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弱势在哪儿: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患压力剧增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欧洲银行业内忧外患并存
  近来,随着几家欧洲宣布的裁员总规模达到2万人,欧洲似乎提前进入了寒冬。负利率、市场动荡以及监管处罚等外部因素的轮番冲击不仅使欧洲中小银行倍感寒意,也让诸如德意志银行、安智银行等欧洲“金融巨人”叫苦不迭。有评论认为,在欧洲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银行业持续波动堪比“火上浇油”。不过,考虑到欧洲银行业整体健康状况仍然明显优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因此触发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外患”施压,近期让欧洲“很受伤”。德意志银行因在金融危机前出售住款抵押支持证券(RMBS),近日收到美国司法部开出的140亿美元天价罚单,此事震动了欧洲金融系统。耐人寻味的是,该消息被公布时,正值欧盟举办首脑峰会期间,虽然诸多欧盟高层领导人拒绝置评此事,但欧洲当地媒体及业界人士普遍担忧这是美欧经济“暗战”的直接表现。考虑到除德意志银行之外,欧洲还有另外5家银行尚未就RMBS问题与美国司法部展开和解谈判,欧洲银行业未来仍有可能继续承受外部的“罚款”压力。  “内忧”犹存,欧盟银行业改革进程久拖不决遭到了“警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了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对欧洲银行业陷入低利润泥潭的预期表示了担忧。IMF敦促欧盟相关监管机构尽快采取全面行动,解决欧元区银行业当前遗留的不良贷款,改进效率低下的商业模式。报告还认为,多家欧洲银行自上轮金融危机至今始终在疲于应对高水平减值资产,欧元的低利率使得银行失去活力。IMF建议欧盟决策层应下决心尽快强化破产规定,使银行摆脱不良贷款的包袱,同时着手对业绩较差的银行实行整合。  欧洲银行业当前暴露出的问题非一日之寒。其实,无论是脱欧抑或美国罚款,都只是触发风险产生的“导火索”,外界无需过多放大其边际效应。根据欧洲银行管理署(EBA)发布的2016年度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欧洲银行业总体资本状况改善较为显著,即使在极端情况下,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CET1)在2018年会降至9.4%,仍高于巴塞尔协议III的要求。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诺沃特尼近日表示,欧洲银行业近期出现的波动不会成为欧元区危机的下一个“风暴眼”,欧洲本土的金融机构正在“朝正确方向”过渡和调整。  欧洲银行业怎么了?引发近期银行业波动的“外患”看似来势汹汹,但恐怕“内忧”才是深层次原因。毋庸讳言,近期的银行业问题的确暴露出欧盟相关监管机构长期以来在监管与应对方面的执行力不足,“说多于做”成为普遍现象。欧盟委员会主席近日在欧洲议会发表公开讲话时也感慨道,欧洲领导人当前需要更加务实,而非一味地发表类似于诗歌般美好的“共同宣言”。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欧洲银行业内忧外患并存》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国美电器内忧外患
  -北京市公安局于日正式通知国美电器黄光裕因涉嫌经济刑事案件接受调查。国美电器发布公告称,国美总裁陈晓成为国美电器代理主席,方巍为代理首席财务官。黄光裕涉嫌操纵股价被调查的消息,再次让国美电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就在国美电器发生内部震荡,出现资金流危机的时候,美国最大的家电零售商百思买正在中国加速扩张,开始叫板国美。目前的国美,可谓内忧外患,充满荆棘。
  最大风险
  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根据公告信息,截止到2008年末,国美应付账款以及应付票据高达129亿元,与此同时,公司持有的现金与现金等价物约为30.51亿元,比2007年末下降了50%以上,现金流压力巨大。
  更为严重的是,国美电器的盈利能力也让投资人担心。2008年财报显示,国美当年实现净利润10.48亿元,同比利润约下降了7%。这是国美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下滑,也是国美上市公司部分首次在总收入和净利润两个指标上低于竞争对手苏宁电器。
  还有一个沉重的包袱就是国美将于2010年5月到期的一笔46亿元可转股债,如果债权人选择全部赎回,国美电器依靠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无法偿还,惟一的选择就是售股或增发。
  多家券商机构也以发布研究报告的形式对此给予了分析。招商证券的研究员表示,国美面临的最大可能风险包括:银行提高承兑汇票质押比例和供应商挤兑。如果出现上述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国美电器都有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资金短缺
  国美对外折价售股筹资
  国美电器的传闻一波接一波。能否复牌,并非是国美眼下的难题,如何解决账面资金的紧缺,才是国美电器目前亟须解决的难题。
  国美2008年度财报显示,其应付票据、应付货款、可换股债券及银行借贷四项相加高达166亿元,但其所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30亿元,不及2007年的一半,与主要竞争对手苏宁相比少了70亿元。
  黄光裕事件后,国美股价急挫,来自银行基金和供应商等方面的财务压力剧增,为了筹集充足的资金,国美电器高层将目光投向海内外投资机构。但由于担心黄光裕事件影响的不可预料性,很多投行基金持观望态度。
  国美一分公司高层曾向时代周报记者诉苦:“去年底资金压力很大,我几乎都到崩溃的边缘了,不过现在已舒缓很多。”在与记者沟通时,他不时指挥部下稳住某某银行。
  配售协议若达成
  控制权有易主风险
  据上述国美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KKR、贝恩和华平等机构投资者同意认购国美股权,不过是否以国美停牌前收市价每股1.12港元来计算目前无法确定,因为这些投行担心复牌后国美股价再度重挫,得不偿失。至于是否为外界盛传的以20%的“折价”认购国美20%的股权,他表示目前高层在沟通中,不清楚具体如何操作
  如果配售协议达成,国美紧张的现金压力将得以舒缓,但此举也意味着,目前国美第一大股东的黄光裕的股权也将被稀释。如果国美电器将20%股权出售给私募基金,控制权将面临重新分配,尤其是当这部分股权为一家投行收购时,控股权无疑面临异姓风险。
  美国百思买
  加速扩张叫板国美
  除了上述国美电器的资金紧张压力之外,国美电器还正被美国最大的家电零售商百思买叫板。
  百思买正在中国加速扩张,甚至不惜与国美正面竞争,目的就是争夺中国这个规模巨大,且还在不断增长的家用电器消费市场。一边是中国市场家电零售业的巨头,一边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的零售和分销及服务巨头,二者相遇在中国市场,注定会有一番厮杀。
  日前,百思买宣布将在中国开设7至12家新店。百思买旗下的百思买国际CEO罗伯特·威利特说,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到十年间在中国开设几百家新门店,目标直指竞争对手——本土的国美电器。
  在百思买宣布自己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不久后,国美电器董事长兼总裁陈晓表示,国美2009年的经营重点将由销售为主导转向以获得利润增长为主导。
  差异很明显
  国美外压不断增加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张忠教授和卡耐基-梅隆大学泰珀商学院的金苏克·杰拉什教授就零售企业“店中店”的模式进行过一番调查。
  从顾客的角度来说,百思买和他的竞争对手的差异实在太明显不过了。百思买的店员身着颜色明快的制服,态度专业有礼;安静整洁、精心设计的店堂里陈列着各种品牌的商品。而多数本土家电零售店却是环境脏乱、嘈杂无序、店员服饰不整、冷淡无礼、对自己销售的产品知之甚少。而且,由于许多厂家都在店中店中委派自己的销售员,店员总是“强势”推销一种品牌,而抹黑其他竞争品牌。这种模式除了创造一种不受欢迎的街市氛围外,也使消费者很难做出理性的选择。
  似乎意识到了这种压力,现在国美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顾客。
  陈晓在公司的年报中写道,“我们需要对消费者购物和售后服务体验的整体关怀”。2008年,国美继续改善自己的服务,譬如推出会员制、提供家用电器修理服务、延长保修期、设立客户服务中心以及改善售后服务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
  (新华社 中新网 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
没有相关新闻
更多相关搜索: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用户名:密码:
评论198083条
评论143898条
评论130109条
评论120166条
评论113158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存款锐减8000亿 银行揽存压力剧增
存款锐减8000亿 银行揽存压力剧增
在部分地区出现民间借贷风波后,民间资金并未如预期进入银行系统。在利率市场化迟迟不启动的僵局下,银行存款在继续下滑,存贷比压力日盛,揽存压力与去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央行2月10日公布的金融报告显示,1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8000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事实上,2008年以来,只有2011年出现了1月份存款数额绝对下降的现象,而主要是存款口径调整导致(委托存款采取扣除委托贷款后的余额计,导致存款下降约5000亿元),今年1月份存款下降幅度则较为罕见。
与存款大幅下降相呼应的是,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仅7381亿元,大大低于市场1万亿左右的预期,同比大幅减少近30%,属三年来新低。
  存款锐减
2月14日上午,工商银行浙江地区某支行行长参加了一个紧急会议,主要内容就是探讨关于存款急剧流出本行的原因所在。他所在的市级分行今年1月份以来,仅公司业务领域流出的存款就超过66亿元。“我最担心的是揽存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他说。
2月至今已过半,存款减少的趋势是否有变?记者分别向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7家银行中高层了解,均反映银行存款在继续减少。
“实业领域闹钱荒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儿了,你给它500万贷款,前几天可能账上还留个两三百万的"派生存款",但一周后账上就可能只剩几百块钱。”开春正好是企业传统的“播种”时期,贷款难以派生出存款,使得银行存款越来越少,银行体系流动性衰减又反过来加剧了贷款紧张,形成非良性循环。“一城商行管理人士认为。
另外三家银行高层人士认为,这种存款流出是一种失常现象,看似常规的资金进出,实际上规模正在不断叠加。
“商业银行有一种信用创造和放大机制,存贷款只要一头出现收缩,必然相互影响、共振。”浙江省人民银行的一位人士也了解到这一情况,认为这实际上是在宏观调控背景下的总体趋势。“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存款比贷款少增,银行放贷自然难为无米之炊。而贷款一到企业,很快泻得踪迹全无。”
在总体存款减少的基础上,受春节因素影响,企业存款向个人存款转移较多。由此出现了央行金融报告中的新情况:企业存款减少2.37万亿元,而住户存款增加1.68万亿元。但是,对比2011年1月,住户存款增加1.4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 .27万亿元。企业存款与住户存款两者一减一增,资金内部转换清晰。
  钱到哪里去了?
资金由公转私,再由个人发散入市场,这是记者采访了企业、银行等领域人士后得到的结论。
“在通胀压力下,储蓄存款利率不仅远远低于民间借贷利率,且实际上也没跑出CPI的增长幅度,银行存款的吸引力自然就下降了。而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贵金属正在成为一些市民寻求资金短期保值与收益的新途径。”兴业银行(601166,股吧)上海某支行副行长告诉记者,1月份人民币存款下降较多,主要是由于理财产品导致存款波动加大,存款长期处于负利率状况,促使居民储蓄存款从银行转移到其他投资渠道。“2月份也是这种趋势,我判断,3月也不会变。”
银行的揽存压力再现。元宵节前后,浙江的金先生陆续收到8条关于银行揽存的信息,其中有中介、有银行员工。短信中称,到该行办理短期、长期存款,可当场贴付银行利息外的额外息差。
“把钱放银行里干嘛呢?”张先生反问记者,他上周刚转了一笔资金准备合伙到一线城市去拿地。张先生是温州人,这笔资金此前一直在民间流转放贷。温州民间借贷风波出现后,他再也不敢出借了,但放银行又觉得“太不划算”,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去投资土地市场。
另外,股市春节前后的放量也被认为是存款流向的重要“嫌疑”之低。2012年以来,股市的显著特征是市场波动幅度加大,今年以来的市场波动率为26.6%,远高于%的水平。同时交易量在放大。与去年12月相比,今年以来沪深300日均成交额从307亿元放大到486亿元。
免责声明:转载文章仅作为互联网信息传播之用,版权与马可资讯无关。文章观点及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文章内容有误需做稿件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
财富稳涨!这些你需要知道
房地产网络人气榜!
宝马7系 2016款 750Li xDrive
选房看房 买房无忧!
长安CS75 2014款 1.8T
有面子!DS 6 尊享版 SUV(图)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银行资讯
银行业弱势在哪儿:内忧外患压力剧增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23:11:00
  文/张萧然
  “银行是弱势群体。”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4日的发言引发现场哄堂大笑。看到此说,想来场外大笑的人更多。
  银行,弱势群体,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两个完全没有关联的名词,甚至有点风马牛不相及。有网友曾如此吐槽中国银行:网银被盗了,储户自己负责;ATM机取出假钱,银行无责任;ATM机故障多吐钱,储户被判刑……
  带有调侃的语气中暗含着网友眼中银行的强势形象。不仅网友如此看,仅就数据来看,银行也一直是财大气粗。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全球利润最高的公司是中国工商银行,苹果为全球第二。全球最赚钱公司来自十大公司,其中七个是能源公司,六个是银行,四个银行总部皆在中国。
  如此强势的形象,如此财大气粗,何来弱势之说,何况之说出自中国四大银行之一的建行行长之口,引来哄堂大笑在所难免。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此说并不仅是笑话,堂堂一行之长,决不会信口雌黄,或许他另有苦衷,从另一个视角真实地揭示了银行业光鲜靓丽的外表下真实的生存现状。
  综合来看,银行业的现状可谓内忧外患:金融改革的大幕已经拉起,贷款利率的下限早在2年前就已经放开,利率市场化只剩存款利率上限临门一脚。银行揽存压力与日俱增,银行间的揽存大战愈演愈烈;外部的压力同样不容小觑,互联网金融正掀起新一轮的金融大战,自近两年崛起的支付宝[微博]到今年的红包浪潮,互联网公司可谓抢尽了风头。走在互联网金融前列的为何是两家互联网公司,而不是金融体系中根系更深的国有银行?这让人深思。长远来看,民间金融是国有银行的另一支劲敌,民间金融近两年所掀起的金融风暴已让国有银行尝到了苦头,未来崛起后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同样不容国有银行忽视。
  数据显示,国有行业在高额利润背后的不良贷款指标同样惊人。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是6944亿元,较去年末上升1023亿元,已经超过2013年全年不良贷款增加规模的992亿元。
  也就是说,在金融改革浪潮、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等多种力量的冲击下,国有银行业的黄金时代正一去不复还,如果不及时转型,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将日渐下滑。银行业虽还难以说是弱势群体,但在利润空间减少、生存空间压力逐渐加大的情况下,银行还想成为一个强势垄断行业,已变得不可能。银行行长自言银行为弱势群体,看来绝不是笑话那么简单,它从另一方面反映了银行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以及未来堪忧的前景。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cn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4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银行业弱势在哪儿:内忧外患压力剧增|银行|弱势群体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银行业弱势在哪儿:内忧外患压力剧增
  文/张萧然
  “银行是弱势群体。”中国行长张建国4日的发言引发现场哄堂大笑。看到此说,想来场外大笑的人更多。
  银行,弱势群体,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两个完全没有关联的名词,甚至有点风马牛不相及。有网友曾如此吐槽:网银被盗了,储户自己负责;ATM机取出假钱,银行无责任;ATM机故障多吐钱,储户被判刑……
  带有调侃的语气中暗含着网友眼中银行的强势形象。不仅网友如此看,仅就数据来看,银行也一直是财大气粗。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全球利润最高的公司是中国,苹果为全球第二。全球最赚钱公司来自十大公司,其中七个是能源公司,六个是银行,四个银行总部皆在中国。
  如此强势的形象,如此财大气粗,何来弱势之说,何况之说出自中国四大银行之一的建行行长之口,引来哄堂大笑在所难免。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此说并不仅是笑话,堂堂一行之长,决不会信口雌黄,或许他另有苦衷,从另一个视角真实地揭示了银行业光鲜靓丽的外表下真实的生存现状。
  综合来看,银行业的现状可谓内忧外患:金融改革的大幕已经拉起,贷款利率的下限早在2年前就已经放开,利率市场化只剩存款利率上限临门一脚。银行揽存压力与日俱增,银行间的揽存大战愈演愈烈;外部的压力同样不容小觑,互联网金融正掀起新一轮的金融大战,自近两年崛起的支付宝到今年的红包浪潮,互联网公司可谓抢尽了风头。走在互联网金融前列的为何是两家互联网公司,而不是金融体系中根系更深的国有银行?这让人深思。长远来看,民间金融是国有银行的另一支劲敌,民间金融近两年所掀起的金融风暴已让国有银行尝到了苦头,未来崛起后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同样不容国有银行忽视。
  数据显示,国有行业在高额利润背后的不良贷款指标同样惊人。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是6944亿元,较去年末上升1023亿元,已经超过2013年全年不良贷款增加规模的992亿元。
  也就是说,在金融改革浪潮、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等多种力量的冲击下,国有银行业的黄金时代正一去不复还,如果不及时转型,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将日渐下滑。银行业虽还难以说是弱势群体,但在利润空间减少、生存空间压力逐渐加大的情况下,银行还想成为一个强势垄断行业,已变得不可能。银行行长自言银行为弱势群体,看来绝不是笑话那么简单,它从另一方面反映了银行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以及未来堪忧的前景。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业压力测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