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影评-2,在哪看得到准确的?

如何成为百万富翁2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财富测试:看你能否成为百万富翁(2)
财富测试:看你能否成为百万富翁(2)
  第三题 Question 3
  主持人 question-master
  你到目前为止的表现很令我吃惊,请听第三题&&
  对于未来市场的走势,你觉得哪类人的预测更准确?A. 经济学家的预测;
  B. 百家证券机构的综合预测;
  C. 占星师的预测;
  D. 市场沉默期时身边绝大多数人预测的反方向。
  投资者 investor 选 D。
  主持人:这么肯定?你答对了!
  投资者:当然,回答这个问题我很有自信,因为我天天都在关注这些预测。在全球金融危机前,提前做出预警的经济学家很少,而预测出2008年A股大熊市的经济学家更少,等到了年底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到中国实体经济时,这些经济学家的论调就更悲观了,但A股却上演了绝地大反弹。
  当然也有一些优秀的经济学家对经济事件发展方向的判断很准,但是由于时机把握不对,仍然受到质疑。比如对于国内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国内外早有经济学家预测出来,并且把危机爆发的过程都准确的描画出来。但就是由于太超前了,反倒一度落下笑柄。
  其实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身的惯性,这种惯性更多的是由人们的情绪这些非理性因素主导,是理性的经济学解释不了的。也正因为如此,不能根据经济学家的预测来判断市场。但我还是很爱看一些经济学家的文章,他们对经济现象的解释确实有助于提高我把握市场趋势的能力。
  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体部分,按理说他们的判断应该没错,但我看到的事实恰恰相反。记得有一档电视节目曾每天播报综合百家证券机构意见的市场走势预测,可预测的准确度比起天气预报差太远了,后来这部分节目被取消了。更有趣的是翻看证券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我经常会发现某些券商报告中的观点突然转变,而且支持不同观点的理由都是相同的。比如说5000点的时候预测指数会回调,因为&经济过热会有紧缩政策出台&,但当指数涨到6000点时,就开始预测下一步将涨到8000点,理由依然是经济热度不减,而把之前负面的说法给省掉了。我觉得正是由于证券机构离市场太近,反倒容易被市场情绪感染,而市场走势本来就是多方博弈的结果,证券公司在信息方面的优势有时变成了劣势。
  我在研判证券机构的预测结果时,通常会将他们的分析逻辑重新思考一下,有道理的加以吸收,认为逻辑不是很清晰的,持保留意见,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对于经济学家的预测同样如此。独立判断的依据,一是来源于自己的知识,二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我对于后者更为看重,所以我选择了D。
  回顾一下近两年来市场的牛熊转换,当2007年指数处在6000点时,市场上的声音变得沉默。曾经在3000点、4000点、5000点的时候提示风险高而看空的人不说话了。看多的人还在看8000点、10000点。更多的人开始恐高但仍认为指数继续向上,接着市场急转而下。而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不断有人说在3500点、3000点、2500点抄底,结果总是抄到半山腰。等到指数跌到1600点的时候,没人再说抄底的话了,有些人还在预测下一个点位是1300,更多的人已经觉得价格合理了但仍预测指数向下,这时超级反弹开始了。
  我认为这种现象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以2008年年的大熊市反弹为例:当市场处于沉默期,也就是市场已经&死&了,多空博弈没有了。空头继续做空的动力不足,因为大部分多头已经心死,不接盘了。而多头也不可能在深度套牢的低点上再&多翻空&,既然没有人做空,那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只能做多,反弹开始了。2007年的大牛市转折是同样的道理,这有点像我们经常看到的波浪和弹簧的运动,每当到一个高点和低点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短暂的静止期。
  D这个答案最能体现出人性的弱点,也就是随着别人的贪婪和恐惧大多数人也变得贪婪和恐惧,内心变得脆弱,理智的思考完全屈从于外部的压力。这正给了少数内心强大的人以可乘之机,他们通过捕捉到别人的人性弱点独立做出自己的决定。任何市场都是弱肉强食,投资市场更是如此。
  当然,这个规律最适合于单边的市场,因为只有在这种市场形态下,静默期仅出现在高点和低点上(震荡市里任何时间都是喧闹的)。不过也正是单边的市场出现趋势转折时,才会让普通的投资者真正赚钱或者赔钱。
  对了,我还没说为什么不选C,主要是因为我不懂星象学,虽然有人说很准,但我不会去考虑。
  第四题 Question 4
  主持人 question-master
  恭喜你连过三关,你的初始投资基金账户上已经有了30万,你是选择继续答题还是放弃,如果放弃你可以稳获30万,但如果接下来答错了,你将一无所有。
  投资者:我选择继续答题。
  主持人:选择一只股票的时候,你觉得谁的建议最值得听取?
  A. 分析师;B. 股评家;C. 知道内幕消息的好朋友;D. 妻子。
  投资者 investor 我选 D。
  主持人:正确,为什么?
  投资者:这个问题不难。我也是吃过很多亏才得出这一结论的。在最开始炒股的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该买哪只股票,于是经常会听一些卖方分析师的建议,比如某某板块和个股近期表现活跃,值得关注。也会一有时间就打开电脑上的交易软件,按下F10来看看各家机构对某一上市公司的评价&&是大胆买入?还是持仓观望?或是立刻沽出?
  后来我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在这些评价语言中,几乎看不到立刻沽出或赶紧出手此类鲜明有效的建议。特别是对于我持有的一些公认的蓝筹股,从 6100点飞流直下1600点的过程中,总是会听到&建议持仓观望、长期值得关注&这样模棱两可的话,最后只能默默吞下股价被腰斩的命运。不过想想中国神华H股被预测到101元的神话(也是出自卖方分析师之口),就觉得我所听到的建议还靠谱点。
  我进行了一下换位思考也就想通了,卖方分析师是不会搞坏与其必须继续分析的公司之间的关系的,而他们的消息来源也都来自上市公司的公关出口,得出的结论当然会相差不大。这和媒体记者与官方信息来源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所以你永远不会从分析师那听到&赶紧出手&这样的建议。
  我对于股评家的印象一直不好,我有时觉得一些爱抛头露面的股评家特别像电视购物中那些&雷人&的推销员。股评家的工作好像总是出于两种目的:一种是做&庄托&,另一种是混出名声来好代客投资。这两种目的都让我反感,我不会买别人拼命向我推销的东西,也不会把钱交给一个爱出风头的人,真正的大师是先做出成绩再让人挖掘出来而成名,而不是先出名,再谈成绩。
  2005年开始的最近那波牛市,造就了一批网络&股神&。不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熊市来临时,昔日的&股神&都销声匿迹了,连声招呼都不打,大有&我先撤,兄弟们顶上&之势。最近随着股市回暖,好像又有一批网络活跃分子出现,对于这些网络股坛&高手&,只能辩证的来看,交流可以,忽悠人没门。
  我相信,绝大多数散户买入的第一只股票是听朋友、同事或亲戚推荐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声称自己有内幕消息或有过成功投资经历的人更是奉若神明,我也曾如此。但后来我发现,那些有传闻的上市公司股票并没有给我带来正的收益,反倒让我买在高位上。经过长期反思,我对内幕消息形成了两种认识:一是提供你内幕消息的人可能是在如厕或者倒垃圾的时候偶尔听到消息;二是当这所谓的内幕消息传到你耳朵里的时候,其实在圈内已是老掉牙的公开新闻了。假如你真的有精力去核实内幕交易是真是假,那早就错过了买入的时机。
  于是,对于与我利益不相关的人推荐的股票,我已经不再相信。所以我会听我妻子的建议买股票。除了利益相关和信任外,我妻子是很多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而且她身处的圈子都对生活品质要求不低,这有助于我判断哪家上市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得到了肯定。此外,我妻子也有过开店经历,她会以合伙人的角度而不是投资者的角度来观察一家上市公司。
  第五题 Question 5
  主持人question-master
  很好,你的初始基金已经增至50万元,请听下一道题&&
  你认为哪种投资方法能有效地帮助散户成为成功投资者?
  A. 价值分析法; B. 技术分析法;
  C. 价值分析和技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D. 自我实践分析法。
  投资者:这个问题好像有点难。
  主持人:你可以选择求助场外观众或者去掉一个错误答案。
  投资者:我选择去掉一个错误答案。
  主持人:去掉 C。
  投资者 investor 我选 D。
  主持人:恭喜你,答对了!说说理由吧。
  投资者:这道题确实不容易作答,价值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是证券投资中两种重要的方法,也都有成功的实践者,所以我不会否认这两种方法的价值。但是我认为,机械的实践任何一种投资方法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都是拔苗助长。
  拿价值分析法来说,就是要寻找好的上市公司,并长期持有。但什么是好的上市公司?不仅要看过去,还得看将来。巴菲特在买入一些公司后可以改变这家公司,可以真正掌握这家公司的经营情况,但普通投资者肯定做不到。所以我们现在实践价值投资过程中缺少了重要的一环。连彼得&林奇这样的投资大师也提倡频繁的换股和买卖操作,而不是买入一支股票就持有不放,概因他可以判断出一家公司的好坏,却无法影响公司的未来经营。
  相比于价值分析法,技术分析法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似乎更可行也更公平,因为他面对的是量价关系,而不是无法掌握的公司秘密。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技术图形只是描绘出过去的走势,却无法展现未来的趋势。如果一味的沉迷于技术图形分析,而对于其背后的原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这就相当于内力全失的武功高手虽然还有花哨的动作,却无法实现克敌制胜。
  有人说技术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择时,价值分析可以帮助择股,但我不赞同这种简单的划分。我一直觉得自己买卖股票的时机把握不准,就曾一度钻研某种技术分析法,虽然牢记住了几种技术形态,却发现在实战中毫无用处,因为我对影响当时市场走势的经济规律毫不理解,也就无法在恰当的时机把握住大趋势。我也曾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好公司,比如某家航空公司,我赌人民币升值能减少债务、赌油价下跌会降低成本,这些我都赌对了,但却没意识到金融危机对上座率的严重冲击,更没想到这家公司居然因金融衍生品套保而巨亏。
  那是不是把技术分析和价值分析有效的结合起来就可以帮助我们成长为成功投资者了?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实践中这样的很难见到。大多数投资者、即使是很成功的投资者,也只擅长用一种投资方法,也许技术派和价值派这两种派别本身就是针锋相对的。所以对于C这个答案,我非常犹豫,幸好你排除了它。
  尽管我在利用技术分析和价值分析操作股票的时候都遭遇了失败,但我绝非否认这两种分析方法,只是因为我还没达到可以自如掌控这两种方法的那种高度,所以我建议一般投资者不要一开始就将自己局限在僵化的投资模式中,这并不利于自身的成长。
  普通的投资者要想成为成功的投资者,最重要的不是固定遵循某种投资方法,而是通过在不断实践中积累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操作哲学,这也是一个逐渐认清自己的过程。我不会每天都买卖股票,但我会每天都盯盘,并且做出预测,找出自己预测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我会不时的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政策导向判断接下来的市场趋势,并不断修正自己的判断。我也会长期盯住某几只股票,关注他们的公司信息和财务数据,然后捕捉他们的走势规律。长此以往,就自然而然对市场产生感觉,也对自己有了充分的认识,这也就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自我实践分析法。
  第六题 Question 6
  主持人 question-master
  你离拿到大奖越来越近了。
  请听第六道题:
  你认为从哪里获得的财经对投资最有帮助?
  A. 海外财经媒体; B. 国内商业化财经媒体;
  C. 证券类报纸; D. 晚7点的中央台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
  投资者 investor 我选 D。
  主持人:这么快?不再考虑一下了?
  投资者:不考虑了。
  主持人:恭喜你,答对了!你不觉得你的答案很突兀吗?
  投资者:我没觉得。你以为我会说海外财经媒体?海外财经媒体看起来很专业,内容上也具有国际视野,但他们在判断中国经济问题时错误太多了,而且都是关键性的错误。他们以前抛出过&中国崩溃论&,讲过中国的银行业都要破产,结果呢?如果你把海外媒体的言论信以为真,就会错失投资获利的大好时机。
  海外财经媒体之所以老犯重大错误,一是因为他们不懂中国国情,二是因为他们雇佣的经济学家和国际投行分析师习惯于戴有色眼镜看中国,或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发表言论。由于他们占有很强的话语权,所以往往能够得逞。比如高盛在2008年油价接近历史高点时曾预测过油价还会涨到200美元,这制造了通胀恐慌,引诱中国企业买入商品保值,而自己却顺利逃顶。再比如在去年末今年初的时候,高盛发表一系列言论来做空汇丰,导致港股暴跌,然后自己成功抄了个大底。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财富测试:看你能否成为百万富翁(2)相关推荐
[财富测试:看你能否成为百万富翁(2)]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89027" data-title="财富测试:看你能否成为百万富翁(2)" data-image="">创业测试:看看你的选择能否让你成为百万富翁(2)_青年创业网
创业测试:看看你的选择能否让你成为百万富翁(2)
  选择A的人:
  将马认为是自己的老朋友的人,可以肯定的是,你的财运亨通,事业愈做愈大,财源滚滚,是个大财主哦!百万富翁非你莫属。
  选择B的人:
  狗狗给人的感觉是很亲切而且朴实的,选择这一类型的人,说明你能默默地工作,脚踏实地,能有一些积蓄。但一攫千金的生活却不太可能。储蓄存钱能够有保障。如果不懈努力也能成为百万富翁,但是希望并不是很大。
  选择C的人:
  只要你肯努力去付出,就一定会成功,百万富翁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关键在于是否你能够让自己保持奋斗的动力。
  选择D的人:
  这一类型的人要小心了,因为你可能辛苦工作一生,却与大富大财无缘,真的是不无遗憾!但日子还要照常过,不要灰心,继续埋头工作吧。
申明: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至互联网,所转载内容及图片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投稿删稿联系邮箱: &青年创业网首页 &创业投资有风险请谨慎操作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榜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第2页 :她的钱主要是靠理财产品生钱
  现在说有钱人,一般先提家里有几套房,那会,会主动去买商品房的人很少很少。
  我妹英语特别好,上高中时,就已经打算出国了。后来她考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研,两年读下来,全部费用是50多万。
  我妹从没打过工挣过钱,所有的费用都是我姨支付的。而且在我妹留学回来后,我姨手里还有50万,这个时候,她还可以在南三环全款买下一套两居新建商品房。
  不过房价已经开始上涨了,我姨一直想等价格低点再出手,结果一直等到现在。
  其实我姨从来也没特意隐瞒她的财产情况,只是大家关注点不一样,理财什么的没人和她聊。
  我娘的关注点是如何花钱,我姨的关注点是如何省钱,如何让钱生钱。
  90年代的股市,我姨投了几万进去,套了8年,那会儿炒股的人,大多要被套8年。
  我姨一辈子都在把钱从这里挪到那里,寻找好点的投资机会。
  北京郊区建的几个影视城,我姨差不多都曾是投资方之一,当然只是投个几万块。
  我总结我姨的理财方法,一是要保证安全,本金不会损失,利息比银行高就行;二是分散投资,把钱分成好几份,分别投不同的地方;三是高风险的,最多投一份。
  我姨现在也炒股,她还是只拿那几万炒,当个玩乐。
  她多数的钱都在买银行理财产品。我姨和我说,她的钱主要是靠理财产品生钱。
  我妹留学回来后,这短短几年,我姨连攒带投资,马上又要到100万了,我真挺佩服她。虽然错过房地产,让她没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有钱人,但我还是觉得她理财很成功,是一个普通人可以效仿学习的榜样。
  我姨和我娘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财态度,有趣的是,她们两人互相羡慕。我娘觉得我姨家有钱,我姨觉得我娘活的快乐。我姨似乎更羡慕我娘,她经常说自己这辈子太冤了,什么都舍不得,还要操心很多事,有时说着说着还能流下泪来。但真要让她像我娘那样过日子,她又不说话了,肯定是做不到啊。
  我吧,就比较喜欢我姨这种,我觉得我在省钱这事上绝对和我姨有一拼。不过我就没有她那么多的抱怨,我觉得不买东西也挺好的,物质少了,心轻松。
  同学们,你们更赞成哪种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陈大伟)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万富翁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