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1单机好玩吗好玩吗?我觉得不是很好玩。特别是开飞机的时候特无聊

战地1深度试玩心得 战地1特色优点解析 战地1好玩吗_
我的位置:>>>
战地1深度试玩心得 战地1特色优点解析 战地1好玩吗
发布时间: 10:54 () 作者:1forever4u 编辑:售梦者
这次战地1beta测试显然只有一张图两种模式,但是不管怎么说,以小见大还是可以的,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下本代作品的特色优点。
这次战地1beta测试显然只有一张图两种模式,不管怎么说,以小见大还是可以的,b测吊足玩家胃口是好事,依稀记得hl测试时把游戏大部分玩法装备都露出来了结果落到个战地4dlc的地位,这次正统战地序列dice果然还是矜持地仅仅给大家看到一个冰川一角。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战地正统系列每一代都是一个革新,其中最为突出,可谓是在游戏界卷起了轩然大波,而这次的战地1,革新或许是把被人遗忘的题材&&一战,拿出来认真的做了一个游戏。
也许玩过且玩的较久了历代战地的玩家玩起战地1总会看到前几部战地的影子,夸张的还会说战地1是战地4的dlc,其实我一开始玩的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确实认为无论是手感还是玩法我之前早玩的不要不要的了,但玩了一阵子之后发现,这代战地,不管是对于战地4还是3来说,都完全是另外一个游戏。
相对的我认为这代战地更接近于以及初代,毕竟从3代开始战地俨然变成了某种&娱乐游戏&,失去了一开始战地所表达的内容,也就是玩家之间的配合,食物链型的压制,还有随时丧命的高度紧张的战场&&不得不说这代b格要比前两代高一些,后面会说到。
优点1:报点机制的改革。依稀记得战地4里的全方位报点,q一下还是开一枪,地图ui都能够有一个大大的红点。你可以说这是现代战争,有红点正常,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轻而易举的红点让战地4就是一个有载具地图大点的cod。
这代取消了开枪红点,q一个人也要费个老劲,你可以说是这代没有消音要和谐,这代是一战科技不发达,但是毫无疑问这代的报点机制会让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人过来,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暴露,但是各位平心而论,这种报点机制好玩吗?我觉得很有意思很硬核,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游戏过程是这么过瘾。
有人说在虚拟里找现实都是有病,但要知道的是在虚拟中稍微带一点现实比纯虚拟要来的好的多,这代战地我认为做到了
优点2:载具无敌。什么,我竟然认为载具无敌很好?没错,虽然这是夸张手法但是我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为什么坦克不能完虐步兵?更何况这是改变了世界战争历史格局的一战坦克。就拿战地4来说,一开始的脑残筒小队秒杀一切载具的时候没人觉得好玩吧,坦克变成一个铁王八,谁开谁傻逼。
这代坦克可谓是陆地王者,可以轻松干掉视野里的一切步兵,但还是一个对手:另一辆坦克。这代的坦克优势虽然对步兵是一种压制,但为什么不能抛弃之前的玩法而讲究步坦协同呢?总说什么怕战地1没有一战的气质。坦克并非无敌,孤单的坦克不能打不过有步兵掩护的坦克,同样的步兵也难以离开坦克而生存,做好队友之间的配合才能赢得胜利。
优点3:载具种类可共选择。说到这个就不得不说这一代同类载具之间的不同型号是存在互相克制的,飞机不提,就坦克而言自行火炮(姑且这样叫)是可以轻易击毁视野内的坦克的,而转角小却又容易被近身的坦克甚至步兵消灭,而单人坦克虽然面对步兵可以轻松搞定但碰到马克型又要皱皱眉头,因为你一个人既要又要打步兵,但是人家可是有一身机枪啊。要赢得胜利要结合不同的地图以及对手而选择不同型号的载具,这是一种博弈
优点4:较为平衡的步兵武器。不得不说,我之前还一直担心如果自动武器太多拿岂不是没有人拉大拴了?但是b测的时候我松了口气,自动武器的种类就算再怎么怎么多怎么怎么流弊也无法撼动大拴的地位,因为你并不能打到大拴打你的位置。
自动武器的手感大家都知道了吧,近战还可以但子弹太少,同样远距离甚至中距离都是吃力,听到piapiapia的猎鸡手的声音(似乎不只是狙有这个声音,大拴和半自动也一样有)都可以把你吓个半死,而且你甚至不知道是哪里打过来的,因为报点机制改动了。这里还要提一下这代对于听脚步是需要下功夫的,因为有时候真的很有用。
基本是这么个情况,射速越慢更有远程优势,全自动就只能打个巷战了。还有战地4里的被人诟病的机枪,这代也没有什么优势,原因很简单,相对爆破兵的冲锋枪,机枪并没有刺刀。不得不说这代刺刀很关键,板载冲锋结合了位移技能以及秒杀特性在武器不怎么能秒人的战地1里是个重要组成部分
优点5:宏观上的进步。不管是终于不是网页游戏啦~还是酷炫的客户端恰到好处的bgm都提高了游戏的b格,同样优化也不错,660都能中效60针不是盖的
优点6:载具乘坐动作。一个前作根本没有的东西在这一代终于有了。载具动作好不好?反正我每次在枪林弹雨中扒进坦克里时都觉得莫名地激动。还是那句话,稍微现实点的虚拟是好的,现在这种上车方式我觉得不错,恰到好处的动作长度且能够被打死,无疑是加强了游戏的代人感
优点7:一些加强代人感的小细节。碰到铁丝网是会掉血的,窗子还有门按e可以推开,按shift确是直接锤开,枪面的反射,大拴换弹时的按住弹出子弹的手指。这些细节你有可能根本没有发现,但它确实存在且等待你发现的
优点8:不再是脚本的破坏效果。这里说的脚本并非指前作全部都是脚本,即时演算还是有的,但是对于某些大型的破坏,比如上海大楼倒塌还是仅仅是一栋房子的倒塌,都是之前设计好的该怎么怎么塌,于是会出现在脚本演算过程中你人在房子里还不是即死的,还能活个一秒随后就是死。
不能说不去讲究游戏引擎问题的客观事实,但这代无疑是对房屋破坏多了几个点的改进,破坏的受力点多了几个,也不再是前作炸几面墙就能炸一栋房了,这次你要多炸几次。同样也要提一下载具,坦克这次破坏效果不够出色但飞机毫无疑问是很出色的,不同部位的伤害能够造成不同的破坏,从而影响操作。坦克的话我觉得受到打击的不同效果不尽如人意
优点9:符合史实的狗斗。好消息,战地系列从二战到现代战争所延续的一战狗斗方式终于在战地一中出现了,我不是飞天狗,但这是没有aa没有加速的一战狗斗才最为真实,报点机制的修改让飞机的生存更好,但是却更加容易被fighter干掉,因为你无法知道后面什么时候出现的飞机。不过我觉得是不是可以给飞机加一个新武器:钩子,我觉得这样也会很好玩的。
优点10:自由变换的天气系统。天气系统不是战地的先例,也不是游戏的先例,但这次的天气系统确实战地系列的一个先河。我本以为这张沙漠图只有闹腾的,但我又发现实际上这个图还是有大雾天气的。大雾的效果很好,周围随时隐藏着危险,同样地报点机制的改动又着实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士兵在外打仗能够遇见的一切。不止仅仅是一个外壳,某种交互性让人更有代入感,比如之前a测的下雨天气导致的衣服的泥泞和枪械的水珠。这次天气系统好就好在不是只是程序上设计好的天气(如恶心的阿曼湾沙尘暴),而是随时都会出现的你也许根本没见到的天气,也许这把你根本就是玩了一局原版图,或者这把又是大雾又是沙尘暴?随机性的一局让人兴奋。
优点11:手动修理的载具。是的,你可以在坦克里面修,不过换句话说已经没有自动回血了,于是我们现在要想回血必须要找个不会受伤的地方按x回血。载具不能硬刚,还是要猥琐些。同样的,现在不是全民扳手了,相对平衡,坦克在厉害,也不是无敌的存在。
开始说缺点,一个游戏没有缺点是不可能的,正所谓众口难调,有些事情你觉得是好的别人可能觉得不好,当然也有相反的。缺点这种事情比较主观,说的不对你们胃口的也不要太在意。
缺点1:b测内容太少。就一张图两种模式,虽然就ea的意思并不会在一次测试中放出过多的游戏内容,但这次测试为什么不能把之前a测的图也给我们玩玩?不说别的,至少让我们换换口味。同时我们也并没有在这次b测看到更有颠覆性的模式,虽然我们知道肯定会有的,但我们只想尝尝鲜,模式地图太少了我就打个几把就不想玩了,何况是个测试数据也不会保存,不过这仅仅是对于这次b测的缺点。
缺点2:7g的bug。虽然是b测,虽然我们知道迟早会改,但是我们依然知道下次更新又是多少多少g的bug。这次算是没有正统战地延续下来的长脖子了,但是我们的dice给我们装备了可以自由伸缩的枪带,还有翻墙后会让你上天,车车开着开着不见了的情况&&每次都会换着法子给我们不一样的游戏体验,越来越加深了我对寒酸引擎是个bug引擎的看法,只能希望公测以后bug少点了。
缺点3:枪械强行分类。不带瞄准的枪是一把,带瞄准的同样的一把枪又是一把,这样以来你是用有瞄准的还是没有瞄准的?当然是用有瞄准的了,那样很明显机瞄枪变成了前期或者只是前几把去用的枪了,这样一来岂不是这个游戏有一半的枪是废枪?可以看做是强行分一类枪而这样来填补一战枪械少,但是这样会不会让人觉得有些滥竽充数?毕竟战地系列对于枪械也是一个重头戏,但这次枪有点不过尔尔,当然一战背景是一个原因。
缺点4:枪械无法改装。其实这一点和上面的一点很像,因为枪械分类,所以就不能改装,然后我为了凑字数就强行分开来讲。但是毕竟这是一战背景啊,制式武器能够改装的部位乏善可陈,不过就算如此也并不是不能够找到符合时代背景的枪械改造部位,如果有,可以更精彩,如果没有,我们也不能说什么,只能说没有枪械改装是一个遗憾罢。
缺点5:马儿。相信电影&战马&让很多人知道了一战事情骑兵的重要性,因为技术原因,当时的骑兵是在坦克之下的对步兵威胁较大的一个存在。就是这样一个存在,跑的快,是游戏里最快的地面载具,对步兵的威胁也大,大家都知道被马蹄践踏的恐惧,但是除此之外,骑兵也不过如此。有这么几个点,第一个是强制第三人称,在马背上想用枪打人实在很难,抛开颠簸不提,不能第一人称瞄准实在很伤。第二点,砍刀只能砍你右边的人。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dice没有做出往左砍的动作,也可能是我没有找到方法啊,希望指出。第三,不能坐第二个人,其实我很想坐到别人的马儿身上,当然这是我一厢情愿而以。第四,没有更多能够选择的配置,当然也许是b测故意不给我们看,不过我还是很希望给马儿特别配置一套装备。
缺点6:意大利炮的各种问题。刚解锁了爆破兵的筒子,用的是很爽,无下坠的弹道能当狙,但是前提是你能架起来。平时架着倒是可以,但是某些地点,比如蹲b最爱上的房顶,你会发现你并不能架起来。房檐的存在让你趴着架好被房檐挡住,蹲着结果你并不能架,于是乎想在房顶狙击坦克根本变成奢望。同时还有,你架在关上的窗子前你会发现你根本没有手去开窗了,只能退后一下开窗重新架而延误战机。意大利炮作为步兵能在坦克碾压之下有一丝反抗的主要武器,dice还是要修改一些细节。
缺点7:永远颠簸的二号位。就各代战地而言,吉普车的机枪位永远是个问题,因为寒酸引擎的缘故,体量越小速度越快的载具会特别的颠簸,具体如何颠簸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这代吉普车的机枪在开动的过程中是如何如何的晃屏幕,这是个老问题了,不管是集合了延迟因素还是地形因素甚至引擎本身的问题,小车的机枪位在移动过程中永远打不到人。
缺点8:尴尬的fighter。这代飞机有三种,现在就讲单人小飞机,这架飞机对应的是4里面的歼击机。老问题了,对空专业飞机在净空后会有很长的一段贤者时间,你会发现在你干掉对面全部飞机后你会没有事情干,想洗个地却只能尴尬地看看自己弱鸡的机炮。这代虽然有三种配置给单人小飞机,但毫无疑问你依旧会很久无事可干,即使你解锁了最后的那一种对地火炮,长cd和弱鸡伤害也无非让你感觉不是那么无聊。是的,对空飞机没飞机打是战地系列老大难问题,我暂且没有想到解决办法。这条缺点个人主义严重,太过主观,不过我还是要表示我净空之后好无聊啊。
缺点9:死妈照明弹。就这样说吧,在战场是上刷照明弹的狙母亲死的并不安详。这代狙可以解锁一个照明信号弹,一颗可以点亮全场,两颗让你眼睛亮瞎,而且躲进掩体里同样屏幕里也会有光晕。本来作为一个狙撤离或者照明的掩护装备,结果现在变成了降低游戏体验的恶心事物,特别是在c点附近交火激烈的地带,一个狙在那里刷两边都不用玩了,什么都看不见而且特别刺眼。这玩意竟然可以补给,竟然补给速度这么快,竟然可以无限扔之前的不会消失,可怕可怖。&&|&&责编:王晔
&&&&近日,外媒IGN对DICE制作的《战地1(Battlefield&1)》进行了点评,结果给该作打出了9分的好成绩,下面一起来看看IGN是如何评价该作的。《战地1》&IGN评分:9.0&非常棒&&&《战地1》充满年代感的武器库和载具为该系列原本就很精彩的单人和多人游戏增加了非常独特的个性。&&&&《战地》系列标志性的大规模策略性作战在近现代略显原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下一如既往地展现了激烈而又震撼的效果。单人战役短小精悍,讲述了一段充满人性的故事,同时又让一战时期的技术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另一方面,多人游戏部分也充分地利用了一战时期的武器装备,为《战地》系列带来了微妙的改动,同时也保持了战场上应有的混乱和紧张感。&&&&《战地》系列的强项从来都不是单人剧情战役,因此《战地1》更加显得有新意。每个故事的诙谐和悲惨,都用同等程度的含蓄和温婉展现了战争和战争中的人们。游戏中的任务目标显得有点简单,并不能给人留下太难忘的回忆,但剧情与游戏规则的结合——比如占领据点和载具对战,则让单人剧情模式成为多人对战之前值得尝试的开胃菜。&&&&《战地1》并没有局限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而是采用了多个章节的形式带玩家体验了一战硝烟之下残酷而丑陋的事实。1个短篇前言再加上5个完整章节,每个部分都只需要30-60分钟就能完成,但每个章节都是一段真实的旅程,从西线的泥泞荒地到北非的炙热沙漠,体验着前线士兵的恐惧。由于剧情上穿梭于许多不同的地理和时间位点,致使整个剧情流程没能深度挖掘一战背后复杂的政治斗争。但有趣的叙事内容让本作免于堕入肤浅和平庸——显然,制作组是想讲述一战期间的真人真事,而非照本宣科地书写历史教材,他们在叙事上展现的力道和优雅可圈可点。&&&&序章任务,“钢铁风暴”用残酷的事实铺垫了本作的悲剧基调。玩家扮演美军369步兵团的多名士兵,这是一支全部由黑人士兵组成的兵团,我很高兴能在游戏中看到关于他们的故事,但真的希望他们能作为主角出现在完整的章节中,而不是短篇序章。&&&&玩家和战友们一起与德军展开对攻,在此期间玩家将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死亡,即使玩家凭借高超的技术始终存活在战场上,只要时间一到,系统依然会用略显奇怪的方式让玩家死,因为按照剧本,玩家必须死。“钢铁风暴”相当于教学关卡,玩家将了解射击、移动和装填弹药等基本操作,但与此同时,它也在提醒玩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重伤亡。&&&&这是一段悲伤的单人战役,或许它没有展现一战造成的恐怖创伤,但却很自信地舍弃了大多数现代战争题材射击游戏惯用的爱国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表现手法。当然,游戏中的确有一些英雄主义,但《战地1》却一点都不虚伪,用可信的真实场面体现了战斗的残酷和战士的勇敢。每个章节都是从细节之处见宏大。始于平凡&&&&第一章“泥潭血泊”是所有章节故事中最平凡的,玩家扮演的是Daniel&Edwards,一位坦克班的新兵,驾驶英国Mark&V坦克穿越德国阵线进入法国康布雷地区。这是我们非常容易联想到的一段故事。故事本身并不算糟,但是Edwards这个角色非常苍白,他的任务内容也很平常。在开往康布雷的路上不断占领据点,可以认为是多人游戏模式的开胃菜,让玩家熟悉基本规则和坦克操作。但关卡和路线设计并没有给叙事带来更多空间。&&&&Edwards按照俗套的成长路线,从驾驶坦克的新兵成长为自己坦克小队的重要角色,不仅需要驾驶和维修坦克,而且还需要出舱步行侦查,最后在一片空地中对抗大批敌方载具。虽然坦克操作沉重笨拙,但却感觉很真实而且很紧张,最终的载具对决场景是第一章的高潮时刻。这场战斗让我手忙脚乱、紧张绝望,不停地将自己的Black&Bess号驶入/驶出掩体,而且还要经常出舱进行维修(出舱维修的效率更高,但也更危险),最后绕到敌人后面攻击装甲薄弱的弱点。&&&&或许更加令人失望的是第一章出现的bug,还好后面章节没有再次出现。在我一周目的时候,曾经在空无一人的战场上跑了15分钟,结果什么也没发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没有触发下一个场景出现。最后我发现敌方坦克被卡在了地图边缘的壕沟处,导致任务剧本卡滞。另外还有一个场景,玩家控制的是一只战场上的信鸽,本来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观看战争之凄美的机会,但由于奇怪的操控、镜头和碰撞问题(我撞进了一座建筑),这个场景给人感觉很滑稽。高处不胜寒&&&&最开始我以为这个信鸽场景就是飞行教学了呢,但第二个章节,“上面有人”才是真正的飞机驾驶场景,而且在游戏内容和剧情故事上同样精彩。这个章节里充满了高潮,玩家扮演一位浪荡风流的美国飞行员,出于娱乐的目的渗入到英国皇家空军,而且还驾驶了&Bristol&F2双翼战斗机参战。在《战地1》中驾驶飞机是一种非常自由的体验,飞机在空中的操作就像切黄油一样轻松而且准确。&&&&我和毫不起疑心的副驾驶在空中痛宰德国王牌飞行员,顺便向地面的防空火力投掷炸弹。狗斗过后,玩家会降落在敌军阵线后方,回家之路的玩法我试过许多种,可以无声潜行,只用近战手段暗杀敌人,也可以火力全开和敌人硬碰硬。每个单人剧情场景都很开阔,玩家可以选择不同的通关路线,但与此同时也有明确的目标限制,在提供自由度的同时不让人偏离路线太远。一般来讲潜行玩法都很可行,玩家可以扔弹壳转移敌人注意力,而且AI本身也是又聋又瞎,大胆跑过去也不会被发现。&&&&如果不愿意潜行,突突突的路线也很好玩,子弹很稀少,但武器箱子很多,而且玩家可以从敌人尸体上拿武器。对于FPS老手来说突突突路线无疑是最顺手的。《战地》系列从来都不是潜行游戏,而本作的一战时期武器非常丰富,玩家需要根据捡到的武器来调整策略,整个通关体验非常有趣。&&&&后面的几个章节同样保留了叙事和游戏操作上的平衡融合。玩家还将扮演一名意大利士兵只身闯入敌人要塞寻找自己的兄弟,这段旅程成为他多年来不愿回忆的故事,但最后还是讲述给了他的女儿。最后还有一个令人非常惊喜的关卡,玩家扮演一名女性贝都因叛军,和阿拉伯青年Lawrence&一起对抗奥斯曼帝国。剧情中的每个角色都是为了一些私人的小事而战,没有什么爱国主义主旋律宣扬,但也因此显得非常真实,充满了凄美的感染力。&&&&总体来说,《战地1》的单人剧情模式是好几段精彩冒险的结合,为我们带来了许多难忘的高潮,也对游戏中的武器、载具和职业进行了介绍,做好准备进入更有趣的多人模式。外表新颖、底蕴丰厚&&&&《战地1》的多人模式才是大多数玩家购买本作的原因。在这里玩家将书写自己的故事,一些游戏内容都在这里发挥到最佳状态。&&&&《战地1》直接超越前作最浅显的地方就在于一战时期的武器库。《战地4》的武器库有许多同质化的问题,许多枪械的数据表现和手感都差不太多,而改装组件数量又太多,让人无从下手。《战地1》的冲锋枪、轻机枪和、来复枪、卡宾枪全都非常独特,此外自定义选项也会产生很大影响,旧时代的武器风格十足,为混论的多人游戏模式带来了很明显的风格。&&&&《战地1》对于一战时期较为原始的武器库的处理非常巧妙,并没有让人觉得有什么落后和不顺手的地方。比如MP18冲锋枪,外型上还原了它标志性的蜗牛壳型弹鼓,但如果你不适应默认的机械瞄准视角,可以选择现代“红点”瞄准,或者十字准星等方式。&&&&由于一战时期缺少后坐力和子弹散射的解决方案,所以玩家在武器自定义方面的空间较少,玩家需要对各种武器进行试验,并了解各种枪械的优势和劣势。&&&&一通乱射并试图靠运气命中显然不是有效的策略,玩家需要测试并学习每一种武器的后坐力和散射效果。比如半自动步枪每开一枪都会有很大的后坐力,如果用最快速度连发的话,只有第一枪能打中你瞄准的点。但如果能有一点耐心,预判敌人走位,每开一枪都等待一段时间,准确度就会大大提高。战术平衡&&&&不仅是枪械,游戏中的其他装备也都非常具备时代感。比如其他游戏中的医疗兵通常都会用心脏除颤器,但《战地1》的医疗兵则只有注射器,用起来很夸张很搞笑。而一战期间特有的化学武器,芥子气则是本作多人游戏中的重要战术武器,不仅可以起到地区封锁的作用,而且还能获得战术优势,因为在芥子气弥漫的区域必须佩戴防毒面具,而带上防毒面具以后就不能瞄准了。所以芥子气在狭小区域内干扰敌人非常有效,或者拖延敌人拆出炸弹的时间,还可以驱赶蹲坑的狙击手。&&&&载具方面,这里有A7V坦克这样的移动要塞,也有灵巧快速的双翼战斗机和轰炸机,载具系统和该系列其他作品一样好玩,而且在战场上的地位更重要,因为这个时代没有《战地4》里的工程师职业,也没有人能随便掏出来一个RPG轰杀载具,相比之下,只有突击手和侦察兵默契配合才能对抗载具,因此为本作的职业搭配带来了更多策略性。突击手可以放置反坦克地雷或者用原始的火箭炮,能够造成客观伤害,但却需要玩家俯卧才能使用。侦察兵可以使用穿甲弹,虽然不能造成大量伤害,但却可以打断敌人的修复,为队友制造空档。&&&&飞行员和坦克手是本作的新职业,出生自带载具,可以在舱内完成修理。出舱修理更迅速,但也更危险。载具刷新的时间和地点在整场比赛中更加分散,以此抵消载具的强大,也让驾驶员更加爱惜座驾。&&&&《战地1》的平衡性是围绕着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战术行为展开的。我最喜欢的改动是对寻敌功能的限制。此前的《战地》游戏会让玩家频繁使用寻敌按钮,显示屏幕上和小地图上的敌人,每找到一个敌人还有得分奖励。虽然这让寻找目标变得更轻松,但是却让真实的战场变成了“打三角”的无聊游戏。而在《战地1》中,寻敌需要玩家不那么盲目,而且标记的效果持续时间缩短,需要谨慎使用,让双方的枪战变得更不可预测。战争剧场&&&&《战地1》逊色于前作的地方是它的地图设计没有给人留下太惊艳的印象。首先几乎没有哪个地图有令人难忘的地标,不想《战地4》里面Rogue&Transmission的雷达大锅盖,或者Operation&Locker的下水道。《战地1》的狭窄空间设计非常不合理,比如Fao&Fortress只有让人蹲坑的点,还有Ballroom&Blitz地图上的死亡竞赛模式,没有玩家会出现在中间的空地,因为大家都在向上爬窗台,等着敌人在梯子尽头出现。&&&&话虽如此,开阔地带的地图设计还是非常符合一战时代背景的。Amiens地图就设计的很好,设定在一座残垣断壁的城市废墟中,中间穿过一条铁路,为枪战火拼提供了许多环境多样性。我最喜欢的地图是Argonne&Forest,密林地形遍布沟壑,中间是一列废弃的火车。&&&&Sinai&Desert地图为玩家提供了开阔的沙漠地形和悬崖边缘的城市战术目标。这张地图是骑兵职业显神威的地方,因为没有铁丝网和其他障碍,所以骑兵和马刀可以发挥出最大效果。&&&&在马背上用马刀击杀敌人或者用枪打出爆头都非常爽,因为骑乘的速度很快。但遗憾的是只有少数地图适合骑兵出场,更多情况下还是飞机坦克更厉害。&&&&即使再无聊的地图,加入巨型载具以后也立刻变得好玩起来,比如庞大的飞空艇和势不可挡的装甲火车。在征服、统治和行动模式中,当一方队伍落后太多分数的时候,就会有这两种巨型载具出场,如果利用得当,就能扭转战局。&&&&本作舍弃了《战地4》的“levolutions”剧本化地貌变迁系统,但增加了地形破坏动态程度,所以每张地图的破坏依然很精彩,随着游戏进行,许多蹲坑的点都会被破坏,策略也需要跟着改变。&&&&虽然地图设计并不是非常特别,但是《战地1》依然是一款华丽的游戏,它准确地再现了一战期间恐怖、血腥、悲惨的前线战壕。巨大的飞艇从夜空中投下弹幕、泥泞的壕沟像伤痕一样割裂前线战场,双翼战机在遥远的空中盘旋坠毁,城市废墟的铁路被装甲火车和车载巨炮攻陷。到处都散布着灰尘、泥浆、铁丝网和瓦砾。&&&&动态天气系统也很好地衬托着视效,令人压抑的细雨和破具破坏力的沙尘暴。烟雾的视觉效果很真实,无论是黄色的芥子气还是壕沟里的火药烟雾,全都再现了那个年代的风格,让《战地1》不同于该系列任何一部作品。&&&&《战地1》精彩地将该系列的传统优势融合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兵器和载具背景当中。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不仅非常契合一些现有的游戏模式,例如征服模式和行动模式,而且还为游戏的各方面带来了独特的个性,从特性明显的武器,到跌宕起伏的单人战役剧情。虽然地图设计不是本作的优势,但动态可破坏地形和平衡的游戏机制让游戏过程中的每一分钟都充满变数和魅力。
适用平台 连接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地1单机好玩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