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中公司法定代表人这章怎么写?

非公司股东也可以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其相关规定
我的图书馆
非公司股东也可以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其相关规定
&【非公司股东也可以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其相关规定】
【原创】非公司股东也可以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非公司股东是否可以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这个问题咨
询的人非常之多,网络上的回答也是非常多。但是,每一个回答
都是非常简单和肤浅的,给人很不放心的感觉。反复搜索,但是
还是没有找到相关的值得信赖的文章。
正好,笔者的一个顾问单位也涉及到有聘请股东之外的人担
任经理,并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意向。为了对本人的顾问单位
负责,本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我分析,查阅了大量
的文件资料,得出的结论是:非公司股东也可以担任公司法定代
现,结合相关规定阐述如下:
首先,我国《公司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
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
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根据这一条法律规定,我们可以知道这几个信息:(1)公司
的法定代表人是可以也应当依照公司章程规定的;(2)公司的法
定代表人应当由公司的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3)公
司的法定代表人需要依法登记;(4)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变更的,
应当进行变更登记。
其次,我们再看公司法对“董事长”、“执行董事”、“经理”
又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公司法》在“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相关章节第三
十八条,关于“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的规定中对股东会的职权
有明确的规定,其中一项是“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
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公司法》第一百
零九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五人至十九人。
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
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
由此可知,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司的“董事”不一定是股东,完
全可以是非股东,比如“职工代表”。
根据《公司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
会,其成员为三人至十三人;但是,本法第五十一条另有规定的
除外。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长。董事长、副董事
长的产生办法由公司章程规定。”而,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一
十条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
长。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
也就是说,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的产生有一定
的不同,有限公司是由章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则必须通过选举
关于“执行董事”,根据《公司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有
限责任公司不设董事会的,股东会会议由执行董事召集和主持。”
第五十一条规定“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
可以设一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
执行董事的职权由公司章程规定。”该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股
份有限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五人至十九人。”根据这些规定,
我们可知“执行董事”只存在于有限责任公司之中,股份有限公
司需要设立董事会,就不存在“执行董事”的问题。
关于“经理”的问题,根据《公司法》第五十条的规定“有
限责任公司可以设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而且,
根据《公司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是“可以设一
名执行董事”,并不是必须设立一名执行董事。同时,该法规定
“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也不是必须担任经理。因此,
请大家注意,如果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董事会,也没有执行董事,
或者执行董事不兼任经理,那么经理应该如何产生?这在法律上
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当然,这只是有限责任公司中存在,股份有
限公司不存在这个问题。
那么,我们再看,根据《公司法》第五十条的规定“有限责
任公司可以设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这里非常明
确的是“经理”属于聘任人员,显然没有股东或者董事的身份要
求。尽管对于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董事会,也没有执行董事,或者
执行董事不兼任经理,“经理”应该如何产生的问题在法律上没
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我们不难看出,“经理”不一定非要股东担
任,也就是说非股东照样可以担任“经理”。根据《公司法》第
十三条规定经理可以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显然非股东当然可
以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第三,既然非公司股东可以担任经理,可以担任公司法定代
表人。那么,对于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董事会、或者不设执行董事,
或者执行董事不兼任经理的情况下,经理又应当如何产生呢?对
于这个问题,因为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设立董事会,经理的产生有
明确的程序,在此不需讨论。我们只讨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董事
会、或者不设执行董事,或者执行董事不兼任经理的情况下经理
应当如何产生的问题。
我国《公司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由全
体股东组成。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依照本法行使职权。”
第三十八条又规定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修改公司章程;(十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因此,笔者认为有限责任公司章
程有权对公司“经理”的产生做出规定。在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董
事会、或者不设执行董事,或者执行董事不兼任经理的情况下,
股东会有权决定聘请“经理”的相关事宜,并根据股东会决议确
定公司“经理”人选,修改公司章程,办理变更登记等。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
表人必须记载公司章程上。因此,有限责任公司如果需要聘请股
东以外的人担任法定代表人,首先需要股东会议决议聘请非股东
人士担任公司经理,再通过股东会议决议修改章程,将聘请的经
理做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记载在章程之中,最后再向工商行政机
关申请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
当然,股份有限公司如果需要聘请股东之外的人担任经理,
起程序更加明显。因为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已经明确
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设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只
要是董事会决定聘请的经理,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可以直接
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变更登记就是了。
第四,关于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程序问题。
根据《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企业法定代表
人的产生、免职程序,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法人组织
章程的规定。企业法人申请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应当向原
企业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对企业原法定代表人的免职文件;
(二)对企业新任法定代表人的任职文件;
(三)由原法定代表人或者拟任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
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更换法定代表人需要由股
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召开会议作出决议。
五,非股东可以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曾经有相关规定,并现行有效。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1998 年1 月7 日发布的第83 号局令
《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以外的
人可以被选举或者聘任为董事、经理。2001 年,山东省工商局
曾经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做出《关于非股东可否担任私营企业
法定代表人问题的请示》(局函[ 号),国家工商行政管
理局于2001 年6 月29 日,做出工商个字[ 号《关于非
股东可否担任私营企业法定代表人问题的答复》,该《答复》明
确“对私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选举或者聘任非股东担任公司董事
长或执行董事的登记申请,应予核准。”。而且,根据二○一○年
十二月七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清理文件后,发布【工商办字
〔 号】公告:确认该文件继续保留,属于有效文件。
据此,笔者认为非公司股东也可以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非
公司股东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的。
【 作者:张洪 四川高扬律师事务所 副主任 】
【联系邮箱: 咨询电话:1519669
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第85号令发布的《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
规定》,于日经国务院批准修订(国函〔1999〕47号),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
局 长 王众孚
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三日
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
(日国务院批准,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
第85号发布;日国务院批准修订,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90号发布)
第一条 为了规范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的登记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企业法人登记(包括公司登记,下同)中法定代表人的登记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以下简称法定代表人)经企业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取
得法定代表人资格。
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企业登记机关不予核准登记: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
(三)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
(四)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
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因犯有其他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
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
(五)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经理,并对该企业的破
产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的;
(六)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
责任,自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
(七)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
(八)有法律和国务院规定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的。
第五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产生、免职程序,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法人组
织章程的规定。
第六条 企业法人申请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应当向原企业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
(一)对企业原法定代表人的免职文件;
(二)对企业新任法定代表人的任职文件;
(三)由原法定代表人或者拟任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
第七条 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更换法定代表人需要由股东会、股东大会或
者董事会召开会议作出决议,而原法定代表人不能或者不履行职责,致使股东会、股东大
会或者董事会不能依照法定程序召开的,可以由半数以上的董事推选一名董事或者由出资
最多或者持有最大股份表决权的股东或其委派的代表召集和主持会议,依法作出决议。
第八条 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出现本规定第四条所列情形之一的,该企业法人应当申
请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
第九条 法定代表人应当在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法人组织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
第十条 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应当向企业登记机关备案。
第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隐瞒真实情况,采用欺骗手段取得法定代表人资格的,由企
业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企业登记,吊
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第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应当申请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而未办理的,由企业登记
机关责令限期办理;逾期未办理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
企业登记,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法定代表人有本规定第四条所列情形之一的,有权向
企业登记机关检举。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任职限制规定执行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信息联网运行以来,各级工商行政
管理部门依托联网信息,认真执行《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有关企业法人法
定代表人任职限制的规定,促进了市场交易安全,提升了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意识,
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法权威。但是,一些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仍然存在
着对有关法律规定理解不准确、执行不严格、信息记录归集不完整、信息更新不
及时等情况,影响了任职限制规定的有效实施。为全面准确执行《公司法》等法
律规定,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现通知如下:
一、准确理解、严格执行任职限制的规定
《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等
有关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任职限制的规定,对于从源头上规范市场秩序,维护交
易安全,促进市场主体有序退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组织深入学习相关规定,做到准确理解,严格执
行,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企业准入和退出秩序。
依照《公司法》等有关规定,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出现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
情形时,在法定限制期内,应限制其在已任职的企业法人中继续担任法定代表人,
并限制其任其他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要严格依法将身份限制范围控制在法定
代表人,不得扩大至股东。
对任职限制期届满的,应通过设置自动解除程序,及时解除对法定代表人的
任职限制,不得延长限制时间。实施任职限制所依据的吊销营业执照处罚决定或
关闭决定被撤销的,由作出该吊销营业执照处罚决定或配合执行关闭决定的工商
行政管理部门及时撤销任职限制措施。
二、加强任职限制信息的归集和管理
要加强对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任职限制信息的规范管理,确保任职限制信息
数据记录及时、准确、完整。
企业法人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被责令关闭的,作出吊销营业执照处罚决
定或配合执行关闭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照总局数据汇总要求,即时将
企业法人及法定代表人的相关信息录入业务管理系统。
各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应每日将相关信息备份到总局数据中心省级局前置
机备份库,确保全系统相关信息每日更新,及时形成全国范围的企业法人法定代
表人任职限制信息。各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应每日下载相关信息,并更新至本地
数据库,为严格执法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保障。
三、完善任职限制信息来源,为全面执行规定夯实基础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与有关政府部门、法院等方面积极沟通,逐步建立、
完善有关信息互通共享机制,采集《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任职限制规定中涉及服
刑期满、个人负较大债务到期未清偿等情形的信息,为全面执行《公司法》等有
关法律法规规定创造条件。
四、深化任职限制管理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
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业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加强对企业法人法
定代表人的管理是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探索通过健全工商行政
管理部门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系统、政府信息互通机制,不断丰富完善企业经济
户口中的企业信用信息、法定代表人信用信息。根据政府管理需要,将工商行政
管理部门掌握的法定代表人相关信息通报有关部门,在更大范围的政府管理中发
挥作用,延伸管理效果。探索建立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信用信息库,综合运用行
政执法、行政指导等手段,进行法定代表人分类指导和管理,更好地促进企业依
法诚信经营。
总局将对各地执行法律规定和信息归集管理情况进行督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号发布 根据2014
年2 月19 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制度,确认企业法人资格,保
障企业合法权益,取缔非法经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具备法人条件的下列企业,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
企业法人登记: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
(二)集体所有制企业;
(三)联营企业;
(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
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五)私营企业;
(六)依法需要办理企业法人登记的其他企业。
第三条 申请企业法人登记,经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审核,准
予登记注册的,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其合法
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依法需要办理企业法人登记的,未经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核准
登记注册,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第二章 登记主管机关
第四条 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以下简称登记主管机关)是国
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各级登记主管机关在
上级登记主管机关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不受非法干预。
第五条 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的全国性公司、企业
集团、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公司,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注册。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由国家工商行政管
理局或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权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
全国性公司的子(分)公司,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
其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企业、企业集团、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公司,由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注册。
其他企业,由所在市、县(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注册。
第六条 各级登记主管机关,应当建立企业法人登记档案和登记
统计制度,掌握企业法人登记有关的基础信息,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服务。
登记主管机关应当根据社会需要,有计划地开展向公众提供企业
法人登记资料的服务。
第三章 登记条件和申请登记单位
第七条 申请企业法人登记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名称、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设施;
(三)符合国家规定并与其生产经营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数
额和从业人员;
(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经营范围。
第八条 企业办理企业法人登记,由该企业的组建负责人申请。
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联营企业办理企业法人登记,由联营企业的
组建负责人申请。
第四章 登记注册事项
第九条 企业法人登记注册的主要事项:企业法人名称、住所、
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注册资金、
从业人数、经营期限、分支机构。
第十条 企业法人只准使用一个名称。企业法人申请登记注册的
名称由登记主管机关核定,经核准登记注册后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专
申请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应当
在合同、章程审批之前,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企业名称登记。
第十一条 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
人是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签字人。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应当向登记主管
机关备案。
第十二条 注册资金是国家授予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的财产或者
企业法人自有财产的数额体现。
企业法人办理开业登记,申请注册的资金数额与实有资金不一致
的,按照国家专项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企业法人的经营范围应当与其资金、场地、设备、从
业人员以及技术力量相适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一业为主,兼
营他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第五章 开 业 登 记
第十四条 企业法人办理开业登记,应当在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
关批准后 30 日内,向登记主管机关提出申请;没有主管部门、审批
机关的企业申请开业登记,由登记主管机关进行审查。登记主管机关
应当在受理申请后30 日内,做出核准登记或者不予核准登记的决定。
第十五条 申请企业法人开业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一)组建负责人签署的登记申请书;
(二)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
(三)组织章程;
(四)资金信用证明、验资证明或者资金担保;
(五)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六)住所和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七)其他有关文件、证件。
第十六条 申请企业法人开业登记的单位,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
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企业即告成立。企业法人
凭据《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可以刻制公章、开立银行账户、签订合同,
进行经营活动。
登记主管机关可以根据企业法人开展业务的需要,核发《企业法
人营业执照》副本。
第六章 变 更 登 记
第十七条 企业法人改变名称、住所、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
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注册资金、经营期限,以及增设或
者撤销分支机构,应当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八条 企业法人申请变更登记,应当在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
关批准后30 日内,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九条 企业法人分立、合并、迁移,应当在主管部门或者审
批机关批准后 30 日内,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开业登
记或者注销登记。
第七章 注 销 登 记
第二十条 企业法人歇业、被撤销、宣告破产或者因其他原因终
止营业,应当向登记主管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二十一条 企业法人办理注销登记,应当提交法定代表人签署
的申请注销登记报告、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清理债务
完结的证明或者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文件。经登记主管机关
核准后,收缴《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收
缴公章,并将注销登记情况告知其开户银行。
第二十二条 企业法人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满6 个月
尚未开展经营活动或者停止经营活动满1 年的,视同歇业,登记主管
机关应当收缴《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收
缴公章,并将注销登记情况告知其开户银行。
第八章 公示和证照管理
第二十三条 登记主管机关应当将企业法人登记、备案信息通过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第二十四条 企业法人应当于每年1 月1 日至6 月30 日,通过企
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登记主管机关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
年度报告公示的内容以及监督检查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二十五条 登记主管机关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企业
法人凭证,除登记主管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可以扣缴或者吊销外,其他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缴、扣押、毁坏。
企业法人遗失《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必
须登报声明后,方可申请补领。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不得伪造、涂改、
出租、出借、转让或者出卖。
国家推行电子营业执照。电子营业执照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
第二十六条 企业法人办理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应当按照规定
缴纳登记费。开业登记费按注册资金总额的千分之一缴纳;注册资金
超过 1000 万元的,超过部分按千分之零点五缴纳;注册资金超过 1
亿元的,超过部分不再缴纳。登记费最低额为 50 元。变更登记费的
缴纳数额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规定。
第九章 事业单位、科技性的社会
团体从事经营活动的登记管理
第二十七条 事业单位、科技性的社会团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设立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由该企业申请登记,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
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第二十八条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企业化经营,国家不再核
拨经费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科技性的社会团体,具备企业法
人登记条件的,由该单位申请登记,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领取《企
业法人营业执照》,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第十章 监 督 管 理
第二十九条 登记主管机关对企业法人依法履行下列监督管理
(一)监督企业法人按照规定办理开业、变更、注销登记;
(二)监督企业法人按照登记注册事项和章程、合同从事经营活
(三)监督企业法人和法定代表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四)制止和查处企业法人的违法经营活动,保护企业法人的合
第三十条 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主管机关可以根据
情况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停业整顿、扣缴、吊销《企
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处罚:
(一)登记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或者未经核准登记注册擅自开
(二)擅自改变主要登记事项或者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
(三)不按照规定办理注销登记的;
(四)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或者出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六)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
对企业法人按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罚时,应当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追
究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责任、经济责任;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登记主管机关处理企业法人违法活动,必须查明事
实,依法处理,并将处理决定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三十二条 企业法人对登记主管机关的处罚不服时,可以在收
到处罚通知后 15 日内向上一级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复议。上级登记主
管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 30 日内作出复议决定。申请人对
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通知之日起 30 日内向人民法院起
诉。逾期不提出申诉又不缴纳罚没款的,登记主管机关可以按照规定
程序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三条 企业法人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登记主管
机关应当收缴其公章,并将注销登记情况告知其开户银行,其债权债
务由主管部门或者清算组织负责清理。
第三十四条 主管部门、审批机关、登记主管机关的工作人员违
反本条例规定,严重失职、滥用职权、营私舞弊、索贿受贿或者侵害
企业法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
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企业法人设立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分支机构,
由该企业法人申请登记,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领取《营业执照》,
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由国家核拨经费的事业单位、科技性的社会
团体从事经营活动或者设立不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由该单位申请登
记,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领取《营业执照》,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
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具体登记管理参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各级计划部门批准的新建
企业,其筹建期满1 年的,应当按照专项规定办理筹建登记。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施行前,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已经登记主
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的,不再另行办理企业法人登记。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施行细则
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1988 年7 月1 日起施行。1980 年7 月26
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登记管理办法》,1982 年8 月9
日国务院发布的《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1985 年 8 月 14 日国务
院批准、1985 年8 月25 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公司登记管
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
(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1号公布、日国家工
商行政管理局令第66号修订、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96号修订、
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3号修订)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第三十八条规定),制定本施行细则。
第二条 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联营企业、
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本细则有关规定,申请企业
法人登记。
第三条 实行企业化经营、国家不再核拨经费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
科技性社会团体,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应当申请企业法人登记。
第四条 不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下列企业和经营单位,应当申请营业登记:
(一)联营企业;
(二)企业法人所属的分支机构;
(三)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
(四)其他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
第五条 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办事机构应当申请登记。
第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应当办理登记的企业和经营单位,
按照《条例》和本细则的有关规定申请登记。
登记主管机关
第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企业法人登记和营业登记的主管机关。登记主
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实行分级登记管理的原则。
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管理和授权登记管理的原则。
上级登记主管机关有权纠正下级登记主管机关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八条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以下企业的登记管理:
(一)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或者行业归口管理部门审查同意由国务院各部门以
及科技性社会团体设立的全国性公司和大型企业;
(二)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或者国务院授权部门审查同意设立的大型企业集团;
(三)国务院授权部门审查同意由国务院各部门设立的经营进出口业务、劳
务输出业务或者对外承包工程的公司。
第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以下企业的登记管理: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或者行业归口管理部门审查
同意由政府各部门以及科技性社会团体设立的公司和企业;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或者政府授权部门审查同意
设立的企业集团;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权部门审查同意由政府各部门设立的
经营进出口业务、劳务输出业务或者对外承包工程的公司;
(四)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有关规定核转的企业或分支机构。
第十条 市、县、区(指县级以上的市辖区,下同)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第
八条、第九条所列企业外的其他企业的登记管理。
第十一条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权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以下外商
投资企业的登记管理: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政府授权机关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
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管理;
(二)市人民政府或政府授权机关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由国家工商行政管
理局授权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管理。
第十二条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将
核准登记的企业的有关资料,抄送企业所在市、县、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第十三条 各级登记主管机关可以运用登记注册档案、登记统计资料以及有
关的基础信息资料,向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和个人提供各种形式
的咨询服务。
第十四条 申请企业法人登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外商投资企业另列):
(一)有符合规定的名称和章程;
(二)有国家授予的企业经营管理的财产或者企业所有的财产,并能够以其财产
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三)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机构、财务机构、劳动组织以及法律
或者章程规定必须建立的其他机构;
(四)有必要的并与经营范围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五)有与生产经营规模和业务相适应的从业人员,其中专职人员不得少于8人;
(六)有健全的财会制度,能够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编制资金平衡表
或者资产负债表;
(七)有符合规定数额并与经营范围相适应的注册资金,国家对企业注册资金数
额有专项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八)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经营范围;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五条 外商投资企业申请企业法人登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的名称;
(二)有审批机关批准的合同、章程;
(三)有固定经营场所、必要的设施和从业人员;
(四)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
(五)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经营范围;
(六)有健全的财会制度,能够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编制资金平
衡表或者资产负债表。
第十六条 申请营业登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的名称;
(二)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三)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负责人;
(四)有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和从业人员;
(五)有符合规定的经营范围;
(六)有相应的财务核算制度。
不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联营企业,还应有联合签署的协议。
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从事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应当实行非独立核算。
第十七条 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办事机构申请登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的名称;
(二)有固定的办事场所和负责人。
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办事机构不得直接从事经营活动。
第十八条 企业法人章程的内容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并
载明下列事项:
(二)名称和住所;
(三)经济性质;
(四)注册资金数额及其来源;
(五)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
(六)组织机构及其职权;
(七)法定代表人产生的程序和职权范围;
(八)财务管理制度和利润分配形式;
(九)劳动用工制度;
(十)章程修改程序;
(十一)终止程序;
(十二)其他事项。
联营企业法人的章程还应载明:
(一)联合各方出资方式、数额和投资期限;
(二)联合各方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三)参加和退出的条件、程序;
(四)组织管理机构的产生、形式、职权及其决策程序;
(五)主要负责人任期。
外商投资企业的合营合同和章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的有
关规定制定。
登记注册事项
第十九条 企业法人登记注册的主要事项按照《条例》第九条规定办理。
营业登记的主要事项有:名称、地址、负责人、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经济
性质、隶属关系、资金数额。
第二十条 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的主要事项有:名称、住所、经营范围、
投资总额、注册资本、企业类型、法定代表人、营业期限、分支机构、有限责任
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
第二十一条 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登记注册的主要事项有:名称、
营业场所、负责人、经营范围、隶属企业。
第二十二条 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办事机构登记注册的主要事项有:名称、
地址、负责人、业务范围、期限、隶属企业。
第二十三条 企业名称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登记主管机关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住所、地址、经营场所按所在市、县、(镇)及街道门牌号码
的详细地址注册。
第二十五条 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的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主要负
责人,是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业法人根据章程行使职权
的签字人。
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且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
规和政策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登记主管机关根据申请单位提交的文件和章程所反映的财产
所有权、资金来源、分配形式,核准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经济性质。
经济性质可分别核准为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联营企业应注明联合各方
的经济性质,并标明“联营”字样。
第二十七条 外商投资企业的企业类型分别核准为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
经营、外商独资经营。
第二十八条 登记主管机关根据申请单位的申请和所具备的条件,按照国家
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规范化要求,核准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企业必须按照登
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从事经营活动。
第二十九条 注册资金数额是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的财产或者企业法人所有
的财产的货币表现。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的注册资金应当与实有资金相一致。
企业法人的注册资金的来源包括财政部门或者设立企业的单位的拨款、投
第三十条 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是指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在登记主管机
关登记注册的资本总额,是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
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十一条 营业期限是联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章程、协议或者合同所
确定的经营时限。营业期限自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之日起计算。
第三十二条 申请企业法人登记,应按《条例》第十五条(一)至(七)项
规定提交文件、证件。
企业章程应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资金信用证明是财政部门证明全民所有制企业资金数额的文件。
验资证明是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审计事务所及其他具有验资资格的机构出具
的证明资金真实性的文件。
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包括任职文件和附照片的个人简历。个人简历由
该负责人的人事关系所在单位或者乡镇、街道出具。
第三十三条 外商投资企业申请企业法人登记,应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一)董事长签署的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申请书;
(二)合同、章程以及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和批准证书;
(三)有关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
(四)投资者合法开业证明;
(五)投资者的资信证明;
(六)董事会名单以及董事会成员的姓名、住址的文件以及任职文件和法定
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七)其他有关文件、证件。
第三十四条 申请营业登记,应根据不同情况,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一)登记申请书;
(二)经营资金数额的证明;
(三)负责人的任职文件;
(四)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五)其他有关文件、证件。
第三十五条 外商投资企业申请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办事机构,应当提交下
列文件、证件:
(一)隶属企业董事长签署的登记申请书;
(二)原登记主管机关的通知函;
(三)隶属企业董事会的决议;
(四)隶属企业的执照副本;
(五)负责人的任职文件;
(六)其他有关文件、证件。
法律、法规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规章规定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办事机构需&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