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法院胡圩卢小桥的还原房何时交房

您当前的位置:&>&&>&
大通区审计局关于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胡圩社区财务收支审计结果
(二〇一三年七月二十九日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和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我审计局派出审计组,自2012年10月8日至2012年10月24日,对洛河镇胡圩社区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报送审计,并延伸审计了胡圩一组、塘一组、塘二组3个村民小组。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胡圩社区隶属洛河镇人民政府,前身是胡圩村,由于土地被大量征用,2006年依据政策,经大通区政府批准,胡圩村转为胡圩社区。该社区现有4个自然村,10个居民小组,人口3600人,社区的土地多数被征占,现剩有土地700多亩。两委班子成员7人,公益性岗位2人,聘用人员2人。会计核算使用的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由洛河镇统一代理核算。
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胡圩社区总收入163.6万元,其中:发包及上交收入4.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2.3万元,其他收入126.9万元;总支出169.4万元,其中:经营支出46.7万元,管理费用86.4万元,其他支出36.3万元。拆迁补偿款收入3848.7万元;拆迁补偿支出3539.9万元,其中补偿性支出3463万元,其他费用支出76.9万元。
二、审计评价
胡圩社区委在洛河镇党委、镇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依托地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利区位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推动社区民生改善及和谐社区建设。一是配合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按照政府的统一布署,两委班子积极协调各方,确保征迁工作顺利完成。二是积极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开展&助学&活动,安排资金对社区居民中考取本科、大专的学生家庭给予一定的助学奖励,激励社区居民提升文化素养。四是帮扶困难群体,春节期间,慰问洛河养老院、特困户、五保户、两女户,对困难户进行生活救济补助,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营造和谐社区氛围。但审计中也发现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三、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一)、无依据发放补助、补贴。社区两委成员在洛河镇统发工资以外,未履行民主决策程序,擅自在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列支发放村干部补助、补贴款131200元,其中: 2011年支付两委成员加班补助、值班补助及通讯费补贴105780元,发放征地测量、宅基地普查、人口普查等劳务补助17500元;2012年元月至9月发放各种补助、补贴63360元(已退回55440元,尚有7920元未退)。违反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第六条&要切实履行民主决策程序,村干部报酬必须经农村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决定由个人退回并罚款5万元。
&& &(二)、村级招待费、培训费列支过大。2011年,胡圩社区列支招待费664369元、培训费77660元、报刊杂志款3845.2元,不符合《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各级村级资金的支出必须遵守勤俭节约、为民办事、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则。加大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切实减少村级报刊征订、招待费用等项开支。凡上级组织召开会议、人员培训、专业教育等,需要村干部或村内其他人员参加的,所有费用均应有举办者负担,不得由村级财务负担&的规定。今后应减少和杜绝此类问题发生。
&& & &(三)、社区用征地款代缴计划生育社会抚育费。2012年1月社区向个人借款26万元垫交计生抚育费,时间半年,利息2.34万元,月利率1分5厘,6月,社区委未经村民会议决定,从征地拆迁补偿收入中,以支付塘二组征地款的名义,偿还垫交的计划生育社会抚育费借款本息28.34万元。违反了《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59号)&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规定,应将代缴的社会抚养费收归集体所有。对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26万元征地款应归还原资金渠道,支付的利息2.34万元,个人应予以退回并收缴入库。
&&&(四)、假发票报账金额较大。审计发现:2011年,胡圩社区4张支付淮南市大通桥南日杂百货饭店饭菜烟酒款发票,累计金额288383元, 1张购买茶叶、茶杯、炮的发票,金额20667元,这5张发票单位、日期不同,但却是连号发票,经延伸核实,上述报账发票均为假发票。违反了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财务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等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决定罚款5万元。
&&(五)、现金管理不符合规定。一是存在大额现金支付,审计发现: 2011年5月,现金支付付旅行社学习考察费35500元,2012年元月,现金支付办公室装修、维修款元;二是库存现金超限额管理,2011年有7个月库存现金在1万元以上,2012年,1至9月,有7个月库存现金在1万元以上,9月底库存现金达65159.10元。违反了《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现金支付范围和现金库存限额,应予纠正。
&&(六)、工程建设管理及报账手续不合规。一是工程未编制预(决)算,无验收手续。审计显示:2011年元月至2012年9月胡圩社区7个较大工程,累计金额404304元,均无预(决)算和验收手续。二是工程支出白条报账现象严重。2011年工程类支出95618元,其中白条41906元,占工程类支出比例43.8%;2012年工程类支出476244元,其中白条184334元,占工程类支出比例38.7%。今后要工程建设预(决)算管理,达到规定金额要实行招投标,杜绝非正规票据的出现。
&&(七)、应收账款过大,资金借出较随意。截止2012年9月,胡圩社区账面应收账款累计金额432.18万元,其中出借资金较大的有:金庄社区245万元、洛河镇政府70万元卢小桥一组31万元、胡圩一组20万元;上述借出资金均既未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违反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四条&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八)以借贷、租赁或者其他方式处分村集体财产&的规定,应及时清收应收账款,并根据本法第三十条规定向村民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
&&(八)、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薄弱。一是重大财务事项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如:石料塘口及荒废石料厂塘口场地出租4.4万元、兴修水利42.88万元、办公室装修12.16万元等均为履行会议讨论程序;二是账务设置不合规,将部分拆迁资金和兴修水利资金直接拨付各小组管理,导致所属村民组设置不规范的包包账、流水账,资金均存在个人账户;三是报账单据不合规,社区收支票据使用不规范,多为普通收据,甚至是白条报账,部分救助款、困难补助、劳务费、春节慰问等缺少领款人签字。上述问题需在今后的管理中加以规范和纠正。
四、审计建议
(一)加强财务支出管理,落实重大财务事项会议制度。要认真按照中央、省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要求,切实加强社区财务管理,完善社区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财务事项,如村集体企业改制、经营项目承包办法和指标、村组干部报酬、集体财产处置、大额开支等,必须提交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二)严格票据管理,规范报账程序。从审计情况看,社区委掌管着大量的村级经济收入和资财,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的社区财务工作流程,要求财务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并签字盖章,经负责人审批同意并签字盖章,再由会计人员审核记账,按程序实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强化集体资产管理,及时清收往来资金。在规范社区工程建设管理的同时,要明确集体资产的归属,科学评估确认资产价值,建立资产台账,完善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对出租、出借的资产要定期向社区居民公布,健全管护机制,对一事一议等项目要加强日常维护,保证工程的完整性,提高项目的使用效率,同时,完善合同管理,及时清收到期资金,防止资产流失。
(四)招聘专业工作人员,充实服务中心力量。建议区政府加强&三资&管理,向社会公开招聘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员,充实&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力量,以更好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五、审计整改情况
胡圩社区收到审计报告后高度重视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社区两委及时召开了会议,并制定整改措施如下,高度重视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召开会议,认真分析和梳理问题存在的原因,积极研究制定审计整改措施,部分问题已整改到位,有些问题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整改中。
(一)借贷资金:特殊情况下借贷资金业务发生,要经过居民代表会议研究通过,对借出的资金已加大清欠力度,目前已收回洛河镇借款70万元,金庄社区借款40万元,还有10万元在追讨中。
(二)货币资金的管理:要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管理货币资金,现金超出一定限额的应及时存入银行,单笔费用支出超过结算处起点的,应通过银行汇票转帐。
(三)培训费、招待费,严格执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减轻村级负担的若干规定》,实行&零&费用支出。
(四)工程建设的管理:工程建设具备(决)算和验收报告,达到规定金额要实行招投标,支出一律使用正规票据。
(五)居民组帐户:取消居民小组帐户,纳入社区统一核算。
(六)重大事项决定:按&四议&、&两公开&程序办理。
(七)对于出现的非正规票据和假发票,5万元罚款已上缴国库。
网友评论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才可显示)
主办单位:安徽省淮南市审计局  技术支持:安徽省淮南市审计局计算机审计科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朝阳东路223号  邮编:232007
电话:  网站电话:
网站备案号:& 淮南市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浏览
大通区突出重点集中开展拆违行动
  近日,该区结合“三线四边”环境综合整治、国土卫片检查等工作,明确拆违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拆除行动。在上窑镇云南岗村拆除违法建设8300余平方米;在九龙岗镇夏农村拆除违法抢建的11处、2000平方米钢结构铁皮房;在洛河镇胡圩社区卢小桥村拆除违法建设5处、共计12000平方米;在舜耕山风景区环山路沿线及淮南子植物园范围内共拆除建筑物和构筑物12处、2万平方米。截止目前,风景区环山路沿线及淮南子植物园范围内41处(点)建筑物和构筑物已大部分拆除,完成总任务的90%,全区累计拆除违法建设138万平方米(含新增的3.8万平方米),完成总任务的98%。完成项目征迁181万平方米。
Copyright & 2015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
承办:淮南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淮南市山南新区政务中心A座一楼
邮编:232001
建议浏览分辨率: IE8.0以上将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对不起,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啊哦,页面不见了~
您还可以逛逛 您现在的位置:&&>>&&>>&&>>&大通区正文
作者/编辑:佚名
大通区大通区(大通区)大通区引位于淮南市区东部,舜耕山北麓,淮岸,。北与潘集区隔河相望,东有上窑山、高塘湖,西与田家庵区交界,东西长15千米,南北长17千米,总面积350平方千米。总人口18万人(2007年末),全区辖1个街道、3个镇、1个乡:大通街道、上窑镇、洛河镇、九龙岗镇、孔店乡。共有17个、51个行政村。区政府驻大通街道。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和东部是丘陵地带、两山与淮河之间是平原。目录基本概况所辖资源经济发展 收缩展开基本概况邮编:232033 代码:340402 区号:0554 拼音:Dà Tōng Qū 英译:Datong District 大通区位于淮南市区东部,舜耕山北麓,淮河南岸。北与潘集区隔河相望,东有上窑山、高塘湖,西与田家庵区交界,东西长15千米,南北长17千米,总面积350平方千米。总人口18万人(2007年末)。 全区辖1个街道、3个镇、1个乡:大通街道、上窑镇、洛河镇、九龙岗镇、孔店乡。共有17个社区、51个行政村。区政府驻大通街道。 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和东部是丘陵地带、两山与淮河之间是平原。窑河、高塘湖分布期间,北流入淮。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3℃,年降量918毫米。 206国道、京福高速公引线淮南连接线、合蚌高速、淮南铁路、合淮蚌高铁穿境而过。名胜古迹有舜耕山自然区、古寿州窑(1981年9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窑国家级森林公园、窑神庙、洛涧古渡口等。  大通地理得天独厚,自然条件优越,文化底蕴丰富。早在1400多年前,这里就有土法开采煤炭的历史,“古寿州窑”遗址、省级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通“万人坑”远近闻名。上窑洞山八景和秀美的高塘湖遥相辉映。省淮南市经济开发区、洛河发电厂、淮南乳品坐落在境内。 改革开放以来,大通区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区政治稳定,安定,相继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等称号。 目前,大通区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境内京福高速公路淮南连接线的建成,上窑国家级小城镇试点镇、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古寿州窑”遗址的开发,将对地区经济和城市建设发挥很好的拉动作用。作为淮南“中心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该区总体和旧城改造的,淮南市主干道朝阳东路、洞路、田大南路的建成,以及206国道拓宽改造和东部外一环路建设,将有力地拉动需求,优化投资环境,给大通带来蓬勃生机。大通人民正以全新的姿态,真诚而热烈地欢迎海内外各界,前来观光、洽谈贸易、开发、投资建设。所辖单位全区辖1个街道、3个镇、1个乡:大通街道、上窑镇、洛河镇、九龙岗镇、孔店乡。共有17个社区、51个行政村。大通街道大通街道位于淮南市城区东南部,辖远望社区、站后社区、居北社区、居南社区、矿南社区5个社区,办事处驻居仁村机厂路。上窑镇上窑镇位于大通区东北部。面积64.6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辖1个上窑社区和张郢村 、方楼村、外窑村、岗村 、红光村、马庙村、窑河村、余巷村 、马岗村、上窑村 、泉源村11个村。洛河镇洛河镇位于大通区西北部,北临淮河,南倚舜耕山,东邻上窑镇,西接田家庵区。面积近42平方千米,人口4.1万(2006年)。辖洛河社区、洛西社区、洛电社区 、农场社区、金庄社区、朝阳社区、胡圩社区7个社区和淮建村、洛河村、田东村、刘郑村、陈郢村、刘郢村 、陈庄村 、王庄村 、林巷村、西湖村、宫集村10个行政村。九龙岗镇九龙岗镇位于大通区中南部。南与孔店乡相邻,北与洛河镇及淮南农场接壤,东临高塘湖,西依大通林场。面积35.5平方千米。辖红旗社区、淮舜社区 、重华社区、新建社区4个社区及夏、夏菜村、曹店村、魏嘴村、王楼村、方岗村 、九龙岗村 、陈巷村8个行政村。孔店乡孔店乡位于大通区南部,南与长丰县水湖镇接壤,东与定远、凤阳隔湖相望,北与九龙岗镇相连,西与洞山林场相邻。面积148平方千米,人口49500人,辖新街村、王祠村、东河村、古堆村、大郢村、洪圩村 、柿元村 、河沿村 、欢灯村 、松林村、孔店村、胡拐村 、刘庄村、舜南村 、安塘村、毛郢村、黄山村、费郢村、吴大郢村、马厂村 、沈大郢村、新华村22个行政村,160个村民小组。历史沿革大通早在楚国、秦朝,这里就是繁华的集镇,故《怀远县志》载为秦墟。初产青瓷,至唐改为黄瓷。往昔自上窑至外窑、余家沟、洞山一带地区遍布古瓷窑址,为著名的寿州窑集中地区,所产瓷器闻名宇内。唐朝陆羽在《茶经》以品茶为标准,定青瓷“茶色绿”为最佳,黄瓷“茶色紫”居次,因而品出瓷品为越州青瓷、邢州白瓷为上,寿州黄瓷、洪州褐瓷为次。长期的瓷器生产,形成工商集镇,至明定名上窑镇。今从镇上的“窑镇明朝始赐名”的石刻诗句,也此镇因产名瓷,明太祖朱元璋赐名“上窑”之说成立。一说秦墟是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前,前秦向南推进新建军垒,在与东晋战役中夷为废墟而名。洛河镇坐落在洛水入淮口,以地近洛水为名,古代洛水又名洛涧,又有以洛涧为洛河地名,又称洛口。洛河镇自古就是军事要塞,曾置军戍于此。东晋与前秦展开的“淝水之战”,这里就是主战场之一。晋军在初战洛涧大捷后,使淝水全局有了大的转机。南北朝期间,这里不仅是军事要地,也是区域政治中心。梁朝在西曲阳城侨置彭沛二郡、九江郡,这一带分别为中阳、洛阳、南阳等县。由于淮、淝、洛水业及工商经济的双重作用,明代的洛河已是大镇。由于清至民国间,淮河泛滥,导致洛涧淤塞干涸,才使洛河镇衰落。现随着大型洛河电厂建成投产,洛河镇将成为新兴的电力工业新城。该区较大的建成区还有随着近代对煤矿的开采而形成的大通街、九龙岗,是解放前后淮南三镇之一。日淮南矿区解放后,划属矿区。11月21日,设大通、九龙岗镇。日,设大通区。1968年5月,大通区改名为东风区。日,复名大通区。 1992年2月,区将2个街道、3乡、2镇调整为三镇一街道。其中,淮丰乡和九龙岗街道合并为九龙岗镇。 1997年,大通区面积170平方千米,人口12.6万,辖1个街道、3镇:大通街道、九龙岗镇、洛河镇、上窑镇。共有13个居委会、33个村委会。区政府驻大通街道辖区内。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129039人,其中:大通街道28244人,上窑镇28347人,洛河镇35070人,九龙岗镇31955人,淮南乳品公司虚拟镇5423人。 日,国务院批准(国函[号),将长丰县的孔店乡划归淮南市大通区管辖。调整前,大通区面积202平方千米;人口13万(2001年)。2004年底,大通区辖1个街道、3个镇、1个乡:九龙岗镇、洛河镇、上窑镇、孔店乡,大通街道。日大通解放后,设立大通乡、九龙岗乡。同年11月改设为大通镇、九龙岗镇,隶属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1950年9月改属淮南市人民政府所辖。1953年5月,撤销大通镇、九龙岗镇,成立大通区、九龙岗区(科级),直属淮南市。日,大通、九龙岗两区合并成立县级市辖大通区,辖大通、九龙岗两个城区和新设立的夏郢乡。1957年6月,设立九龙岗街道办事处。 1992年2月,大通区将2个街道、3乡、2镇调整为三镇一街道。其中,淮丰乡和九龙岗街道合并为九龙岗镇。 1997年,大通区面积170平方千米,人口12.6万,辖1个街道、3镇:大通街道、九龙岗镇、洛河镇、上窑镇。共有13个居委会、33个村委会。区政府驻大通街道辖区内。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129039人,其中:大通街道28244人,上窑镇28347人,洛河镇35070人,九龙岗镇31955人,淮南乳品公司虚拟镇5423人。 日,国务院批准(国函[号),将长丰县的孔店乡划归淮南市大通区管辖。调整前,大通区面积202平方千米;人口13万(2001年)。2004年底,大通区辖1个街道、3个镇、1个乡:九龙岗镇、洛河镇、上窑镇、孔店乡,大通街道。邮编代码232033 [2006年代码]。 大通地理 土 壤  大通区耕地面积66699亩,主要土壤有硅质黄棕壤、鸡肝土、棕色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淤土。 硅质黄棕壤:分布在岗顶、陡坡上,母质为石英岩类残积,表土多含砾石,中性。土层厚度30-50厘米,水土易流失。 鸡肝土:分布在丘陵、山坡及山的中下部,棕色石灰土残积,发育于石灰岩类丘陵下部的坡积物上,经过多年人工耕作,土壤熟化。 棕色石灰土:分布于山坡、丘陵,母质为反碳酸岩类残 积、土质粘重,中性至微碱性,植被覆盖率高,部分石灰岩裸露,土层30厘米,50厘米下为母岩层。 紫色土:零星分布在上窑林场的丘陵及山坡上,水土易流失,其母质为紫色砂岩、页岩和泥岩的残积坡积物,另种紫泥土母质为紫色页岩和泥岩的残积坡积物,质地重壤,半风化母岩的碎屑,长有稀疏茅草。 潮土:河流冲积物经多年沉积,经耕种土壤熟化成旱土壤,质地多沙土、粘土,主要分布在洛河湾地近淮河处。 淤土:分布在距淮河较远的洛河湾地,地势平坦。母质为近代黄泛沉积物,质地粘重,土壤膨胀,收缩性大,潮湿粘结,干燥龟裂,但含水分大,保苗能力强。 植 被  境内曾有一古老高大银杏树,在上窑林场境内,树龄300多年,树粗3人合抱,高达10余米,远在洛河镇就能看见它的傲然雄姿。古庙方圆数十公里远的村民,每年逢农历二月十九日庙会这天都到庙内烧香求子,临走时带一小块树皮回去熬水喝,传说可喜得贵子,“文化大革命”前已枯死。 石灰岩上土生乔木类有:黄连木、山楂、麻栎、栓皮栎。灌木类有:枸杞、柘树、酸枣、胡枝子等。建国后,荒山人工造林树种有:马尾松、黑松、侧柏、刺槐等。农村“四旁”(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种类有:槐、枣、椿、桑、柳、杨、榆、楝、泡桐、水柳等。城区绿化树种有:松、桧、柏、三角枫、法梧、龙柏、广玉兰。果树类有:桃、柿、苹果、梨、石榴、山楂、葡萄、李、樱桃、无果等。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豆类、油菜、花生、芝麻、山芋、棉花、菸叶、麻、薄荷、蔬菜、瓜果等。植被覆盖率90%。水系区境有河流、湖泊、天然降水和地下水四大部分。淮河是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重要来源,境内长12.2公里,河道宽65-115米,深2.5-9.5米,也是重要的水路航道。水位最高的是1954年7月 27日达到24.03米,水位最低的是1953年只有12.36米。据鲁台孜水文,50年代,淮河年均流量888立方米/秒。60年代为707立方米/秒。70年代为525.6立方米/秒。60年代比50年代减少20.4%,70年代又比60年代减少25.7%, 比50年代减少40.8%。年平均流量最小为111立方米/秒,多年最小月均流量10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枯水期流量仅为58.7立方米/秒,最大月与最小月平均流量相差22倍之多。 高塘湖积水7万多亩,平均水深入2.5 米,总容水量450万立方米。山泉、山涧和水库集中在上窑山内, 共有31处山泉、5条山涧,2条提水坝。主要山泉有:凉泉、龙山泉、果老泉、乌龟泉、大山泉、大沙泉、老泉,它们汇集一条大山涧流入窑河。此外,另有响山泉、砚天泉、雷草洼泉、乌龟泉、牛鼻泉、黄泥泉、爬海泉、石眼泉、高埂泉、蒋坝泉、官泉、黑石大泉、赵桥泉、余家沟泉,共汇成3条山涧,流经大石棚、贡家庵、霍家桥流入窑河。还有老坝泉、烂泥泉、拦路泉、狼洞泉、罗泉、狗泉、马泉、老泉、小桥口泉、小水潭泉,汇集成外窑大涧,流入窑河。泉源水库大坝长350米,宽18米,高10米,蓄水60 万立方米。花果山下拦水坝长60米,宽12米,高4米,蓄水量6万立方米。外窑大桥北拦涧拦水坝,坝长80米,宽 14米,高5米,蓄水量8万立方米。 天然降水年降量900毫米。正常年景,降水基本满足麦豆两季作物的需水量,小麦生长期10-5 月份均降水350毫米,夏播作物6-9月份降水550毫米。地下水主要集中洛河湾,其他地方也有,但分布不均匀,已开采使用,但储量不详,仍需进一步勘测。 气候情况  区境属北半球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气候。其特征是:热量丰富,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无霜期长。但年际降水量大,季节分布不均匀,易形成旱涝灾害,春秋两季时热时冷,气温不稳定。 1、日照与辐射 区境年日照时数为2239.2小时,平均23.1小时。日照时数最多的是8月,平均为247.8-252.4小时。1-2月份最少,平均为149.4-161.5小时。辐射年总量平均为122.5-123.8千卡/平方厘米,月辐射最大值是6月和7月,分别为14千卡/平方厘米和14.5千卡/平方厘米。最小值是12月,为6.2-6.3千卡/平方厘米。 2、气温与积温 境内年平均气温15.3℃,最高16.4℃,最低14.3℃,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是7月,平均气温28-28.4℃,最低的是1月,平均气温1.2℃。一年四季中,气温春季上升快, 秋季下降快。极端最高温度是日,达到41.4℃,最低温度出现在日,为零下22.2℃,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天数有300-310天。一年积温39.52。稳定通过5℃的天数有250-257天,活动积温℃;稳定通过10℃的天数有213天,活动积温55.7℃。初霜最早出现10月15日,最晚11月26日,平均11月6日。终霜最早是3月1日,最迟4月18日,平均3月27日,《》()。无霜期最长245天,最短79天,平均223天。全年中,春季风速最大,为3.2米/秒,夏季平均风速2.8米/秒,冬季则为2.7米/秒,风速大于秋季,小于春季,主要是夏季大风和雷雨天气多。秋季风速最小,平均值2.5米/秒,一年中风向东南风较多。 3、降水 据市气象多年统计资料,年平均降水量为900毫米,但间相差很大,季节雨水也不均匀。降雨量最大的是1956年,达到1428.3毫米,降水量最小的是1966年,只有471.9毫米。一年之中,夏季雨水最多,占年降水量的50%。春秋两季次之,分别占24.3%和17.8%。冬季最少,占7.9%。平均年降水天数为107天,其中,冬季19.3天,秋季 23.2天,夏季31.6天,春季32.9天。日降水量最大的达136.9毫米,出现在日。1小时最大降水量达77.5毫米,时间是日。由于降雨量分布不匀,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境内经常发生旱涝自然灾害。据 年统计,正常年景占57%,旱涝年份多达43%,而且呈现出交替性、多发性和连续性发生的特点,成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高产稳产的主导因素。地质情况大通区南高北低、南部和东部是丘陵地带、两山与淮河之间是平原。上窑山石和矿产资源主要有:陶土、紫砂、老泥、粘泥、拌子、迭层石、大理石、花岗岩、石灰岩、白云石、方解石、冰川石、赤土、轻质陶粒、太湖石、石乳、铁矿石、煤炭等,储藏量极为可观。舜耕山地质年龄约为1.5亿万年,有页岩、灰岩、砂岩组成,东首为残积、坡积土壤,多为石灰土。舜耕山下石炭、三叠纪地层有丰富的煤炭赋存,由于板块活动所致,舜耕山系形成逆掩断层,区境地层局部倒转,煤炭均为“立槽”。靠近淮河南岸的河谷湾地,属于第四纪更新世地层,其基质是近代黄泛冲积物构成,经过祖先多代耕作为潮土类土壤,耕地面积3万亩。河谷平原与丘陵之间是凸凹不平的岗地,同属第四纪更新世地层,基层下蜀系土,为黄棕壤土。地势地貌地势: 大通区位于舜耕山北麓,淮河南岸,东西长15公里,南北长17公里,北与潘集区隔河相望,东有上窑山、高塘湖,西与田家庵区交界,自然形成南高北低的倾斜地貌。 地形: 由丘陵、河流、低山、湖泊、河湾构成。分为丘陵和平原两大地貌。全区有耕地66699亩, 丘陵和河谷平原占地50%以上。境内山林植被覆盖率达90%。上窑群山最高峰是朱家大山,海拔212米,海拔200米以上的还有光山、东历山、独山、大北山、洞山、魏家大山、鹰咀山、老鸽山等9座山丘。境内多山,绵延40余里,有山头39座。山谷幽深、林木葱郁,山中多涌泉,主要有珍珠、张果老、天池、马跑、拦路等山泉,泉水潺潺,四季不绝。同时,山中多胜景,有三宜楼、洞山寺、崇真宫等古庙名刹,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庙会会期,游人如织、香烟缭绕、盛况空前。高塘湖、淮河、31条山泉、5条山涧,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天然优越资源条件。沿淮湾地,土壤肥沃,为本区之“粮仓”。 主要山丘: 位于外窑村的山头:东有东历山、东斗山、独山,向北交界于怀远。西有香山、牛余山、焦山、西历山,隔大山洼与怀远相连接。西北有狗山、公历山、狼洞山。村西还有马山、光斗山、毛山、寨子山。 位于上窑村的山丘有:村北东有绣球山、老鸹山,西有刺山,向北有过路山、鹰咀山、大北山、北黄山、千果坂,与怀远山交界。老鸽山迤北有小乌龟山、大乌龟山、东刺山、山、状元山、洞山。上述山中还夹有卢家黄山、周家黄山、李家黄山、张家黄山、金家黄山、姚家黄山等,海拔高度都在160米以下。 泉源村周围主要山丘有:西有战场山、黄山,东有唐山,唐山迤北有大北山、朱家大山、戴家顶,再向北隔石棚为斗笠咀,北与怀远山交界。朱家大山东北有北山头、大光山、牵驴坂。再东南隔施家洼与凤阳山接壤。施家洼向南经柴王寺、九女坟,山势已尽。 舜耕山脉:西与田家庵区赵家大山搭界,山的北麓有矿务局林场、市水泥厂、市殡仪馆、市福利院。位于境内主要有王山2个、骑山、小平山。 向东至十四中山势已尽。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区境两山与淮河之间为平原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和东部是丘陵地带,分别属于舜耕山脉和上窑山区。地貌有平原和丘陵两大单元,地形有岗地、湾地、山丘、平原,为众多的动繁衍生息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全区总面积2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699亩,城市郊区和农民住宅占去部分可耕地,占全区耕地近半的洛河湾有3 万亩耕地,属耐干旱的潮土和淤土,为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质土壤,还有一部分丘陵地、岗地。上窑山和舜耕山脉、农村庭园、“四旁”(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种植各类经济作物和经果林,进行养殖,发展农村经济。水资源区境水资源主要有淮河、高塘湖、地下水和降水。 降水:年均降水量900毫米,但年度、 季节分配有很大差异。降雨量最大的是.3毫米,最小的是 毫米。每年冬春降水350毫米,夏秋550毫米。 小麦全部生长期需水350-510毫米,略有缺水,夏秋季降水可以满足大豆期需水量。水稻和蔬菜需水量大,需要补充的水分完全依赖灌溉。 淮河、高塘湖、泉源水库、蓄水塘坝及排放的无毒废水均可用于农田灌溉。高塘湖境内3.62万亩,水质清冽,无污染,水草等天然饲料资源丰富,为水产养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也是市区渔业生产基地。在洛河湾取用地下水的有市纺织厂等单位。 生物资源  区境内的生物资源有: 野禽类:燕子、头鹰、喜鹊、天鹅、斑鸠、野鸭、叫天、啄木、沙和尚、布谷鸟、画眉、百灵、白头翁、灰喜鹊、大雁、乌鸦、雉鸡、鹌鹑等。 家禽类:鸡、鸭、鹅、鸽等。 野兽类:野狼、野猫、兔子、刺猬、黄鼠狼、狐狸等。 家畜类:猪、奶牛、水牛、黄牛、马、驴、骡、绵羊、山羊、猫、狗、兔等。 鱼类:鲢鱼、鲤鱼、鳊鱼、鲫鱼、青鱼、黑鱼、银鱼、黄桑、鲲鱼、季鱼、马浪、参条、鳗鱼、黄鳝、泥鳅、蟹、螺、蚌、鳖等。 水生植物类:芡实、菱角、芦苇、莲藕、菱白、蒲草、金鱼、藻、水葫芦、水浮莲、水葱、水竹叶、水花生等。中药材类:野菊花、月季花、地丁草、蒲公英、金伏花、龙胆草、半枝莲、马鞭草、大蓟、小蓟、苍耳子、牛子、远志、杏仁、败酱草、蛇舌草、白花、黑苏子、苏子、地龙、天龙、地必虫、蔗虫、蝉衣、绿豆衣、蜣螂、白扁豆、蚕沙、木夕、牛夕、仙鹤草、夏枯草、浮萍、苡仁、枸杞子、半夏、银花、地骨皮、大青叶、瓜娄、板蓝根、瓜娄仁、麦冬、丹皮、天花粉、白芍、青芍、天南星、龟板、鳖甲、泽兰、茺蔚子、白子仁、蛇床子、竹叶、地夫子、急性子、车前子、夜合花、桑椹子、落石藤、山药、白豆衣、百合、丝瓜络、冬瓜仁、冬瓜皮、紫河车、石榴皮、小茴、柿蒂、艾叶、银杏、白茅根、刺猬皮、姜蚕、鸡内金、何首乌、苦参、苦楝子、二丑、柴胡、薄荷、莱藤子、黑芝麻、蜂蜜、地舆、党参、山枣仁、威灵仙、蝎子、蜈蚣、白头翁、丹参、藕节、山楂、鱼腥草、苍耳、马齿苋、鱼腥草、车前草、菟丝子、益母草、沙生、莲子、谷精草、芡实子、野菱、三棱、拟灯心草、芦苇、浮萍草、水菖蒲、野慈茹、水葫芦、荸荠、血芡草、桑叶、早蚕、蝮蛇、蟋蟀、水虻、水蛭、红娘子、蝉蜕、田螺、蟾蜍。矿物中药有、龙骨、人中白、铜绿、灶心土、煤珀、生铁落等。树木类:椿树、柘树、桑树、楝树、槐树、檀树、黑松、雪松、马尾松、柏树、银杏、刺槐、侧柏、棠梨、皂角、白杨、风杨、黄连树、丝棉树、重杨木、核桃树、香桃树、法梧、油桐、梧桐、香椿、女贞、梓树、栾树、川楝、垂柳、板栗、水杉、杉木、池杉、榆树、刚竹、毛竹、刺槐、樟树等。 花草类:白梅、腊梅、红梅、海棠、月季、翠兰、 白玉兰、广玉兰、杜松、万枫松、罗汉松、芙莲、俞叶梅、蔷薇、龙爪菊、绒线菊、白菊花、银须菊、黄菊、 紫薇、柴竹、山葡萄、代代红、五角枫、荚竹桃、南天竹、仙人掌、美人娇、牡丹、芍药、、黄荆、文竹、茶花、丁香、迎春、荷花、玉赞、凤仙、芭蕉、海桐、紫荆花、半枝莲、万年青、杨兰菊、牵牛花、金银花、叶下珠、绣球花、杜鹃花、鸡冠花、水巴根、兰草、茴草、巴根草、芳青草等。矿物资源煤炭:大通和九龙岗地下蕴藏煤炭,宣统二年(1910年)始建的大通煤矿开采区南靠舜耕山,北距淮河5公里,矿脉东西向,东西长5公里,南北3公里,属二叠纪煤系,煤质含硫、灰分低, 挥发性高,1979年采竭报废。九龙岗矿区在17世纪就有土窑开采,民国19年(1930年)建矿,煤层属二叠系组与盒子组,均被第四系黄土层覆盖。煤系地层受舜耕山逆掩断层挤压,产生歪斜褶曲,造成地层倒转,储量3195万吨,采煤层14层,采煤厚度23.6米,肥气煤种,含油20%,发热大卡/公斤, 1982年采竭报废。 山石资源丰富,开发价值高的有:石灰石、垩陶土、大理石、太湖石、石英石、方解石、铁矿石、赤土、石乳、轻质陶粒、矿泉水等。 以粘土为资源的古寿州窑,始于南北朝中晚期,在隋朝到唐朝为鼎盛期,唐末衰落。主要品种:壶、盆、钵、孟、碗、罐、枕、杯、豆、纺轮、缸、玻璃筒等,色有黄、酱、黑、青、茶、紫,色均匀,制作精美、光亮如镜、被陆羽称为:“ 色紫、茶色黄、声如磬、明如镜”。经济发展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46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一产完成增加值3.06亿元,增长17%;二产完成增加值15.3亿元,增长16.5%;三产完成增加值7.1亿元,增长11%。完成财政总1.51亿元,增长30.4%。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594万元,增长27%。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增长35%。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8万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71元,增长15%。 二是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主动应对宏观环境变化,全面推动了工业经济的跨越和发展。园区规模不断壮大。“两区两园”入驻企业54家,已完成投资5.1亿元,竣工投产24家,解决5600多人。规模企业总体实力持续增强。全年新增规模企业10家。47家规模企业完成增加值4.3亿元,同比增长19%。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2%(当量值),COD(化学需氧量)和SO2排放量同比分别减少3.5%和2.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大产业整合力度,新建和续建技改14个,完成投资2.27亿元。制造业已占规模企业总数的70%以上,工业发展实现了由资源型产业为主向加工装备制造业为主转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加强。新增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家,康保安医药包装公司等7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了产学研基地。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通过工业新区投资有限公司融资300万元,实施了大通工业新区二期主干道延伸工程及自来水、排污、供电、、绿化等配套工程建设。完成了上窑工业集聚区4公里主干道建设。积极破解土地瓶颈制约,通过土地置换报批土地286亩,缓解了工业用地紧张状况。 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实施龙头带动、特色、养殖致富、科技入户“四大工程”,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农业综合力明显增强。预计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59亿元,同比增长11.5%。粮食连续5年喜获丰收,今年粮食总产、单产、优质率均创历史新高。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济作物面积达到5.5万亩。肉类、蔬菜、林果、禽蛋、鲜奶、水产品总产分别达到0.37万吨、9.2万吨、3.3万吨、1.6万吨、0.38万吨和0.6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3%、4.2%、6.5%、9.7%、7.1%和6.7%。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区级农业生产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8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3个,万只以上优质蛋鸡规模养殖户10个。农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增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2个、市级“特色产业示范村”1个、市级“标准化示范片”2个。农产品品牌认证取得新突破。创建农产品品牌25个,其中绿色7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有机食品11个,拥有农产品商标10个。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去冬今春实施市区重点水利工程25项,开工建设450处,完成土石方108万立方米。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471万元,新建农村水泥道路9公里、维修沙石路20公里、修建下水道2.2公里、新建户用沼气池240个;深入开展“一绿二清五改”村庄环境活动,各示范镇村镇容村貌进一步改观。测土配方、农机推广、动物防疫等进一步加强。 四是旅游商贸业取得新进展,第三产业得到提升。成立了区商贸旅游局。依托自然人文景观,以旅游规划编制为先导,以旅游创优攻坚为抓手,以健全旅游服务设施为重点,大力推进休闲旅游业发展。以上窑森林公园为核心的生态游、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红色游和以农家乐为特色的休闲游“三大旅游带”基本形成。旅游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编制了《大通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蔡城塘湿地保护建设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启动了上窑森林公园东梨山植被恢复工程,开通了森林公园内第一条生态旅游环线,建成了寿州窑陶瓷博艺馆。旅游景区品牌进一步提升。上窑森林公园被命名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新四军纪念林景区、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分别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国防教育基地。旅游产品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寿州窑陶瓷产品相继荣获首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金奖和首届旅游纪念品创意大会金奖,“解密寿州窑”电视专题片在央视四套《走遍中国》栏目热播。“农家乐”品牌效应扩大。全区“农家乐”餐饮店已发展到34家,其中申报省、市级“农家乐”示范点4家。商贸流通进一步繁荣。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520户,新增从业人员941人。启动“家电下乡”工程试点工作,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建设,建立各级各类连锁店26家。完成了上窑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重拳打击非法传销活动,取缔非法聚集点11个。商业社区服务快速,居南社区荣获省级商业示范社区称号。交通运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服务业竞相发展。 五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区域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新一轮“继续、促进科学发展”大活动,加速推进各项改革。实行了工资制度改革。完成全区乡镇机构改革,增强了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实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完成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区共确权发证2504本,确权面积1.9万亩。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继续推进完善涉农补贴资金“一卡式”发放制度,全年共发放涉农补贴资金2662万元。招商引资强势推进。修改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定期调度重点项目,组建6支小分队开展招商,积极参加徽商大会、豆腐文化节等省市招商活动,加强与发达地区商会和行业组织的联系合作,全年共签约项目31个,项目资金达28.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达13.5亿元,同比增长30.2%。项目建设速度加快。全年上报项目115个,开工项目95个,竣工项目83个。国务院出台10项扩大内需政策后,新编报项目108个,项目规模达43亿元。
没有相关文摘
  〔大通区〕
  大通区所属栏目:〖 尚无数据〗
  “大通区”相关:
  〖〗链接地址:
  全科知识提供的大通区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大通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个文摘: 下一个文摘:
大通区相关文摘
没有相关文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淮南市大通区法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