍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
  本评论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载,媒体转载请联系。
  《产经快评》是由几个产业经济学青年学者创办并主笔的公众号,致力于对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形势、事件、政策和热点问题进行及时、专业的评论。欢迎读者来稿,欢迎热心作者加盟。邮件请寄:
  个人电脑用户在搜狗搜索()选择“搜公众号”,可搜索到“产经快评”及历史消息。
  长按关注“产经快评”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价环比不增长 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