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快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凤凰号出品
不比不知道:10件事告诉你,中国发展得到底有多快?!
如果想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国家,就不要用两三年前的数据,一定要用最新的数据,因为中国每一天都在快速的变化。作者:宁南山来源:知乎原文地址:/5Qb27j中国的发展快到什么程度?快到即使你用2014年的数据也是过时的。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是64万亿人民币,而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2017年GDP将会突破80万亿,2014年的经济总量只有2017年的不到80%。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经济实力是2014年的中国的1.25倍。也就是说,如果你用中国2014年的经济数据,展现的也只是一个80%的中国。现在网上说中国不行的,无一例外都是用的老数据,2014年算新了,还有用2013年,2012年数据的,跟现在中国的实际情况更是差得远。我这里举10个例子,看看2017年的中国和2014年的中国已经有了多么大的不同。民航客机2014年中国的天空上,没有一架国产喷气式民航客机在飞,而2017年的中国,国产支线喷气式客机ARJ21 已经成功的在成都航空公司运行了5000个小时,载客上万人了。2017年3月份,国产大型客机C919将首飞,世界大飞机领域被空客和波音垄断的局面将被打破。超级计算机国产芯片和应用2014年的中国研制的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全部是进口美国芯片;而2017年的中国研制的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已经是全部采用国产“申威”芯片了。同样是2014年的知乎上,还有很多人在喷当时世界最快的天河二号计算机造出来没有用,是浪费。例如下面这位自称是“业内人士”的,说造出来不代表中国有核心技术,还说美日造不出来是因为超级计算机除了好看,没有多大意义。而2017年的中国,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千万核可扩展全球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应用项目,在前一年美国盐湖城举行的2016年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不仅如此,“神威太湖之光”还模拟了天宫一号陨落的路径,国产C919大型客机的精细数值模拟工作,承接大量任务,睡眠时间仅占20%。国产电子品牌席卷日本2014年的中国,国产电子品牌在日本只有联想表现优异,占据了日本25%的笔记本市场,压倒索尼,东芝,NEC等日本本土品牌,名列日本市场第一。2017年的中国,不仅联想笔记本电脑在日本份额超过了30%,进一步扩大了优势,还在日本市场迎来了2个新的中国小伙伴:2017年华为智能手机份额在日本占据了第四位,华为平板电脑在日本市场份额高达17.7%,仅次于苹果的ipad在日本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位,另外一个小伙伴是美的,自从2016年收购了东芝家电业务后,美的集团在日本的洗衣机销售份额为 20%,位居第三;冰箱销售份额为15.3%,位居第三;微波炉销售份额为22%,位居第四;吸尘器销售份额为13.7%,位居第四;电饭煲销售份额为11.5%,位居第四。互联网和移动支付进一步普及2014年的中国,没有共享单车,网上零售额为27898亿元;2017年的中国,满大街都是共享单车,网上零售额预计会超过6万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一倍。国产手机进军3000元以上高端市场2014年的中国,国产旗舰手机华为P7价格为2888元,华为Mate7 标准版价格为2999元,定价不敢超过3000元,中国人还不习惯买3000元以上的国产手机。2017年的中国,华为的旗舰Mate 9卖的最好的版本是64g的3899元,华为2017年2月在欧洲发布的P10价格为649欧元—799欧元,相当于元人民币。国内版本即将在3月份发布,预计价格会超过4000元。国产手机处理器技术进步到世界一流,且队伍日益壮大2014年的中国,国产智能手机处理器有海思和展讯,海思麒麟925比高通还有差距;2017年的中国,海思麒麟960处理器已经赶上了高通的水平,不仅如此,又迎来了小米松果处理器加入了战斗。进入宇宙的能力提高了一倍以上2014年的中国,用来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火箭是长征2号F,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只有8.8吨左右,而欧美俄早就达到了20吨以上,连猥琐的小日本火箭推力也有接近17吨。长征二号火箭的直径只有3.35米,如下图,典型的细软短。2017年的中国,已经首飞成功了新一代大推力火箭长征五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了25吨,超过了日本,追上了欧美的水平,如下图,火箭的直径达到了5米,典型的大粗硬。高铁里程猛增,标准化大大提升全球领先优势2014年的中国,高铁运营里程是1.6万公里,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总和;2017年的中国,高铁运营里程是2万公里,超过2014年的中国25%。不仅如此,2014年的中国大地上的高铁,跑着各种各样的型号,有的根据川崎技术制造,有的是根据西门子技术制造,有的是根据庞巴迪技术制造………他们不仅驾驶方法不一样,零部件不一样,维修体系不一样,不同型号之间还不能混用,不能有效通讯。而2017年的中国,国产标准动车组(CEMU)已经上路运营,所有的高速列车,将会是一样的技术体系,一样的通讯协议,一样的维护保养,意味着这个地球上60%的高铁轨道上,将会逐渐跑着一样的高速列车,这将极大的提升了运营效率,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这不仅扩大了中国高铁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而且凭借着这种压倒性规模化应用的优势带来生产成本大大下降,世界没有任何国家的高铁制造商能和中国竞争。自主品牌乘用车每年多卖400万辆,挺进20万人民币高端领域2014年的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遭遇了合资品牌的打击,销量为六百万级别,达到626.49万辆,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只有33.9%,比上年还下降了0.6个百分点。试图冲击高端市场的售价20万人民币级别的国产旗舰长城H9,从2014年11月上市,前4个月总共才卖了8000辆。2017年的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在前一年历史上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达到1052.9万辆,销量比2014年增长了68%,占中国市场份额上升到了43.2%。同样是售价接近20万人民币的广汽传祺GS8,2017年1月份销量突破了9000辆。2017年2月上市的比亚迪唐100混动SUV(100公里纯电),其售价竟然超过了30万人民币。世界科技排名跃升2014年的中国,在年10年段,我国各学科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2279篇,占世界份额的10.4%,数量比上一年统计时增加了28.9%,排在美、英、德之后,居世界第4位.2017年的中国,年10年间中国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69万篇,占世界份额为12.8%,世界排名超过德国,由去年统计时的第四位前进到第三位。中国近两年间发表的论文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国际热点论文为495篇,占世界总数的18.0%,世界排名首次进入到第三位。2014年的中国,中国公司在《专利合作条约》(PCT)框架下共提交了25539件国际专利申请,美国是PCT国际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2014年申请数为61492件,占全球数量的28.7%,其次是日本有42459件,占19.8%,中国排在第三位,占总量的11.9%。2017年的中国,中国公司在前一年2016年PCT国际专利已经达到4.22万件,比2014年增长65%以上,是全世界唯一平均每年增速在20%以上的国家,已经和日本几乎不相上下,今年肯定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如果想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国家,就不要用两三年前的数据,一定要用最新的数据,因为中国每一天都在快速的变化。评论功能已开通!点击文末“写留言”,即可参与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华哥编辑】欢迎添加华哥微信(zglgag168)欢迎分享点击下面标题,可查看更多文章中餐为什么在西方发展不顺?老外无意说出了真相运20飞机、超级计算机、射电望远镜……这一个月,中国“黑科技”震惊了世界!▼长按二维码
关注看更多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世界华人周刊8908被浏览6794378分享邀请回答1.8K1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4K1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习近平定调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意味着啥、政府做些什么)_凤凰财经
习近平定调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意味着啥、政府做些什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诸如此类,习近平在3年多的时间里,发表了创新驱动对中国经济重要性的观点不下10余次。
近日习近平的&两只鸟论&在官方媒体的造势下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2006年1月,习近平在浙江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参加绍兴代表团时首次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提炼出&凤凰涅槃和腾笼换鸟&,提出了浙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思路。 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引述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经济:经济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习近平对当时浙江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是,大致处于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 事实上,在习近平上任总书记之后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仍持此判断。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长沙考察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日,习近平召开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提出全面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1月在云南考察时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制造水平,扩大产品出口,优化市场服务,牢牢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 诸如此类,习近平在3年多的时间里,发表了创新驱动对中国经济重要性的观点不下10余次。 那么,在中国经济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变的过程中,该怎么做,又要面对哪些问题呢?首先有必要先了解下迈克尔&波特经济发展四个阶段的系统论述。 迈克尔&波特,哈佛商学院大学教授(大学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是哈佛大学的最高荣誉,迈克尔&波特是该校历史上第四位获得此项殊荣的教授),在世界管理思想界可谓是&活着的传奇&,他是当今全球第一战略权威,是商业管理界公认的&竞争战略之父&,在2005年世界管理思想家50强排行榜上,他位居第一。 1990年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作者是研究10个国家战后以来竞争优势的演变以及竞争力的发展阶段后得出这个结论的。 迈克尔&波特认为,撇开经济的多样性,一个时间点上标出国家经济形成竞争优势的模式,这些模式可以从成功的产业、产业环节乃至于采用的战略形态大致是相似的。这种相似性主要是因为产业的钻石体系和国家优势的关键要素基本上是相同的,差别只在于个别产业有它的独特情形。 由此,他提出国家经济发展的可分为四个阶段,它们分别是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前三个阶段是国家竞争优势发展的主要力量,通常会带来经济上的繁荣。第四个阶段则是经济上的转折点,国家经济有可能因此而走下坡路。 阶段一:生产要素导向 在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几乎所有的成功产业都是依赖基本生产要素。这些基本生产要素可能是天然资源,或是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或是不匮乏且又廉价的一般劳动力。这个阶段中的钻石体系,只有生产要素具有优势。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具备相关资源的企业才有资格进军国际市场。 在此一阶段的本地企业,完全以价格条件进行竞争,能够提供的产品不多,应用的工艺技术层次也不高,技术本身也是广泛流传、容易取得的一般技术。此外,企业本身尚无能力创造技术,必须依赖外国企业提供经验与技术,企业本身能表现的技术主要是来自模仿,或是在本地投资的外商所引进的。也就是说,本地企业拥有的较高级的产品设计和技术,大多来自外商投资兴建的一体化作业工厂,或是由选择该国作为生产网点的外商提供的,或是本地制造企业以半成品加工方式学习来的。处在这个阶段的企业,很少能与产品的最终顾客直接接触,海外市场的贸易机会也掌握在外国代理商手中。另外,有些外销产品,在本地的市场需求有限,甚至是根本不存在需求的。 生产要素导向阶段的经济,对全球经济景气循环与变动非常敏感,因为它们会直接影响产品的需求程度和价格高低。同样,本国生产要素一旦不如其他国家,产业将严重受创,丧失领先地位。尽管充沛的天然资源能带来一段时期的高收益,但是对提升生产力的帮助并不大,其中原因将在后面解释。 每个国家都曾在某段期间经历过生产要素导向阶段,目前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正处于这个阶段。另外像加拿大、等天然资源特别丰富的国家,也处在这个阶段。 一般而言,能够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迈出,成功转入下一个阶段的国家并不多。在这个阶段中,以国内需求市场为主的产业可能因进口替代效应而持续扩张,但是驱动它发展的力量是政府的保护措施不让外国竞争者加入的结果。进口替代型产业基本上缺乏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条件,而且保护政策一旦扩散,反而会因产业缺乏效率而降低国家的生产力。 阶段二:投资导向 在投资导向阶段,国家竞争优势以从政府到企业之间积极投资的意愿和能力为基础。这个阶段的企业投资行动频繁,它们会大量投资兴建化、高效率与大规模生产的机器设备厂房,并努力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最佳的技术,也常以付专利费、合资或其他途径找寻更精密的外国产品和制造技术。这一切行动的目标,都在于提高更精密产业与产业环节的竞争能力。虽然这个阶段的企业努力争取到的技术仍落后于国际领先企业(原因是各企业保留了最先进的技术),但至少是公开渠道中最进步的技术。此外,投资导向阶段的企业不单单应用外国的技术和方法,同时也致力于改善外来的技术。企业具有能吸收并改良外国技术的能力,是它们突破生产要素导向阶段、迈向投资导向阶段的关键。当企业进入投资导向阶段时,外国技术和方法大多仅供内部参考,主要依靠的是自行改良行动。由外国协助兴建的一体化作业工厂,此时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面对国内竞争的年代,当国家处在投资导向阶段时,政府、人民和企业都会致力于生产要素的发展行动,并努力进行现代化的基础建设,以提高竞争条件。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虽然大量增加,但薪资仍低廉。这些技术人员能操作精密复杂的机器设备,甚至改进技术。企业也开始建立国际渠道,并尝试与产品使用者直接接触。同时,它们也能为国外大客户提供半成品加工服务,并寻求与外国企业合作的机会。这段时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促使企业努力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引进新模具和现代化制造工艺。第二阶段的企业也会把目标定在支持技术和资产的投资上。企业同时开始勇于冒险,因为许多产业出现新的企业,国内的竞争也已达到白热化程度。 当国家处于此阶段时,竞争优势来自从生产要素、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到竞争环境等一连串的改善。企业虽然仍依赖基本的生产要素而获利,但也将竞争优势延伸到了花费不高但属于更高阶段的创造性生产要素上面,国家也在一般性的生产要素上占有相对优势(如大学程度的工程师)。大环境中的教育和研究机构等生产要素创造机制,也运作得更顺畅了。在这个阶段中,由于技术更专业且充分内化,设备也接近现代化程度,这个国家的生产要素也将得到更有效率的应用。 小试锋芒的阶段投资导向阶段的含义是,举国上下愿意投资一些最基本的优势阶段,但是这种投资不足以发展独特产品或应用独特流程。企业仍在标准化程度较高、价格竞争比较敏感的市场环节中竞争,它们的产品设计也会迁就外国市场的需要。这一类型的产品通常比全球最先进的产品晚一个世纪左右。同样,企业的工艺技术虽然几近精湛,但比起最先进的技术也还差上一截。不过,和生产要素导向阶段相比,处在投资导向阶段的国家已经能在更广泛的产业和产业环节中竞争,而且有些产业已有较高的进入壁垒。有些领先产业也开始将新的优势扩展到相关的产业上面。 投资导向阶段的国内需求基本上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因为国民生活水平虽有改善,但仍普遍偏低,而且在起步过程中仍能专业化的企业并不多。因此,有些出口产业的产品甚至完全不在国内的市场上销售。这个阶段所产生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供给面而非需求面。 然而,能够在投资导向阶段脱颖而出的国家,大多是国内市场需求较高的国家(如日本和韩国,因为国家的地理位置,对航海运输有很大的需求而先后发展出成功的造船业),或是国内有特殊的大量需求,而外国却忽略的产业(如日本人对小型黑白电视机的需求)。 强调发展本国智能在投资导向阶段,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通常还未发展。相关产业的生产几乎清一色依赖外国技术、外国设备,甚至外国零配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工艺流程虽然很现代化,但是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它们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也影响并限制了自行创新的步调。 在投资导向阶段,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领域:特别讲求规模经济的产业,资本密集但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零件与标准化产品产业,比较不讲求售后服务技术的产业,不怕转移且为其提供产品和工艺流程的来源不只一处的产业。当国家处于投资导向阶段时,最重要的优势往往还受限于低劳动力成本、大规模生产、应用现代化设备的产业。一般而言,这类产业通常是相对较成熟的产业,是下游成品、基本零部件差异不大的原料产业。以成熟产业为例,外国竞争者可能因为设备陈旧过时,而将生意转给敢于更新资产设备的投资导向阶段的国家。 尽管很多人认为技术无国界,但从投资导向阶段来看,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处于投资导向阶段的企业,往往只能吸收或争取到某些产业的技术,所发展的生产流程和模具也无法持续,原因就在于这一阶段仍缺乏能够积累经验和高度专业化的人力资源。通常,它们在其他国家的企业因竞争压力而有意寻求海外合作时,才有机会取得这些重要技术。 投资导向阶段的另一个特色是机会大幅增加,工资与生产成本开始起伏波动。对于习惯价格竞争的产业和产业环节来说,此时它们逐渐丧失了竞争地位。与生产要素导向相比,投资导向阶段对汇率和全球市场变动的抵抗力虽然提高了,但体质仍很脆弱。由于选择外国现有技术、发展大规模生产,以及和更发达国家供应商的关系都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有些产业不得不以失败收场或失去竞争优势。 当国家处于投资导向阶段时,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基本的生产要素和投资意愿。政府在这一时刻的角色也很重要。政府可以引导有限的资本流入正确产业、鼓励冒险精神、提供暂时的保护措施以鼓励新企业加入国内市场、发展更有效率的基础设施、激励企业获取国外技术、鼓励出口等。在这段期间,虽然企业在创造更高级生产要素上的能力已经增加,但政府仍需要扮演带头的示范角色。 投资导向阶段的经济,需要举国上下有重视投资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共识,而不是一味追求眼前的消费与平均收入。由日本和韩国的情形可以看出这种共识的威力。这个阶段的政府政策讲求效率,决策流程强调纪律、果断和长期规划。政府应该持续承诺改善生产要素质量,并在提升竞争力的先决条件上做投资。政府也可以辅导重点产业,以营造一个积极竞争的国内市场。政府对企业的保护措施是暂时性的,目的在于刺激产业改善和创新。但必须注意的是,保护药方一开,也可能成为永久性的毒药,政府的最大考验就在于为这些善意行动掌握标准。投资导向阶段的一些发展因素如果处置不当,经济发展仍可能失败。因此,稳定的政府、良好的行政人员,以及能抗拒特权的社会能力,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理想状态。 一个不容易跨越的门槛在人类的经济发展史中,投资导向阶段很早就出现了。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国际性流动,也不是今天特有的现象。比如说,19世纪时,德国产业就有计划地进口英、法等国家的技术,并吸纳它们的工程师以提升德国的产业水平。同时崛起的美国经济,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投资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普遍,想要进入投资导向阶段的困难减低了,原因是全球市场对技术、材料和资金的需求比以往更大,各国也开始采取更积极的产业政策。 投资导向阶段也是多数经济体经济发展的门槛,能成功跨越的并不多。(类似于中等收入陷进)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成功的例子不外乎日本与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香港、西班牙和巴西本来有机会成功,但是它们被各自的缺点限制住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中,有些缺乏强有力的本地企业,或没有内化的产品和工艺流程,或企业对主导国际销售渠道的诚心不足,或缺少充分且进步的生产要素,或内部竞争不够激烈等。 阶段三:创新导向 当国家进入创新导向阶段时,许多产业已出现完整的钻石体系。在这个阶段中,钻石体系的所有关键要素不但发挥自己的功能,而且交互作用的效应也最强。 呈现锐不可当的竞争力。当国家处于创新导向阶段时,各种产业和产业环节中的竞争开始深化与扩大,代表这个国家的特殊环境与历史文化传统特色,也在特定产业与产业环节中出现。由于个人收入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对便利的需求增强、国内竞争激烈,消费者的需求也更加讲究了。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也以自己强劲的竞争实力,影响着相关企业与国内客户的精致化。许多产业因为蓬勃出现的新企业而加速改善和创新的步伐,重要的产业集群开始出现世界级的支持性产业,具有竞争力的新产业也由相关产业中产生。 产业处于创新导向阶段时,依赖生产要素而形成竞争优势的情形越来越少,许多产业也在升级过程中,摆脱了生产成本与币值汇率的威胁。产业虽然没有生产要素优势,但能在不利因素的刺激下创新,产品与制造技术也不断往前推进。大环境中,更高级的基础建设、研究机构与更具水平的大学体系也在形成中。这些新机制不但保持自我强化状态并创造高级而专业化生产要素,同时也与特定产业形成联系,营造出锐不可当的气势。钻石体系正在产业与产业集群中发挥自我强化功能。 这个阶段被称为创新导向阶段,原因是企业除了改善国外技术和生产方式外,本身也有创造力的表现。本土企业在产品、工艺流程、市场营销和其他竞争方向上已经接近卓越的程度。同时,如果有相关产业的支持,本国有利的需求条件、坚强的供应商产业基础、专业化生产要素,可以让企业持续创新,它们的创新能力又形成其他新产业出现的原动力。 投资国外的阶段。当国家经济处于创新导向阶段时,企业会转战国际市场的差异化产业环节。它们的竞争虽然离不开成本,但竞争方向却从生产成本转至生产率上,因为它们更强调先进与高级的技术表现。同时,企业也开始逐步撤出价格竞争或比较简单的领域,并将这些领域让给其他国家。 这个阶段的企业除了有自己的全球化战略并逐步铺设国际营销与服务网络之外,还搭配已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活动,并采取国外设厂的制造方式以降低成本,并加强对当地市场的影响。这些企业活动显示出创新导向阶段就是投资国外的阶段,而这些表现与钻石体系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很大的关联。 垂直深化发展。当国家进入创新导向阶段时,国内产业可以朝好几个方向发展。当一些率先进入这个阶段的产业发展出高层次竞争优势时,这些竞争优势也在发展过程中扩散到其他相关产业。就这个方面来说,产业集群会以垂直深化的方向发展。下游产业的产品竞争力会带动上游、供应产业(包含机械设备业);同样的活动也可能是由上游延伸到下游。这种情况最初只在国内进行,然而只要经济体系健全,很快就会扩张到全球竞争。垂直深化的产业集群也许是由生产要素导向或是投资导向形成,而一旦出现深化现象,即代表这个国家的经济已具有基本的创新能力。 横向水平发展。创新导向的第二个方向是,产业集群由纵向转为横向的水平式发展,形成更新更大的产业集群,这一步是由既有的企业或新加入的企业共同推动新产业而形成的。当国家生产力的提高并非依赖极少数产业的出口表现,而是由各种类型的市场表现撑起时,这个国家的经济正在发展。这个方向的发展过程会减少经济危机,原因是国家不再受少数产业的影响,企业也因专业化需要而朝向生产力更高的产业环节推进,生产力低的活动则逐渐移到海外进行。当产业处于纵向、横向交织发展状态中,企业有非常多改善和创新的路径可以提高本身的生产力。水平化的发展方向也会创造更多跨产业的扩散效应,使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过程更扎实坚固。 服务业走向国际化。创新导向阶段的另一个特色是:受到制造业发展的刺激,国内的优质服务业也将实现国际化。当国家处于生产要素导向和投资导向阶段时,该国服务业很少能在国际市场上抬头。唯一的例外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海运业,或海外工程建设产业的一些产业环节。反过来说,国家经济处于创新导向阶段时,服务业会因先进企业对市场营销、工程顾问、测试业等更专业化的服务需求而蓬勃。工程顾问、广告等高水准的服务业,会因更专业的人力资源和生产要素需求而出现。本国服务性企业会随制造业的国际化而走向海外。高学历、高收入和专业化的消费者,也需要更专业的服务,而本国需求正是服务业创造国际空间的根基。 和前两个阶段相比,创新导向阶段特别强调高质和富裕,同样使得高级服务业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不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能否顺利产生,仍必须有其他条件的配合,在这方面,美国和瑞士的表现就很成功,德国与意大利就逊色许多。 当国家经济处于创新导向阶段时,对总体经济的变动和外在事件影响的免疫能力也最强。处在这个阶段的产业,因为竞争焦点放在技术与产品差异上,成本与汇率变动的打击有限;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也能减轻环境变动的影响。有竞争力的产业更因本身的多元化,而避开了它对任何单一部门的过度依赖。 政府要无为而治。处在这个阶段的政府,角色也不同于前两个阶段,政府的政策应该放弃过去干预产业的做法。如果政府继续执行资本调度,采取保护、设置产业进入门槛、出口补贴等直接干预行为,只会打压以创新为竞争基础的效率。刺激创新的冲力、培养创新的技术、发展方向的取舍等大多数活动,此时应该交给民间部门负责。当一个经济体走向深化和多重方向时,政府不可能再掌握或控制既有和新发展产业的动向,而国际化程度高的企业越来越多,也减弱了政府的指引作用。此一时刻的政府应该做一些间接活动,诸如刺激或创造更多更高级的生产要素、改善国内需求质量、鼓励新商业出现、维持国内竞争热度等。另外企业则应自行扮演更积极创造生产要素的角色。 在19世纪前半叶,英国已经走到创新导向阶段。美国、德国和瑞典则是在21世纪先后进入这个阶段。70年代的日本和意大利也处于创新导向状态,不过对意大利而言,它的北部地区可能从12世纪初就已进入创新导向阶段了,只是当时的产业内容与今日是完全不同的。 阶段四:富裕导向 如果能持续国家发展动力、充分发展本国优势,那么应该可以顺利通过竞争优势发展过程的前三个阶段。国家的竞争优势会越来越激烈,有竞争力的企业与产业也会越来越多,跟不上步伐、生产力低下的产业环节,也将被淘汰。 社会价值挂帅。富裕导向阶段的情况与前三阶段正好相反,这个阶段是经济走入衰退的局面。主导这个时期的力量是前三个阶段积累下来的财富。但发生的问题是,处于富裕导向阶段的国家,既有的财富并不足以支撑经济本身的需要。形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投资人、经理人和员工试图拒绝新的转变,持续投资和创新的行动也已不再,经济发展的步调被打乱。此一阶段的国家经济目标也与过去不同,重心放在社会价值上面,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社会价值其实是根植于经济持续进步的基础上的。 进入富裕导向阶段后,企业也开始丧失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会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国内的竞争活动衰退、经营战略由积极转向保守、企业再投资的意愿降低、大企业左右政府保护政策使自己与竞争者隔离。另外,赤手空拳打天下的第一代企业家逐渐凋零,取代他们的是习惯在体制内活动的新生代经理人。企业、工会相继失去冒险精神,也缺乏竞争的热情,创新冲劲与敢向成规挑战的勇气也不复存在。员工因收入提高、视野开阔,而不再热衷于工作。劳资之间也为了维持自己既得的权利,关系日渐僵化;劳资的互不相让又成了改善生产力的根本障碍。 处于这个阶段,人们对其他领域的工作兴趣远大于产业界。实用主义的教育观念逐渐消失,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疏忽,又造成教育水平的下降。社会对创造生产要素的投资比例大不如前,其他领域的投资反而抬头,而国家对有钱人课以重税的趋向,又压制了人们的投资意愿。总而言之,富裕导向阶段的最大讽刺是,产业投资表现不但不足,而且还在慢慢衰退中。 处于此一阶段的国家,过去成功积累的资金也使国内资本市场结构出现改变,投资人的目标从积累资本变成保留资金。经济体系创新速度减缓,又造成产业投资利益不如从前。资金因此流到土地等不动产上面。 经济活力开始下降富裕导向阶段的另一个特征是企业并购。因为企业拥有的资金已超过内部需求,但又不愿意冒险投资成立新企业,自然将目标转移到并购其他企业上。并购同时也反映出企业不愿竞争只求稳定的态度。对企业而言,并购造成了一个不必成立新公司也能持续发展,或是在现有产业中扩大自己实力的假象,然而并购活动对产业创新的伤害大于帮助。 由于客户忠诚度和市场占有率不会一夕之间消失,处在富裕导向阶段的国家的经济衰退情形开始时并不明显。然而当高生产力的产业和产业环节失去既有优势时,既有的产业集群将如滚雪球般被解构。这个解构过程是,不再创新的产业变成上游供应产业的负面客户,也不再是下游客户创新进步的媒介。这种情形一旦发生,一度撑开的经济将受到限制,基础产业和下游产业首先失去竞争优势,接着零配件、机械工业也丧失了竞争优势。在这一过程中,产业可能因为国内的特殊需求,或在实力强劲的特定相关产业支持下,迸出几波竞争力火花。而其他不断进步的外国企业则凭其新起的竞争优势,开始购买富裕导向阶段国家的企业,并将它们纳入自己的全球战略中。外商也在这个国家建立子公司,导致当地公司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逐渐流失到外人手中。 当企业无法维持高层次竞争优势时,本国许多产业的规模也会缩小,重回价格竞争的战场上。工资增长缓慢和失业率升高,也使得企业降低改善生产力的意愿,进而放弃国外市场。当个人收入低于其他发达国家时,国内市场的需求质量和挑剔程度也开始下降。一个讽刺的现象是,处于此阶段的国家,能够维持竞争优势的产业,必然是人力素质和技能不逊于其他发达国家但薪资相对较低的部分。不过,由于经济停滞的压力越来越大,劳资间的关系越来越差,创新行动也越来越弱,易攻为守的企业,心情日渐沮丧,向政府求援的声浪也大量增加,结果对产业发展又造成更长远的伤害。 维持优势的四类产业。在创新导向阶段,国家的创新和竞争优势都处于巅峰状态,富裕导向阶段的情况则刚好相反。能在这个阶段仍保持竞争优势的企业,大致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本国仍维持高水准和高级需求的产业。这类产业是靠国家过去积累的财富而存在,像个人资产、高收入、奢侈需求。服务业、娱乐业、以便利为导向的产业等就是其中几个例子。第二类产业是该国长时间投资特定领域所形成的,这些领域包括基础科学、艺术、高级专业化教育、充沛且高水准的人力资源,或是如健康医疗、国防等社会开支的领域。这些有历史背景的财富,表现在产业上如生物科技、教育服务、太空科技、国防武器等。第三类产业是具有抢先进入优势的产业,它本身具有品牌忠诚特性(如香烟),或是长期不曾发生重大变化或技术不连贯现象。第四类产业则是该国保有初级生产要素优势的产业。这四类产业的共通点是富裕,富裕是这个阶段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在富裕导向阶段,服务业所扮演的角色很复杂,由于许多服务业的竞争是属于本土化多国竞争性质,必须通过在当地设立分公司的方式进行。在中,服务业在国际竞争的消长并不如制造业大。因此,处于富裕导向阶段的国家,服务业占国家收入的比重往往继制造业之后快速崛起。由于财富会创造有利的本国需求条件,有些领域的服务业(或与其相关的制造业),甚至还会继续扩张。不过,由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本身就在发展中,要定出它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并不容易。而且,服务业在国际上的成功不表示制造业开始衰退,比较正确的说法是,某些服务业的表现,会反映出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 两极化的表现。富裕导向阶段会导致经济衰退,因为处于这个阶段的产业竞争优势,并不足以支撑生产性就业、维系生活水平的需要。处在这个阶段的国家经常会有两极化的表现。首先,它是一个富裕国家,它的企业和人民在享受过去努力成果的同时,资金与财富毫不匮乏,这也是每个国家长期努力想要达到的目标。处在这个阶段的国家,可能对国内的产业投资不足,但在海外投资却出手大方。另外在对外投资活动上,本国企业也逐渐从延伸本国力量或技术输出(这是创新导向阶段最常见的活动),转变为纯粹的资本输出,本国企业可能运用资金买下外国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但是经营管理上仍是完全交由对方负责。 富裕导向阶段的另一方面,则是一个暮气沉沉、委靡不振的国家。这个阶段的许多企业会有接二连三的问题,失业压力持续上升,生活水平也不断下降,社会福利费用大幅超过经济能提供的程度。对有钱人课以重税似乎成为解决国家财政问题的唯一可行办法,但这又伤害到的投资意愿。这段衰退过程可以拖延一段很长的时间,直到经济出现新的撞击为止。 虽然以上研究作者没有具体探讨中国面临的问题,但是研究对象中包括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等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读懂北京的那些人、那些事,关注解局北京(微信号ID:zhongnanhai1921)可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li_yuan]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867860
播放数:1443962
播放数:497051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科技发展程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