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字代写硕士论文多少钱钱? 帮别人做的不算很难,经济学的。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唯象理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唯象理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杨振宁把物理学分为实验、唯象理论和理论架构三个路径,唯象理论是实验现象更概括的总结和提炼,但是无法用已有的科学理论体系作出解释,所以钱学森说唯象理论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唯象理论被称作前科学,因为它们也能被实践所证实。而理论架构是比唯象理论更基础的,它可以用数学和已有的科学体系进行解释。&典型的唯象理论,是波以耳定律等气体定律;相应的理论架构,则需要深入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层次。
Friedman 的Positivism Methodology 在思想上同唯象理论相距不远,而Coase 、周其仁等则坚持&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反对Friedman。现在看来,他们在方法论上的差异,可能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工作领域的不同:Coase和周其仁的研究以制度为中心,而制度是高度个性化的,需要大量的相关背景知识才能把握;而Friedman的货币研究,则处于宏观环境中,因细节多变而不得不淡化,统计性特征得到重视和凸显。
&这样来想的话,也不能把凯恩斯主义一笔抹煞,它的一部分观点,作为一种唯象理论,虽然没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却也是认识的一个阶段&&当然,是一个必须被超越的阶段。但通行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另一部分,由于利益需要而被各国政府故意扭曲的那一部分,则理应受到充分的批判。
《尼采与形而上学》 导言;哲学革命与边际革命的关系
《尼采与形而上学》&导言
本书是我的博士论文,完成于1988年底,1990年9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初版。当时只印了二千册,此后这个单行本一直没有重印,如果不算收了该论文的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周国平文集》,读到它的人真是少而又少了。&但是,我本人对它的重视远超过那本《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因为我在其上花费的心血要多得多,它是我对尼采哲学作了系统研究之后的成果。写《转折点》时,我只是尼采作品的一个爱好者,而在这本书中,我真&正深入到了尼采的问题思路之中,对他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的思想给出了相当清晰的分析,证明了他不只是一位关心人生问题的诗性哲人,更是一位对西方哲学核心问题有着透彻思考并且开辟了新路径的严格意义上的大哲学家。&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的基本趋向是否弃以柏拉图的世界二分模式为特征的传统形而上学。从这个角度回顾,我们可以发现,正是尼采最早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全面的批判,这是他在哲学上做的主要工作,也是他的最&重要的哲学贡献。他完全是以哲学的方式进行这种批判的。对哲学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着重读一读本书的第二、三章,其中分别阐述了尼采的两个用当代哲学的眼光看十分前卫的观点。其一是&语言形而上学&,揭示了语言在传统形而上学的形成中起的关键作用,把语言问题作为一个重大哲学问题提了出来。其二是&透视主义&,论证了认识即解释,不存在摆脱透视关系的所&谓本体世界,世界只能作为现象存在。这两个观点显示了尼采的卓越的哲学悟性和创见。&当然,尼采毕竟不是一个自我封闭于抽象概念王国的学院哲学家,他是痛感时代的虚无主义疾患,为了探究其根源和疗救之途径,才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全面批判的。在本书的第一章,我归纳了他觉察到的虚无主义征兆,包括对信仰的无所谓态度,左右逢源而毫无罪恶感;生活方式的匆忙,不复有宁静的内心生活,勤劳&&也就是拼命挣钱和花钱&&成了唯一的美德;文化的平庸,内涵贫乏而外表花哨,商业成为文化的灵魂,记者取代天才,报刊支配社会。读到这些,我们会觉得尼采仿佛是生活在今天的时代似的。&我想说的是,对于一般读者,本书也可能有值得一读的地方,有助于我们反思时代的弊病。我相信读者还会发现,虽然本书是一本学术著作,但并不难读。在不损害内容的前提下,尽可能把学术著作写得明白通畅,我认为是一&种好的趣味。&本书初版时,我在&后记&中宣布,从此要和尼采阔别好一阵。这一别竟十八年过去了,真正是阔别啊。我心中一直觉得,我对尼采是欠了债的。&关于尼采,我写了两本书,如果说本书写的是他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转折点》写的是他的人生哲学,那么,还有一本书始终阙如,那应该是写他的文化哲学的。现在,两本旧作重新出版,对于我是一个督促,我要尽快把第三本书写出来,给我的尼采研究画完一个圆圈。&
剩余价值理论的错误直接来自于商品二因素理论(价值和使用价值),而后者最关键的错误在于,它仍要区分&本质&的价值和&表象&的价格,并主要从供给角度探究&&它秉持的基本还是成本定价论的观点。毕竟,value和price的冲突(水钻之谜)困扰了从斯密到李嘉图的无数学者。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学领域爆发了边际革命,西方现代哲学开启了去本质化的革命,大家才渐渐认识到:&没有隶属于商品的&本质&的价值,只有隶属于每个购买主体的各自不同的主观效用;因而起关键作用的不再是供给方,而恰恰是需求方。成本定价论同人们的常识更接近,但在严格的经济分析中却只能把人们引入歧途。因此要理解这一经济学思想史上最关键的转折,只提边际革命,而不谈作为更广阔思想背景的哲学革命,是不可能表述充分的。
长痛驱逐短痛
因为操纵汇率,出口生意凭借&汇率租&,本来能有一笔超额利润。但大量商家和大量资源受到超额利润的激励,进入出口部门,相互间的竞争会把超额利润摊薄至零。
这样几年之后,再要调整汇率,则会造成整个出口部门更大面积的亏损和倒闭失业潮&&而其中很多人、财、物,按照不被扭曲的相对价格,本来是不该进入出口部门的。
于是,错过一次调整的机会(当时价格扭曲不严重,出口部门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并不多,政治阻力不大),政治压力和民意甚至有可能锁定整个局面,使调整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实现&&直到现行汇率制度出现极其严重的危机,压倒了政府对倒闭失业潮的恐惧。
大家都懂长痛不如短痛,但落实到行动上,往往是对短痛的恐惧拖延了调整,致使情况更加糜烂,调整的成本更高,拖延调整的理由更充足&&直到生死关头,壮士断腕或者就此灭亡。&
笔记:关于恶意收购
1&突袭者&、&奸商&或&破产大王&?形容词并不改变行为的真实属性!在信息不对称也不可能对称的条件下,谁更知道一家企业经营得好不好并用行动、用真金白银表达不同的看法?很可能是同行!!!
2所谓&恶意收购&,是从原企业管理层、债权人和职工,而非原有股东的立场出发的。恶意收购就是买下现在经营状况不佳、对资源没有很好利用、因而股价偏低的企业,高价收购后(收购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打压目标企业股价)大批更换原有的管理层、精简部门和职工,以更高的盈利弥补收购溢价的支出。收购-调整企业战略-整顿,这是市场在调整资源配置,当然不可避免地会有阵痛,就像游牧民族入侵、政权更迭的阵痛。如同原有企业的管理层出于方方面面的考虑在浪费着企业所使用的资源,一个腐朽的政权也是出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在浪费者这个政权所能控制的资源。&浪费&者,没有很好地利用是也!
3承认恶意收购的合理性,是&股东(stockholder)文化&的内在要求;而有些州(如宾州)迫于社会各方压力(尤其是公会)修改法律允许经理拒绝恶意收购,是向&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文化&的偏移。
4学理上的进一步讨论:
4.1传统上,理论认为,恶意并购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获得更多定价权
4.2如果以上逻辑是成立的,我们理应看到公司不停地合并、并购,直到行业中只剩下极少数的企业
4.3所以传统的观点是错误的。恶意并购最主要的原因,是目标企业组织经济资源、为股东创造财富的效率低下。如果行业中现有的企业都保持较高的效率,并购便停止了。
4.4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公司将经济资源组织起来的目标,是否应当是股东利益最大化?是否应当是纯粹的、完全的股东利益最大化?
4.5从正统的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出发,如果金融市场有效,股东利益反映在股票市值(企业所有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加总)上,股东利益最大化就是企业所有未来收入流折现加总的最大化,因而也是企业所使用资源收益的最大化。如果考察全社会的利益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企业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是合理的。
4.6但正统理论是否有效?在什么条件下有效?值得进一步思考。
5PS:美国电影《亿万未婚夫》的背景就是男主人公的企业面临恶意收购,他为了全公司两百多名工人的生计必须抵制。这部片子对恶意收购的倾向性便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Common Law、违约与自由主义的内在联系
& & &&人们订立合约,并不是订立涵盖未来一切可能情形的合约,而是仅订立涵盖预期情形及预期情形之外有限扩展的合约。在这个意义上,未来情形发生重大变化、以至于超出&有限扩展&时的违约,和对违约的处理,本来就是合约的必要组成部分。& & &&& & &&&这是因为,立约人有时无法为将来发生的一切后果负责,而只能为他预期范围内的后果负责。例如香港不认识英文的大妈买了雷曼的衍生品债券,血本无归后到香港政府门前闹事,要求获得赔偿。
& & &&&但是,&有限扩展&具体是多大,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有所不同;在执行上是很要命的问题。其中,Common Law对违约相对比较严厉。比如,发生洪水导致交通堵塞,供货商没能及时供货。有些社会认为这是不可抗拒的因素,供货商应该获得部分谅解;而Common Law会问供货商,这个地区以前发过洪水吗?如果发过水,你在议定供货条款时,怎么不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最终可能要求供货商对违约负全部责任。
& & &&&或许,从近代早期的英格兰到现代的美国:Common Law对违约的严厉;自由主义对&个人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格外强调与自豪;血缘地缘关系淡化的社会结构;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国家基本面&&这些元素互相依存,其实是一个整体。
对延时支付的资本化处理和费用化处理的讨论
垫支营运资金是机会成本,那应该把它的利息计入利润表吗?
今天 10:20
税法是不计垫支营运资金的时间价值的,but why?经济思想一般性同实务准则简便性的又一次矛盾?
个人觉得应该要计利息啊....最后一年的营业现金流不是要把开始垫付的三万加上么,然后再乘以现值系数。这种算法应该是把垫付资金的机会成本包括进去了欸
这不是资本化的算法,而是费用化的算法,属于没算利息的贴现。如果算了利息,营运资本这一块的净现值应为零
利息本身不就是最低的机会成本么?
借款是一种资本化的处理,每期都有个利息流出,或者期末连本带息一起算流出。但会计对于垫付营运资本,一般作费用化处理,而非资本化处理,没有每期记一个&息&,期末也只记&本&没有&息&。这两种处理办法有本质区别。
今天反复想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举个更清楚的例子。比如上年应收账款100万,第二年才真正收到。从经济本质上讲,是对外贷款了100万一年。把一年的利息抛去,比如10万,那么产生这笔应收款的业务其实只实现了90万的收入。利润表上应该比钱货两清少了10万的利润。
上述便是资本化的处理。但现实中很少有应收帐款这么大额还拖这么长时间,麻烦地严格计算资金的机会成本实在太复杂了。所以实务中人们一般使用费用化的处理,忽略这种机会成本。虽然严格说来,这会高估或低估利润:应收账1个月收回和半年收回有天壤之别,但在利润表的数字上没什么区别
其实如果真的要把每个可盈利的东西都计算出来一个机会成本是不大可能啊,而且应收款机会成本到底取多少完全没有办法确定,所以会计处理是有和经济理论脱节的哈。但私以为在应收账款上有一个坏账准备或者资产减值准备,虽然字面上是担心不能全额回收账款,但理论上应该有计算一个机会成本的损失(比如应收账款的实际价值的变动也包含了机会成本在里面),因而也反映在利润表上了,此可谓会计处理上一点微小的补救?
你说得对。因为交易成本的存在,资金在不同用途上的使用并非无障碍可随意转换,所以如你所说,&机会成本到底取多少完全没有办法确定&。
机会成本怎么计算,张五常讲得更清楚。从不同角度,机会成本就不一样,成本是经济学中最复杂也最灵活的概念。
经济学、一切社会科学和演化生物学,都没有本质的区别
当年听郑也夫老师的&现代达尔文主义对社会科学的启示& 课,有一堂课讨论&利己和利他&。
按照自然选择的逻辑,在一个生物种群的种内竞争中,利他的个体(比如,不仅照料自己的幼兽,而且适当关心照顾其他母兽的孩子)分散了自己的资源和精力。因此相对于利己的个体,利他个体的后代应该具有更低的成活率。由于利他个体的后代更多地遗传了利他性(平均而言,从统计规律上讲),而利己个体的后代更多地遗传了利己性,这样一代一代自然&选择&下去,利他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应该越来越小,成指数衰减,最终趋于零。即按照自然选择的逻辑,利他本应是一种不适的形状,在长期中应该被完全淘汰才对。
可是,现实中,我们分明看到了生物种群内部形形色色的利他行为。比如某种食草动物发现天敌时大喊大叫,提醒同伴,这可是要&浪费&用于逃跑的能量的。更何况按照某些人的说法,&狮子的食量有限,吃饱后不会滥杀&,那么只要自己比同伴跑得更快就可以了,不提醒同伴、&祸水东引&才是最理性的,为什么还要大喊大叫、提醒同伴呢?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如同&公地悲剧&、&囚徒困境&从逻辑上证明了:由于理性人的自利行为,common property rights是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的。但现实中却分明存在公共财产得到良好运营的案例,这怎么解释呢?
在那门课上,郑老师最终用以解释生物学中利他行为的概念,叫做&惩罚背叛&&&多么富有社会科学色彩的词汇!多么方便于解释人类行为的词汇!&惩罚背叛&是说,如果群体中的一个个体完全按照利己的原则来行事,它就会遭到同伴们的排挤和打击:这种纪律可以维系利他合作的模式。
&惩罚背叛&?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别扭,觉得是生拼硬凑出来的一个概念,完全为了弥补理论的缺环而存在,很不自然。这个假说对于生命为什么会发展出&惩罚背叛&这种行为模式,以及这种模式的边界在何处,并没有给出一个更为基本和深入的、富有洞见的、能够把更广阔的范围内的现象整合起来的机制性解释。
一直以来,这个矛盾都在,虽然我一直把它搁置着,并没有仔细思考和推敲。直到这学期,受到薛兆丰老师&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激发,我突然觉得看到了一线曙光。群居生命的利他,其根源在于这种生命有合作的需要;而这种需要,需要群体、需要交换、需要资源在时空上的调剂、需要组织起来,根源则在于它们面临的成本结构,在于组织起来节省了某种cost,从而大大增加了生存的机会。换句话说,到了深处我们会发现,解释生物行为的演化生物学和解释人类行为的经济学乃至一切社会科学,都没有本质的区别&&就像物理学到了深处,就是形而上学一样。
认钱还是认人_薛兆丰
事实上,当一个人抱怨一样东西按照价格分配是不公平的,而主张排队或抽签时,背景往往是,他因为对此支付不起,本来没有机会得到,而现在希望分得一些机会。所以,当你要他把这种反对价格的原则或精神推广到他原先支付得起的领域的时候,他多半就不干了&&因为还会有比他更穷的人,之前被他用价格从市场上赶走的人&&否则,他原本能够确保得到的物品,会由于要求分享者的增多还被稀释。
譬如,中国的一位中产知识阶层,对于某些人能住上别墅是颇有怨气的,他支持抽签分别墅的原则;但如果大量农民工学着他要求抽签分商品房,他大概便会坚决反对了。
人类这种反对价格准则的主张,大多数时候都像上面这个例子,是极度虚伪和双重标准的。只有社会中最底层的无产者,如阿Q,在这个问题上才不容易自相矛盾。但如果真按照阿Q们的理想来规范社会,又会扼杀一切努力劳动和创造。
支付不起的人就让他得不到,虽然大多数时候相当合理,但真的完全合理吗?这是个更深的问题。我不懂,只是目前持保留态度。
认钱还是认人
2012年11月5日
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Michael Sandel)在新书《钱不应该买什么(What Money Can&t Buy)》中列举了大量花钱购买商品、服务、甚至特权的例子,其中包括向黄牛党购买热门讲座或莎士比亚剧的门票、付钱插队看病、付钱购买公路的行驶权、企业付钱购买污染权、家庭付钱购买超生权等等。桑德尔认为,这种交易对那些&由于资源有限而付不起钱的人&而言是&不公平&的。
任何商品都得标价,标了价就有人买不起,照桑德尔的逻辑,为了公平,商品就不该标价,而应该全世界人民一起排队领取。于是,我有两个问题:一、桑德尔教授和家人平日是否跟非洲的儿童一道排队看病?二、在分配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假如不拼钱,那么人们将改拼什么?
首先,桑德尔肯定没跟非洲儿童一道排队看病。桑德尔是哈佛教授,平日住在美国,而美国并非向全世界开放,非洲儿童没法随意入境,所以桑德尔必定享受了比非洲儿童在时间上优先、在质量上优越的医疗服务。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究其根源,就是美国人比非洲人更有钱。那么,美国人仅仅因为出得起钱,就比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民优先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而非洲人民仅仅因为没钱就无法治病,从桑德尔教授提倡的公平观看,是否道德?恐怕除了生活在废除了货币的极左社会里的人外,这个世界谁都是不道德的。
这不是要抬杠,而是要指明事实。任何有价值的讨论,都应该以事实为出发点。事实是,今天世界的绝大部分资源,都首先是按照富者先得、富者多用的规律来分配的,而实现的机制大致就是买卖。一个享受美国波士顿地区医疗服务的教授,挤占非洲儿童的医疗资源恐怕是上千倍的,相对于在中国向黄牛党付钱买挂号的病人来说,那是一千步笑二十步。我们要认识到,大量至今仍然被人误以为不可买卖的东西,实际在进行着或明或暗的买卖。
当我们在深秋里感到寒意,插上油汀取暖器的电源时,我们向山西的煤矿工人购买了健康,是他们以从未白净的身体,降低了我们染上感冒的几率;当警察在街头和匪徒交火的时候,我们以纳税的方式购买了警察用生命换来的治安;当一个既反对同性恋结婚、又希望自己的子女获得免费教育的选民,把选票投给了既支持同性恋结婚、又将实施儿童免费教育的政党时,那些旨在促进同性恋者结婚合法化团体,就以支付政治献金的方式,购买了那位选民的选票;当一个作家买下一支光亮的钢笔时,他也买下了电镀厂附近居民的健康;同样道理,那些购买了桑德尔教授的书籍的读者,实际上用钱买下了许多失学儿童的识字权,因为如果不是桑德尔的书那么好赚,有些纸张是会用来印识字课本的。
如果在我们享受灯光、电暖、安全、教育、阅读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别人为此有所付出,那才是无知;在抚弄那支光亮的钢笔时,并不愿意支付环境污染费,那才是不道德的。健康、生命、选票、免于污染、免于无知,本来都是神圣的人权,但在真实生活中,却是在有价地交换着的。我们不应该对这个基本事实佯装不知,并对不可能实现的道德准则高谈阔论,而是应该视人性为给定的前提条件,并探究在人性始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社会应该采用何种规则,才能取得比较可取的结果。事实上,正是这些交易,促成了分工,矫正了不公,增进了和平、财富和幸福。
其次,假如不拼钱,那会拼什么?显然,如果不拼钱,就会拼其他的。一般地,一个不&认钱&的社会,它就不得不&认人&。所以,切中要害的讨论,并非仅仅讨论&认钱&好不好(与天堂相比,&认钱&当然充满了不公平),而是如何在&认钱&与&认人&之间两害取其轻。
诚然,我们有许多需要&认人&的场合,恋爱、雇佣、教学就是典型例子。在这些例子中,男女双方、雇佣双方、教学双方,与其说是在进行买卖,不如说是在择偶。这时,&认钱&就往往不是上策,因为双方寻求的都主要是非金钱的品质。也就是说,在交易的双方都需要&挑客&的情况下,&认人&的标准往往比&认钱&的标准更可取。
然而,只要有一方没有挑客的需求,那么&认钱&就往往是更可取的。例如,尽管顾客买衣服时都很挑,挑质地、挑颜色、挑剪裁等等,但只要裁缝觉得不必挑客,他就可以按&价高者得&的方式卖衣服。又例如,尽管大学教育旨在寻找合作伙伴,所以应该以&认人&为主,但幼儿园教育则是旨在提供照看服务,所以不妨以&认钱&为主。我们知道,物物交换的交易费用极高,因为匹配的交易者相遇(称为双向巧合,double-coincidence)的几率很低;而交易当中只要有一方是认钱不认人的,那就能极大地增加交易的机会。这恰恰是货币的基本妙处。
问题是,卖方究竟是否应该&挑客&?一种情况,是卖方乐意&挑客&。如果是这样,那他就必须承担&挑客&带来的金钱损失。如果卖方非要限定讲座、戏剧、著作、公路、三明治和卧铺票的潜在客户群,把他们限定为学生、货车、白人、处级以上干部,那么卖方就是在实施这样或那样的歧视;而实施歧视的代价,就是卖方不能在更大的潜在客户群中按&价高者得&的方式获取最大的金钱收入。换言之,卖方是在以付出金钱的方式购买了歧视顾客的权利(蒙按:但这个代价有时候并不高,有时候反而有额外的好处,比如族群的团结)。
经济学家阿尔钦(Armen Alchian)、卡素(Rubin Kessel)在1965年一篇题为&竞争、垄断和对金钱的追求(Competition, Monopoly, and the Pursuit of Money)&的文章中论证:正是由于实施歧视会造成金钱损失,所以当人们必须自己承担歧视所造成的金钱损失时,他们就会产生抑制歧视的积极性,从而减少&挑客&的行为。直白地说,越是市场竞争激烈的地方,商人就越会&认钱不认人&;而即使在以寻求适配为特征的职场,处于竞争压力之下的雇主,也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歧视,做到&认才能而不认人&。
这毋宁是好事,因为非人格化的金钱,取代了人格化的其他特征,恰恰使得&生而不同等&的人们(性别、人种、肤色、宗教、等级、贫富、党派各异),能够保有其自身的特点,并面对最少的障碍来追求&金钱面前人人平等&。在一个&认人&的社会里,一个黑人除非漂成白人,一个文革反对者除非伪装成支持者,否则他们很难平等;但在一个&认钱&的社会里,一个黑人只要设法赚到20元,那他买到的汉堡就跟白人买到的一样大;一个文革反对者只要设法赚到200元,那他享受到的网速就跟文革支持者的一样快。
另一种情况,是卖方被迫&挑客&。在实施种族隔离政策地区的卖主,或受到价格管制掣肘的商人,或那些基本取消了价格甚至完全取消了货币的计划经济试验区里的人们,他们由于无权向出价最高的人出售商品,所以他们就自然而然地会采用这样或者那样的标准来&挑客&,即实施歧视。最后,当政府的权力代替了商人追求金钱收入的动机之时,就是白人先吃、高官先用的社会到来之日。人类不是不曾尝试过那样的社会,那样的社会是恶梦。
金钱固然不能买到一切,比如理智;但在高唱&钱不该买什么&前,我们应该细看,生活中哪些东西不是以或明或暗的方式买来的?我们还应该追问,在普遍尝试&认人&而不&认钱&的社会里,人们过得怎样?只有如实回答,才不至于脱离现实、愤世嫉俗和夸夸其谈。
午夜梦回,汗流浃背
大二已经结束了,不管怎么说,也是学了整整一年的金融学和宏观经济学,但对于六月钱荒这样的热点现象,却仍然模模糊糊、懵懵懂懂。各方面的意见,表面看上去似乎都有道理,就是给不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逻辑上坚不可摧的判断。这不是专业学生的节奏啊!这是外行看热闹的节奏!是我学得太差了?还是一年的学习本来就不配弄懂这些现象,尚缺乏大量的训练、实践和对现实情况的了解?&
虚,浮,浅:这三大感觉,让我越来越讨厌自己现在的学习状态。不想再批评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师配置了,身陷囹圄,唯有不顾外在评价、舍弃一切、奋力自救而已。&
又到了悬崖边上,熟悉的背水一战&&不停地挣扎和战斗,这就是人生吧。好久没有卜卦了,好想占一卦,接受一点皇天后土的启示。
凯恩斯格言之“一个好的经济学家”
他必须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哲学家&&他一定要理解经济现象的象征意义,并且用文字加以表述。他必须根据一般性来深入思考特殊性,并在思绪奔放的同时触及抽象与具体。他必须为了未来的目标而根据过去的事实研究当今的现象。人类的本性及其习俗必须全部在其考虑的范围之内。他必须目的明确,而又淡然无私。他要像艺术家一般超然物外,且不可以被利诱;然而有时又要跟政客一样近乎世俗。
& & & & & & & & &&&凯恩斯
五年前作为彻头彻尾的外行,偶然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里碰到凯恩斯的这番话,不以为然&&觉得他太装逼,往自己脸上贴金不上税。五年后身在科班,同这段话邂逅,不仅倍感亲切,而且重读一次,令我震惊,令我叹服,令我拍案。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和一个人相识、共处已久,有朝一日却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之前并没有真正了解他,原来他的内心竟是那样博大、深沉。
这学期正儿八经地学习中级宏观,看了点批判凯恩斯的材料,一度怀疑他是怎么博得大名的?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又感觉没那么简单:教材里的凯恩斯,很可能是被删削、改造过的;而凯恩斯主义者,同凯恩斯的主张也未必是一回事。这种情况,我们中国人很熟悉,试看马克思的思想在苏联和中国的命运就知道了。回到凯恩斯这段话,总之,不管他的理论中有多少问题,凯恩斯不愧为一代宗师:将近百年过去,他对这项事业和这个职业的总结和评论,竟然丝毫没有过时,仍能激起后学内心强烈的共鸣,仿佛在他面前接受教诲。
同许多古老的学科相比,经济学其实浅薄得多:论逻辑之美,不如数学;论穷理格物,不如物理;论洞察幽微,不如文史;问求索根本,不如哲学;论协和求治,不如政法。经济类专业的同学只要打开视野,看看这些源远流长的领域中人类智慧的结晶,就没法不惭愧,没法不脸红,没法不觉得本学科搞的东西实在相当小儿科,日常的争论往往停留在低段位,离思想、道或义理也是那么的遥远。欧几里得、笛卡尔、伽利略、康德、尼采、马基雅维利、商韩、班马,这些名字所代表的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让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无法回避。相比之下,经济学者中,有几个分量相似的名字?至于学科思想的普及,且不说外行的大众,至少在受过正规训练的专业人士中,物理学家一般都明白实证科学的理论范式和自然科学的能力界限;政治学家一般都懂得政治运作同政治哲学是两码事,商韩指出的冷酷事实才是政治和权力的基础;可一旦涉及到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就会出现在其他学科中很难见到的局面&&技术化倾向大大压倒了对学科核心思想的关注,至今没有几个人真正准确地理解了亚当&斯密的人性观和市场观,还在为市场经济之父怎么会写《道德情操论》这样的问题困惑不已。
当然,或许我本来就不应该忽略经济学相对而言更接地气的优势,拿一个技术性、应用性更强的学科去跟数理文史哲这些基础领域比思想;但看到这个学科中大量的讨论还停留在&xxx就是好!就是好!&这样原教旨主义的层次上,实在没法让人感到宽慰。经济学自称是行为哲学中最重要的一支,并以帝国主义的姿态向兄弟学科大肆渗透&&但以它现在的修为,自渡都困难,何况普渡众生呢!
在这样的气氛里,我越来越发现,斯密、凯恩斯、马歇尔、弗里德曼这些&古人&讨论异国他乡经验的著作,反而比一些针对当前问题的讨论更加生动有趣,而且鞭辟入里、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普适性,展现出更近似永恒的魅力。比如凯恩斯的这段话,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到,把这么多层意思浓缩到一段里。每句话所包含的,都是相对独立的内容;但它们又不是简单的堆砌,否则无法形成这样震撼人心的效果。其中必有某些神秘或深刻的内在联系,让人读了以后,can not agree more,只能对凯恩斯的洞察力和艺术/表达天赋佩服得五体投地。
英国纪录片《金钱崛起(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笔记
第一集 银行系统的崛起
1.斐波那契(生于北非)建议使用阿拉伯数字于商业中。
2.中世纪基督教认为放高利贷者会下地狱,因此放债等很多金融商业活动是由犹太商人来经营的,比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犹太人被歧视和隔离,并在几百年间经营着金融业务。但根据《旧约》,犹太人互相之间也不能放高利贷,犹太商人只能对非犹太教徒放贷。
3.由于高利贷的高风险,高利贷者必须是贪婪和无情的,还需要拥有某些准暴力手段(如同黑社会建立合作关系)保证贷款的回收。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放贷者都是千夫所指的对象。
4.佛罗伦萨的美蒂奇家族令借贷进入成熟期,使放贷行业发展为银行业。放贷不再声名狼藉,而成为光荣的业务。这个家族出了两位法国皇后,三位教皇。甚至可以夸张地说,是这个家族,资助了文艺复兴。
5.扩大规模和经营多样化,是美蒂奇家族降低经营风险的关键,也因此降低了借款人的成本。他们专营货币汇兑,并有重大创新&&以巧妙地方法使利息改头换面为中介费用,从而规避了当时反对高利贷的法律和习俗。
6.美蒂奇家族以黑道起家,150年间,从黑道放贷者变成了欧洲最强大的金融势力。
7.整个美国是用借来的资本建设、发展起来的。
8.从1898年起,每个美国人都有权申请个人破产和资产重组,而不会因无法偿还债务而坐牢,像中世纪的意大利和近代的英国那样。自愿资产重组并非完全抹去旧账,而是重新安排计划。
第二集 债券市场的崛起
1.继银行系统之后,债券市场的诞生是金融史上第二次重大变革。
2.战争是万物之父,债券市场就是由战争催生的
3.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北部城邦之间的冲突,使各城邦陷入财政危机之中,支出普遍超过收入的两倍以上。
4.佛罗伦萨的市民被强制要求购买政府的债券,本质上是强迫贷款给政府。债券是规格统一的流动资产,具有变现的能力。
5.16世纪初,威尼斯发生了一系列兵变,债券市场大受打击。债券的买卖价格仅为票面金额的10%。说明债券的风险溢价极高,堪称垃圾债券。而且挤出了投资,市场利率也随之大涨。
6.金融的突破性发展,还是来自战争。滑铁卢战役,背后也是两种金融系统的较量。法国靠掠夺,英国靠发债。
7.罗斯切尔德家族(犹太人)靠滑铁卢战役致富的传说,是纳粹极力渲染的结果(1940年,《的私人银行,并且它发行的纸币可以用来缴税。约翰&劳的银行事务经营得很成功,。而金银却因受政府的不明智干预时常贬值。于是劳氏银行的信誉蒸蒸日上,垄断了烟草销售,还独揽改铸金币、银币的权力。最终于1718年12月被国有化为皇家银行,但仍由其担任主管。
(2)第二步:在法国政府的重商主义下,约翰&劳自1717年就开始日益获得各种贸易特许权,以至于其设立的密西西比公司拥有与密西西比河广阔流域和河西岸路易斯安那州贸易的独一无二权力(因为当时传说这两个地方遍地可见金银),且公司股票可以用国库券以购买,尽管面值500里弗尔的国库券在市场上只能兑换160里弗尔,投机狂潮开始席卷法兰西。时至1719年时密西西比公司又被全权授权在东印度群岛、中国、南太平洋诸岛以及柯尔伯建立的法国东印度公司所属地进行。垄断性的海外贸易确实为密西西比公司带来了不少超额利润,此时公司又称印度公司,新增5万股份,劳氏保证每份500镑的股票每年可获得200里弗尔的,而当时面值500的国库券只抵得上100的市值了。人们纷纷无法抵制诱惑,至少有30万人申请购买5万的新股。
(3)第三步:借助此时法国公众的普遍热情,约翰&劳决定运用皇家银行的纸币发行能力和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实力实践其刺激经济和为摄政王解除政府国债负担的设想。约翰&劳首先向人们展示了异常辉煌的公司前景,接着密西西比公司于1719年9月12日,9月28日,10月2日分别发行10万股股票,每股5000里弗尔,用于偿还15亿里弗尔(相当于6000万英镑)的国债。
(4)股票一上市就被抢售一空,无论是豪门显贵还是村夫野汉,不分男女老少都幻想从劳氏股票中获得无尽的财富。股票价格涨了又涨,直线飚升。有时在几个小时内就可以上扬10到20个百分点。早上出门一贫如洗的人,晚上归家时就可以腰缠万贯。最狂热的记录是半年内股价能从500里弗尔被炒到18000里弗尔。各地的人都纷纷涌入股票交易场所,从早到晚熙熙攘攘,甚至不得不多次更换更大的广场。不仅用以偿还国债的纸币又流回股市,而且为配合对的需求,皇家银行又发行了2.4亿里弗尔纸币(为支付印度公司以前发行的1.59里弗尔股票,1719年7月25日皇家银行已经发行过2.4亿里弗尔纸币)。总之密西西比股票的价格越高,皇家银行就同步发行越多的钞票。导火线点燃于1720年初,孔蒂亲王由于在要求以他自己的定价购买新上市的密西西比股票时被约翰&劳拒绝,就用三辆马车拉着自己的纸币到劳氏银行要求兑换硬币。从此任何人都可以毫无困难地任意兑换硬币,稍稍精明的股票投机者也都正确遇见到股票价格不可能永远攀升,纷纷兑换硬币并运往国外。
(5)随之而来,时间一长国内的流通硬币到了极度匮乏的境地,闻所未闻的禁止任何人拥有超过500里弗尔硬币,违者除没收所有硬币外还要被处以数额很大罚款的法令也就应运而生了。同时还严禁任何人收购金银首饰、器皿和珍贵的宝石。随着股民信心的下跌,密西西比股价暴跌,已经没有什么人还相信那个地区蕴藏着巨大财富的神话。但是,为了重新树立公众对密西西比公司的信心,政府真可谓是使尽浑身解数。政府甚至宣布强制征兵计划,召集巴黎所有穷困的流浪汉,提供衣服和工具,让他们排成队,肩上扛着镐和锹,日复一日的通过巴黎街头然后来到港口等待被装船运往美洲,佯装到那里的金矿上干活。他们之中有三分之二没有上船而是分散到法国各地,不到三个星期他们中的一半人又出现在巴黎。为了维持9000里弗尔的股价,约翰&劳还于1720年3月25日,4月5日,5月1日分别发行了3亿,3.9亿,4.38亿里弗尔纸币,使得一个多月内增加了一倍多。据估算当时流通中的纸币有26亿里弗尔之多,而全国的硬币加起来还不到这个数目的一半。
(6)终于约翰&劳控制不了局面了,不得不宣布股票贬值,国务会议通过决议让50﹪,银行则停止兑付硬币业务。股价在1720年9月跌到2000里弗尔,到1721年9月跌回500里弗尔。至此昔日的经济繁荣泡沫彻底破灭,代之以经济衰退、民生重创的现实。这就是以约翰&劳为主角,依据其增发纸币&&换成股票&&最终可以抵消的理念和摄政王的赏识,借助密西西比公司和皇家银行为载体,联合贸易和金融两条战线演绎的一场带有浓厚政府性质的。
的一些一致认识:
i.证券市场是具有不完全性质的市场,不存在一个帕累托效率的均衡点,容易出现的泡沫现象。这是存在的本质理论原因,也解释了密西西比股价为什么能够完全背离公司盈利实力而纯粹受制于股票需求和股票买卖价差关系。
ii.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往往是泡沫生成的外部条件。
iii.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直接介入,往往是的触媒。这两点在密西西比泡沫中都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股票担负起清偿国债的功能,皇家银行大发纸币为其呐喊助威,政府出台政策只为保住股票价格。完全混淆了公司与政府的不同定位、分工和不同作用、目的。
iv.由于泡沫或迟或早、必不可免的破灭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损失,所以宏观经济当局应积极设法防止的生成,或者在泡沫生成后努力防止突然崩盘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也正是一个政府的真正职责所在。
第四集 保险和对冲
1.现代保险的发源地,苏格兰。1744,两名教士,保险基金,insurance fund。所谓基金者,盈利性投资是也,确保资金池永不枯竭。滑铁卢战役,英军伤亡比达到1/4,但他们都上了保险,确保妻儿不会沦落街头。
2.二战大轰炸,日本1/3市民无家可归。只有一座城市保留完好,就是京都。
3.1973年智利军事政变后,弗里德曼前去,建议智利新政府大力削减赤字,才有可能抑制住通胀。
4.,智利推出了私人养老金计划,替代社会主义式的国家福利。
5.对冲基金;数学精确性与精明直觉的结合。
6.1874年,期货交易所在芝加哥成立。
7.期权是一种条件性期货。
第五集 房地产
1.英国6千万英亩的土地,有4千万英亩仅仅为18万9千个家庭所私有。
2.1830年之前,约30个家族每年从土地中所获得的收入,超过6万英镑,相当于现在的1亿5千万英镑。
3.1846年《谷物法》废除之后,谷物价格开始了漫长的下滑,地租和地价同样。土地贵族突然发现自己资不抵债了。部分土地贵族在《谷物法》废除之后走上了漫长、持久而痛苦的衰落和凋零之路,Gone With The Wind。改革不可能不难,你要把人家优裕的生活扫荡到历史的垃圾堆里,人家怎么可能不跟你拼命?!
4.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拥有房产的人只有2/5。大萧条后,房产新政。新成立的联邦住房管理局,提供数额更大、还款期更长、利息更低的贷款。
5.资不抵债是人类通病,房产这种貌似很保险其实难以变现的资产,更是容易引诱人们去超前借贷、消费。
第六集 Chimerica
1.一战之前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甚至已经使投资者们相信不会再爆发全面战争了。本来流畅运转的全球化进程,因为一战,骤然大乱。就像《汉代农业》中,中国爆发战乱,会使很大程度上已经采取商品化、专业化经营的中国小农恢复自给自足的生产一样,一战使全球市场被割裂,变回一个个更具自给自足特征的孤立地区,其影响广泛而深远。
2.二战结束之初,国际金融受到严格管制,资本流动只能从政府到政府。
3.索罗斯攻击英镑:起初,英镑同马克挂钩,维系固定汇率制。两德统一后,德国财政支出很大,但德国央行又拒绝放松货币龙头,因此可贷资金市场上供不应求,德国利率持续走高。为了维系固定汇率,英国必须也跟着提高利率(否则资本将从英国流向德国,英国将不得不消耗本来就不多的外汇储备吃进外汇市场上抛售的英镑),但这对英国的经济增长是很不利的,因此英国打算放弃固定汇率,任由英镑贬值。索罗斯预见到了这一点,下定决心豪赌一场,大量集资卖空英镑。
4.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简称LTCM)的故事,实在令人唏嘘。
i.LTCM方法的理论基础之一,是认为相关股票或债券的价格向&常态&收敛,因此可以用历史数据确定股票和债券的相关关系,进而使用计算机方法自动操盘套利。其方法的内在精神,是认为基于概率理论和统计学的分析,购买特定的资产组合,使它们同时亏损成为真正的小概率事件(百万年以上一遇)。
ii.但发明该公司操盘方法理论基础的两位数学家刚刚获得诺贝尔奖,极度小概率的事件便爆发了,原本认为相关度极高的证券,却有涨有跌,而该公司恰好全部赌错了。于是一天内公司巨亏数亿美元,令交易员和该公司的高层呆若木鸡。LTCM曾经去找索罗斯救助,但索罗斯拒绝注资。
iii.之前人们的批评,主要是说用历史经验来预测未来,肯定是不充分的,LTCM这种方法从一开始就含有隐患。但这种批评还不够有力,还不能将LTCM方法的理论基础连根拔起。我怀疑,关键在于概率理论的基本假设,人们在应用时到底有没有认真对待它。从理论上讲,不确定事件之所以能够有稳定的分布,是因为影响事件的诸多因素本身都有稳定的分布。比如地球绕日周期有一个相当稳定的分布,那是因为诸如太阳的质量、彗星的干扰等因素本身都比较稳定或可以忽略。统计学家皮尔森他们当年测英国人的平均身高,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分布,那是因为诸如营养条件、基因变异倾向、大气温度等影响因素都比较稳定&&而只要这些条件中任何一个发生比较大的变动,人们身高的这个分布便会发生不可知的永久性变化,过去的模型肯定便失效了。所以能否使用概率理论和统计学建立模型、预测未来,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便是影响关键变量的那些因素本身是否是稳定的。LTCM关心的变量主要是证券价格,因此他们本该仔细研究影响证券价格的那些因素的分布情况。这就等于说,他们本该花大力气研究经济、研究市场、研究企业和政府、研究基本面&&有了这些东西,才能方向正确地使用数学工具辅助赚钱。但LTCM显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基本面上,而是对自己的数学模型洋洋得意,让计算机去实现一本万利的伟大梦想了。比如,他们通过历史数据,发现德国债券和意大利债券高度相关,因此让计算机执行对二者的对冲操作,便不可能赔钱。但他们这样做的前提假设是,使德意债券同涨同跌的基本经济条件是稳定的,比如人们对欧洲经济的总体预期。但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俄罗斯金融体系崩溃,投资者大惊恐,甚至抛售意大利债券而纷纷购买安全性最高的德国国债,使意大利与德国的债券价格一升一降,成为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眼中的&小概率&事件,LTCM的赔钱当然也就不可避免。
iv.人类社会如此复杂,影响变量数量既多,又变幻莫测。德国意大利又不是非常同质!一个是欧洲的火车头、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央行常年严守货币纪律的日耳曼国家;另一个是内部区域分化极其严重、寡头秉政的南欧拉丁国家,差异如此巨大,怎么敢保证他们的国债永远同涨同跌?!像LTCM这样,因为从过去(而且,事实上他们用的数据只是十数年之内的)的历史数据看德意债券同涨同跌,便认为德意债券会在可以预见的若干年内永远同涨同跌,这不是撞大运是什么?!这不是心存侥幸是什么?!这不是赌博是什么?!如果他们心里有数,知道提醒自己,还应该仔细盯着基本面,那或许还有救;但若因为若干年内模型投资的成功,便忘记了基本面的重要性,而惰性滋生,安于躺着让电脑挣钱,那可就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了。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如果时间精力有限,banker们更该做什么?我想,巴菲特、索罗斯已经用行动把答案告诉了我们:重点关注、调查、研究基本面;适当辅以各种提高效率的而非替代决策的工具;关键时刻相信长期积淀养成的直觉。
5.我观乔治&索罗斯:有大智慧者,面对争论时笑而不语,默默地坚守,随时做好迎接灾难和动荡的准备,笃定地等待黑天鹅降临的那一天。在那一天,愚蠢的对手会毁灭,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因此而变得明智起来&&用不了三两天,大家便忘记了黑天鹅曾经出现过,而又在大声宣称,世界上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了。
[转载][薛兆丰]从侃价策略说起
按:真喜欢这篇!!&&&从侃价策略说起&
& & 假如您打算买辆车,那么有两种策略:一,锁定一个代理商,对他百般纠缠,软硬兼施,要他非降价不可;二,到好几家代理商那儿转转,然后在询问价钱的时候,漫不经心地暗示,你不仅确实要买车,而且已经看了几家店。哪种策略较好?为什么?
这是经济学家阿尔钦(A. A. Alchian)在他教科书中的一道问答题。他的答案是:&多找几家商店更好,因为卖家最拿&另有门路&的买家没办法。与卖家竞争的,是其他的卖家;与买家竞争的,是其他的买家;而卖家并不和买家竞争。&
阿尔钦的解释很深,我至今还不时玩味。这个世界的任何商品,其价值都是因为有人争夺才产生的。阳光没人争,市价是零;空气没人争,市价也是零;但马尔代夫的阳光和空气,有很多人争,于是价值不菲。马尔代夫的居民就是再抠门,游客也得感谢他们为度假多提供了一个机会。到那里旅游的高价,是游客们自己造成的。这是所谓&买家只与买家竞争&的道理。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行政垄断。深圳是国内最早提供手提电话服务的城市,当时买一部手机要几万元。那么,顾客是受害了还是得益了?得益了。虽然我们大可以指责行政垄断阻碍了其他服务商的进入,但就那些购买了手机的顾客而言,价格再高,也还是比无可选择的要好。这是所谓&卖家并不和买家竞争&的道理。
价格从来不是随意定的。造物主慷慨大方,大自然一草一木,定价一概为零。那么,为什么享受阳光和空气的消费者,总要付出迥然不同的价格?因为商品的价格,总是由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决定的,而与商品的提供商(如造物主)是否要收费无关。这是说,即使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会因为饿汉的争抢而涨价。
学经济的后果,就是时刻都清楚意识到,万事万物,其真实价格一概不是某人或某机构可以随意制定的。有人认为,政府不仅有义务、而且有能力制定价格,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政府应该提供免费交通、应该提供免费教育、应该提供免费医疗;而经济学的教育,却教我们反问两个问题:为什么&应该&?究竟是否&可行&?
首先是&为什么应该&的问题。既然人人都有权免费获得某些福利,那么谁有义务免费提供服务呢?美国前总统胡佛(H. Hoover),在1928年曾提出竞选口号,要实现&顿顿有鸡,户户有车&*。愿望美好,无人反对。问题是:由谁来负责养鸡?由谁来负责造车?如果说有人有权低价或免费得到,那就是说有人必须低价或免费提供。他们分别是谁?
还有&究竟是否可行&的问题。政府一旦提供低价车票,便出现了黄牛党;提供低价医疗,便有人收授红包;一旦打压学费,便出现乱收费现象&&这全是价格受到人为扭曲后,被竞争规律&逼&出来的现象。作为有同情心的人,我们说这些绝不是好现象;但作为经济学人,我们不得不说,这些全是必然现象、是不能通过呼吁、舆论、曝光或行政规定消除的现象。
求知欲强的读者会追问:既然人为压低价格不可行,那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政府,总是不断地提出这样或那样的价格管制措施,让许多重要商品的价格,包括粮食、能源、教育、交通和住房等,都处于过低的水平?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上世纪60年代兴起了&公共选择&学派,衍生了著名的&寻租&理论。篇幅所限,让我陆续再谈。
经济学是学回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本专栏开张不久,详述了两个基础观念:一,没有谁可以控制价格,二,没有谁可以控制利率。巧的是,我上周读到德姆塞茨(H. Demsetz)教授几年前的一篇论文,他认为这恰是自斯密(A. Smith)到费雪(I. Fisher)间一个半世纪的经济学成就,即&建立了高度分权的抽象模型,其中没有人可以控制价格或其他重要的市场指标。&
[转载][薛兆丰]改革为何阻力大
蒙按:初读此文,感觉一般。过了这么些天,反而越想越有味道。&并未获得超额利润的既得利益群体,形成对市场化改革的真实的、可以理解的、甚至值得同情的阻力。&这可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这种偏见和阻力!!&Posted on Saturday, May 25, 2013 at 11:35 pm&
《经济观察报》之&法律、管制与经济增长&专栏(42)
改革为何阻力大
薛兆丰日老生常谈,人们总说&改革阻力大&,没听见说&改革很顺利&或&改革已完成&的。改革究竟为何难?让我提供三个解释。一,&改革&是好词,迎合了人们对现状总不满的情绪,所以再过两百年,恐怕人们也还在津津乐道地谈论改革。二,政府一旦颁布了某项管制,这项管制就具有积重难返的天然趋势。三,现代政府具有迎合民意的天性,这会使市场化改革变得更加可望而不可及。首先,人心无餍足。今天在网上充斥的抱怨,是轿车限购、房价高涨、升职困难、信息不畅、社会不公等等,而过去人们的愿望,则仅仅是领点交通费、分得一个暂时使用集体宿舍、根据政策把户口从乡下调回城市、免于被人构陷为坏人而遭受牢狱之灾等。抱怨的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来是好现象。问题是,糊涂的人不少。他们以为要解决今天的问题,得回到过去的体制。他们说他们很赞成搞市场经济,但&事关民生&的商品除外。什么才是&事关民生&的商品呢?原来地铁、出租、食品安全、教育、医疗和住房,都无一例外。殊不知,恰恰是取消了粮票,我们吃饱了;取消了布票,我们才穿得色彩斑斓;取消了福利分房,居住条件才得到彻底的改善。以我的观察,大部分人&&包括我的许多学生&&都不明白这个这个道理。我认为这是改革遇到阻力原因之一:老百姓其实每天都在呼唤政府的经济管制。其次,任何出于扶持某个群体或产业的管制政策,一旦实施,就会盘根错节,挥之不去。创立&寻租(rent seeking)&概念、以研究官僚体制闻名的塔洛克(Gordon Tullock),在1975年发表论文&暂时性收入陷阱(The Transitional Gains Trap)&,清楚地解释了这一规律。以纽约出租车特许经营权为例,当车牌数量限制刚刚启动时,由于供给不足,而城市在发展,乘客的需求在上升,所以出租车可以获得超额的利润,车牌持有人自然发了一笔横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车牌的超额收益被人们纳入考虑之后,车牌本身的价值就会逐步上升,原有的车牌主人逐渐获利离场,而再通过转让购买来取得车牌的投资者,就不能再获得超额利润,而只能享受一般的市场平均回报率。这个时候,若政府打算重新放开出租车专营的准入,现有的车牌持有人就将会蒙受沉重的打击,而他们也会因此奋力抵抗取消管制的改革。再以俗称&蓝法(blue laws)的&星期天禁止商店营业的法律&为例。这种法律在欧美都曾经流行,起源多与宗教有关。有趣的是,蓝法一旦实施,商人就会反对废除。塔洛克解释:蓝法开始实施时,商店每周都减少一天营业,节省了七分之一的营业成本;由于消费者则被迫增加在其他时间的购物量,所以商店的总收入不变,结果是每家商店都赚取了额外的利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商人会来开店,瓜分这部分额外利润,直到各商店只能赚取市场平均回报率为止。假如政府要在这个时候宣布废除蓝法,那就意味着一部分商店必须倒闭。因此,蓝法的废除,也曾经遭到了商人的抵制。再看北京的地铁票价。当奥运会来临,北京市政府宣布让地铁票价减为全程两元的时候,所有乘客都赚取了额外的收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铁周边的房屋涨价了,因为它们提供的服务不仅包括了居住,还搭配了一套廉价地铁网络;周边的铺租也涨价了,因为商铺带来的不仅是空间,而且也包括了新增的客流。结果,越来越多人涌入地铁沿线,瓜分由于地铁票价下跌而产生的意外收入。这时,乘客尽管能够享受低价的地铁服务,但房租上升,他享受的超额利润逐渐消失。如果政府要把地铁票价复原,貌似占了便宜的乘客就会极力反对。同理,当人民币汇率受到抑制,未能充分升值的时候,出口型企业得到了汇率的补贴,从而赚取了额外的利润。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转为出口导向,纷纷参与瓜分人民币低汇率带来的红利后,这部分红利就会逐渐消失,这些出口型企业就只能赚取一般的市场回报。这个时候,如果要改革汇率制度,让人民币汇率对外币自由浮动,就势必让部分出口型企业关停并转,所以它们会奋力反对改革。推而广之,种种政府管制,公务员福利体系、行业扶持政策、官员审批制度等,也一概遵循相似的发展规律,产生其实并未获得超额利润的既得利益群体,形成对市场化改革的真实的、可以理解的、甚至值得同情的阻力。面对这种困境,我们只有一条脆弱的忠告:既然管制一旦形成就很难根除,最好就是一开始就不搞管制。然而,现代政府必须迎合民意,不可能不搞管制。这恰恰是&改革难&的第三个原因。没有见过那个执政者说&经济发展不是我的任务,我只是要全力以赴地维护法律和市场秩序,让人们享有私产、自由缔约、自负盈亏,并追求他们以为然的幸福&的。事实上,现代政府莫不以各种经济指标来衡量自身的执政绩效。就业、贸易、国民收入、退休福利、医疗保险、免费教育、廉价住房,全是现代政府每个季度、甚至每个礼拜都要参加的考试科目。随着信息日益发达,公众问责日益严苛,这种舍本求末的现象就日益普遍。解决之道?不论可行性,我认为关键是宪政,即限政,即限制政府的权力和义务,以宪法的高度划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明确什么事情只能由市场来解决,明确哪些个人权利不能被那些权宜之计的短期政府政策所侵害;而检验宪政是否过硬的办法,就是看看&禁止工人自愿加班&、&禁止雇佣非法劳工&、&禁止外地人购买房产&这些政策能否被判定为违宪。当然,说说而已,英美也往往做不到,谈何容易!
香料对于西欧,并非必需品
蒙按:关于欧洲人对香料的痴迷,传统的解释,是用欧洲人吃肉比较多、必须用香料帮助肉类延长保质期,故而香料对西欧近似必需品&&但这分明是一个神话。一来,欧洲的气候虽然比较适宜半农半牧,肉类的普及率也远远没有后世那么高,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法国、东欧这些适宜种植业地区的人口)仍然主要靠谷物为生。二来,纵然欧洲某些在粮食种植上没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比如葡萄牙,渔业地位突出)的居民食用肉类稍多一些,秋冬腌肉主要还是用盐,香料的作用并不在腌制,而是烹饪时加入,遮掩腐味、改善口感。这样高品质的生活追求,也根本不是平民百姓能够负担得起的。从下面的文章,我们就能看到,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对香料的狂热和巨大需求量,原因是多重的,但绝不像茶叶对于蒙古人那样,是不折不扣的生存必需品。
通神的香料与欲望的历史&
19:28:35  来自:(我要读书!)&
  杰克&特纳的《香料传奇》解决了关于世界史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西方人就为了厨房里缺点佐料,至于要到半个地球以外去掀起一场战争么?&
  对美食的追求大约是全世界人类的一个共性,可是当我们审视从15世纪中到18世纪中的&地理大发现&这段历史时,还是忍不住要惊讶,激励这些西欧小国满世界去开拓疆土的动力,除了寻找金银和基督徒之外,对香料的渴求竟然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一事实并不鲜为人知,鲜为人知的是特纳为我们指出的这些事实:&
  哥伦布发现美洲,可以看作是发现香料之旅的一个副产品。发现印度,对于当时的葡萄牙王室而言就等于打开了通往香料之国的大门。没有在合适的季节到达,缺乏辨别香料的知识之类的理由并没能说服他的资助者,终其一生,哥伦布都为自己在&印度&没有找到货真价实的香料而懊悔。我们今天当作石破天惊的&发现新大陆&,在当时只不是是一场不成功的香料大冒险而已。&
  麦哲伦完成的第一次环球航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发现香料群岛,这场耗资巨大的航海牺牲了五条海船中的四条,270多名船员中的18人,包括麦哲伦自己,可仅仅他们带回一小船丁香就支付了所有这些开支。&
  这些事实无疑打开了另外一条历史的线索,如果说桑巴特的《奢侈与资本主义》将丝绸与美酒覆盖在冰冷而理性的西方经济发展史上,重新让被韦伯的&理性&阉割了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恢复了血肉的话,那么《香料传奇》就是将丁香、桂皮、豆寇这些芬芳的作物重新拉回历史舞台的中央,让今日被大豆和小麦所主宰的世界进出口贸易找到了最初的源头。一种被&神奇&而非&理性&所主宰的全球化,才是当初跨全球文化交流的真面目,某种程度上我们大可以说,这也是今日全球化的真面目(虽然力度稍逊,《玉米与资本主义》大约可以被看作是对今日世界的类似分析)。被数字和计算所掩盖的全球化贸易表象的背后,其实是文化之间的争霸和交流。&
  特纳无疑属于受到社科理论熏陶的一代新史家,其关心的重点并不仅仅是以上那些事实,而是在历史事实中寻找各种相关的解释。我们以往知道的那种简单直白的唯物主义解释显然无法解释香料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在特纳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香料在西欧民族的日常生活和对世界的想象中占到了一种多么重要的地位。香料不仅仅作为一种调味品,更作为一种奢侈品、营养品、药品、防腐剂、解毒剂、春药和奉神的贡品,在西欧文化的方方面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在地理大发现之前,香料已经成了西欧人生活&品味&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我看来,关心&味道&还是关心&品味&,这是区分劣史与良史之间的一个重要标准。&
  粗粗分拣香料对于西欧社会的重要性,特纳为我们列出了三个方面:味觉、肉体和精神。每一个方面都从希伯莱、希腊、罗马和埃及讲到地理大发现时代的知识传承,叙述得绘声绘色。&
  在味觉部分,特纳简直是借助香料为我们讲述了一部西方文明兴衰史。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香料并不是必需品,恰恰因为如此,在强大的古罗马时代,食用香料成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把客人的晚宴用水果、香料和珠宝装饰得奢靡豪华是贵族和富商的义务,且看当时的暴发户特里马尔奇奥的一次宴会:&他点的菜有印度培育的蘑菇,以活鸟填赛的烹野猪,野猪的肚子被破开时,小鸟飞出来。还有蜂蜜腌制的睡鼠、摆放在银烤架上的熏肠,而烧烤的&煤炭&是草莓和石榴。一位奴隶端出了一个伏于一堆鸡蛋上的呆滞母鸡,特利马尔奇奥看到后惊奇地问道,那鸡蛋是不是半熟的,故事叙述者试着去敲开一个,却发现是面制的。他觉得母鸡肚里不会有什么好东西,本想把它扔出窗外,但他在鸡肚子里面掏了一下,却掏出了一只在加胡椒的蛋清中有用的无花果啄鸟。&而这奢侈的一餐甚至往往不必吃完,要将其中的一半从窗口倒出去,以显示主人家的慷慨。当时奢靡的风气如此之盛,乃至于&一个小学生的课本中画了一个叫做克罗考塔的会说话的猪,它恳求人们用胡椒、干果和蜂蜜把它烹调得香一点。&简直像是《中华小当家》里的寿司卷们。&
  看此书,香料之于罗马,简直就如同鸦片之于大清,不但造成大量财富外流,还腐蚀了整个帝国的风气。在罗马覆灭之后,对香料的使用被各地蛮族继承下来,为千年后欧洲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奠定了品味上的基调。当然,封建王公比不上罗马贵族的气派,东方虎视眈眈的穆斯林世界也让他们摆不起这样的排场,不过生活中的品味总还是要讲究的。香料成了腐败的葡萄酒和啤酒的解药,盛宴上的点缀和腌肉的防腐剂,甚至是对抗瘟疫的良药。出乎我意料的是,居然连查理一世、鲍德温一世和罗兰这样伟大的武士,死后的遗体也是用香料处理的,这说得好听是防腐,说得不好听和腌咸肉没什么区别。&
  而香料之于肉体的作用,主要是春药和药品。特纳介绍了西欧宫廷中的一种媚术,取一只鸡,&以基督的名义&将其杀死,然后用5根丁香刺穿它的心脏,口中一边不断念叨&以基督耶稣的名义&&他曾像你(指鸡)现在一样受难&,同时把刺入的丁香做成十字状。&服用之后,回心转意的情人就会由你随心所欲&(p228)。至于&使小JJ重振雄风&之类的事情,更是不在话下。&
  说到药用价值,我看完《香料传奇》才发现,原来西欧对食物也有类似中国的&热/寒,温/凉&这样的分别,此外还有&干/湿&的分别,羔羊肉温热而湿,水果寒冷而湿,而香料则是干而燥热的,有助于提升生命活力。这也解决了我另外一个疑问,为什么西方民族喜欢把水果放进糕点里烤着吃?什么蓝莓派、香蕉派之类,原来都是为了祛除其中的寒气呀。&
  说到香料在精神上的妙用,倒不是熏香提&神&,这一点已经在&肉体&中提过了,而是指的&敬神&。&神&是什么,东西方自有不同理解,由此也可见特纳作为一个西方人坚持&肉体/精神&这一基督教二分的文化背景。&
  焚香祭神这一点东西方共通,早在《圣经》中就记载了希伯莱人焚香祭拜上帝的规格。特纳在这里梳理的&焚香史&让我惊讶的一点,是其中分明透露出了一条信息:&多神/一神&信仰与享用香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而言,多神教难得有统一的教规和信条,对信徒要求较宽松,因此宗教生活中往往会更重视那些肉欲和物质的东西,用香祭神是常见形态(想想古罗马人和印度人的信仰就知道)。在与多神教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神教在经验和教理上都会自然而然地厌弃这种做法,强调清心寡欲,专心奉神,&基督信徒抱有这样的理念:把物质性的香料祭献给非物质性的神是荒谬的,为什么要把可朽的香料贡奉给不朽的存在?&拉克坦蒂说:&凡可朽的东西&&与永存之物是不相容的&。(p287)在坚守神格唯一的年代,基督徒严格限制香气的运用,可是众所周知,今日的天主教大量使用焚香,随便猜想一下,这与其在漫长的年代中默许了对圣母玛利亚以及圣徒的崇拜有关吗?新教徒不使用香料,是因为他们坚持三位一体之外别无神祗吗?有意思的是,最严格的一神教伊斯兰教彻底抛弃了焚香的方法。这让我们仿佛能从中摸索出一点规律性的东西。当然,这只是一个设想。在神奇的、仿佛可以通灵的香料与神之间联系起来是人之常情,香料仿佛是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之间的一道桥梁,多神教的天堂不在尘世之外,而一神教的天堂往往高踞云端,要不要在祭祀中泄露神的机密呢?或许这就是人们在仪式中对使用香料有这种争论的原因吧,我猜想。&
  顺便可以说一句,造就香料在西方神圣信仰中的这种特殊地位的,是一种很奇妙的社会学。当时人们普遍相信,香料是顺着天堂的河流落向人间的,是世俗与天堂之间的桥梁。这一半是出于香料的物性,一半当然与欧洲与东南亚远隔重洋有关。香料来到欧洲,要经过多次转手,而商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对这种神话只会广为宣传,不会轻易拆穿。于是就造成了一种不易拆穿的迷信&&香料确实与上帝有关。&
  由经济决定论者和功利主义者勾勒出的世界史无疑是有重大缺陷的,他们忽略了在全球化的早期,推动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力量,往往不是去寻找那些影响人们生死的重要物资,而是一些奢侈品,乃至为了一些精神上的追求。《香料传奇》勾画出的史诗画卷恰恰在这一点上是最值得称道的,读着这本妙趣横生的历史,我仿佛回到了500年前,神游那个千帆竞发的大时代。远渡重洋的西欧殖民者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叩问陌生人的门,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个弱智问题:&你们这里有基督徒和香料吗?&今日光鲜文明的欧美民族的祖先,正是这么一些锲而不舍的土鳖,悖谬的是,恰恰正是这么一些土鳖,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变革。&
  书里还有很多好玩的细节,罗列一下:&
  原来在达迦玛第一次达到印度之时,已经有热那亚的商人在那里了,所谓的&地理大发现&,其实是&西欧人的地理大发现&。其他的&大发现&亦可作如是观。&
  古欧洲人不洗澡,原因倒不是水源难得,而是因为他们认为清洗身体会使得毛孔打开,使人的身体更容易受感染。&
  原来14世纪席卷欧洲的黑死病罪魁祸首很可能是香料贸易,黑死病最早于14世纪20年代见于中国,是由一只受感染的黑鼠血的跳蚤传播的病菌引起的。最初传入欧洲是经由罗马人与印度的越海贸易。&
  香料在西欧贵重非常,甚至胡椒可以当作一般等价物流通,还有人用银屑来掺假,大概算是最落足本钱的造假了!&
  还要挑个错,这本书总的来说翻译得不错,但这个错还是太明显:&
  p101,把法显(Fa-hsien)翻译成了&法师&,汉译本中出现这种大Bug,替高僧哭两声。&
  最后要为三联书店惋惜,这样一本学术专著居然把参考文献全部略去,实在是与三联的形象不符。&&
茶叶是游牧民族的必需品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及其毗邻的一些省、区,蒙古族牧民以食牛、羊肉及奶制品为主,粮、菜为辅。砖茶是牧民不可缺少的饮品,喝由砖茶煮成的咸奶茶,是蒙古族人们的传统饮茶习俗。在牧区,他们习惯于&一日三餐茶,一顿饭&。所以,喝咸奶茶,除了解渴外,也是补充人体营养的一种主要方法,每日清晨,主妇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煮一锅咸奶茶,供全家整天享用。蒙古族喜欢喝热茶,早上,他们一边喝茶,一边吃炒米,将剩余的茶放在微火上暖着,以便随时取饮。通常一家人只在晚上放牧回家才正式用餐一次,但早、中、晚三次喝咸奶茶,一般是不可缺少的。蒙古族喝的咸奶茶,用的多为青砖茶或黑砖茶,煮茶的器具是铁锅。煮咸奶茶时,应先把砖茶打碎,将洗净的铁锅置于火上,盛水2~3千克,烧水至刚沸腾时,加入打碎的砖茶50~80克。当水再次沸腾5分钟后,掺入牛奶,用奶量为不的五分之一左右,稍加搅动,再加入适量盐巴。等到整锅咸奶茶开始沸腾时,才算把咸奶茶煮了,即可盛在碗中待饮。&&
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饮茶习惯,饮茶在北方民族,是一种生理需求。蒙古族等北方游牧民族饮食多是牛羊肉、奶等燥热、油腻、不易消化之物,而茶叶富含维生素、单宁酸、茶碱等,游牧民族所缺少的果蔬营养成分,可以从中得以补充。茶中大量的芳香油还可以溶解动物脂肪、降低胆固醇、加强血管壁韧性。茶叶的功能恰好能弥补了游牧民族饮食结构中缺少的环节。
饮茶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还有一个好处体现在卫生方面。饮用滚开的热茶,可以杀灭细菌,也就减少了肠道以及血液寄生虫感染的机会。饮茶,改变了他们喝冷水的习惯。
因此,中原民族作为生活调剂品的茶叶,对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就像粮食和盐巴一样,成为生活必需品。一天没有都没法生活。卡断了茶叶的供应,几乎能断绝少数民族的生命。&&
茶叶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属于战略物资,绝不仅仅是助消化的的无聊东东,它的最大作用在于克服水土不服。如果没有茶叶,游牧民族的战斗力最少下降50%。(所谓水土不服是因为不同地域自然环境所形成的细菌群是不同的,为当人在某地生活一定时间后,因为饮用了当地的水从而在人体内形成一个平衡的细菌群,但是当人换到另一个地方时,因为体内细菌群的平衡被打破而出现的症状就统称为水土不服。而茶叶,特别是浓茶能大量杀死人体内原有的细菌【表现为拉肚子】,因此新的细菌群进入人体就不会有问题。)游牧民族都是逐水草而生,这个问题尤为严重。
[转载][李俊慧老师文章]我是怎么爱上经济学的
我是怎么爱上经济学的
在《我为什么要写〈经济学讲义〉》一文的最后,我说到爱是要说出来的,而《经济学讲义》一书就是我对经济学的&爱的宣言&!
然而,其实我对经济学并非&一见钟情&,亦非简单地&日久生情&,而是经历过一些曲折的,值得趁此《经济学讲义》出版之际作一个详尽的回顾。也欢迎阅读此文的读者也来说一下,他(她)又是怎么爱上经济学的。
以我自小的志趣而言,我喜欢的是文史哲方面的学科。早在初中的时候我已经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独自&研究&历史&&&研究&这个词很大,用在那时的我那样一个小孩身上显得很夸张。但虽然知识与信息的局限很大,我认为我当时所抱持的热诚专注、严谨认真与全情投入的确是当得起&研究&这个大词的。即使是这些学科之内的专业人士,恐怕也比不上当年的我。而以我所熟悉的领域而论,我不怕说一句&大话&:我比那些专家强!
高一的时候,有师范大学的学生来我所在的中学实习当语文老师。他们回去之后,我给他们写了一封长信。他们在回信中极力地游说我去读他们大学的&作家班&。然而,当高二分科的时候,我选择了理科、而不是文科!消息一传出,所有认识我的人都为之震惊与不解。我这样选择的理由是:如果把我喜欢的东西作为终生的职业,生存压力之下恐怕我要为五斗米折腰而牺牲所爱。我不想这样,我只想一直把喜欢的东西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以保持着我对它们最纯粹的爱。&&这个理由后来我跟周燕说起,她吃惊而感慨地说:&那时你才一个高一升高二的中学生,已经这么会想啦?你真是一个很理性的人!&
不管怎么样,我在高二分科时选择了理科,而在高三选专业时则又一次面临着人生路向的选择。其时,父母给我联系了一个在中山大学里任教职的朋友马老师,在她的牵线搭桥之下,打算给我办理保送中大的资格。刚开始时,我考虑的专业是跟医学有关系的&生物技术&,因为我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医生。但马老师是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她很想将我罗置于门下,所以说服了父母为我选择计算机专业。可是我想来想去,还是不想读纯理工科的专业,因为我始终对于所爱的文史不能完全地断念。那时保送的事情都差不多办好了,我才说不愿意,害得我爸左右为难,因为已经托请了人情。幸好后来因为我所就读的中学不是省一级中学&&那中学虽然已经是本地最好的学校,但因为本地的行政级别不高,导致它没有这个级别&&按规矩是没有资格保送学生去中大的。最后跟中大达成的协议,是只要我的高考分数达到中大整个学校的最低录取线,大学内任何一个专业随便我挑。据马老师事后说,高考结束后,她所在的计算机专业的系主任看到我的高考成绩时,羡慕得眼睛发光。不过,我既然趁机摆脱了这个专业,自然是不会再选择它的。
但是,选什么好呢?那时在中学里的班主任老师也说我选择计算机专业是&太浪费&了,因为其时该专业还不是最热门的,录取分数也就不是最高的,那老师认为以我的成绩选那样的专业是&浪费&了我的高分。好吧,既然是要充分地利用我的高分数,那就选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吧!我就按着这个原则,把记录前一年中大各个专业所录取学生的平均分数&&注意:不是录取分数线,而是录取进去的学生的平均分数&&的书拿出来,把各个专业按录取学生的平均分数从高到低排列,于是便找到最高分的那个专业是&&国际金融!再一看这专业是文理兼收的,正符合我不要纯粹理工科专业的要求。就是这样,我糊里糊涂的一头栽进了经济类的专业之中&&是的,我确实是糊里糊涂地栽进去的。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经济学,也对经济毫无兴趣!我后来看到有些学生早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喜欢看财经方面的报刊与书籍,但我完全不是他们之中的一员。
当然,虽然没兴趣,但也谈不上讨厌。而作为一个以自觉学习而著称的好学生,在大学本科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一如在中学时对待必须考试过关、而且最好是高分考过的科目那样,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中学时学习成绩好只不过是因为他(她)们很乖很听话,老师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不是他(她)们真的会读书。因此一上了大学,上课的老师讲完课就拍拍屁股走人,除了期末考试之外极少搞测验,甚至布置作业的都不多(除非是数学、英语一类的科目),没有了老师硬性要求他(她)们怎么学习,他(她)们就既不懂得怎么去学,也迅速地懒惰下来不去学习,只会在考试前夕才临时抱佛脚背一下考试范围,但求应付过关了事。相对于这些人而言,尽管对经济学谈不上有什么兴趣可言的我倒是不怕说自己是个好学生。因为我可是每次听完课就会及时复习有关的知识。
有一次&会计课&的老师搞突然袭击的测验,大部分同学上完课根本没复习,自然考得一塌糊涂,我却轻而易举就考了两个班&&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两个班几乎所有课都合班上&&的第一。无独有偶,国贸班那边的最高分也是我的同乡,他当时还跟我说笑,说是不是我们那里的人都天生是学会计的料?另一件事是发生在本科毕业的时候了。当时跟我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去应聘宝洁公司,这种外资企业那时已经有完善的招聘制度,需要先经过笔试才能有机会去面试。那同学考完笔试回来的那天,我问她考得怎么样,她愁眉苦脸的说试题太难了。我再问她考了什么难题,她说其中一道是考&内涵报酬率&的计算,她完全不懂。我说:&怎么会不懂呢?这明明在&财务管理&那门课里学过的啊。&她既是惊讶于我连这知识点是在哪门课学过都记得,更是大惑不解:&怎么你学过就记得啊?&我听了只能在心里苦笑:学过就该记得啊!否则不就白学了?是的,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在学期的最后狂背几晚,考试过关是没问题的&&我那同学的成绩是不错的,否则早就被宝洁公司在看简历时剔除出局、连参加笔试的机会都没有了&&但考完之后便马上忘记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
就是这样,虽然对经济学没兴趣,但教科书上有写的、该掌握的知识点我至少是记得极为牢固。
一开始时我对经济学没兴趣固然是有我自己的原因在内,但学校老师的问题也不能不说是个重要的原因。我当年学经济学,居然是先学&宏观经济学&,然后才学&微观经济学&的。如此&颠倒&的学习顺序,只不过是因为给我们上这门课的老师所使用的教材印刷量不够,于是只好安排我们国金班与另外的国贸班&错峰&学习&&国贸班正常地先上&微观&再上&宏观&,我们国金班就颠倒过来先上&宏观&再上&微观&。平心而论,给我们上经济学的老师在当时的中国来说算是不错的了,虽然用的是他自己编的教材,但基本上都是把国外的教科书里的内容抄过来。只是他当然也是半路出家的,照本宣科还行,却是经不起我稍有点兴趣就开始动起脑筋而向他提问题。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问过这老师一个问题:教材上说交易使消费者获得消费者盈余,生产者获得生产者盈余,怎么会因为交易就凭空多了盈余出来呢?这盈余是从哪里来的?他哑口无言。于是,我再也不提问了。从此只是记下书上写的结论而已。
但这位老师真的算是很不错的了。至少教学态度是很良好的,上课非常用心,不像当时有些老师只是顾着在外头炒股或干着别的什么自己的事情,根本是无心教学;或者就是愤青一枚,一堂课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破口大骂国家长达40分钟,在最后5分钟里以开火车的速度把书上的内容飞快地过一遍&&说到这里,我倒是要为前面提到过的那位同学完全忘记了在&财务管理&那门课里学过&内涵报酬率&的计算公式的事情作一下&辩护&的。这实在也不能全怪那位同学,因为那门课的老师正是这种人,上课基本上是在不着边际地东拉西扯,甚至从来就没翻开过教材讲上一页。不过对一般的同学来说,他的口才不错,如此东拉西扯听着也毫无压力,还可以大笑一场,甚是快慰。我却是听了几句之后就知道这老师根本不打算教我们什么,就自个儿埋头看书去了&&虽然那书其实也很垃圾,只是东拼西凑的剪切复制粘贴之作,但我至少还是把里面写着的做财务分析时必备的几条公式记下来了。
另外,我们这个班号称是&国际金融&,上的课程却与国贸班如出一辙,实在让人怀疑仅仅是因为那些年国际金融很热门,于是就临急临忙地开了这么一个专业,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其实都只是照搬国贸专业原本就有的那一套。反正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我们只是一群被放羊的学生而已。不过,这也许并非是一件坏事。既然老师的水平也不怎么样,与其填鸭一般将他们的错误东西强行灌输进学生的脑子之中,倒不如自由放任地放羊为妙。
然而,我自然也因此一直到大三的时候都对经济学始终激发不起什么兴趣。那时除了上课和课后复习之外,余下的大量闲暇时间就是继续花在我所真正热爱的文史哲之上。文学与历史继续稳居我的兴趣榜的头两把交椅,而那段时间我还迷上了政治哲学。此前我已有在别的文章里说到过,那时为了去听政法学院里一个名人老师讲的课,我把自己本专业的课也逃了。
在我印象之中,我记得甚至是直到大四的时候,有一次我在学校图书馆的文史刊物阅览室里泡了一个上午,看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专业刊物里的学术文章,离开的时候是如此之亢奋,回到宿舍里还写了一篇记述这兴奋心情的日记。那日记里有这么一句话:&经济学是我的妻子,文史是我的情人。而我,是爱情人胜于爱妻子的!&
就在写下这句&爱的宣言&的一两年间,我却如同突然从梦中醒来的沉睡之人,忽然发现了与我相伴已有三四年之久的经济学这结发之妻是如此的魅力无穷!就这样被你征服!
让我心花怒放的是,当年我选择读经济类专业的决定虽然确实是源自于糊涂,最后的结果却是如此的美好!这个被经济学征服的戏剧性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下回分解!
最初、最初让我对经济学萌动了些许兴趣的,是一门叫&发展经济学&的课。这个经济学分支的内容早被张五常教授批得体无完肤,而且现在回想起来,我也几乎不怎么记得起这门课的老师有真的讲过正统的&发展经济学&里的内容。
所以,我完全不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本身而喜欢上经济学的,而是那门课的老师在某一次课上大概是纯属偶尔地说起&经济思想史&的内容。我记得他在黑板上画了一棵树那样的形状的图,形象地介绍经济学这棵大树是怎么最初由亚当&斯密出发,发展到李嘉图,其理论体系包含着互相矛盾的成分,马克思继承了其中的&劳动价值论&而形成一个分支,马歇尔则继承了与之矛盾的成分而形成西方经济学(新古典主义)。当时这老师说的话我已经不太记得特别确切了。根据我现在对经济学的认识,在以后的《国际贸易讲义》里我就会指出,李嘉图一方面主张&劳动价值论&,另一方面又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而后者所赖以成立的&比较成本&的本质就是&机会成本&,与&劳动价值论&的本质之一是以历史成本为成本的概念是针锋相对的。所以,这老师的话有其正确的地方,只是当时他应该不是这样分辨李嘉图的经济思想里包含着的矛盾成分,他具体是怎么区分的我已经不记得了。
不管怎么样,当时虽然听得是似懂非懂,但一下子就撩拨起了我对经济学&&不,严格来说,是经济思想史&&的一丝丝的兴趣。前面我说过了,我自小就喜欢历史,而本科的时候逃了本专业的课去听政法学院的课,也是为了听名为&东方政治思想史&、实为&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课。&经济思想史&恰好就是&经济学&与&历史&的一个交叉学科,通过激发我对历史的固有兴趣,也就较为容易地将这兴趣延伸至经济学那边去。事实上,后来我得到的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经济思想史是一门值得引进到经济学教育中的课程。不了解历史,不可能明白现在,也就更加无法预计未来。经济学这样的社会科学,比起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是更加需要学习这门科学的发展历史的。张五常教授在《经济解释》里介绍&租值&的概念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不先了解&租值&概念的整个发展过程,是不容易明白这个概念为什么要这样界定的。这样的话,我在读硕士的时候就已经跟周燕的硕士导师说过&&我跟周燕相熟,因此跟她的导师也相熟。因为他正是研究&财政思想史&出身的,他是当时我们的老师中最具备知识背景开这门课的人。
一旦有了兴趣,我就有了动力主动地去学习了&&不需要找老师,找图书馆就行!那天一下课,我就直奔学校图书馆,找到放置经济类书籍的地方,一口气把那里能找到的介绍经济思想史的书都借了回去。这些书都是翻译书,翻译得不太好,看起来不太顺。但尽管如此,我还是一下子就着迷了。原因是,我在那些书里遇到了很多&熟人&!&&洛克、休谟、穆勒&&对了,这些人正是我本科时就已经着迷的政治哲学中大名鼎鼎的人物,我早就在阅读政治哲学的经典著作时对这些名字耳熟能详了。没想到,原来这些人同时也是前经济学时期以及古典经济学时期中的大名家!是的,那是个伟大的时代,伟大就伟大在那时还没有细致到狭隘的学科分工,那个时代所诞生的都是跨好几个学科的大思想家&&他们不能简单地称为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而应该称为大思想家!
洛克和休谟是亚当&斯密之前的人,他们在经济学上的名声相对于他们在政治哲学方面的名声而言是要小得多的。我相信如果不是特别地了解过经济思想史的人,光是学过经济学,是不会在教材里见到洛克的名字的。但只要是攻读政治学的人,洛克的赫赫威名是必须用&如雷贯耳&来形容的。而休谟呢,有心的老师在教国际经济学时可能会提到他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否则现在的学生大概也是没什么机会在经济学教材里看到他的名字的。但只要是学过西方哲学的人&&不一定是专攻政治哲学方面的&&都不可能不知道休谟的名字。至于穆勒,那更是天才中的天才,在政治哲学与经济学两大领域里,都是得享盛名的大师级人物,他在两边的成就都堪称辉煌彪炳,是最厉害的&两栖动物&&&据我所知,他在心理学方面也是殿堂级的圣贤,其实应该称他为&三栖动物&了。
总而言之,一下子在&经济思想史&里遇到那么多&熟人&,那种&他乡遇故知&的惊喜交集,就别提有多让我高兴了。也于是,不但是借助着对历史的固有兴趣,也多加了&政治哲学&这&新宠&的助力,我对&经济学&这&妻子&的热情之火便被&煽动&得高涨了起来。
一切事情,最重要的就是有兴趣!这是至理名言。一旦有了兴趣,老师好不好,甚至有没有老师,都已经不再重要!我感兴趣,我要学习!我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accessible的资源去了解经济学,去学习经济学,去思考经济学!
在那个时候,虽然已经有了互联网,但网络还不是那么发达,所以我能找到的最多资源的来源地还是图书馆。然而,书库里的书太陈旧了,要找最新的资料当然是去阅览室。我也记不清自己是从什么时候起,养成了一有空就往学院图书馆里的现刊阅览室跑的习惯。在众多的学术期刊与报纸中,我最感兴趣、每期必看的是一刊一报,一刊是一份关于国际经济的刊物,而一报就是《经济学消息报》!
《经济学消息报》对我的影响之大,是必须隆而重之地介绍它的。这份报纸应该是国内最早采用张五常教授的&经济学理论是解释真实世界中的现象,要以真实世界中的事实验证经济学理论&的标准来选稿的学术性报纸。它既没有像当时大部分的学术报刊那样连篇累牍的只是在宣扬意识形态、价值观的纯文字类文章,也没有像后来&东施效颦&地仿效西方的经济学期刊那样只看重数学模型与计量分析,它是真正地站在解释真实世界的角度来审视稿件,看那文章有没有提出一个有意思有价值的现象,用经济学理论加以解释。这样的经济学文章,姑勿论作者的水平如何,趣味性是足够强的。
我在这里就举一篇当时在《经济学消息报》上看到的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文章来作例子,以说明这份报纸的选文风格吧,这样大家就能有切实的体会。那篇文章的内容大致上是这样的:海尔公司生产的洗衣机质优价廉,在市场很受欢迎。然而,它发现在四川的售后维修服务点里遭遇到很高的产品返修率。海尔派人去当地一调查,才知道原来那里的农民把洗衣机买回去竟然是用来洗土豆!这自然导致大量泥沙进入机器内部,使机器在保修期间内发生磨损而需要维修的比率大幅上升。海尔面对这样的情况,灵机一动,针对农村市场研发了一种有特别的滤沙功能的所谓&洗衣机&,其实是方便农民买去用来洗土豆也行。结果这种洗衣机在农村市场大受欢迎,销量大增。
文章的作者在陈述了事件之后,运用科斯定理来进行分析。科斯说过,不要把交易狭窄地理解为一个个看得见的物品的易手,而是要广泛地理解为一束束权利的转让。就以海尔出售洗衣机为例,乍一看是洗衣机这一物品以断权成交的方式从海尔手上转移到消费者手上,但其实转移的是只是部分的权利&&如把这机器用于洗衣服的权利,还有海尔提供的维修保养服务。然而,其实有些权利是没有转移给消费者,仍然还保留在海尔手上的。例如,说明书上会明确地规定,使用者在免费保修期间,不得自行打开洗衣机的后壳,不能去动内部的机器部件,否则出了问题不予免费维修。洗衣机既然已经卖给了消费者,理论上关于这洗衣机的全部权利都应该归消费者所有,但这说明书里写着的规定,实际上是说明打开洗衣机后壳、触动内部的机器部件的权利并没有转移给消费者,而是仍然留在海尔手上。消费者失去这个权利,所换取回来的,自然就是海尔公司在指定的年限内免费保修,以保证洗衣机的质量达到海尔向消费者承诺的水平。显然,物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是从物品转手的角度来理解交易,就无法解释海尔用说明书里的这种规定来保留与洗衣机有关的部分权利,以进行虽然也是与洗衣机的使用密切相关的另一项交易&&维修保养服务的交易。但是如果从权利束的角度来看,问题就变得十分清楚。所谓的物品,无非是各方面属性的权利的一个载体,洗衣功能是一个属性,其权利通过交易转移到消费者手里;打开后壳触动内部机件是另一个属性,其权利仍保留在海尔手上。
从这一点引申开去,洗衣功能是一个属性,而洗土豆功能也是一个属性。通常来说,生产者制造的这台机器既然命名为&洗衣机&,就是假设消费者买回去使用的只是其洗衣功能,根本不会想到还会拿来洗土豆。然而,在物理属性上,洗衣机确实也有洗土豆的功能,农民&创造性&地&发现&了这个功能,导致机器较快地磨损而需要维修,海尔要不要承担这个免费保修的责任呢?虽然没有像说明书里写着不得打开后壳、触动内部机件那样明确的规定,但既然机器的名字是&洗衣机&,实际上已经隐含地规定,消费者购买的只是洗衣功能,支付的价格并没有包含洗土豆功能在内,农民拿这洗衣机去洗土豆,导致机器较快地磨损,性质上是相当于违反了说明书中的明文规定去打开后壳、触动内部机件,海尔原则上是不需要负免费保修的责任的。然而,问题就在于,海尔很难监管农民的行为,以确保这个隐含的规定得到履行。也就是说,用洗衣机洗土豆的权利正如打开后壳、触动内部机件的权利一样,是保留在海尔手上的,但海尔要保障自己的这个权利是极为困难的(含义着保护有关产权的交易费用很高)。于是,海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硕士论文3万字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