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生产220千伏特种电缆生产厂家厂家

关于杭州勇进阻燃电器厂年产13640km电线电缆迁建项目环评文件的公示公告
来源:拱墅环保分局
日受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的公告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日我局共受理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现将受理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7个工作日)
公告时间:日
联系人:杭州市环境保护局拱墅环保分局管理科
联系电话:&传真:
通讯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珠儿潭巷8号,拱墅区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
即日起,公众可以在7个工作日内将主要意见及理由以信函、传真等方式,向我局受理中心办事窗口回复。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拱墅环保分局
===本省环保系统===
浙江省环保厅
衢州市环保局
绍兴市环保局
温州市环保局
金华市环保局
台州市环保局
嘉兴市环保局
舟山市环保局
湖州市环保局
丽水环保局
宁波市环保局
浙江环保在线
===国家部委网站===
中国文明网
长江水利网
知识产权局
科学技术部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人民银行
信息产业部
==市政府各部门网站==
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市民族宗教局
市纪委(市监察局)
市劳动保障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外经贸局
市文广新局
市城管执法局
杭州经济开发区
市政府驻深圳办事处
市机关事务局
市投资项目办理中心
市钱江新城管委会
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
====相关网站====
长三角总部经济网
杭州新闻60
杭州知识产权信息网
西子青年网
杭州市供销信息网
杭州人才网
杭州图书馆
杭州市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服务网
阿里巴巴·中国
国内经济合作信息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网
浙江消防网
杭州旅游集散中心
百科搜索网
江苏市环保局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 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
技术支持:杭州市环境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杭州市环境保护局通讯地址:杭州市新华路112号杭州地区220kV育苗-石南输电线工程
&>>&&>>&&>>&
杭州地区220kV育苗-石南输电线工程
发布时间:来源:省环保厅字号:[
项目名称:杭州地区220kV育苗-石南输电线工程建设地点: 杭州地区公示时间: 0:00:00 至
0:00:00 联系人:忽凯联系电话:6传& 真:0验收主要内容:1 总 论1.1 任务由来杭州市电力局是浙江省电力公司下属的国有大型供电企业,杭州市电网地域包括老市区、富阳市、余杭区、富阳市、临安市、桐庐县,总面积9780km2。截止到2006年底,杭州电网有500kV变电所4座,总变电容量7500MVA。220kV公用变电所28座,总变电容量9930MVA。为提高外围电源向市中心供电通道的送电能力,缓解供电日趋紧张的压力,增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杭州市电力局根据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关于下达浙江省2008年第二批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拟建设220kV育苗-石南输电线工程(以下简称育苗-石南工程)。根据国家及浙江省有关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要求,220kV育苗-石南输电线工程的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杭州市电力局委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以下称环评单位)对本次拟建设的220kV育苗-石南输电线工程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次评价包括育苗输变电工程220kV进线与本工程同塔四回路段。环评单位接受委托任务后,首先对工程现场进行踏勘调查,在现场监测和模拟类比监测工作、听取有关部门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编制完成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修正)》,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日;(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9)《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第239号令;(10)《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第18号令;(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4号令;(12)《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浙江省人民政府第166号令,日;(13)《关于加快全省电网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浙政办发[号。1.2.2
项目批准文件(1)《关于下达浙江省2008年第二批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通知》(浙发改能源[号)(附件1); (2)线路规划意见;(附件2);1.2.3
标准、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2.4-1995)(4)《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96)(5)《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96)(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7)《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8)《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1.2.4
《220kV育苗-石南双回输电线路可行性研究》(33-X11881K-A02)浙江省电力设计院,2008年4月。1.3 评价目的(1)对本工程所在地及周围地区的电磁环境、声环境等现状进行调查,对工程涉及区域有关环境现状资料进行收集、调查,了解和掌握拟建址周围环境质量现状,了解和掌握区域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环境状况,分析和评价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2)根据输电线路工程特性和环境状况,分析、预测和评价工程建设对周围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3)根据环境影响分析,对不利影响提出防护措施,把不利影响减小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程度,使工程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更好地统一。(4)为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4 评价标准根据杭州市环境功能区划,本次评价采用的评价标准如下:1.4.1 电磁场(1)《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1.3
本规范适用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也可参照本规范应用于110kV、220kV及330kV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2.2.4.2
评价标准……,推荐暂以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0.1m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2)《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4.1 频率为0.5MHz时,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如表1-1所列。表1-1
无线电干扰限值(距边导线投影20m处)电压,kV 110 220~330 500无线电干扰限值,dB(μV/m) 46 53 55注:无线电干扰限值指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的无线电干扰贡献限值。1.4.2 声环境(1)220kV输电线路途径的区域声环境执行2类标准。表1-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单位:dB类别 昼间 夜间2 60 50(2)工程施工期作业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见表1-3。表1-3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dB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昼间 夜间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等 75 55结构 砼搅拌机、振捣机等 70 55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1.5评价等级根据输电线路工程的性质和特点,确定本次评价以电磁场环境(包括工频电磁场强度和无线电干扰)为评价重点,各环境要素的评价等级如下:(1)电磁环境工频电磁场强度和无线电干扰是输电线路工程运行期最重要的环境影响要素,故对工程的电磁场环境影响进行重点评价,按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要求进行。(2)声环境输电线路在运行期噪声影响敏感点主要是输电线路沿线的居民,由于项目建设前后对敏感点噪声贡献很小(不超过3dB),故声环境按三级评价进行工作。(3)水环境输电线路的施工期废水量很小,运行期无生活污水,故仅对地表水环境影响作简单分析。(4)生态环境本工程线路塔基占地面积1000m2,工程影响范围较小,且不涉及生态敏感区,因而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分析。(5)大气环境由于本项目输电线路工程中运行期不产生废气,不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仅在施工期间会产生一定的施工扬尘,对大气环境影响很小,故只作定性分析。1.6 评价范围鉴于本项目输电线路工程的电压等级为220kV,参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的要求,考虑电磁场同电压等级的关系,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如下:(1)工频电场、磁场评价范围: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内。(2)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线路走廊两侧2000m带状区域内。(3)噪声评价范围: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内。1.7
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踏勘和调查,拟新建的育苗-石南线路无线电评价范围内无导航台、电台、文物古迹及矿产资源;本工程的建设不涉及工程拆迁,线路拟建走廊不涉及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不涉及古树名木保护及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本项目评价范围内需关注的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见表1-4(位于线路同一档距统计有代表性楼房)。表1-4
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工程名称 目标名称 相对位置 特征 环境保护要求#育苗-石南输电线路 祥符镇吉如路39、41、62、64、66号等民房 同塔四回线路跨越 最高为三层半坡顶 DC、Z1 南齐塘5、7、11、20、23、24、25、26号等民房 同塔四回线路跨越 最高为四层坡顶
郭家厍23、51号等民房 同塔四回线路跨越 最高为三层坡顶
石祥路472号民房 同塔四回线路靠近,水平距离约25m 三层平顶 #注:DC: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不超过4kV/m,磁感应强度不超过0.1mT;Z:指需符合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其中1、2、3等表示标准类别。 2 项目概况2.1 工程项目组成本次评价的育苗-石南输电线路工程主要项目组成见表2-1。表2-1 工程项目组成表序号 工程名称 项目组成1 育苗-石南输电线路 新建线路长度约为2×7.9km,其中4×2.4km(与育苗输变电工程220kV进线同塔4回架设)+2×0.3km(同塔双回路) +2×5.2km(电缆)。新建塔基约10基,总占地约1000m2。2.2 地理位置本工程地理位置见图2-1,工程具体位置见表2-2。表2-2 工程地理位置描述序号 工程名称 地理位置1 育苗-石南输电线路 本输电线路联接220kV育苗变电所和220kV石南变电所,主要途径杭州拱墅区。2. 3 工程规模(1)建设规模育苗-石南输电线路新建线路长度约为2×7.9km。新建塔基约10基,总占地约1000m2。总投资30980.52万元。(2)线路路径本工程线路从育苗变采用同杆四回路(该段路径与育苗输变电工程进线-220kV天湖-崇贤开口环入育苗输电线路同杆四回路架设)出线后即左转,沿规划道路往东走线,跨过十字港河后左转,沿着十字港河东侧绿化带往北走线,至石祥路,利用110kV线路通道沿着石祥路往东走线(原110kV线路改为电缆),线路走至巨州路后分成两个同杆双回路,本工程双回跨过巨州路后接至巨州路东侧新建电缆终端塔,在利用电缆终端塔下地后,新建电缆线路沿石祥路中间绿化带或北侧慢车道往东走线至东新路后,左转,再沿规划永安路西侧绿化带往北至安桥港南侧后,线路右转沿安桥港南侧绿化带往东再往南接入石南变。路径示意图见图2-2。(3)技术参数本工程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3。表2-3
本工程主要技术参数项
目 220kV育苗-石南双回输电线路工程电压等级 220kV导线型号 架空线:2*LGJ-400/35电缆线:2500mm2塔基基础型式 板式基础、灌注桩基础(4) 线路交叉跨越要求220kV输电线的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应满足《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的要求。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见表2-4。表2-4
220kV输电线路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对地距离 非居民区 6.5米 居民区 7.5米交叉跨越 房屋建筑物顶 6.0米 公路(至路面) 8.0米 通航河流(至最高通航水位空载船顶) 3.0米 弱电线与电力线 当被跨越线装保护间隙 4.0米
当被跨越不装保护间隙 6.0米浙江地区220kV输电线路跨越楼房时,如被跨越楼房高度不足15m的按15m跨越,超过15m的按楼房实际高度跨越。
工程分析3.1
工艺流程输电线路是从电厂向消费电能地区输送大量电能的主要渠道或不同电力网之间互送大量电力的联网渠道,是电力系统组成网络的必要部分。输电线路一般采用架空线和电缆线两种方式。架空线主要由塔基、杆塔、架空线以及金具等组成,电缆主要由电缆沟、电缆井、电缆等组成。三相交流电是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具有一定相位差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架空线是架空敷设的用以输送电力的导线和用以防雷的架空地线的统称,架空线具有低电阻、高强度的特性,可以减少运行时的电能损耗和承受线路上动态和静态的机械荷载。本工程采用频率为50Hz,相电压为220kV,相位差为120°的三相交流架空输电方式。3.2
施工方案输电线路施工主要包括:施工材料运输、铁塔基础施工、铁塔组立以及导线和避雷线的架设等阶段。施工材料运输采用汽车运输与人力运输相结合的方式。铁塔基础形式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式基础和灌注桩基础,具有混凝土方量小,造价低的优点。3.3
污染因素分析3.3.1
施工期(1)噪声在输电线路施工中产生的噪声主要集中在塔基、电缆沟附近,施工以人工为主,施工机械少,噪声源相对较小。表3-1列出了常见的施工机械的噪声级和频谱特性。表3-1
施工机械噪声设备名称 噪声级(dB) 测点距离(m) 频谱特性卡车 70~95 15 宽频混凝土搅拌机 72~90 15 中高频振捣器 69~81 15 中高频夯土机 83~90 10 中高频(2)废水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系临时租用当地民房居住,少量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已有的化粪池。(3)废土及固体废物220kV输电线路架线的塔基已经优化设计,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式基础灌注桩基础,塔基施工开挖的土石方基本回填,就地平整填埋,基本无弃土。电缆沟少量弃土可用与新建道路填方。(4)植被损坏和水土流失新建线路长度约为2×7.9km。塔基约10基,总占地约1000m2。另本工程施工需牵张场约两处,临时占地面积约2000m2。本工程途径地形及占地情况见表3-2。表3-2
本工程途径地形及占地情况表工程名称 地形 永久占地面积 临时占地面积 土地类型 河网 平地
220kV育苗-石南输电线路 5% 95% 0m2 农田3.3.2
运行期(1)电磁场在电能输送过程中,高压输电线与周围环境存在电位差,形成工频(50Hz)电场;高压输电线路导线内通过较强电流,在其表面形成工频磁场,工频电场、磁场可能会影响周围环境。高压线及其配件表面处对周围空气中的电晕放电,形成脉冲电流注入导线,并沿导线由注入点向两边流动;绝缘子污秽或损坏导致火花放电;绝缘子、金具触点松动或接触不良产生的火花放电,该类影响为无线电干扰。因此,高压输电线及其有关配件构成电磁场污染源,其污染因子为工频电场、磁场和无线电干扰。(2)噪声输电线路运行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产生的电晕也会产生一定的可听噪声,根据省内多条220kV输电线路线下的噪声测量结果,其运行对周围环境的声环境贡献不超过3dB。(3)废水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产生废水。(4)固体废物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产生固体废物。 4 环境状况4.1 自然环境本项目输电线路工程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主导风向E(11%)。
本工程线路地形:河网占5%,平地95%。植被现主要为农作物、道路绿化等,动物以青蛙、鼠、蛇等小型动物为主。评价范围内无需要保护的珍稀动植物。4.2 社会环境 本输电线路工程主要位于杭州市拱墅区。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39%;企业销售收入547.88 亿元,比上年增长51.86%;企业利润6.78亿元,比上年增长20.85%;财政总收入24亿元,比上年增长9.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12亿元,比上年增长28.51%。全年引进各类项目2398家,实际到位资金74.47亿元,增长34.06%,其中合同利用外资2.2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685万美元。实施“迁二建三”战略,商贸、金融证券、会展等都市型服务业得到迅猛发展,汽车销售、物流业、专业市场发展居杭州前列。中国杭州国际汽车展已跻身全国汽车会展三甲行列。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全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14.01亿元,增长15.82%。 4.3 电磁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及周围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单位对本项目工程周围环境的电磁场各场量参数现状水平进行了现场测量,测量仪器说明见表4-1。表4-1
测量仪器说明监测所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及编号 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仪器名称:电磁辐射分析仪型号规格:PMM 8053A
探头型号 EHP-50A 检定证书:-001257有效期:至09年3月30日 无线电干扰仪器名称:无线电干扰测量仪,鞭天线型号规格:PMM9010检定证书:001WJJ5/110有效期:至技术指标 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测量频率范围:5Hz~100kHz,工频场强测量范围:0.1V/m~100kV/m;10nT~10mT测量高度:探头离地1.5m无线电干扰测量频率范围:9kHz-30MHz场强测量范围:0-120dB(μV/m)测量高度:天线2m噪声测量频率范围:31.5Hz-8kHz
测量范围:35-130dB测量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频电场测量》(GB/T12720-91)、《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和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手册《工频电磁场强度测量实施细则》(RMTC-ZY-XZ03-2006)、《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实施细则》(RMTC-ZY-XZ04-2006)中的要求进行。本工程拟建址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监测点位见图2-2,测量结果见表4-2。无线电干扰现场测量结果见表4-3。表4-2
本工程拟建址周围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现状测量结果点位序号 点 位 描 述 E(V/m) B(μT)▲1 祥符街道吉如路41号前 12.07 0.019▲2 南齐塘5号前 23.65 0.017▲3 郭家厍23号前 15.29 0.019▲4 石祥路472号门前 26.44 0.187▲5 石祥路与东新路交叉口拟建电缆沟上方 1.268 0.011监测时间:日09:00~15:00天气:晴;环境温度:32℃~38℃;相对湿度:35%~47%。由表4-2可见,本工程输电线路拟建址周围各监测点位工频电场强度现场测量值最大值为26.44V/m(受现有110kV线路影响),磁感应强度测量值最大为0.187μT;以上各监测点位的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现场测量值均未见异常。表4-3 本工程拟建址无线电干扰现状水平测量结果点位序号 点位描述 测量频率MHz 无线电干扰测量值dB(μV/m) 标准差■1 祥符街道吉如路41号前拟建线路下 0.15 54.5 0.8
0.25 52.4 0.6
0.5 49.2 0.5
1.0 47.7 0.6
1.5 42.3 0.6
3.0 36.2 0.5
6.0 41.2 0.5
10 37.7 0.6
15 32.4 0.6
30 30.8 0.5续表4-3点位序号 点位描述 测量频率MHz 无线电干扰测量值dB(μV/m) 标准差■2 郭家厍拟建线路下 0.15 55.7 0.5
0.25 52.6 0.6
0.5 48.2 0.7
1.0 47.8 0.6
1.5 39.5 0.4
3.0 37.2 0.6
6.0 42.4 0.6
10 39.4 0.5
15 30.7 0.8
30 27.8 0.6由表4-3可见,本工程未建成前,拟建址各测点测量频率在0.5MHz时无线电干扰场强测量值最大为49.2dB(μV/m),未见异常;其余各测量频率无线电干扰场强值亦未见异常。4.4 声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单位采用杭州爱华电子研究所生产的AWA5610D型积分声级计对本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昼间、夜间噪声监测。测量布点主要考虑线路途径村庄等环境保护目标,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14623-93)进行布点。测量布点见图4-2,测量结果见表4-4。表4-4 工程周围环境噪声测量结果点位代号 点位描述 Leq,dB(A) 主要声源 执行标准 是否达标◆1 祥符街道吉如路41号前 昼间 54.7 交通噪声、人员活动 2类 是
夜间 48.9 人员活动
是◆2 南齐塘5号前 昼间 55.3 交通噪声、人员活动
夜间 47.8 人员活动
是◆3 郭家厍23号前 昼间 56.9 人员活动、交通噪声
夜间 48.3 人员活动
是根据杭州市环境功能区划图,本工程线路途径区域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由上表可见,拟建线路各点位噪声测量值符合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5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5.1
噪声影响评价在线路施工中,由于工程沿线交通条件均较好,设备材料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和人力运输。线路工程施工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单个施工点(铁塔)及电缆沟的运输量相对较小,且在靠近施工点时,一般靠人力抬运材料,所以施工期交通噪声对环境影响较小。因本工程目前在可研阶段,牵张场位置未定。建议牵张场场址的选择应尽量远离居民村庄(距离控制在100m外),以减少牵张场噪声的居民村庄声环境的影响。5.2
废水排放分析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系临时租用当地民房居住,少量生活污水可纳入当地已有的化粪池。5.3
弃土及固体废物影响评价架空输电线路架线的塔基已经优化设计,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式基础和灌注式基础。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优化的高低基础可减少土石方开挖量70%左右,工程所挖土石方一般就地平整填埋,基本无弃土。电缆沟开挖土方一般就地平整填埋,恢复植被。5.4
植被损坏和水土流失本工程输电线路杆塔共约10基,总占地约1000m2。位于河边的塔基需设置挡土墙,减少水土流失。电缆沟的开挖破坏一定的植被。施工结束后,应采取必要措施,对塔基施工基面遗留的废弃碎石、电缆沟上方等进行清理,对硬化地面进行翻松,以便原有植被以及原种植经济作物的恢复。5.5
扬尘影响为保证周围空气环境少受粉尘污染影响,施工时要做到:粉性材料堆放在料棚内,施工工地定期洒水,施工建筑设置滞尘网,采用商品混凝土,以减少施工扬尘的产生。在采取上述抑尘措施后,本工程施工扬尘对空气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6 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6.1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本次评价采用结合理论计算的方法来预测220kV育苗-石南输电线(架空线段)的电磁场影响,采用类比监测的方法预测电缆段线路的电磁场影响。6.1.1 架空段理论计算
由工程分析可知,本工程220kV育苗-石南输电线架空段主要为同塔四回架设线路(与育苗输变电工程220kV进线同塔4回架设),长2.4km; 220kV同塔双回路段仅0.3km,由于线路很短且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故本次评价主要对同塔四回路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国际大电网会议第36.01工作组”推荐的方法,利用等效电荷法计算高压送电线下空间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无线电干扰场强计算依据《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95)附录中推荐参考的公式进行计算。线路典型断面塔型的选取:
图6-1 四回路220kV线路同塔架设塔型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选取的参数如下:导线型号LGJ-400/35,双分裂,相导线之间的距离见图6-1,计算参考相序:BAC、BCA,BAC、BCA;极限输送电流:约750A。(1)一般环境地面1.5m处工频电磁场强度(未畸变场)计算结果见表6-1,工频电磁场强度随距离的变化见图6-2、6-3。表6-1
4回路220kV同塔架设线路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值理论计算结果(水平方向)序号 预测点位描述 导线离地10.2m
E(kV/m) B(μT)1 档距中央线路中心投影点向外
0m 2.98 16.42 3m 3.29 16.33 5m 3.66 16.14 8m 3.95 15.45 10m 3.87 15.06 15m 3.73 12.97 20m 2.68 11.38 25m 1.22 8.859 30m 0.37 6.7910 35m 0.14 5.2811 40m 0.26 4.1812 45m 0.32 3.3813 50m 0.33 2.7814 55m 0.32 2.3215 60m 0.29 1.9616 100m 0.14 0.71由表6-1可知,本工程4回路220kV同塔架设段线路在下相导线离地不小于10.2m的情况下,其对地面1.5m处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未畸变)均将低于本工程对居民的评价标准值(电场≤4kV/m,磁感应强度≤0.1mT);由图6-2、6-3可见,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随预测点与回路中心线距离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在下相导线离地不小于10.2m情况下边导线投影外20m处的无线电干扰贡献值为35.2dB(mV/m),亦低于评价标准限值53 dB(mV/m);符合电磁环境保护的要求。(2)敏感点电磁场理论计算结果本工程输电线路对跨越或临近的楼房敏感点电磁场强度(未畸变)计算结果见表6-3。表6-3
环境保护目标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值理论计算结果目标名称 下相导线离地高度 导线与民房净空距离 楼房高度 预测点位置 EkV/m BμT
祥符吉如路39、41、62、64、66号等 21.6m 0m 9.6m 12m 楼顶平台离立足点1.5m处 3.74
19.7南齐塘5、7、11、20、23、24、25、26等 23.3m 0m 10.3m 13m
3.84 19.3郭家厍23、51号等 20.8m 0m 9.8m 11m
3.85 19.4石祥路472号 20m 25m 10m 10m
0.26 3.4由表6-3可见,本工程220kV输电线对各环境保护目标,只要输电线路与跨越或临近的楼房保持如表6-3所示的净空距离,其对环境保护目标的楼房楼顶平台离立足点1.5m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未畸变)能符合评价标准的要求(居民区: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0.1mT),从保守考虑线路在跨越时下相导线与楼房的净空距离应不小于11m。6.1.2 电缆段类比监测分析为了预测本工程220kV电缆输电线路的工频电磁辐射影响,评价单位选取220kV景芳变电所220kV进线电缆作为类比对象。测量结果见表6-4。表6-4
景芳变电所220kV进线电缆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测量结果
点位描述 EV/m
BμT220kV电缆沟上 16.55 0.035220kV电缆沟上(离变电所围墙约50m) 29.23 0.034220kV电缆沟南侧5m 34.12 0.023监测时间:日(星期一)14:30~15:40;天气:晴;环境温度:30.1℃~32.3℃;相对湿度:47%~61%
由表6-4可知,景芳变电所220kV电缆进线正常运行时监测各点位工频电场强度最大为34.12V/m,磁感应强度最大为0.035μT;各点位的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均低于各自对居民区评价标准限值(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0.1mT)。6.1.3 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可以预测本项目220kV输电线建成投入运营后,在保证下相导线离地大于10.2m的前提下,评价范围内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将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规定的对居民区的评价标准(居民区: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0.1mT)。架空输电线对边导线投影20m处的无线电干扰贡献值将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0.5MHz处为53 dB(μV/m))。输电线在跨越或靠近居民楼等建筑物时,保守考虑线路在跨越时下相导线与楼房的净空距离不小于11.0m的前提下,其跨越或靠近的建筑物周围的电磁场强度(未畸变)亦将低于居民区的评价标准值(居民区: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0.1mT),其产生的工频电磁环境影响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类比监测结果,可以预测本项目220kV电缆输电线只要按设计规范施工,建成投入运营后,其对周围的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均低于各自对居民区评价标准限值(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0.1mT),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6.2
声环境影响评价为了解四回路架空线路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对220kV同塔四回萧山燃机-兴南线、兴南-涌潮线运行后线路下的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测量位置均属农村自然村庄,无固定的噪声污染源,主要为村民日常生活噪声,测量结果见表6-5。表6-5
线路周围声环境测量结果点位代号 点位描述 线路状况 Leq,dB(A) 主要声源
昼间 夜间 Z1 湖头陈村,线下 运行 52.3 44.5 人员活动Z2 湖山村,线下 运行 50.2 43.7 人员活动由表6-5可见,220kV架空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各测点昼间噪声在50.2-52.3dB(A)之间,夜间噪声在43.7-44.5dB(A)之间,符合1类标准要求。线路下人耳基本不能感觉到线路运行时的噪声。通过对已建线路的声环境影响分析结果可见220kV架空线路正常运行时将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影响,故可预测本项目新建架空线路正常运行时不会改变线路附近的村庄等环境保护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6.3
水环境影响评价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6.4
固体废物简析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会产生固体废物。6.5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育苗-石南输电线路新建塔基约10基,总占地约1000m2。输电线路的建设除塔基占地损坏一定的植被外,线路走廊内基本不会损坏植被,完全可满足《110~500kV架线送电线路设计规程》中220kV输电线路走廊内植被与导线之间垂直距离大于4.5m的要求,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对走廊内植被的破坏。施工临时占用土地(如牵张场等)在施工结束后应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原有状态。6.6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6.6.1 对电力供应的影响
本输电线路工程正常投运后,有利于220kV石南、育苗变电所的安全运行,有利于满足杭州市北部及老城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满足当地用电负荷不断增长以及电网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的要求,对解决当地的用电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6.6.2 对被跨越的影响
220kV输电线路如需跨越110kV、35kV、10kV电力线。根据《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为了不影响被跨越输电线路的安全正常运行,220kV输电线与其它高压输电线交叉跨越时必须满足:与被跨越线路的导、地线垂直距离不小于4m。在工程架线施工阶段,需停运被跨越输电线路,这会对当地的供电产生一定时段的影响,故需在施工前做好相关准备。此外,本工程需跨越道路,线路跨越时,必须满足《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中规定的交叉跨越距离的要求,保证道路交通运输安全。6.7 事故分析高压和超高压输变电工程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由雷电或短路产生,它将导致线路的过电流或过电压。但在变电所内设置了一套完备的防止系统过载的自动保护系统及良好的接地,当高压输变电系统的电压或电流超出正常运行的范围,上述自动保护系统将在几十毫秒时间内使断路器断开,实现事故线路断电。因此,输电线路不存在事故时的运行,其事故情况下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场影响。 7 工程合理性分析7.1 产业政策符合性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电网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浙政办发〔号)文件精神,近年来,我省电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超高压、高压主干网已经初步形成,输电能力和安全运行能力大大提高。电网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在电网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直接影响了全省电力保障体系的建设进程。为加快电网建设步伐,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电力建设目标,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电网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加快电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本工程属于国家基础产业,根据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5年本)》(日发布)电力行业的城乡电网改造及建设项目是国家鼓励的优先发展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7.2线路路径合理性分析本项目220kV输电线路路径合理性分析见表7-1。表7-1 工程路径合理性分析表项目 220kV育苗-石南输电线路工程比选路径 无地貌、植被 平地,主要为农作物、道路绿化有关单位意见及落实情况 本工程线路路径已取得杭州市规划局同意。沿线敏感点 本工程架空线部分路径均沿道路(或规划道路)或道路(或规划道路)绿化带架设,规划道路未建前需跨越或靠近居民住宅,但本工程对各环境保护目标的噪声、电磁场强度以及无线电干扰影响均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待规划道路实施后现有的民房将根据城市规划在规划道路施工时拆迁。根据 “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结果,该输电线建成并正常运行后,产生的噪声不会影响线路周围的声环境质量;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电磁场强度及无线电干扰均能符合评价标准的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本工程线路除塔基需永久占地,改变土地原利用方式外,其余均可恢复利用,对当地的居民的农业生产影响很小。因此,线路的建设符合规划要求,且对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影响很小,本工程的路径选择合理可行。7.3 生态功能区划相符性分析
根据杭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见附图1),本工程位于优化准入区内,本工程的建设对所在地的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很小,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规划。7.4 小结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220kV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符合规划、生态功能区划要求,且对当地环境影响程度较小,方案合理。 8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环保投资8.1 施工期环保防治措施8.1.2 噪声防治措施(1)施工时,尽量选用优质低噪设备。(2)牵张场选址尽量远离村庄。8.1.3 水土保持措施位于河边的塔基设置挡土墙,减少水土流失。8.1.4 占地及植被(1)铁塔实际占用农田仅限于其四个支撑脚,施工结束后,其余位置应平整恢复原有植被。(2)塔基开挖时表层土与深层土分别堆放,铁塔架设完毕后,按深层土在下、表层土在上的顺序堆放至塔基中间,便于植被恢复。(3)牵张场选址尽量选择在建设用地或者荒地,不占用农田,施工结束后恢复土地原有用途。8.2 运行期环保防治措施8.2.1 电磁场防治措施(1)合理选择线路路径方案,沿规划道路绿化带架设,减少对线路走廊周围的影响。(2)线路跨越楼房时提高架线高度(净空距离控制在11m以上)。8.3 环保投资估算本工程的环保投资费用估算见表8-1。表8-1
环保投资估算一览表项目 费用,万元 备注施工期 扬尘防护措施 2.0 抑尘 废弃碎石等进行清理 5.0 清运水土保持措施 挡土墙等 1.0 河边塔基(约2000元/基)绿化、植被恢复 10 ---宣传、教育及培训措施 3.0 教师、教材费用跨越措施费 75.0 环保投资总计 96.0 ---工程总投资 30980.52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31% --- 9 公众参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浙江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建设单位需对本项目进行公众参与调查工作,为了解公众对220kV育苗-石南输电线工程建设的看法和意见(建议),对工程的环境影响采用公示(包括媒体公示和现场告知)并结合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公众参与调查,调查内容详见附件4典型调查表及公示文件。9.1 公众参与过程评价单位在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正式开展本项目输变电工程评价工作后,即开始公众参与。1、第一次公示:在工程途径村庄告示栏张贴现场告知书,内容主要为工程概况、建设单位、环评单位、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等。2、第二次公示:在报告书完成初稿后,评价单位编制完成简写本,并在网上公布,同时将网址、意见反馈方式等在杭州日报上刊登。3、公众参与调查:评价单位对工程周围的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如调查时敏感点无人在家或不愿填写则在其门前张贴或留下调查表,并留下联系电话)。9.1 现场告知日,建设单位将现场告知书张贴在本工程途径村庄告示栏(吉如社区、郭家厍社区)。现场照片见图9-1~9-2。告知内容见附件4告知书。
现场告知期间没有收到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和建议。9.2 媒体公示2008年7月,评价单位完成220kV育苗-石南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并得出初步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同时在网站上传了报告书简本(链接网址:www.rmtc.org.cn,见图9-3)。与此同时建设单位在7月10日杭州日报刊登本工程环境公告,见附件4。本次媒体公告期间没有收到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图9-3 环评简写本网站截图9.3 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本工程周围的公众成员以及企事业单位。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45张,共回收32份(其中23份个人意见,9份为团体意见;未回收的表主要原因是因为被调查人员不愿意留真实姓名和地址,故不作统计),回收率71%。调查人员、单位名单及基本情况见表9-1。此外对于部分环境保护目标因调查时无人在家,故现场张贴了调查表并在表上留下建设单位及环评单位联系电话等,以告知和提供查询,统计见表9-2,现场照片见图9-4,评价单位及建设单位均未收到查询或反馈意见。表9-1 本项目被调查对象名单及基本情况调查对象 年龄 地址 与本工程相对位置 性别 文化程度 职业冯国富 32 吉如路39号 跨 越 男 ―― ――裘振庆 47 吉如路62号 跨 越 男 初中 ――盛京伟 39 吉如路41号 跨 越 男 ―― ――叶文革 43 吉如路43号 距离约10m 男 ―― 个体寿阿富 65 南齐塘25、26号 跨 越 男 ―― ――杨先生 48 郭家厍51号 跨 越 男 ―― 农民张玉宝 55 郭家厍23号 跨 越 男 小学 ――王登乾 23 郭家厍 距离约50m 男 初中 ――王辰 18 郭家厍 距离约100m 男 高中 ――杨国平 41 南齐塘5号 跨 越 男 高中 ――冯永勇 30 南齐塘23号 跨越或靠近 男 初中 ――缪燕 27 石祥路184号 距离约20m(电缆) 女 初中 ――叶金明 -- 王婆庄6号 距离约50m(电缆) 男 ―― ――付典敏 -- 石祥路184号 距离约20m(电缆) ―― ―― ――邵建峰 31 石祥路184号 距离约20m(电缆) 男 ―― ――叶庆娥 -- 石祥路184号 距离约20m(电缆) ―― ―― ――郑月全 -- 王婆庄45-1 距离约50m(电缆) 男 ―― ――续表9-1 调查对象 年龄 地址 与本工程相对位置 性别 文化程度 职业郑来荣 45 石祥路182号 距离约20m(电缆) 男 高中 ――杨光德 ―― 石祥路172号 距离约20m(电缆) ―― ―― ――吴天强 ―― 石祥路188号 距离约20m(电缆) ―― ―― ――苏接寿 32 石祥路184号 距离约20m(电缆) 男 ―― ――王起校 53 石祥路190号 距离约20m(电缆) 男 ―― ――张新新 ― 石祥路184号 距离约20m(电缆) 男 ―― ――工程 单
称 地址220kV育苗-石南输电线工程 浙江申通时代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祥符镇杭行路 杭州泉晶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杭州汽车配件市场 浙江兰通汽车有限公司 祥符镇杭行路 浙江金诚汽车有限公司 祥符镇 明业汽车有限公司 祥符镇 美亿达家具五金公司 祥符镇杭州家私市场 杭州君利雅家私厂营业部 石祥路 杭州市下城区彩云轩家私营业部 祥符镇杭州家私市场 祥符镇郭家厍社区 祥符镇郭家厍社区表9-2 敏感点发放或张贴调查表统计表地址 与本工程相对位置 备注吉如路64号 跨 越 发放调查表并留联系电话吉如路66号 跨 越 门前张贴并留联系电话南齐塘7号 跨 越 门前张贴并留联系电话南齐塘11号 跨 越 发放调查表并留联系电话南齐塘20号 跨 越 发放调查表并留联系电话南齐塘23、24号 跨 越 发放调查表并留联系电话石祥路472号 距离约25m 门前张贴并留联系电话图9-4
现场张贴照片由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可知,有48%的被调查对象(个人)支持本项目的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有21%的被调查对象(个人)反对本项目的建设,有31%的被调查对象(个人)对工程的建设表示无所谓。只有一个被调查的团体调查对象反对本工程的建设。意见的采纳情况见表9-3。表9-3 本项目建设的公众意见采纳情况说明提出人 地址 意见 理由或建议 采纳情况及说明寿阿富 南齐塘25、26号 反对 无 未采纳,属无理由反对。杨先生 郭家厍51号 反对 架线需要赔偿 未采纳其反对意见,本工程在设计施工时将和房子保持足够的净空距离,建设单位将按国家规定进行补偿。杨南平 南齐塘5号 反对 若要架设,损坏我们的财物要求赔偿 未采纳其反对意见,采纳其建议,若损坏财物,建设单位将按规定进行赔偿。吴天强 石祥路188号 反对 无 未采纳,属无理由反对。王起校 石祥路190号 反对 建设电缆线路 未采纳其反对意见,采纳其建议,该段线路为电缆路径。郭家厍社区 反对 建设电缆线路 未采纳,根据规划局意见该段线路采用架空线。建设单位在建设之前应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工程周围的群众了解本工程、了解本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使周围群众消除顾虑。9.4 小结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工程周围部分群众反对本项目的建设,建设单位在建设之前应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工程周围的群众了解本工程、了解本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使周围群众消除顾虑。并切实落实各项环保及管理措施,将本项目输电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10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本项目的建设将不同程度地会对所址地区和线路经过地区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工程的施工期和运行期应加强环境管理,实行环境监测计划,并应用监测得到的反馈信息,比较项目建设前预测产生的环境影响与施工中和建成后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原设计中环保措施的不足之处,保证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10.1
环境管理计划10.1.1
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建设单位应在本工程的管理机构内设立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环保工作人员,并着重做好以下的环境管理工作:(1)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督机构的组建。(2)施工期、运行期环境监测单位的落实和监测工作的组织。(3)制定运行期环境监测计划。(4)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技术文件档案的建立和管理。10.1.2
环境管理内容建设单位在本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应切实做到“三同时”,保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1)施工期施工期间环境管理的责任和义务,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共同承担。建设单位需安排一名兼职人员具体负责落实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内容,监督施工期环保措施的实施,协调好各部门或团体之间的环保工作和处理施工中出现的环保问题。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应指派人员具体负责执行有关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并接受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对环保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监理单位在施工期间应协助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加强对施工单位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的监督和管理。(2)运行期建设单位应设立一名兼职的环保工作人员,负责输电线路运行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主要包括:① 向当地的居民及附近单位宣传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法律、法规,加强与当地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配合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环境管理。②组织落实环境监测计划,以便对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行提供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依据,并及时处理有关环境问题。③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环保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④安排专职维护人员对线路进行定期巡检,发现破损的绝缘子需及时更换。⑤对线路走廊附近居民进行高压输电线路和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10.2
环境监测计划为更好的开展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为该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制定下列环境监测计划,具体见表10-1。监测结果需上报本项目所在的杭州市及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表10-1 环境监测计划表时间 监测项目 次数 点位竣工验收阶段 噪声 1次 按竣工验收有关规范确定 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 1次
无线电干扰 1次
11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1.1 效益杭州地区220kV育苗-石南的输电线工程的建成运行将有助于解决杭州市北部地区的用电负荷,加强该区域的电网结构,以满足杭州市不断增长的用电负荷和整个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对减轻整个浙江电网负荷起到大大的缓解作用,满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1.2 环境损失(1)占地本工程塔基永久占地面积约1000m2。(2)环境影响损失为了保护电力设施安全和避免线路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受到干扰,输电线两侧需要设置一定的防护距离,从而使附近土地的利用条件受到一定的限制。线路塔基开挖将破坏一定的植被数量,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3)环保投资为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工程建筑的同时还将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环保投资共计96万元。这些环保措施若严格被执行,则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电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的影响将降低到最小程度。11.3 小结综上所述,工程建成后可能会给线路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土地利用等带来一定影响,但其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只要工程建设严格执行环保措施,加强环境管理,工程将对当地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12 结论与建议12.1
结论12.1.1
产业政策符合性杭州市电力局根据《关于下达浙江省2008年第二批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通知》浙发改能源[号文件精神拟建的220kV育苗-石南工程属于国家基础产业,根据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5年本)》(日发布)电力行业的城乡电网改造及建设项目是国家鼓励的优先发展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它的建设投产可提高建设地及周边地区的供电可靠性,改善电网结构,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供应的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具有显著的企业微观效益和社会宏观效益,符合“正当实践”原则。12.1.2
选址合理性由线路路径合理性分析可知,本项目输电线路路径均沿道路(规划道路)或道路(规划道路)绿化带走线,并取得当地规划部门的同意,符合当地规划,也符合当地生态功能区划要求。12.1.3
环境质量现状环境现状水平测量结果表明, 220kV拟建线路周围各监测点位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现场测量值均为一般环境水平。拟建线路途径村庄的声环境质量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1类标准。12.1.4
施工期环境影响施工期间采取有效抑尘措施后,施工扬尘对空气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对于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以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河边的塔基需设置挡土墙,减少水土流失。输电线路塔基、电缆沟施工会破坏植被,施工结束后均可恢复。牵张场场址的选择应尽量远离居民村庄(距离控制在100m外),以减少牵张场噪声的居民村庄声环境的影响。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系临时租用当地民房居住,少量生活污水可纳入当地已有的化粪池,不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12.1.5
运行期环境影响(1)根据模拟类比测量和理论计算的结果分析,可以预测本项目220kV输电线建成投入运营后,在保证下相导线离地大于10.2m的前提下,评价范围内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将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规定的对居民区的评价标准(居民区: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0.1mT,周围无居民区的参考此标准)。架空输电线对边导线投影20m处的无线电干扰贡献值将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0.5MHz处为53 dB(μV/m))。输电线在跨越或靠近居民楼等建筑物时,保守考虑线路在跨越时下相导线与楼房的净空距离不小于11.0m的前提下,其跨越或靠近的建筑物周围的电磁场强度(未畸变)亦将符合居民区的评价标准值((居民区: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0.1mT),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2)根据类比监测结果可知,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对线路周围的环境敏感点影响也符合声环境保护的要求。(3)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会产生污水,不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12.1.6 公众参与结论公众参与调查表明,工程周围部分群众反对本项目的建设,建设单位在建设之前应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工程周围的群众了解本工程、了解本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使周围群众消除顾虑。并切实落实各项可行措施,将本项目输电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本项目公示期间没有收到社会各界及个人的反馈情况和意见。 12.1.7 环保可行性结论220kV育苗-石南输电线路工程建成运行后,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施工期间对机械噪声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其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通过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及环境管理措施,其各项环境指标均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在全面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三同时”,并在运行期间内严格落实管理和监测计划,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本项目220kV育苗-石南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可行。12.2 建议本项目220kV育苗-石南输电线路工程建成投运后,相关部门应严格落实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要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船用电缆生产厂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