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保险怎么样,怎么阳光保险怎么样

卖保险的都是骗子?在中国为什么保险的名声这么差
  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接到过的推销电话,一般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直接把电话挂断。保险给人的感觉非常不靠谱,一说到保险大家就认为是骗子、是传销,一接到保险公司员工的电话就认为对方要把自己的钱骗去。
  正是因为这样,我国居民主动购买商业保险的比例很低。据融360《维度》的调查数据显示,只参与的人群比例为44.03%,只参与商业保险的人群比例仅6.58%,两者皆参与的人群比例为34.16%,两者皆没有参与的人群比例为15.23%。
  也就是说,在调查用户中,有的比例将近8成,但是有商保的比例只有4成左右。社保是强制性的,你不想上也得上,商保是自愿性的,但是只有少数人会自愿买商保。
  要知道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投保率真是太低了。美国投保率约为500%,相当于一个人有5份保单,但我国一个人才有0.4份保单,两者相差12.5倍。
  为什么很多人都对保险深恶痛绝?
  融360《维度》调查显示,53.5%用户认为保险公司套路多、理赔难,42.39%用户认为收入低、很难负担得起保费,41.15%用户想买但是却不懂,14.4%用户认为不划算、发生意外、疾病的可能性太低,12.76%用户认为已经有了社保就不用再买商保了。
  超过一半的人群都把原因归结到保险公司的诚信问题上。确实,过去这么多年来,保险公司发生过很多负面事件,对参保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创伤。
  上海市民小李表示:“我觉得商保还是挺重要的,但之所以一直没买是因为身边的人买过,受过骗。保险合同玩的就是文字游戏,对我来说就是‘天书’,你买的时候容易,但是后期理赔的时候难如登天。”
  的坑真是太多了,融360《维度》数据显示,在购买商保过程中,13.6%受调查者因不清楚缴费方式造成保单失效;36.73%因不清楚保险条款造成理赔失败;44.22%被高收益吸引购买产品,但到期拿不到预期的高收益;34.01%受调查者在银行被误导购买商业保险;23.13%受调查者因员未告知犹豫期,导致错过退保时间。
  买的时候保险公司员工跟你说的天花乱坠的,什么都保,但是真到理赔的时候发现有各种关卡。近年来入驻银行的保险公司员工越来越多,把银行的名声也搞臭了。
  其实保险对于(603883,)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谁能保证自己这一辈子永远不会出意外?谁能保证永远不会得重大疾病?谁能保证自己晚年一定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保险管到你的生老病死,可以为人身、财产提供保障,退休时可以照顾你终老,生病住院时可以提供高昂的医疗费,当有一天你离开这个世界时,还可以给你的家人一份关爱。
  真心希望保险公司以后能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由佳&RF13266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24小时新闻榜
理财产品推荐保险公司倒闭了,客户的保单怎么办?|保险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保险公司倒闭了,客户的保单怎么办?
保险公司倒闭了,客户的保单怎么办?
【金融曝光台315特别活动正式启动】近年来,银行卡被盗刷、买理财遇飞单的案例屡见不鲜,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
  来源:顾问云
  张大虾
  如果保险公司,尤其是经营长期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倒闭了的话,客户的重疾险、年金险和终身寿险就白买了吗?
  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从产品设计来说,保险产品费率的厘定不是拍脑门的,而是精算师在生命表、重大疾病发生率、投资收益率、理赔率等一系列数据的支持下,运用各种数据模型,通过大量运算而得来的。
  很多保险公司精算部的电脑配备都是最高配,而一款产品的数据模型搭建完成后,电脑更是要不关机地连续运行一个多星期才能算出第一版费率。第一版费率出来后,还要经过多个平行部门(市场部、财务部、风控审计部、销售部等)的审核,让保险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公司承担的理赔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其次,从保险公司保费收取的角度来看,客户所缴纳的保费并非全部由保险公司来支配。除去必要的运营成本,保险公司先要留有保险准备金,保险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保证其如约履行保险赔偿或给付义务,根据政府有关法律规定或业务特定需要,从保费收入或盈余中提取的与其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对应的一定数量的基金。
  为了保证保险公司能正常经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各国一般都以保险立法的形式规定保险公司应提存保险准备金,以确保保险公司具备与其保险业务规模相应的偿付能力。其次,还有一部分资金要交给再保险公司,以进一步分担风险,避免风险过于集中在一家保险公司。
  第三,人寿保险业务是持续性缴费业务。以长期险为例,如果一家保险公司每年收取的新保费是1亿,第一年有1亿保费进账,第二年就会有1亿应收续期保费和1亿新增保费。以此类推,保险公司会有持续增长且稳定的现金流。(见下表)
  ▲&保险公司都会有持续增长且稳定的现金流
  并且,保监会在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向上有严格的监管,资金多投资于安全性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评级较高的债权项目。所以,可以想象,只要不发生特别严重的系统性风险,保险公司发生倒闭情况的几率是很低的。
  而人寿保险公司经营时间越长,其现金流状况就会越稳定,保险公司拿到这些钱是要投资的(除去必要的支出外)。所以,大家想想,一家现金流状况超级好、规模优势强、资金持续注入能力强的公司,去拿投资项目的话,议价能力会有多强呢?
  第四,从市场环境来说,现在不管中资还是外资,都在保险领域纷纷布局,因为各大资本都看到中国保险业的巨大市场,而保监会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和一些其他风险,对保险公司的审批非常谨慎。所以,对保险公司的收购是非常普遍的,各大资本都在注资国内的保险公司,也就是说,国内的保险公司并不缺少经营资本。
  在不缺少经营资本和中国国民保险意识逐渐提升的市场环境下,保费收入对保险公司并不再是难题,再加上有持续保费和可持续投资,保险公司的倒闭风险就并不大。
  第五,退一万步,按最坏情况讲,你所购买保险的保险公司可能会倒闭,怎么办?《保险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所以,保险公司倒闭的风险非常小,而且即使倒闭了,客户的保单也会由其他保险公司接手,客户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失。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文章关键词: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成人保险怎么买?看完这篇就够了
1、香港保险历史悠久
保险业是香港经济中最古老的行业之一,从香港开埠(1841年)以来,没有任何一项商业活动能像保险一样反映香港历史的发展。
1805年外商怡和洋行与宝顺洋行等在广州共同创办的谏当保险行(又称广州保险社)。
1841年鸦片战争中英军占领香港后,为躲避战乱,同年怡和洋行便将谏当保险行从广州迁到香港。
早期的保险公司的业务的发展与贸易活动息息相关,包括船舶及货物保险,后来逐渐经营火险及意外险等一般业务。
1898年,第一张人寿保单面世,标志着人寿保险的出现。
在香港,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够像保险业一样反映香港经济的发展”,在这176年的历史中,香港保险业经历了野蛮生长,整顿、战争、政治改革和经济危机一系列更迭后,如今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前十的国际保险中心,其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都已经相当完善和成熟。而反观国内的保险业从1990年全面开放以来只不过区区二十多年的时间,虽然近年来国内保险业发展迅速,行业监管规范也在不断完善,但与境外保险业发达的地区相比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
2、香港排名前几的保险公司都是国际知名公司
香港保险业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香港排名前列的保险公司也是百年老店。
香港保险市场是亚洲最大的保险市场,国际保险公司“扎堆”。
有句话这样讲:“香港的保险公司多过买米的铺子。”可见其火热程度。
3、香港保险规模日渐扩大
2009年,大陆居民在香港的投保保费为30亿,2015年即达到300亿的投保水平。不到十年间,就提升了近10倍,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4、香港保险的产品与内地相比具有很大优势
最重要的一点是:香港同类产品的设计要比国内的产品更有优势,不管从保障范围、合同条款、不保事项还是保费结构哪一方面来看都是如此,鉴于篇幅的限制,在这里不多论述,只举个例子,大家就一目了然。
国内平X公司的重疾险产品与香港保X危疾**保的比较:
我举个例子来看:
同样每年供2.5万元左右,投保100万元的保额,内地平*的产品平*福投保供款30年,需交给保险公司76.74万元;香港保*的危疾**保需要20年,需交给保险公司48.06万元。
可得出以下结论:
o 保费。同等保额下,香港保险便宜内地近乎40%。
o 保额。相比于内地保险来讲,在同等水平保费下,香港的保险保额远超过内地保险,而且大部分香港重疾险都会对用户有不同程度的保额相赠 。
o 保障范围。同样以香港保诚的危疾加倍保为例,他的保障范围为69种疾病,是内地保险业不能望其项背的。而且不保条款更少,更大程度上保障了被投保人的权益。
o 收益。以内地的平*福和香港保*的危疾**保为例,平*福需要40年的时间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香港保*危疾**保只需要17年或者18年即可达到盈亏平衡点。而香港的储蓄险一般7~8年即可达到盈亏平衡点。客观地讲,香港保险业最大的短板就是汇率(而不是大家担心的理赔)。投资香港保险难度在于汇率的不确定性。综合收益取决投资收益和汇率变动。
o 理赔:内地保险:要求必须提出国内公安局或是二级以上医院的相关证明文件。如果事故发生在海外地区,那么恐怕要回到国内跑它好几趟相关单位去办理繁锁的手续。 香港保险:提出适当的证明文件,全球理赔,不论客户发生事故时在全球任何角落,申办理赔时只要附上申请书与相关证明文件,邮寄给保险公司即可,不必本人亲赴香港办理。
导致今年跑到香港买保险的人那么多的外部因素也有这几点:
o 知晓香港保险的人越来越多。随着香港保险在内地渐渐被大家所熟知,了解到香港保险好处的人也逐渐增多,为自己和家人投保的人也日渐增多。
o 国内中产基数越来越多。保险是对自已和家人的一个远期的保障。能买保险的基本都是中产以上的人士,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产人士越来越多,买保险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o 人民币贬值预期及经济下行越来越明显,人们需要配置一些国外的资产和货币以对冲单一货币带来的风险。。
综合上述,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去香港买保险的原因。
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不是最多人去香港的,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去香港买保险,除非政府做出某种程度的限制。
拥有一定财富的人会对自己的每一笔投资作出慎重的判断和选择。真正好的东西,投资者一定会将目光聚集在这里。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夏保险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