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二保后五天后轮新轮胎放前轮还是后轮跑掉了,新轮胎放前轮还是后轮螺丝帽全没了,二保有责任没。五

  【慧聪汽车维修保养网】 汽车“二保”后,轮胎被扎破,车主和维修厂就责任问题争执不下汽车维修纠纷谁来当“判官”  海南汽车行业监管乏力期待成立独立专业的第三方鉴定监管机构  近年来,汽车纠纷投诉案件不断增多,汽车行业监管缺失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汽车经销商反映,“消费者过度维权怎么办?作为经销商,我们也希望有个汽车行业第三方机构。”而长期以来,由于供大于求,汽车维修公司及不少大品牌4S店“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一般表现较为“强势”,车主则只能表示无奈。公众期待成立独立专业的汽车行业第三方机构。  多名车主同一天被“坑”  6月27日,货车司机杨先生把车开到海口市某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做二保,保修结束后,发现轮胎被割破,而汽车维修厂则以轮胎本身质量问题为由拒不赔偿,协调无果,杨先生向南国都市报投诉,“希望媒体将问题反映一下,顺便也给其他车主提个醒。”  记者了解到,第三方检测监管机构是由工商、质监等政府部门联合成立的独立、专业的汽车行业第三方监测监管机构。目前国内在广州已经有相关单位,但海南仍然为空白。不少业内人士反映,汽车维修店、4S店等出现“店大欺客”的现象比较多见。  对此,27日当天下午,南国都市报记者赶往该检测公司,在该公司保修厂大院门口,有多名车主聚集在现场,他们均反映车辆车胎保修后受损。  杨先生的车停在该检测公司保修厂大院内,是一辆琼AGR905中型货车,前后六个轮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货车左侧前轮出现一条长约10厘米,深约5厘米的“伤口”,其他轮胎表皮也出现一些损伤。  与此同时,同样情况发生在现场另一位车主苗先生的身上,苗先生的车是一辆琼ABA185的货车,该车六个轮胎中有两个在同样的位置,均出现巴掌大一块的损伤,但问题较轻。  “相比较而言,杨先生的车要严重一些,”苗先生向记者表示,维修公司一直拖延,不愿意赔,也不给个说法,我们每天都有工作,耗不起,继续在这拖着也不是个事儿,只能自己认栽了。  “这家汽车检测服务公司前两天刚开业,我们算是他们第一批客户,却成了第一批被坑的对象。”司机杨先生反映,“一个轮胎原价2850元,六个轮胎共计1.7万多元。对方若不赔偿,就得自掏腰包,几个月的工资就没了。”  保修公司和车主各有看法  事发当天,工作人员向杨先生道歉,但拒不赔偿,仅表示以后会给予优惠。连续拖了两天之后,车主杨先生7月1日将车开走,7月2日,记者再次联系到保修公司时,该负责人则表示,“轮胎是车主自己开车时压破的。”  南国都市报记者联系到该检测公司,李主任表示,“目前我们厂方初步分析结果有三点,第一,轮胎本身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如果是轮胎本身质量问题,我们认为车主应该找轮胎厂家的责任;第二,车主轮胎使用了近半年,轮胎长期超载对轮胎有潜在损伤;第三,轮胎气压的问题。至于最终结果,车主可以找第三方检测机构来做责任鉴定。如果是我们厂方的责任,我们愿意赔偿。”  据了解,“二保”是二级维护或二级保养的简称,是我国针对客车、货车的强制保养制度,每3个月1次,保养后才可上路。理论上二保项目很多,共有一百多项。  “如果不做无损探伤的话,上检测线之前,很难发现里面的问题。”该公司总经理陈先生解释,“车辆在保修的时候,隐患都埋在里面,上检测线后,在检测刹车性能的过程中,一旦高速运转,轮胎就可能出现问题,存在隐患的车辆出现爆胎的可能性都有,更不提轮胎擦破的情况。”  然而,主杨先生对于保修公司的解释表示不认同。“首先,轮胎在进厂检修之前是好好的,为啥出厂就出现轮胎损伤,即便是轮胎有质量问题,即便是我们要求将轮胎恢复原状,对方也应该赔偿;其次,对方的怀疑毫无根据,我们是否长期超载并不是他们说了算的,一般轮胎能够用两年左右,而我的轮胎至少还有7成新。”  “店大欺客”屡见不鲜  记者整理从5月份接到的5起车辆纠纷类投诉发现,过来投诉的全部为车主。记者随后调查超过五十名车主,面对此类纠纷,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选择跟汽车维修公司协调。而很多车主不了解第三方检测监管机构,也不愿意向该机构反映并检测。“我们拖不起,也耗不起,”不少车主向记者反映,“平时以开车作为生计,车辆出问题总是希望尽快解决,拖得太久,连饭都没得吃,宁愿花钱买教训,大不了以后不来这家店。”  而不少业内人士向记者反映,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缺失,让因车辆维修产生的纠纷变得难以检测,责任难以划分。中国汽车行业中光有法规而无执行的事情也不少,这样的监督职责还是要政府出面。目前汽车市场上由政府出面组织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几乎空白,一些保修公司本身就兼职车辆故障检测,并非独立经营的检测机构,很难保证公正、公平。  “一些汽车维修公司,特别是一些大品牌4S店普遍存在"店大欺客"的现象,不少4S店在卖车的时候说的是一套,可售后尤其是车辆做维修、保修中,服务质量经常受到诟玻”对此,汽车业内人士、海口某汽车公司销售经理詹先生反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目前市场主体为供需两方,而第三方监管的缺失或者监管的弱势,造成目前车损纠纷难以调节,很多车主即便打赢官司,也拖不起。  而海口市质量监管局温处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海南汽车市场上并无第三方检测机构,可以向工商部门反映,由工商部门负责出面协调。”  对此,7月2日,记者联系到海口市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只能出面协调,最终解决由双方协商。但是对于车主,我们只能建议到厂家,或者其他4S店去做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不过,根据以往情况,如果没有现场证据,很难判定是维修厂的责任,建议车主在维修前做好认定,并在维修后,现场拿到对方损坏的证据。  小贴士  如何避免维修纠纷?最好在现场盯着  有车一族队伍越来越庞大,如何保证自己的爱车在维修、保修时候的安全?车主们不得不防。对于杨先生的情况,有网友甚至支招:“保养时守在旁比较塌实点。”  “按规定,第三方评估机构必须由当地质监、工商等政府部门出面组织,海南目前还没有专业机构第三方评估,国内只有广州有相关案例,此前有海南车主将车辆开往广州做鉴定,但因鉴定费用过高而不了了之。”国家注册车辆鉴定评估师、海南某汽车公司专业技术顾问吴多志向南国都市报记者表示,“车主与维修公司发生纠纷的,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一般法院要求出具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意见,但是第三方评估价格过高,一辆车全车检测至少得10多万,而像杨先生这样的单单为了个轮胎到专业检测机构做检测,成本远高于轮胎本身价格,即便是法院判定胜诉,也得不偿失。”  吴多志表示,不少人反映维修公司的工人开车技术粗糙,车主不在场的情况下,出现车辆刮伤比较常见。所以,建议车主在给车辆做保修时,最好在现场盯着。另外,如果确认车辆维修过程中出现问题,出现分歧时,建议车主现场拍照取证并当场要求赔偿,不要等到将车辆开走以后,再回过头去找维修公司理赔,这样对方不会认账。”(海南在线)来源海南在线)
13-07-16·
13-07-15·
13-07-15·
13-07-15·
13-07-10·
13-07-09·汽车二保后轮胎被扎破汽车行业监管乏力
近年来,汽车纠纷投诉案件不断增多,汽车行业监管缺失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汽车经销商反映,“消费者过度维权怎么办?作为经销商,我们也希望有个汽车行业第三方机构。”
编辑:周璇来源:
汽车&二保&后,被扎破,车主和维修厂就责任问题争执不下汽车维修纠纷谁来当&判官&
海南汽车行业监管乏力期待成立独立专业的第三方鉴定监管机构
近年来,汽车纠纷投诉案件不断增多,汽车行业监管缺失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汽车经销商反映,&消费者过度维权怎么办?作为经销商,我们也希望有个汽车行业第三方机构。&而长期以来,由于供大于求,汽车维修公司及不少大品牌4S店&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一般表现较为&强势&,车主则只能表示无奈。公众期待成立独立专业的汽车行业第三方机构。
多名车主同一天被&坑&
6月27日,货车司机杨先生把车开到海口市某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做二保,保修结束后,发现轮胎被割破,而汽车维修厂则以轮胎本身质量问题为由拒不赔偿,协调无果,杨先生向南国都市报投诉,&希望媒体将问题反映一下,顺便也给其他车主提个醒。&
记者了解到,第三方检测监管机构是由工商、质监等政府部门联合成立的独立、专业的汽车行业第三方监测监管机构。目前国内在广州已经有相关单位,但海南仍然为空白。不少业内人士反映,汽车维修店、4S店等出现&店大欺客&的现象比较多见。
对此,27日当天下午,记者赶往该检测公司,在该公司保修厂大院门口,有多名车主聚集在现场,他们均反映车辆车胎保修后受损。
杨先生的车停在该检测公司保修厂大院内,是一辆琼AGR905中型货车,前后六个轮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货车左侧前轮出现一条长约10厘米,深约5厘米的&伤口&,其他轮胎表皮也出现一些损伤。
与此同时,同样情况发生在现场另一位车主苗先生的身上,苗先生的车是一辆琼ABA185的货车,该车六个轮胎中有两个在同样的位置,均出现巴掌大一块的损伤,但问题较轻。
&相比较而言,杨先生的车要严重一些,&苗先生向记者表示,维修公司一直拖延,不愿意赔,也不给个说法,我们每天都有工作,耗不起,继续在这拖着也不是个事儿,只能自己认栽了。
&这家汽车检测服务公司前两天刚开业,我们算是他们第一批客户,却成了第一批被坑的对象。&司机杨先生反映,&一个轮胎原价2850元,六个轮胎共计1.7万多元。对方若不赔偿,就得自掏腰包,几个月的工资就没了。&
保修公司和车主各有看法
事发当天,工作人员向杨先生道歉,但拒不赔偿,仅表示以后会给予优惠。连续拖了两天之后,车主杨先生7月1日将车开走,7月2日,记者再次联系到保修公司时,该负责人则表示,&轮胎是车主自己开车时压破的。&
记者联系到该检测公司,李主任表示,&目前我们厂方(单方面)初步分析结果有三点,第一,轮胎本身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如果是轮胎本身质量问题,我们认为车主应该找轮胎厂家的责任;第二,车主轮胎使用了近半年,轮胎长期超载对轮胎有潜在损伤;第三,轮胎气压的问题。至于最终结果,车主可以找第三方检测机构来做责任鉴定。如果是我们厂方的责任,我们愿意赔偿。&
据了解,&二保&是二级维护或二级保养的简称,是我国针对客车、货车的强制保养制度,每3个月1次,保养后才可上路。理论上二保项目很多,共有一百多项。
&如果不做无损探伤的话,上检测线之前,很难发现里面的问题。&该公司总经理陈先生解释,&车辆在保修的时候,隐患都埋在里面,上检测线后,在检测刹车性能的过程中,一旦高速运转,轮胎就可能出现问题,存在隐患的车辆出现爆胎的可能性都有,更不提轮胎擦破的情况。&
然而,主杨先生对于保修公司的解释表示不认同。&首先,轮胎在进厂检修之前是好好的,为啥出厂就出现轮胎损伤,即便是轮胎有质量问题,即便是我们要求将轮胎恢复原状,对方也应该赔偿;其次,对方的怀疑毫无根据,我们是否长期超载并不是他们说了算的,一般轮胎能够用两年左右,而我的轮胎至少还有7成新。&
&店大欺客&屡见不鲜
记者整理从5月份接到的5起车辆纠纷类投诉发现,过来投诉的全部为车主。记者随后调查超过五十名车主,面对此类纠纷,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选择跟汽车维修公司协调。而很多车主不了解第三方检测监管机构,也不愿意向该机构反映并检测。&我们拖不起,也耗不起,&不少车主向记者反映,&平时以开车作为生计,车辆出问题总是希望尽快解决,拖得太久,连饭都没得吃,宁愿花钱买教训,大不了以后不来这家店。&
而不少业内人士向记者反映,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缺失,让因车辆维修产生的纠纷变得难以检测,责任难以划分。中国汽车行业中光有法规而无执行的事情也不少,这样的监督职责还是要政府出面。目前汽车市场上由政府出面组织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几乎空白,一些保修公司本身就兼职车辆故障检测,并非独立经营的检测机构,很难保证公正、公平。
&一些汽车维修公司,特别是一些大品牌4S店普遍存在&店大欺客&的现象,不少4S店在卖车的时候说的是一套,可售后尤其是车辆做维修、保修中,服务质量经常受到诟病。&对此,汽车业内人士、海口某汽车公司销售经理詹先生反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目前市场主体为供需两方,而第三方监管的缺失或者监管的弱势,造成目前车损纠纷难以调节,很多车主即便打赢官司,也拖不起。
而海口市质量监管局温处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海南汽车市场上并无第三方检测机构,可以向工商部门反映,由工商部门负责出面协调。&
对此,7月2日,记者联系到海口市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只能出面协调,最终解决由双方协商。但是对于车主,我们只能建议到厂家,或者其他4S店去做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不过,根据以往情况,如果没有现场证据,很难判定是维修厂的责任,建议车主在维修前做好认定,并在维修后,现场拿到对方损坏的证据。
如何避免维修纠纷?最好在现场盯着
有车一族队伍越来越庞大,如何保证自己的爱车在维修、保修时候的安全?车主们不得不防。对于杨先生的情况,有网友甚至支招:&保养时守在旁比较塌实点。&
&按规定,第三方评估机构必须由当地质监、工商等政府部门出面组织,海南目前还没有专业机构第三方评估,国内只有广州有相关案例,此前有海南车主将车辆开往广州做鉴定,但因鉴定费用过高而不了了之。&国家注册车辆鉴定评估师、海南某汽车公司专业技术顾问吴多志向南国都市报记者表示,&车主与维修公司发生纠纷的,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一般法院要求出具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意见,但是第三方评估价格过高,一辆车全车检测至少得10多万,而像杨先生这样的单单为了个轮胎到专业检测机构做检测,成本远高于轮胎本身价格,即便是法院判定胜诉,也得不偿失。&
吴多志表示,不少人反映维修公司的工人开车技术粗糙,车主不在场的情况下,出现车辆刮伤比较常见。所以,建议车主在给车辆做保修时,最好在现场盯着。另外,如果确认车辆维修过程中出现问题,出现分歧时,建议车主现场拍照取证并当场要求赔偿,不要等到将车辆开走以后,再回过头去找维修公司理赔,这样对方不会认账。&
原文地址:/339/20720.html
责任编辑:周璇
温馨提示:
·本网站所发布的所有中国汽车装具网的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资讯、信息等,版权属于本网站。欢迎转载、链接、建立镜像,并请注明作者姓名和稿件来源。如需作商业用途,请与本网站联系。联系电话:0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汽车装具网)"的作品,均系中国汽车装具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作品所持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亦不承担因此产生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或衍生的损失和责任。
相关资讯&&&
中国汽车装具网微博
&&&&&&&&&&
精彩内容推荐
点击排行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汽车轮胎会不会跑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