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为什么要一边复活汽车口碑网网,一边扶持饿了么

一、 阿里投饿了么—饿了么独立运营4月13日消息,饿了么官方表示:已与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获得12.5亿美元投资,其中,阿里投饿了么9亿美元,蚂蚁金服投资3.5亿美元。融资后,饿了么公司仍保持独立的运营和发展。此后,饿了么与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将在多项业务上进行深入的合作。手机淘宝和支付宝将与饿了么进行合作,支持饿了么为更多用户提供优质外卖服务。同时,口碑平台的外卖服务也将由饿了么提供运营支撑。二、 阿里投饿了么——饿了么为何如此受青睐?阿里投饿了么12.5亿美元,双方并展开了亲密的合作,饿了么受宠或有以下几点原因:1、饿了么运营团队强大2015年底,饿了么日订单量超过330万单,在外卖O2O领域处于领军位置。同时,饿了么在用户的心智模式中更有优势,更关键的是饿了么强大的运营队伍以及物流配送体系可以更好、更快地帮助阿里进行外卖领域的布局。2、饿了么弥补了阿里外卖领域的不足去年10月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后,于今年1月接受由腾讯等公司领投的33亿美元投资,意味着美大倒向腾讯。而阿里旗下的口碑网,现在在体量上不足以与美大、百度外卖竞争,如果期待口碑弥补这个不足,则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而商业中最宝贵的就是时间,所以阿里投饿了么是一个双赢的选择。3、与饿了么优势互补饿了么自建物流+众包突显配送优势,但烧钱烧的很厉害。显然在资本层面,阿里可以给予饿了么支持。同时,阿里甩出外卖这个烧钱的业务,令口碑可以轻装上阵,集中在生活服务类场景中赢得与新美大竞争的时间机会。三、阿里投资饿了么——外卖行业的价值最新的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新美大的日均外卖订单达到300万笔;2015年底,饿了么日订单量超过330万单;百度外卖在2015年底日均订单稳定在100万单。饿了么负责阿里所有外卖业务运营后,外卖前三名占据绝对领先,外卖彻底沦为BAT的又一个主战场。但很多业内人士直呼看不懂,外卖这个疯狂烧了一年的概念真正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从阿里投饿了么后,饿了么和蚂蚁金服将在信用、保险、金融贷款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芝麻信用也将为饿了么提供深度服务。由此可以,饿了么的盈利方式或在金融,存在的真正价值是数据。对于阿里而言,饿了么拿到的外卖数据、线下消费数据等将发挥很大的价值,有利于阿里通过布局各个消费场景,引导用户通过支付宝支付,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获取全场景的消费数据,实现真正的千人千面精准营销,匹配金融服务。四、阿里投饿了么将会对外卖行业产生什么影响?随着融资的敲定,美团和饿了么均找到了各自归属。只是,正好在阿里和腾讯之间换了一下牌。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之后,脱离了阿里阵营,投奔腾讯。而饿了么此前曾获得大众点评、腾讯、京东等腾讯系的投资,随着腾讯转而扶植美团,坚持“独立发展”的饿了么便抱住了阿里巴巴这棵大树。至此,饿了么背靠阿里巴巴、百度外卖背靠百度、美团外卖背靠腾讯,BAT三家巨头再一次将外卖市场的格局确定下来。在不久的将来,外卖O2O在BAT三大“金主”持续支持下,下一轮的战火必将再度燃起,外卖市场O2O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此外,BAT之间的竞争从线上割据状态到移动端,终于成为点对点的对标攻坚战;而谁最先占据了最多的场景,谁将成为未来互联网江湖的大哥。在新一轮的排位争夺赛里,外卖无疑是餐饮场景里重要的角逐。五、阿里投饿了么——阿里帝国的投资史2016年,在阿里投资饿了么前,阿里和神州专车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将在大数据方面进行合作。而2015年,阿里在移动出行领域,投资了滴滴快的、高德、车来了;在线旅游领域,投资了百程、穷游;在购物领域,阿里283亿投资了苏宁;同时在在线教育和移动医疗领域,分别发展淘宝教育和阿里健康。阿里近两年不断地通过投资的方式布局线下场景,通过支付宝这个工具串联沉淀数据。阿里巴巴已经俨然在获得线下数据方面形成了稳定、清晰、明确的三角结构。不论是外卖领域、生活服务领域、零售和品牌领域将要点到点的和“新美大”等竞争对手开始深度竞争。其中支付宝是一切业务的强大后盾,也是撬开市场的敲门砖。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或许你还想看iDoNews专栏:阿里注资饿了么,O2O市场又将呈现BAT三国杀?
O2O是最近两年来的热门概念之一,万亿级的想像市场空间吸引了无数的资本涌入,和所有的风口概念一样,O2O市场战火纷飞。每一天都有新的O2O公司创业,每一天也都有O2O公司倒下,创业者携手资本前仆后继的进入这个地方。
就在阿里退“团”和滴滴注资饿了么之后,有消息传出称阿里或将出资15亿美元成为饿了么第一大股东,目前消息虽然并未证实,但是从过往的投资传闻来看也许并非空来风,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饿了么成为生活服务类O2O市场变量的猜想。
如果最后传言确认属实,那么饿了么的估值将达49亿美元,阿里将成为饿了么的第一大股东,那么整个生活服务类O2O市场将从四大阵营变成BAT三国杀的局面。从阿里系的生态布局来看,主打外卖市场的饿了么将可以成为口碑网的补充,结合滴滴出行牵手饿了么的市场布局来看,滴滴出行方面未来是否会向阿里系靠拢将打上问号。 &&
合并大潮之后四大阵营形成
创业市场方面最热门的自然是滴滴和饿了么,一个是出行方面的O2O,一个是外卖方面的O2O。随着大合并潮的资本推动,滴滴终于注资了饿了么,出行和外卖结合之后的想像空间激起了市场的热烈讨论。
从频次的角度来说,出行和外卖都是高频的市场,打车的时候顺手送外卖靠不靠谱暂且不去讨论,背后可以对接的大数据信息却是非常有价值的。通过掌握“衣食住行”中的“食”和“行”两大类,在数据打通之后可以更加精准的描绘出用户的画像,从而为用户制定更加符合需求的消费场景。
在外卖和餐饮这个细分市场之内,饿了么的两大劲敌美团和大众点评实现的合并,未来新美大能否对饿了么造成冲击,饿了么牵手滴滴能否通过差异化的竞争实现反超还需要市场进一步去考察。虽然生活服务O2O市场的各类合并目前来看还未有明显成果,但是这并不妨碍巨头们的涌入。
目前整个生活服务O2O市场基本可以分为四大阵营,首先应该是合并之后的新美大,在11月20日阿里确认退出美团之后,新美大基本可以算是投入腾讯阵营了;曾经疯狂烧钱对垒的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后算是摆脱了阿里和腾讯的控制,合并之后的滴滴出行分别在支付宝和微信获得了重要入口,牵手饿了么之后成功晋级为O2O市场的第二极。
从目前市场的角度来说,新美大和滴滴饿了么暂时领先,但是从资本的角度来说滴滴饿了么目前并不安全,因为滴滴出行是在A和T之间求生,两头都靠着往往两头不讨好。更何况支付宝这边在扶持自己口碑网,腾讯在扶持新美大,外面还有百度的糯米网,尤其是在百度宣称200狠砸O2O之后,饿了么的市场空间堪忧。
饿了么如何借力滴滴出行反超新美大,滴滴出行如何处理自己和AT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目前生活服务O2O四大阵营中最大的变量。口碑网能不能成功复活,百度力推糯米的O2O战略能否成功,也都还需要看最终的市场变化。
O2O和C2C都是连接型平台
O2O和C2C一样被资本和创业者寄予了厚望,随着拍拍网的关闭,后者的市场已经被马云的淘宝所垄断。正如京东关闭拍拍网的时候所宣称的那样,C2C一直被人诟病是假货的温床,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就了阿里和马云。
C2C和O2O从概念上来说有两个相同点:第一个是对商家的连接,而连接又是继微信火爆之后的又一个风口概念;第二个相同点则在于平台级模式,O2O和C2C一样是一个平台型的商业模式,它们都非常考验平台的运营能力。
C2C虽然没有B2C那样的严格的入驻体系,C店也没有B店那样强烈的品牌辨识度,但是这并不妨碍C店的爆炸式增长。C2C的模式虽然饱受诟病,但是不可否认C2C成功的连接了一切线上的商家,很多天猫的B店原来也是从C店晋升而来的。在天猫商城没有推出之后,很多品牌就是在淘宝上开店的。
C2C可以说连接了一切可以连接的线上虚拟店,而O2O的目的则在于连接一切可以连接的线下实体店以及服务,它们两个一个是全线上的连接,一个是全线下的连接。两种商业模式的运营逻辑是一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口碑网复活之后范驰重新打出了阿里的老口号: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O2O还在走团购的路子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翻译成人话就是帮你赚钱,O2O最初的目的就是帮你赚钱。一个成功的O2O模式,应该是帮商家更好的赚钱,让个人的服务可以变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只有滴滴们算是做到了,让私家车主更好的利用了自己的闲置时间和车辆赚钱。
而从外卖餐饮的市场来看,所有的O2O平台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而且所谓的外卖O2O其实和原来的团购没什么区别,除了折扣之外并没有什么变化。从笔者的个人使用外卖和团购类的O2OAPP来说,除了找折扣之外没有其他作用。
然而如果一个O2OAPP仅仅只能起到一个团购的作用,那么可以说是彻底的失败了,因为在这个前提下商家的地位近似于无,平台给商家带来的全是低价值的用户而且没有办法让用户留存,只要有更低的折扣用户吊头就走。很多原来的忠实用户也有可能加入到团购大军里面去。
表面火爆背后其实利润反而下降了,这一直是团购的弊病所在,饿了么等O2O外卖平台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在这样一个模式之下商家是受平台控制的,这也就是为什么O2O市场里平台的业务员敢逼迫商家退对竞品平台。O2O市场的火爆其实是千团万团大战换了个名字又来了一次而已。
O2O市场的真正价值
从商家的角度来说,入驻O2O平台的唯一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营业额,是赚取更多的利润和市场。然而做为平台来说,市场就这么大,如果成果接入整个市场的商家,那么就不可能帮助商家扩大市场,最终商家的市场还是需要商家自己去拓展。
那么在这样一个场景下,O2O平台其实更多的应该是为商家提供服务而不是流量,平台应该深入分析商家的整个业务流程,通过平台的工具帮助商家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流程处理。从细节上去帮商家进行优化,而不是简单粗爆的做一个流量对接。
从C2C的角度来说,O2O平台里的商家是实体电商,商家的入口其实就是一个网店。商家在平台上的这个入口,即是用户消费的入口,也是线下商家通往互联网的入口。平台除了给商家提供服务和流量之外,还可以帮助商家做社交媒体方面的整合,通过社交电商的概念来扩大商家的影响力。
而我们站在平台方的角度来看,平台能够获取的真正价值,并不是从商家那里获取的佣金等等。以滴滴出行注资饿了么来看,通过出行和饮食来获取的用户数据,可以帮助平台去刻画更精细的用户画像,通过分析用户画像来定制消费场景也完全有可能。
未来滴滴出行是否会继续牵手比如携程等其他企业,通过大数据整合也未可知,而且滴滴已经有意向进军物流市场。进军物流市场表面上看是整合空闲的物流车辆,但是背后却可以以此获取用户的物流数据,从而补充自己的用户大数据库。
对于阿里系来说,口碑网最终的目的是获取商家和用户的消费数据,以及帮助支付宝做消费的连接,通过掌握用户的消费行为习惯来制订自己的战略方向。刚才我们前面讲到O2O其实和C2C一样,都是连接型的平台型模式,重点在于考验平台的运营能力。
在BAT当中阿里历来是以运营见长的,对接海量商家是阿里的拿手好戏,拥有充足现金流的阿里能否成功搅局O2O市场?未来O2O尤其是餐饮O2O市场是否会有除了团购这一招之外的新的玩法?滴滴饿了么又能否在BAT的围杀中突出重围?
从BAT各自在O2O市场的生活布局来看,阿里注资饿了么之后,战火将不仅仅只停留在生活服务类市场之上。在经历了阿里退“团”入“饿”,新美大合并倒向腾讯,以及百度重资布局O2O等一系列的变化之后,BAT将在整个O2O市场上全面开战,互联网的每一个领域或许最终都逃不过BAT的绞杀。
作者: 艾瑞克自留地| 来源:iDoNews 专栏
{{news.title}}15亿坐实,饿了么想要再保持独立恐怕会很难--百度百家
15亿坐实,饿了么想要再保持独立恐怕会很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牛顿说:“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所有的成功都是层层积累下的结果,如果可以一开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话,那么距离成功当然会更快一点。
近期,关于饿了么合并和被入股的传言甚嚣尘上,但是每次传闻一出,饿了么相关负责人都会在事后发表言论称,饿了么坚持独立发展。然而,昨日有相关媒体曝出,阿里将以15亿美元入股饿了么。
奇怪的是对于这一传闻,饿了么在第一时间竟然没有否认,不仅如此,阿里方面也是迟迟没有给出回应。难道饿了么放弃了它要独立发展的心,准备接受阿里的好意?但是这样一来,饿了么资产内将拥有包括腾讯、阿里、京东等多家互联网大佬。如果饿了么再想要坚持独立发展的决心,恐怕是个很难的事情。
一、外卖市场双雄争霸
近日,比达咨询发布《2015中国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报告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即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之后,美团牢牢掌握着外卖市场的头把交椅。饿了么也不甘示弱,在市场份额当中也是以相当大的优势占据市场的第二把交椅,而余下的百度外卖、口碑网等加在一起也只是刚过美团的一半而已,暂时可以不足为惧。
我们都知道阿里帝国扩张的野心,从他旗下的外卖网站口碑网就可知:对于阿里而言早就想入主外卖市场,只是口碑网的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它的野心罢了。对于这一次,想必阿里是绝不会看着外卖O2O的市场被别人抢走。
从这张图中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阿里巴巴在投了美团之后还要坚持将饿了么收入麾下,看来是有它的道理。毕竟想要自己的口碑网发展的更好,这样的决策是必然的,在这个市场份额中,无论是哪一家企业获得饿了么的主导权对于本公司的发展而言都是个特别有利的一件事情。占据外卖市场老大的位置,自然对于提升公司在整个互联网的市场的地位以及扩展公司的版图而言都是一个特别有利的平台。
二、饿了么独立发展成泡沫
对于饿了么坚持独立发展的观点,外界有人士给出的是论点竟然是:饿了么以独立为借口,实则只是摆摆样子以寻求更好的外界投资机会。但是对于饿了么负责人张旭豪而言,此言就显得有点不太厚道了。饿了么负责人此前曾经发表过声明来阐述自己的独立发展的决心。这份声明对于饿了么而言,相信并不是它当时的一时兴起,只是面对外界的一番云卷云舒,饿了么想要独立发展已经是很难实现的事情。
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觊觎外卖O2O行业的心已经昭然若揭,早在阿里巴巴此次传出入股饿了么之前,腾讯等业界大佬就已经在谋局外卖O2O行业,投资美团可见一斑。资本寒冬时代,对于还处于烧钱时间段的企业来说融资本是个很难的事情,美团当初的融资风云我们还没有忘却,如今饿了么接连接受腾讯、京东的融资也更加说明,外卖O2O行业虽然还在烧钱的模式下,但是市场前景依旧十分的广阔。
即美团大众点评合并之后,饿了么的处境也是相当的尴尬,一边是自己曾经的知遇恩人,一边又是和自己死磕多年的宿敌,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后,这些复杂的关系让饿了么在许多的方面都觉得很不太爽。
不过在投资界,这样的事情出现也是常见的事情,毕竟是对于投资者而言,谁能给自己创造更丰厚的利润,谁就可以成为那笔资金的所有者。腾讯投资饿了么后又继续传出将要以10亿美元入股美团想必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从目前获得的消息可以看出,饿了么对于阿里巴巴入股的计划好像并不十分的排斥,相反,双方这次都没有作出回应。这样扑朔迷离的剧情反而让这件事看上去比事实更加的耐人寻味。
三、餐饮大战打响
对于中国的外卖餐饮业而言,目前只有美团和饿了么两家独大,两者相加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77%,这也就是说,无论是互联网大佬中的哪一个入股这两家中的一方并获得主导权的话,将都会立于外卖餐饮行业中绝对优势的地位,并且对于公司今后的发展而言都是个很好的平台和立足点。
只是如果阿里巴巴入股饿了么的消息坐实,那是不是也意味着餐饮行业的巨头争夺战正式打响了。一方面,美团对战饿了么;另一方面腾讯、阿里等对外卖餐饮行业布局已久的大佬们势必也要为这样的格局下一个定义,主导权应该由谁掌握、以后如何发展、该由谁来做等等都将会是争论的焦点。
腾讯、京东、阿里等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一直以来,他们的明争暗斗就没有停止过,从双十一争夺战到如今的外卖争夺战,巨头们的争霸真是在哪个行业都可以随时展开。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所有的成功都是层层积累下的结果,如果可以一开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话,那么距离成功当然会更快一点。
只是也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成功只是一个结果,而创业过程中的那些苦与乐才是人生之中最宝贵的财富。有人喜欢一蹴而就,有人就只是喜欢去经历那创业过程中的成就感和喜悦。可能饿了么负责人张旭豪一直坚持独立发展想要的并非那一蹴而就的成功,而是自己享受创业过程中的那份属于自己的成就感也说不定。
只是这样的事情毕竟只是一个美好的梦,在群雄争霸的时代怎能让你独立存活,依靠强者,加入大局有时即是无奈之举也是大势所趋。
本文系互联网头条(微信号:wwwtoutiao)原创,首发于百略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6327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著名笑星陈佩斯阔别荧屏这20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本以为阿里美团一家亲,怎料到,剧情竟然被改写了。。。今天,出售美团点评所有7%股份的传闻曝光后不久,即有消息透露前者欲15亿美元投资美团竞争对手。听闻这样的爆炸消息,各种议论声不绝于耳。毕竟,这意味着阿里巴巴O2O盟友将发生改变,同时也暗示了阿里O2O生态圈背后的资源重构。甩卖股份退出&新美大& 虽然美团和的合并被业界认为是阿里与继滴滴快的联姻后在O2O的二度联手。不过,合并后没多久,消息便指出阿里巴巴正在考虑出售所持美团点评的7%的股份。根据后者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的估值,阿里巴巴这笔交易价格约10亿美元。根据消息人士的披露,因为美团点评在当前一轮融资中向投资者提供了&棘轮条款&,阿里巴巴为促成此交易甚至不惜打7折出售。对于这个消息,双方仍然是不予回应的态度。但这不妨碍业内人士进行肯定的判断。其实,阿里在2011年投资美团后,两家一直没有密切的合作,美团从一开始其实就应该知道,要想保住独立发展跟阿里正面竞争就是迟早的事,团购只是O2O的小组赛,从小组赛突围出来之后就会直面巨头之间的决赛,这个巨头当然也包括了阿里巴巴。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持有美团股份也就变成了单纯的财务投资,这显然满足不了阿里巴巴对O2O行业的野心。一边是与美团&分手&,另一边则阔绰地接纳了新欢。下午,又有消息传出,&阿里内部已敲定投资饿了么,将花费约15亿美元持有饿了么30%股份,此次投资后,阿里巴巴将成为饿了么的第一大股东,同时,饿了么估值达到49亿美元。&&向来投资传闻不会空穴来风,饿了么被阿里拿下不是没有可能&,某资深O2O人士对左键表示,&饿了么CEO之前多次否认和美团合并,态度十分强硬,在对手不断壮大之时,自己找到新靠山很合理,更何况饿了么的投资方腾讯、京东和点评现在明显对美团点评投入了更大的精力,饿了么的地位很尴尬,必须考虑寻找新出路。&同样是因为已有的腾讯、点评等投资方,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刘旭巍却直言&阿里投资饿了么可信度不高&。他说,&一般巨头之间的这种战略投资都是签了排他协议的,之前的协议对后续的资本会有约束力。&当然,在饿了么团队依然保持控股的情况下,接受阿里也不是没有办法,但刘旭巍认为这正是该传闻不可信的原因,&除非饿了么放弃控制权否则他们不会倒向阿里,阿里花15亿美元投资饿了么肯定想要控制权,这个数额已经远超过阿里对自家口碑网的投资力度了。&事实上,在O2O领域的资本暗流后,阿里对行业的战略定位已经日渐清晰,围绕着自己搭平台做生态的路子阿里近日在O2O市场频频出手。在上周的口碑网生态峰会上,口碑网宣布将向商家提供平台流量、会员营销、支付体系和大数据运营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店铺、 支付、卡券、社交、营销、工具、数据、芝麻信用、服务窗九大类API接口直接向商家开放。从半年前阿里斥巨资&复活&口碑网之后,口碑在贷款、地推、流量、服务等多方面提供开放资源。&可以看出腾讯在O2O领域的风格是结盟,而阿里是建生态&,刘旭巍这样认为,&目前口碑网是阿里整个生活服务O2O的主体,除了外卖还有其他很多业务,如果单独为了抢外卖市场砸15亿美元下去业务却不是自己的这不太现实&。基于电商擅长的电商和运营基因,虽然是侧重于向商家服务,但其在O2O领域一直坚持自己搭平台做轻模式,但是外卖业务线下的重模式不可避免,将这些业务转嫁给其他企业是阿里乐于看到的,当然,这个前提是要拿到控股权。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左键(shangbaoit)
24小时报不停
苹果将在印度组装iPhone SE
楚山创新完成天使+轮融资 低成本方案主攻智能家电市场
原特斯拉中国区首任总经理郑顺景出任摩拜单车CMO
Snap上市股票发行价区间为14-16美元:公司估值不及预期
智联招聘宣布收到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
小扎发文阐述Facebook新愿景:呼吁全球团结一心相互理解
谷歌光纤业务任命新CEO并裁员数百人 专注于无线互联网
马化腾参与收购太平洋上最美的四季度假酒店
医信科技获周大福集团B+轮数千万战略融资
刘强东谈快递公司停摆:电商十几年高增长隐藏的毒瘤
陆奇上任又一把火:成立度秘事业部,直接向其汇报
乐视体育回应放弃新赛季中超独播权:不予置评
针对“倒闭”说,圆通发布声明称快件揽派正常
滴滴组织架构升级:成立快捷出行、品质出行事业群
华谊兄弟入股VR公司Lytro,获大陆优先合作权与最优惠条款
传Snap上市股票发行价区间为14-16美元,估值最高222亿美元
李在镕出席法庭听证会 ,是否被逮捕24小时内决定
马云办了家15年学制的私立学校,称要为中国教育改革做尝试
联想集团第三财季净利9800万美元,同比下滑67%
阿里疑洽购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回应不予置评
七乐康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有天亿、红杉、京东
百度宣布收购渡鸦科技,90后创始人出任智能家居硬件总经理
运去哪与马士基合作推出“集运头等舱”,用户可线上直接订舱
女神派完成1800万美元A轮融资,北极光创投领投
网易第四季度净利润人民币37亿元,同比增长7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口碑网地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