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下短信链接银行卡被盗刷的原因就被盗刷是怎么回事?

点一下短信链接银行卡就被盗刷是怎么回事? 强大网
点一下短信链接银行卡就被盗刷是怎么回事?
来源:网络收集 & 发布时间: &
安徽宣城市民孙先生接到了这样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对方直呼他的全名,内容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你注意一下这个”,留在最后的是他的朋友的名字。孙某出于好奇点击了链接,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孙先生接连收到短信通知,他的银行卡陆续产生了七条消费记录,合计2400多元,这时孙先生才意识到自己中招了。孙先生立即报案,宣城警方经过几个月的侦查,在广西宾阳等地抓获了覃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案件涉及全国十多个省市的3000多名受害人。原来,在孙先生的手机被打开的短信链接里藏有木马病毒,手机被被犯罪分子盗取了支付信息。根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的研究数据,在2015年,平均每天就有将近7万用户手机感染支付病毒。2016年第一季度,手机支付病毒感染用户持续增长,达到了780.2万人次。据犯罪嫌疑人覃某交代这些手机木马病毒是从网上购买的。购买木马病毒之后,骗子通过租用伪基站群发带毒短信,这是木马病毒的第一波扩散。一旦有人打开病毒链接,骗子就会获得受害人手机中的通讯录,以受害人的名义发送给通讯录中的熟人,这是病毒的第二波扩散,也更容易让收信人上当。 冒充熟人骗熟人,从第二波扩散之后,木马病毒就会呈几何级扩散,每一个点开链接的人,手机就不再只属于自己了。犯罪嫌疑人覃某说,收到这样的短信点开链接之后,就有一个安装包,受害人如果安装病毒木马安装包,手机就会中病毒。然后那边绑定的手机号就会代他收到他的任何一条信息。他手机里面发出去过的信息,历史短信记录全部都知道的。 中了木马病毒,受害人的手机短信就被骗子同步拦截获取,骗子会对手机里的短信内容进行筛选,目的是从中获取受害人的银行卡账号和身份证号码。 犯罪嫌疑人覃某交代根据受害人的短信内容,比如说受害人跟人家交易过,短信记录里面就有他的银行卡账号,然后就可以拿受害人的账号到某些平台把钱洗出来。另外,犯罪嫌疑人覃某说,除了需要银行卡号外,还需要受害人办银行卡时在银行预留的电话号码,还有受害人的身份证号。当被问到如何得到受害人的身份证号时,犯罪嫌疑人覃某说,有银行的内部人员帮他们查出来。通过木马病毒,骗子一步步获取了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和银行账号,有了这些就能盗刷他人的银行存款吗?据另一个犯罪嫌疑人罗某交代,在拿到银行卡资料后他们会在京东、国美等电商平台进行购物,然后把东西卖掉后拿钱。罗某告诉记者在这些电商网站进行买东西需要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卡主的名字和手机号,最后还需要一个验证码。由于控制了受害人的手机,验证码可以轻易获取,有了卡主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账号和验证码,就能使用别人的银行卡进行网购了吗? 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个账户,并选择一件实物商品,进行支付。进入支付环节之后,选择了快捷支付方式,平台要求输入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以及手机号码四项基本信息。点击同意支付之后,平台向记者登记的手机号码发送了一串动态验证码。输入该验证码之后,平台显示完成支付。正如犯罪嫌疑人所说,平台并未要求输入银行卡密码,就能完成支付。这就是骗子为什么要通过此类快捷支付平台进行套现的原因。 快捷支付指的是用户在购买商品时,不需开通网银,只需提供银行卡卡号、户名、手机号码等信息,银行验证手机号码正确性后,第三方支付发送手机动态口令到到用户手机上,用户输入正确的手机动态口令,即可完成支付。
本文地址:http://question.qdfljx.com/2518.html
点一下短信链接银行卡就被盗刷是怎么回事? ……
链接的人,手机就不再只属于自己了。犯罪嫌疑人覃某说,收到这样的短信点开链接之后... 银行卡时在银行预留的电话号码,还有受害人的身份证号。当被问到如何得到受害人的身...……
点击短信链接支付宝银行卡被盗刷怎么回事
短信,把短信中的手机验证码输入网页上 阿华收到一条短信吓得他睡意全无:短信提示他与支付宝账号捆绑的手机号被更改, 为什么我有K宝我怎么也不可以使用网上银行付款。1...……
手机短信点链接银行卡就被盗刷了是真的吗 ……你好,手机短信点链接银行卡就被盗刷了,这是真的,所以说对于陌生的链接网址,不要随便点击打开。……
诈骗短信点击一下链接,银行卡就被盗刷,是真的吗 ……是真的。 银行卡的作用有:
1、消费。持卡人可根据发卡银行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在特约商户购物或支付劳务费,通常出示银行卡并输入预留密码,或出示身份证件,就可代...……
微信上点了一个链接结果银行卡被盗刷怎么办 ……
短信通知时第一时间去附近银行查询余额或取款并保存凭证,证明卡在自己身上。
另外... 银行的管理或技术漏洞,银行就应当承担责任;如果是利用了储户对于银行卡或银行卡密...……
为什么点开一些短信的链接就会被盗刷银行卡
……一般不点击链接,不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是不会中毒的,新闻的话不能全信,因为有些是鬼话,得有自己的判断力。……
网银被盗,银行卡被盗刷怎么办? ……若被盗刷的钱数额很大,那破案的可能性就大。
如果你在使用银行卡过程中没有过错,可以要求银行赔偿损失,若银行不赔偿,可以起诉银行,但需要举证是银行责任造成你的损失...……
收到该短信后点开了里面提供的网页链接,银行卡是怎样被盗刷... ……那个链接已经被处理过带小尾巴的,你点击去后,链接后台会自动读取你手机里面的信息……
所有问题分类当前位置: >
消费者点击手机短信链接 银行卡被盗刷11万
发布时间: 19:45:38 | 来源:央广网 |
央广网北京4月1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近期,银行卡被盗刷事件不断被媒体报道,而且受害人损失金额都很大。电信诈骗如何猖獗,我们应该怎么来有效防范?一旦自己或者身边的亲友遭遇到电信诈骗,又该怎么应对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今年2月底,北京的许先生接到171开头的手机号发送的短信,写着“我是房某某,照片里这几个人你认识吗?(链接http://guo.kr/bd……)”许先生以为是朋友发来的,便不加思索,打开短信,点击了一下链接。许先生不但没有看到照片,反而不停接到空白短信,他也没在意。直到当天中午12点,银行打来电话告知他的银行卡被盗刷11万多,他才知道是诈骗短信,于是立即向警方报案。
关于这一话题,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和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经济之声:如果收到带链接的短信,你们会轻易点开吗?这里面会暗藏哪些风险?
邱宝昌:我收到过很多次,但是我一次也没有点开过,因为我知道这里面暗藏着一些诈骗信息或者不良信息。实际上这里面没有照片,消费者的手机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消费者的信息、财产等都在这个手机里,所以消费者不要通过手机进入不良网站,有些网站一旦进入,它就可以搜集、盗取你的信息。
经济之声:消费者为什么在这方面还是没有安全意识?
胡钢:消费者有时面对这样的电信或者信息诈骗时确实防不胜防,因为犯罪分子真的是绞尽脑汁使用各种剧本、各种方案妄图诈取消费者的钱财,甚至会引发其他更为严重的情况。因为很多现代的消费者都会使用手机,而手机里面包含了非常多关键的个人信息,特别是个人敏感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能有效树立一种防范意识,我们就很有可能被犯罪分子侵害。
经济之声: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世界,手机的功能很多,也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我们怎么能做到不绑定呢?
邱宝昌:这是技术上的双刃剑,它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便捷、便利,但是同时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些高科技来盗取我们的信息或财产,。所以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监管,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自己要树立起安全防范的意识,不要上应该上的网站,也不要随便点击那些链接,像这样不熟悉的信息都要拒绝。
我们接着说许先生案件的进展。接到报警后,北京市公安局组成专案组迅速开展侦查。最终锁定利用第三方平台转账的实际操作人胡某(女,36岁,湖北省武汉市人)。民警立即飞往武汉,实施抓捕。3月8日,在武汉警方的配合下,专案组将胡某成功抓获归案。但她还有一个上线,海口人王某某。王某某向胡某提供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户和密码,由胡某登录该平台接收红包,然后马上提现。
3月15日,专案组在海口将王某某等5人抓获。据他的供述,他是以帮人盗刷银行卡提现牟取不法利益,每次获取提现金额的3成回扣。但诈骗短信不是他们发出的,他们只是通过网上与上家联系。专案组根据他的供述和被骗事主的银行卡消费信息,4月2日,在广西宾阳、上林抓获了赵某等三人,这些人正是发送木马短信的源头。
随后,民警发现,被盗取的钱款并没有通过常见的银行转账、再套现的程序进行,而是通过网站购物消费、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等方式套现,许先生的被骗钱款大部分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以红包转账的方式转走,还有一小部分通过网上购物消费。这是不是一种新型电信诈骗犯罪?犯罪嫌疑人是怎么将诈骗短信发送给别人的?
邱宝昌:这种诈骗是共同犯罪,不是靠单一的犯罪嫌疑人完成的,它是黑色的犯罪产业链。它有专门发送木马信息的人,消费者在点击以后把这些信息植入了木马,随后犯罪嫌疑人就获取了消费者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一系列信息,然后通过红包转账或者交易购物平台等转给其他人,由此形成了一个犯罪的链条,所以最关键就是防止我们的个人信息被泄漏。我们不要去点击那些不安全的网站,应该浏览一些常见的安全网站,还应该安装一些杀毒软件。一旦你进入了所谓的钓鱼网站或者手机被病毒感染或被木马植入,你就很难再保护所有的信息。另外,在手机,尤其是终端的安全上,国家也应该加大防范的力度。
例如有的poss机被犯罪分子植入了偷拍技术,用来获取你的信息,所以你在提现或交易时应该尽量保护好你的卡片。另外,我们建议消费者尽量多使用芯片卡,因为磁条卡被复制的可能性比较大,它的安全等级没有芯片卡的安全等级高。
经济之声:消费者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防范这种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
胡钢:首先,我们可能应该加强各方面的立法以及制度的建设。另外,消费者有时候的想法很简单。所以在这种银行卡诈骗、欺诈情况多发的背景下,我们是否可以建立起一套制度,例如强制性的责任保险制度等。因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要求我们的消费者掌握那么多复杂的防范措施和技术。
邱宝昌:经营者,包括发卡的银行、手机制造商以及软件提供商都应承担责任保险,但是这里面又有一个问题,如果消费者都去通过这样的方式要求理赔,企业的重点一方面是保险,另一方面就是在技术上加大研发投入的力量。因为我们的法律有规定,经营者有义务保障你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是安全的,所以你要研发出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
经济之声:另外,因为170、171号段的手机号是虚拟运营商经营的,使用成本比较低,被不法犯罪分子利用的几率比较大。消费者在收到这些号段发送的短信链接时,要注意什么?
胡钢:现在170、171主要是我们虚拟电信运营商使用的号段,但是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呢?因为现在有些虚拟运营商在业务推广的过程中,可能基于业绩考核的压力,没有将法定的手机实名制很好的落实下去,所以前一段时间工信部与信通局有关的领导也专门约谈了几家虚拟电信运营商,希望它们能加强各方面的管理,避免这些号码沦为部分不法分子作案的工具。
我们再来看一个银行卡被盗刷的案例:
苏女士是一位商人,持有一张钻石级别的银行储蓄卡,用于平时的生意往来。4月10日,她像往常一样刷卡用于生活消费,但是pos机一直提醒卡内余额不足。她清楚的记得自己卡里还有100多万,不断重复的余额不足提醒开始让她慌了起来。
因为银行卡开通了余额变动的短信提醒,苏女士立即查询自己的手机短信,这时才发现自己曾在4月8日凌晨2点50分左右,先后收到两条银行卡消费提醒短信,两次分别消费了99万元和44万元,共计143万元人民币。
苏女士立即报警,并致电发卡银行,冻结了自己的账户,要求发卡银行查询自己被盗刷款项的去处。
目前,银行已经查明苏女士银行卡的这两笔盗刷发生在合肥市庐阳区批发仁能百货,这家很行也正在积极配合警方查询资金流向、分析交易原因、协助查找相关线索。具体的情况还需要等待银行和警方的进一步调查。
经济之声:苏女士的银行卡一直在放在钱包中并随身携带,却在自己熟睡时被无端盗刷143万,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胡钢:目前主流的银行卡是ic芯片卡,ic芯片卡信息被非法复制的案例暂时还没有,而以往这种磁条性质的银行卡被复制的成本应该是非常低的。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需要非常注意,例如在你使用信用卡或者银行卡的时候,务必要保证那张卡不离开你的视线。前天,中国人民银行刚刚发布了一个有关信用卡的新通知,但是我还是强烈的呼吁我们一定要建立一套信用卡拒付制度,就是如果出现了盗刷的情况,责任在于银行,如果经营者不能举证,所有的风险就都应该由发卡银行或者相关的商家来承担,而是由我们的消费者来承担。拒付制度的建立将对推进消费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更好的作用。
来源:央广网
责编:张帆
()()()()()()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电话:010-(新闻) (监督)| 投稿邮箱:韶关男子点短信链接银行卡遭盗刷 银行被判担责四成韶关男子点短信链接银行卡遭盗刷 银行被判担责四成严重的理论百家号市民王某在点开了一个自称其孩子成绩的短信链接,银行卡上的2989元就消失了,于是王某将某银行韶关某支行告上法庭索赔损失。记者昨日从韶关市曲江区法院获悉,法庭以银行未履行短信通知的合同义务,判决银行承担40%的过错责任,赔偿王某1195.6元。据法院审理查明,当天王某收到一条显示孩子成绩的短信,他顺手点开,却发现链接里什么都没有,看看号码也不认识,王某就没当回事。次日上午,王某却发现银行卡于前晚通过第三方平台分别在浙江和上海消费了2490元、499元。王某纳闷了,自己并没在网上买什么,银行卡跟密码也没有别人在使用,钱怎么就没了?心急如焚的王某马上跑到开卡银行了解情况,因银行无法给出合理解释,王某遂向派出所报案。后因多次与银行协商未果,王某一纸诉状告上法院,要求银行赔偿其损失2989元。曲江区法院经审理认为,从银行卡的交易流水显示,银行每月扣除2元短信费,即王某为其银行卡开通了短信通知业务,但被盗刷的两笔消费银行却未短信通知,因此银行应对其未履行短信通知的合同义务承担过错责任。据此,酌情确定被告某银行韶关某支行承担40%的赔偿责任。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严重的理论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关注民生,注重公共生活。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点开熟人短信链接 存款上百万的银行卡被盗刷_网易数码
点开熟人短信链接 存款上百万的银行卡被盗刷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点开熟人短信链接 存款上百万的银行卡被盗刷)
摘要:“一起聚会的照片”,“孩子的成绩单”,“这个人你看认识吗?” &相信有不少人都收到过类似的短信,有的还是熟人发来的,而在短信中还附有一个莫名的链接。如果您要是好奇,点开了这个链接,那么您银行卡里的钱很可能就不保了。前不久,安徽淮北的刘先生就遭遇了这类诈骗,险些损失了100多万元。点开熟人短信链接 存款上百万的银行卡被盗刷今年2月4号,安徽淮北的刘先生突然收到了一条熟人发来的短信,上面写道:“海峰,你见这个女的面熟吗?”,在文字后面还有一个链接。虽然有些奇怪,但刘先生没有多想,就点开了链接想查看照片。受害人刘海峰:一看熟人发的短信,我当时感觉,熟人应该没什么问题。我就很随意地打开了,有个链接自动就链接上了,我一看都是英文也看不懂,我就把它删掉了。可在第二天,刘先生突然又收到了好几条短信--短信显示,自己的银行卡不停地刷卡消费。这下可把刘先生给吓坏了,因为他的这张卡里存了100多万,密码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可现在却在不停地消费。所幸,刘先生赶紧把剩下的钱转到了另外一张卡里。随后,刘先生报了案。经过检测,警方发现,之前他收到的那条短信实际上是一个木马病毒。病毒转移通讯录、聊天记录 甚至拦截银行刷卡短信仅仅是点开了一条短信的链接,自己卡里的钱竟然就能被人刷走。这种木马病毒实在让人防不胜防。通过分析木马病毒,警方发现,一旦点开短信上的链接,手机马上就会中毒。这个病毒会将手机收到的信息,包括验证码等所有内容,进行转移。如果手机的防御系统较差,病毒还会将信息进行拦截,这样的话,用户连自己被盗刷的短信提示也收不到了。此外,手机里的通讯录、聊天记录等内容,也会被嫌疑人获取。而且在木马的控制下,手机还会自动给所有的联系人发送木马短信。很多人在收到短信后,一看是熟人发过来的,就放松了警惕,结果都成了受害者,同时也成了木马的传播者,病毒控制的手机就会呈几何式增长。利用熟人间信任迅速传播 全国近十万部手机被感染&除了利用熟人之间的信任,来传播这一木马病毒,在短信内容上,嫌疑人也是精心设计。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相山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马灿:木马的内容特别吸引人。比如说某某某,看你干的好事;某某某,你看你和哪个女的在一起的照片等。接收者看到信息,觉得是熟人发的,放松了警惕,进行了点击操作。通过分析,警方发现,嫌疑人在木马当中设置了一个邮箱,专门用来接收受害人的信息。这个邮箱里的内容显示,每天都有大量的手机被这个木马控制,在短短半年间,全国被这一木马控制的手机已经有近十万部。乐于炫技 嫌疑人露马脚被抓获&这个木马病毒危害如此之大,传播如此之广,制作它的到底是什么人呢?案件陷入僵局时,侦查员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网络案件侦查大队大队长&魏言朝:发现这个人长期在网上炫耀自己的网络技术,有时候说,我又破译了一个什么网站,又写了一个什么程序。在其中一个帖子里,嫌疑人无意中留下了自己的个人信息。顺藤摸瓜,警方将犯罪团伙抓捕归案。河北邢台的董某,就是制作木马病毒的黑手。警方发现,董某在家中安装了红外报警器、监控录像,电脑的硬盘旁放了一把锤,做好随时砸毁硬盘、毁灭证据的准备。警方还搜出了大量与电脑有关的书籍。原来,董某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了,所有的网络知识都是自学的。据董某交代,自己之前也遭遇过同样的骗局,被骗了8000多块钱,心理不平衡,因此产生了去骗别人的想法。嫌疑人董某:多的话,一天可以有三四百个人点(木马短信)。警方根据涉案银行卡的资金流判断,半年内,嫌疑人诈骗所得至少300万元,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警方支招 防范短信木马陷阱&警方提醒,收到不明短信,尤其是含有链接的短信,一定不要轻易点开。
即便是朋友发过来的信息,也可能是嫌疑人设下的陷阱,在点开之前,可以通过电话和对方核实情况。如果不慎点开了木马短信,一定要立即采取措施,将手机调到飞行模式,并且取下手机卡,然后进行杀毒,清除木马。如果已被盗刷,应立即报警,不要轻易删除木马文件,在关闭网络和取出手机卡后,将手机交给公安机关处理。因为木马一旦删除,可能给破案带来难度。此外,警方建议,用于网络消费绑定的银行卡,最好不要放太多现金,随用随放。
本文来源:cnbeta网站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男子点击“朋友”短信链接 银行卡被盗刷11万
[摘要]诈骗人员通过短信发送网址链接,将病毒植入手机,盗取对方银行卡信息,进而套现获利。
警方展示诈骗短信,提醒市民提高警惕。警方供图“朋友”发来带链接的短信,点击后银行卡被盗刷11万余元。2月底,市民许先生被骗后报警。警方侦查发现这是一种新型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事主点击短信网址链接,将病毒程序植入手机,以盗取事主绑定的银行卡账户、密码等信息,进而通过网站购物消费、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等方式套现获利。目前,9名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受害人点击短信链接后银行卡被盗刷11万“我是房某某,照片里这几个人你认识吗?http://guo.kr/bd……”今年2月底的一天,事主许先生接到一171开头的手机号发来的短信,以为是朋友发来的,便点击了链接,但其没有看到照片,反而不停地接到空白短信。当日中午12时许,银行打来电话,告知许先生银行卡被盗刷11万余元。许先生立即报警。北京警方随即成立由刑侦总队、网安总队、西城分局等部门组成的专案组。办案民警介绍,经初步调查发现,嫌疑人系通过事主点击短信网址链接,将病毒程序植入手机,以盗取事主绑定的银行卡账户、密码等信息,进而通过网站购物消费、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等方式套现获利。实际盗刷卡人帮人盗刷提现 每次拿三成作为回扣专案组循线追踪,3天后,锁定利用第三方平台转账的实际操作人胡某(女,36岁,湖北省武汉市人)。3月8日,在武汉警方的配合下,专案组将胡某控制。据胡某供述,其通过QQ聊天,认识一网友。前几天,该网友提供给她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户和密码,要她登录该平台接收红包,然后提现,将现金转入与接收红包账号所绑定的一张银行卡内。胡某从中赚取一定的好处费。事实上,转入现金的银行卡就在该网友手中。专案组随后锁定胡某的这名网友——海口市人王某某。3月15日,专案组在海口将王某某等5人控制(已移交海口警方另案处理)。王某某称,他以帮人盗刷银行卡提现牟取不法利益,每次获取提现金额的三成作为回扣。但诈骗短信不是他们发出的,他们只是通过网络与上家联系。诈骗短信发送人网上购买用户信息发送木马短信根据王某某供述和被骗事主的银行卡消费信息等线索,赵某某等3人犯罪团伙被警方控制。赵某某交代,他从网上购买用户手机号等信息,发送带有木马程序的短信,事主一旦点击短信中的网址,木马程序便植入手机,获取事主通讯录及关联的银行卡等信息,此后,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在网上购物消费变现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红包转账提现。除此之外,若事主点击链接,该木马病毒便会再次向事主通讯录联系人发送木马程序短信。目前,胡某、赵某某等4人已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链接央视调查:5分钟网上买到上千银行卡密码据央视报道称,一位自称老徐的爆料人举报说,在网络空间存在着一个盗取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我用5分钟就能搞到1000个这种信息。”为了验证自己所言不虚,老徐打开了几个QQ群,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发给了记者一份长达33页的文件,里面记录了1000多条银行卡信息,每条信息都有卡主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码以及银行密码。记者在文件中随机选取了70个信息进行验证发现,身份信息和电话号码全部正确,65个银行卡密码正确。盗取用户银行卡信息途径主要有三种●通过伪基站发送钓鱼短信●骗子或黑客架设免费WIFI窃取用户个人信息●改装POS机提取银行卡信息将受害者银行卡里的钱转出来(其中最主要的是拦截用户短信验证码,主要有两种方法)●向目标手机里发送木马程序,让手机中毒●近距离干扰手机信号,拦截验证码 据央视■ 警方提醒短信网址链接不要轻易点击警方提醒市民,收到短信中的网址链接不要轻易点击,因为木马病毒链接需要在被点击的情况下才会植入事主手机。即使收到的信息显示是银行等机构发来的,也不要轻易点击链接,最好先跟银行官方电话核实后,再决定是否操作,以避免被骗。警方同时提醒市民,当下,因为170、171号段的手机号是虚拟运营商经营的,使用成本较低,被不法分子利用的几率较大。若用户收到这些号段发送的短信链接,尤其不要点击。
[责任编辑:honestsun]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卡被盗刷怎么追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