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米中国芯片量产的四大疑问:今年会量产吗

仅用时12天!小米CDR闪电上会,四大猜想
小米要上会了!
6月19日,小米CDR将上会接受审核,创下递交申请后最快上会新纪录。小米上会也意味着中国首家CDR企业进入审核阶段,是否能够登陆A股资本市场在此一举。
12天的上会之旅
6月7日,小米向证监会提交了《公开发行存托凭证招股说明书》申请,至此宣告小米成为第一家向证监会提交CDR申请的企业。
6月14日,证监会向小米出具反馈意见,随后小米更新披露《公开发行存托凭证招股说明书》,这也意味着证监会迅速对材料进行初审,并对小米的CDR材料提出了疑问。
6月15日深夜,证监会官网发布公告,小米将于6月19日登上发审会,接受证监会的审核。
记者计算了一下, 小米从提交申请到上会共计耗时12天。
值得注意的是,在A股IPO申请中,工业富联从提交申报稿到上会共计耗时36天,创下A股IPO纪录。
现在,小米申请发行CDR上会的速度已超过独角兽IPO速度,成为“速度之王”。
此后CDR申请的审核速度是否会依照小米的速度?
对此,一位券商资深人士对IPO日报表示,小米此次CDR上会事件属于特事特办,其他较好企业也可以参考。但是,绝大多数企业还是应该按照证监会要求的规范原则,慢慢排队。
一位业内人士向IPO日报表示,国家扶持新经济,只要市场条件允许,速度会尽可能快,国家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时不我待,因此,金融要支持实体。
除此之外,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向IPO日报表示,小米此次上会如此之快可能是因为绿色通道的缘故,且证监会也表示会注意CDR发行的节奏,不会对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
现在,我们不妨放松一下,畅想一下小米上会及后续的种种。
是否能过会?
虽然市场普遍对小米的过会前景表示看好,但是发审委依然会兢兢业业履行职责,严把质量关,审核小米资质。
小米港股IPO招股说明书显示,小米 2015年-201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68亿元、684亿元、114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0.98%;净利润分别为-76.27亿元、4.92亿元、-438.89亿元。实际上,小米2015年至2017年的经营利润分别为13.73亿元、37.85亿元和122.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98.27%。
由此可知,小米2015年-2017年的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都呈现较好的上升趋势。
证监会问哪些问题?
可能问题一:关于公司尚未获得部分互联网经营资质的合法合规性。
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小米目前尚未取得游戏和在线阅读《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可能问题二:关于是否存在同业竞争。
(1)小米向金山云采购云服务,金山云集团与公司云服务,除服务客户不同外,在技术开发模式、使用开发工具、开发成果等方面是否存在通用性,在营运模式和资产结构方面是否类似等问题。
(2)关于欢聚时代(YY)和猎豹移动。请保荐机构和律师核查并补充披露两家公司股权和表决权情况,发行人与其是否存在同业竞争,依据及其理由。
可能问题三:关于优先股。请在招股说明书中补充披露优先股总数及占比,每轮优先股融资额、估值、优先股融资总额,实现“合格上市”的依据,请发行人提供公司章程和优先股协议中关于实现合格上市的有关条款和内容。
可能问题四:关于2018年4月雷军获得大额B类普通股股权激励。
招股说明书显示,日小米召开董事会,向雷军控制的Smart Mobile Holdings Limited发行股B类普通股。该次股权激励确认98.3亿股份支付费用。
对此,证监会反馈意见中指出,请发行人进一步说明并披露以上事项经过的决策程序,是否符合公司章程和关联交易制度及公司治理有关规定,对发行人的具体影响。请保荐机构核查,并发表意见。
可能问题五:关于投资生态链企业的股权设置情况,生态链企业总体情况及与公司关系,关于发行人与生态链企业交易情况。
可能问题六:关于关联方和关联交易。
小米在招股说明书关联交易中,对关联采购按照“联营企业或有重大影响被投资企业”、“实际控制人重大影响企业”两类汇总分类披露采购金额。
对此,证监会反馈意见指出,请发行人进一步披露相关关联交易对发行人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业务发展的影响,并从对投资者决策影响等角度,说明前述分类的依据。请中介机构核查并发表意见。
小米的上述问题或许会被证监会现场询问。
6月15日,据相关媒体消息,小米创始人雷军将于本月23日在港亲身主持全球发售新闻发布会,按一般程序,小米于紧随其后的交易日,即本月25日开始公开招股。按照招股日程,如上交所CDR上市细则安排能够配合,小米极大可能于下月9日在上海发行CDR挂牌,翌日于港交所挂牌。
另外,已知三家独角兽企业已上市,小米从过会到上市会比独角兽企业快吗?
工业富联于3月8日过会,上市日期为6月8日,工业富联从过会到上市交易共耗时92天。
药明康德于3月27日过会,上市日期为5月8日,药明康德从过会到上市交易共耗时42天。
宁德时代于4月4日过会,上市日期为6月11日,宁德时代从过会到上市交易共耗时68天。
投资者能在8月1日之前 (即42天之内)买到小米发行的CDR吗?
融资金额多少?
小米CDR招股说明书显示,小米本次发行的CDR所对应的基础股票,占CDR和港股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7%,且本次发行CDR所对应的基础股份占本次CDR和港股发行总规模(含老股发行规模)的比例不低于50%。
另外,小米本次CDR发行采用询价方式确定价格,CDR发行按与港股孰低的原则定价。
据了解,小米IPO的保荐人为中信里昂证券、高盛以及摩根士丹利,而作为小米IPO的承销商之一的高盛,其分析师认为小米的市值在700亿美元至860亿美元之间。
同为小米保荐人的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表示,小米当前的公允价值最高可达到848亿美元。
与此同时,另一位小米的保荐人中信里昂证券,其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小米的市值在800亿美元到900亿美元之间。
记者根据小米的保荐人或其保荐人的分析师估值来假设并估算,小米欲发行7%的股份可能融资49亿-63亿美元,将超过工业富联的IPO募资额。
那么,小米在上会速度赶超独角兽的情况下,在上市、融资金额两方面会继续领先吗?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近两年,只要你在中国大陆内有关注过国产智能的话,那么你一定会听说过一个国产品牌的名字:小米。自小米创办以来,在国内手机市场可谓一骑绝尘。凭借的疯狂营销和MIUI的逐渐成熟,小米品牌逐渐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亲民的形象,几年时间就在全国拥有数以百万的用户数量,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小米这个品牌逐渐被人们熟知后,已经连续推出过小米手机、小米手机青春版、小米手机1S、小米手机1S青春版、小米手机2、小米手机2S和小米手机2A等7款产品,而这7款产品也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成绩。 799元意义何在?手机引发的四大疑问     在2013年的下半年,就当大家伙以为期待已久的小米手机3将正式发布时,小米却出人意料的与腾讯、中国移动联合推出了一款售价仅799元的红米手机。严格意义上来说,小米手机1999元的售价其实也可以算千元机了,而红米手机我们甚至可以叫它百元机,中国有这样一句话:便宜没好货。799的价格确实很诱人,也很具有杀伤力,那么就是这样一款售价的手机到底意义何在呢?红米手机一出是否对小米手机有很大的冲击?小米是如何与腾讯冰释前嫌的?对于这些疑问,想必有很多朋友都摸不着头脑,笔者今天也将就这些问题一一展开进行分析。
红米手机评测: 红米手机图赏: 网友如何看待红米手机: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主屏尺寸 4G网络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83885¥49886¥35997¥38988¥24999¥159810¥2999中国芯片行业的四大挑战、四大机会和四种路径中国芯片行业的四大挑战、四大机会和四种路径创业家百家号导 读 中兴事件揭示了国内芯片产业结构现状:国内芯片主要应用在中低端领域,高端通用芯片市场自给率近乎为零。表面虚假的繁荣揭露开后,让浮躁的归浮躁,泡沫的归泡沫,作为产业投资人,希望与各位一起客观探讨,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国产芯片未来如何发展更有效?除了 市场需求,通用芯片领域另外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在于开发者不去使用。
国产芯片缺少开发工具和操作系统的生态培养,就没有人去使用,
说到底,制作出好芯片只是第一步,与芯片配套的软件硬件生态体系不完善,即使芯片造出来了,中国制造依然不会成为首选。 关于未来发展策略, 星河互联吕永昌认为 除了政府资金支持、带动需求外,芯片企业找准市场、选择正确路径也是关键。 为 什么有些国产芯片企业,可以在巨头垄断的市场,撕出5%的市场份额,有些芯片企业甚至可以主导全球市场获得高毛利率和高净盈利额,而有些企业在经历了十余年发展,仍然在靠国家资金和投资者资金勉强维持,产生这些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技术、人才本身的难题,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对生态和市场命门的把握、竞争的卡位、产品研发节奏和商业化运作的娴熟设计。嘉宾介绍:星河互联物联网事业部合伙人吕永昌。北京大学投资管理硕士,曾担任易观电商咨询中心总经理、阳光保险投资总监,成功投资多个TMT领域项目,拥有10年以上SaaS、物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化咨询和投资经验。国内芯片产业现状: 高端通用芯片自给率近乎为零 物联网产业链分成八大环节,前四部分包括传感器、计算与控制系统、通讯网络、前端平台,后四部分包括PAAS平台、管理平台、通用能力、行业应用产品/解决方案。八大环节中有六个环节都要用到芯片,只有纯做软件的PaaS平台、管理平台这一类厂商,主要做软件服务,其他领域都会用到芯片。整体来看,目前国产和进口芯片的构成结构大概是这样:芯片国产化的占比非常低,低于20%,大部分都需要采购国外,全球大概有40多家通用、关键元器件领先芯片企业。国产芯片聚焦于少数领域,比如部分通讯芯片,显示处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分立器件、MCU、定位导航等,绝大部分属于中低端,芯片单价低、利润率低,而中高端性能的芯片以及关键器件基本上都是国外厂商垄断。从芯片产业全流程角度来看,国内企业在封测领域不弱于国外厂商,部分数字芯片设计领域不落后国外厂商,模拟芯片设计仍然远远落后于国外,芯片制造设备和工艺仍然落后于国外IDM或代加工企业1-2代技术。国内比较领先的,将来有机会成为一个平台级的2C端的产品,用到的通用芯片,基本都采购自国外厂家 (华为手机用的麒麟SoC全是海思采用arm的ip,自己设计,台积电代工) 中国制造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做功能设计、工业设计、算法设计。 2C和 2B领域常见的芯片应用主要有:2C
端应用 第一类,智慧家庭。
各种各样的家居智能单品,提高便捷性、节省人力,哪怕一个操作节省几秒钟,未来也能够形成不可逆的用户习惯。第二类,可穿戴设备。
就是人身上可携带的智能产品。第三类,智慧医疗设备。
比如说在家里可以自己使用电子设备测血糖,或者是监测各种生命体征的医疗设备。第四类,各类垂直生活应用智能单品,如智能交通工具、体育运动智能装备等。 2B
端应用 2B领域包括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其中传感器、各种控制单元、边缘计算模组、通讯模块都需要用到芯片,这其中,小到滤波器、功率放大器,大到嵌入式微处理器,大部分来自国外厂家,当然,国内自主嵌入式微处理器、MCU、Wifi芯片、蓝牙芯片、5G通讯芯片、存储控制芯片等数十个细分领域在近20年中正在崛起并占有少量市场份额。国产芯片厂商面临4座大山 然而高端芯片国产化趋势不可逆 中兴事件揭示了国类厂商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是80%以上的芯片部件,其实都还依赖于国外的厂家,甚至部分领域国内厂商完全没有能力设计,这是把本质上比较虚的繁荣面目揭开。任何科技产品、物联网设备、都需要很多芯片、很多控制单元。整个芯片产业可以细分为上千个细分领域。这些细分领域,国外厂家已经普遍经历了30年以上的研发积累,而中国的集成电路企业发展是最近20年的事。美国英特尔已经垄断了几乎所有PC服务器CPU的市场,并且多年不断的去砸重金,去投入新的芯片设计,投入新的生产线,并且以自己的x86体系为核心,培育了一个巨大的生态体系,不断加深壁垒,这个体系壁垒是很难突破的。国产芯片厂商面临的4座大山是: 1、
对长期研发投入的积累和高忍耐度。
体现在微架构设计、底层操作系统的设计能力缺失、通用CPU无自己的微架构( 大部分国产PC/服务器操作系统仍然以Linux为基础,在这些方面,国外ARM等厂商实际上是经历了20年以上的研发积累之后才爆发 ),或快速引进和抢夺顶尖芯片设计人才。2、实现重资金投入和高产出的正向循环。 3、短期内性能和稳定性上超越国外对手。 4、硬件开发者生态的培育。
Intel和MS在国内高校多年发展课程体系、认证体系、生态培育体系,国内企业鲜有如此跨级战略操作。但是新领域未来会有可能在生物、化学、物理、光学方面打破固有的体系,例如仿生芯片、人工智能芯片等,这里面很多领域欧美也是刚开始做,国内厂商还有很多新的机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坚信未来高端的PC、手机、服务器这个市场,国产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这个发展需要市场包容国内芯片企业,要允许国内厂家犯错误。如今国内需求端企业和国产芯片供应商是一起互相成长,2018或许会是芯片行业的转折年,先从行业客户开始用起,在一些专用设备里开始用起,逐步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然后延伸C端领域。按照这个路径,将来在通用芯片领域和高销量芯片领域,也会逐渐用国产的芯片去替代。4类芯片发展机会 生态体系才是核心竞争力 目前国内芯片相关市场机会,分成这四大类。第一,通用芯片 通用芯片国内也有创业企业在做,但是性能、良品率、产品质量、稳定性都跟国外的芯片有很大差距,所以一直没有人买,始终在实验的状态。 芯片领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在一次一次量产过程当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来提升性能。
国内芯片一直没有得到大量的量产,没有满足客户要求,所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除了市场需求,通用芯片领域还有一个很大制约因素在于开发者不去使用。一个芯片研发出来得有一批开发者使用,没有人会用你的芯片,大家肯定不会采购。英伟达GPU为什么这么火?它的价格高,也不是跑神经网络计算模型最优的芯片,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企业采用它的GPU架构来做训练、做推理,因为它的开发者体系非常完善,有一系列开发工具可以让开发者用,而且过去积累了非常多的开发人员,这是一个正向循环。国产芯片缺少成熟开发工具和操作系统,不能够配套使用起来,就没有人去使用。而开发者没有人用是因为终端产品企业没有人购买它的芯片,这是个恶性循环如果你现在准备就业,要花时间去学一个新工具,这个工具学完之后可能都没有人买,你肯定不会学,你肯定学通用性比较好,整个产业都在用的操作系统或者和芯片配套的工具。说到底,制作出好芯片只是第一步,与芯片配套的软件硬件生态体系不完善,即使芯片造出来了,中国制造依然不会成为首选。中国制造如果想要达到世界顶级芯片标准,还需要一个与中国芯片配合良好的操作系统,只有生态完善了,中国制造的CPU才真正获得了竞争力。近期能看到国家加大推动的趋势,国家发挥的作用:第一方面
是提供大量的资金,同时在芯片企业创始团队对的持股比例上有足够的空间以保持团队对企业的控制力,留住稀缺人才。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比如28nm芯片,也需要投入一到两个亿的资金去做芯片设计、做流片,这些都需要成本,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果是芯片制造,投入资金会更大,是上百亿美金的投入,一般的企业根本投入不起,所以国家做一些股权投资、低息贷款资金支持和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同时,在保持团队对企业的持股比例上做到恰到好处,不因资金的投入而牺牲创始团队的控制力。第二方面
是国家政策引导国有企业采用以国产芯片为核心的PC、服务器、移动终端以及其他产品,国有芯片企业强制采用国产芯片生产设备、服务,带动需求。
只有带动需求才能带动产业的发展,
当需求起来了之后,龙芯、上海微电子这些厂家逐渐把产品从实验室走出,不断迭代产品。不带动需求,如果仅仅是给钱支持,做课题做研究,永远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
因为在实验室阶段,只要能出来一个小样,一个Demo实现基础功能就可以拿尾款,但是,距离经受住市场考验还是要走很长的路。第三方面
政府主导产业格局,保留市场自主力量。统计数据显示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投入的资金已达上千亿规模,我们政府是很支持重要科技自主研发的,但是这么多年效果甚微。民营市场上,有些做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芯片的厂家,已经配合起来一起去发展。除了国家支持,要求国有企业使用以外,未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也会使用国有芯片。将分散的资源整合,在芯片的关键领域和大项目上在政府支持下形成主导格局来推动芯片的国产化,同时保留市场力量,小的项目由市场自主决定,通过竞争的方式去实现优胜劣汰。中兴这样的事件,让国内企业意识到, 美国或者国外的芯片制约,将来一定会在某个时间节点爆发,让企业多年积累的成果,一夜之间丧失掉,所以市场逐渐会关注国有芯片,这算是一个共识,谁也不想变成下一个中兴。 这是一个长期发展,但是这段路必须得走,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第二,ASIC芯片 ASIC
芯片路径是从终端产品出发,最后做成专用芯片
。直接出芯片风险比较大。类似传感器这样的产品,先卖产品,不做芯片,基于FPGA先试市场,前期量不大的时候比较划算。另外一个思路是先基于异构芯片做模组,未来量很大之后,再ASIC化。FPGA+主控芯片+其他组件,组成一个SOC,先做一款在终端能够用的芯片,在终端上面做人工智能,把一些经过裁减的算法,放到终端的芯片上面。这个芯片是多种芯片组合起来的系统模块,先做出解决方案,给下游终端产品厂商用。很多安防摄像头厂家,用这个模组,就可以让摄像头可识别动作,一台摄像机可以识别几千个人脸,可以识别简单的物体,能够满足日常需求,能够直接智能化迭代。先销售给厂家,进入市场,当量逐渐起来之后再做成专用的ASIC芯片,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路径。从发展路径来看,很多人工智能企业都在走弯路,但是有一家企业,比特大陆思维路径很清晰。比特大陆专做用于挖矿的ASIC芯片和矿机,它把产品形态做成直接拿过来就能用的产品,而不是做早期半成品给客户。AI领域卖算法行不通,大互联网企业平台可以免费提供算法给用户用,但创业企业得生存。微软卖操作系统、办公软件License的策略是最开始用户使用微软盗版的产品,我不管,大家先用起来,等用户习惯已经养成了,用户再转移到其他软件上转移成本会很高,这个时候微软再开始面向企业用户卖License,特别是针对大的行业客户,你必须购买,否则就涉及侵权。另外,早期人工智能的算法不断迭代,只卖License客户自己需要投入的工作还很多,只有变成一个终端形态的产品用户才愿意付费且才能真正用起来,才能逐步构建生态。 第三,垂直细分领域芯片 整体芯片产业各领域销量,呈现显著的长尾特征。顶部的高销量芯片包括通用芯片、存储芯片、AD/DA等通用组建芯片,而大量的包括采集、传输、控制在内的各行业各类型芯片/SOC/SIP/MCU,则仍然有上千个市场机会。每个市场机会,不会产生巨无霸芯片企业,但可能产生隐形赚钱公司和上市公司,而这些领域巨头无暇顾及,市场对产品的关注更多是需求匹配度和服务。毫无疑问,这些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可以形成垄断优势。垂直细分领域的芯片设计,国外情况来看,欧美日韩四十多家芯片企业的一些小部门在做,但是这类国外企业在国内的支持团队、客户服务能力比较差,在中国市场部分厂家已经逐渐用国产芯片,因为这类细分领域对芯片的纳米级别、工艺级别要求不是非常高,可能55nm芯片国内的终端厂家也能用,但是对成本和功耗比较敏感,厂家更关注成本和性能/功耗的比例,做到那么高的性能,芯片价格上去了没有客户买。第四,产业链机会 未来中国会有很多芯片企业出现,做芯片的厂家,需要很多产业服务。仅晶圆加工就包括30多个环节,围绕芯片设计、加工、切割、封测需要用到很多设备和服务,这其中存在国内企业创新的机会,星河互联会持续关注。案列:晶圆在加工处理过程中有很多污染,目前市场上有企业通过创新的方式去做清洗,实现降低清洗成本、降低污染,这个服务是很大的产业。芯片设计企业的四大发展路径 1、
产品倒推:
终端向芯片演进。面向终端厂商、行业系统集成商提供模组、算法的端到端解决方案,自主培育市场和试验市场需求,待获得稳定市场需求后再进行芯片设计和量产,实现芯片化;2、捆绑大流量:
与大出货量终端企业进行参股式合作。抓细分领域的龙头终端企业,与之进行互相持股,或者获得其投资,同时获得其持续订单需求,之后进行芯片量产;3、领跑生态:
构筑工具链、客户群生态体系。通过提供完善的工具链和应用模块、与操作系统厂商捆绑销售、发展第三方定制化开发合作伙伴、树立标杆应用案例、奖励社区/校园开发者、主动向后端延伸BD等方式,带领生态企业BD和服务客户、培育领域内认同;4、全能王:
自主完成全产业链布局。自主具备细分领域客户的终端产品品牌运作力和市场高覆盖度,同时培育自己的整套芯片产品,形成自身闭环的小生态。产品是否完全依赖进口芯片 或成未来投资考虑因素 除了前面提到的芯片产业4大机会我们会重点布局,其他与芯片相关的物联网机会我们关注以下4大类别:第一类,
由于国产芯片的成熟和芯片价格的下降,带来的新终端应用崛起,相关的终端产品或者芯片产品我们会比较关注。过去有很多产品,因为核心价格太高,芯片价格降不下来,无法应用在C端产品进行销售。案列:例如过去3D视觉处理的芯片主要由TI等企业垄断,价格一直都很高,但过去3年此类芯片价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直在下降,且国产芯片日趋成熟,芯片价格下降之后,将来很多的机器人或工业的检测设备中会增加3D图像采集模块,或者在C端扫地机器人、手机,都会增加3D图像的采集。有3D图像采集之后,可以做身份验证、动作识别,以往二维图像是无法实现的,这类技术就可以大范围用在C端产品里。第二类,
大范围使用国内芯片设计制造并实现高表现的产品企业。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比如国内众多手机厂商中的华为,尽管华为自主研发的芯片仍然极其有限,但至少在基带芯片和CPU方面逐步具备自主研发芯片能力,供应端更稳定,这类模式的企业我们会更关注。第三类,
采用创新技术进行传感器芯片、通讯芯片设计、各类型元器件芯片、边缘嵌入式芯片设计的企业。现有的以上四类型芯片虽然已经经历了30年以上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由材料创新、生物物理化学理论应用创新、指令架构创新而产生的新型芯片机会。第四类,
在应用端进行SOC/SIP持续迭代升级,构筑应用壁垒的集成电路企业。此类企业需要在成本、应用需求匹配、异构性能方面找到平衡点,在对客户、生态深度服务中不断强化优势。本文来自星河互联,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创业家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创业家传媒官方账号,为创业者的提供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金丹科技今上会 四大疑问尚无解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财经关键词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芯片量产 后 手机 多久发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