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w60的高频刺耳低频量不足是不是正确的听音观观有问题

BOSE SoundTrue 头戴式耳机评测 & 使用体验_什么值得买
BOSE SoundTrue 头戴式耳机 — 新烧友们的好选择
玩耳机这件事,不见得是个需要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的事情——假使你觉得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在玩耳机这个方面,只能说明一件事——你被耳机玩了。窃以为,不管是玩什么,开宗明义,都要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有个判断,是浅尝辄止的体验入门产品,以跟随潮流?还是说想要跨过初烧的门槛,想要一窥HIFI领域内的风景?抑或是索性冲击最顶级HI-END,体验看花愁近最高层的寂寥?不同的期许,就会导致不同的策略。对于大部分有耳机购买需要的人来说,无论是从耳朵的硬件条件(德彪西在画像中淡然一笑)还是从荷包的软件条件,都会促使他们购买非旗舰的主要消费级产品。在这个以销量取胜的级别中,对于性价比的要求乃是极大值。因此,窃以为这个级别的产品竞争异常激烈,对于各大厂商来说,此级别的产品不成功便成仁——四大们和铁三角虽说可以玩转这个级别,但有些历史悠久的厂商却没有入场的机会——比如KOSS,尽管PP风靡全球,在三十年前的地位宛如近年的大B——但是它着实缺乏有力的消费级产品与其他厂商竞争。消费级耳机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它注定以配合随身播放器为己任的要务,也因此,即使顶级的消费级耳机,也基本上全部是低阻耳机。最近五年来,手机播放以疾风怒涛之势席卷了随身音乐播放器领域(这年代还在用砖头播放器出街听音乐的盆友乃是对发烧的真爱),而各大厂商也在与手机的配合性上大做文章。抛开针对性调音不论,各大厂商几乎如出一辙地推出了各自的高端压耳式耳机——作为音质和便携型的均衡考虑,高端压耳式耳机无疑具有在消费级耳机市场弄潮的先天优势。市场的反响也表明了各个厂商决策的正确,从森海小馒头,到铁三角小木碗ESW9,几乎每一款旗舰压耳式耳机,都能成为新烧甚至部分老烧们的一时之选。在这个大背景下,即使被众烧友们视为非HIFI厂商的BOSE,也将触角伸到了消费级耳机领域——而他们的突破口,恰恰是从压耳式耳机开始——OE在上市伊始便广受好评,即便是苛刻的老烧,也不能对它的声音素质多加指责。不得不说,BOSE尽管是一众烧友眼中的非HIFI厂家,但是它对待打开市场产品的态度确实某些HIFI厂商所比不上的。(比如SENN,竟然妄图通过PX100这种东西抢占压耳式耳机的市场,最后还不是得小馒头出马么……)OE的下一代产品是OE2,此产品虽然不像OE那样被赞为是革命性的产品,但是却也算得上是优秀的延续之作,一众烧友们对它的评价也是正面大于负面。(这就有点类似于索尼黑卡RX100和MARKII的差别——黑卡是革命性产品,MARKII是小升级款,虽然不能被称作革命性产品,但也是诸多好评)不过,OE2的升级换代产品却不是OE3,而是本胖子的新玩具——SoundTrue。请原谅本胖子的又一次三纸无驴……&&SoundTrue与OE2的外观相似度很高——只不过是为了迎合消费市场所谓“潮人”耳机的潮流,颜色方面亮骚了很多,本胖子虽说不是潮人,但是也颇有几分闷骚的情怀,于是乎就选择了一款比较亮骚的货色在家听听(这个就是所谓的闷骚吧……)BOSE SoundTrue 头戴式耳机 开箱:废话已经说了很多,下面先来几张照片好了。&&&&包装四面如上图所示(请注意,这是中国制造,应该也是做工好的主要原因),接下来就可以把外包装打开鸟——&&&此耳机还有便携套,材质应该是PU一类,做工不负我大MADE IN CHINA的威名。(话说现在中国制造已经是质量的保证鸟,起码比越南制造、莫三鼻给制造要给力的多)&需要说明的是,SoundTrue有Around Ear与On Ear两种款式,看起来是前者更舒适,但是有过ESW9的惨痛经历,本胖子甚至有时候看起来舒服但戴起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所以就搞了个看起来就夹的疼的On Ear型,希望以毒攻毒反而不那么疼……&&请看这不似美货的做工——在金属条上还嵌有靛色塑料条,与耳机线和耳机上花纹颜色基本一致——这种做工在大歌德身上想都不要想&&&耳机线带话筒,虽说可以接手机无压力,但是总感觉手机直推不求行……BOSE SoundTrue 头戴式耳机 使用评测:本胖子觉得对于这个档次的耳机,首先要谈的不是音质,而是佩带感——君不见,1000元档次的耳机始终在声音上差一口气,因此,佩带就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了——假使某压耳式耳机不幸有着歌德般的佩戴感,那么在此档次等待它的就只能是负分滚粗的命运了。(为SR125默哀,SR225要不是声音略好些,估计也会被扫入历史的故纸堆,幸好本胖子的已经出掉了……)窃以为,BOSE的做工应该是美系厂商之中的顶级,如果你有幸看过音特美、威士顿以及歌德的做工,那么你会被BOSE做工的精度感动的——同是米国货,为啥差别这么大呢?(是因为MADE IN CHINA咩?壮哉我大华夏!)&看此关节处的做工——模具很精确,基本无毛刺,我这可是拿百微照的啊……比BOSE做工更好的是BOSE的佩戴感——窃以为,在这个方面,即使是做工同样精湛的日系厂商,其产品的舒适度也无法和BOSE相比——从入耳系列的QC,到压耳系列的OE,窃以为BOSE的舒适感都是各自领域的顶级。身为眼镜侠的本胖子,连续佩带3小时SoundTrue,都不会有压迫感,同样是压耳式的ESW9,带一个小时,就基本上得摘下来缓一下了。想到此处本胖子不禁有些后悔——要是买了Around Ear的,说不定更舒服啊……(在此就别说歌德了罢,本胖子听SR225的时候从来不戴眼镜的说)如果仔细观察SoundTrue的耳罩,会发现其结构与OE2基本相同,周围是面积极大的衬海绵的皮革,中间则是网状结构,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高频不至于由于海绵而衰减。同时,可以使其具有一定的隔音功效,其效果比一众压耳式耳机好些,但是要比入耳式的隔音差些。窃以为,此种隔音程度出街使用刚刚好。太隔音的话容易出危险,一点都不隔音的话又会无意识地调大音量而损害听力。&&说完了佩带,就得说说音质了。毕竟,对于各位能出到千元买出街耳机的盆友们,想必对音质的关心一定是不少的。如果让我一言以蔽之的话,个人感觉:SoundTrue是一款全面地尤其适合新烧友的很有竞争力的压耳式耳机。首先说它的全面性,我们知道,各大厂家推出的耳机都会有自己的“味道”,比如铁三角的妖媚,SENN的浑厚,白牙的直白,歌德的热情,AKG的……(也许叫软?一点都不HIFI啊……)BOSE的贯穿所有产品的特点就是——电影院。SoundTrue也延续了这种声音取向,但是与电影院的声音还是略有不同:首先,它的低频不像电影院的音效那么肥厚,而是尽管很显著,但不致过肥的一种健康的尺度。第二,和电影院低解析的声音也不同,SoundTrue的声音解析是不错的——特别是中频的解析,在同档次的压耳式耳机中,也是罕有匹敌者。这种声音取向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对于各类音乐类型,基本上都会有比较不错的回放——比如对于古典,由于SoundTrue低频不差,所以听起来也不至于不堪入耳;对于摇滚音乐,又由于突出的中频解析,使得听起来还挺过瘾的(不相信?不然你用白牙听听摇滚试试?);对于流行歌曲,即便录制水平一般,也还是有比较不错的回放效果。(在此吐槽一下本胖子新入手的GS1000,哎,此耳机虽然打着歌德的标,但基本听不了流行歌曲——因为录制水平太差,10K以上乱加增益,所以只能干干古典了……)接下来就要说BOSE声音后面隐藏的缺点了——这不单是SoundTrue,也是包括QC15/20在内的所有BOSE耳机/耳塞的共同缺点——高频。BOSE的调音偏向AV声,低频很优秀,中频为了抓住听众的耳朵,因此也不能差——否则的话,岂不是和当年aiwa的低端耳塞声音一样了么?但是对于固定素质的振膜来说,想要得到某种声音风格,那么必须在频段上有所取舍,全都好其实就是全都不好。BOSE在人声和镶边的频段上是出色的,那么再高的频段就要做出削弱——比如8K左右的齿音频段,BOSE就做出了衰减,这使得齿音女王梁姐姐听起来也顺耳多了;对于某些真针扎的thrash metal来说,听起来也不那么刺耳了。而在10K以上,本胖子料想也是衰减了不少。高频的衰减,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鲜活度不够——这点听流行的话,不算什么大问题,听充满气势的交响曲来说,也还凑合,但是听小型室内乐或者是协奏曲的话,就有点问题了——比如小协,我们要听小提琴的音色和对位,如果声音干涩的话,实在是不够愉悦——相比弦乐组,铜管组还算是凑合,听听老柴的行,但是想听号角华彩之类的小铜管也够呛。不过在我看来,这个要求对于SoundTrue来说,未免有点太高——作为一个目的就是出街且受众不仅是发烧友且价位仅在1000左右的耳机来说,这个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千元左右的耳机,本来就限于振膜档次和尺寸,不可能求全责备——其实像SoundTrue已然是相对比较全面的了。论述完全面性,接下来就要解释它为什么适合新烧了——在我看来,尽管SoundTrue在镶边的频段加了增益,但是总体来看,它的声音还算是健康(所以说中频很重要,就算歌德这种严重不均衡的耳机,因为中频准确,所以说坏话的不多&),不像老索尼和老铁那种黏糊糊的怪调,也不像AKG这种搞逼格的怪胎。所以,窃以为它是适合新烧的,起码新烧不会被搞出怪异的听音观。BOSE的调音确实是有固有的缺点,但好歹是典型美国声,但是随着将来设备档次的提升,应该一耳朵就明白正确的声音是什么样了——有些被CD3000或者W100喂刁耳朵的烧友,他们的升级可就不容易了……最后再说说SoundTrue的潜力——窃以为SoundTrue尽管是低阻且调音属于不挑前端的类型,但潜力还是不错的。插手机听的话,尽管可以打电话,但声音还是不免单薄了些,如果能和D50这种有一定素质的前端配合使用,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窃以为,D50推SoundTrue能在各方面都达到一个相对不错的程度,甚至高频也会有些进步——只是音色方面还有些问题,我想也就只能这样了,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如果能和HD800等一众旗舰相比的话,不单违反了经济规律,也违反了物理规律。&本胖子的帖子就到这里,欢迎各位收看。(尼玛,又写了3000多字啊,我真是江湖知名的垃圾制造者的说……)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24)
悠拍 Uoplay2 手机云台
途虎养车出光机油小保养套餐
荣耀 V9 智能手机
芝奇RGB幻彩背光机械式键盘樱桃轴
饭来智能烹饪机 一键烹饪
HealthPost 158纽币购物体验券
赞26评论36
赞29评论57
赞20评论38
赞1091评论419
赞1296评论1027
赞722评论604
赞774评论420
赞1622评论1104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Westone权杖——顶级耳塞旗舰W60试听感受_耳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93,827贴子:
Westone权杖——顶级耳塞旗舰W60试听感受收藏
每一个品牌总有它自己的旗舰,犹如爱琴海桂冠、法兰西王冕、德意志勋章、汉诺威骏马、斯巴达利剑……那么W60这款耳机就是威士顿的权杖,它的声音会是怎样呢?
入耳式耳机 百联商城,食品大狂欢,生鲜随心订,甄选进口商品,一键下单,优质商品到你家!入耳式耳机,百联专业的综合网上购物商城,正品低价,品质保证!
先说说外观,土豪金贴片和黑色腔体的搭配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摸起来满满的塑料感带来轻便的同时还是不免让人觉得一些失望,做工方面的话拔插线口处缝隙感人,但是线材却是挺不错的,双股麻花线,而且相当的柔软,分线处的设计也很精致。虽然是6单元的塞子,但是腔体很小巧,有种圆润的感觉,佩戴上去后相当的贴合耳朵,舒服而且牢固,只不过在戴上去和摘下来的时候并不是很方便,而且没有耳挂,绕耳佩戴总担心线会掉下来。听诊器效应很轻,听歌的话基本感受不到。配的耳塞套有两种,一种是硅胶套,一种是记忆海绵套,数量很多(懒得数)但是尺寸都偏大,最小的尺寸都和exk的M号差不多。这里不得不吐槽下,威士顿你们难道以为所有人的耳洞都长得像二师兄那么豪放吗?而且楼主左右两边的耳洞还不一样大,带exk的话通常都是左S右M,换W60就拙计了。右边用最小的硅胶套刚刚好,左边就有点胀了,这样就导致声音听起来感觉有些偏左,折腾了好久,最后先用大号套把耳洞撑开一段时间,最后再换最小号戴上去才勉强算是搞定。声音方面,前端用的是F886+PHA2,对比塞子是大法上一代的经典旗舰exk(虽然已经2000h+了),歌曲方面还是日系ACG。这里要说下W60的开声音量明显要比exk大得多,应该是因为阻抗小灵敏度更高的原因,从这点来看,w60应该算是挺好推的。首先是一耳朵听感,从包装的战损来看,这个W60应该是已经煲开的了,但是初听却没有一耳朵的惊艳,甚至有种咦,什么鬼的感觉。和EXK比起来,整体听感偏平淡,人声有种厚实沙哑的感觉,低频量少而且缺乏力度。好吧,真的不是在黑,W60给我的初听感就是这样。不过后来想了想,或许是因为一开始期待太高的缘故吧,毕竟价格将近三倍exk了,但是实际的提高有没有一两成都很难说。记得听人说过塞子这东西不玩定制的话,到后面差距都不会太大,和价钱的提升完全不成正比,这次听过W60之后彻底相信了。不过当我带着巨大的落差感和浓浓的嫌弃感(主要是被那怎么都不刚好的套套弄的)耐着心听了一段时间后,W60的表现又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首先就是声场方面,W60的声场做得很不错,包围感很好,不是像exk那种有点薄和片面的,而是立体的,给人一种厚实的感觉,听舒缓类歌曲的时候整体的氛围感相当不错,很耐听。解析很强大,不比exk差,好像刻意削弱了背景音乐来突出人声,但是在强大的解析下依旧可以清晰的分辨各种背景乐器的声音。定位也很准确,分离感层次感明显。这方面和exk对比感觉差不多(至少木耳分辨不出来)。低频方面,W60的表现就要比exk差一些,虽然量不少,但缺乏exk那种饱满的力度感和氛围感,有点干涩涩的样子。但因为中频的突出,总会下意识的忽略低频的缺陷,整体的衔接这块做得不错。中频人声方面,w60要比exk好,关键是声场饱满,虽然初听有点厚实沙哑的感觉,但听久了就会发现一点也不会暖糊,没有那种通透的感觉,但是十分的干净清晰,密度高且突出靠前,富有感情,总之比exk有一耳朵的差别。高频,W60比较柔顺,没有exk那么刺激(其实这个阶段的exk高频也不怎么刺激了),也不闷,但是明显没有exk有力度感,特别是在听一些燃曲的时候。另外在听纯音乐ost的时候,W60的表现也不如exk,主要是低频部分拖了后腿,其次各种乐器比如钢琴声音的延展泛音之类的缺少exk那种通透的质感。最后的总结,平心而论, W60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塞子,比之大法的上一代经典旗舰exk有明显的优点也有明显的缺陷,但总体来看的话应该是要好于exk的,只不过这些提升或不足对比那巨大的价格差距是否值得,就要看各人的钱包厚度了。
看到威士顿我就进来顶了~
威士顿的塞子要是一耳朵惊喜那就不是威士顿啦
最近聊60的多了
西石先把做工解决了再说吧。
还是喜欢威士顿   --在k240吧就无所谓水不水了
无论是exk还是w60都不适合听ACG人声,楼主这么比不科学啊。顺便说一句,推荐楼主去听听土狗334下的ACG歌曲,相信听完你立刻有扔掉exk和w60(特别是w60)的冲动。
神器有疏漏…小霸王的银枪…陈老师的相机…专
京东钜惠,家电选购,足不出户,京东送货到家,爆款,新品家电,超值购!
感觉w60逼格不够高
感觉um50pro会比w60适合楼主
W60有点发闷,不舒服
妥妥的没推好,60对前端还是有要求的,换原厂升级线会通透很多
um50表示同时听了um50和w60我直接掏钱买了50
w60渣渣原线能听 原线w60感觉就值2k的货色 换条搭配合适的升级线你才会发现旗舰就是旗舰 新一代随身退烧塞非它莫属
西石旗舰不是es60嘛
看见westone就进来了
被大法毒的不清,请修正听音观。和exk比低频居然被你听出来还要少,而且缺乏力度
w60对声音的还原度比exk强很多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有了正确的听音观(欣赏能力),才能正确的判断器材好坏_惠威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9,081贴子:
有了正确的听音观(欣赏能力),才能正确的判断器材好坏收藏
听音观有千万种,自己听得爽就是听音观,但是实际上正确的听音观只有一种:那就是真实的声音才是好声音,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心得总结一下:1、千万别以低频论声,这是初烧最容易犯的错,听音响好坏只看低音,如果一耳朵震撼了,他就会认为这是好的器材,记住:动次打次是音箱中最容易做到的部分,所以大部分地摊货低频都像模像样而中高频垃圾,而且低频也绝不是以量取胜,低频要看质、力度、收放、下潜等,而单纯的量大不但听着虚假,松散松垮不说,还会掩盖中高频的演绎,大忌,切记切记!!!2、不能老听口味太重的电音或染音,这些刺激的东西只能满足你的感官需求,但不能测试器材3、解析要高,前端音源赋予他的东西要能完整的体现出来4、声场真实、大,乐器分离度高,结像准确,乐器位置判断清楚5、中频要醇厚、自然、准确,因为你无论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中音都占到大部分6、高音要甜,至于这个甜怎么解释,就要自己去体会,没法言传,我想可能就是延伸好、不刺耳、无齿音、久听不累吧7、三频均衡,不偏科我能想到的暂时就这些,欢迎大家补充,我想起来也会盖楼
苹果壁纸图片软件哪个好用?
补充下:1、任何一只音箱,中频最关键,中频不毒的音箱,不能说是发烧音箱。不是说中频好就一定是发烧,但却是发烧的必要条件。
对于歌手来说,一方面高音不是人人都能飚出来,另一方面,不是每首歌的乐谱编排都会有高音。至于低频,则是乐器等伴奏表现出来的,当然了,音乐除了清唱,都有伴奏;另外,大量的音效都有低频。低端音箱都是,高音含糊,上不到云霄,低频几乎没有。实际只是解析中频给你听。2、2.0的音箱要做好低频,非常考验厂家的实力。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只有世界闻名的丹拿、真力等厂家能在2.0做好低频。其它厂家,顶多搞个X.1补充。谁见过漫步者、X美声的2.0有强劲低频?因此,低频不好的2.0,也绝对不能说发烧音箱。3、好音箱,三频一定要清楚,有层次感,不能混在一起。
1.乐器伴奏99%都是中高频,只有偶尔的一下鼓声、低音提琴才会有低频,低频不是不能有,而是要有好的低音,量不大但拳拳到肉,一直下沉到你的心底,但不会轰隆隆的震耳欲聋(初烧喜欢这种),这就像耳机中的魔声(其实是BEATS,一般人分不出,魔声是好东西,而BEATS就垃圾了),低频动次打次的十分震撼,但却遭到真正烧友的鄙视,乐器伴奏低音多的是黑人音乐,所以黑人大多戴着BEATS,中国人你凑什么热闹呢?2、随着听音乐的时间阅历的增加,听音观会逐步改变,开始追求低音-然后追求刺激-继而追求某种特点-最后追求均衡,也就是走入正确的听音观了3、音乐的最高境界就是交响了,几乎网络了所有音乐因素,也是最难演绎的,也是最难听懂的,但是想检验一套音响是否优秀,也必须经过交响的考验,清一水的中频、高频,蜻蜓点水的低频,能把交响演绎好,气势、动态优秀,解析高,声场准确而且庞大,那么这套音响就是好音响4、最后批评一下惠威,开始他是有一颗HIFI的心,可随着企业的壮大,他却逐渐随波逐流开始媚俗,市场需要什么他就做什么,失去了自我,他现在是朝着AV而去,X.1加低音炮就是他逐渐远离HIFI的休止符,我的H5即使把低频增益调至最低我还是觉得低频量太大而干扰中频,不是说AV不好,他有他的市场就说明问题,但我要说这和HIFI是有相背的,HIFI纵然是小众,却不能妥协。
1、“乐器伴奏99%都是中高频”,这是个笑话,谁规定的?一刀切?因为这个一定要看为什么音乐做伴奏,看乐谱和演奏的要求。另外,很明显我上面说的高音,指的是人声飚出来的高音。有谁听过人唱出的低频?大家可能听过世界著名、中国著名的男高音,女高音,没人说过世界著名乐器高音的。当然了,乐器伴奏也是有中高低音的,但绝不存在99%都是中高频。2、所谓黑人音乐,中国人凑热闹什么什么的,更是明日黄花的看法和说法。最初可能是,但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文化高度交流和融合的今天,持这样说法就不适合了。现在搞音乐的,有一点点专业的人,都不会这样说。只有偏激的人才会持这样的看法。我们国家很长一段时间,艺术家都坚持传统唱法,排斥美声唱法,你看今天?更重要的是,现在下里巴人的音乐,是怎么的一种音乐?3、我还是持这样的观点,发烧音箱,中音必须毒,但中音毒不一定是发烧音响,比如惠威的M200以上,中音都很不错。绝大多数音箱,都能做好中音,但囿于技术因素,绝大多数音箱的高频和低频都不能做好,因此,发烧音箱只能成为小众。4、好的音箱,能完整、忠实还原音乐。但要做得到,没有实力的音箱那是只能望洋兴叹的。不知道你是否在专业音乐厅现场听过音乐?我就听过,台湾中正纪念堂的专业音乐厅。现场听到的高入云霄的高音,厚实震撼的低音,在低端音箱播放出来,高音平凡了扁平了,低频不但量感机会没有了,而且犹如拳打棉花。你想想,人家完整的、大动态的一场音乐表演,让你的音箱播放出来,把声音频率的两头都削去了,惨不忍睹,纵然中频能听,但还能说是好音箱吗?好的音箱,若没有高音,它的高音单元绝不会多管闲事。但一有,它能完美释放,低端则做不到。好的音箱,若没有低音,它的低音单元绝对是静悄悄的。但音乐本身就有的,它会忠实诠释,低端则无力了。谁规定好音乐就是没有低频的音乐?可惜,科学的规律,就“规定”了低端厂家做不出好的2.0音箱。是不是很多人以为,高音和低频好的音箱,每次播放都会有打面的高音和震撼的低音?怎么会呢,如果你播放的音乐没有,则它就没有,如果有,它就能诠释出来。我不喜欢低端的X.1,因为低端的X.1,2.0的低频部分与低音炮的高频部分必定会有重复,重复音质就不行了。本人唱歌不行,也不是音乐专业的,但本人上面的的每一句关键的话,都咨询过搞音乐的人,或者是乐队的主唱,或者是中学的音乐老师,或者是大学的音乐教师。码字谨慎是本人的作风。欢迎继续探讨。
【要有好的低音,量不大但拳拳到肉,一直下沉到你的心底,但不会轰隆隆的震耳欲聋(初烧喜欢这种】这个弯路我也走过,但我当时就觉得不妥。因为我有个朋友就是一个乐队的主唱,我常拿他现场录制的CD来听,发现他现场的鼓的打点根本不是那种隆隆。原因在哪呢?在于劣质低音炮!而好的音箱,人家现场怎么样,播放出来也怎么样。当然,需要好的录音设备的支持。不过,还是有个小小的地方,要反对下,希望不要介意。“量不大但拳拳到肉”,这个“量不大”,不应该一刀切,而应该看播放的音乐和声效,本来的样子。如果音乐声效本身低音量就大,而音箱自作主张变小,则绝不是合格的音箱。正确的是,“量”,在具体每个音乐声效,本身如何就如何。音乐本身量大的,则要忠于音乐,量就大,本身小的,就小。何况,楼主你本身开篇明义就说了【正确的听音观只有一种:那就是真实的声音才是好声音,】,为何在接下来就出现自相矛盾的话?另外,加多一句,人的音乐欣赏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有比较就会有发现。就本人来说,前几年听的都是非常普通的音箱,当然,这些“普通”的音箱也不便宜,左右声道的落地箱,加一个功放,价格也要3200+,而我仅仅是买来作为电脑音箱。当时买音箱,想法非常单纯,价格贵,音箱体积大,就行了,买的时候也不仔细看,径直去商场,随便选,然后就让商场送货上门。其实,那些都是不知名的箱子和功放。后来,如了些好牌的箱子,才发现音质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这两年,兜兜转转,从低端音箱开始玩,到现在,听惯了好箱,不管去哪里,只要随便一听,我就能大概猜得到播放的音箱好还是不好,要知道,当年我也是木耳。
除了第一、二点,其他的基本都同意,和我的观点不相左但是第一点,我还是要严肃的纠正一下,音箱的高中低单元发声可不是按照作曲家的划分来发声的,不是说女高音的歌声就考验音箱的高频,因为高音部分也是从中频单元发出的,即使维塔斯的高音也不例外,同理低音也是,不是说乐谱的低音部分就从低频单元出声,所以我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乐器是中高频,这个不是笑话,只有打鼓、低音提琴等少数乐器能发出低频,包括大提琴的大部分音域都是在中频第二点,这个其实辩多了就是抬杠,黑人说唱比如RAP有几个中国人在听,至少在我周围的音乐发烧友中一个都没有,你要说你周围有那我也无法证实,所以不说了,我觉得我已经够百家争鸣的了,流行、古典、轻音乐、小编制、甚至摇滚和ACG、歌剧,我都能听,但是RAP、HIPHOP真不是我的菜另我每年都要听七八场现场吧,至今总数也应该超过五十场了不止吧,就上个月我还去听了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久石让天空之城,这个月刚听了马勒第一交响曲泰坦,现场的声音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所以什么音响真实HIFI,什么音响加了大量味精,还是能一耳朵分辨的音乐就像煲汤,味精多了不懂的人就会认为好喝,但是真正的行家只会喝原汁原味的老火靓汤
听音观?一万个人有一万种所谓的什么听音观,这东西会改变,也没有绝对,我的听音趋向也是高保真,但我从来不会认为,爱听加重低频的音乐或不要低频的音乐的人就是什么听音观不正,(以此误导别人是心态问题)这是他们自己的听音趋向,不需要别人来批判,就像耳机、音响,除去外形,就听声音,同档次的耳机、音响,声音基本上就没有重样的,一副耳机、一套音响,就可以对应一种听音趋向,必然有它存在的意义,难道还要规定什么放音观?三频均衡的器材有回放高保真的用处,有动次打次偏向的器材自然也有它的用处,喜欢听这种声音、加音染的音乐就是错误吗?当然不是,如果这些都建立在对于音乐,器材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呢?无可指责!他明知道高保真、甚至是现场,但还是喜欢动次打次,又怎样?音乐从演奏家那里飞出,到达别人的耳朵里,就变成了非常主观的东西,所以也不要认为什么只有一种真正听音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说别人听音观不正,首先自己心态不正
楼主用什么箱子?
有无搭配声卡?
嘿嘿,三位讨论的挺好,观点都不错的,可能言辞上有区别,但我相信都是为了获得更美好的听感。我的感觉是,还是得多听好器材,能听到现场更好不过,只有这样才能建起起来正确的听音观,然后才能明白什么器材更好更适合自己。
惠威!京东玩转好家电,超值不败家!惠威,限时抢疯狂购!京东,满99免运费,货到付款,送货上门,提供正规票据,网购就上京东,品质有保证!!
楼主说的不错,不过有一点,好的声音有两种而不是一种,一种是真实的声音,一种是自己觉得好听的声音,不要老以为真实的声音人人都爱听,也不要老以为听歌听到最后都去听交响乐,个人看法
玩耳机的过来凑一凑,顺便向箱子迈进,,,,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确的听音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