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有什么理由比港股a股化贵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颇不平静。
  20个城市接连出台楼市调控新政,堪称“史上最严”,楼市降温在所难免。
  那么问题来了:
  楼市不让玩了,溢出的资金会转战哪里呢?
  债市已经走过了近3年的大牛市,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而信用风险快速上升;
  A股人气日渐低迷,成交量不断萎缩,维持震荡市的概率较大,赚钱不易;
  黄金受到全球货币政策转紧的预期,最近也跌跌不休;
  。。。
  天无绝人之路,港股或许是一个大概率的好去处。
  少数先知先觉者已经在行动: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原定的2500亿总额度(现已取消上限),在9月7日(2496亿)即已告罄。截至9月28日,港股通累计净买入额已经达到2807亿元人民币。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三季度,在全球主要股票指数中,港股(恒生指数)“牛冠全球”。
  港股值得投资的理由有哪些?
  别急,听我聊个5毛钱的:
  买港币资产对冲人民币贬值压力
  2015年8月初,人民币一次性贬值3%,结束了长达11年()的单边升值。
  美元加息是迟早的事,这意味着一直维持宽松的人民币贬值也许会渐进发生,但几乎是个确定的大方向。
  而香港采用联系汇率制度(港币兑美元汇率被限制在7.75: 1-7.85:1之间),港币同美元关联度较高,买入港币资产可以对冲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2015年“811”汇改后,港币兑人民币升值,通过沪港通流入港股的资金明显增加。有图有真相:
  “出海资金”或推升港股价格上涨
  中国财富配置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美国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后,海外证券投资占GDP比例从1984年2%到1999年快速提升至27%。
  2015年末,美国、欧元区、日本海外证券投资存量占GDP的比例2015年末高达53%、65%、85%,而中国才2.4%。
  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和相关政策不断放开,离我们咫尺之遥且更为熟悉的港股市场,无疑是出海资金的较好选择。
  港股估值低全球最便宜
  对比全球主要股票指数的PE(市盈率)和PB(市净率)来看,港股(恒生指数、H股指数)的估值可以说是全球最低的。
  截止10月2日,恒生指数的PB仅为1.02倍,远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值(1.76倍),处于历史低点。
  当前港股估值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三:
  ① 投资者结构以海外资金为主,对中国经济过于悲观,且对中资公司的不熟悉导致估值低;
  ② 目前美国加息预期渐浓,资金回流;
  ③ 国内资金仍在进场途中。目前主要经济体的股市、债市和市场估值都处于高位,随着全球货币政策转紧,利率下行空间有限,高估值资产将受到冲击。而港股作为稀缺的低估值优质资产,将成为资金避风港。
  港股具有高分红高股息的特点
  从下图中可以看到,港股的股息率在4%上下,显著高于A股的股息率(2%上下);
  过去几年全球低利率、低增长加上量化宽松带来流动性泛滥,推动各大经济体进入“资产荒”状态,高收益资产稀缺,港股的高股息或将吸引资金的持续流入。
  中国经济企稳基本面向好
  中国经济增速经历了过去数年的“调结构、出清”和“稳增长、托底”进程,初步实现“软着陆”,但仍将低位徘徊、逐步趋稳。供给侧改革加速了优胜劣汰。
  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及供给侧改革进展,海外投资者将对海外上市的中国优质资产重新估值。毕竟中国仍然有全球最快的GDP增速和庞大需求。
  海外对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期开始修复,港股的估值水平将不断提升。
  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大资金加大港股配置
  8月16日,深港通或批准,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总额度取消,意味资金可以更自由地流入香港市场,成为内地投资者配置海外最便捷的通道。
  9月8日,保监会发文放行险资南下投资香港市场,境内机构大资金将陆续加大港股配置。
  一大波配置港股的资金正在路上。9月30日,证监会发布《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
  总结一下,财富全球配置的需求、对冲人民币贬值的需求、寻求高收益资产等三大动力,驱动内地资金在海外市场找机会。
  而港股具有估值低、股息率高等特点,再加上相关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使其成为内地投资者配置海外最便捷的通道。
  一拍即合,港股的机会来了。
  目前,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的渠道主要有三种:
  A股账户开通沪港通业务
  目前要求股票账户余额不低于50万元,门槛有点高。
  直接开通港股账户
  除了去香港直接开户外,还可以找在香港设有分公司的券商异地开户,或者通过代理公司开户。然而面对比较陌生的港股市场,个人投资者选股的难度较大。
  购买投资港股的基金
  门槛低且不用自己选股,这应该目前投资港股最省心的方式了。(小基快跑)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调侃:A&股&真&的&应&该&比&港&股&贵&吗&?
调侃:A 股 真 的 应 该 比 港 股 贵
一问:A股有什么理由比港股贵?-----你比香港人聪明?---我呸!
二问:A股有什么理由比港股贵? -----你比香港人有钱?---骗鬼!
三问:A股有什么理由比港股贵? -----同股同权,同业绩,同分配!
四问:A股有什么理由比港股贵? -----你还有天量低成本的大小非!
五问:A股有什么理由比港股贵? -----你限售解禁,流通市值增3倍!
六问:A股有什么理由比港股贵? -----你还要征收20%的红利税!
七问:A股有什么理由比港股贵? -----IPO支支破发,管理层无所畏!
八问:A股有什么理由比港股贵? -----家家增发,户户圈钱,你不闲累!
九问:A股有什么理由比港股贵? -----涨时要收资本利得税,跌时就闭嘴!
十问:A股有什么理由比港股贵? -----分红少于印花税,我欲哭无泪!
11问:A股有什么理由比港股贵? -----机构6千点狂买,2千点人人自危!
12问:A股有什么理由比港股贵? -----新股发行,竟然产生新的大小非!
13问:A股有什么理由比港股贵? -----亏200亿资金,拿6千万高薪,不退!
14问:A股有什么理由比港股贵? -----16发行,48开盘,11回购!负责?呸!
15问:A股有什么理由比港股贵? -----一句话:人傻,钱多,好骗!对不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和证券:买入港股的4大理由 _ 东方财富网()
大和证券:买入港股的4大理由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股市行情从来都是在绝望中萌芽,在半信半疑中爆发,在疯狂中毁灭。A股从2014年年底到现在已经彻彻底底的经历了这么一个轮回,2000点的绝望,3500点的半信半疑,5000点的疯狂,最后又是3500点的绝望。对港股来说,此话同样适用。  上图是香港的历史市盈率。从历史上来看,做港股只要耐得住寂寞,市盈率在10倍以下买,20倍以上卖,这就是个只赚不赔的买卖。目前港股的市盈率只有10不到,从长远的角度来说,现在买入港股肯定是个只赚不赔的买卖。但同时我们也面临一个问题,港股的估值在10-12的水平已经从2011年徘徊了差不多5年。这5年来说,做港股的人都是痛苦的,必须勤勤恳恳的调研,从基本面扎扎实实的选股才有可能活命到今天。这五年中,对港股未来的走势,有的人绝望,有的人半信半疑。  一、A股和港股在等待什么?  A股,由于国家资本账户的闭塞,A股向来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牛市梦,谈估值就是输在了起点。而港股作为世界资金的候鸟集散地,缺少长期沉淀资金,虽然作为世界股市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也一直被人踩在脚下。  这边我就要提下李小加之前不断表述的思想,大意是不要因为沪港通的不活跃而怀疑互联互通机制,互联互通是个长期工作。所以从李小加的话发散出去,认真思考互联互通的出发点,我觉得互联互通对两地市场都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会,是国家逐步开放资本账户下纠正两地市场错误的机会——让A股打开窗户看看世界,让A股更加理性和有效。也可以让港股更多些祖国的沉淀资金,不至于被外资正面蹂躏完了翻过来再蹂躏一遍。  而对于互联互通这个历史的机遇,我们看的太急功近利,恨不得每天额度都用完,沪港通完了之后马上深港通。投资本质应该是结婚,而不是玩ONS。对于这两个市场来说,互联互通应该是结婚,先见面,然后互相了解,再慢慢熟悉对方,接受对方。而不是一见面就玩ONS.  上图是A股的历史市盈率。我在想,如果互联互通机制成熟,那A股是不是早就能结束上一波长达7年的熊市,因为那时候股票的价值已经到了遍地黄金的时候,3-4倍PE,20%的增长,5%以上分红的股票遍地都是。  而事实上,从上图看,A股市盈率触底反弹也正好是在沪港通推出之前。而对于港股来说,如果互联互通机制成熟了,文章最开头的那张图上显示的,长达5年的市盈率底部是不是也可以早点结束?关于港股长达5年的底部,我认为和A股市场的闭塞有一定的关系。  其中一个就是大量的大陆公司来香港上市,原因是A股上市采用审核制难通过,而且期间还暂停过IPO。我统计了下2010年至2014年香港的IPO,香港IPO募集资金分别为2010年世界第一,2011年世界第一,2012年世界第四,2013年世界第二,2014年世界第二,2015年上半年又排到了世界第一。2010年至2014年,港股IPO总数为522家,占了目前港股总数目的4分之一还多。总共募集资金约一万亿,募集资金占目前总市值的2%。而同期美国IPO数量为902家,占美股总数目20%不到,总共募集资金2575亿美金,约两万亿港币,但只占美股目前总市值1%不到。而美国市场有着长期的沉淀资金,而港股都是被当成小三看待的。也许你对这1%,2%看不上眼,那我再另外提供一个数据,A股的总市值最高的时候约65万亿,融资额是2万亿,占3%不到,但也就是这3%,推动了A股的暴涨,也加速了A股的暴跌。  所以长远来说,A股和港股应该会统一构成一个大中华股市,未来无论是从估值水平还是资金配置风格,都会趋于相近但又会有侧重。A股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融资,而港股主要面向国际市场融资,并且未来AH公司会逐步增多。  二、等待之下,港股机会何在?  1:估值低,有充分的安全边际。也就是说下半年,投资港股只要注重业绩成长等这些港股长期看中的东西,配合上面我提到的10倍估值,我相信是不会亏的。  2:深港通一定会来。从目前各种释放的信号看,深港通是一定会在今年内宣布。据说两地交易所已经做好了准备,只差择机宣布。然后对比A股和港股,拿来说,目前中证500的估值为50,即使它再腰斩到25,对比下来,港股的中小盘,还是很具有吸引力。  3:没有大利空。目前能对港股形成利空,并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只有两件事。  1)A股崩盘。但目前国家的强力托市,A股3500点应该是个绝对的大底。参考融资余额,从2.2万亿下降到现在的1.4万亿(如下图),并且最近都十分稳定,可以说融资盘平仓多杀多造成的A股崩盘已经结束。然后判断A股后市,应该是一个“国家人造牛市”,换句话说就是股市上涨的斜率是按照国家的意愿在走的,那国家要怎么样的斜率,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  2)美国加息。美国加息这事要这么看:表面来说,加息利空股市,不管是美股还是港股。但美股之前持续上涨的逻辑前面是货币宽松,而货币宽松的目的是给经济托底。现在美国喊着要加息,就是在试图寻找美国经济的底部。  历史上所有的股市崩盘,都是在经济见顶转弱的时候无法支撑高速增长的估值。但现在美国人讲的是经济见底回升,如果真加息了,反而等于是找到了美国经济的底部,把美股现在的高估值的预期给兑现了,美股高估值的逻辑就是美国经济见底回升。所以我认为呢,美国加息顶多也就在加息前后跌一阵,然后大概率是继续走稳,靠企业盈利能力的增长来兑现估值。美国加息对港股来说,担心的是抽流动性,但我个人认为能抽走的流动性有限。港币和美元挂钩,可以对冲汇率风险。美元加息,大陆来港资金说不定可以完美对冲回流的美元。  最后别忘了,老美不是还在犹豫加不加么,指不定推到明年才加,短期不必那么恐惧。  综合上述三点,估值低,无大利空,却有大利好,我认为港股在今年下半年会进入一个很舒服的投资区间。并且从长期来说,互联互通的加深,量变到质变,必然给港股带来新的活力,也给港股带来了新的机会。(来源:港股那点事)
(责任编辑:DF134)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人身攻击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港股和a股差价大
我做港股的体会,兼谈ABH差价 论坛上说港股的很多,也来冒点泡,抛点砖头。
  如果把深圳B股也当成类港股的话,我开深圳B股的户头居然比A股早,这是清明节在家收拾东西,打扫卫生时的惊讶发现。为何先有B股户,再有A股户呢?可能是90年代初那会儿,港币比值钱,深圳那时候港币很流行,而且很多公司发工资都发港币。再有,B股从打一开始就比A股便宜,难得有零星机会A股比B 股便宜的,那就是历史大底。
  所以陆陆续续买B股,当然后来更多地交易了A股,2001年之后又开了港股的账号。这些年,教训和苦头都吃了不少,明白了几个简单的道理,略述一二。
  一、便宜未必是好
  刚才说了,开深圳B股户是因为B股99%的时间比A股便宜,即便是同样的公司。但这十几年的经验教训是,便宜不是充分条件,甚至也不是必要条件。
  丢人的案例先说说吧。我的一个好友,两口子都在外企工作,高工资都去养房子了,左一套右一套地买。2007年中终于忍不住了,感觉比房子涨得更多。于是找到我这个职业人士。当时感觉市场已经很高了,分分钟调整下来。但又觉得看更长远一点,好房子、好公司的股权还是值钱的,至少比货币贬值强点。于是,就折衷了一个办法(想来,折衷的方法是最最害人的,因为已经是违背了原则,已经是隐患巨大了。任何事情上的折衷处理,99%都是失败的)。折衷的办法是什么呢?让他们买深圳B股,因为比A股便宜一半甚至更多啊。当时推荐了招商地产B和张裕B。招商地产A股当时一百出头,而B股还不到50,张裕的AB股差价也接近一半。都是好公司,咱也不敢胡乱推荐垃圾股,是不是?当时跟他们说的理由是,A股如果跌一半,还不到B股的价格嘛,有安全边际。
  结果如何?大家都看见了,B股一点没少跌。2007年8月&拟直通车&,奋勇杀过香港去的同伙们,当时的口号是,A股贵了,咱炒便宜的港股去。结果呢?亏得只比A股多,一点不比A股少,看看国企指数和恒生指数的跌幅,再看看那些着名的中资股,比方中铝、中海集运等等,以及阿里巴巴等,跌9成哪!!A股公司中,跌幅当然也不小,但跌9成的没那么多。
  所以,当我看到很多人现在不敢买A股,纷纷说H股便宜,要在那里去找点安全边际,就想,我这个低级错误,很多人将来还得自己吃过苦头了才明白啊。
  股票,在很多很多的时候,是投票机,尽管从本质上说是称重器。但很少很少人会等到称重器发生作用的时候才去买卖,也很少人有耐心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因此,99.9%的人都是趋势派。
  不是说趋势派不好,曹仁超先生就是看趋势的。真正的趋势投资者就是价值投资者,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也是趋势投资者。看巴菲特对中石油的买卖就知道了。看曹仁超先生的言谈话语间,对安全边际的考量是多么重!
  在趋势面前,我们是很弱小的。因此,大趋势的判断非常重要,比ABH差价重要多了。
  各位如果有心,去统计一下,每轮牛市的上涨过程中,中集、赤湾、万科、招地、张裕等绩优股的涨幅,其AB股是很接近的;每轮大的下跌中,其AB股的跌幅也是相当的,并没有因为一个便宜了而多涨,一个贵了而多跌。两个市场,并没有真正的套利机制存在,因此不同的文化下面、不同的制度设计和投资者结构下,价格就是不同的。
  当然,当然,长长远远看,是要接轨的,这不,金融股不就AH大体接轨了么?
  但我想说的是,仅仅看重H股比A股便宜而入市,其角度是大错特错的。假如我们认为今年的行情不过是一轮B浪反弹,经济不过是小阳春,那么A股跌起来,BH 股也一样跌的。如果认为中国在十年之后,还有十年,那么BH股有空间,A股也一样有的。千万别耍这点小聪明,如同2007年中的我,以至于如今不好意思见朋友。
  二、投资者结构和制度性因素
  黑格尔说,存在就是合理。BH股一直都比A股贵,是有深层次原因的。这个原因,我只是想到了几条,如有高手不吝赐教,更好。
  1、制度性因素。比方,港股在供应量上是很充裕的,很方便扩大股本和股票的供应的。批股,也就是增发,非常方便和容易。其监管机构只起到一个备案的作用,基本没有审批的意思。其监管理念是买卖双方是理性的,只要你们愿打愿挨,没有欺诈,信息披露充分就OK。所以,港股的股票的面值五花八门,1分的、1毛的、25分的,一块的,什么都有。缩股、供股分分钟的事情。论坛上戴益成的帖子――《老千股的鼻祖---0273 威利国际》写得很好,我不得不把这个案例部分照抄如下:
  老千股的鼻祖---0273 威利国际 &老千&来自英文的cheating的音译。老千股,自然就是骗取普通投资者钱财的股票。而且对刚刚进入香港股市的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老千股&的超级无敌威力,下面给出一例--威利国际(0273.HK),一间经常登上香港股市十大升幅排行榜及十大跌幅排行榜的公司。
  威利国际的财务状况,从1982年到2007年连续15年,无论经济好坏,年年亏损,绝对不会盈利,真是服了他了。公司多年来几易其名,从「首创」到「怡南实业」,再到「华汇控股」及「互联控股」。一直号称从事金融地产业。在2007年能源股火暴的时候,还煞有介事地做了几笔收购,以「进军」煤炭燃气这一相当有前途的行业。
  就是这间威利,多年来合股不断。根据港交所网站(http://www.hkexnews.hk) 所提供的数据,仅仅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公司就经历了2合1,5合1、50合1、25合1、10合1、5合1。简单算一算,2&5&50&25&10&5=625,000,亦即假如你与1999年买入62万5千股,今天则仅仅拥有1股。再查其股价,1999年合股前的价格是5分钱左右,如果你当年以30万港元买入六百二十万股威利国际,那么阁下今天这笔&投资&将变成5角钱,损失达99.99984%!
  和威利差不多黑的老千公司并不在少数。另外一间公司汉基控股(00412),从2001年到2007年短短六年,4次股份合并后,2万股变1股,今天的股价&高达&6角钱。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白银投资那么火,还不开个户?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均由网络转载收集,与可可黄金网无关。本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果某些 新闻影响到事件本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或者修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股a股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