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贸易图片的国际竞争力有?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的分析.pdf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
与贸易竞争力分析
余道先  刘海云
  内容提要  本文对 1997年以来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了经验分析 ,对生产性服
务贸易各部门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和 M 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进行了测算 。结果表明,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
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国际竞争力较弱且发展不平衡 。最
后 ,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
关 键 词  生产性服务贸易 贸易结构  贸易竞争力
作者单位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中图分类号 : F 8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 20 10 ] 02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伴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
国的服务贸易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服务贸易规模
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世界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
不断扩大 , 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服务贸易总额 由 1982
展迅速 ,服务业在所有工业化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年的 44 亿美元上升到 2008 年的 3060.
4 亿美元 ,增长
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生产 、就业 、投资和贸
6倍 ,年均增长率超过了 17% ,高于同期货物贸易
易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国际服务贸易的
的增长速度 ,也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服务贸易的平
规模不断扩大 ,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逐年上升 。
均增长速度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
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 1970 年仅为 700 亿美元 , 到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4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分析.ppt 3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三,优先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贸易,带动服务贸易整体结构升级。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不仅有助于提高商品出口的竞争力,而且生产性服务贸易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又可以优化服务出口结构,减少对外国服务的依赖。这对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调整、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四,大力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投向增长潜力大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外资带来的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的示范和溢出效应必将促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对总体服务贸易出口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思考华中科大学经济学院刘海云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AsposePtyLtd.主要内容一、生产性服务贸易概念与分类二、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分析三、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分析四、结论及若干思考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AsposePtyLtd.一、生产性服务贸易概念与分类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从1970年的700亿美元到2008年的38570亿美元。38年间增长了55.1倍,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也上升到1/5。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呈现出超过货物贸易的趋势,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逐步成为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发展服务贸易成为推动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方略。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AsposePtyLtd.在服务业中,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作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粘合剂,以服务业为中心将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是先进工业化国家后期工业化的重要特征。因而生产性服务贸易也就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与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服务贸易总额由1982年的44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3645亿美元,增长了81.8倍,高于同期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也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AsposePtyLtd.服务贸易的高速发展对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和提升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已逐步显现。但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与结构失衡的矛盾仍然突出。传统劳动密集型的消费性服务中品质优秀的服务产品的竞争优势没有得到更好的提升,更具有现代意义的作为中间投入品的生产性服务贸易不仅落后于消费性服务贸易的发展,而且缺乏国际竞争力,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国际分工格局与利益分配。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AsposePtyLtd.生产性服务贸易概念的界定、分类概念的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由Machlup(1962)率先提出,他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产出知识的产业。随后,Greenfield(1966)提出,生产性服务业是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主要面向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动,首次从产品属性或需求角度揭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Martinelli(1991)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与资源分配和流通相关的活动、产品和流程设计及与创新相关的活动、与生产本身生产组织和管理本身相关的活动,这一概念得到早期研究者的广泛认同。生产性服务贸易是生产性服务业进出口的总称。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AsposePtyLtd.分类关于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分类,国内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生产性服务所包括的服务种类的界定十分模糊。下面举出几例:WTO之《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国际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⑴商业服务⑵通讯服务⑶建筑和相关工程服务⑷分销服务⑸教育服务⑹环境服务⑺金融服务⑻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和社会服务⑼旅游及相关服务⑽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⑾运输服务⑿上述以外的其他服务。Evaluationonly.C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推荐期刊投稿
&&&免费论文
&&&收费论文
&&&浏览历史当前位置: >>>
中美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加深和全球范围内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生产性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力量。分析中美两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概况,从总体竞争力和行业角度对两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整体来看美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强
阅读技巧:Ctrl+D 收藏本篇文章
 摘要: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加深和全球范围内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生产性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力量。分析中美两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概况,从总体竞争力和行业角度对两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整体来看美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强,我国偏弱,但发展潜力很大;从行业角度来看,我国的建筑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拥有很强的贸易竞争力,而美国在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行业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为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出以下对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发挥集群效应,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专门管理体系。
  关键词:中国;美国;生产性服务业;贸易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03
  一、生产性服务贸易相关研究概述
  F.Machlup(1962)首先从产品本身的属性特征以及人们的需求两个方面来阐释生产性服务贸易。H.Greenfield(1966)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主要向生产者而不是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动,率先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概念。我国学者李江帆、毕豆豆(2004)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主要为满足中间需求、将服务投入其他组织和外部企业的生产活动,用于商业以及更进一步的生产活动而非主要用于满足个人需要和最终直接消费的行业。余道先、刘海云(2010)界定了生产性服务业所涵盖的范围,认为所有生产性服务业的进出口都为生产性服务贸易。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贸易总体情况,并按《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划分标准,参考国际收支平衡表等相关数据,选取建筑、通讯、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权六大项生产性服务贸易相关指标与美国进行比较。
  二、中美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一)中国
  年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额从222.9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1109.4亿美元,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地位持续上升,占服务贸易的比重由14%增至19%。进口额和出口额都不断增长且增速加快,由2005年的57.7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453.1亿美元,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也由7.8%增至20.4%,但出口竞争力还较弱;进口额一直高于出口额,由2005年的165.2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656.3亿美元,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比重始终保持在20%以上。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差额逐步扩大。
  (二)美国
  美国生产性服务贸易额从2005年的2103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4202.2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比重基本保持在30%以上,最高为2009年的36.9%,出口额由2005年的1330.4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2729.3亿美元,增长了1倍多,占美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均超过35%,进口额由2005年的772.6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1473亿美元,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也始终保持在30%以上,出口额高于进口额,贸易顺差逐年扩大,到2014年已超过1000亿美元。
  美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较我国慢,但总量规模远远大于我国,2014年已经是我国的4倍。
  三、中美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总体竞争力比较
  1.国际市场占有率(MSI)。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可反映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公式为MSIij=Xij/Xwj,其中Xij是i国家j服务的出口额,Xwj是世界j服务的出口总额,数值越大说明服务贸易竞争力越强。中国的MSI由2005年的1.1%逐步增至2014年的3.1%,美国的MSI波动不大,基本保持在20%左右,国际市场占有率远远高于我国。
  2.TC指数。TC指数也叫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公式为TCij=(Xij-Mij)/(Xij+Mij),其中 Xij代表i国j服务的出口额,Mij是i国j服务的进口额,TC的值在-1和1之间,值越大则表明竞争力越强,值趋近于-1,表明竞争力越弱。年我国TC指数均小于0,但有提升趋势,由-0.5升至-0.2,而美国的TC指数均大于0,到2014年增至0.3,贸易竞争优势呈不断扩大趋势。
  3.RCA指数。RCA指数即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通过某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可以反映一个国家 (地区)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适用的公式是RCAij=(Xij/Xit)/(Xwj/Xwt), RCAij表示i国j服务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代表i国j服务的出口额,Xit代表i国出口总额,Xwj代表全球j服务的出口额,Xwt代表全球出口总额,若RCA&2.5,该商品或该行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如果在1.25  (二)分部门竞争力比较
  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六大生产性服务部门的RCA指数,可以看出中国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优势比美国强,这是因为随着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美国将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内附加值较低的环节以外包的形式转移到国外,而中国又是主要外包承接国,在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行业中国存在很大的劣势,而美国拥有极大优势,说明美国在资本、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的竞争力方面占优势;我国建筑服务业贸易竞争力远远大于美国,表明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较大。
 四、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人力资本是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而中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培养专业人才,应建立多层次囊括、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人才培养系统以及科学的开发系统,提高从事生产性服务贸易行业中的高层次人才比重。
  (二)发挥集群效应,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产业集群是一个紧密联系的、在横向和纵向互相推动彼此不断进行产业升级的系统,对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如金融、保险业等仍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在全面考量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如我国创新创业的集结地北京中关村,还有上海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北外滩航运服务区等集聚区都对当地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专门管理体系
  政府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给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落实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尤其要对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生产性企业加大税收优惠和补贴力度,推动相对劣势的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发展。应建立专门机构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进行指导和监督。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开拓、行业自律、技术创新、规则制定、信息沟通、行业竞争秩序和企业利益维护的作用,鼓励国内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1]余道先,刘海云.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2(2):19-55.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
  [3]Machiup.F.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Jersey[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4]Greenfield.H.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services[M].New York:Columbia U Press,1966.
  [5]李江帆,毕豆豆.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1):16-19.
  [6]徐舒婷.中美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比较分析[J].中国商贸,2014(15):24-26.
  [7]孙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研究:以美国生产性服务业为参照系[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37-42.
  [8]汪素芹,胡玲玲.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国际竞争力分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6):11-17.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speeding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e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stimulating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mparing two countries from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industry point of view of Chines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hole 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is stronger, then ours is weak, but a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from the industry point of view, building services and computer information services China have a strong trade competitiveness, while the patent royalty and license fees, insurance services and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 United States have the absolut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to develop the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to improve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establish a special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competitiveness
  (责任编辑:张彤彤)
出处:对外经贸作者:王梦倩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中美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相关推荐
------分隔线----------------------------
微信号 biyelunwe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