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唐国际电厂是上年亏损本年盈利还是盈利了

大唐发电煤化工项目巨亏调查:败局一开始或已注定
8月28日,国内现代煤化工行业“第一个吃螃蟹者”的,在中报中披露,截至2014年上半年,公司煤化工业务非募集资金投入已近600亿元,但旗下三大煤化工项目至今尚未有一个投入商运;报告期内,大唐发电煤化工板块亏损13.67亿元,同比扩大1.65倍,资产负债率高达84.69%。就在一个多月前,大唐发电公告称,公司将引入国新公司重组旗下所有煤化工及相关业务。事实上,大唐发电在煤化工征途上已走过近十年。十年间,政策加码,巨资豪掷,大唐发电的煤化工业务曾备受推崇,近两年煤化工板块更是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热捧的“香饽饽”。然而,曾经的十年宏图,如今却一朝梦碎,让业界及投资者一时间不明个中究竟。中国证券报记者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大唐发电煤化工项目自启航第一天起,技术、体制及管理等各层面问题便如影随形,一路跌跌撞撞,未来重组之路也将荆棘丛生。这可能也是当下国内煤化工行业现状的一个缩影,提醒投资者应重新审视煤化工这一“价值洼地”的成色。9月9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致电大唐发电董秘办,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公司争取今年年底前完成煤化工板块资产的重组工作。但对于“项目巨亏对于重组是否会造成影响”的提问,该人士表示不予置评。“第一个吃螃蟹者”的尴尬8月,内蒙古赤峰市,正值旅游旺季,草原上的策马奔腾,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火热气氛。然而,在距赤峰市区三百多公里的大唐国际(大唐发电)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园区内,却显出几分萧条和冷清。午休过后,三三两两的职工步入各自生产车间,不见运煤专列熙攘进出的身影,唯有高耸的电厂烟囱向外冒着幽幽白烟。厂区周边,当地政府当初为该项目规划的规模庞大的配套项目,如今仍是一片荒地,这当中甚至包括一处占地数十亩的商业楼盘。“按照当初规划,这个示范项目整体投产时间应在2012年,此刻应该正热火朝天地为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北京输送汩汩天然气流。”看到眼前景象,中科院大连物化所一位专家唏嘘不已。的确,这个耗资元,曾给五大电力央企之一的大唐发电带来无数光环的国内首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眼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2009年8月,内蒙古大唐发电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项目在拿到国家首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路条后动工开建,成为煤制气领域的“第一个吃螃蟹者”,引来整个能源界的极大关注。业内专家指出,以煤制天然气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在“富煤贫油少气”的中国能源格局下,其发挥的能源替代效应要强于其他技术尚不成熟的清洁能源。国家石油化工规划院副总工程师牛新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到2020年,中国的天然气缺口将超过6000亿立方米,尤其是在近两年雾霾倒逼下,“以气代煤”更加紧迫,煤制气的战略地位更是凸显。单就大唐发电内蒙古煤制天然气项目来说,其规划天然气年产能40亿立方米,产气规模居全球首位,达产后可以替代北京每年约1/4的天然气需求量,跻身北京第二大气源。其实,早在2006年大唐发电就曾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建起46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并且,在内蒙古克旗项目之后,其又在辽宁阜新投建了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使得大唐发电拥有了现代煤化工的几乎全序列业务,这也使得其被视作国内煤化工行业的一个标杆。大唐发电的煤化工业务,一开始便被注入到平台。这些项目的巨大前景,也一度引来资本市场的热捧。在二级市场上,传统电力板块蓝筹股股价历来处于低位,但投资者却对煤制气业务很是乐观,使得大唐发电的整体估值近两年始终高于同行业其他巨头。有市场人士测算认为,当煤价为200元/吨时,大唐发电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的产品出厂成本为1.97元/立方米(含管道投资,不含税)。而大唐发电与签订的入网价格为2.75元/立方米。根据牛新祥的研究,当煤价在350元/吨以下时,煤制天然气入网价格达到1.9元/立方米以上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就能盈利。因此,大唐发电煤制气项目若持续稳定运行,盈利前景将相当可观。过去一两年各大券商的相关研报也纷纷指出,大唐发电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旦全面投入商运,每年将给上市公司增加十多亿元的净利润。然而,五年过去,正当市场纷纷期待这位“第一位吃螃蟹者”亮出胜利果实的时候,等来的却是今年7月初公司公告“引入国新公司重组旗下煤化工及相关产业的投资项目”的消息。这一纸公告凸显出大唐发电在煤化工业务上越来越尴尬的处境。大唐发电克旗天然气项目最初的整体计划投资为257亿元,但截至目前,仅一期工程总投资额就已超过330亿元。而据大唐国际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一位中层人士透露,该项目未来在废水处理等环保方面的投入,还须增加至少10亿元,最终投资额规模可能远超计划。此外,大唐发电多伦煤制烯烃项目,到2012年底实际投资也超出计划逾60亿元。根据大唐发电2014年中报披露,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在煤化工项目上的非募集资金投入共计599.04亿元,其中仅今年前6个月就投入30.33亿元。这笔巨额的非募集资金,多数来自贷款。中报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公司为多伦煤化工项目的委托贷款额就达76.61亿元,用于其年产46万吨煤基烯烃项目基建及调试,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不断加码的投资让其煤化工板块的负债一路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636.21亿元,资产负债率更是高达近85%。如此巨额的投入下,大唐发电的煤化工业务却收获寥寥。2014年中报显示,三个标志性的煤化工项目推进情况是:多伦煤化工项目累计生产聚丙烯6.82万吨;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建成后仍处于试生产期间,截至今年6月,生产天然气2.16亿标方;而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2010年核准开工至今年上半年,才基本完成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而各项目的商运进度的一再延后,让公司煤化工业务深陷亏损泥潭,公司煤化工板块2014年上半年亏损13.67亿元,亏损额相较于2013年同期扩大1.65倍。“如果是一般中小企业,面对巨额亏损还要大手笔投入,早就不堪重负。好在大唐发电作为央企融资能力有保障,但显然也已骑虎难下。在此情况下,除了重组可能别无他选。”牛新祥说。败局或一开始就已注定在8月初赤峰市举行的一次煤制气国际论坛上,大唐发电煤制气项目毫无意外地成为与会人士热议的焦点话题。多数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大唐发电煤化工尤其是克旗煤制气项目走到今天的窘境,除却一些行业所共有的技术问题外,项目自身在规划设计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更是主要成因。上述大唐国际能源化工公司中层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国内已经获批或者等待获批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在技术工艺选择上均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无论国内外,都没有多少成熟运行经验可循。大唐克旗项目选择的工艺,尚有美国大平原项目、国内义马集团和哈电集团的技术经验可供借鉴,技术路径选择相对来说更成熟一些。“根据测算,如果目前国内的煤制气项目前期规划合理,各方面配套设施完善,只要持续顺利运行,就能实现项目盈利。”但据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了解,大唐克旗煤制气项目,自开工第一天起,就遭遇各种问题,一路磕磕绊绊,有些问题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属于化工行业的“低级错误”。日,大唐克旗项目在历时近三年建设打通全部工艺,正欲驰援天然气供应缺口日渐加大的北京时,却遭遇在‘最后一公里’管网上出不了气的尴尬。原来,在大唐项目建设同期,配套建设了一条全程359公里由克旗通往北京的输气专线,但管道铺到北京远郊的密云县之后,就被在北京输气管线领域早已划下“一亩三分地”的中石油拦了下来。按照国内油气管线已有的市场准入格局,所有进入用户终端的配套管道均应由“两桶油”来铺设。解决管线“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唐发电花了近一年半时间。在此期间,克旗项目唯一能做的就是停产等待。直到日,才正式并入管网向北京供气。在化解管网问题之后,大唐克旗项目又遇到了更棘手的问题。据上述大唐国际能源化工公司中层人士介绍,在2013年12月正式向北京供气之前的试车阶段,克旗一期项目各项指标均表现良好,运行负荷率达到95%以上。但到正式供气阶段,项目管理方却鬼使神差地将原来设计选用的6号煤种改为质地较差的5号煤种,如此一来,项目主装置气化炉便因煤种更换的不适而导致“消化不良”,造成气化炉内壁严重腐蚀。这期间甚至还发生过物料泄漏的安全事故。而更为直接的后果是,设备腐蚀带来的运行不畅,让克旗项目自去年12月以来陷入累计多达40余台次的频繁停车。“如果非正常停产对于一个示范项目来说尚可定性为‘发展中的问题’的话,那么对于一个耗资数百亿元投入其中的企业来讲,可能就意味着固定资产的严重折旧。一个靠银行贷款维系庞大投资规模的项目,每月银行贷款的利息就达上亿元,频繁停车无论对于谁来说都可谓不可承受之重。”上述大连物化所专家表示,究其原因,可能应归结到项目运行方的管理思路上。他认为,如果前期项目设计成熟缜密,运行管理科学规范,至少不会出现不顾原料适应性问题而临时更换煤种这样的低级错误,前期输气管网未疏通的问题也不会拖到出产天然气的那一刻才去面对。事实上,在大唐发电之前,近两年来,已有包括华能、华电及等在内的不少央企纷纷宣布退出煤化工业务,它们均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均非煤炭或者化工行业企业,这一点也成为众多业内人士诟病之处。上述大连物化所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电力企业搞电是一流,但搞煤化工却未必如此,因为两个行业本身就泾渭分明,项目管理思路也必然存在巨大差异。从这一点上来看,大唐发电煤化工项目眼下的败局或许从一开始就已注定。对于受挫后的大唐煤化工项目,大唐国际能源化工公司总经理张明在7月初曾撰文表达了身为项目管理者的反思。他指出,一方面,一些项目生产、生活设施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主体装置尚未投产,办公楼、住宅楼等早已高标准建好。由于非生产性投入过大,本末倒置,企业投产后难以实现盈利。另一方面,上项目时,从主体装置、安全工程、环保设施,甚至一个阀门、一条管网都需要周密设计、同步展开、有序推进。“否则,就好比木桶,少了哪一块木板,水也装不满;缺了哪一个环节,项目最后也开不起来,停工待产造成的损失会更大。”根据牛新祥的研究测算,大唐克旗项目如果当初做好科学完善的设计,整个项目投资可控制在256亿元。而现实是,仅一期工程投资就达330亿元。张明对此亦有反思:“有的企业上项目时只顾花钱一时痛快,却不计后果,其结果必然是投资概算一调再调,投资成本一超再超,最终导致投产即亏损。”未来重组充满不确定性截至2014年上半年,大唐发电煤化工业务板块总资产达751.25亿元,负债总额则高达636.21亿元,其规模占到公司总负债的4成之多。按照大唐发电7月初与国新签署的煤化工重组框架协议,双方将成立管委会,并对该板块业务进行审计及资产评估。大唐发电高管人士近日公开表态称,公司煤化工业务重组有望在今年内完成。然而,不少业内人士均指出,大唐发电煤化工业务的摊子铺得过大,投资有些盲目化,其中可能会潜存不少“糊涂账”,数百亿元的资产和负债重组起来可能并非易事。国家审计署今年6月份发布的一项审计报告就显示,至2012年底,大唐多伦煤化工项目实际投资额已超概算61.79亿元,且项目延期投产后仍未达预期指标。审计发现,该项目火炬因设计缺陷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且存在安全隐患,仅此一项细微环节后续重新设计建造,就将增加投资近2000万元。即使如此,多伦煤制烯烃项目至今仍在不停获得大唐发电的不停“输血”。除上文中提到的逾70亿元三年期委托贷款外,刚刚过去的日,大唐发电董事会又通过一项决议,拟通过大唐集团财务公司向多伦项目提供不超过40亿元的委托贷款。在连续的投资带来债务如滚雪球般不断变大的背后,却是设备闲置带来的投资浪费。上述审计署报告披露,多伦煤化工项目采购的2735.22万元催化剂一直未用,已超过保质期两年;内蒙古大唐国际锡林郭勒盟煤化工项目筹备处为项目采购的1.7亿元催化剂闲置3年多,增加资金成本2903.03万元。类似的情况可能并不止于此。在大唐克旗项目现场,尽管看到整个项目各个环节主辅装置一应俱全,但据上述大连物化所人士称,整个示范园区大概有近1/3的装置处于闲置状态,这其中还不包括一些建成至今三年多未启用的配套生活设施。一资深化工行业券商研究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称,这些情况意味着重组过程中在资产评估方面,尤其是闲置资产评估这一块,可能会费不小周折。“对于一项持续处于亏损状态的资产来说,未来即便达成转让,交易价格也可能低于账面价值。这可能是大唐发电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该研究员说。对于大唐发电来说,借道重组甩掉煤化工“包袱”,无疑将为上市公司减少业绩拖累。按照公司方面的说法,这将有利于公司将资金、管理、技术、资源更有效地集中至公司主营业务,巩固公司发电板块优势。上述券商研究员也表示,大唐发电上半年电力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近40%,如果剥离煤化工聚焦主业的战略调整得以成功实施,在煤价下行的利好支撑下,公司作为国内电企中为数不多的拥有多元电力业务的龙头,将迎来业绩的持续改善以及估值的提升。但在众多业内专家看来,大唐煤化工业务重组完成的标志,并非只是完成重组交易,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作为当前国内煤化工发展标杆的几大项目重焕生机。牛新祥就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大唐煤化工项目的命运,关乎国内煤化工行业的未来。他认为,在找到新“东家”完成重组交易后,最迫在眉睫的任务便是对已“跑偏”的技术工艺进行彻底改造,同时加大废水、废渣等污染治理的投入,而这注定又将是一项耗资巨大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工程。中国证券报记者最新获悉,除国新公司外,近年来在煤化工业务上推进颇顺的神华集团,也开始介入到大唐发电煤化工业务的重组中。有业内人士透露,日前神华集团已组织团队展开对大唐发电旗下煤化工项目的尽职调查。该人士称,神华管理层多数具有化工专业背景,且积累了一些已取得成效的煤化工项目管理的经验。“如果神华能接手大唐煤化工项目,也许能让这些项目在未来的推进中少走些弯路。”煤化工且投且谨慎现代煤化工近两年来一度成为“资本宠儿”,Wind数据统计的现代煤化工概念指数自2012年以来的涨幅达到53.50%,远优于同期指数表现。然而,以大唐发电为代表的央企“吃螃蟹者”至今陷入的困境,却似乎在警示这一“资本宠儿”成长现状与市场估值之间的巨大落差。事实上,在现代煤化工商业化的探索上,国外已有过“前车之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运行的美国大平原煤制天然气项目。据长期研究煤化工行业的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杨启仁近期发表的《从财务观点分析美国大平原煤制天然气的经验与教训》一文披露,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美国政府向大平原项目运营方大平原气化联营公司(GAPA)提供了最终数额达15.4亿的贷款担保。该项目总建设成本约为20.3亿美元,美国政府提供贷款担保的投入达七成之多。同时,GAPA与美国四家天然气管道公司签订了为期25年的优惠购气合约,管道公司同意以高于市价的优惠价格购买煤制天然气。然而,前期可行性研究不足令项目步履维艰,投运后的前十年便亏损13亿美元。不堪重负的GPGA于1985年8月宣布破产。1986年6月,美国能源部以10亿美元的账面价取得大平原煤制气项目的所有权,并于1988年10月转让给美国北新电力合作集团经营。在运营约20年之后,北新电力才终于在2007年完全回收投资。杨启仁提醒道,中国当前的煤制气商业化正在重走美国大平原项目的旧路。他认为,无论是当前中国煤制天然气乃至整个煤化工行业所处的技术和政策现状,还是目前示范项目的运行情况,都和此前美国大平原煤制气项目的经历十分相似。基于此,他建议,目前中国推进煤化工发展,应该给示范项目更充足的运行期来检验技术成熟度和投资回报前景,之后再考虑规模化建设项目。有机构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处于不同阶段的煤制气项目共计50个,若全部建成,总产能将达2250亿立方米/年。这一产能规模相当于56个大唐克什克腾旗煤制气项目(40亿立方米/年),意味着这些项目建成后总投资将超过万亿元数字。面对如此浩大的待投资金规模,和杨启仁一样,不少国内煤化工专家也提醒道,从大唐发电示范项目运行至今的败绩来反思,国内现代煤化工要真正实现商业化,仍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政策方对于推动国内现代煤化工未来发展也不断趋于理性。就在大唐发电宣布重组旗下煤化工板块后不久,相关部门发文要求严格产能规模、能源转化效率、水耗、排放等产业准入门槛。据了解,上述50个各地规划的煤制气项目中,截至目前,仅有4个获得国家核准开工。雄关漫道真如铁,现代煤化工商业化征途仍有长路要走。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重新审视这块“价值洼地”的成色,“且投且谨慎”。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JBYAO]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10000步换试驾好礼
预订享1万置换补贴
北汽SUV低至5万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大唐安徽分公司的有木有,进来聊聊安徽大唐各电厂的事_大唐集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772贴子:
大唐安徽分公司的有木有,进来聊聊安徽大唐各电厂的事收藏
如题,安徽当涂电厂怎么样
客厅装修,这样的沙发既养眼又舒适
楼主知道大唐安徽下一站宣讲会吗
感觉当涂电厂效益不是很好啊,有了解的小伙伴么
楼主 ,三方寄回来了嘛
想去当涂电厂,就是当涂人,可是没来招聘签了别的地方
周五来我们学校,楼主工资开的多少?实习多长时间
淮北的路过
有签淮北的吗?淮北电厂有了解的吗?
还有淮北的吗?
当涂发电厂也么样啊
洛河电厂怎么样啊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当前位置是:
电企高盈利时期结束 今年火电企业或陷入亏损
发布时间: & 来源:证券日报
  受益于煤价下跌,电企这几年的日子都颇为滋润,盈利水平不断增加,并于2015年达到历史最高。  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2016年下半年开始,煤价大幅反弹,涨幅高达64%,自此电企的好日子宣告结束。五大发电集团去年9月份、10月份、11月份的煤电板块都出现了亏损。  根据电企的业绩预告, 大唐发电 、 甘肃电投 2016年将陷入亏损。而根据数据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有近六成的上市电企净利润出现下降。  更为困难的是,近年来,我国用电增速放缓,但新增装机规模却不断增加,电力行业进入过剩时代。  因此,用内忧外患来形容电企的境地也不为过。  业内认为,由于煤价的回升以及上网电价不做调整,2017年将呈现“电亏煤盈”的局面,电力行业过剩将加剧电企亏损的局面。  电企高盈利时期结束  这几年,受益于煤价不断下跌,电企盈利颇丰,并于2015年达到历史最高。但2016年煤价大幅反弹,电企好日子也自此宣告结束。  1月14日,大唐发电发布公告称,预计2016年将亏损25亿元-28亿元,而其2015年度净利润为28.09亿元。  对此,大唐发电表示,受年初国家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及公司电量结构、下半年煤价大幅上涨影响,其电力、煤机企业业绩同比下降。  大唐发电在2016年半年报中称,公司电力结构中重心所在的火电(占比74.25%)利用时数同比减少226小时,叠加火电上网电价下调影响,营收整体下降约5.85%。  1月18日,甘肃电投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16年度净利为亏损9000万元至1100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同时,赣能股份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亿元至3.90亿元,同比下降37.26%至32.03%。  公司表示,公司2016年全年发电量较2015年全年有所下降,且公司火电机组上网电价于2016年初下调,致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减少;公司火电机组燃料价格于2016年下半年上涨较快,导致公司下半年营业成本大幅提高。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公司2016年业绩比上年同期下降。  2016年下半年,煤炭去产能效果初显,沉寂四年的煤价开始反弹。从2016年第25周(日至6月28日)开始,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十八周上涨,从401元/吨一路涨到11月2日发布的607元/吨。相比年初的371元/吨,涨幅达64%,反弹至2013年6月份的水平。  实际上,2016年前三季度上市电企的业绩就已经呈现出下滑的态势。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 东方财富 Choice数据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有近六成的上市电企净利润出现下降。  据中电联资料,去年1月份-11月份,五大发电集团共实现利润542亿元,比上年同期980亿元下降45%。其中:煤电板块利润下降67.4%。7月份、8月份分别下降65.9%、74.4%,9月份、10月份、11月份出现亏损。  有电力行业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今年开始有关部门对煤价调控更为细致,但总体上来看,随着煤炭去产能的持续,煤价不可能再跌回从前,而将保持在合理水平。这也意味着电企高盈利时期的结束。  今年火电企业恐将亏损  2017年,火电企业一方面面临去产能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煤价回升,平均成本高于2016年将是大概率事件。  这对于火电企业来说可谓内忧外患。  根据中债资信电力组的研究结果(《火电行业专题研究:2017年大面积亏损,区域分化明显》),以环渤海动力煤平均价格指数测算,电力企业的盈亏平衡点约为535元/吨,当煤价在550元/吨-600元/吨时,大部分火电企业面临亏损,当煤价在470元/吨-550元/吨时,全国约半数以上区域企业将出现亏损或接近盈亏平衡点。因此,综合来看,2017年将呈现“电亏煤盈”的局面。  与此同时,近期,能源局勒令十一省停建或者缓建85个煤电项目,这将导致不少电企的装机规模不断缩小。  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2017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就也表示,煤电新增空间越来越小,2017年面临全行业亏损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1月4日,发改委表示,根据煤电价格联动计算公式测算,2017年煤电标杆上网电价全国平均应上涨每千瓦时0.18分钱。由于联动机制规定,标杆上网电价调整水平不足每千瓦时0.20分钱时,当年不调整,调价金额纳入下一周期累计计算。据此,日全国煤电标杆上网电价将不作调整。  实际上,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自2004年建立以来,共计启动11次。其中,因煤价上涨2004年-2011年7次上调上网电价,共上调每千瓦时11.92分钱;2013年以来煤价下降,又连续4次下调了上网电价,共下调每千瓦时7.44分钱。  而2017年上网电价不做调整对于本就盈利堪忧的电企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上述分析师还认为,尽管国家在尽力争取皆大欢喜的局面,达到煤企和电企都实现盈利,但这样的平衡很难达到。2017年电力行业过剩将加剧电企亏损的局面。
&&&&&&关键词: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电话:010-
电话:010-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年亏损四季度盈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