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作为特殊商品具有哪些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区别属性


1991年2月14日,邓小平和国家主席杨尚昆(右二)向上海党、政、军负责人祝贺新年,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陪同。

有人反对朱镕基进政治局常委会,邓小平托人带话,做说服工作

2011年,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在读完《朱镕基讲话实录》后,有过这样一句评价:“伟大的邓小平与伟大的江泽民选择了伟大的朱镕基。”这句话是对邓小平选人用人水平的一个精彩注释。

邓小平对朱镕基的考察,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从1988年到1994年,邓小平每年都带家人到上海过春节,一共在上海过了7个春节。朱镕基接待过4次(1988年到1991年)。邓小平在这4个春节里,亲眼看到上海的发展变化,亲自听到朱镕基对经济改革的看法,也更深地了解了朱镕基。

1990年1月20日,邓小平离开北京前往上海。这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他的首次外出视察。大年初一的上午,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市长的朱镕基来给邓小平拜年。两人的话题很快落到了浦东的开发建设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经济改革如火如荼,上海却一直举步不前。朱镕基等市委主要领导认为,上海目前的选择只有一个,就是搞深圳的经济特区。但此前,由于种种原因,上海一直不敢跟中央提像深圳一样搞改革开放。这一次,朱镕基也是委婉地跟邓小平说,浦东开发建设的报告不理想,不敢报。邓小平的回答是,应该赶快给中央报,“不用怕,报嘛”。

过完春节后,朱镕基再一次得到邓小平的鼓励:“我一贯主张胆子要放大,这十年以来,我就是一直在那里鼓吹要开放,要胆子大一点,没什么可怕的,没什么了不起。因此,我是赞成你们浦东开发的。”邓小平又说:“你们要多向江泽民同志吹风。”当时,江泽民已由上海市委书记升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朱镕基接棒成为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不过,也正因为这层关系,让上海向中央要政策不太好意思,怕兄弟省份有意见。

邓小平决定亲自去做工作。1990年2月17日,他回到北京后,对政治局的领导说:“我已经退下来了,但还有一件事要说一下,那就是上海的浦东开发,你们要多关心。”“江泽民同志是从上海来的,他不好说话。我本来是不管事的,我现在要说话,上海要开放。”

当天下午,国务院总理李鹏就让国务院副秘书长何椿霖给朱镕基打了电话,讲了一些浦东改革开放要注意的问题,建议出一个书面报告。朱镕基回答说,上海的报告已经讨论了两三个月,总是不太满意,要催的话,今天晚上他就加班弄好。

朱镕基果然当晚就改好了报告,第二天就送给何椿霖。此后,朱镕基向中央领导不断游说:“我们现在希望增强中央下决心的力量,批准我们这个报告。”他还代表上海保证,会为全局做贡献,“让上海真正在全国一盘棋中做出他应有的贡献,我们有这个决心。”

1990年3月3日,邓小平再次找到江泽民、李鹏等中央负责同志:“要用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拿出具体措施。机会要抓住,决定要及时。”“比如抓上海,就算一个大措施。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

一个月后,4月10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决策。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出《关于开发和开放浦东问题的批复》。由此,上海焕发出新的活力。

“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

1990年到1991年,国际上发生了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出现了严重曲折;国内则刚刚发生了政治风波,加上经济体制中一些深层次矛盾的暴露,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

1990年4月,中央决定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发展。图为如今的新貌。

在这个关键时候,邓小平一语定军心。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道: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资本主义就没有控制、就那么自由?最惠国待遇也是控制嘛!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我们已经有了一种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为什么这次治理通货膨胀能够见效这么快,而且市场没有受多大影响,货币也没有受多大影响?原因就是有这十一二年改革开放的基础。改革开放越前进,我们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这次谈话后一个月,1991年1月28日,邓小平又去了上海。他一到就立即听取朱镕基汇报,再次谈到浦东的开发。邓小平说:“那一年确定4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没有考虑到上海在人才方面的优势。上海人聪明,素质好,如果当时就确定在上海也设经济特区,现在就不是这个样子……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不过,邓小平用他一贯的自信和乐观做了总结:这是件坏事,但也是好事,你们可以借鉴经验,可以搞得好一点,后来居上。

1991年2月18日,农历大年初四的上午,邓小平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新锦江41层的旋转餐厅,一边透过宽敞明亮的玻璃窗眺望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一边嘱咐身旁的朱镕基:“我们说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朱镕基向邓小平汇报了浦东开发开放中“先行”的一些打算和做法。邓小平听完后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试第一个就要准备失败,失败也不要紧。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这“三个一点”的期望大大鼓舞了朱镕基。朱镕基在全市干部会议上传达了邓小平的讲话精神。在谈到未来上海的改革和发展时,朱镕基说,第一是开发开放浦东,第二就是要推进各项改革,并称1991年是个“改革年”,还借用曹操的话说:“何以解忧,唯有改革。”为此,朱镕基被某些人暗喻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派”。

1991年2月6日,朱镕基陪同邓小平在上海考察。前排左二为邓小平夫人卓琳,前排右二为邓小平女儿邓榕。

上海市委承受住了这种压力。1991年2月15日,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以社论的形式非正式地传达了邓小平的思想观点,连续发表4篇“皇甫平”文章。在第四篇《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中,更是引用古人的话论述道:“有的同志兼资文武此全才,既能雄辩滔滔,又能冲锋陷阵,那更是人才难得,求之不得。”时任《解放日报》党委书记、副总编辑的周瑞金后来承认,这里写的就是朱镕基。

第二年,88岁的邓小平不辞辛苦,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向全国明确提出“三个一点”,打破了姓“资”姓“社”套在人们头脑中的枷锁。因此,围绕朱镕基产生的这场争论及“皇甫平”系列文章被视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先声。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上海调往北京的朱镕基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中国政坛的“黑马”,而“伯乐”正是邓小平。1991年春节后,邓小平就有了调朱镕基进京的打算。由于朱镕基独立思考、敢于直言的性格,不见得所有人都喜欢,为此,邓小平专门讲过一句话:“朱镕基只能当第一把手,不能当第二把手。” 1992年5月,邓小平视察首都钢铁公司时说:“我不懂经济,但是我能听懂。我们选干部,还要懂经济。朱镕基就懂经济。”

1992年10月19日,朱镕基在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上连跳几级,由中央候补委员跃升为政治局常委,成为排在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之后的“第五号人物”。

当然,对于朱镕基进入政治局常委,党内外是有一些不同意见和声音的。有人写信表示反对。有人说:“多考察,注重实绩。”还有人说:“要多听意见,上来了,再下去就被动。”

但是,邓小平爱才用才的态度十分坚决而明确。他意味深长地讲道:“我们党现在和将来都需要一批党性强、懂经济、思想开放、富于创新、任劳任怨的领导干部,这样的同志现在还不多,朱镕基就是这样一位同志。他从地方到中央作出了不少成绩,党和人民都见到的。一些同志应当把偏见收起来,一大批新的能献身于党的事业的好干部就在眼前。”江泽民传达了邓小平的意见。在十四届一中全会上,朱镕基顺利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翌年3月,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朱镕基在出任国务院副总理3个月后兼任中国人民行长。那时,中国经济出现了投资膨胀、货币发行量过大、物价猛涨、股票集资热等金融秩序混乱的情况,在江泽民、李鹏的支持下,被称为“救火队长”的朱镕基果断决策,加强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为治理通胀、平抑物价奠定了基础。朱镕基坚持不搞全面紧缩,只对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泡沫经济”的部分从严管理;而对交通、能源、农业及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部分积极扶持。这样避免了大起大落,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此次经济的宏观调控,是中国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首次的经济战役,这次胜利使朱镕基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进行财税体制改革。邓小平和陈云两位元老赞成适当集权,增加中央财政的财力。江泽民也说,要适当地集权,因为中央财政太困难。为此,江泽民先后多次分片主持召开各省市自治区的书记、省长座谈会,宣讲政策,听取意见,消除误会。随后,朱镕基带领60多人的大队人马,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南征北战,先后走了十几个省,与地方官员面对面地掰着指头算账。分税制改革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此中国的财税体制进入了长期稳定的轨道。作为上世纪90年代中国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它为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朱镕基通过一系列艰苦努力取得的成绩,邓小平欣慰地说:“朱镕基在地方工作有突出表现,到中央工作后,思路广,敢挑担,敢碰硬,可以胜任。”评价他是一个“有观点,有主张,有干劲,有魄力又懂经济的难得的干才”。在邓小平去世一年后,1998年,朱镕基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

网曝何炅跳槽光线:成立工作室 获1亿期权

  昨日据知名博主长春国贸爆料称:“某知名男主持将再度签约卖身老东家光线传媒,成立专属个人工作室,不但要参与光线传媒多档重量级节目,而且他还将跨界当导演,在待遇方面,除了不菲的签约金之外,还将享有光线传媒高达1亿的期权”。该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友一片热议,而该男主持也被认定是何炅。据悉,何炅将会加盟光线传媒的《少年中国强》、《Rising Star》等综艺节目,而其也将首度跨界当导演把成名音乐作品《栀子花开》改编搬上大荧幕。

  传何炅签约跳槽光线传媒

  近两年随着《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 等综艺节目收视收益双丰收,国内综艺市场也正式进入井喷阶段,而且综艺大盘全面高涨,很多影视机构和娱乐巨头也开始觊觎和抢占这块之前忽略的“大蛋糕”。光线传媒也不落人后,大举进军综艺市场,专门成立综艺节目事业部,并以制片人工作室形式激励综艺节目创作,并斥巨资买下了风靡全球的大型音乐节目《Rising

  据业内人士透露,为了更好地抢占综艺节目市场,光线传媒还将重金签约何炅加盟,并将专门成立何炅个人工作室,一起发力打造多档重量级综艺节目。昨日知名博主长春国贸微博爆出重磅消息:“某知名男主持将再度签约卖身‘老东家’光线传媒,成立专属个人工作室,不但要参与光线传媒多档重量级节目,而且他还将跨界当导演,在待遇方面,除了不菲的签约金之外,还将享有光线传媒高达1亿的期权”。

  该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友一片热议,虽然文中没有提到具体人名,但该男主持人基本被认定就是何炅。因为何炅日前已经正式加盟了由光线传媒与央视联合打造的大型励志少年才智秀《少年中国强》,而且接下来还将加盟光线传媒的另一档极具“现象级”潜质的大型音乐节目《Rising  Star》,而作为曾是光线培养出来的主持人,何炅回归也是顺理成章。

  抢占综艺市场&圆电影梦,双赢

  何炅与光线传媒再度结盟,并不令人意外,当年光线传媒曾是中国最大的主持人经纪公司,培养过李霞、索尼、何炅、谢娜等一大批深受中国年轻人喜爱的娱乐主持人,被称为“中国著名娱乐主持人的摇篮”,何炅的成名曲《栀子花开》就是在这段时间发行的,因此光线传媒对何炅可谓有过“知遇之恩”。

  就这次双方的合作传闻,记者也采访了光线传媒的相关人员,对方称:“这事不便过多回应”,仅表示目前双方在《少年中国强》等项目上的合作很愉快。

  如果传闻为真,对何炅与光线传媒双方,这也是“双赢”的选择。对于光线传媒而言,有了国内“综艺大咖”何炅加盟,其凭借着多年的综艺节目经验,以及一票稳定的收视基础,不仅可以迅速提升光线传媒的综艺节目制作水平,而且还可以非常有力地助推光线抢占综艺收视市场。而对于何炅而言,再度“卖身”光线这样的“大金主”也是必然,因为今天的光线可以为其提供“完成梦想”的各种资金支持。近年很多艺人都跨界当电影导演,而何炅对于自己的成名曲《栀子花开》也有着特殊感情,一直希望能将其改编后搬上大银幕,只是苦于没有“金主”助力,光线传媒这一市场“大金主”则将是其转型电影导演的最可行的资金支持平台,而且近两年光线在电影方面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

  何老师不属于湖南台  一直是“自由身”

  事实上,随着制播分离趋势的推进,以及大量资本涌进电视圈,如今的主持人不再像过去一样,抱着电视台就是铁饭碗的想法稳守不动。在此之前,就有朱丹离开浙江卫视成立个人工作室、央视多位主持人跳出体制自谋发展的新闻。相比于体制内稳定的工作但不匹配市场的收入水平以及狭窄的职业前景,跳出来的主持人一方面可以获取更高的收入,另一方面则更可以以艺人的角色全面发展,“自己干”已是主持圈内一股不可避免的风潮。

  而相比于其他“体制内”的主持人来说,如今主持界的“一哥”何炅的空间就更大了。记者了解到,何炅本身就不是属于湖南卫视体制内的主持人,而他和湖南台的合作也从没有任何“排他性”的协议存在,这就让他在对外合作上有着比华少、孟非更大的自由度。据湖南卫视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何老师要和外面的电视台合作,不用通过湖南台任何领导的允许,主要还是看他自己对工作的安排,不过根据他这两天和何老师的交流,没有看出他有任何想“跳槽”的动向,“大本营的主持排期也排到很后面了,台里后续的节目也都又签了好几档。”因此,据记者分析,何炅就算真的要和光线合作,很可能也是两边兼顾,或者将重心更偏向工作室,而不会就此离开芒果台的主持舞台。

理论上,“允许银行破产”是个好政策

市场经济下,商业银行就是应该可以破产

所谓商业银行,本质上是一个吸收存款并进行放贷的机构。而且银行不是慈善机构,存款利率一定会低于贷款利率,银行通过赚取利息差来维持经营、获得利润,从经营目的来讲与一般企业并无二致。银行既然有赚钱的目标,那么自然也该有破产的风险。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通过提高存款利息来吸引存款,通过降低贷款利息来吸引贷款,当经营不善、两者间利差缩小到不足以维持时,那么银行倒闭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即便是以安全优先的方针运营,压低存款利率,也可能因不良贷款而陷入困境。事实上,“负债经营”这一特征就决定了任何商业银行都跟企业一样,存在理论上破产倒闭的可能。

大萧条时期美国民众上街挤兑,导致银行倒闭潮

在市场经济国家,银行破产并不是很稀奇的事情,尤其是那些经营策略比较激进、偏好风险的银行。在19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总计有9000多家银行倒闭。就算到了监管体系相对完善的21世纪,2007年到2012年的金融危机期间,美国也仍然有65家银行倒闭,这些银行合计吸收了超过550亿美元的存款。当银行倒闭后,储户就会面临存款血本无归的风险。

政府为所有银行兜底,实际上扭曲了金融业,对储户和国家经济都有损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不断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商业银行理论上也是可以破产的。然而,《企业破产法》中对金融机构的破产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公司法》及一些行政法规、司法解释虽然作了些规定,但并没有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化的银行破产法律制度,而且这些规定大都缺乏操作性。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国的银行基本上是破不了产的。只要是银行,存款就是有国家信用做隐形担保的,无论遭遇多大的风险,存款的本金都是没有风险的。这就是中外金融差别最大的地方。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很差的海南发展银行发生挤兑现象,耗尽了准备金和国家34亿元的救助资金依然未挽回局面,结果因严重支付能力不足而被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关闭。但是,所有储户在该银行的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最后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定工商银行保证支付,没有储户为选错了银行而遭到损失。此后发生在河北省肃宁县的尚村农信社破产案,最后同样由央行指定其他商业银行予以救济。除此之外,再无银行破产的实例。

政府为银行兜底,保证储户不受损失,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好,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扭曲了金融业,对储户和国家经济都有损害。

首先,政府要为银行存款兜底,那么就不会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定得太高,以免吸收更多高成本的存款,造成过大的赔付压力。而如果政府不兜底,则储户本应有机会享受到更高的存款利率。或许有人认为这增加了存款风险,但相比起利息增加的好处,更多的人可能并不在乎增加的这些风险,毕竟储蓄存款相比起别的投资理财项目,要安全得多。事实上,在金融危机之外的正常年景,发达国家的存款利率都通常高于中国银行的存款利率。中国的储蓄存款业务,不管活期还是定期,向来都被诟病为利息太低。

其次,政府为银行兜底增加了银行的“道德风险”。所谓“道德风险”,是指在国家兜底的情况下,银行不需要过度去考虑为储户的存款负责——出问题赔不起由国家担着,不用银行经营者自己去偿还,因此在放贷时就往往倾向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这使得银行的风险加大,但银行经营者和股东却能够轻易攫取超额利润。而一旦需要政府兜底,则相当于全社会买单。并且,这种投资偏好会有引起经济过热的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允许银行破产,允许利率市场化,对储户收益有利

如果真正允许银行破产,政府不再为银行兜底,直接的影响就是存款利率会进一步市场化。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后存款利率仍然是倾向于上涨,以吸引更多的储蓄。这对储户的收益当然是有利的。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今年声称,让存款利率自由化“可能让个人收入增长至少5个百分点,作为中国GDP的一部分,并在期待已久的支持消费的经济平衡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利率市场化的效果其实已经显现,据统计,2012年国有五大行和中信、招商、民生这8家银行因为付息率上升而增加的利息支出共计1793.4亿元。这意味着,居民放在银行的存款回报明显增加了。

甚至有人认为,允许银行破产后,“存款保险制度”都不需要

目前酝酿中的《银行破产条例》,除去实质性地允许银行破产外,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是重要的内容。这是为了防止银行破产后储户血本无归而建立的保险措施,根据目前透露的消息,储户在单个银行的存款,最大赔付额度可能是50万元。但甚至有人认为,“存款保险制度”也不必建立,因为允许银行破产本身就是为了消除“道德风险”,而一旦存款上了保险,那又会鼓励银行选择高风险的项目,从而无法认真对待银行破产这一实实在在的风险。

民众对“银行破产”的疑虑也完全可以理解

“老百姓的血汗钱怎么可以放银行都不安全,政府凭什么不兜底”

尽管允许银行破产有可能让储蓄的回报增加,但在很多国人眼里,政府放任银行破产而不兜底,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做法。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许多国人已经习惯了将银行储蓄作为个人财产最重要的一部分,银行的首要职责就是保障存款的绝对安全。特别对于低收入的劳动者而言,辛勤工作而得来的血汗钱意义重大,又没有其他安全可靠的投资存放渠道,当他们被告知这些钱如果存入银行,有可能会“因银行破产而血本无归”时,会非常难以接受。而且会毫不犹豫地将矛盾指向政府,认为政府理所当然要扛起兜底的责任。

中国民众仍视储蓄为最重要的投资渠道,非常看重安全性

这种对政府的天然依赖,部分原因可能出自一种习惯。与西方国家不同,自古以来,国家、政府便在中国社会中居于极为重要的位置,不管哪朝哪代,“负责任的政府”都是民众的头等需求,而基于政府产生的过程,这种责任几乎可以说是无限的。尤其是在我国人民币存款突破百万亿,个人存款余额高达44.17万亿元的当下,对“银行破产”必然感到疑虑,要求政府继续兜底是很自然的想法。

“有钱人已经享尽了好处,不能这时候把风险让民众承担”

另一种对“允许银行破产”不满的声音是:在政府为银行兜底的时期,普通民众只能享用较低的存款利率,但少数人却利用大利差、低风险杠杆赚了大钱,到了现在,金融产品的风险已经相对变高,这时候政府却才允许银行破产,等于把风险让民众承担

如果仅仅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或者“富人不说,穷人不懂”,上述的这种现象还不至于激起民众的“仇富”情绪。但必须承认的是,一些人利用低风险政策期套利,一方面是利用了国有金融单位的垄断地位,一方面也是钻了许多政策法律的空子。所以,许多人并不希望银行就此跟政府剥离开,而是希望政府依然能为银行风险兜底,并用反腐败的方式让不当得利的人“吐出来”,并以这些资金来填补可能的窟窿。

银行破产的风险有多大?

从不断出现的“钱荒”来看,不能忽视这种可能

民众对“允许银行破产”的疑虑有多少,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银行破产的风险有多大。从去年开始不断出现的“钱荒”来看,不能忽视这种可能性。目前,金融市场实际上已经“半利率市场化”,各种远高于存款利率的理财信托产品都非常火爆,这反映出银行对资金的渴求,这种渴求源自何方?正如雪球财经CEO方三文所说:“从2005年开始的,以房产为代表的资产升值,造就了一代人的财富盛宴。年度30%以上的涨幅,1:3甚至更高的杠杆,可以支持多高的资产回报率?这能吸引多少资金进入?这个事情的后果当然是资金成本水涨船高。”当越来越多人投入资本游戏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便在不断增加了。

到目前为止,各种金融产品的违约情况还相当少见,但这是建立在近年GDP和人均收入快速增加的前提条件之下的,然而,一旦年景不好,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会不会发生大面积违约的连锁反应,以致银行也要破产?不能否认这种可能性。

而且,据银监会资料,2012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多达3747家。其中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市商业银行,337家农村商业银行,147家农村合作银行,1927家农村信用社,800家村镇银行等等。一旦政府不再兜底,一些运营不良的小型地方银行、信用社破产是不足为奇的。

当然,几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破产的可能性是非常之低的,原因不仅在于国有,也在于这些银行已经“大到不能倒”,政府和民众都不能承受这几个银行破产的后果。

不经历银行倒闭事件,投资者热情可能也难回归理性

不过,从另一面的角度来看,如果不真正发生有影响力的银行倒闭事件,恐怕投资者的热情也难以回归理性。从近几年的状况来看,中国的银行可以说是躺着也赚钱,民众对购买银行产品的热情也显得太高。如果不真正经历一起有影响力的银行破产倒闭事件,中国的金融投资者恐怕还是不能理解什么是“血本无归”。

对于个人,学会分散投资,50万的存款保险赔付上限已经足够应付风险

对于每个个人而言,当然不希望自己打交道的银行突然有一天破产,以致自己的存款血本无归。对这样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是毫无心里准备的,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如前所述的“存款保险制度”便十分必要了。

据悉,个人存款保险赔付的上限是50万元,而“存款保险”属于强制保险,换言之只要存款额度在50万元以内,就能得到全额赔付。这个额度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已经足够,如果仍不放心,可以尝试分散投资,别把鸡蛋都装到一个篮子里即可。

是为了房价要掉怕银行亏大了,所以让它倒闭,让后再开另外的银行吗?也好啊,房贷不用还了,惨了那些小存户了,他们没有大钱去投资,以为放银行安心,没想到也许会连渣都没了,有钱人怕什么,他们赚钱都是贷款,银行倒闭正好不用还贷!亏的还是穷人啊……

不必讳言:相当多的港人反感内地移民

对内地学生车祸点赞,绝不是“哪里都有冷血的人”可以解释

昨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载报道《“新香港人”是建设香港的重要力量(特别报道)》,这篇报道被各网站提炼出了新的标题《内地学生香港求学死亡 近3千人网上“顶赞”》转载,引起巨大反响。但大多数网友似乎不愿意将这一冷血事件往坏处想,于是就给出了两个解释:1、在某门户网站这条新闻的跟帖里,被顶得最多的帖子都是说“不必理会疯人疯语”、“香港也有傻X”之类,言下之意是“哪个地方没有少数冷血或者不理智的人?”、“幸灾乐祸的人不能代表香港人”。2、很多网友怀疑这是假新闻,还有网友去facebook网站上验证,说根本没有很多人点赞。

总之,即便出了这样的事情,大陆网友还是不惮以最大的善意去理解香港。然而事实是,这条新闻确是真新闻,请看下面的截图:

车祸新闻点赞的人数目前已经超过4000

其次,对内地移民的车祸幸灾乐祸,也不是“人多了就啥样人都有”这么简单。

点赞代表的是一种无法忽视的排外情绪

点赞并不是偶然。在香港本地人经常上的高登论坛或者香港论坛里,幸灾乐祸、恶言恶语者大有人在,根本不是“极个别”的范畴。而近年香港民间的舆论环境,已经出现对内地移民明显的敌意。类似《苹果日报》这样的香港媒体,对香港民间的排外情绪也持同情立场。

当然,我们不能说幸灾乐祸的人可以代表香港的大多数人(网络上为这种幸灾乐祸感到羞耻的香港人也不少),甚至不能说排外情绪可以代表香港的主流情绪。但至少可以说排斥内地移民在香港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还不把这当回事那是太乐观或者太盲目了。

反感背后,实际上是部分港人和内地移民的利益碰撞

内地移民促进香港整体发展没错,但香港并非铁板一块

经常看到一种说法:内地人涌向香港,促进了香港的繁荣。这种说法在整体上没错,内地优秀学生赴港,增加了香港的人才储备;内地顾客赴港消费,增加了香港的商业繁荣;就连内地奶爸奶妈赴港抢奶粉,也能让香港奶粉商赚得盆满钵满。

但整体之下还有局部,香港几百万人,是都被促进了吗?

内地优秀人才扎堆香港,部分原住民的竞争力在丧失

近年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抢优秀生源,这对学校来说是好事,但对香港本地学生来说就不是好事,原来他们付出5分努力就能得到的教学资源,现在可能要付出10分努力才能得到。内地学生毕业后,很多在香港找工作,这又让香港的就业竞争加剧。

《苹果日报》为香港本地学生叫屈

这次车祸中遇难的内地学生,学习好、人长得也非常漂亮,毕业后在香港找了份好工作、从事金融行业,据说在香港繁华的中环上班。这难免让一些香港人觉得“酸溜溜”,新闻留言中就有港人说“霸完学位霸职位,而家霸床位,迟早还要霸灵位”、“有钱住中环,都不知贪了多少钱害了多少人”……

部分受到冲击的港人,生活境遇确实可能下降,因而产生情绪

一般来说,相对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移民,会使发达地区的“富人笑、穷人哭”。所谓“富人笑”,就是人才供给增加,老板们付出更少的薪水就能招聘到更优秀的人才;所谓“穷人哭”,就是本地雇工被外来雇工抢饭碗,会失业或者只能靠降低要求维持竞争力,还会被挤占生活资源。所以移民潮一般会使移入地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数据显示,香港近年不仅贫富差距在扩大,而且低收入阶层有倒退的势头。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的数据,香港的基尼系数在不断增长,2011年已经升到了0.537。而比基尼系数增长更值得重视的,是低收入阶层境遇的变差。

如上图所示,香港中低收入的五组人群,实际收入水平相比10年前有所下降。事实上观察香港的排外活动,可知在排外的表象下,有香港中下阶层民生方面的强烈诉求。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内地学生也总结道:“以我的经验,越是受教育程度高工作好的香港人思想就越开放宽容,越是吃福利的本地人就越对大陆人有敌意”,这个说法得到了不少人赞同。

这种利益碰撞,实乃全球化下的普遍现象

南非一次典型的排斥新移民风波

2008年5月中下旬,南非曾发生严重的排外骚乱。不是白人驱赶黑人,无关种族,而是南非籍的贫民黑人驱赶外籍劳工——也就是那些来自南非周边欠发达国家(马拉维、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的黑人。

骚乱从5月12日在约翰内斯堡的亚历山大镇贫民区开始,然后蔓延到德班、开普敦等地,西开普省南部和姆普马兰加省、西北省和自由邦省的部分地区也受波及。事后统计,这次事件共造成62人死亡——死者中相当部分还是在南非境内有同胞的祖鲁、坎瓜尼、茨瓦纳等跨境部族的外劳。

在南非,白人一般属于富裕阶层,尽管他们历史上有歧视黑人的传统,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他们是欢迎外籍黑人来提供廉价劳动力的。而南非的穷人阶层——主要是黑人,他们尽管历史上和邻国的黑人结盟反对种族歧视,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反而对原来的“黑人兄弟”、“阶级兄弟”歧视甚至仇恨起来。

实际上历次“排华”事件也与此类似,欧美“排华”的组织者,往往是本地工会。

近年欧洲也兴起了排斥南欧和东欧移民的风潮。那些号召排外的政党获得了大批失业年轻人的支持。一些号召退出欧盟、排斥移民、本民族至上的政客——如法国国民阵线党主席玛丽·勒庞也大出风头。

相比南非,香港的情况要好得多,完全可以正视问题

所以香港出现排斥内地移民,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事情。香港没有文明到任何群体在利益受损时还可以完全保持理智的程度——任何国家和地区大概都没有到这种程度,也没有不文明到南非那种发生骚乱的程度。

可惜对香港的情况很多人不愿意正视,大陆一些人一味为香港说好话,似乎问题根本不存在。而香港原住民也找出了很多靠不住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比如《苹果日报》的评论针对“现在的香港原住民也是早前从大陆移民过来的,为何要歧视新移民”的说法,辩解道:那批老移民人好,现在来的这批新移民素质不行了。这就把源于利益碰撞的敌视,化妆为品格之争,先把对方污名化,然后显得自己的歧视就正当了。

更糟糕的是,由于存在政治问题,所以利益碰撞可以政治化,把什么事情都往政治上引。似乎其它国家都会出现的新移民——原住民利益冲突,到了香港这里就全成了政治问题。

而实际上,各方需要做的是正视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既要维护新移民的权益,也要通过贫富调节安抚本地受损阶层。


2013年收官在即,这一年,投资者又经历了一段熊途。股市下跌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市值减少,财富缩水。

谁是2013年市值缩水最大的?哪些行业又成为市值缩水重灾区?近期,《投资者报》研究院按照上市公司市值蒸发的绝对值排序,为投资者整理出“2013年上市公司市值缩水排行榜”(下称“市值缩水榜”)。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23日,两市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3.39万亿元,较年初的22.94万亿元增加了4504亿元。虽然上市公司整体市值变化不大,但在市值缩水最多的100家公司中,有38家央企,其市值累计蒸发达1.3万亿元。其中4家公司今年市值缩水超过千亿元,分别是、、和。

与年初相比,今年上市公司市值下降的公司共计811家,市值上涨的企业有1652家,、和3家公司市值增长额居于前三位,其市值增长额分别为614亿元、467亿元和339亿元。

分行业来看,煤炭、饮料制造、其他采掘、和成为市值缩水幅度最多的前五大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按市值缩水幅度来看,白酒企业、和成为市值降幅最大的3家公司,与其年初的市值相比,缩水超过一半。

38家央企市值蒸发超万亿

在“市值缩水榜”前100家企业中,国有企业占据八成。其中央企38家,市值累计净蒸发1.3万亿元;地方国企42家,市值下降7412亿元。

仅从市值缩水前十的企业来看,央企就占据6席,中国石油则首当其冲。其市值从年初的1.46万亿元缩水至现在的1.24万亿元,蒸发掉2202亿元,平均每天蒸发掉6亿元。除了中国石油,另外5家进入“市值缩水榜”前十位的央企分别是中国神华、工商银行、中国人寿、和,这5家公司市值累计缩水近6000亿元,几乎相当于3个的市值。

除此之外,进入“市值缩水榜”前十的企业,还有、、洋河股份和。从年初至今,其市值分别下降970亿元、857亿元、600亿元和492亿元。这样算来,前十的企业市值累计蒸发1.07万亿元。

截至12月23日,Wind数据显示,与年初相比,今年上市公司市值下降的公司共计811家,市值净蒸发超过3万亿元。市值蒸发超过100亿元的61家公司中,绝大多数是央企和地方国企,这也是今年蓝筹股表现不佳的一个缩影。

与年初比较,A股上市公司市值上涨的企业有1652家,上涨超过百亿元的企业有55家,这55家企业市值累计增长超过1.1万亿元。

今年“市值缩水榜”前十的企业市值减少了1.07万亿元,但是两市总市值却增加4000多亿元。这主要因为今年股集体上涨,对总市值贡献很大。

煤炭行业市值缩水幅度最大

分行业来看,银行业成为市值缩水最多的行业,缩水逾4249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等9家均挤入“市值缩水榜”前100名单,市值累计蒸发超过4000亿元。而紧随其后的是煤炭开采和饮料制造行业,市值分别蒸发3885亿元和2624亿元。

银行业成为市值损失最惨重的行业(缩水最多),煤炭开采行业则成为市值缩水幅度最多的行业(缩水比例最大)。与年初相比,煤炭行业市值缩水幅度近40%。在“市值缩水榜”前100家公司中,煤炭类公司多达19家,其市值累计蒸发3885亿元。其中中国神华市值蒸发2597亿元,位居煤炭开采行业首位。

此外,、、、、、、、兰华科技、等9家公司市值减少超过百亿元。

由于煤炭的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大幅下滑。在A股市场上,煤炭行业今年跌幅近40%,使其成为表现最差的行业。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资源税改革”、“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记者采访到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风投公司总监刘先生,他谈到了政策对煤炭行业未来的影响,“若资源税上调,必然要承担一部分税负提高的成本,使得行业盈利面临下行风险。对煤炭企业而言,能否顺利转嫁税负成本要看对下游行业议价能力,在当前的行业景气度下,完全转嫁是不现实的。”因此他并不看好煤炭企业未来的市场。

作为煤炭开采行业的龙头,中国神华公司三季报显示,其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74亿元,同比增长10.7%;实现净利润336.7元,同比回落7.9%。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商品煤产量2.37亿吨,同比增长2.6%,其中,第三季度生产商品煤0.79亿吨,同比增长4.5%;实现煤炭销售量3.66亿吨,同比增长11%,其中,第三季度销售煤炭1.24亿吨,同比增长14.7%。

根据信达证券的分析,公司第三季度煤炭产销量逆市大幅增长,与业内其他企业形成鲜明对比,这主要受益于神华集团利用龙头地位优势,率先降价,保住了市场。

虽然中国神华的市值较年初有37.8%的下滑,但是并没有影响中国神华在市场上大规模扩张的脚步。

12月24日,中国神华发布了与页岩气有关的公告。公告称,该公司审议通过批准向海外公司增资9000万,以此为注册资本设立神华美国能源公司,作为与Energy Corporation of America合作开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格林县的25口页岩气井位的投资主体。

之前,中国神华公告拟现金收购集团持有的包头煤化工100%股权和九江电力100%股权,收购价格分别为92.7亿元和0.5亿元。

总体来看,无论是收购国内企业,还是进军美国页岩气,均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的投资结构,深化公司的一体化业务模式,巩固其综合性能源企业的优势。在煤炭价格长期低迷的背景下,公司的综合性能源业务将有效缓解业绩压力,良好的投资回报还是要等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三家白酒企业市值缩水过半

虽然煤炭行业占据市值缩水幅度榜首,但就全部A股上市公司而言,市值缩水比例最大的3家公司却来自白酒行业,分别为洋河股份、酒鬼酒和山西汾酒。与年初的市值相比,这3家公司的市值缩水超过一半。

其中,市值缩水幅度最大的是洋河股份,公司目前的市值只有408亿元,而今年年初的市值则是1008亿元,市值下跌近六成。

分析显示,14家上市酒企2013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784.3亿元,同比下降10.6%;实现净利润279.6亿元,同比下降48.9%;其中,酒鬼酒、和的降幅最大,净利润同比下降95.6%、97.1%和89.1%。

从2012年爆发的塑化剂事件开始,白酒行业过往牢不可破的地基开始出现裂缝,而随后接连出台的国家限制三公、禁酒令、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则给了高端白酒“当头棒喝”,产品出现滞销,价格大幅下滑,业内大唱“白酒业寒冬到来”。

白酒业龙头贵州茅台年初的市值为2170亿元,目前的市值为1313亿元,市值蒸发掉856亿元,成为市值损失最大的白酒企业。贵州茅台的股价从年初的202元/股,下探到12月26日的124.7元/股,下跌近四成。

除贵州茅台外,市值跌幅较多的白酒企业还有洋河股份、酒鬼酒、山西汾酒、水井坊、、沱牌舍得、五粮液和等,其跌幅均在40%以上。

在股价大跌、市值缩水、业绩下滑的背后,是白酒上市公司的毛利下滑引发的估值下调。在此情形下,2014年白酒行业的整体运营将会朝什么发向发展?

记者采访到北京一家创投公司的副总裁陆先生,他表示过去10年中白酒行业高增长主要动力的政商消费已放缓。未来政商消费即使有所恢复,也难以再现高增长。2014年白酒行业的整体运行可能有这样三点可以注意,“首先,中小企业的退出将会更多,跨区域运营和收购兼并的情况有可能增多;其次,渠道调整的进一步深化,经销商面临洗牌运动;最后不能忽视在政府政策的压力下,企业调整更加市场化。”

认为,白酒行业欲想“平民化”非一夕之功,行业大调整还需忍受阵痛,但最坏时刻有望在2014年跨过。但权贵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型触发行业大调整,品牌重定位与渠道重建的阵痛还将持续1~2年。厂家将更加侧重于大众营销,并重建厂商分工合作关系。品牌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企业之间进入挤压式发展,小企业盈利状况的恶化将为兼并收购提供机会。

面子 -- 李嘉诚非常经典的一句话: 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 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 当你用面子可以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 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吹牛,啥也不懂还装懂,只爱所谓的面子的时候,说明你这辈子也就这样……

 3.住房公积金闹“钱荒” 部分城市现“挤提”风潮

据新华社电 由于全国各大城市楼市成交量不断攀升,住房贷款和公积金贷款也呈快速增长状态,杭州、广州、青岛、北京、上海等地频现公积金贷款难,多个城市公积金出现缓贷甚至断贷的现象,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挤提”。一度巨额“沉睡”的公积金,缘何也闹起了“钱荒”?

多地陆续收紧公积金贷款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人士称,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共归集住房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299亿元,但同期提取、住房贷款、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这三项支出的金额分别达到179亿元、334亿元、34亿元,支出合计几乎是收入的一倍。

在江苏,泰州、苏州等多个地区已陆续收紧公积金贷款,或者是延长办理周期,一些地区的公积金出现了年度“赤字”。

“公积金也闹起了‘钱荒’?”类似的焦虑情绪引发了连锁反应。8月底,济南引发“挤提”风潮,最多时一天约有1500人涌向济南公积金大厅。

楼市火爆带旺公积金净流出

事实上,公积金“荒”也只是今年以来的情况。有数据显示,2011年-2012年,全国公积金年结余约有四五千亿元,沉淀资金数额巨大。

“楼市火爆导致刚需恐慌性购房,在短时间内集中了大量的公积金贷款需求,则显示为公积金‘入不敷出’。这一冷一热,正反映了现存公积金制度存贷不畅的弊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研究中心王树华说。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快速增长,带动公积金净流出加快。

公积金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由于公积金贷款供求矛盾异常突出,部分城市已采取降低贷款最高额度、“公转商”贴息贷款等方式减轻公积金资金压力。

“从长期看,还需要从根本上完善公积金制度,开源节流、依法缴存,并建立合理的存贷比率和稳定有效的公积金保值增值投资渠道。”上海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戴晓波说。

此外,公积金“资金池”的分散管理,也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使得各地“忙闲不均”。应加强全国公积金计划管理,加强公积金资金监管,实施公积金投资增值等。(新快

商务部周四日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已于近日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

分析人士称,此前对于上海自贸区的设立,部委之间尚有诸多争议,现在上海自贸区正式获批落地,显示出中国政府已经下决心要开启新一轮经济改革大幕。

上海自贸区的正式获批,被看做是以“特区”形式进行试点的经济试验区。

刚刚获批的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中国政府认为,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主要任务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

商务部称,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达到上述目标的前提,是赋予上海自贸区更大的经济政策自由权和制度豁免权。而决策层对相关法规的厘清,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由于要落实自贸区相关规定,将会突破现有海关监管以及其他监管政策,虽然上海与多家相关部委多次沟通,但在涉及服务业开放、取消行政审批、金融和税收等有关试验区先行先试的重要事项方面仍存在较大分歧。因此,在7月份公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提出,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停止实施有关法律的规定,涉及停用数十项行政审批。

8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为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负面清单管理,创新对外开放模式,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务院决定的试验区域内暂停实施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等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

商务部昨天表示,国务院已正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保障上海自贸区起航的“特区式”经济政策,已经进入倒计时。

虽然上海自贸区具体的执行细则还未公布,但外界纷纷猜测,执行细则将涉及:贸易便利化、服务贸易开放、投资管理改革、金融改革以及行政改革等几方面。其中涉及试点人民币跨境贸易和离岸金融、离境退税等政策;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探索面向国际的管理改革等

金融改革被视为最重要的部分。

分析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的金融改革处于提速过程中。在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后,利率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如果放行国际金融资本进入国内市场,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再次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

而在上海自贸区获批前夜,上海市政府已经下发文件,提出42条措施落实金融“国十条”,并表示上海在自贸区建设上应争取先行先试,使国家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的有关部署在上海最先落地。

上海金融办称,上海市政府已在8月9日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文件共42条具体工作措施,以落实“金融国十条”。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上海要结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要求,提出具有上海特点的方案和操作办法,争取在上海先行先试,使国家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的有关部署在上海最先落地。

具体包括:积极争取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运作;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扩大人民币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使用;研究推进在沪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工作;积极配合开展政策研究,扩大不良贷款自主核销权,探索银行不良贷款转让的常规化路径。

在支持自贸区建设方面,上述文件提出,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重点,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推进外汇管理简政放权,完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制度。

有报道称,上海自贸区在争议声中获批,显示出李克强已下定决心选择上海作为第一个橱窗,展现“李克强经济学”是如何发挥作用将中国从硬着陆的风险中拯救出来的,而结构性改革或许表明此前禁止进入的行业将扩大对外资开放的范围。

上海的自由贸易区被视为是“李克强经济学”的一部分。

今年3月,李克强前往上海考察,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开宗明义,李克强在上海召开座谈会时曾指出,“我们要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为上海乃至中国带来发展红利,是中国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试验田”。一位政府人士说,上海自由贸易区就像“李克强的孩子”。“总理非常热切地想要将自贸区计划打造成伴随而来的经济改革方案的一个重大成就。”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次决策层或许不想用国内的钱来启动针对中国内地的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但如果能吸引外资来刺激经济,这么做不会有不良影响。

而上海自贸区的落地,也遭遇到了重重阻力。

据财新网()报道,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计划曾招致金融监管部门的公开反对,但李克强总理力排众议,终令计划获批。财新网称李克强之前表示计划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上海金融服务业,随即招致中国银监会和中国证监会公开反对。了解政府高层会议一手内幕的三位消息人士透露,在一次国务院闭门会议上,李克强得知其计划一直遭到反对时曾拍桌子发火。

此外,据悉,除了银监会和证监会的反对之外,在上海自贸区方案征求意见阶段,包括财政部、保监会在内的多个部委,对一些具体开放举措的尺度亦有所保留。几位消息人士曾阅读过国务院内部会议纪要。他们表示,部委就新政策有不同意见并不少见,但监管机构联合起来反对总理却很罕见

1.  中新网6月7日电(肖媛媛)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今日起举行,将有912万考生走入全国各大考场。今年,中国首度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打开异地高考大门,数千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非户籍地迎来人生中的一次大考。

高考报名人数连年下滑 高考大省考生增减各异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12万,较2012年减少3万人。自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最高峰时的1040万之后,这已是连续第五年出现下滑趋势。

在全国高考报名总数减少的情况下,部分省(区、市)较去年却有所增加。因近年来普及高中教育、扩大高中招生数量等原因,广东高考报名人数“逆势上扬”,且“报名热”这一趋势还可能要持续几年。此外,山东在继2009年出现四连降后,出现首度止跌回升;四川则因当年生育高峰期等原因,高考人数近年来持续增加。

与此相反的则是河南、湖北等省份高考考生数量连续五年下降。因适龄生源人口减少以及出国留学人数增加等因素,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不会改变。

近年来,全国高考人数下降近130万,高考中“三放弃”,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分析认为,造成报考人数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出生人口数的快速下降。另一原因,则是高中即赴海外留学者骤增。

今年数千名考生异地高考 “破冰”首年普遍“遇冷”

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如期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数千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非户籍地应试。这意味着中国教育公平又迈出重要一步。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年初召开的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透露,2012年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意见,31个省(区市)除西藏外都按照国务院要求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

媒体报道称,今年中国有近二十个省份实施异地高考,报名人数达数千人,其中重庆、湖南、浙江等少数省份达千人左右,江苏、安徽、湖北等多数省份为二三百人。

据报道,从一些高考“高分省份”教育考试院今年公布的数据看,异地考生在湖北、江苏等异地高考门槛不高的地区报考并不踊跃,异地高考“破冰”首年普遍“遇冷”。

针对这一说法,教育学者熊丙奇 ()解析,这些地区并非异地高考矛盾突出的地区,“每个家庭及考生都会根据自身的现实利益做出最佳选择”,如果换作是流动人口多、高考资源相对丰富的北京、上海等地,情况会完全不同。还有学者则认为,异地高考政策仅作为“政府意见”让部分考生存有顾虑,而政策中所涉及的要素或程序又缺少明确规定,使外地家庭摸不清门道望而却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