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互助志愿者平台的志愿者平常主要干什么?

热门推荐:
  文/李东楼
  今年以来,网络互助平台有井喷之势,尽管没有像移动直播平台那样出现多达几百家的创业公司,但是诸如17互助、轻松互助、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领域创业公司相继成立并先后获得巨额融资还是让业界侧目,甚至于还引起了相关监管部门的关注。
  保监会约谈,网路互助平台走到十字路口
  就在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而在本月初,保监会发布公告称,针对网络互助平台存在的风险隐患,其一直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并通过发布风险提示、答记者问等方式,多次向投资者和有关市场主体警示其中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保监会还对一些网络互助平台负责人进行了重点约谈并通报监管意见。而随后有媒体报道,已经有网络互助平台由于无法把控风向以及资质等问题选择暂停业务发展,出现了停摆。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刚刚兴起的网络互助行业已经在国内提前进入了“淘汰赛”呢?
  实际上,在我看来,新兴的网络互助平台被保监会约谈并不全是“坏消息”。保监会就表示,民间的互助共济行为一直存在,对于救助社会困难群体,发挥公益慈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显然,相关管理部门并不排斥网络互助平台的发展。因此,即使是被保监会约谈,网络互助平台也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短期来看,一些网络互助平台由于保监会的约谈需要调整业务,可能会遭遇转型“阵痛”,但长期来看,这实际上也使得网络互助行业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而不至于像此前互金行业一样会频繁出现跑路倒闭事件,从而真正能够通过互联网的产品和技术创新去真正改善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
  并且,对于一些不合规的平台,保监会要求限期整改,实际上也等于给了网络互助平台调整业务的时间和空间,也为网络互助平台划清了业务边界。尤其是那些已经获得用户认可和资本认可的网络互助平台,更通过这次机会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业务边界和发展方向,从而进行合法合规的进行平台运营和业务开展。
  行业面临洗牌,谁会最后的胜利者?
  实际上,尽管这次网络互助平台集中被保监会“约谈”可能并不会阻碍行业发展,但却有极可能引发行业的第一次洗牌。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网络互助平台能够在这次洗牌过后走得更远呢?在我看来,网路互助平台要想走得更远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资金监管规范且公开透明,并具有很强的风险控制意识的网络互助平台将会有更强的生命力。实际上,保监会的约谈相当于风向标,在保监会看来,网络互助平台主要存在两大风险和问题:一是严重误导消费者,承诺赔付难以兑现,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二是风控措施不完善,容易诱发金融风险,而这等于给网络互助平台指明了发展方向,只有杜绝这两大风险和问题,就等于是拿到了“免死金牌”。而这实际上就需要网络互助平台在运营过程中更加公开透明,且能够做好风险控制。
  对比来看,17互助和抗癌公社在这方面可能更加突出。以17互助为例,其不仅对于互助事件、资金明细定期向全员公示,接受全民监督,而且并交由专业权威保险公估公司商保通、中瑞国际审核互助事故,而且资金账户由招商银行全程进行专户管理资金杜绝被挪做他用。相较而言,几家被约谈的互助平台则在平台公示上有问题,这使其面临的监管风险更大,在被约谈之后很可能在之后正在做重点整改;而轻松互助平台也有对金额、会员的进行公示,但并没有像17互助一样把银行流水细节也一并公布于众。
(17互助资金公示页面)
(抗癌公社财务公示页面)
  其次,有更强的专业背景和资本支持的网路互助平台将更具有优势,因为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平台是否具有较强抗风险的能力。我们看到,在这次被保监会约谈的“风暴”中,就有不少平台主动选择了业务暂停,这显然是对于政策风险没有理解能力的表现。实际上,从互联网行业发展规律来看,不具备专业背景的平台更容易因为业务和资质的问题而关门大吉,而缺少资本支持则意味着甚至没有转型调整的时间和能力,极易突然死亡。
  对比来看,目前包括如17互助、轻松互助、水滴互助等几大网络互助平台都有资本进入,但是具体到高管运营团队方面则互相之间有一定的差距。比如获得执一资本、经纬创投和晨兴资本等著名风险投资机构3000万Pre-A轮投资的17互助,其由阿里巴巴前高管团队创建,而且都曾有过信贷和风控的丰富行业经验,也有专业保险公司的从业经历,这使得其有应对风险的专业素养。而并不是获得一线基金投资的平台就能在风险管理上做到位,毕竟这是一个隔行如隔山的领域,不然这次也不会被约谈。 有些创业团队或许有明星创始人,但却缺少风控和保险从业经验,而这方面则是需要着重加强的。
(17互助官网展示的投资人信息)
  最后,能够服务更广泛的人群的网络互助平台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保监会在此前发布公告中就明确表示,鼓励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风险保障需求的各种创新,积极支持互联网保险和相互保险等新业态的发展,但是坚决反对以创新为噱头误导公众并可能损害公众利益的违法金融保险活动。而在这样的行业愿景下,网络互助平台应该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并真正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赢得监管机构的认可和用户的欢迎。
  对比来看,轻松互助目前还只有微爱大病互助行动一个互助项目,而水滴互助则有中青年抗癌、中老年抗癌、少儿健康互助以及综合意外互助计划。相较而言,17互助平台上项目最为丰富,不仅有80后孕妈婴宝、少儿大病意外、留守儿童、交通旅游、789、中老年等六大互助社群。此外,为了便于用户为家人加入互助社群,17互助还推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健康管理社群,最高报销30万互助金,这达到了对用户群体的全年龄段覆盖。而且,17互助还在不同的城市开通同城会,这有利于其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志愿者加入到平台当中,从而覆盖和服务更广泛的人群。
(17互助的六大互助社群)
(水滴互助的互助计划)
  网络互助行业有三条出路?
  另一方面,在这次保监会“约谈”并发布会公告之后,网络互助平台的发展方向也逐渐清晰。总的来说,也是三个方面:
  首先,现阶段网络互助平台必须强化其公益慈善属性,这是国家和政府鼓励支持行业发展的基础,只有从公益保障的角度出发,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才能够赢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从17互助、轻松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的推出“互助社群“来看,都只是简单收取小额捐助费用,显然也主要体现的社会公益性质。
  其次,有资金实力的网络互助平台或将会转向相互保险领域。目前之所以国家监管机构会关注到网络互助平台的金融风险问题,主要是因为有不少网络互助平台将网络互助与相互保险相提并论,容易让用户出现误解。而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国内相互保险的市场空间可达8000亿元到1万亿元。因此,如果网络互助平台想要谋求更大的市场空间,申请相互保险资质,转入相互保险领域也是一个方向。不过,这个相互保险资质申请门槛很高,需要注册资金一亿以上,而这无疑会将众多中小网络互助平台拒之门外,只有在平台壮大的基础上获得巨额融资才能够有机会申请到相互保险的资质,从而进入到这一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的领域。
  最后,网络互助平台当前不仅仅需要做好的就是合法合规、公开透明的进行平台运营,而且还需要在技术方面进行创新,比如采用区块链技术才使得平台资金和用户情况能够更加公开透明的进行公示,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人放心进入到平台上来,真正成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平台。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TMT、创业与营销自媒体,创业思考沙龙发起人,互联网资深观...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热门推荐:
  近期国内不断出现的互联网互助平台,似乎在暗示互联网创新领域又刮起了一阵能吹起群猪的风。在风起云涌的创业舞台上,不乏头脑清醒的创业者,引领创业潮流的同时,不断创新不断颠覆自我,追求用户价值的极致。
  在杭州,就有这么一家互助领域领跑的公司,他们的互助产品叫“17互助”,也许是因为其豪华的团队背景,也许是他们刻意保持低调的姿态,业内不少人士对这家公司抱有较高的期望,我们怀着好奇心采访了这家公司。
  17互助很有特点,上周四他们刚刚改版,同时推出了三个全新的内容,业内人士直呼看不懂、想不通,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同业人士指出,17互助的改版可能会重新定义互联网互助这个刚刚出现的名词。因为据他们观察,改版的当天,该平台用户激增,目前已经接近二十万会员数。
  这半年来上线的互助平台非常多,但是看上去都近似,比如大多从重疾癌症的保障入手,比如大多将初始价格定为9元,比如看上去都像是某个保险公司的网络营销主页。但是17互助完全不随大流,从最近的改版来看,其野心不小。
  这次的采访对象是17互助的两位联合创始人郭建强和章正,对于17互助上线2个月就“变形”,两位从用户的角度给出了解释。
  郭建强,曾服务于阿里巴巴六年,负责过阿里百川业务和淘网址业务,并将后者发展至国内网址导航前十名的成绩。郭建强目前负责17互助整体的产品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对于这次的迭代,郭的理解发人深思。
  “上线之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用户并不需要一家山寨的保险公司,用户需要的是区别于传统保险的服务。而我们正好并没有将自己定位成一家保险公司,当然目前也没有从事保险业务的牌照,所以,我们从互联网产品端就要树立用户的心智,17互助究竟是做什么的。现在市面上互助保障的平台有那么几个,但是看上去都差不多,我们就在思考,用户究竟需要什么,17互助究竟要怎么做,才能与众不同、脱颖而出。”
  从其新发布的产品来看,17互助不但继续提供互助保障,还提供了大病救助、免费求助、寻亲互助、健康问答等一系列的服务,涵盖了重疾发生前的互助分摊式的保障,重疾发生后的救助捐款,还包括了对走失儿童的随手转发救助,更有主动干预式的健康管理,17互助邀请了浙江最优秀的医院邵逸夫医院的专家,在平台上针对网友提出的健康热点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而且采用的是时下最流行的“分答”模式。
  郭建强提醒我们,“请注意一个细微的改变。17互助把保障产品的名称,修改为了保障互助社群。我们是国内互助平台第一个将某某重疾计划修改为互助社群的互助平台。为什么呢?就是刚才我说的,用户并不需要一个山寨的保险公司,他们需要区别于传统保险的健康管理服务。我们认为,用社群的方式是一个解决路径,一方面对于重疾的医治费用可以以事前众筹、事后分摊的方式解决,另一方面,在一个互助互动的社群里,除了货币互助之外,还有更大的力量可以激发,在社群里,可以有更多的有价值的服务,而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分摊。国内的保险公司只能提供经济赔付,但我们知道,一个人患病之后,他需要的远远不只是医药费。”
  章正介绍,这并不是17互助第一次在业内进行领跑式的创新。将“互助计划”修改为“互助社群”,只是暴露该公司野心的一个细节,他们在创业之初,就有清晰的定位。章正说,17互助是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宣布“四个不做”的互助平台:车险相关、长期寿险、理财分红、大宗财产这四类互助保障,17互助绝对不做。“这些服务链条过长,如果不能创造价值,只是以低价的方式去冲击,并不是对用户负责的行为”。章正说。
  章正是一位92年的创业者,他毕业于浙大,先后在几家互联网公司实习,后就职于百度,后离职加入17互助创业团队。“做一个伟大的事业,同时赚到钱,传递正能量,我觉得还蛮high的!”
  作为第一期产品的负责人,章正对17互助产品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我们有很多个第一,我们开玩笑说做到17个第一,17互助就成功了!”那么,为什么要做到那些“第一”呢?
  17互助是业内第一个引入医疗服务的互助平台,上线之初,就提供了700个免费的专家预约挂号名额,专供会员在紧急情况下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17互助根据精算,制定了每个互助项目的年度费用预算,是业内第一个在页面上公布预测年度费用的互助平台,“结果很多友商就陆续公布年度费用,但是都比我们低一点点,”章正无奈地摇摇头,“风险管理服务不是电商,这不是价格战搞得定的,如果他们也都经过精算,那也罢了。。。。。。”
  17互助还是业内第一个提供覆盖家庭全人口互助保障的平台,其五个主力产品为上至70岁下至胎儿的家庭成员提供了完整的结构化保障。一家三代,只需要一个手机号码,都可以在17互助上完成互助社群的加入,方便、高效、
  17互助还是目前唯一一家对资金管理进行公示的互助平台,他们定期发布资金公示,将全部会员费用集中在一个招商银行的资金专户中,对资金使用做完全披露,并提供计算公式,让会员能够快速了解会员费用的情况,将透明度做到极致。“目前还没有友商跟进,这点倒是学的人不多”,章正又觉得无奈了。
  对于国人来说,“互助”这个概念会不会显得太陌生?接受的难度是否过大?郭建强认为,创新的事务都有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这肯定需要一番努力,但是,事因难能,所以可贵,每一个新概念的产生,都有市场教育的过程,“同时,我们也在被市场教育。”郭建强说。
  互助的概念是不是仅限于一个类似保险的概念?回答是否定的。郭建强认为,互助的内涵其实非常丰富,对于风险管理意识较好的人来说,事前采取互助的方式给自己上一道保障,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选择,而且互助保障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是互助不能只限于一定群体内的契约式的互助,对于没有参加互助、但又发生风险的人来说,有时急需救助,互助的群体可以用事后众筹的方式帮助那些不幸的人。17互助提倡在风险发生前先上一道保障,社群内人人互助,如果有社群之外的人需要救助,会员可以自愿捐款,这对社会也是一个有益的行为,更有助于宣传互助保障的意义。
  17互助也是业内首个将健康管理引入社群的平台,因为他们认为,仅仅依靠发病后的医疗费用分摊,并不能减少疾病风险的发生,真正能够降低风险发生率的,还是要靠事前的科学干预,所以,17互助邀请了名医,以免费课堂的方式进行健康管理的宣传,而这一切都还只是刚刚开始。
  “我们一开始就强调自己不是保险,可惜,没几个人相信。现在,你该相信了吧?”郭建强笑着说,“疾病和意外的风险管理,不只是事前参保、事后分摊那么简单。医疗费用的分摊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用互助社群的方式组织人们互助,但是医药费不是风险的全部,怎样少生病、不生病,才是最关键的。另外,对于社群之外的人,如果汇聚绵薄之力形成江海之势帮助他们脱困,那么这个社群的价值将会非常非常大!”
  敢为天下先,勇于创新不断迭代的17互助,也许会重新定义互联网互助这个并不算太确定的名词,或许一个新兴的行业机会就在此刻。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做产业经济的分享者,努力共进!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17互助”获数千万元投资 官网用四拼域名
“17互助”获数千万元投资 官网用四拼域名
易名中国()6月13日讯,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近日,互联网互助保障平台“17互助”宣布,已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其创始人高竞和吴云昌曾在阿里巴巴任职多年。目前,17互助平台的官网域名为。&图:17互助  17互助谐音“一起互助”,四拼域名正好与之对应,很好地契合了“17互助”的品牌形象,拼音域名又方便国内用户记忆和输入,在宣传、推广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不仅如此,小编查询发现,17互助平台隶属于杭州募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其名下还保护了相关域名/.net。  据了解,17互助是一个安全公开透明的互助保障平台,保障重大疾病、意外等风险事故,以互助的方式提供低门槛保障方案,让具有相似风险的人们通过互联网组成互助社群,以实现会员之间互助保障、共同抵抗风险。  易名中国资讯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请发送邮件至进行相关转载授权。违反上述声明者,易名中国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责任编辑:
分享到新浪微博
投资域名,方向也很重要,坚持精品...
双拼域名是很多国内平台喜欢的一类...
好期待诺基亚8
.TOP和xyz实乃两架马车
你那盈利了?
403 Forbidden
vip拍卖提交页面到现在还是访问不了,移动宽带<
vip后缀 顶级域名中的战斗机
对外国人来说不长
相信“安帮客”越来越强大
闽ICP备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 文网文[0
Copyright (C) [易名中国] 厦门易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eName Technology Co.,Lt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志愿者可以干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