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东莞更高水平发展的平台去展业

       
欢迎订阅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至。 上 手机登录
黄奇帆在高档饰品加工贸易专题工作会议上指出充分利用重庆开放平台 大力发展高档饰品产业集群
  重庆日报讯(记者 商宇)9月23日,市政府召开高档饰品加工贸易专题工作会议。市长黄奇帆指出,要充分利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搭建的开放平台,大力发展高档饰品产业集群,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重庆经济新的增长点。
  会上,相关部门、区县以及汇业珠宝公司、亿兴泰珠宝公司、煦瑞珠宝公司、诺宝钟表公司等高档饰品生产企业介绍了重庆高档饰品产业发展情况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听取大家发言后,黄奇帆说,黄金、珠宝、钻石、首饰、钟表等高档饰品生产加工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产业,也是劳动密集、资金密集、产值高、税收高的产业,国家历来鼓励发展。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老百姓对黄金珠宝等高档饰品的消费量日益增长,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随着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不断推进,开放平台日益完善,江北国际机场已成为国家级交通枢纽、国家一类口岸,旁边还配套有空港保税区,这为发展高档饰品生产加工和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黄奇帆说,近年来,随着加工工艺、营销方式的发展,高档饰品产业已从过去的作坊式生产走向产业链集群式发展。重庆发展高档饰品产业,也要走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之路。不仅生产加工环节要大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全力提高增加值,更要发展包括从原材料供应、设计研发、生产加工到检测、包装、内销、外销、售后服务、支付结算在内的全产业链,努力提高整个产业的附加值。要围绕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招商。此外,还要做好产业的规划布局,充分发挥保税港区和航空枢纽的功能作用,在空港保税区和产业基础好的区县规划布局高档饰品生产加工基地,相对集中发展,并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副市长刘强主持会议。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 更多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 欢迎光临齐河县教育局
网站公告: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齐河县教育局 &
齐河县承接产业京津产业转移发展主平台 发布时间:日 来源: (一)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 为抢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山东省“一圈一带”等战略机遇,齐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于2013年12月份组建成立了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借助联通首都经济圈与省会经济圈的优势,形成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 发展优势。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齐河县城南部,东与天桥区接壤,南与槐荫区隔黄河相望,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济南建邦大桥、京台高速黄河大桥、济齐黄河大桥使高新区与济南实现“零距离”对接,20分钟即可到达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35分钟到达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处于德州“南融”与济南“北跨”战略的最佳结合点,是全县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圈一带”等战略的重要平台。 主导产业。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按照“科技造梦、产业造城、自主创新、高端领航”的发展理念,借助与北京中关村海淀园、山东大学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面向京津,依托济南,主要发展创业孵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商务、智能技术五大产业。目前,已有投资45亿元的中关村海淀园齐河科技城、投资4.2亿元的百多安生物医学科技园、投资2亿元的山东中恒碳纤维尖端制造等一批高新产业项目先后签约落地,以中关村e谷齐河孵化器为代表的“互联网+”项目,以山东大学德州(齐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山东大学碳纤维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先进技术齐河中试基地、台湾台塑碳纤维齐河技术服务中心为代表的近10家基地和科研院所落户园区,以及齐鲁驿淘电子商务产业园、省级众创空间—山东创乐堡齐河众创空间等项目已相继签约落户,园区“五园一基地”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营商环境。园区配套设施完善,实现九通一平。服务功能齐全,建设人才公寓、餐饮超市、健身中心等,做到宜居;既有办公,又有中试、创业咖啡和综合会议培训中心等,做到宜业;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国际人才港,为创业者提供三证联办、金融服务、法律咨询、人才申报、成果转化等综合型、一站式信息平台,做到宜商;园区与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欧乐堡梦幻世界等旅游目的地近在咫尺,动静皆宜,做到宜游;物业精细,包括基础服务、延伸服务(人事代理、会议服务、班车接送、代收快递等)、在线服务等。 入园条件。入园企业需符合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商务、智能技术、创业孵化等五大产业定位。 优惠政策。财政补助上,对园区内企业水电、物业、房租、餐饮消费等进行减免或补助;产业扶持上,出台了《齐河县高新技术产业专项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齐河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管理办法》,加大对园区企业的扶持力度;人才支持上,出台了《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百人工程”推进协同发展示范县建设的意见》、《齐河县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政策》,对落户齐河的高端人才给予奖励扶持,园区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 联 系 人:杨武强
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联系电话: (二)山东省齐河经济开发区 河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9年7月,2002年3月升级为省级开发区,规划总面积8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辖12个社区(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6.5万,是全国“十二五”可持续发展开发区、首届山东省最佳投资园区、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园区;是“中国新兴机械装备城”、“新能源汽车城”。经济综合实力位列全省136个省级开发区第15位。
发展优势。齐河经济开发区区位独特。距济南市中心仅11公里,黄河一桥、二桥、建邦黄河大桥、济齐黄河大桥连接两地。驱车15分钟可达济南市区,20分钟可达高铁西客站,30分钟可达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京沪高铁、京沪、邯济及太青客运专线4条铁路,京台、济聊、青银、济南北绕城4条高速公路,5条国、省道穿境而过,全境有高速出入口8个,3.5小时可到达北京和青岛港口,通过青岛、天津港口出口货物3天即可到达日韩等国。 齐河经济开发区聘请中国规划设计院高标准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累计投入资金120亿元,建设主次干道28条,搭建起“九横十六纵”的道路框架。天然气铺设里程100余公里,高标准实现了“九通一平”。区内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9座,实现了双回路供电;日处理1.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垃圾200吨的垃圾处理厂、日供水4万吨的自来水厂各一处。
齐河经济开发区区内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处,博士后工作站1处,省级研发机构11个,市级研发机构43个。30公里内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20余所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与46所高校结成人才战略合作伙伴,几十万学子、几十所科研机构可满足企业对人才及技术的需要。
主导产业。齐河经济开发区抢抓京津冀一体化、“一圈一带”两大机遇,倾力打造六大传统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六大传统产业:①新能源汽车制造业②现代物流业③高端冶金装备制造业④高端食品产业⑤煤及绿色化工产业⑥生物医药产业。四大新兴产业:①现代信息技术产业②智能装备制造产业③新材料产业④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营商环境。齐河经济开发区坚持“环境就是竞争力,服务就是生产力”,“开发区就是企业的服务区,开发区工作人员就是企业服务员”的服务理念,严格落实项目“七个一”推进机制、“四定两保”责任制和绿色通行证制度,成立了县企业服务中心,做到了“围墙内的事儿企业办,围墙外的事儿政府办”。
入园条件。入园项目应符合齐河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规划和用地规划;主要落户产业类型是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新材料等项目。 优惠政策。落户开发区内的产业、项目及土地、政策将依据县委、县政府及县招商局制定、出台的相关的规定、政策执行。 联 系 人:刘
齐河经济开发区招商局长 联系电话: (三)黄河国际生态城 黄河国际生态城与济南市隔黄河相望,是德州“南融”先行地、齐河接轨济南的“门户”,总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京沪高铁、京沪铁路、京台高速、济聊高速、国道309纵横交织,与济南有京台高速黄河大桥、济南建邦大桥和济齐黄河大桥“三桥”相连,实现了真正的“零距离”对接,10分钟可到达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30分钟到达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按照把黄河国际生态城建设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总体要求,围绕“济德一体化先导区、省会城市群重要商务区、全省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发展定位,由新加坡裕廊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总体规划。规划遵循“感受激情、呼吸自然、放松身心、享受温馨与快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时代气息、生态特色、文化旅游、健康休闲”的特点,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了文化旅游、商务新城、休闲养生等“三大板块”格局。2010年11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发展优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京沪高铁、京沪铁路、京台高速、济聊高速、国道309纵横交织;与济南通过京台高速黄河大桥、济南建邦大桥和济齐黄河公路大桥“三桥”相连;10分钟到达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30分钟到达济南国际机场。历史人文,底蕴丰厚。生态城内有周朝诸候会盟地、野井亭、晏子采邑、定慧寺、老残观凌处和康熙皇帝三次南巡驻跸之所等历史人文资源。资源丰富,环境秀美。温泉资源覆盖整个生态城,已注册“齐鲁温泉城”商标;有林面积2.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58.6%,有天鹅、丹顶鹤等数十种珍稀鸟类、十余种鱼类在此栖居。
主导产业。以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重点建设文化旅游、商务新城、休闲养生三大板块,打造文化旅游、健康医疗、航空经济、度假酒店、商业服务五大产业集群。 营商环境。 在营商硬环境方面,投入百亿元实施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工程,实现九通一平。同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打造一流营商软环境。所有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干部都是服务人员。对引进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管理。 入园条件。入园项目须符合黄河国际生态城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定位,符合绿色、生态、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文化旅游板块主要引进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商业服务、主题公园等产业;商务新城板块为生态城的核心区,重点打造行政商务中心,主要引进行政办公、总部经济、会展中心、现代金融、教育培训、健康医疗、楼宇经济等产业;休闲养生板块主要引进生态旅游、健康养老、温泉养生、运动休闲等产业,将旅游、休闲与养生相结合,打造生态城的生态休闲特色旅游品牌。 优惠政策。齐河县已出台支持服务业发展鼓励政策,县财政每年将安排5000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扶持全县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 联 系 人:沈 静
黄河国际生态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联系电话: (四)齐河县济北高铁枢纽经济协作区 济北高铁枢纽经济协作区位于齐河县东北部,规划面积68.7平方公里,在4.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重点发展高铁配套产业、城市综合体、商贸服务和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产业。在1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起步区内重点发展以铁路配套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机电加工和高新技术应用四大产业集群。目前,园区内已有投资7亿元的美安储运、投资2亿元的济南施耐德格斯特石油化工项目等19家企业落户。 发展优势。园区与省会济南交界,距离建邦黄河大桥6公里,距济南市中心仅20公里,距济南西客站和遥墙机场分别是30公里、40公里,处于省会“半小时经济圈”内,是德州市离济南市区最近的产业园区。济南北绕城高速、青银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等多条交通干线穿境而过,距北京、天津、青岛等大中城市仅3小时路程。正在建设的太青高铁济南北站位于协作区的西部,建成后将承担太青、京沪、济郑三条高铁线路的枢纽作用,形成高铁互通、客流互换。此外,济南北站建成后将开启晋京津冀鲁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之窗,打造新的晋京津冀鲁和长三角地区区际通道,区域间人员、信息和技术交流将更为便利,传导经济发达地区辐射作用,有利于加快推进德州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和加深与长三角地区的交流联系。
主导产业。围绕精准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工作目标,将物流产业、铁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材料确定为协作区主导产业重点培植。依托“齐河动车组高级修”基地项目的落户,着力发展高铁机修配件及其相关联的高铁产业集群,建成全国知名的动车组机修特色产业园区。 营商环境。基础设施上。协作区成立以来先后投资3亿多元实施了道路、电力、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一季度,协作区对工业园区内的四条路网进行了续建,并对建邦大道沿线与青银高速、绕城高速交汇处进行路面下挖施工。目前两项工程已基本完工。并根据齐河县2016年城建计划,济北高铁协作区将在年内实施高铁大道,高铁站前广场和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建设,增强协作区综合承载力。争取省高速集团支持,在青银高速与建邦大道交汇处建设一处高速公路出入口。市政设施上。协作区计划建成日处理30吨和50吨的垃圾中装站各一处、建成100MW(兆瓦)和200MW(兆瓦)锅炉房各一处、建成规模1*50MVA,110KV(千伏)变电站一处预计总投资6150万元。房地产开发上。规划建设高铁社区:结合国科等外围用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居住产业。根据不同目标人群分别建设高端居住住宅、原住民安置住宅、产业配套住宅和养老休闲住宅。 入园条件。落户协作区工业园区的工业项目按照投资强度不低于220万/亩,投产后税收不低于15万元/亩的标准执行。 优惠政策。落户协作区核心区内的产业、项目及土地、政策将依据县委、县政府及县招商局制定、出台的相关的规定、政策执行。 联 系 人:官
济北高铁经济枢纽协作区党工委委员、
管委会副主任 联系电话: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山东省政府
山东省发改委
德州市政府
发表时间: 16:09:29
作者:招商办& 来源:本站&
齐河县承接产业京津产业转移发展主平台
(一)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
为抢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山东省“一圈一带”等战略机遇,齐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于2013年12月份组建成立了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借助联通首都经济圈与省会经济圈的优势,形成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
发展优势。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齐河县城南部,东与天桥区接壤,南与槐荫区隔黄河相望,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济南建邦大桥、京台高速黄河大桥、济齐黄河大桥使高新区与济南实现“零距离”对接,20分钟即可到达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35分钟到达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处于德州“南融”与济南“北跨”战略的最佳结合点,是全县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圈一带”等战略的重要平台。
主导产业。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按照“科技造梦、产业造城、自主创新、高端领航”的发展理念,借助与北京中关村海淀园、山东大学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面向京津,依托济南,主要发展创业孵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商务、智能技术五大产业。目前,已有投资45亿元的中关村海淀园齐河科技城、投资4.2亿元的百多安生物医学科技园、投资2亿元的山东中恒碳纤维尖端制造等一批高新产业项目先后签约落地,以中关村e谷齐河孵化器为代表的“互联网+”项目,以山东大学德州(齐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山东大学碳纤维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先进技术齐河中试基地、台湾台塑碳纤维齐河技术服务中心为代表的近10家基地和科研院所落户园区,以及齐鲁驿淘电子商务产业园、省级众创空间—山东创乐堡齐河众创空间等项目已相继签约落户,园区“五园一基地”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营商环境。园区配套设施完善,实现九通一平。服务功能齐全,建设人才公寓、餐饮超市、健身中心等,做到宜居;既有办公,又有中试、创业咖啡和综合会议培训中心等,做到宜业;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国际人才港,为创业者提供三证联办、金融服务、法律咨询、人才申报、成果转化等综合型、一站式信息平台,做到宜商;园区与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欧乐堡梦幻世界等旅游目的地近在咫尺,动静皆宜,做到宜游;物业精细,包括基础服务、延伸服务(人事代理、会议服务、班车接送、代收快递等)、在线服务等。
入园条件。入园企业需符合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商务、智能技术、创业孵化等五大产业定位。
优惠政策。财政补助上,对园区内企业水电、物业、房租、餐饮消费等进行减免或补助;产业扶持上,出台了《齐河县高新技术产业专项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齐河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管理办法》,加大对园区企业的扶持力度;人才支持上,出台了《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百人工程”推进协同发展示范县建设的意见》、《齐河县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政策》,对落户齐河的高端人才给予奖励扶持,园区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
联&系&人:杨武强& 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联系电话:
(二)山东省齐河经济开发区
河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9年7月,2002年3月升级为省级开发区,规划总面积8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辖12个社区(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6.5万,是全国“十二五”可持续发展开发区、首届山东省最佳投资园区、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园区;是“中国新兴机械装备城”、“新能源汽车城”。经济综合实力位列全省136个省级开发区第15位。
&&&发展优势。齐河经济开发区区位独特。距济南市中心仅11公里,黄河一桥、二桥、建邦黄河大桥、济齐黄河大桥连接两地。驱车15分钟可达济南市区,20分钟可达高铁西客站,30分钟可达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京沪高铁、京沪、邯济及太青客运专线4条铁路,京台、济聊、青银、济南北绕城4条高速公路,5条国、省道穿境而过,全境有高速出入口8个,3.5小时可到达北京和青岛港口,通过青岛、天津港口出口货物3天即可到达日韩等国。
齐河经济开发区聘请中国规划设计院高标准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累计投入资金120亿元,建设主次干道28条,搭建起“九横十六纵”的道路框架。天然气铺设里程100余公里,高标准实现了“九通一平”。区内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9座,实现了双回路供电;日处理1.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垃圾200吨的垃圾处理厂、日供水4万吨的自来水厂各一处。
&&& 齐河经济开发区区内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处,博士后工作站1处,省级研发机构11个,市级研发机构43个。30公里内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20余所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与46所高校结成人才战略合作伙伴,几十万学子、几十所科研机构可满足企业对人才及技术的需要。
&&& 主导产业。齐河经济开发区抢抓京津冀一体化、“一圈一带”两大机遇,倾力打造六大传统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六大传统产业:①新能源汽车制造业②现代物流业③高端冶金装备制造业④高端食品产业⑤煤及绿色化工产业⑥生物医药产业。四大新兴产业:①现代信息技术产业②智能装备制造产业③新材料产业④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营商环境。齐河经济开发区坚持“环境就是竞争力,服务就是生产力”,“开发区就是企业的服务区,开发区工作人员就是企业服务员”的服务理念,严格落实项目“七个一”推进机制、“四定两保”责任制和绿色通行证制度,成立了县企业服务中心,做到了“围墙内的事儿企业办,围墙外的事儿政府办”。
&&&&入园条件。入园项目应符合齐河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规划和用地规划;主要落户产业类型是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新材料等项目。
优惠政策。落户开发区内的产业、项目及土地、政策将依据县委、县政府及县招商局制定、出台的相关的规定、政策执行。
联&系&人:刘& 明&& 齐河经济开发区招商局长
联系电话:
(三)黄河国际生态城
黄河国际生态城与济南市隔黄河相望,是德州“南融”先行地、齐河接轨济南的“门户”,总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京沪高铁、京沪铁路、京台高速、济聊高速、国道309纵横交织,与济南有京台高速黄河大桥、济南建邦大桥和济齐黄河大桥“三桥”相连,实现了真正的“零距离”对接,10分钟可到达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30分钟到达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按照把黄河国际生态城建设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总体要求,围绕“济德一体化先导区、省会城市群重要商务区、全省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发展定位,由新加坡裕廊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总体规划。规划遵循“感受激情、呼吸自然、放松身心、享受温馨与快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时代气息、生态特色、文化旅游、健康休闲”的特点,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了文化旅游、商务新城、休闲养生等“三大板块”格局。2010年11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发展优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京沪高铁、京沪铁路、京台高速、济聊高速、国道309纵横交织;与济南通过京台高速黄河大桥、济南建邦大桥和济齐黄河公路大桥“三桥”相连;10分钟到达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30分钟到达济南国际机场。历史人文,底蕴丰厚。生态城内有周朝诸候会盟地、野井亭、晏子采邑、定慧寺、老残观凌处和康熙皇帝三次南巡驻跸之所等历史人文资源。资源丰富,环境秀美。温泉资源覆盖整个生态城,已注册“齐鲁温泉城”商标;有林面积2.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58.6%,有天鹅、丹顶鹤等数十种珍稀鸟类、十余种鱼类在此栖居。
&&&主导产业。以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重点建设文化旅游、商务新城、休闲养生三大板块,打造文化旅游、健康医疗、航空经济、度假酒店、商业服务五大产业集群。
营商环境。&在营商硬环境方面,投入百亿元实施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工程,实现九通一平。同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打造一流营商软环境。所有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干部都是服务人员。对引进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管理。
入园条件。入园项目须符合黄河国际生态城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定位,符合绿色、生态、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文化旅游板块主要引进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商业服务、主题公园等产业;商务新城板块为生态城的核心区,重点打造行政商务中心,主要引进行政办公、总部经济、会展中心、现代金融、教育培训、健康医疗、楼宇经济等产业;休闲养生板块主要引进生态旅游、健康养老、温泉养生、运动休闲等产业,将旅游、休闲与养生相结合,打造生态城的生态休闲特色旅游品牌。
优惠政策。齐河县已出台支持服务业发展鼓励政策,县财政每年将安排5000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扶持全县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
联 系 人:沈 静& 黄河国际生态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联系电话:
(四)齐河县济北高铁枢纽经济协作区
济北高铁枢纽经济协作区位于齐河县东北部,规划面积68.7平方公里,在4.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重点发展高铁配套产业、城市综合体、商贸服务和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产业。在1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起步区内重点发展以铁路配套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机电加工和高新技术应用四大产业集群。目前,园区内已有投资7亿元的美安储运、投资2亿元的济南施耐德格斯特石油化工项目等19家企业落户。
发展优势。园区与省会济南交界,距离建邦黄河大桥6公里,距济南市中心仅20公里,距济南西客站和遥墙机场分别是30公里、40公里,处于省会“半小时经济圈”内,是德州市离济南市区最近的产业园区。济南北绕城高速、青银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等多条交通干线穿境而过,距北京、天津、青岛等大中城市仅3小时路程。正在建设的太青高铁济南北站位于协作区的西部,建成后将承担太青、京沪、济郑三条高铁线路的枢纽作用,形成高铁互通、客流互换。此外,济南北站建成后将开启晋京津冀鲁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之窗,打造新的晋京津冀鲁和长三角地区区际通道,区域间人员、信息和技术交流将更为便利,传导经济发达地区辐射作用,有利于加快推进德州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和加深与长三角地区的交流联系。
& 主导产业。围绕精准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工作目标,将物流产业、铁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材料确定为协作区主导产业重点培植。依托“齐河动车组高级修”基地项目的落户,着力发展高铁机修配件及其相关联的高铁产业集群,建成全国知名的动车组机修特色产业园区。
营商环境。基础设施上。协作区成立以来先后投资3亿多元实施了道路、电力、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一季度,协作区对工业园区内的四条路网进行了续建,并对建邦大道沿线与青银高速、绕城高速交汇处进行路面下挖施工。目前两项工程已基本完工。并根据齐河县2016年城建计划,济北高铁协作区将在年内实施高铁大道,高铁站前广场和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建设,增强协作区综合承载力。争取省高速集团支持,在青银高速与建邦大道交汇处建设一处高速公路出入口。市政设施上。协作区计划建成日处理30吨和50吨的垃圾中装站各一处、建成100MW(兆瓦)和200MW(兆瓦)锅炉房各一处、建成规模1*50MVA,110KV(千伏)变电站一处预计总投资6150万元。房地产开发上。规划建设高铁社区:结合国科等外围用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居住产业。根据不同目标人群分别建设高端居住住宅、原住民安置住宅、产业配套住宅和养老休闲住宅。
入园条件。落户协作区工业园区的工业项目按照投资强度不低于220万/亩,投产后税收不低于15万元/亩的标准执行。
优惠政策。落户协作区核心区内的产业、项目及土地、政策将依据县委、县政府及县招商局制定、出台的相关的规定、政策执行。
联&系&人:官& 峰& 济北高铁经济枢纽协作区党工委委员、
&&管委会副主任
联系电话:
&&&|&&&&&&&|&&&&&&&|&&&&&&&|&&&&&&&|&&&&
Copyright Right (C) 2012
Powered By 齐河县教育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翱翔天际展望更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