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代购是真的吗看到17互助会举办志愿者公益活动,是真的吗?

17互助志愿者与流浪者的“亲密接触”_凤凰资讯
17互助志愿者与流浪者的“亲密接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齐鲁晚报11月04日讯:街上瑟瑟的寒风肆意侵袭,向人们宣告着这个冬天的严寒,禁不住寒冷的人们快速的钻进车子里、屋子里、被窝里,或者跟亲朋好友吃上一顿热腾腾的火锅。然而,有一群人,面对寒风,他们衣衫褴、无处可躲,为了能让自己在寒冬存活下来,他们只能蜷缩到阴冷的旮旯里,将剩饭剩菜填进肚子里充饥,他们就是城市的流浪者,一群无家可归的人,穿梭在城市的人们却很少注意到他们。
原标题:17互助志愿者与流浪者的“亲密接触”齐鲁晚报11月04日讯:街上瑟瑟的寒风肆意侵袭,向人们宣告着这个冬天的严寒,禁不住寒冷的人们快速的钻进车子里、屋子里、被窝里,或者跟亲朋好友吃上一顿热腾腾的火锅。然而,有一群人,面对寒风,他们衣衫褴、无处可躲,为了能让自己在寒冬存活下来,他们只能蜷缩到阴冷的旮旯里,将剩饭剩菜填进肚子里充饥,他们就是城市的流浪者,一群无家可归的人,穿梭在城市的人们却很少注意到他们。来自广州的陈仲文也是一位奔走在城市中的上班族,在接触流浪者之前,他也未曾注视过他们。数年前的一个夜晚,由于连日来照顾患癌的亲人,除了身体的疲惫,更多的是面对生命脆弱的无奈和无助,陈仲文一个人走在街上,无意识的吸着烟,思考着。一位流浪汉走过来小心翼翼的向他试探,希望能借支烟。就这样,两个有故事的人慢慢聊起来。在这次近一个小时的聊天和互相倾诉中,陈仲文得知这位流浪者是因为家中亲人大病而家财散尽,四处求医,四处流浪。他突然意识到,原来很多流浪者也曾拥有亲人团聚的幸福家庭,他们并非全部不务正业,而是生活的困境迫使他们不得不沦为流浪者。再加上陈仲文亲身经历两位至亲患癌,他决定投身公益,尽己之力帮助城市流浪者,以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陈仲文,17互助平台的在编志愿者,作为成千上万城市志愿者和普通公益人士的缩影,到底积聚了怎样的力量。今天记者有幸采访到他,探究17互助志愿者背后的故事。走进互助平台 投身健康保障公益陈仲文(左)、17互助CEO高竞(右)在广深志愿者见面会上陈仲文的公益之举一做就是数年,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了很多因病致贫的流浪者,再加上曾切身体会到重大疾病到来时给家庭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陈仲文越来越意识到一份健康保障的重大意义。2014年,一次机缘巧合,陈仲文接触到了互助平台,起初他对互助平台并不十分信任,一方面身边很少人接触,再加上互联网的扑朔迷离,他开始了一段时间的试探性了解。在经过长达两年的了解以及亲身参与几个救助保障案例后,陈仲文逐渐认识到了互助平台的意义和价值。经过同是做公益的朋友介绍,陈仲文在今年走进了17互助,并且成为17互助招募的第二位在编志愿者。对于陈仲文来讲,17互助给他的最大感触是:规范和真诚。陈仲文多方面了解发现,在17互助上的会员和求助者必须经过身份验证,针对求助者发布的信息,17互助会进行线上以及线下的真实性考察,在确定求助真实性后即采取救助、保障措施。最近的一次救助是一位湛江的女孩余雅莹,她虽然成绩优秀,但却由于重病无法上学,在湛江医院进行治疗。恰巧陈仲文工作原因经过湛江,于是自费去湛江医院探望女孩。经过了解,这个家庭已经为女孩治病倾尽所有,朴实的父母眼睁睁看着孩子无钱医治,痛苦又无奈,眼见着孩子的救治即将搁浅,女孩的舅舅经过网络搜索发现并接触了17互助,而且在17互助平台上发起求助信息。确认核实后,陈仲文迅速联系17互助以及其他志愿者为余雅莹小天使筹款治病,最终筹集近3万元爱心费用送到女孩父母手中。很多人觉得像陈仲文这样的志愿者很伟大,而对于他自己来讲,不过是尽一己之力去帮助别人,在重大疾病面前生命太脆弱,唯有爱心能够为受难者带来温暖和希望。因此陈仲文也积极奔走召集更多志愿者加入17互助,希望凝聚更多的力量。这不,不久前,17互助和陈仲文一起奔走,举行了两场志愿者见面会,一场是在广州,一场是在深圳。这两场见面会他都有参加,看到了所有志愿者和17互助负责人之间真诚的交流,也感受到了17互助对志愿者的尊重。在交流会上,很多志愿者针对17互助资金安全保障、互助案例公布、评定、公示等专业的方面提出问题,负责人认真的一一回答。对于志愿者们为17互助提出的建议,负责人也认真采纳,志愿者们看到17互助人员的谦逊和执着。也感谢17互助平台将大家凝聚在一起,当天17互助负责人还去到一位志愿者家中,跟大家一起吃饭、聊天。经过这次接触,加深了陈仲文对17互助的信任。同样另外一个细节也体现了17互助对志愿者的尊重和重视。据陈仲文介绍,在17互助办公室有一面荣誉墙,上面满满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志愿者的照片,最上方一句“城市力量”,让陈仲文内心翻涌和感慨:17互助是一群用心做善事的人。17(一起)互助 不屈的城市力量所谓: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众人拾柴火焰高,公益更是如此,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却是无限的。流浪者享受着志愿者送来的爱心餐陈仲文积极奔走召集更多善良有爱心的人加入17互助,成为志愿者,并有计划的开展帮助城市流浪者、重大疾病家庭、孤寡老人的公益服务。陈仲文和17互助的志愿者曾经为了让更多的流浪者吃上饭,每天只吃八分饱,直到现在形成了一个习惯。他们每周一的橙色行动,坚持为流浪者提供送餐等帮助作为专业的互联网互助保障平台,17互助不仅提供了健康咨询、大病求助等保障和服务,而且听取志愿者的建议,为社会提供更多元化的公益服务。17互助的口号是:城市力量。在陈仲文看来这是城市志愿者爱心联盟的力量。凝聚每个城市中志愿者的力量,那么城市不再是冰冷的水泥路和高楼大厦,更充满爱心和温暖的光晕。目前,在陈仲文的组织下,17互助在广州地区已经有了20多位城市力量志愿者,未来,陈仲文希望更多志愿者加入,为温暖这座城市献出爱心。羊城作为一座志愿者之城,志愿服务已经成为这座古老城市的特色之一。在陈仲文看来,做公益需要17互助这样的平台,能够更好的凝聚城市志愿者力量。而互助平台最重要的是保持初心,持续关爱需要帮助的人,并且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成为可信任的互助平台。据了解,17互助正在积极与大型公益机构沟通合作事宜,发挥更加强大的城市公益的力量,帮助流浪者和大病家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图】KY互助会要去成都、苏州啦!北上广也继续招募互助会用户,快来! - 私房话 - hao360上网首页
KY互助会要去成都、苏州啦!北上广也继续招募互助会用户,快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一个漫长的春节长假后,互助会也复苏重启了。在上周末刚结束的互助会上,很高兴在线下看见了很多熟悉的面孔,也迎来了不少新同学,还有用户向志愿者表示说“终于等到互助会又开始”,这让我们备受鼓舞。到目前为止,北上广三座城市已经累计举办互助会104场,种子用户已累计超过2000人,新年开始我们也计划把互助会带去更多城市,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参与者留言)这段时间,非常感谢【北京】“你不知道的地方”咖啡馆、Common Strength健身馆,后院拾壹号;【上海】的传思律阁、724社创中心、钟书阁,【广州】的花魔生活馆、壹间空间,为互助会提供了场地支持。以及上海的丁老师、广州的时恩老师,给互助会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帮助。同时我们和YOU+国际青年社区达成了互助会联合发起合作,将一起把互助会项目推广到北京、上海、广州以及其他城市的YOU+社区,让更多青年人能够直接接触和参与到互助会。在此,我们也面向各位亲爱的KY用户发出呼唤:如果你身边有合适的、且对互助会项目本身感兴趣的场地,不论你在哪个城市欢迎向我们推荐,你的信息将帮助我们把互助会带到你的城市!作为互助会年后回来的第一次推送,我们除了希望借此招募更多的用户,也希望能够招募认真靠谱的志愿者(和用户身份并不排斥)。希望感兴趣的小伙伴跟随以下介绍了解详情。· 互助会简介K Together 线下互助会是KY旗下的公益项目,我们期望给处于泛心理问题困扰中的小伙伴提供一个安全、私密、稳定的场所,靠参与者自主推进互助活动的进行:在借互助会主题重新梳理自己的人生经验后,来到互助会相互分享探索方法和走出经过,说出平时几乎没有机会说出的话,从有相似经历的小伙伴分享的内容中获得启发。每场互助会有2名志愿者,不超过10名参与者,没有诸如专业心理咨询师在内的其他人员。互助会首先是自助,接着才是互助。自助包括2个层面:参与者需要根据活动主题梳理自我,了解自己所经历的和所思考的;需要在互助会现场走上前面对大家进行分享,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而大家在现场的分享,给彼此带来启发和思索,这就是互助的意义。· 互助会用户招募北上广地区的用户继续招募,本次新增【成都】和【苏州】地区的用户。对于互助会用户,我们需要你:&&· &认同这个计划,并认真投入参与&· &了解并接受这是一个自助互助活动&· &长期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苏州&&·&遵守活动规则和安排&&·&珍惜每一次报名机会&&·&保护自己并尊重所有参与者&&·&有帮助他人的意愿(可能成为未来的互助会志愿者)如果你愿意成为互助会用户,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表单。请根据你所在城市进行选择,并请务必留下准确无误的联系方式。明天起我们将陆续给大家邮件发送《互助会用户邀请确认书》,记得及时查收和回复(可能会发送到垃圾邮箱)。(填完表单后请注意查收邮件!)· 合作场地招募同时,我们依然非常需要场地支持,期望能够给大家提供更多安全、稳定、可去的场所,除了北上广、成都、苏州地区,全国其他城市也欢迎大家推荐场地给我们。&关于合作场地,我们需要:·认同 K Together 线下互助会的理念,愿意提供免费场地;·所提供的场地足够安静、私密;·所提供的场地能容纳12人左右;·所提供的场地需交通便利;如果你有合适的场地推荐,请联系邮箱&mkt@knowyourself.cc&,合作方式可以具体沟通。成功推荐的小伙伴我们也有小礼物送出!(合作场地示例:北京YOU+苏州桥社区)· 志愿者招募如果有想成为互助会志愿者的小伙伴(尤其呼唤成都、苏州、北上广的小伙伴),可以回复【互助会志愿者】关键词提取详细的志愿者要求、权利义务,以及需要填写的申请表格,或戳此链接直接进入&。在此,我们要向在这个阶段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场地合作方表示感谢:·【北京】YOU+青年创业社区YOU+国际青年社区成立于2012年,是一个汇集了真诚、快乐、分享等社会生活急需的正能量元素的青年社区,我们致力于整合有创意的租住方式、多元化的青年人群、互补性的创业资源,塑造一个有趣、信任、开放的社区生态,并通过共享经济和社群经济影响一代青年人的价值观,让生活于此的都市青年找到灵魂休息的温暖港湾。·【广州】花魔花魔生活馆为热爱高品质生活的你们提供一个花艺、植物、摄影、文学、旅游、烘焙、绘画的交流平台。主营周末兴趣花艺沙龙、花束私人定制、公司团队花艺沙龙、零基础花艺培训、一周一花、花艺摄影写真、开业花篮、亲子花艺专场、婚车装饰、婚礼布置、会场布置。·【上海】传思律阁TransLegal(传思律阁)1989年创立于斯德哥尔摩,现总部设于伦敦,其与剑桥大学、波士顿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结成战略合作伙伴。2014年进入中国成立上海中心,致力于法律英语、沟通谈判等专业技能的培训,目前已为阿里巴巴、中国银联等多家知名企业提供内训服务。
相关文章HOT
Android版下载
iPhone版下载来源:山西晚报
  罗晓钟抱着一名孤儿
  张彦青(右)参加公益活动
罗晓钟为需要帮助的儿童遮挡风和雨
10月初,记者在微信朋友圈里见到一个转发帖,是一个关于民间公益组织&互助会&的&招募书&,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杜绝儿童暴力、提升儿童安全、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这是一份什么样的招募?14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发帖人罗晓钟。
小伙子30岁,在省城一家私企上班,他的长相给人一种强烈的喜感,魁梧的身材配上小眯缝眼,开口就带着笑意,说话间你好像就是他的一个老朋友,他有点不好意思地向记者说起了&互助会&的缘起。
成立&蒲公英公益社&
2011年10月,因为工作关系,罗晓钟去了一趟太原市福利院,有一个画面一直定格在他脑海里。当时,一间满是小床的屋子里,有一个小男孩的眼睛直直地盯着窗外。罗晓钟观察了大约十分钟,他发现小男孩仍是一动不动地望向窗外。那一幕,让罗晓钟感触特别深。
&他是有多渴望窗外的世界,多渴望欢乐幸福的生活!&罗晓钟说,他想起了一部电影《海洋天堂》,讲的也是有关自闭症孩子的故事。
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我是否可以给他们带去一些欢乐?罗晓钟的这个念头,很快变为一场实践&&成立&蒲公英公益社&。在他的召集下,7个原本素昧平生的年轻人开始每个月进行一次专门针对孤残儿童的爱心活动。&我当时还做过调查了解,省城公益社团不少,但是特定为孤残儿童服务的社团却不多。&罗晓钟说。
孩子们叫他&胖叔叔&
最初去的主要是太原市福利院,和孤儿们玩耍,陪他们做游戏,给他们讲故事、看电影。罗晓钟现在还记得第一场活动的主题叫&没有承诺只有爱&,之所以叫这个,是源自孤儿们的小心思。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们曾经提醒过罗晓钟和公益社的成员们,如果只是偶尔去看望一次孩子们,他们有可能会觉得自己被当做动物一样参观。如果持续定期去看望,孩子们才能真正把志愿者们当成可依赖和信任的人,所以不要轻易对孩子们做出承诺。&我们第一次去的时候,好多孩子根本不愿意和我们接近。&罗晓钟说,当时把志愿者们也搞得很尴尬。其实他们都理解,孩子们已经被抛弃过一次,见到陌生人,会有本能的抵触。他们能做的,就是每个月都去。几次之后,孩子们终于放松下来,好几个孩子一见就叫罗晓钟&胖叔叔&,这给他心里也带来许多暖意。
随后,公益社还通过和其他公益社团联合,整合资源,到平遥、太谷、祁县等地的一些孤残儿童家庭定期搞活动。随着活动开展,社团成员人数也在逐渐增加,QQ群、微信群里有了近千人,每次活动都有近百人参加,活动内容也从看望孤残儿童到带孩子们去动物园参观、给孩子们包饺子、和孩子们一起过圣诞节等等。
4年间,除了开展40多场活动外,蒲公英公益社还为弱势群体儿童和孤儿募集和筹得物资数十万元。今年5月,罗晓钟和公益社成员关注到《山西晚报》报道的&卫生纸&男孩琦琦,为他发起一项义卖活动,之后10万余元捐款全部送到琦琦家人手中。
想给更多儿童提供帮助
长期和儿童家庭打交道,罗晓钟希望能扩大范围,给更多家庭的儿童提供帮助。罗晓钟说,他现在想做一项新的公益事业,那就是名为&互助会&的民间公益组织。
罗晓钟的构想是,这个公益组织覆盖三个核心项目:杜绝儿童暴力、提升儿童安全、关注儿童心理。&互助会&成立后,长期招募18岁&55岁的志愿者,有法律知识的律师、有技能的安保人员、有网络建设能力的工程师、有政府渠道的公务员、有执行能力的策划师、有人脉圈的商务精英等都可以加入,大家一起为需要帮助的儿童遮风挡雨。
&当然这件事很难,而且也不是几年就能成功的,不管未来能否成功,至少我们为了改变做出了努力,并且这一份努力会感染身边所有的人。&罗晓钟的声调因为激动也不由地提高了。
记者:做公益对你的生活是否有影响?
罗晓钟:我做公益4年多,换了几份工作。我总是想把公益做好,一个活动前后策划安排到实施,大概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曾经有公司领导不满意我这样做,我只有离开。为琦琦义卖的前一晚,场地突然有变化,加上前几天准备工作繁重,压力很大,我跟母亲说,&妈,我想哭,我真的什么都不想干了!&然后就坐在沙发上哭了一个小时,那会儿是真觉得扛不住了。好多压力一起压下来,我也会难受。
记者:有没有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
罗晓钟:当然有,有一次和公益社成员去阳泉,见到好几个孤残家庭,他们很直接地向我们求助,提出要求。那时候就觉得自己特别渺小,很多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可事后反过来一想,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考虑太多,就失去了做的动力,不如一股劲儿做下去。尤其做公益不能讲求回报和平衡,爱心献出去,也许我只做了一小部分,但是自己心里有满足感,就够了。
张彦青为癌症患儿家庭架互助桥梁
张彦青是一位年轻的父亲,28岁,在忻州市一家事业单位上班。今年3月成立了山西白血病儿童救助会,这是我省首家服务于14周岁以下白血病患儿的民间公益组织,组织志愿者们参与献血、关怀白血病患儿和家庭的活动;9月发起成立了&太原金丝带儿童服务中心&,服务我省的癌症患儿和家庭。
&能让更多和我有类似经历的家庭不再那么痛苦,我就满足了!&这是张彦青组织公益社团的初衷。一个年轻人,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精力来做公益,来做这种也许并没有多少回报的事情?他的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10月14日,本报记者和张彦青直接对话,了解这位年轻人并不寻常的内心世界。
儿子患上白血病
坐在记者面前的张彦青,一如初次见面时的瘦削,最近为了组织开展&太原金丝带儿童服务中心&的一系列活动,忙得都没有时间休息。但他说自己内心无比充实,这是他最好的动力。
认识张彦青,是缘于今年《山西晚报》发起组织的&六一&贫困儿童圆梦活动,当时他给本报打来,希望以&山西白血病儿童救助会&公益组织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活动,看望&六一&圆梦活动求助儿童中的白血病男孩成成。
在成成家里,记者第一次见到张彦青,不善言谈的他看起来一点儿都不像一个公益组织的负责人。他当时和另外几位志愿者给成成送去了玩具、书本,还陪孩子玩了一会儿。之后,在和记者聊天时,张彦青才透露了更多他本人以及山西白血病儿童救助会的情况。
去年10月,张彦青给两岁半的儿子做检查,之后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孩子患上了白血病。漫长的化疗过程不仅折磨着儿子,张彦青也被折磨着。幸运的是,他在给儿子看病的过程中,接触了不少有类似情况的患者家庭以及志愿者和爱心人士。慢慢地,张彦青有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成立一个白血病患儿和家属互助公益组织,让更多的患儿家庭有积极治疗的信念和对互助知识的了解。
今年3月,张彦青和几位有共同志向的朋友发起成立了&山西白血病儿童救助会&,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用自己的一份爱心来救助白血病患儿,给予他们快乐与温暖。
经过半年多的化疗后,今年5月张彦青儿子的病情明显稳定了,出院后身体情况也有了很大好转。这样一来,张彦青做公益的决心更强了,他要给更多的患儿家庭送去希望和信心。
给白血病患儿过儿童节
救助会成立后,张彦青在微博、微信和QQ上公开征集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很快,有近百位各行业的成员加入。每个月,救助会都组织活动,去医院看望白血病患儿和家庭,组织志愿者献血、捐献骨髓,为特困白血病患儿组织义卖活动等。
让张彦青至今难忘的,是一次去看望11岁的白血病女孩芹芹的经历。一走进芹芹的病房,穿着病号服的芹芹就开心地叫大家坐下,病床上铺满了奖状,中间的一幅彩色绘画特别显眼。&孩子听说你们要来过六一,特意要我回家拿来她所有的奖状,还花了一个星期画了一幅画,想送给你们!&芹芹妈妈说。芹芹在一旁说,她没有见过大海,但是在她心里,大海肯定就是这个样子的。
&我们志愿者的小小举动,也许对自己来说不值一提,但却能给患儿和家属带来难忘的回忆。&张彦青说,也就是那一次的经历,让他更加坚定地要在公益这条路上走下去。
组织患儿家庭共同交流和沟通
今年7月,由于种种原因,白血病儿童救助会解散了。但是做公益的心还在,志愿者们的一腔热血还在,8月初,张彦青偶然间和&中国金丝带联盟&的负责人认识后,经过沟通了解,得知对方也是由病人家属组成的互助组织。在与成员们商量后正式申请加入,9月9日成立&太原金丝带儿童服务中心&,简称太原金丝带。
成立后开展公益活动的对象将定为山西省籍在太原市市区医院接受治疗或已经康复的0&14岁癌症患儿,内容有向癌症患儿家长提供相关资讯和心理辅导、组织癌症患儿和家长开展康乐活动、向公众普及儿童癌症相关知识等。
今年中秋节,太原金丝带的成员们去省儿童医院看望癌症患儿和家长,给患儿送去礼物,陪孩子们做游戏、绘画、做手工等,组织患儿家庭共同交流和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笑容,家长们紧张的情绪也得到了放松。&去年为了给孩子治病,我过年就在医院过的,特别能感受到生病的家庭在特殊日子里的孤单感受。&张彦青说,虽然他们现在做的只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每次活动和那些患儿家庭交流,希望能给对方一些精神上的慰藉,让他们对生活怀有期待。
记者:你做公益家里支持吗?
张彦青:因为我有家人生病的经历,做公益也是在治病过程中开始的,家里人都看在眼里,很支持我这么做。现在我身边好多朋友亲戚都加入了这个公益组织,无偿出钱出力,帮了我很多。
记者:你的工作在忻州,但是公益活动经常在太原开展,会对工作有影响吗?
张彦青:工作上我不会放松,该做的一定会做好,但是公益也是我一辈子要做的,我更要做好。时间由我掌握,我相信自己能把控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再说工作方面领导知道我的情况,也很支持我公益的行为。最近我打算发动单位里的同事参加我组织的公益活动,包括我领导哦!
记者:如果没有当初家人生病的经历,你会做公益吗?
张彦青:家里孩子生病确实是我走上公益之路的直接原因,我也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公益组织的发起人。但是,人生没有如果,如果可以有的话,我希望孩子从来没有得过病,我从来没有看到人生的这么多心酸和痛苦。可是一切都已经发生了,我欣然接受并且愿意努力改变!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婉
作者:张婉&&&&责任编辑:汪龙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赤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赤壁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赤壁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赤壁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赤壁网联系。&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有哪些公益活动?
最近的天涯的公益活动在哪里可以了解?
09-10-27 &
您在天涯首页右边中间可以看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公益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呢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它的实质应该说是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象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  公益精神就是愿意为改善“公域”部分而奉献努力的精神。  公益活动几乎都是由单位组织的,义务植树、义务大扫除、青年志愿者、献血、捐款/捐物是很常见的公益活动。  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众多取得丰裕经济收益的成功企业家中,逐渐涌现出一批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公益道德心的人。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重新定义企业使命。他们以企业家的才能去做慈善家,以公民的责任去做公益活动家,由此参与社会的自我治理,从而复兴和深化民间公益传统。他们身体力行“经世济民,以人为本,义利兼顾”的经营之道,因而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他们的眼中,公益,是每个企业必尽的责任;公益,是每个企业家应有的良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无锡滨湖”第三界公益嘉年华---。本星期还有12月2号的十八湾活动基地的毅行少年成长营。如有意愿者可以带上公益护照。时间是上午9:00-16:30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所以什么都不懂。现今社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点儿都不过分。要接受教育就必须学习英语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需要够买一个路由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们一定要更正!&事实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举办朋友圈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