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机号总是被原机主的贷款紧急联系人被骚扰骚扰怎么办

换手机号=破财 揭秘手机号码的安全隐患
  日前,一个名叫“赵志刚”的名字揭开手机号码有毒的事件怒刷朋友圈,一时间让“手机号有毒”以及“新手机号不新”的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在如今人手一台手机的时代,这一事件着实让很多用户提心吊胆,甚至引来阵阵“换手机号=破财”的忧虑!那么为何新买的手机号会有毒呢?以后还能不能好好地换号码呢?面对诸多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下面就一起看看他们给出了什么样的解读!   手机“新号”不新且骚扰多!   换手机号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一般如果工作变动或者更换运营商都会选择更换手机号码以便重新开始一段新生活。但是,很多时候换的“新号码”却不新,甚至会遭遇各种骚扰。譬如日前,i春秋安全社区网友“一只软兔纸”就遭遇了“新号码”带来的各种烦恼,扰得她各种心累!自从换上“新号码”后,她陆陆续续收到了关于赵志刚先生12306火车票订单消息,以及赵志刚的朋友、银行、陌生女人、顺风车、广告商、医院等发来的短信和电话。   该妹子由于难以忍受这种骚扰,就在网上发帖抱怨,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很多网友也表示受到过这样的骚扰!   Mis缓:我上大学换的那个号也是!!!各种骚扰电话!!!而且我用的时候还能收到他各种挂号等短信提醒。   元气小蘑菇:我刚换了现在手机号的时候,接到各种“午夜凶铃”!于是我知道了前机主的名字,知道了她在北京认识一男的!   你猜我叫啥名:10月份换的电话号码,三天两头就打电话来让我还钱,我说了一遍又一遍的不好意思你打错了……   让我瘦口:我现在用的手机号的前主人,和我名字最后一个字是一样的,她的朋友老是打电话过来骚扰,我一接电话那边就哈哈哈……   电信专家 项立刚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新号码会带来这样的骚扰呢?   电信行业专家项立刚先生向记者介绍:“电话号码是一种资源,资源是有限的,运营商需要交号码运营费,当用户不使用该号码时,该号码是需要回收利用的。”   记者获悉,目前推向商业市场的11位手机号码,属于一种有限资源,并不能无限扩充。各运营商各有自己的特定号段范围,130至132为联通手机号段,133为电信手机号段,中国移动占有其余6个134至139号段。   原来用户购买的“新号码”之所以收到这样的骚扰,都是因为该号码曾经被前任用户使用过!但也许很多用户不明白,为何旧手机号经过回收后再出售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这就涉及到旧号码回收的问题。   据项立刚先生介绍,当用户不使用一个号码时,该号码是需要回收利用的。一般原则是当用户连续6个月均没有使用该号码时,运营商才会回收该用户的号码。如果在这6个月内,用户想用回这个号码,只需重新开通即可继续使用该号码。一般运营商回收旧号码需要经过4个步骤,分别是停机——冷冻6个月——回收至号码库——销售该号码。   但从运营商收回旧手机号到重新销售该号码期间,中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运营商不能够对旧号码进行技术更新,即旧号码仅仅是经过6个月的冷冻期就会重新进入市场进行销售,这期间运营商并没有做任何更新的动作。对此项立刚先生表示:“其实运营商也没有办法,因为运营商在号码进入6个月的冷冻期内是没有办法对该号码进行安全处理的。当一个用户购买号码后,这个号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均归属该用户,运营商是没有权限去处理该号码绑定的所有账户。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用户在抛弃号码时不做任何销号工作,也不解绑该号码绑定的账户。当这样的号码回收到运营商那边时,运营商只能默认该号码已经解绑了所有相关账户。”   新手机号“中毒”!安全隐患多   日前,国内网络安全教育平台i春秋学院自发地针对从三大运营商待售的10182个合法手机号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有17%的手机号码存在未解除互联网账号绑定的问题!其中生活类网站用户未解绑的情况最为严重,诸如O2O,同城信息等。而运营商方面,中国联通的号码出现类似问题的概率最大,中国电信相对较好。   该检测报告在揭露了运营商销售的新号码存在问题的同时也给广大手机用户敲响了安全警钟!因为未解除互联网账号绑定的“中毒”手机号码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i春秋学院网络安全专家幻泉   对于检测结果,i春秋学院网络安全专家表示:像这种未能解除APP、互联网服务绑定就被重新发售的号码,我们称为“中毒”状态,就是说,它对前机主个人信息存在安全隐患。手机号“中毒”的表现分为以下两种
  i春秋学院网络安全专家幻泉分析称:“对于现机主而言,会收到来自手机号码前机主未解绑信息的骚扰,甚至可能会陷入前机主的人际纠纷和债务纠纷。对于手机号码的老机主而言,大多数社交、购物、邮箱等网络服务,都将手机短信验证设置为高级安全权限,如果换号时,没有解除和这些服务的绑定关系,通过手机号为缺口,自己的互联网身份有可能被人盗用,别人可以很容易地进入你的社交账号、邮箱,甚至金融账户。从而造成对朋友的欺诈,机密泄露,甚至名誉损害、财产损失,乃至人身伤害等。”   “中毒”的手机号隐患那么大,怎么样才能避免不买到“中毒”的号码呢?买前能不能检测呢?对此,i春秋学院网络安全专家表示,目前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在购买新手机号前是无法鉴别手机号码有没有毒。只能要求运营商在发放号码之前,对号码进行甄别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换号不简单!安全工作需做足   虽然普通用户在购买新号码前不能鉴别新号码是否“中毒”,但是用户可以在更换号码前做更多安全工作,从而避免陷入“中毒”手机号对自身构成安全威胁的泥潭!   业内人士提醒,在更换、注销手机号时应第一时间申请解除网银、手机银行、支付宝、微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团购平台及证券基金账户等各项关联业务绑定服务,对微博、微信、QQ等的关联电话也应及时更新,在确保个人隐私、财产安全的同时,也为下一位手机号用户扫清使用障碍。   i春秋学院网络安全专家也建议用户在更换手机号码之前应当掌握自己手机号码在互联网当中的使用范围,对用手机号码注册和关联的账号进行解绑。如果无法清晰地掌握自己号码在互联网中的使用范围,则可以借助第三方工具,如“手机号码解毒医院”(/zzg)进行检测,用户参考结果对手机号码解绑各类互联网服务,有效地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和账号安全。   记者采用该检测方式对在用的手机号进行了检测,发现检测结果较为详细,可以检测出手机号绑定了哪些账户。(见步骤图)
  当然,如果用户还不放心,可以在更换号码前自行到运营商的正规营业厅办理销号手续。因为通过销号流程,运营商会提醒用户及时解绑该号码绑定的相关账户。此外,盘古手机安全实验室负责人陈小波特别提醒:“用户不要让手机号成为验证身份的唯一方式。”   律师:运营商可通过合同条约获取解绑权利   因为手机号存在类似的安全隐患,在现实中也有很多手机用户因此遭受损失。对此,著名的杨河律师从法律的角度解读了这个问题。   杨河律师表示,用户因更换手机号码而遭受信息骚扰,是可以追究相关方的责任的。其中发骚扰信息的个人或者单位,应当承担责任;运营商未解除绑定而出售号码给用户造成损失的,则运营商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因此,当用户正在遭受这些侵害时,可以第一时间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让相关方停止伤害。   同时,杨河律师也多次提醒用户需要自己提升安全意识,对于不用的号码,用户应当在停用前设法解除相关绑定。号码的新用户切不可故意损害号码老用户的利益,否则将会构成侵权,被追究法律责任;如果已经造成损失,号码老用户则应当与运营商及号码新用户交涉,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   当记者问及目前运营商也面临法律困境,因为他们无权擅自帮助用户解除手机绑定的相关账户时,杨河律师表示不赞同,他表示其实运营商可以做更多:“首先,运营商有义务在能力范围内排除、减轻信息骚扰;其次,运营商可以通过合同约定,在号码停用后,运营商享有解除绑定的权利,在收回旧号码后,应当对收回的号码进行清理,若有绑定账户的,应当在解除绑定后再出售;最后,运营商也应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限制,在号码停用后,新用户不得登录老用户的账户。   总结:各方需通力合作,形成机制解除号码隐患   手机号码安全隐患由来已久,对用户也造成诸多损失与伤害。虽然这个问题牵涉很多方面,而且利益相互盘缠,但是这不能成为解决不了的借口。运营商应当做出更多的努力去还手机用户一个干净的新号码,切莫让换手机号=破财的悲剧持续重演!当然用户自身要提升安全意识,合理科学使用手机号码,换号前记得解绑,如果遭受骚扰与损失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总而言之,各方需通力合作,形成机制解除号码隐患。   记者/钟佳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本期精彩导读
用户分享的文章
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国际联网备案登记证书&&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您好,分享的企鹅
用了15年的手机号被绑定一个陌生号码 机主很受伤
最近,手机号码被绑定的事,令伍先生很不解。原来,前不久,他到营业厅打算更改手机资费时才发现,自己的手机号码上绑定了一个陌生号码。这个“寄生”号码哪来的?自己替它埋了多久的单?运营商却表示“无从查询”。现在,伍先生最想搞清楚的就是——自己到底当了多久的“冤大头”?手机号被绑定,替人缴费2000年前后,伍先生开始使用现在这个尾号为8775的手机号码,至今已用了15年,每月话费不低。“因为工作忙,缴费的事一直是秘书帮忙处理。”伍先生说,前几年由于工作需要,他常出差去外地或出国。2007年&#年,话费几乎每月都在1000元以上,身边朋友还常开玩笑说他是“缴费大户”,但考虑到常在外地,通话频率又比较高,所以一直未在意话费这事。最近一两年,工作调整后,伍先生需要打的电话少了,每月话费维持在400元左右。去年,他将资费更换为389元/月的套餐,今年又将套餐资费降为268元/月。就在前几天,有朋友告诉他,有种新的套餐可以与家人一起捆绑消费。于是,伍先生委托秘书前往营业厅更改资费。但得到的答复是:必须本人带身份证跑一趟,因为伍先生的这个手机号码上还绑定了另一个手机号码在消费。这下,伍先生蒙了。何人何时绑定,无从查询在营业厅,工作人员帮忙调取了绑定号码。拿着这个尾号为2030的手机号,伍先生肯定地说:“从未进行过绑定,也不认识机主。”那么,号码何时开始绑定,又是谁办理的这项业务?伍先生说,他与客户经理联系后被告知,由于绑定在他手机号码上的这个号已经半年未消费,所以无从查询到消费信息;至于何时开始绑定,也没法查询。最近,客服给伍先生打来电话,称号码绑定已解除。“但为何无端被陌生号码绑定,自己究竟替人缴了多久的电话费,这些疑问令我感到很疑惑。”这是伍先生最想知道的。昨天下午,晨报记者咨询该公司客服时被告知,此类进行绑定消费的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同一身份证登记的两个号码,需本人持身份证原件去营业厅办理合户;另一种情况是两个号码分别登记在不同机主的身份证名下,这类情况要办理合户,需两人各自持身份证原件前往营业厅办理。无论是哪种情况办理的合户消费,都必须被绑定号码的机主本人持身份证原件方可办理,但伍先生表示,他从未办理过这一业务。对此,晨报记者再度致电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时被告知,伍先生的手机号码确实被绑定过这个尾号为2030的号码,但由于合户办理的时间过早,当初办理绑定业务的手续等相关受理记录已无法查询。接下来,他们会做进一步调查。(重庆晨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zaranzh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手机遭遇“呼死你”响数百次 机主报警求助_新浪广东城事_新浪广东
手机遭遇骚扰软件响数百次 机主报警求助
金羊网-新快报评论
■由于对方采取技术手段,骚扰许先生的电话大部分显示“未知”。
  一天接数百骚扰电话几近瘫痪,许先生称此前曾接到要钱电话
  新快报讯 记者李辰曦 李国辉报道 从17日开始,许先生一个专门用来联系客户的手机遭疑似“呼死你”系统攻击,每天都要莫名其妙收到几百通“未知”来电骚扰,这些电话每次响一两秒钟便挂断,隔1分钟又再打来。广州警界资深民警表示,电话骚扰情节严重的可拘留,市民接到类似骚扰可报警。
  市民反映
  几十秒来一通骚扰电话 手机接近“瘫痪”
  许先生从事灯具行业,平时会将自己的手机号码上传到公司网站上,用于联系洽谈生意。从17日晚开始,手机突然变成了“热线”。“每隔几十秒就来一通电话,响个一两秒就断,而且没有显示来电号码”。
  昨日下午,记者在与许先生交谈的十几分钟内,手机又一直响个不停。记者翻看该手机的通话记录发现,3小时内,该“未知号码”竟连续给许先生打来200多次电话。
  记者翻查许先生手机的通话记录看到,对方号码除了显示“未知号码”外,还有一些来自湖南、福建的号码,回拨过去,对方虽然马上接通,但是一直无人应答。许先生称,怀疑骚扰者是使用了一款名为“呼死你”的软件。
  许先生说,就在自己的手机被骚扰的那一天,自己曾经接到过外地号码来电,“他们一开口就找我要钱,我怀疑是诈骗电话,想都没想就直接挂掉了”。然而,就在当晚,骚扰电话便开始打了过来。
  许先生表示,这个号码十多年来一直用于洽谈生意,保持24小时开机。如果将手机关机、断网,漏接电话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意,但如果一直开机,又会不断接到骚扰电话,无奈之下,只好报警。目前,警方正对案件进一步调查。
  警方提醒
  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可处以拘留和罚款
  针对此事,新快报记者昨日向广州警界资深民警咨询获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该警方人士坦言,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方采取了技术手段,这类警情的取证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无论如何,警方人士依然提醒市民,遇到骚扰电话应及时报警,并积极提供线索协助警方核实侦查,同时千万不可给任何账户汇款,以防被骗。(报料人:佚名 奖金:100元)
广州正宗的潮菜带代表
探店:喜欢:评论:
地道的港式风味品牌
探店:喜欢:评论:
吃货喜欢的高端出品
探店:喜欢:评论:“私人号码”一分钟都不停骚扰机主
作者:郭玲
  都市消费晨报讯 (记者郭玲报道)骚扰电话有多疯狂?乌鲁木齐市居民李鹏母子用“忍无可忍”来形容。从11月23日凌晨到24日记者发稿时(19时许),他们的手机一直以一分钟一到两个的频率被“私人号码”骚扰,从未停止,运营商客服回复,不提供对方的号码无法提供帮助。  “儿子有两部手机,被骚扰得只能关机。我的手机为不耽误事,一直插着充电电源,只能任它响。”家住乌鲁木齐市中山路的刘女士说。  昨日,刘女士告诉记者,23日凌晨两点多,她被手机铃声吵醒,拿起手机一看标注着“私人号码”,无法查询详单。准备放下手机继续睡时,才发现这只是噩梦的开始,之后的每分钟都有一到两个显示为“私人号码”的电话打过来,一直没间断,一接听对方就挂断,想回拨又拨不过去。  “最后我只能把手机调成静音才睡觉,早上看到一堆未接电话,也没注意数字就直接删掉了。”刘女士说,之后她删过一次,显示有390多个未接电话,之后删了两次七八十个未接电话,其他的则是不停地删。  “我手机是从23日凌晨4点开始接到骚扰电话的,一分钟一到两个,打到现在都没停。”刘女士的儿子李鹏说,他平常也没得罪人,自己和母亲的交际朋友圈又不一样,两人的电话号码不是一个运营商的,怎么会同时被疯狂骚扰?  记者昨日16时许看到李鹏的手机,到16时36分已有58个未接电话,“私人号码”一响就挂断,想回拨过去,手机屏幕上却不显示拨号键。  “手机拦截号码软件也无法拦截,我们报警,因为不知道对方电话号码,警方也没办法。”李鹏说,他的手机号用了5年,母亲的手机号用了十几年。  根据一家公司公布的2014年手机安全报告显示,骚扰电话中“响一声”电话占到50%。这种“报活”业务在行业内被叫做“空号检测”,或者是“语音筛号”。但李鹏母子的电话响了近20多个小时,完全超出类似可能,不少网民猜测为“遭遇了机器拨号骚扰”。  仕诚律师事务所律师高鹏说,这种拨打骚扰电话行为,已严重侵害消费者安宁权、休息权,但因为查不到对方是谁,很难维权。
(责任编辑:HN666)
11/23 11:1511/19 03:5111/11 06:5511/06 02:3611/03 17:4910/28 10:4510/13 10:1609/20 20:03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手机被恶意设置“呼死你” 机主解套难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本报去年11月6日A17版报道了《给我3万块三个月内不呼你》的新闻,市民孙先生的电话遭到“呼死你”软件的频繁骚扰,对方还借机勒索钱财。北青报记者在淘宝二手网中发现,确实有店家在出售这种“呼死你”软件,北青报记者免费试用后发现该软件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频繁打入电话。此外,这名店家还同时出售反骚扰软件。如果想彻底消除影响,需要联系运营商从网关处进行屏蔽。运营商方面表示,很难为一名客户来修改系统数据。面对骚扰者的“狂轰滥炸”,机主将何去何从?
一天打来近千个电话
“简直烦透了。”去年11月初的几天,孙先生的电话铃声不停地回荡。每个来电响几秒就挂断,隔几十秒又打入,而且无法看到打入者的电话号码。由于孙先生将自己的座机和手机绑定在一起,一天之内近千个电话的“狂轰滥炸”致使他的手机和座机处于“瘫痪”状态,一些友人的电话根本打不进来。随后,孙先生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短信,声称有人出9000元雇用他,用“呼死你”软件给孙先生打骚扰电话。“他还说只要我给他3万元,三个月内就不再骚扰我。”孙先生表示,自己尝试安装过几款免费的手机拦截软件,但效果并不大,因为通过“呼死你”软件拨打过来的电话不显示电话号码,这些软件都无法有效拦截。近日,孙先生表示,骚扰电话已经不再打来。
手机、座机都被恶意设置“呼死你”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市民刘先生身上。日前刘先生给北青报记者打来电话,称自己的手机和家里的固话每隔十几秒便会打进一个电话、收到一条短信,严重影响了自己的通信联络,却一直无法解决。
刘先生在自己的手机上安装拦截软件,拦截掉这些电话和短信,而家里的电话只能拔线了之。虽然耳边清静了,可刘先生依旧不能往外打电话。由于手机号是用了十几年的号,也不能一下子就换掉,被逼无奈的刘先生现在只能另外再用一个手机号和外界联系。
对于这样的骚扰,刘先生也有自己的怀疑,自己可能是被别人给“报复”了。2013年,做整形外科医生的刘先生,接到福建厦门一个叫吉商网络的公司的业务电话。吉商网络称每月付费1500元,便可以帮刘先生在手机上做广告推广。但刘先生称不需要便挂断了电话。后来对方又打来几次电话,把刘先生给惹火了,大声呵斥后便挂了电话。而据刘先生称这些骚扰电话和短信大多正是来自福建厦门那边,所以刘先生很怀疑自己被他们给报复了,但是却没有明确的证据。
网络出售“呼死你”软件
北青报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了一些售卖“呼死你”骚扰软件的信息。“呼死你,哪家强?” 在淘宝二手网中,一店家宣称自己售卖这种骚扰软件,网页中留有不少炫耀该软件功能强大的广告语言:“保你满意,不满意不收费。支持先测试后购买,不支持测试的商家都是效果不好的。”
“这是一款骚扰电话软件,俗称‘呼死你’。只要电话被‘呼死你’盯上,任何软件都无法拦截。”北青报记者联系到了这位卖家。他介绍:“电脑软件自动连续呼叫对方电话,拨打时无号码显示,一分钟可以打16个电话,隔一秒一个电话。”卖家还自我标榜,“我能保证我们是同行里面效果最好的!全网就我们家的效果最牛。”
“机主可以看到正常的电话打进来,但是无法接到。”这位卖家说,只有在“呼死你”软件未打入电话的间隙,机主才可能查看其他人的正常未接电话,否则根本没机会看到。
要购买这种号称功能强大的“呼死你”软件需要多少钱?这位卖家说,价格分为多种,一年期限使用版本180元,永久使用版本280元(带短信轰炸),永久多呼使用版本460元(带短信轰炸)。卖家还称可以提供代呼服务,“一天40元,一个星期80元,一个月150元,建议买软件核算。”
记者测试:三分钟内被呼20多次
这位卖家发现北青报记者询问了很长时间,但并未透露明确购买的意图,于是主动提出可以免费试用,“把号码发来,可以拿你的电话免费测试一分钟试试效果!感觉效果好,你再买!”北青报记者将一部座机的电话号码发了过去,半分钟内,这部座机电话铃声响起,响了两声后挂断,大概6秒钟之后又开始响起。三分钟内被呼了20多次。
“280元终身使用。”这个售卖“呼死你”骚扰软件的店家称,自己同时也出售“呼死你”的“克星”,一款防骚扰软件。他说,顾客购买这款防骚扰软件后,他会教授使用方法。只要用了防骚扰软件,当手机面对“呼死你”时,便可“刀枪不入”。 “只针对一个号码。”他说,280元只针对一个号码解除“呼死你”软件的骚扰,如果需要解除两个号码,就要出双份的钱。
两款功能都很强大且对立的软件“遭遇”会如何?这位商家称,同时使用他的两款软件,防骚扰软件会在“交锋”中更胜一筹。他说,这款防骚扰软件可以防范自家出售的“呼死你”软件。他还为“呼死你”软件辩解说,自家的两种软件是配套的,“呼死你”软件的“解药”只有自己开发的反骚扰软件,其他店家出售的反骚扰软件无法抵挡他出售的“呼死你”软件。而反骚扰软件却可以将其他人出售的“呼死你”软件“拒之门外”。
专业人士称 “呼死你”很难解套
如果被“呼死你”软件盯上了怎么办?北青报记者联系了开发手机软件的专业人士陈先生。“只能通过运营商来解决。”陈先生说,遇到“呼死你”这种软件,机主如果想彻底摆脱骚扰,只能联系运营商,让其操作网关,这样才可以让骚扰电话还没有打入便被拦截。
“由于这种来电不显示电话号码,无法追踪,目前也没有任何办法进行拦截。”联通客服人员称,这种情况下建议用户向执法部门寻求帮助,除此之外,要想避免被骚扰,用户只能拔掉电话线或者换号。
“处理起来很难。”一位移动客服人员说,要想从运营商处进行屏蔽,不让骚扰电话打入,就需要在多处端口和线路进行修改,“这些电话有些不显示号码,或者来回变换号码,甚至有的是外地号码。”他说,这些因素都导致系统需要进行大量修改才能将骚扰电话“拒之机外”,“不可能为了一名机主的方便就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去修改。”
律师:找不到被告 机主起诉难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康凯表示,“利用呼死你进行骚扰肯定是违法行为,因为‘不厌其烦’呼叫别人,是对他人的一种骚扰,严重影响到他人的正常通话、休息和工作,侵犯了他人的通信安宁、通信自由权和身体健康权。”
康凯认为,如果遭遇别人用“呼死你”进行骚扰,被骚扰者可以选择报警或者到法院起诉。但需要注意的是,“呼死你”的骚扰,一般并没有通话内容等证据,很难界定其是否为骚扰电话。此外,虽然被骚扰者可以去法院起诉,但由于用“呼死你”呼出的号码非常多变,很难知道是谁在打电话,所以被骚扰者可能根本不知道该告谁。
文/本报记者 杨琳 李铁柱 实习记者 李绍平
责任编辑:吕志超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一大堆相干或不相干的人都往手机行业挤;一个比一个的嗓子大,人人都说自己正在颠覆这个行业;他们喊的其实都是一句话:我比别人都便宜;貌似每个人的利润都将像刀片一样薄。
针对手机预置应用软件不可卸载问题,深圳市消委会近日召集华为、三星、联想、酷派等品牌手机生产商及三大运营商召开了座谈研讨会,并正式向各手机生产商发出劝谕。
单核的主频提升要求的电压更高,电压高就会出现发热问题,随着发热量的增加,漏电率又会增加,会进一步增加能耗与发热。发热和功耗是关系到用户体验最关键的两个因素之一。
小米和乐视的口水战无疑是最近几天互联网圈内最热闹的事之一。6月16日,乐视召开发布会回应小米的三大质疑,并称对方“不是不懂法律,就是别有用心,误导公众”。然而这场战火,是真的大动干戈,抑或……
如今,数码产品的包装、配件越来越精简,很多互联网品牌手机早已经不再把耳机作为标准配件了。雷军昨日晚间发布微博表示,小米产品未来不准备再配备充电器。
国搜微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紧急联系人一直被骚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