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逆回购收益计算债券七天回购利率在哪看!求详细说明!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回购利率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 国债回购利率
国债回购利率
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期限结构研究 于鑫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 200433)..摘要: 本文在给出利率期限结构预期假说的定义及其推论的基础上,利用单位根和..我国尚未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短期国债市场,国债品种少,没有相应的短期国债利率..10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继续回升至2.86%..对于空余资金,我们利用近期国债回购利率较高的情况,在国债回购中获得较高的..27.在国债回购市场,回购市场利率一般( )同业拆借利率。
A.低于 B.高于 C.等..市场利率水平为同期国债回购利率。 对于修正持续期的计算,也可按银监会要求..关注周二光大银行申购对市场的影响,可以根据当天GC001(1天国债回购交易)的价..,):72-77. 李彪,杨宝臣. 基于国债回购市场数据的利率预期理论.....- rft)
ξ ⑴ 其中,市场组合的收益rmt用相应市场指数收益代替,无风险利率..近期资金面仍然宽松,交易所市场1天国债回购利率下跌36.14%,全日成交66.60亿..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债券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中央银行融资券以及其它经中..回购:交易所市场一天国债回购利率上涨1.48%,收盘报1.710。七天回购利率上涨.. 回购:交易所市场一天国债回购利率上涨8.75%,收盘报1.305。七天回购利...但从盘中看,有明..同时也是金融机构揽存的重要日子,从市场1日国债回购利率...而近期银行间质押式国债回购利率显著上升,也暗示着流动性宽裕的局面可能出现..2007年11月助理理财规划师考试专业能力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6.掌握我国债券回购交易的清算与交收。 第十四章《证券登记与交易结算》 1...获得相同时间内对应数量的国债抵押权,期满后,以卖出国债抵押权的方式收回借..通常把无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国库券利率视为纯利率。市场利率是市场资金借贷成..
本文国债回购利率的相关文章
1、2、3、4、5、6、7、8、9、10、七天回购利率的影响因素 天回购利率的介绍_微博生活网
你目前正在浏览:& > &
七天回购利率的影响因素
七天回购利率的影响因素
计算过程包括异常数据处理,实际涵盖了回购期限为2、日加权数据生成和计算移动平均利率三个阶段、7天的质押式回购交易、6、3、4、5,R007是统计意义上的综合品种,符合市场惯例七天回购移动平均利率   银行间市场七天回购移动平均利率(即原来的“基准利率参考指标”,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定义,下简称移动平均利率)的数据基础是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R007)
七天回购利率的介绍 ……
七天回购利率,银行间市场七天回购移动平均利率(即原来的“基准利率参考指标”,下简称移动平均利率)的数...什么是&7天回购利率&? ……
银行间市场七天回购移动平均利率(即原来的“基准利率参考指标”,下简称移动平均......七天回购利率下跌或者上涨有什么意义?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
表明资金的供求状况,对股市影响不是非常明显七天回购利率与回购定盘利率是一样的吗? ……
不一样。7天回购利率是债券市场上最具有利率基准潜质的指标。就整个债券市场而言,银行间市场作为机构市场...什么是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 ……
质押式回购是交易双方以债券为权利质押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在质押式回购......回购利率计算方法 ……
n为买方自买入至持有债券到期整年利息支付次数,不足一年部分不再计算; d为...回购利率的相关知识2...那里能找到七天回购利率的相关数据啊? ……
任意行情软件输入204007都可以看。 比如:大智慧,同花顺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七天回购利率》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七天回购利率
七天回购利率
范文一:七天回购移动平均利率银行间市场七天回购移动平均利率(即原来的“基准利率参考指标”,下简称移动平均利率)的数据基础是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R007),R007是统计意义上的综合品种,实际涵盖了回购期限为2、3、4、5、6、7天的质押式回购交易,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定义,符合市场惯例。计算过程包括异常数据处理、日加权数据生成和计算移动平均利率三个阶段。 一、异常数据的处理在回购市场上异常交易是难免的,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异常交易的存在会导致价格扭曲,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因此为了能够展现真实的市场行情对异常交易进行处理是极其必要的。处理异常交易的手段往往与交易数据本身的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手段往往也是多种多样。针对银行间7天回购交易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了“削头去尾”的处理方法,即在参与当天计算的全部交易当中,去掉一个最高价和一个最低价;碰到不止一个最高价和不止一个最低价的情况,则去掉成交量最小的那一个;如果仅有两笔交易参与计算,则不做任何处理。因此,如果某一交易日,在计算时候共有笔交易发生,在去掉一个最高价和最低价以后,剩下的笔交易就是生成日加权回购利率的和数据基础了,为了叙述方便,不妨假设这笔交易的价格(回购利率)和成交量(回购量)分别为,下标代表某一个确定的交易日,下标代表该交易日该时刻的第笔交易,显然。 下表直观地给出了异常数据处理的一般准则,处理以后的交易笔数。同时,从表中可以看出,对应最高价0.02115的交易共有两笔,剔除的正是交易量最小的那一笔。二、以成交量为权重生成回购利率的日加权数据在剔除异常交易数据以后,我们得到了两个时间序列,一个是价格序列这两个序列的元素个数均为个,也就是,一个是交易量序列,笔交易。为了得到日该计算时刻对应的代表性利率指标,我们采用成交量加权的做法,1每一个价格前面的权重为。,随着交易的继续如此以来,对于每一个交易日的每次计算,我们都会得到一个回购利率的日加权和每隔5分钟一次的计算此日的加权不断更新,形成一个序列,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7天回购日加权利率。每天闭市后,随着交易的中断,计算终止,产生的为当天的最终日加权,保存后不在更新。,按照成交量加权仍然以上面的表格为例,在去掉一个最高、最低价之后,有效交易笔数为算法即得0.020967即为当日当时的日加权回购利率。 三、以移动平均算法来生成基准利率从原理上讲,每天每刻的日加权利率都揭示了当日当时的利率行情,因此也就具备了充当市场基准利率(Benchmark)的可能性,然而作为一个基准利率,稳定性也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从7天回购利率的历史统计来看,历史的日均加权利率的波动性还是比较大的,为了追求基准利率的平稳性,必须要综合最近一段时间的日加权利率来进行适度的光滑,常见的光滑算法有简单算术平均和指数加权平均两种。 因为每一个交易日都对应一个7天回购的日加权利率,为了得到一个稳定的基准利率,只能借助过去的7天回购日加权利率,譬如,为了得到日的移动平均利率,我们必须要利用前一天((),,的日加权利率,不妨假设共有个,即)、前二天,如L=10代表的是 日前(不越大光滑性越好;越小包括日)的10个交易日。这里历史区间跨度的大小与我们的目标有关,波动性越强,但往往更贴近当前的利率行情。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以来表示与有关的第天的移动平均利率。(一)算术加权平均算术加权平均的思路是每一个价格前面的权重是相同的,对每一个价格都“一视同仁”,每个价格蕴涵的信息量完全一样。算术加权平均具有简单直观、计算方便的优点。计算公式如下:(二)指数加权平均(EWMA)指数加权平均的基本思想是价格序列采用指数加权的形式,每个价格前的权重是不同的,离现在越近的利率其权重越大,表示对其越重视,离现在越远的利率其权重越小,表示对其越不重视。指数加权平均暗含的假设是当前价格与不同的历史数据依赖程度是不一样的,应该“区别对待”。指数加权平均强调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从预测意义上来说,指数加权平均更符合金融时间序列的有关理论。 衰减因子是指数加权平均的一个十分关键的要素,衰减因子通常用1的一个数,即,每个价格前面的权重是表示,它通常是一个大于0小于的幂次,离现在越近的幂次越小,离现在越远的幂次越大,由于是一个大于0小于1的一个数,其幂次越高值就越小,也就是说离现在越近的权重越大,离现在越远的权重越小,由此就达到了指数加权平均“区别对待”的效果。指数加权平均的计算公式如下:衰减因子的选取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还必须兼顾到业务的背景。在根据历史数据跨度衰减因子时,我们遵循了下面的公式:来确定譬如,当动平均利率。时,;当时,2,于是,不同的的对应了不同的移举例来说明,假设天的7天回购日,它前面10天的加权利率数据已经在下表中列出。现在要用指数加权平均算法来计算 天对应的移动平均利率,首先要确定10对应的衰减因子,通过上面衰减因子的估算公式很容易得到衰减因子为0.905,然后以它的幂次为权重来对历史数据加权即得到表的最后一行,最后在每天交易结束、收盘之后,便可以计算下一个交易日的移动平均利率,这样就能保证在每个交易日开盘之前当日的移动平均利率已经存在,为基准调整日的应计利息的计算带来方便。 四、移动平均利率品种含义通过中国货币网等平台发布的移动平均利率目前共有6种,它们的含义如下市。这里的1个礼拜(1W)等于5个交易日,2个礼拜(2W)等于10个交易日;1个月(1M)等于20个交易日,2个月(2M)等于40个交易日(注意这X交易日即当日的前X天,不包括当天),其它依次类推。可通过历史数据栏目获得各移动平均利率品种数据。
B_iM(W)表示最近i个月(周)的简单算术平均;BiM(W)表示最近i个月(周)的指数加权平均3原文地址:七天回购移动平均利率银行间市场七天回购移动平均利率(即原来的“基准利率参考指标”,下简称移动平均利率)的数据基础是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R007),R007是统计意义上的综合品种,实际涵盖了回购期限为2、3、4、5、6、7天的质押式回购交易,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定义,符合市场惯例。计算过程包括异常数据处理、日加权数据生成和计算移动平均利率三个阶段。 一、异常数据的处理在回购市场上异常交易是难免的,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异常交易的存在会导致价格扭曲,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因此为了能够展现真实的市场行情对异常交易进行处理是极其必要的。处理异常交易的手段往往与交易数据本身的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手段往往也是多种多样。针对银行间7天回购交易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了“削头去尾”的处理方法,即在参与当天计算的全部交易当中,去掉一个最高价和一个最低价;碰到不止一个最高价和不止一个最低价的情况,则去掉成交量最小的那一个;如果仅有两笔交易参与计算,则不做任何处理。因此,如果某一交易日,在计算时候共有笔交易发生,在去掉一个最高价和最低价以后,剩下的笔交易就是生成日加权回购利率的和数据基础了,为了叙述方便,不妨假设这笔交易的价格(回购利率)和成交量(回购量)分别为,下标代表某一个确定的交易日,下标代表该交易日该时刻的第笔交易,显然。 下表直观地给出了异常数据处理的一般准则,处理以后的交易笔数。同时,从表中可以看出,对应最高价0.02115的交易共有两笔,剔除的正是交易量最小的那一笔。二、以成交量为权重生成回购利率的日加权数据在剔除异常交易数据以后,我们得到了两个时间序列,一个是价格序列这两个序列的元素个数均为个,也就是,一个是交易量序列,笔交易。为了得到日该计算时刻对应的代表性利率指标,我们采用成交量加权的做法,1每一个价格前面的权重为。,随着交易的继续如此以来,对于每一个交易日的每次计算,我们都会得到一个回购利率的日加权和每隔5分钟一次的计算此日的加权不断更新,形成一个序列,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7天回购日加权利率。每天闭市后,随着交易的中断,计算终止,产生的为当天的最终日加权,保存后不在更新。,按照成交量加权仍然以上面的表格为例,在去掉一个最高、最低价之后,有效交易笔数为算法即得0.020967即为当日当时的日加权回购利率。 三、以移动平均算法来生成基准利率从原理上讲,每天每刻的日加权利率都揭示了当日当时的利率行情,因此也就具备了充当市场基准利率(Benchmark)的可能性,然而作为一个基准利率,稳定性也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从7天回购利率的历史统计来看,历史的日均加权利率的波动性还是比较大的,为了追求基准利率的平稳性,必须要综合最近一段时间的日加权利率来进行适度的光滑,常见的光滑算法有简单算术平均和指数加权平均两种。 因为每一个交易日都对应一个7天回购的日加权利率,为了得到一个稳定的基准利率,只能借助过去的7天回购日加权利率,譬如,为了得到日的移动平均利率,我们必须要利用前一天((),,的日加权利率,不妨假设共有个,即)、前二天,如L=10代表的是 日前(不越大光滑性越好;越小包括日)的10个交易日。这里历史区间跨度的大小与我们的目标有关,波动性越强,但往往更贴近当前的利率行情。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以来表示与有关的第天的移动平均利率。(一)算术加权平均算术加权平均的思路是每一个价格前面的权重是相同的,对每一个价格都“一视同仁”,每个价格蕴涵的信息量完全一样。算术加权平均具有简单直观、计算方便的优点。计算公式如下:(二)指数加权平均(EWMA)指数加权平均的基本思想是价格序列采用指数加权的形式,每个价格前的权重是不同的,离现在越近的利率其权重越大,表示对其越重视,离现在越远的利率其权重越小,表示对其越不重视。指数加权平均暗含的假设是当前价格与不同的历史数据依赖程度是不一样的,应该“区别对待”。指数加权平均强调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从预测意义上来说,指数加权平均更符合金融时间序列的有关理论。 衰减因子是指数加权平均的一个十分关键的要素,衰减因子通常用1的一个数,即,每个价格前面的权重是表示,它通常是一个大于0小于的幂次,离现在越近的幂次越小,离现在越远的幂次越大,由于是一个大于0小于1的一个数,其幂次越高值就越小,也就是说离现在越近的权重越大,离现在越远的权重越小,由此就达到了指数加权平均“区别对待”的效果。指数加权平均的计算公式如下:衰减因子的选取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还必须兼顾到业务的背景。在根据历史数据跨度衰减因子时,我们遵循了下面的公式:来确定譬如,当动平均利率。时,;当时,2,于是,不同的的对应了不同的移举例来说明,假设天的7天回购日,它前面10天的加权利率数据已经在下表中列出。现在要用指数加权平均算法来计算 天对应的移动平均利率,首先要确定10对应的衰减因子,通过上面衰减因子的估算公式很容易得到衰减因子为0.905,然后以它的幂次为权重来对历史数据加权即得到表的最后一行,最后在每天交易结束、收盘之后,便可以计算下一个交易日的移动平均利率,这样就能保证在每个交易日开盘之前当日的移动平均利率已经存在,为基准调整日的应计利息的计算带来方便。 四、移动平均利率品种含义通过中国货币网等平台发布的移动平均利率目前共有6种,它们的含义如下市。这里的1个礼拜(1W)等于5个交易日,2个礼拜(2W)等于10个交易日;1个月(1M)等于20个交易日,2个月(2M)等于40个交易日(注意这X交易日即当日的前X天,不包括当天),其它依次类推。可通过历史数据栏目获得各移动平均利率品种数据。
B_iM(W)表示最近i个月(周)的简单算术平均;BiM(W)表示最近i个月(周)的指数加权平均3
范文二:1. 基准利率参考指标表:基准利率参考指标表:TQ_RT_BENCHMARK第1页注1:0-否 , 1-是数据库中取一天()数据select * from tq_rt_benchmark
where tradedate = ''字段名称--------------IDTRADEDATEBENCHMARKRATEBREPFIXRATE1DBREPFIXRATE7DBREPFIXRATE14DRCNTARITHAVGRATE1WRCNTINDEXAVGRATE1WRCNTARITHAVGRATE2WRCNTINDEXAVGRATE2WRCNTARITHAVGRATE3WRCNTINDEXAVGRATE3WRCNTARIGHAVGRATE1MRCNTINDEXAVGRATE1MRCNTARIGHAVGRATE2MRCNTINDEXAGVRATE2MRCNTARIGHAGVRATE3MRCNTINDEXAGVRATE3MRCNTARIGHAVGRATE4MRCNTINDEXAVGRATE4MRCNTARIGHAVGRATE5MRCNTINDEXAVGRATE5MRCNTARIGHAVGRATE6MRCNTINDEXAVGRATE6MRCNTARIGHAVGRATE7MRCNTINDEXAVGRATE7MRCNTARIGHAVGRATE8MRCNTINDEXAVGRATE8MRCNTARIGHAVGRATE9MRCNTINDEXAVGRATE9MRCNTARIGHAVGRATE10MRCNTINDEXAVGRATE10MRCNTARIGHAVGRATE11MRCNTINDEXAVGRATE11MRCNTARIGHAVGRATE12MRCNTINDEXAVGRATE12MISVALIDTMSTAMPENTRYDATEENTRYTIME值------------4230172.................3797114-4-第3页释义---------------流水号交易日期基准利率银行间隔夜回购定盘利率银行间7天回购定盘利率银行间14天回购定盘利率最近1周算术加权平均利率最近1周指数加权平均利率最近2周算术加权平均利率最近2周指数加权平均利率最近3周算术加权平均利率最近3周指数加权平均利率最近1月算术加权平均利率最近1月指数加权平均利率最近2月算术加权平均利率最近2月指数加权平均利率最近3月算术加权平均利率最近3月指数加权平均利率最近4月算术加权平均利率最近4月指数加权平均利率最近5月算术加权平均利率最近5月指数加权平均利率最近6月算术加权平均利率最近6月指数加权平均利率最近7月算术加权平均利率最近7月指数加权平均利率最近8月算术加权平均利率最近8月指数加权平均利率最近9月算术加权平均利率最近9月指数加权平均利率最近10月算术加权平均利率最近10月指数加权平均利率最近11月算术加权平均利率最近11月指数加权平均利率最近12月算术加权平均利率最近12月指数加权平均利率是否有效时间戳录入日期录入时间回购定盘利率回购定盘利率是人民银行授权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基准性质的市场利率之一。它是以银行间市场每天上午9:00-11:00间的回购交易利率为基础,同时借鉴国际经验编制而成的利率基准参考指标,每天上午11:00起对外发布。回购定盘利率的编制方法如下:先选定隔夜回购(R001)、七天回购(R007)两个品种每个交易日上午9:00-11:00之间(包括9:00和11:00)的全部交易数据,然后分别进行紧排序,所谓的紧排序是指回购利率数值相同的排序号相同,取该序列的中位数就是当日的定盘利率(如有异常情况也会做相应处理)。当前,市场上也同时存在着银行间市场基准利率参考指标,该基准利率是由同业拆借中心2004年10月开始发布,一直是市场的主要参考指标,特别是有些浮息债券往往用它作为浮动的基准利率。回购定盘利率与其他利率相比有两大不同:其一,回购定盘利率属于盘中利率,基准利率参考指标属于盘后利率;其二,计算方法不同,回购定盘利率采用中位数算法,而基准利率参考标准采用加权平均算法。
范文三:204001每十万元逆回购利率表:(已扣除手续费1元)0.90至1.255利息2元1.26至1.615利息3元1.62至1.975利息4元1.98至2.335利息5元2.34至2.695利息6元2.70至3.055利息7元3.06至3.415利息8元3.42至3.775利息9元3.78至4.135利息10元4.14至4.495利息11元4.50至4.855利息12元4.86至5.215利息13元5.22至5.575利息14元5.58至5.935利息15元5.94至6.295利息16元6.30至6.655利息17元6.66至7.015利息18元7.02至7.375利息19元7.38至7.735利息20元7.74至8.095利息21元8.10至8.455利息22元8.46至8.815利息23元8.82至9.175利息24元9.18至9.535利息25元9.54至9.895利息26元今天日飚到10以上了,哈哈哈1、以此类推,在上述区间内利率每增加0.36(0.36%除以360乘以元),利息就增加1元2、在一个区间内,无论你的交易是区间上限还是区间下限,都是相同利息。(机构交易是否如此,不明,个人猜测也是如此)请注意:每十万元选择卖出204001,数量1000,利率自己填1\\记住,若利率不高,切记不要中途做,以免有机会,而没有资金.一般情况下下午或尾市做.2\\逆回购利率0.895不要做,挣到手1元利息,等同于活期,没意思.3\\要问过券商,以免第二天早上资金不能用.操作204001需要注意几个问题:1、手续费,一般是万分之0.1,没有最低5元的限制。如果最低5元限制,让营业部给你取消;2、每次1000张为单位,1张=100元,所以每次以10w为一个单位;3、一般第二天一早资金就回来,不影响第二天股票买入,资金能用不能取。有些营业部例外,可能要到第二天收盘后资金才回来。4、每周四利率高,主要是因为周五资金回来后不能取,所以相当于支付了三天的利息。5、周五操作204001,虽然资金周一回来(能用不能取),但是只有一天利息,因为周四的给了三天。以上文字转自网络,非本人原创。
范文四:央行10月14日下调14天正回购利率10bp到3.4%,,央行于同一天在公开市场进行200亿元人民币14天期正回购操作,当天净回笼300亿元。   正回购利率再降。   央行再次下调14天正回购利率10bp到3.4%,为年内第三次下调,完全符合我们此前预期;央行公开市场今日进行200亿元人民币14天期正回购操作,当天净回笼300亿。   此前,央行7月31日下调14天正回购利率10bp到3.7%,又于9月18日再次下调14天正回购利率20bp至3.5%,完全符合我们此前“正回购利率或随时下调”和“未来正回购利率的下调仍可期待”的预判。   回购利率正在成为中国央行新的基准利率,其传递的降低利率信号印证降息周期继续展开。我们一直强调货币宽松,也一再得到了央行行为以及货币利率下行的印证。但这并非是通过刺激经济走老路,而是在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特殊背景下转型的唯一选择:一方面贷款利率居高不下,可以驱动经济去杠杆。但另一方面低货币利率下加杠杆的主要是金融部门而非经济部门,有助于降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因而未来经济将进入转杠杆的新常态,而不用担心走上全面加杠杆的老路。   经济下行风险尚未消除。   9月经济短期反弹,但地产销量是经济的领先指标,过去半年地产销量的持续负增仍将在未来半年拖累工业经济,加之工业品价格重新下跌增加去库存压力,经济下行风险尚未消除。我们认为人口红利拐点已过,加之利率市场化以后贷款利率下降缓慢,因而地产销量或难言见底,未来经济或长期下行。   正回购利率再次下调仍可期待。   这一背景下经济通胀或持续低位,为降息周期延续提供空间。9、10月份以来PPI通缩加剧,而CPI将降至2%以下,工业经济虽短期反弹,但预测9月工业增速仍仅在8%左右,经济通胀低位背景下宽松货币仍有空间。   从历史经验看,泰勒规则对判断中国的货币利率高度有效。预测15年CPI或降至2%以下,GDP增速降至7%左右。泰勒规则下15年R007的合理中枢应不超过2.5%,意味着目前3.4%的14天回购利率仍有下降空间。而如果将回购利率视作中国的基准利率,则意味着转杠杆背景下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将长期持续,或与美国金融危机后的长期低利率类似。   正回购利率再次下调仍可期待,预测15年CPI或降至2%以下,GDP增速降至7%左右,宽松货币将长期持续。(本文由腾讯?财经观察提供)
范文五:摘要:本文以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从资金供需的角度出发构造了资金供需曲线,通过分析找到影响资金价格的主要因素是超额准备金率和银行同业负债规模,最后基于实证分析构建了资金价格决定模型。   关键词:回购利率 超额准备金率 对同业的净债权   银行间回购利率是金融市场基准性利率指标之一。作为资金的价格,回购利率会受到供需的影响。本文试图以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从资金供需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相对简单、能够采用计量模型进行量化的回购利率分析框架。   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   在建立资金供需分析框架之前,有必要对“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两个概念进行简要讨论。为简单起见,本文假设了一个虚拟的银行间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有三家商业银行A、B、C和一家中央银行CB。下文的讨论将以这个虚拟市场为基础。   (一)资金供给   先从一个例子入手讨论资金供给。如果A银行向B银行借钱,实际中可能发生以下三种情形:(1)B银行将现金转给A银行;(2)B银行不转移现金而是将超额准备金转给A银行;(3)B银行将存放在C银行的存款转移给A。在这三种情形中,B银行都是通过将流动性资产(现金、超额准备金、存放在其他银行的同业存款)转移给A银行的方式向其提供资金,B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便是B银行可以向A银行提供的资金总量。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银行提供资金的过程就是银行间资产发生转移的过程,流动性资产便是银行可以提供的资金总量。   需要说明的是,只有资产科目才有可能形成资金供给,负债科目(如储户存款)是不能形成资金供给的。具体而言,B银行能否将储户存放在B银行的存款拆借给A银行?尽管实务中这种说法较为普遍,但严格地说,B银行将储户的存款借给A银行的时候,借出的不是负债,而是负债所对应的资产(现金、B银行在C银行的存款等)。   (二)资金需求   借用上面的例子,再讨论一下资金需求。A银行向B银行借钱,如果B银行把超额准备金借给A银行,这样A、B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化如表1所示。   对A银行而言,在获得资产转移的同时负债方多了一项对B银行的同业负债,而这项负债为A银行提供了资金。资金需求可以看作对流动性资产的需求。资产和负债是配比的。流动性负债越多,对流动性资产的需求就越大。所以A银行潜在的资金需求就等于A银行流动性负债的总量。   (三)关于总供给(需求)、净供给(需求)的说明   这里还有必要说明两对概念:总供给与净供给、总需求和净需求。在经济学里面,总供给、总需求不考虑经济体的资源禀赋,而净供给、净需求则考虑了经济体的资源禀赋。比如,甲有3个苹果、2个梨,但他想吃4个苹果、2个梨。那么对甲而言,对苹果的总需求是4、对梨的总需求是2,对苹果的净需求是1、对梨的净需求是0。总供给和净供给的区别也是类似的。假设乙有3个苹果、3个梨,那么他总共可以提供的苹果和梨都是3个,但由于乙自己想吃2个苹果、2个梨,所以净供给只有1个苹果、1个梨。对应上述例子中的A、B银行,其流动性资产代表资金的总供给,流动性负债代表资金的总需求,其流动性资产的增减表示资金净供给的变化,流动性负债的增减表示资金净需求的变化。   从银行资产负债表构造资金供需曲线   商业银行作为银行间拆借、回购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既是资金的主要供给方,也是资金的主要需求方。要研究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就需要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人民银行提供的“其他存款性公司 资产负债表”(见表2)汇总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科目,本文以此为基础研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从资产项来看,商业银行的资产包含国外资产、储备资产(准备金存款和库存现金)、对政府债权、对中央银行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债权、对其他居民部门债权(主要是贷款)、其他资产等。如果简化一下,则有:   资产=储备资产+央行票据+对同业的债权+贷款 (1)   从负债项来看,商业银行的负债包含对非金融机构及住户的负债(存款)、对中央银行的负债、对其他存款性及金融性公司的负债、国外负债、债券发行等。如果简化一下,则有:   负债=存款+对同业的负债(来自同业的存款) (2)   由于在拆借、回购市场中,银行既不能拆出贷款,也不能拆出央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资产也不是流动性资产),在日间还不能拆出法定准备金(日内可以动用),所以计算资金供给时要将这部分资产剔除。   潜在的资金供给=流动性资产=超额准备金 +对同业的债权 (3)   由于部分存款是定期,这部分存款相对比较稳定,可以看作长期负债,因此计算资金需求时也要将这部分负债剔除。   潜在的资金需求=流动性负债=部分存款+对同业的负债 (4)   图1 资金供需模型   公式(3)、(4)对于整个市场和单个银行都是成立的。如果将公式(4)减去公式(3)(也就是资金需求减去资金供给),那么就可以计算出资金缺口(见图1),即:   资金缺口=部分存款+对同业的净债务-超额准备金 (5)   假设流动性强(并且进出不能对冲 )的存款在总存款中的比例是稳定的,其比例为k,同时记对同业净债务与存款之比等于g,那么公式(5)可化简为:   资金缺口=部分存款+对同业的净债务-超额准备金   =存款×(k+g)-超额准备金 (6)   如果从相对的角度看,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存款,那么,   相对资金缺口=k+g-超额准备金率 (7)   因此,如果k、g相对稳定,那么超额准备金率的高低便反映了相对资金缺口的大小(见图2)。在公式(7)中,k、g代表了资金需求,超额准备金率代表了资金供给。因此,可以据此构造资金供需曲线。
  资金供给曲线=超额准备金率(资金利率) (8)   超额准备金率之所以是资金利率的函数,是因为当资金利率升高时,流通中的现金便会回流银行体系,热钱流入速度也会增加。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没有考虑资金利率和超额准备金利率接近时的极端情况。   资金需求曲线=k(储户习惯)+g+预防性需求 (9)   k主要取决于储户的习惯、清算系统的效率,短期内可以视作常量。预防性需求主要源自g的波动。如果g是一个事前预知的值,那么银行只需持有k+g的流动性资产便可应对流动性需求。然而,在现实中,g是一个波动的量。为了降低头寸不足的概率,实际头寸的保有量要比g的预期值高一些 。当g的波动率较为稳定时,预防性需求可以视作一个常量。   此外,对整个市场而言,对同业的净债务≈0,也即g≈0,因此,k反映整个市场的资金需求,k+g反映单个个体的资金需求。在一个摩擦成本为0的市场里,g对市场资金价格的影响很小。然而,现实的资金市场总是充满摩擦,g的大小对资金利率仍有影响。   基于资金供需曲线的实证分析及结论   资金价格由资金的供需决定。从公式(8)、(9)可知,在k的绝对水平和g波动率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金价格取决于超额准备金率和g的绝对水平,由此可以得到以下回归模型:   资金价格=常量C+系数1*超额准备金率+系数2*g+ε (10)   图2 资金供需三因素   其中,资金价格以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月度均值表示;考虑到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大概占全部存款的2/3,而大部分财政存款不用缴纳准备金,本文采用公式(11)计算月度超额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储备资产-(各项存款-财政存款)*(2/3*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3*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各项存款-财政存款) (11)   图3 未到期回购余额和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负债)   数据来源:Wind资讯   虽然g的具体数据难以测算,但笔者观察到上市银行的同业资产(负债)与银行间和交易所的未到期回购 余额月均值高度相关(见图3),因此,本文以未到期回购余额占“各项存款-财政存款”的比例作为g的代理变量。超额准备金率月度数据的时间区间为2005年12月至2013年4月,未到期回购余额在2006年6月之前的数据质量不佳,因此,本文仅采用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的数据。从图4和图5来看,回购利率和超额准备金率呈明显的反向关系(2008年末至2009年初除外),和回购余额占比呈正向关系。   图4 回购利率和超额准备金率反向 图5 回购利率和回购余额占比同向   注:为了更清晰地体现变量之间的关系,图形中的数据进行了季节性调整。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注:为了更清晰地体现变量之间的关系,图形中的数据进行了季节性调整。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由于时间序列往往存在自相关现象,所以笔者在自变量中加入了资金价格的一阶滞后项,采用广义差分法估算回归系数。从回归结果来看,回归系数高度显著(见表3),方程的R2达到了0.717,F统计量高度显著,DW统计量不显著(见表4)。这表明回归方程的效果较好,且自相关的问题并不严重。根据回归结果,可得以下模型:   7天回购利率月均值=0.002-0.166*超额准备金率+1.527*g+0.656*上一个月7天回购利率均值+ε (12)   模型中超额准备金率的系数为负,回购余额的系数为正,这意味着超额准备金率的抬升有利于资金价格的下降,而回购余额的上升将导致资金价格上升。这一结论和前面的理论分析相一致。上一个月回购利率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资金价格具有某种程度的“粘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现实中回购市场未必处于供需平衡状态,回购利率的调整存在一定的时滞。   作者单位: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   责任编辑:罗邦敏 刘颖
范文六:什么是回购 回购利率计算公式什么是回购回购(Buy-back),又称补偿贸易(Compensation Trade),是指交易的一方在向另一方出口机器设备或技术的同时,承诺购买一定数量的由该项机器设备或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这种做法是产品回购的基本形式。有时双方也可通过协议,由机器或设备的出口方购买进口一方提供的其他产品。回购方式做法比较简单,而且有利于企业的成本核算,使用较为广泛。所回购的商品一般在卖方所在市场销售或用于制成品的生产,卖方对回购产品的质量也较为关心和重视。但是,由于回购商品要等进口的机器设备安装投产后才能进行,交易期限往往较长,有时长达5—10年,甚至更长。什么是股票回购?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该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但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库藏股日后可移作他用,如发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或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关于股票回购问题,在国外股票市场上,由来已久,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回购的案例日渐增多。比较成功的案例有:1992年大豫园合并小豫园、1994年陆家嘴回购国家股等。云天化和氯碱B又传出了股票回购消息,从而引起市场各方人士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回购概念股被炒作得红红火火。回购利率计算公式到期结算本金和-首期结算金额
365回购利率=————————————×——————首期结算金额
回购天数附息债券计算价格公式:其中,P为债券价格,单位:元/百元面值;C=票面利率(年%)×面值(元/百元面值);i为买方收益率,单位:年%;n为买方自买入至持有债券到期整年利息支付次数,不足一年部分不再计算; d为从买方自买入结算日到下一个最近的利息支付日的天数什么是回购 回购利率计算公式什么是回购回购(Buy-back),又称补偿贸易(Compensation Trade),是指交易的一方在向另一方出口机器设备或技术的同时,承诺购买一定数量的由该项机器设备或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这种做法是产品回购的基本形式。有时双方也可通过协议,由机器或设备的出口方购买进口一方提供的其他产品。回购方式做法比较简单,而且有利于企业的成本核算,使用较为广泛。所回购的商品一般在卖方所在市场销售或用于制成品的生产,卖方对回购产品的质量也较为关心和重视。但是,由于回购商品要等进口的机器设备安装投产后才能进行,交易期限往往较长,有时长达5—10年,甚至更长。什么是股票回购?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该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但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库藏股日后可移作他用,如发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或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关于股票回购问题,在国外股票市场上,由来已久,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回购的案例日渐增多。比较成功的案例有:1992年大豫园合并小豫园、1994年陆家嘴回购国家股等。云天化和氯碱B又传出了股票回购消息,从而引起市场各方人士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回购概念股被炒作得红红火火。回购利率计算公式到期结算本金和-首期结算金额
365回购利率=————————————×——————首期结算金额
回购天数附息债券计算价格公式:其中,P为债券价格,单位:元/百元面值;C=票面利率(年%)×面值(元/百元面值);i为买方收益率,单位:年%;n为买方自买入至持有债券到期整年利息支付次数,不足一年部分不再计算; d为从买方自买入结算日到下一个最近的利息支付日的天数
范文七:[仟邦视角]央行逆回购利率频降 促市场利率下行9月11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购交易量为450亿元,中标利率3.35%,与之前持平;14天期的交易量为320亿 元,中标利率下降5个基点,至3.45%。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连续下调逆回购中标利率,旨在引导市场资金利率下行,保证本月月末和跨月市场流动性平稳。央行逆回购的常态化愈发明显,这已经是央行连续第12周在公开市场上进行逆回购操作。央行逆回购主要是7天和14天期的短期操作。10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向一级交易商询量28天期逆回购,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展。玄妙的是,央行不只是连续开展逆回购操作,还连续交叉下调两个期限利率。8月30日,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为3.40%,14天期中标利率为 3.55%。9月4日,央行逆回购950亿元,并下调14天期逆回购利率5个基点至3.50%;6日,央行开展逆回购400亿元,7天期中标利率下降至 3.35%;11日,14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又降了5个基点至3.45%。天弘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刘佳章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央行近期的操作比较稳健 到位,体现了调控的艺术。央行此举旨在逐步引导货币市场资金利率下降,降低资金成本。得益于央行连续滚动逆回购操作,近期市场资金面比较宽松,银行间市场同业拆放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运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对本报记者分析,银行间隔夜同业拆放利率维持在2.4%左右并不高,说明当前流动性比较充裕。但11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上,除了1周期和9个月期拆放利率微降外,其余品种拆放利率全部上涨;质押式回购利率也是涨跌互现,其中隔夜质押回购利率上涨了20个基点,这些说明当天银行间市场资金略紧。
范文八:[摘要]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关于基准利率的选择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利用2013年6月到2004年1月的加权平均月度数据,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回购利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目前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更适合作为我国市场上的基准利率,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拆借利率;回购利率;VAR模型;协整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02   1 引 言   日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由金融机构自主决定贷款利率高低,此举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开放,近年来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也在不断的加快,关于基准利率的选择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和投资者的关注。同业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在我国货币市场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关于两者谁最适合作为我国市场上的基准利率,目前还没有达成广泛共识。因此,关于基准利率的选择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同业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是我国货币市场上重要的参考利率,同业拆借利率与回购利率关系比较复杂,两者既存在着互补关系,又相互排斥。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希望找出同业拆借利率与回购利率两者的关系,从而判断出当前谁最适合作为我国市场上的基准利率。   2 文献综述   关于同业拆借利率与回购利率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利率的各种影响因素;二是通过构建各种模型来分析这两种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徐枫,崔海亮(2007)利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影响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构表明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回购利率与同业拆借利率三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徐凡(2009)通过构建ECM模型,运用协整分析等方法,得出同业拆借利率、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汇率等因素对回购利率影响显著,其中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和同业拆借利率对回购利率有较大影响。   弋亚奇(2013)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影响因素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商业银行融资的方式、拆借行为动机。每个因素中又有若干个小因素,分析了影响同业拆借利率的因素:货币流动性比例、金融机构存贷比、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债券回购利率、金融机构存款利率、股票价格指数、房地产价格指数。   以上学者,由于采用的分析方法、构建的模型、选取的变量及其数据的不同,导致研究的结果也存在着一定差异。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利用以往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运用到实践中可能产生偏差,因此有必要使用更多更新的数据来研究我国同业拆借利率与回购利率之间的关系。   3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和模型设立   3.1 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回购利率作为被解释变量,由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与同业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成负相关关系,为了增加模型的准确性,加进了货币供给量这一变量,将货币供给量变动和同业拆借利率一起作为解释变量。   (1)同业拆借利率(CHIBOR)。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上利率的品种较多,本文选取交易量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期限是7天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研究对象,并用一个月的加权平均利率来代表我国同业拆借利率。   (2)货币供应量变动(GM2)。本文采用广义货币供应量(M2)月末余额同比增长率作为衡量货币供应量变动的指标。   (3)回购利率(REP)。为了与同业拆借利率的期限相匹配,本文同样选取交易量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期限是7天的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作为指标,用一个月的加权平均利率来代表回购利率。   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的同业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的月度数据来自央行发布的历年统计数据,货币供给量变动来源于国研网数据库。为了增加实证分析的准确性,应尽可能多地选取样本,但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了2004年1月到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共114个数据作为实证分析的样本。由于采用的是月度数据,因此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需要对其做季节调整,本文采用X12季节调整法中的乘法模式对样本进行了调整。   3.3 模型设立   由文献综述部分可知,回购利率与同业拆借利率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货币供给量变动与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利率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为了增强实证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构建了多变量VAR模型进行研究。   本文实证分析过程采用的是Eviews 6.0软件。   4 实证分析   4.1 平稳性检验   为了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对REP、CHIBOR和GM2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4.2 协整检验   本文用Johansen检验方法来检验VAR模型中的三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依据SC准则与AIC信息准则取最小值的原则,构建最优滞后阶数为1的VAR模型。   在构建滞后阶数为1的VAR模型的基础上,选择有截距项、无趋势的协整检验方程对REP、CHIBOR和GM2这三个一阶单整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协整检验的结果见表2。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REP、CHIBOR和GM2存在两个一阶协整关系,从而可得REP、CHIBOR与GM2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REP=0.9779CHIBOR- 0..1070   检验结果表明,REP与CHIBOR成正相关关系,和GM2成负相关关系。   4.3 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VAR模型中所有根的倒数都在单位圆内,满足稳定性条件,可以进行Granger 因果检验。因为VAR模型中的最优滞后阶数为1,所以Granger因果检验中的滞后期也选择1。由于本文探讨的是CHIBOR和GM2对REP的影响,因此暂不讨论CHIBOR、GM2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5 结论与建议   5.1 实证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回购利率、同业拆借利率脉冲响应结果   和货币供应量变动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同业拆借利率是回购利率的Granger原因,而回购利率不是同业拆借利率的Granger原因,即回购利率对同业拆借利率影响较小,而同业拆借利率对回购利率影响较大,也就是说同业拆借利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回购利率的高低,而回购利率高低不能决定同业拆借利率的高低。因此,相对回购利率而言,将同业拆借利率作为目前我国货币市场上的基准利率更为合理。   5.2 相关建议   由本文实证结论可知,目前应将同业拆借利率作为我国市场上的基准利率比较合适,因此,金融机构和投资在进行相关产品定价和投融资时应更多的参考同业拆借利率,而不是回购利率。   实证分析结果还显示回购利率是货币供给量变动的Granger原因,表明回购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影响较大。因此,中央银行在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当要充分考虑回购利率的变动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亚.我国基准利率的选择和配套措施的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8.   [2]徐凡.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3]程展兴,潘冠中.中国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与回购利率的相关性研究[J].财富前言,2010.
范文九:央行定向逆回购 市场利率再度飙升 08:18:04 来源: 中国证券报(广州) 跟贴 0 条 手机看股票尽管本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达2490亿元,但由于准备金率最近这一次上调“过于意外”,部分商业银行仍拿不出足够资金缴款,央行20日启动约500亿元定向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投放资金。央行上一次在公开市场上进行逆回购是在日。2004年至2007年,央行每年均在春节前一周进行一次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投放资金。此次启动定向逆回购操作,体现了央行维护春节前市场资金面秩序的意图。上海一机构交易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有商业银行19日就已见到资金账的“红字”,20日根本拿不出足够资金上缴准备金。在此背景下,央行向部分银行启动定向逆回购,使其能完成20日的准备金缴款。该人士还透露,这些银行有“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中的两家”。资金量方面,总的逆回购规模预计500亿元。受准备金缴款和春节假期双重因素影响,加上央行逆回购对市场心理层面的冲击,20日市场资金利率在前一交易日大涨的基础上再度飙升。当日银行间市场所有期限质押式回购利率均升至5%以上。其中,主流品种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6.11%,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03基点;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5.54%,上涨286基点。交易员表示,节前资金利率高位运行基本已成定局,短期内市场资金面紧张状况难以缓解。分析人士指出,近3个月的4次准备金率上调,与1月商业银行习惯性信贷“冲锋”,正形成“共振”。市场资金面紧绷态势短期或延续。(记者 王辉)郭田勇:上调准备金与央票集中到期等因素有关 19:18:15 来源: 网易财经 跟贴 4 条 手机看股票网易财经2月18日讯 央行网站今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继1月14日之后,央行年内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自去年以来,第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网易财经第一时间连线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他表示,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应与央票集中到期、外贸顺差等因素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短时间内增加过多有关,此举将有助于未来信贷投放更为合理,也是央行管理通胀预期的重要措施。中国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4万亿元 低于预期 15:03:06 来源: 网易财经 跟贴 89 条 手机看股票中国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情况网易财经2月15日讯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公布,今年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04万亿元,低于此前1.1-1.2万亿元的市场预期。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3.56万亿元,同比增长17.2%,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2.5和8.9个百分点。由于春节因素,当月流通中货币增加1.35万亿元。截至今年1月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51.40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当月本外币贷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少增3113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8.35万亿元,同比增长18.5%,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1.4和10.8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4万亿元,同比少增3182亿元。新年伊始,银行放贷冲动较强。虽然1月份信贷超万亿,但与去年同期1.39万亿元的增量相比,还是出现明显回落,显示稳健货币政策初见成效。2月8日晚间,央行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多家机构称存款准备金率近期可能迎来再次调整,同时不排除央行再次祭出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控。存款方面,1月份我国本外币存款减少323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减少203亿元,外币存款减少7亿美元。2011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全文:一、广义货币增长17.2%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3.56万亿元,同比增长17.2%,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2.5和8.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6.31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7.6和25.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81万亿元,同比增长42.5%。由于春节因素,当月流通中货币增加1.35万亿元。二、本外币贷款增加1.11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04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130亿美元1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51.40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当月本外币贷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少增3113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8.35万亿元,同比增长18.5%,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1.4和10.8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4万亿元,同比少增318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30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36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94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690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67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834亿元,票据融资减少810亿元。外币贷款余额4636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当月外币贷款增加130亿美元。三、本外币存款减少323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减少203亿元,外币存款减少7亿美元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72.71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当月本外币存款减少323亿元,同比少增1.44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7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3%,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2.9和10.0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203亿元,同比少增1.4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4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27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385亿元。外币存款余额2250亿美元,同比增长5.1%,当月外币存款减少7亿美元。四、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活跃,市场利率明显上升2011年1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12.60万亿元,日均成交5999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6.7%。1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70%,比上月高0.78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4.29%,比上月高1.17个百分点。(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范文十:央行逆回购常态化 利率高过Shibor摘自:金融市场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01:32在公开市场上,昨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1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规模较上周二减少190亿元;中标利率落在3.9%,继续与前期持平。本周公开市场共有180亿元央票到期,同时前期开展的逆回购操作将有750亿元到期,在昨日的操作过后,全周公开市场依然将有470亿元的“资金缺口”。值得注意的是,此次7天逆回购利率已经高于同业拆借利率与回购利率。对此,一位公募基金交易员向《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称:“央行没有随行就市,将逆回购利率进一步降下来,说明目前的资金面在央行看来是足够宽松的,不必继续主动引导下行。”9月3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短期品种涨跌互现。其中,隔夜利率下跌1.82个基点,至3.0006%;7天期利率上涨0.80个基点,至3.7500%;14天期利率下跌38.70个基点,至3.7630%;1月期利率下跌7.70个基点,至4.5230%。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除3天品种上行15.5个基点外,其余各期限品种利率均下行,其中隔夜品种下行1.1个基点至2.998%,7天品种下行1.1个基点至3.750%,14天品种下行38.3个基点至3.76%。自今年7月底重启逆回购操作后,这项流动性管理工具就逐步常态化;与此同时,鉴于外部流动性形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央行还通过对到期央票进行续发行以锁定长期流动性。 在央行“锁长放短”的“组合拳”之下,投资者情绪渐渐平稳,推动资金面维持在紧平衡状态,8月底资金面在波澜不惊中顺利度过。上周,央行于8月27日和8月29日开展了逆回购操作,分别为290亿元7天逆回购和260亿元14天逆回购;8月26日,央行再度对到期的3年期央票进行了续发行,规模515亿元;上周财政部还进行了500亿元国库现金管理定期存款招标。这样一来,上周公开市场共投放资金1570亿元,而由于逆回购到期与央票回笼资金1155亿元,净投放资金415亿元,略低于前周。又到了季度末,在商业银行存贷比考核、国庆假日资金备付等传统因素的影响下,9月份资金面面临巨大压力;而从历史经验来看,9月底资金利率飙涨的可能性较大。对此,中投证券最新观点认为,9 月份债券市场最为关注的当属货币市场流动性和资金成本。从各方面数据匡算的商业银行超储率水平在9 月末或将达到1.9%,剔除季节性因素后,应仍处于过去两年的较高水平。“7月份以来唯一成交和未到期规模上升的期限就是长期回购,这表明货币市场更为注重负债来源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并着力为9月份的两个节日提前准备流动性。”中投证券分析师何欣称,预计9 月份资金成本依然较高(7天回购利率维持在4%以上的水平),但总体流动性并不紧张。在国信证券固定收益部看来,由于市场以及监管当局对于9月份的流动性状况已经预期强烈,并进行了充分准备,因此从实际表现来看,9月份的流动性实际状态当强于预期状态。方正证券分析师石磊亦称,预计9月份财政存款将投放资金4000亿元左右,同时资金面的预期发生变化,促使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主动提高备付金,在资金链的管理上留有余地,将很大程度上减轻恐慌情绪因素。相形之下,申银万国态度更为审慎。申银万国分析师屈庆称,9月上旬市场总量资金没有继续明显边际改善的因素,中下旬还有缴存、节日取现等资金波动加大因素,特别是季末同业、理财等带来的资金结构性问题继续存在;预期9月全月资金仍不乐观,中下旬资金波动预计将大于上旬,如果央行货币干预力度中性,则9月中下旬资金仍可能再度冲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天国债逆回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