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各种小贷拒的不要不要的。哪位大神,能帮我把照片调换头像吗出点招帮帮忙。不用审核的最好拉。

善良是世间最高贵的体面
善良是世间最高贵的体面。是一种良知、一种本性、一种选择。
善良是一种良知、一种本性、一种选择
6月21日的俄罗斯世界杯上,西班牙对阵伊朗,有小鸟误入球场。
就在此时,绿茵场上出现了让人暖心的一幕:西班牙球员皮克和伊斯科分别在场上救起一只小鸟。皮克轻轻捧起小鸟慢慢将它放飞。伊斯科则轻握小鸟,小心呵护着,将它安全地护送出场。
奔跑在绿茵场上浴血奋战的铁汉们,在此刻显示出了柔软温情的一面。
史怀哲曾经说过:“当悲悯之心能够不只针对人类,而能扩大涵盖一切万物生命时,才能达到最恢弘深邃的人性光辉。”
对于生命的尊重,是一个人最大的善意,也是最高贵的体面。
埃及拍过一个只有四分钟的无声微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是一个穿着普通的小男孩,踏着一双几乎报废的人字拖,穿梭在人来人往的火车站卖肥皂。可以看出,他是个穷人家的孩子,为了生计到处奔跑。他坐在墙角,对着自己的破鞋一脸发愁。
而另一个小男孩,穿得干净整洁,明显是个富人家的孩子。他和爸爸在车站前面的长椅上坐下来,还时不时地擦拭着锃亮崭新的黑皮鞋。
主人公看到这一双闪亮的黑皮鞋,羡慕与渴望,溢于言表。
这时,火车即将开动,富人家的男孩被父亲催促着,匆匆上了火车。可是,在拥挤的人群中,他的一只黑皮鞋掉了。
火车启动了……
主人公看到了这只黑皮鞋,犹豫了一会儿,很快,他捧着他渴望的黑皮鞋,追着列车拼命奔跑,但还是无法把皮鞋交到那个富人家的小男孩手里。
就在此时,那个富人家的孩子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他脱下了自己另外一只脚上的鞋子,抛给了这个穷人家的孩子。
影片的结尾,两个小男孩相视一笑。
一双鞋,串起了两颗最纯美的童心;一双鞋,成就了一个小男孩的美梦。
穷人家的小孩为人正直,能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富人家的小孩也不吝啬,你无私,我亦慷慨,如果我无法拥有一双完整的鞋子,那我会把我拥有的一半,送给你。
当善良遇见善良,便是人间最美丽的邂逅。彼此充满善意的成全,就是最高贵的体面。
美国人乔哈尔在街头做了一个测试:
乔哈尔趁一个流浪汉睡着的时候,偷偷塞给他100美元。流浪汉醒来时,突然发现身边有100美元,惊喜不已,不停地感谢上帝。
在拿到钱后,流浪汉到商店买了一些东西又回来了。
不久后, 乔哈尔伪装成没钱给女儿付医药费的父亲,出现在流浪汉面前。
这时,坐在一旁的流浪汉主动上前询问这位“伪装的父亲”,并在听完他的倾诉后,请他帮忙看一下行李。
流浪汉拿着刚刚买的东西离开了。
20分钟后,他手里的东西没了,空着手返回,但左手似乎在口袋里捏着什么。
流浪汉和乔哈尔简单交流后,从口袋里拿出100美元,递给了小哥。
原来,他去商店退掉了刚买的毛毯和枕头。流浪汉说:“我可以没有毛毯和枕头,但是你看起来比我更需要这笔钱,希望你能好好照顾你的女儿。”
流浪汉或许连夜晚都难以度过,却依然愿意倾其所有来帮助他人。
生活纵然有不容易的时候,但在我们不曾注意的瞬间,总有一些美好,直击内心的柔软,让你在冰冷的世界感到暖。
哪怕衣衫褴褛,善良也是最体面的外衣。
电影《美丽人生》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说道:“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时刻保持善良的本质,你善良,世界才宽阔,他人才宽容。”我们内心可以混乱,但不能沾染肮脏;我们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抛却善良;我们可以追逐远方,但不能失去方向。
善良是一种良知,一种本性,一种选择,它立足于道德之上,是人最高贵的体面。
监审:葛素表
监制:于卫亚、王咏涛
图片:卡米耶·毕沙罗()法
编辑:王朝、王绥翊、董琳娜
实习生:郭心怡、刘灿威、朱邑
(C)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本文作者:子雅
本文来源:每晚一卷书、新华社
真正的高手,绝对不会左顾右盼
为自己的懒惰找理由,最终会明白有多么愚蠢
同学阿青入职2年,很快从普通员工晋升为策划经理,她这个变化让我们羡慕不已,不少人纷纷感叹她运气好。熟知阿青的人都知道,她的能力一般,这么短的时间内晋升确实有点突然。
有次聚会,我问她有什么秘诀吗。她笑着说:“哪有什么秘诀啊,认真努力地工作呗。”我说:“你就别卖关子了,快点告诉我呗。”在我的软磨硬泡下,阿青说了实话。
跟她同时进公司的有两个人,能力都在她之上,但这两个人都有一个毛病,做事一点也不专心,经常会分心。
刚去的时候,有个老同事吐槽某个经理,说他怎么怎么不好,这两个人就跟着附和,为此他们还专门建了一个群,私下里吐槽这个经理,当他们邀请阿青时,阿青拒绝了,因为她觉得这对自己的成长没有丝毫帮助。
就这样,阿青把有限的时间全部用在了工作上,努力学习,虽然自己的理解能力有些差,但她足够认真,另外两个人则只要空闲就会在群里吐槽别人,工作也是做得一塌糊涂,最后的结果也就很明显了。
阿青顺利晋升,而这两个人差点连工作都保不住。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把有限的时间用好才是明智之举。如果你一直左顾右盼不提升自己,就很难有成就。你可能享受吐槽别人的过程,可你要知道这只会害了你,会让你一无所有。
真正的高手,绝对不是左顾右盼的人。
对于这一点,朋友阿坤深有感触。
阿坤高中毕业后就出来工作了,后来觉得自己学历不行,就想通过成人高考改变命运。这个考试本来很简单的,但阿坤还是没有考过。
我们在微信上聊起这件事,阿坤说:“别提了,都怪我自己,要是能认真学习,肯定没问题的,可是我最终败给了自己。”
在我的追问下,阿坤说了实话,报名后他们在一个群里学习,刚开始阿坤劲头十足,但后来听说教他们的老师水平不行,就失去了动力,天天和学员在群里吐槽这位老师,但实际上这位老师的水平非常高,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
老师让划的重点他们连看也不看,觉得根本没用,把有限的时间全部用在了吐槽上,临近考试了,他也不慌不忙,等考试的时候,阿坤傻了眼,因为很多试题这位老师都讲过,只是他觉得老师水平不行,而没有认真复习。
我对阿坤说:“你这就是活该,不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而是到处左顾右盼,做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你这样的人要是能成功,那真没天理了。”
很多时候,我们会为自己的懒惰找理由,最终会明白有多么愚蠢可我们就是无法说服自己,但你要知道这样做只会害了自己,让时间白白地从指缝中溜走。
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绝对不会让一些旁枝末节的事扰了心智。
大学毕业后,我也曾犯过这种错误,在报社做记者的时候,因为觉得薪水比较低,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出去做一些兼职,这样一来时间被分散了,文章写得越来越差。
本来当时是想用休息的时间努力学习的,但却被一些琐碎的事情牵扯了,把宝贵时间全部浪费了,最后什么也没有做成。
通过观察我发现真是这样,那些认真专注不关心琐碎事的人都成功了,而那些左顾右盼不知所措的人最后都失败了。
取得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为了这个目标全力以赴地去奋斗。
当你对事情左顾右盼时,你注定会变成一个失败者,只有踏踏实实地努力,认认真真地学习,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高手。
一个左顾右盼不知道努力的人,别人想拉你一把,都找不到你的手在哪里,只有踏实地努力了,你才有资本实现更多的理想,才有能力抵抗这个残酷竞争的世界,也只有这样,你的未来才有可能是一片光明。
如果你在左顾右盼浪费时间,那么一定要问问自己的内心想要什么,当你克服这些琐碎的纷扰后,就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监审:葛素表
监制:何莉、王咏涛
图片:黄居寀 五代十国
编辑:关开亮、徐祥达、赵世芸
实习生:雷雯雯、刘灿威、司壹闻
(C)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本文作者:林子树
本文来源:林子树、新华社
阿里合伙人蒋芳:我们是如何找到阿里精神真正内涵的?
如果现在有人问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18位创始人之一蒋芳:阿里巴巴的首要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她会毫不犹豫地问答:文化。用她的原话说,即使不是第一也是并列第一。
为什么有这样的判断?6月10日,应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卓越领导力研究所所长谢小云教授的邀请,蒋芳在浙大EMBA《组织行为学》课堂上为学生们讲述了阿里巴巴组织及文化发展之路,并给出了答案。
▲蒋芳在浙大EMBA《组织行为学》课堂上
看阿里巴巴的早期成长史,特别是企业文化的形成历程,有三个节点非常关键:一是1999年创业,二是年快速发展,三是2007年香港上市。三个历史性节点的接踵出现,让一个启动资金为50万元的小企业,成为如今市值5000亿美元的互联网“巨无霸”。
蒋芳是其中难得的成长同行者之一。她和蔼可亲,朴质坦诚,在阿里巴巴内部素有“姐姐”之称。有人评价说:蒋芳是阿里巴巴价值观的坚决守护者,2010年的阿里B2B“欺诈事件”和2013年聚划算事件即为其领衔调查。
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背后,蒋芳作为亲历者、观察者,分享了自己对企业文化的心路历程,也道出了阿里巴巴企业文化成功的关键词。故事有点长,我们慢慢看,慢慢体会,慢慢领悟。
“为何当时穷苦的我们还愿意交钱”
“你有遇到过没有企业文化体系,但仍然优秀的公司吗?” 蒋芳说,自己有遇到过。
1996年,大学刚毕业的蒋芳加入马云的第二个创业项目“中国黄页”,当时团队统共10来个人。
“虽然外面所做的事情可能全世界都搞不清楚、工作内容看起来没有连续性,但是大家依然信心满满非常努力,这其中靠的就是马老师的个人表达,他会明确地告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坚持什么。我们有相处的基本方法论,明确什么是集体反对的,什么是集体鼓励的。”蒋芳回忆说。
1999年,马云把自己的新家腾出来创业。他跟大家说:“各位,大家给点钱吧,我们一起做未来,一起创业。”
“吸引人和激励人一直是创业初期领导者的很大困难之一。为什么当时又穷又苦的我们还愿意交钱?靠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赏识,以及创业带给我们的成就感、满足感、成长感。”蒋芳说。
实际上,马云当时的企业家格局和能力已经初见端倪。蒋芳透露了个细节,1999年9月,阿里巴巴有了第一笔业务收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工商注册阿里巴巴这家公司,拿到执照后当即直奔当地媒体,花了8万块“巨款”刊登招聘启事。
“很多人会有如果论,但阿里不是”
凭借日益壮大的名气,阿里巴巴很快获得了高盛500万美元以及软银2000万美元的投资,拥有了正式的办公场所。但快速成长的烦恼随之而来:当团队规模不断变大,甚至是团队的组成比较复杂的时候,团队之间沟通的成本就会增加、协调性会丧失。
蒋芳回忆说,团队人多了,最大的矛盾是商业思路、技术思路碰不到一起。
到2000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这种焦躁的氛围在公司逐渐升温。彼时阿里巴巴危机四伏,资本方明确表示没有再投资计划,更麻烦的是团队还没想好如何赚钱。蒋芳说,他们计算过,从2000年4月开始,阿里巴巴手里的资金,最多只能再维持9个月。
2001年8月,曾在通用电气供职15年之久的关明生入职阿里巴巴担任COO,包括蒋芳在内,大家开始寄希望这位拥有管理经验的老手能带领团队快速找到盈利模式。
但令大家意外甚至有点失望的是,关明生的第一个决定是通知管理开会讨论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第二个决定是要求团队停下手头工作,听管理层讲解公司文化。“我当时有点难以理解,心想谈就谈吧,只要别太耽误我手上的工作。”蒋芳坦言。
在随后业务与市场的战略规划上,蒋芳又对管理层打了个问号。“当时有两笔收入可观的业务订单,但马老师却决定停掉相关业务,拆掉团队,我们特别不能理解。”
过了好几年,蒋芳才知晓当年的两笔订单中甲方索要回扣,这与当时阿里巴巴的诚信价值观不相符,马云与团队讨论了一个上午,还是决定放弃。“很多人会有如果论,如果等我强大了,我就不再违反我倡导的。但马老师和阿里巴巴不是,我们在前途未卜的时候依然坚持我们的坚持。”如今回想起来,蒋芳内心依然十分尊敬。
最后,阿里巴巴团队冒着极大的风险被迫推出B2B电子商务平台“中国供应商”,“几乎所有员工都在反对向会员收费,只有马老师坚持。”现在回过头来看,大家反对是有历史背景的,当年盛大找到了免费网游,网易找到免费邮箱,腾讯找到了增值服务,百度找到竞价排名,谁收费谁死亡,这是当时中国互联网的共识。
被行业赞誉为“中供铁军”的营销团队成立的场景时,也颇具戏剧性。“马老师叫来两位中层,其中一位甚至没有任何销售经验,马老师说‘把这两台旧电脑抱走,给你们500块钱。你们要建立全世界最好的直销团队。’有人会质疑马云怎么可以说得这么心安理得,有人会说马云是吹牛,我们觉得不是。他是真的相信,他不是因为看见所以才相信,而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一套良好的价值观体系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外骨骼——防止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失去控制的外部约束。但文化从来都不是单独生存的,它发芽于信念,提炼于经验,培植于制度。蒋芳感慨说:“当你手里没有牌可打了,没有炫目的产品,没有很高的成交率,此时公司的文化就非常重要,当时的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气儿,很多客户因此相信我们的人。”
通过中国供应商,阿里巴巴把当时的50多万免费注册用户变成收费会员,从而建立了新的盈利模式。这个产品当初养活了几百人的公司,成全了阿里巴巴香港上市,并且如今仍保持30%的销售增长。
“我们找到了阿里精神的真正内涵”
2003年,年轻的阿里巴巴刚刚迈入收支平衡阶段,但那场“非典”来得气势汹涌。阿里巴巴有一位员工去参加广交会后发烧,定性为疑似非典。
从天而降的危机使这个全球最大的B2B网站面临瘫痪。面对危机,阿里巴巴高层果断决策:改集中办公为分散办公。事发3小时500名员工已分散完毕,随即在各自家中安好电脑宽带照常办公。
在没有任何组织行政管理力的情况下阿里巴巴员工自发在运作,阿里巴巴团队的凝聚力空前高涨。在那些非常日子里,无论电话何时打来,无论接电话的是员工还是家人,第一句话总是:“你好,阿里巴巴。”在那些非常日子里,员工相互关爱,个个情同手足。
长达14天的隔离,用户甚至都不知道阿里巴巴公司被隔离了。阿里巴巴团队不但维持了公司两大网站的正常运转,而且使业绩激增5倍。而鲜为人知的是,淘宝网就是在隔离的那几天推出的,推出的时间也恰巧是5月10日。那时候淘宝网有一句话“纪念在最艰苦的时候坚持创业的人”。
员工在危机状态下表现出来的镇静和自觉,表现出来的执行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使阿里巴巴高层感到惊讶和骄傲。蒋芳说:“非典给我们带来的意义在于我们找到阿里精神的真正内涵所在。”
马云说,我们应该永远地纪念这样一种精神,我们不是为自己在工作,我们是为我们共同的信念和我们共同的客户在工作。
“一个字不用改,都讲给大家听”
后来阿里巴巴进入高速拓展期,不断的有人下船、登船,但这艘快速发展的巨轮一直在乘风破浪前行。幸运的是,由于经历过互联网泡沫,马云对于此后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做了最坏的打算。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马云把融集的资金都用于维护公司经营的安全性。
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如期而至。马云抛出了“过冬和拐点”论,首先,成立了小贷公司,为中小企业服务。其次,推出了简化版的“中供”出口通,会费价格降低至1.98万元。结果在冬天的环境下,阿里巴巴付费会员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井喷,5个季度竟然增长了2倍。
但幸运女神并未能一直眷顾阿里巴巴,随着会员门槛低,灾难也随之而来。2010年年底,蒋芳由海外市场总监调任到诚信发展体系部。2011年年初,蒋芳发现,有些地区业务员竟连续签下多起涉嫌欺诈的“中供”会员。
针对这起事件,阿里巴巴高层专门召开了会议。
蒋芳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内部高管会议里发生的每一个细节。
“我们跟房间之外的人怎么讲。”讨论会上,蒋芳抛出的问题让大家都屏住了呼吸。“一个字都不用改,都讲给大家听。”马云干脆地回答。
最后此事的结果是CEO、COO引咎辞职。
“这件事带给我们最大的痛苦不是股票跌到3块钱,不是市场不看好我们。”蒋芳本人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开始会为了维护客户利益敢跟上级拍板。”
事后,马云开始与一帮创始人频繁探讨,带着大家去福建、陕西四处转悠,在一次次的探索与碰撞中,大家开始慢慢形成了合伙人制度共识。为了传承公司的文化,确保公司使命、远景和价值观的可持续性,这种合伙人关系被最终以协议的形式确定下来。
阿里合伙人制度,不同于传统的合伙企业法中的合伙制,也不等同于双重股权架构。在“合伙人”制度中,由合伙人提名董事会的大多数董事人选,而非根据股份的多少分配董事席位。“阿里巴巴的CEO一职也是由合伙人提名,唯一条件只有一个,在阿里巴巴工作满5年,我们希望CEO能跟阿里巴巴文化有深度链接。”蒋芳说。
对于企业文化,蒋芳最后用一句表达自己的态度,前半句:企业文化非常关键;后半句:要有牺牲的精神投入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企业文化不是甜点,是正餐。花时间和经历只是付出这不够,你应该为此剧烈痛苦。”蒋芳莞尔一笑,“如果你怕疼,可以先从小的牺牲开始。”(本文完)
本文作者:《浙商》全媒体记者 徐俏俏 本文来源:阿里铁军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两个字
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情况,就是每次开车到家后都会在车里坐一会,有人说是因为车里安静,也有的说因为车里的歌没放完。
我有个哥们有一次把车停在路边,静静地看着人来人往,什么都没想,两个小时,后来,电瓶没电了,车启动不起来了。
知乎上其实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开车回家,到了楼下还要在车里坐好久。有个回答点赞特别高。他说:
很多时候我也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在车上,一个人在车上想静静,抽颗烟,这个躯体属于自己。
有个女生告诉我,每次和男朋友吵架了伤心了难过了不怕没去处,油门一蹬四处晃荡,哭一场可以撑半年,然后补个妆回去,厚着脸皮嬉皮笑脸地继续把游戏玩下去。
是啊,活着好累啊,每天扮演各种角色忍着脾气面对各种人,不断给自己灌输“成熟”“高情商”的行为准则。
如果是一个男人,他可能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儿子,一个朋友眼里的成功人士,可是只有在车里的时候是他自己。一个幽暗狭小的空间,一支忽明忽暗的香烟,晚上fm主持人轻飘飘的话语,才会让你意识到“自我”的存在,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这两个字。
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刻。小时候,我们那个城市进驻了第一家肯德基。我爸带我去尝鲜。他给我买了汉堡,薯条,橙汁。作为一个小朋友,这就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了。当然,我也不是白眼狼,还是拿着薯条给爸爸说,您尝一下,可好吃了。
我爸只是慈祥地看着我说,我不饿,你吃就行了。但一到家,他就热了两个馒头,把昨晚的剩饭吃了。
他是饿的。只是他作为父亲的身份,没办法让他去争夺属于我的薯条。
曾经有张动图流传很广,在日本地铁里,有一个男生,坐在那里啃着面包,强忍着委屈,眼泪似乎就要夺眶而出。谁也不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但那份心酸,每个人都理解。谁身后都有一堆不可说的故事。但他的那身打扮,给他定位了一个体面的身份。这个身份,让他除了忍住不哭,毫无办法。
《这个杀手不太冷》里有一句特别著名的台词,马蒂尔德问,生活是一直这么艰辛,还是只有童年如此。里昂说,一直如此。
成年的代价就是会失去自我,因为,我们只能把真实的自己,藏在车里,打开车门走出去,就必须得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
我有个朋友Amy,是一个特别容易欢脱的姑娘。如果一个人有关键词,她的关键词就是笑。特别喜欢讲段子,给我们推荐的电影都是喜剧,就算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啥问题了,她都特别乐观,导致所有人一有负能量就跟她倾诉。
昨天晚上十一点多,她扛着大包小包来找我时,一脸疲惫。她加班很晚回到家,被房东赶出来了。说租期到了,不租了。
为什么不提前通知?房东任性。Amy一点招都没有。
我没见过她这么不开心的样子,所以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而她却反过来和我开了个玩笑:你说我这波水逆是不是过了点。
她的轻描淡写,让我心里发堵。
这时候,她电话突然响了。她说,我挺好的……已经吃过了……工作蛮开心的……新租的房子离公司很近,十分钟就到了……哎呀妈你就放心吧,我都这么大了,能照顾好自己。
接电话的时候,她身上背着的那个大旅行包还没放下。
看着她坚强的样子,我都想哭了。
我说,累了一天,早点睡。她依旧笑嘻嘻地说,你先睡,我还有个方案明天交。那时候已经十二点多。
我先去睡了。半夜起来想喝点水,发现Amy坐在沙发上,没开灯,只有腿上笔记本的光印在她的脸上,满脸泪水。
我不知道她这样哭了多久。甚至看着她木木的表情,我都觉得,她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哭了。
一个人最彻底的崩溃,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毫无生机地默默流泪。
这让我想起来,以前看过一个热门微博:
“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眼泪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积累到极致了,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曾经有个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叫《I’m CEO,Bitch》。里面用调侃的语气,说出了很多创业者的辛酸。我当时把这篇文章,转给了一个创业狗朋友,还没两分钟他就给我发过来一串哭着的表情,然后发过来一段文章中的话:
我睡得像个婴儿,每两个小时就大哭一次。我经常头一天还觉得拥有整个世界,但是第二天我会觉得世界正在离我而去。
他说,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
这个朋友,从来在我们面前,都是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充满正能量,甚至,当我们有不痛快,熬不下去的时候,都喜欢和他聊天,因为他太积极了。
可这些积极的背后,却是头发都快掉光的焦虑,和每晚默默地哭泣。人生中,最恐怖的孤独,不是没人理解,而是被人误解。
我有个学长,大学毕业就开始创业,三年之后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年轻人别老是想不开去创业,也别老是自己想当老板。以前总觉得有梦想一定能靠自己努力实现,现在发现没钱根本没资格谈梦想,每天一睁眼就是房租、水电、物业费,公司的各种开销比想象中大多了,有一次他跟我说,第二天要发工资,没钱,跟所有亲戚朋友借了个遍,他说当老板,最怕的是对不起员工。
我还有个朋友,终于在给人打了十年工后,觉得自己准备好了,可以创业了。找了几个朋友共同开了个广告公司。
度过了前三个月蜜月期,有个合伙人,非得说大家理念不合,要拆伙。本来都是兄弟朋友的,因为利益原因,撕逼撕到人尽皆知。不仅人走了,还把自己管的客户和团队都带走了。
创个业连当年一起尿过炕的哥们都翻脸了。朋友却根本没空难受,还有下个月的工资要发,还得给供应商结账……他必须得赶紧找新的客户,投资人,给人心惶惶的员工们打鸡血。
他想哭,想吼,甚至想和那个哥们打一架,但是他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在每天下班后,去家附近的小花园,坐一会儿,看看大妈大爷跳广场舞,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回家笑着面对父母妻子,陪孩子玩。
他后来给我说,就是在看大爷大妈跳广场舞的时候,他哭了。因为他看着他们满脸的高兴,特别羡慕。
他在别人眼中,是负责的爸爸,有担当的丈夫,孝顺的儿子,赚大钱的老板。但他自己知道,他就是一个快被榨干的,面临中年危机的男人,连跳广场舞的幸福都没有。
每个人的生活,从来都是不容易的。不容易在,你明明知道,真正的自己,早就被这些社会身份包装到被遗弃,甚至埋葬。但你却没有退路,没有第二个选择,你只能哭着爬着把那些被人寄予厚望的身份扮演下去。
可每个人,无论爬得多辛苦,演得多艰难,内心深处,还都会有一个微弱到快熄灭的声音,不停地拷问自己: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身在红尘的体验,还是看破红尘的顿悟。山的那头,到底有什么?我们只有爬过去才知道。
我特别喜欢一首歌《What’ up》有句歌词:25年的人生就这样过去了,我仍要努力去翻越那希望的高山,为了让人生有意义。
我不想说,泥沼总会过去,星辰大海在向你招手。甚至,我都不觉得吃苦是有必要的。但是,找到生活的意义的时刻,恰恰是在,当你熬过去,撑下去后,可以用上帝视角去审视当年那个奋斗到呲牙列嘴的自己的时候。
人生就真的像爬山一样。山脚下的我们,就是小时候,天真无邪,井底之蛙。爬到半山腰才发现,体力费光,下山已经没有路,还恐高不敢回头看;往上爬,手脚并用都不见得能再挪一步。但是能爬过去的,就是那些,能挺住的人。
挺住,意味着一切。
本文作者:房地产投资圈 本文来源:董事长助理
没有定力的人,越聪明就越平庸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么一类人:他们似乎总能从身边小事中提炼出一大堆真理和方法论,然而真到了要他们承办些什么事的时候又似乎做得并不出彩。这类人实际上就是聪明但是“顿悟阈值”太低。
面对不熟悉的事物,他们善于从已有的情报中总结出些什么,但也正因如此他们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不需要经过实践的修正便足以掌握这些事物的正真规律。抱着这种心态来办事,最后结果是好是坏可想而知......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他很早就洞察人事、谙于世故,如果他很快就懂得如何与人交接、周旋,胸有成竹地步入社会,那么不论从理智还是道德的角度来考虑,这都是一个不好的迹象。这预示着他的本性平庸。”
知乎关于这个问题下有一位知友@Newbroken回答说:“说白了就是顿悟的阈值太低。易定者无感,易感者无定。”
这位知友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其实以前也很清楚知易行难的道理,但是当他从“顿悟的阈值太低”这个角度去解释的时候,我觉得真的是说到点子上了。
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顿悟阈值低”的人。
无论是多小的事情,多么微妙的细节,我都能从中分析总结出一番大道理。我之前的很多篇文章都是这样的,从一些很小的小事情,掰扯出动辄四五千字的分析。
但是过去我并没有认为这是什么问题,相反还隐隐的有些以此为豪,觉得自己这是天赋异禀,拥有独特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事实上,这种所谓的“天赋异禀”的能力给我带来的问题比好处要多的太多了。
我无时无刻不在分析,无时无刻都试图从身边发生的任何一件小事上去找到更大的逻辑和道理。
这种狭隘和微小的着眼点实际上极大的限制了我的格局。
因为当你沉溺于通过对吃一顿饭的分析就能得出企业运作的逻辑时,你会不自觉的认为自己好像真的掌握了企业运作的逻辑,一方面你浅尝辄止的就满足了,另一方面你会对自己产生极大地高估和不切实际的认知。
即便和三两个人吃好一顿饭的逻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和运营好一个企业相通,但这二者的难度绝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只看到相通的逻辑,而没有经历不同难度的实践,这是造成对现实不准确认知的核心原因。
同时,因为你太容易就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认知和领悟,这就导致你会对同一件事物有着多种不同角度、很多时候会是不兼容、甚至是矛盾的认知。而这一点是导致行动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说对于焦虑,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一种解决方法,修正不合理的信念是一种解决方法,适应训练也是一种解决方法。
当你知道很多个解决方法的时候你就很难作出决定,虽然有很多个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方法摆在眼前,但你无法做出选择,因为总觉得这个也对,那个也好,用了这个方法还想用那个方法,所以每个方法你都只会浅尝辄止,并不断在不同的方法中切换和纠结。
没有定力的人特别喜欢追求、并且很有可能是自始至终都只追求“舒适”。
“懒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等同于只追求舒适。
当一个人一生中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注在追求感官上的舒服和心理上的平衡时,事实上,这只会给他带来更多感官上的不舒适和心理上的痛苦。
因为当你只追求舒适的时候,你对生活中无处不在且不可避免的痛苦的耐受力、就会是零甚至是负数。
你所做的一切事情在潜意识中都会是为了自己感官的舒适而服务,也就是说,你做的很多事情的动机和目标都是指向“内”的。
那些“敏感”的人基本都是喜欢追求心理舒适的人。
因为对心理痛苦的耐受力太弱,所以就会特别容易从任何小事上都感到受伤和痛苦。
这种敏感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恋”。就是自始至终一直以自我为中心,他永远都是为了自己而活。
为什么说“利他”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最根本的在于,“利他”代表着一种自我界限的打破,一种注意力的转移,你不再整天局限于这个“小我”的范畴之中,或者说,你从根本上直接摒弃了对自我感受舒适的追求。
当然,其实我们不一定是要“利他”,本质上只要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出去,只要打破这个“小我”的疆界,你不再过度的关注自己的感受,不再时时刻刻从自己的舒适度出发去看问题,我们就能够不再那么的敏感和脆弱。
就像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不可能被满足的一样,对“舒适”的追求在根本上也是不可能被满足的。
你越是追求欲望的满足,越是会产生更多的空虚和更多的欲望;
你越是追求感官和心理的舒适,就越是会感受到更多的不舒服和痛苦。
人生有涯,而欲望无涯,舒适无涯。放弃这个不可能实现的自我满足渠道,才是客观意义上的成长。
也正因此,对于敏感和脆弱的人来说,继续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这种敏感通常不仅起不到帮助,反而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因为当你陷入一个无底洞的时候,从这个洞里出来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往洞里走的更深不仅是无意义的、也是无必要的。当然除非你个人喜欢这种持续在痛苦中前行的乐趣,那就另当别论了。
基于上面这些梳理,我们会发现,对“定力”这个概念可以有一种新的理解。
定力等同于:我们不受自身感受和心理的影响、而能够持续的做一件事情的能力。
对于敏感的、顿悟阈值低的人而言,培养定力的难度在一种最根本的层面上:他们过去做事情的根本动机就是为了自身感受和心理的舒适,培养定力就意味着他们要放弃这种最核心的、最初始的动机。
并且对他们而言,培养定力的困难还在于:事实上他们找不到放弃这种动力的理由和原因。
对每一个自恋或自私的人来说,追求自身感官和心理的满足,这是天经地义的,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一个人不追求感官和心理的舒适,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症结就在这里。
对于自恋的人而言,所有的意义本质上都是围绕着一个“我”字展开的。只有与“我”相关的才是有意义的,能给“我”带来好处的才是有必要去关注的。
和“我”无关,那就没有意义,没必要去关注。
我相信任何一个自恋、敏感、顿悟阈值低的人其实潜意识里都理所当然的会是认同上面这句话的。
当然,这种认知也的确并没有什么“错”。而且对于自恋的人、甚至是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认知是无比正确的。
我们当然不是要现在就马上否定这种认知。
对于一个小男孩来说,打打游戏,看看电视,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就是足够的乐趣了。你这时候给他说:你找个姑娘谈恋爱呀,恋爱的滋味可美妙了!
这个小男孩会告诉你:和女孩玩没劲,还是和男生一起玩有意思,我们天天一起打电动游戏,可好玩了!
我们告诉一个小男孩,和女生谈恋爱很美妙时,这个小男孩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认知,能想到的和女生谈恋爱时可以一起做的事情只有逛街,看电影这些;
就像我们告诉一个敏感的人,放下自恋,别再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去看更大的世界,那么他也会像那个小男孩一样,基于他自己的经验和认知,认为那会是很无聊的事情。
放下狭隘的自我之后,你能做的事情,你能获得的乐趣绝对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就像一个小男孩学会了谈恋爱,他就会发现:原来和小姑娘在一起不只是可以逛街看电影,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美妙的体验。
编辑 / 桐人
主播 / 林钊宇
配图来源 / 《猫鼠游戏》
本文作者:风墟
本文来源:炼己者(id:fengxuwake)
人生无需感慨,想开便是晴天
常常有朋友问:“心姐,你说我为什么容易想不开呢,想不开了怎么办?”
心姐认为,我们都会有追求和期盼,当现实和你的预期产生落差,就会难过和不甘。其实很多烦恼,都是自己想出来的。想不开的时候,就看看这篇文章哦。
前天晚上和朋友琳子约好第二天一起逛街,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就接到她的电话,说下雨了,不想出门了。
她的声音闷闷的,听起来颇为抑郁,我打趣她:“怎么了,难道这雨勾起了你的伤心往事?”
她却长长叹了口气说:“是啊,早晨醒了听到雨声,爬起来在窗台看了一会儿,突然觉得很伤感。我跟他认识的时候,就是个大雨天,现在雨还是雨,人却已经不再是当时的心境了,现在的我们,连问候都没了合适的身份。”
琳子口中的他,是她的前任,两个人在一起将近三年,却还是败给了时间和距离。
我劝她:“往事不堪回首,好好珍惜当下才是。”
琳子说:“其实我知道我们已经不可能在一起了,也早没了刚分开时候的心酸和难过,就是突然的心有感慨,有点怅然若失。”
其实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时候吧,也不知是为什么,突然一下子,心情就变得很糟糕,莫名低落,也许是想起了旧人,也许是忆起了旧事,但总之是影响到了当下,变得丧丧的。
想起很久之前看过的一句话,说 “人生无需感慨,想开便是晴天”,的确是这个理儿,那些过往的纷扰,让人心绪难宁,无非就是看不开,放不下。
《一句顶一万句》中说,过日子,过得是以后,不是以前。倘若总是让自己沉浸在过往和失落中难以自拔,那只能是白白浪费当下罢了。
人得学着舍弃一些东西,才能更好的前行。
有个词说人生如戏,的确,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像一出独家直播无法彩排的剧,但要知道,这部剧如何走向,如何结尾,我们自己才是导演。
生活之事,不如意常八九,但是静下心来想想那些让自己苦恼纠结的事情,大多都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你心若向阳,就不会轻易被忧伤和黑暗侵占。
常在后台看到有听众留言,说平日里想得好好的,对自己好一点,不纠结,不念旧,但是遇到事情上了,还是很难放平心态。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没有谁能一直完美地掌控自己的情绪,但我们总要学着做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不是吗?慢慢来,从不做情绪的奴隶开始,不沉沦,就会优于过去的自己。
很喜欢一句话,话糙理不糙,说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都能用 “关你屁事”和 “关我屁事”解决。
别人给你添堵,想想 “关你屁事”,被一些无关的人事影响心情,想想 “关我屁事”。
生活中值得你奋斗和开心的事情太多了,绝不仅仅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份感情,不要因为一棵树而放弃整个森林,更别为了一段已经成为过去式的往事而白白浪费了当下的好心情。
一辈子就这么长,值得你为之付出时间和真心的,真的寥寥。
人生,就像是一个车站,有聚就会有散。那些得到又失去的,相遇又离开的,遗憾和错过,又何尝不是生命中别样的风景呢?
人生又像是一场单程旅途,过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法重来,我们需要经历,需要过往,但更重要的是学会沉淀,学会舍弃。
开心也是过,不开心也是过,那为什么不让这一生,多一些欢笑和幸福呢?
若是只盯着眼前的一点点悲伤,它就会被无限放大,倒不如转变一下心态,去做一点别的事情,把情绪沉淀下来,整理思绪,继续前行。
少一点纠结,学着放过自己,想开、看开、放开,才能让生活变得更轻松自在。
愿与君共勉。
本文作者:茶茶
本文来源:小茶夜读(vipyq95)、简易心理学
脾气大过本事的人,把自己活成了笑话
愤怒有时就是鞋里的沙子,
不及时清理,定会阻挡你前行的脚步。
摧毁一个人的前程有多容易?也许比你想的要容易许多,一次肆无忌惮的愤怒就可以了。
之前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视频,令人痛心不已。
被泰国封为“模范青年”的男明星Not,有次驾车途经曼谷石龙军路附近时,被一辆摩托车擦撞了一下后车灯。
这本不是什么大事。
不料,Not却异常愤怒地跳下车,狠狠地把摩托车上的男子扯住,然后冲着他大吼:“要逃到哪里去?干嘛要逃!”并且边吼边朝对方脸部猛打了几拳,这还不解气,竟然强迫男子拜他的车,向他的车道歉!
就是因为一时火气攻心打了对方,Not本该大好的前程毁于一旦。他所有的电视剧参演通告、电视节目主持通告,被全部取消,而已经参演的电视剧片段也被剪掉......
接下来的大半年,他都是处于被娱乐圈“封杀”的状态,并且官司缠身。
后来,尽管他认错态度良好,并且向对方赔偿18万泰铢(约3.6万元人民币),但还是被法院判处1年有期徒刑,缓期1年执行。
真的蛮可惜的,正如鼓威廉所说,我们在盛怒之下打出的每一拳,最终必定落到自己身上来。
Not肯定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拳头,竟然能够毁掉自己的前程。
这些年,经常听老人说,为人处世要学会尊重他人,谨言慎行。我理解这里的谨言慎行就是情绪管理,尤其是要懂得控制愤怒的情绪。
一个人最终活成什么样,不光是由他的见识和才能决定的,还与一个人的控制能力息息相关。
让自己不被消极的情绪所左右,就是对自己最好的爱护。
如果用心观察,你会发现真正称得上“非凡”二字的人,他们或许各有各的人格魅力,但却一定是个懂得控制情绪的人。
他们不是不会生气,而是懂得客观、冷静地看待事情,控制愤怒,最终想办法成就自己。
我的一位好友阿瑞不到30岁,就已经是一家外贸公司的总经理了。回顾自己的经历,她总会说,是父亲教给她的情绪管理成就了她。
小时候,阿瑞家庭条件不好,全家仅靠父亲经营的一家小汤面馆度日。每天,总会有那么几位客人特别挑剔,不是嫌面做咸了就是佐料放少了,脾气不好的还会直接摔碗丢筷子。每当这时,父亲总会连连说对不起,从来不愤怒或者抱怨。
当时,年幼的她很不理解,为什么父亲要受这份窝囊气而不发火呢,父亲却笑着对她说:“孩子,你要记住,如果你对现状不满,那就设法改变它。如果改变不了,那就努力改变自己的心态。千万不要生气,因为发泄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阿瑞一直记着父亲说的这番话。
在创业过程中,每当她遭遇客户刁难、同行欺负、甚至无关责任让她背锅时,她都会想起父亲的话:千万别让愤怒掩埋了理智,因为发脾气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让处境更糟。
最终,她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情绪磨砺中,走到了许多人够不着的高处。
克制,绝不是认怂与懦弱,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那些真正优秀的人,不是没有情绪,而是不会轻易让自己陷入愤怒的泥潭,恰恰相反,他们的理智就是最有利的武器。
电影《七宗罪》中,“愤怒”之罪被安排在结尾作为“七宗罪”的终结,当真是大有寓意。
试想若米尔斯的愤怒不发作,就不会受到惩罚,凶手的理论就要陷于崩溃,那么结局就要改写,失败者就是凶手。
但,这恰恰是影片的高明之处。因为“愤怒”,正是人性中最大的弱点。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忍住愤怒,是比优秀更强大的词。
发脾气是一个人的本能,控制脾气却是一个人的修养与自律。正如拿破仑曾经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有能力把控情绪的人,才有能力把控人生。那么我们如何实现自我控制呢?
第一、培养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不断提高自己内心的修为。这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有不断修炼与成长,才能成为一个宠辱不惊、百折不挠的人。
第二,保持清醒头脑,做一个思而后行的慎者。当你要发火或精神紧张时,就不断告诫自己说:“沉住气,放松些。”一个人只有经常提醒自己,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
第三,适时改换环境,用转移注意力来消除不良情绪。人的情绪往往只需要几秒钟或者是几分钟就能够平息下来,当你愤怒的时候,放下眼前的事情,听听音乐或去参加一些自己所喜爱的文体活动等,以此化解胸中的郁结。
常言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想要走到你想去的地方,就不要被那些惹人发脾气的事情绊住了脚。
余生很长,学会控制愤怒,这才是对自己最基本的尊重和爱。
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让1%的情绪失控,毁了你99%的努力。
本文作者:罗云霞
本文来源:一片云朵朵(ID:YunduoduoL)
为什么越强大的人越“怂”?
有时候,认“怂”不是弱小,“怂”一点才是对自己真正的保护。
朋友跟我讲过自己经历的这么一个事:
刚学会开车那会儿,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开快车。油门踩到底,发动机轰鸣,车子如鱼儿般在车流中自由穿梭。限速120码的路,经常跑到160。
后来和同事一起到外地出差,都是些开车多年的老司机,反而开得规规矩矩。限速120,就绝对不会开到130。有些路段限速80,也老老实实把速度降下来,哪怕路面没什么车。
他觉得很奇怪,说你们又不是不会开车,怎么就那么“怂”呢?我知道这段路没有摄像头,大家一起飙一下吧?
老司机们说,等你再开段时间就懂了。
他没放在心上。直到一次去深圳的路上,他照例风驰电掣。结果,前面道路一侧在施工维护,四车道变成了两车道。正前方的小货车急刹车,左车道的车正好向右变道。他前面全是车,急刹车还是来不及,方向盘往右打,车最后撞到应急车道的护栏,差点就摔下高架。
下来车,两腿还在发颤,全身冷汗。
之前自以为车技好、反应快,最后才发现,再强大也强不过意外。
后来自己也成了老司机,有新手来问怎么提高车技,他每次都会语重心长地说,最好的车技就是开慢一点、开“怂”一点。
后面按照这原则开车,5年时间,他没有吃过一张罚单,哪怕最小的剐蹭都没有过。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公司的保安曾经当过混混,特级能打,在小城里还有些名气。
一次公司聚餐,有人问:假设你和女朋友晚上走在街上,被小混混拦路抢劫,该怎么办?
满脸横肉的保安大哥深深抽了口烟,说,我会乖乖把钱给他,然后报警。
大家都很诧异,问为什么不直接上手回击?
大哥说,因为我不知道他周围还有多少人,是否带有匕首等凶器。虽然我很能打,但两拳难敌四腿,遇到带凶器的一个不小心也得丧命。这时候,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认“怂”,要先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毕竟,钱没了可以再挣,面子丢了也没啥关系,人没了真的就全没了。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现实生活中,那些越强大的人反倒看上去越“怂”。
开车永远遵守交通规则,说话永远和和气气,当和他人冲突的时候都是尽量选择自己退让。
曾经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发现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智慧,反映的是人生的境界。
境界越低,就越以自我为中心,把自我感受放在首位。所以,会无比关心自我感受、面子、自尊、地位。境界越高,则越关心事情的本质。
你去餐厅吃饭,服务员上菜慢了,你把服务员大骂一顿,其实就是让愤怒控制了你的行为。
上菜慢的本质原因可能不在服务员,可能是后厨管理有问题,也可能是客人实在太多了,这都是服务员解决不了的。冲服务员发火,其实是在让不相关的人承担本不该他承担的责任。到最后,他可能还是解决不了你的问题。
当然,这只是很小的一个例子。但现实中,很多大事其实都是因为这些小细节没做好而毁掉的。
这时候“怂”一点,礼貌地跟服务员表达诉求,尊重他们的感受,可能反而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怂”,也代表经历越多,越能认识到身为个体的渺小,从而尊重规则、敬畏他人。
有时候,社会地位、财富、职位会给我们造成错觉,误认为自己无比强大。而其他人,都会认可这份强大,让着自己。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人都很渺小——当你不遵守交通规则,都可能会发生事故;当遇事不讲道理,都不会得到他人真心的尊敬。
有时候,认“怂”不是弱小,“怂”一点才是对自己真正的保护。
总监制:金风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李浩然
本文作者 :我是阿何
本文来源:阿何有话说”(ID:aheshiwo)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位大神给个可靠的借款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