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大陆太强大:在台湾 谁最害怕大陆“红色供应链”

旺报:在台湾谁最害怕大陆“红色供应链”?_播报天下_贵阳网
&&&&&&>&&&&&正文
旺报:在台湾谁最害怕大陆“红色供应链”?
来源:中国新闻网&&
摘要:台湾《旺报》16日社评表示,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在股东大会针对近日媒体必问的大陆“红色供应链”问题,认为台湾不必对号入座。可惜受到“大选”政治因素干扰,两岸服贸与货贸协议的签署与协商延宕,对台湾经济自由化进展不利。
资料图:台湾企业组团参加厦门台交会。中新社发 王东明 摄
中新网6月16日电
台湾《旺报》16日社评表示,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在股东大会针对近日媒体必问的大陆“红色供应链”问题,认为台湾不必对号入座。蔡董事长点出了台湾面对大陆产业崛起的不健康心态及正确的生存之道,不但是厂商及个人维系竞争力应有的思维,也可作为观察2016年台湾“大选”候选人经济政见的指标。
文章摘编如下:
大陆最近推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期许从制造大国转型制造强国,可以想见大陆一定会戮力提升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对于大陆积极扶植半导体产业,半导体之父张忠谋及蔡明介两人的态度都非常健康,张忠谋表示不意外、不在意,蔡明介更认为台湾不必恐惧,而应当朝向全球化目标前进,所有机会都要积极参与。
产业竞争永远存在,不进步就退步淘汰是永远的真理,两位董事长面对媒体的询问,因高度政治敏感而言词谨慎,但他们展现的自信非常一致,他们都对核心竞争力有把握、有信心,不担心外来竞争。张忠谋表态台湾半导体仍然领先,他也称赞联发科IC设计能力。蔡董事长也表示面对市场竞争,联发科将朝高阶领域发展,充分展现联发科勇于面对竞争的态度。
在国际经贸环境及分工体系试炼下,台湾地区早已创造出许多全球名列前茅的公司,传统产业持续表现良好的也很多。
从这些优质公司可以看出,产业初期或可因政府补贴、保护特许措施、或是低成本杀出重围,然而要能永续经营,仍然要持续提升技术水准以掌握关键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才是致胜王道。
当然,当局有责任营造健康的经济发展体质,尤其在市场开放及公平竞争方面更是责无旁贷。面对大陆自主供应链的兴起及国际新分工体系挑战,企业必须无时无刻不思索持续维系竞争力的方法,当局则要营造适合企业壮大发展的自由开放经商环境。
蔡明介在受访时就强调政策要更开放,这也是一个在全球市场为台湾GDP打拼的企业,最希望看到的2016年“大选”候选人政见。
可惜受到“大选”政治因素干扰,两岸服贸与货贸协议的签署与协商延宕,对台湾经济自由化进展不利。
展望未来,无论何人当选,都要面对大陆自主供应链崛起的事实,必须提出正确方向协助企业强化竞争力,并持续提升经济自由度,给予企业更自由开放的环境。要完成上述重要工作,维系两岸和平稳定发展,持续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绝对是关键。
台湾的企业在大陆自主供应链的挑战下,应选择直接面对竞争,勇于与国际及两岸企业深化合作,从竞争与合作中创造进步,而不是当局闭关自守,自给自足,台湾是小型经济体,唯有开放才能发展。
责任编辑:
  2017年,我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 ...  近日,省扶贫办、省通信管理局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希望贵州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开 ...昨日是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贵阳对符合条件的小客车 ...2月22日,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春节长假期间,全省高...
充满浓郁藏文化特色的中国电影《旺扎的雨靴》21日在第 ...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大爆发!根据猫眼电影数据,从2月...《独孤天下》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张丹峰饰演的杨坚 ...今年看卫视春晚,您有没有觉得不对劲?好端端的高清节目 ...太意外了,最近播得最火的居然是一部老剧。《还珠格格》 ...
22日晚,武大靖和中国男子接力队在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比 ...刚刚在平昌冬奥会上卫冕花样滑冰男单金牌的日本名将羽生 ...正值新春佳节,中国男篮蓝队的小伙子们即将迎来一场恶战 ...输给瑞典,无缘四强,老将王冰玉的眼眶还是红了。九年前 ...13日,2018赛季亚冠联赛F组展开一场焦点之战。凭借埃尔克...
小露香肩可以让你在人群中脱引而出,并且散发着女性独有 ...碎花裙的种类很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缤纷碎花,也 ...少女时代组合成员泰妍3月24日韩国仁川机场街拍:身着Clau...最近总有小伙伴反馈说丰胸贫乳都穿不了露肩衣,编编觉得 ...近期街拍TOP单品当属金属色百褶裙,无论明星、时尚博主还...
贵州,“数谷”掀起大数据革新浪潮,贵阳,亮出“中国数谷”新名片。经过四年的砥砺奋斗,贵州大数据各类业态加快集 ...[]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希望贵州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孙志 ...[]台媒:经济不好就怪大陆是什么逻辑?
  今年台湾外销开始出现衰退,长期占据供应链中上游地位的台商优势渐失。台湾有不少人据此指责大陆产业由供应链下游往上游发展,即红色供应链崛起威胁台湾。《中国时报》近日发表社论指出,大陆产业发展渐趋成熟,但台湾却很少有人自我反省,20年前已成亚洲四小龙之首,进入高科技制造领域后,为何没在研发和产业升级方面做出成绩?为何没由通讯产业制造跨入网络服务领域?一味责怪邻居的进步,这是什么逻辑?文章摘发如下:
  不少人有恐中心态,最近更变本加厉,已成为被迫害妄想症。这种心态的产生,可能和大陆在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有关,也可能是基于对经济及国际政治运作没有足够的信息,以致被逢中必反的媒体或名嘴误导。首先,我们要探讨所谓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大陆和红色供应链崛起威胁台湾的说法。在台湾,只要经济表现不佳,就会出现一批人大肆宣传这是因为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出口市场,台湾经济过度依赖中国大陆所致。好似台湾改以欧洲和美、日等为最大出口市场经济便可持续成长。这完全是对经济缺乏常识、对国际分工缺乏了解。台湾和韩国都是东亚四角分工链的一环,台湾和韩国从日本进口重要零组件和原料,制成半成品出口到大陆,再由大陆加工为成品销往欧美市场,iPhone、HP、Nike、Levis、Zara、Uniqlo都是如此制造出来的。这样的分工模式和政治无关,是商业竞争所产生的结果。要让台湾出口不再依赖大陆的途径有二,一是全球制造不再依赖东亚供应链,这对台湾并不利;第二就是台湾脱离东亚分工链,这等于经济自杀。
  恐中心态也使不少人愿意相信“大陆崩溃论”,近日有媒体引用199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的论点,认为亚洲国家的崛起只是靠人工和资本堆积而已,生产力的进步有限。这个论点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大为盛行,有人预测亚洲经济短期内无法再站立起来。但是其后的发展和这些学者的预测相反。学术研究也证明,亚洲国家包含中国大陆在内,其经济成长成分中有相当的比例是来自技术进步。恐中心态的言论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一方面痛批大陆投资过剩、生产力没有提升,另一方面又说大陆红色供应链崛起威胁台湾。请问如果中国大陆没有技术进步,红色供应链如何崛起?
  最后,还有另外一种被迫害妄想症,就是害怕陆资并购台厂。台股走低,就有人解释为陆资并购良机。这样说显示其对现行制度缺乏了解。陆资并购台湾企业绝不是光在股市买股就可以行得通,所有并购案都有一定审议程序。
  以上种种不是自信溃散后的遁词,就是企图制造敌人转移失败责任,都是“鲁蛇(失败者)心态”,非强者所应为。真正爱台湾,就要客观了解外在竞争环境,正视大陆发展的事实,在现实条件下找出自我的优势,然后订出可行计划奋起直追。
[责任编辑:台媒:在台湾 谁最害怕大陆“红色供应链”?
资料图:台湾企业组团参加厦门台交会。中新社发 王东明 摄
  台湾《旺报》6月16日文章,原题:谁最害怕大陆&红色供应链&?&&& 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在股东大会针对近日媒体必问的大陆&红色供应链&问题,认为台湾不必对号入座。蔡董事长点出了台湾面对大陆产业崛起的不健康心态及正确的生存之道,不但是厂商及个人维系竞争力应有的思维,也可作为观察2016年台湾&大选&候选人经济政见的指标。
  大陆最近推出&制造2025&规划,期许从制造大国转型制造强国,可以想见大陆一定会戮力提升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对于大陆积极扶植半导体产业,半导体之父张忠谋及蔡明介两人的态度都非常健康,张忠谋表示不意外、不在意,蔡明介更认为台湾不必恐惧,而应当朝向全球化目标前进,所有机会都要积极参与。
  产业竞争永远存在,不进步就退步淘汰是永远的真理,两位董事长面对媒体的询问,因高度政治敏感而言词谨慎,但他们展现的自信非常一致,他们都对核心竞争力有把握、有信心,不担心外来竞争。张忠谋表态台湾半导体仍然领先,他也称赞联发科IC设计能力。蔡董事长也表示面对市场竞争,联发科将朝高阶领域发展,充分展现联发科勇于面对竞争的态度。
  在国际经贸环境及分工体系试炼下,台湾地区早已创造出许多全球名列前茅的公司,传统产业持续表现良好的也很多。
  从这些优质公司可以看出,产业初期或可因政府补贴、保护特许措施、或是低成本杀出重围,然而要能永续经营,仍然要持续提升技术水准以掌握关键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才是致胜王道。
  当然,当局有责任营造健康的经济发展体质,尤其在市场开放及公平竞争方面更是责无旁贷。面对大陆自主供应链的兴起及国际新分工体系挑战,企业必须无时无刻不思索持续维系竞争力的方法,当局则要营造适合企业壮大发展的自由开放经商环境。
  蔡明介在受访时就强调政策要更开放,这也是一个在全球市场为台湾GDP打拼的企业,最希望看到的2016年&大选&候选人政见。
  可惜受到&大选&政治因素干扰,两岸服贸与货贸协议的签署与协商延宕,对台湾经济自由化进展不利。
  展望未来,无论何人当选,都要面对大陆自主供应链崛起的事实,必须提出正确方向协助企业强化竞争力,并持续提升经济自由度,给予企业更自由开放的环境。要完成上述重要工作,维系两岸和平稳定发展,持续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绝对是关键。
  台湾的企业在大陆自主供应链的挑战下,应选择直接面对竞争,勇于与国际及两岸企业深化合作,从竞争与合作中创造进步,而不是当局闭关自守,自给自足,台湾是小型经济体,唯有开放才能发展。
责编:李圣依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  台湾跟大陆有大量逆差,另外从香港也有双方贸易输出,香港也要吃饭,总之逆差数字可能比公开数字更大,不止每年1000亿美元贸易逆差。  这里面有一部分是面子工程,虱目鱼高价从渔民手里买,然后低价卖给台湾鱼贩子,因为大陆根本没人吃这种鱼,也不会做。农产品,某些食品,有一定的进口,但是台湾太小,产量有限,很多都是台湾人在大陆租地种的,大陆超市卖高价,不是很理想。东南亚尤其菲律宾现在加入进来,日子恐怕以后很难过。显然这些都不是逆差主力。  真正的逆差在台企方面,工厂扣除人工和其他成本外,盈利主要来自产品销售和原材料输入的差,大陆搞的是增值税,只对上述盈利收17%的增值税。  由于台企主要进货是台湾对大陆的外贸进口,这部分显然大陆没有收税,因此台企只要把这部分虚报变大,就可以逃税和转移利润到台湾。这是两岸逆差的主要来源。  红色供应链正式开始封堵这个外贸口子,所谓肉烂在锅里,整个资金流动都发生在大陆,对企业来说其实区别不大,顶多是两岸税收上的差别。但是对台湾政府来说,才是最要命的,因为这些企业的税收没了。  富士康一家就占台湾GDP的20%,由于GDP里带不来税收的水分很大,而富士康作为盈利企业,税收上在台湾,显然是纳税大头,恐怕远远超过20%,这也就是郭台铭一句话不把税上在台湾,就把蓝绿都吓的闭嘴的原因。
楼主发言:9次 发图:0张 | 更多
  楼主再研究一下关键词“保税区”  富士康的订单大部分走保税区计划。
  经济上控制一下,呆完就真完。  
  台湾最大的经济问题是台湾政府的财政收入,尤其是税源,一旦大陆搞供应链政策,台湾老板没问题,台企员工也没问题,问题就是台湾政府的财政上。这也就是蔡英文无论如何也要南进的原因。
  讲个笑话:台资企业按大陆得利回台缴营业税。
  越南跟大陆模式类似,供应链就别提了,永远做不到,估计也死心了,因此就成为非常理想的台企模式国家。东南亚除了政治体制差别外,发展方式基本跟越南一样。
  东南亚最大的问题就是腐败,大陆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是东南亚国家远远比大陆厉害的多。很多台湾人总是把大陆当一个整体看待,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台湾也分台北高雄,小英和菊妈也斗得你死我活。  大陆省和省差别非常大,越是经济发达的省,贪污腐败不是很严重,江浙一代企业老板根本不鸟官员,是政府官员追着企业老板,老百姓没人愿意干公务员,干也被人看不起。东北则是关门打狗涸泽而渔,交通警都能一手遮天,除了官,别的没人喜欢干。  由于资本自由流动,因此东北成了全国几乎最不发达的地区,别的地区经济都很活跃。  东南亚就是现实的东北,越南干脆直接打砸抢,大陆关门打狗的把戏正好用在台湾投资的钢铁厂上。被人家敲诈一次又一次,大陆也一样,很多企业在东北都被敲诈,只好关门走人。山西曾经以煤矿做幌子,一次洗劫温州人几百亿,现在遇到财务困难,四处融资而不得,被中央收编。
  小英的TPP对台湾是咋回事,也可以简单分析下,TPP就算台湾加入,大陆没加入,对台湾能有多大好处?台湾政府最大的利益在于税收,税收来自于贸易,如果TPP成功搞成,大陆商品无法直接进入,只能通过某种渠道进去,台湾显然成了第二个香港,至于台湾是否制造业回归,恐怕也是做梦。当个二道贩子总可以,但是前提是把香港挤掉。
  现在TPP美国显然不干了,美国现在也是丢人现眼到了家,本来世界灯塔,人类希望,精英们不光有钱,身材也好,男的勇猛英俊,女的聪明美貌,特朗普女儿简直天生尤物,超过林志玲100条大街。  结果竟然沦落到跟越南,菲律宾,印尼,墨西哥之类的穷光蛋门为伍的地步,简直比蒋介石放弃上海跑去陕北搞大生产运动,穿烂棉袄晒太阳抓虱子还滑稽。别说特朗普,我都看不下去,要是里面没日本,光是形象上就受不了,跑第三世界了。奥巴马这个家伙,连个穷字都不会写。  反倒是大陆土鳖,从上吃到下,一方面西装革履用刀叉吃西餐,跟欧美玩高端,也能第三世界地摊烤串扣脚丫,混的风生水起。
  大陆一路一带的本质是神马?  首先是港口通道,铁路公路电力基础设施,这些都是做贸易必须有的东西。  如果光是这个,其实也不需要这么大张旗鼓的搞去了,修个港口运营,新加坡也可以,本身不是个事,港口价值几个钱。没货运也是个赔钱货。  关键是国企央企要出去,出去干嘛?被人家关门打狗?几乎是这几年常态,比如越南没事,中国国企央企越南人不敢,因为有越南军方保护,谁敢动,打断狗腿。  可其他国家不是越南,缅甸军方还好,割据地区都骑到央企头上敲诈勒索,搞的政府很恼火,你拿这也没办法,国内有内应少民。  一路一代我个人看恐怕是以港口为中心,给每个国家搞个开发区,这地皮是租给老子的,建设好,围墙一搞,里面起码老子说了算,打砸抢也有个界限,至于本地老百姓,愿意来上班的来,捣乱分子滚出去,比现在越南那种开发区好的多。  中国大陆制度自信首先就是深圳模式,穷国有个深圳,还不是个钱口袋,谁没事打砸。
  说到现在,就说到台湾企业出走的问题了,大陆是没法呆了,工资低,待遇差,搞不平等对待,技术低,偷漏税。90后大陆人根本不鸟台湾企业,大陆生存不下去了。南进又被人打砸抢,勒索。  唯一的出路就是跟着大陆走一路一代。
  台湾收入2大支柱:台积电 富士康  尤其是台积电,在岛内还有研发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媒评论大陆军事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