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个3D显示器无视频输入玩,没有想象中好,但是还是非常

准备买3D显示器,提一个关于一键2D转3D硬切换显示器玩3D游戏的问题_百度知道
准备买3D显示器,提一个关于一键2D转3D硬切换显示器玩3D游戏的问题
是否还会像通过软件切换3d的3D显示器那样3D游戏帧数减半啊?
所以我的意思这种状况下,电影也不需要是3D电影,直接将所有2D转成3D你们都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说的意思是一键切换显示器它是硬切换
我有更好的答案
需要全套的英伟达3D:显卡,不会有你担心的问题选择英伟达3D技术的快门式3D显示器、显示器
三样齐全,显卡性能减半!而且貌似不是一键硬切换!
使用英伟达3D技术是玩原生3D,一键2D转3D硬切换是假3D。,,,比如:在3D电视上看左右格式的《阿凡达》 PK
在3D电视上看高清的《阿凡达》并使用2D转3D切换,,,效果是不一样的。,,,目前主流的大型单机游戏都有原生的3D效果,你不用,,,然后用显示器去硬切换,,,等于把鸡汤倒了,把鸡放在白水中,,,然后品尝白水。
那请问原生3D是否需要显卡有双倍性能!如果需要,原生3D和通过软件切换的3D效果不是一样消耗显卡嘛?
英伟达3D立体幻境是要求120FPS以上的屏幕,使用3D后能达到60FPS的有效帧数,支持这个技术的N卡有很多,你可以去查技术参数,,,,是对显示器有要求,,,,原生3D和通过软件切换的3D是一样消耗资源,但你的感官效果不一样。
你把我要的答案越绕越远了!我现在要的答案就是假如一键2D转3D,也就是你说的假3D,能不能做到游戏的时候不消耗显卡双倍性能实现假3D!英伟达的技术虽然好!但是也是要花票票的!又是显卡,又是显示器,又是眼镜!我现在就是要最低改动得到一个经济的效果,不是发烧友!
可以,但是眼镜还是需要的。HDMI线缆也是需要的。,,,不消耗显卡双倍性能!!!
采纳率:60%
呵呵,你直接买个3d电视机,和电脑连接就可以了啊。没你想的那么麻烦
那请问3D电视机买了以后是否能够保证显卡在相同的帧数下运行3D模式和2D模式的同一个游戏!
电视建议在42一下 的,其次显卡一定要强大。即使你买显示器,显卡不强大也没戏
无论何种,只要是快门式的,都会减半
不闪式的一键切换3D显示器
一样滴,不闪式是快门式的一种而已~~~~~~另外NV的3D虚拟幻境也一样,所以要求120FPS以上的屏幕,这样才能达到60FPS的有效帧数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说的是显卡是否在3D有时候同2D模式下帧数减半!为什么我会这么问的原因是那种一键切换的3D显示器是硬件切换,在普通模式下,不会降低显卡帧数!所以我会提问关于3D游戏是否帧数会减半!如果帧数减半,我显卡也得换!因为同样的游戏,我本来可以60帧,现在我切换成3d模式只能30帧游戏了!
这个其实一样的,你要是知道快门式3D的原理就很明显,因为它就是把两个不同角度的图像分次给你不同的眼睛来看,也就是同一时间你只有一只眼睛看到图像,显示器实际帧数一定是有效帧数的两倍。而这时问题就来了,一键式3D基于什么原理,能够让显卡出来的2D画面变成3D呢?(这个是不考虑显卡转3D也就是你说的情况)深了不讨论,单说泰坦尼克从2D转为3D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就可以知道把2D画面直接转成3D是多么困难,而靠显示器自己的芯片来处理是多么不现实~~~~~3D不是单纯的把画面给两个眼睛,必须要改变图片的内容而让给两只眼睛的图片有不同的角度效果,所以即使真做得到那效果也是非常悲剧的。那另一种就是3D电影用一般播放器播出来的那种左右或上下的效果了,这种情况显示器可以把图像切割出来分别显示,这个倒是现实得多,但这也只支持3D电影,游戏是没戏的,而且还会有分辨率减半的问题(显卡出来的图像可是固定分辨率的)最后再说显卡的问题,一般来说,除非垂直同步,不然还真少有显卡能在60fps范围活动,要不就100~200,要不就30~40,如果100+的话显然没什么问题,30~40你也就别想3D的事了~~~~~~~~~~
我游戏群里有人买了3D显示器用来3d化生化危机6,效果不悲剧!挺不错!帧数也不减!
对很多人来说,200块的耳机和2000块的耳机也听不出区别;对很多人来说,200000块的汽车和2000000块的汽车也开不出区别;对很多人来说,200块的皮鞋和20000块的皮鞋也穿不出区别;对很多人来说,20块的手表和200000块的手表也戴不出区别;………………对很多人来说,30帧720p的电影和120帧1080p的电影也看不出区别。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3d显示器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完全把持不住!索尼HMZ-T3W随身影院试玩
1HMZ-T3W佩戴试用  【PConline 试用评测】SONY的终极大杀器PS4虚拟现实眼镜已经在开发者大会上放出了部分消息,从目前公布的信息看来,性能非常强悍,不过要等到具体的产品出来,恐怕还需要等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可能要等到PS5)。这款产品离我们还有点遥远,其实目前我们也有同样出色的产品可以使用,就是SONY第三代的3D头戴式显示器HMD( Head Mounted Display)&&HMZ-T3,而其高级版本的HMZ-T3W更是拥有前几代所不具备的无线传输功能,笔者将对这款产品进行详细的试玩。&&&&&&&&  本文内容更偏向于实际使用体验,会尽量减少一些非必要的参数技术说明,需了解这方面内容的朋友请移步,里面有详细说明。由于客观问题,无法将HMZ-T3W的使用画面重现在大家面前,是比较遗憾的,所以本文将在佩戴、拆解到各平台连接使用等日常应用方面尽量为大家呈现这款产品的特性。  注意:HMZ-T3W不适合15岁及以下年龄儿童使用,连续使用时间也不能超过3小时、3小时候眼镜会自动关闭,以保护使用者的视力健康;此外,在初次使用的瞳距校准过程中,无法将水平横线和三个竖点调整至完全交错,也不建议使用。近视用户使用HMZ-T3W  首先是佩戴方面,非近视的用户佩戴使用应该都是问题不大的。而像笔者这样的深度近视患者,对于看3D立体电影一直存在不少麻烦,自身有一定重量的快门式的3D眼镜挂在近视眼镜上,久了除了累还是累;即使是现在电影院最为普遍的、重量较轻的偏光式3D眼镜也很难戴的舒服,经常要用手扶着看完,所以说任何一款3D眼镜对于各位眼镜君来说都会存在一定顾虑。不过从笔者的试用看来,这样的顾虑在HMZ-T3W上是不存在的。  HMZ-T3W在人眼和显示器镜片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放入一副普通大小的眼镜正常使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笔者双眼约600度的近视,戴着眼镜观赏完一部电影也没有任何不适;原因很简单,HMZ-T3W的头戴固定方式已经非常成熟,人体工学的设计完全不会给近视眼镜带来任何来自上下左右、或者前后的压迫感,所以各位&四眼&眼镜君大可不必担心眼镜会对使用体验有明显影。此外提个建议,无论用户是否近视,使用遮光罩减少其他光线干扰可以获得更好的使用环境、达到更佳的视觉效果。HMZ系列头戴显示器 OLED模块  虽然HMZ-T3W在设计上并没有忽略近视用户,但这里还是对厂商提出一个疑问,和HMZ系列3D头戴眼镜所使用的索尼自家顶级OLED技术,同样有应用在索尼微单身上,但微单的OLED电子取景器是具备屈光调节功能的,意义就近视用户可以摘下眼镜,在电子取景器里面获得同样清晰的取景画面;为何HMZ系列3D头戴眼镜不提供这样的功能呢?都出第三代了。。。。笔者戴着眼镜调整HMZ-T3W瞳距时,由于眼镜的存在还是出现了一些难以言表的调节困难,具体感受就是怎么都不能使两只眼同时完全合焦、看比较小的字体会重影(入电脑桌面的字体),虽然对实际观影效果影响并不明显,但相信如果加入屈光调节的话,会有更好的体验。2无线、有线连接测试多输入信号切换  HMZ-T3W的信号处理器可同时接收三个信号输入源和两个信号输出,用户只需要将其同时连上PS3、HTPC、音响功放、电视机&&等等,基本上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既可以无线发射信号给3D眼镜,想与众同乐时也可以切换到电视机等显示设备,无需拔线的麻烦;只是可惜的是发射器并不支持MHL,不能处理手机、平板的信号,也就是说手机平板等设备只能和HMZ-T3W电源模块的MHL直接连接才能正常工作。  除了信号处理器上的硬键,HMZ-T3W眼镜内的控制系统也有切换信号输入源的选项,极大地方便了操作,但该选项位于菜单底层,菜单又不具备无限循环功能,还是有点不足。此外,当任何输入源和电源模块的HDMI接口连接后,将会完全截取所有输入信号,无线发射器的信号就无效了,使得笔者想利用手机来监视外部情况的想法落空了;不过这样设计也有它的好处:HMZ-T3W眼镜和连接在信号发射器上的显示设备可以分别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无线传输功能试用&  SONY的3D头戴显示器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第三代,前两代都是需要和影视前端设备用线直连,对使用空间和距离造成一定限制和不便。而第三代则提供了有线的HMZ-T3和支持无线传输的HMZ-T3W两个版本,规格上HMZ-T3W所使用WirelessHD技术拥有28Gbps(HDMI 2.0是18Gbps)超高的理论带宽、5~15毫秒低延迟的特性,足以无损传输全高清视频+音频信号。经测试,笔者在五米左右的使用距离都能保持完美的音画效果,无拘无束的使用感受十分赞。HMZ-T3W可兼容多种MHL线材  经测试,除原配的线材外,HMZ-T3W还可兼容笔者手中的电视机附送的MHL线、三星手机配件的MHL转换器器(需外接USB供电),都能正常工作,方便用户替换或增加相关线材。3手机、PC、PS3连接测试HMZ-T3W连接PC  HMZ-T3W和PC的连接非常方便,只要和一根HDMI线即可,和HMZ-T3W连上后,PC显示屏的大小已经完全可以忽略。在和PC链接时,由于分辨率的差异,建议直接设为HMZ-T3W单显示,反正你也看不到显示器画面的了;设置单显示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多PC显示器是不支持3D立体显示的,所以会使播放器的3D显示功能失效,设置HMZ-T3W单显示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经过笔者的不完全测试(只测试了英特尔集显、NV独显平台),英特尔集显平台的酷睿2代i5无法支持蓝光3D输出,酷睿3代i5则可以完美支持蓝光3D电影;至于独显方面,笔者手里价值200大元的NV GT610都可以完美支持蓝光3D音画输出。软件播放器方面诸如PowerDVD、TotalMedia、WinDVD等播放器的最新版都可以支持蓝光3D,剩下的就是要有3D硬盘的介质了,如蓝光光驱的等&&用HMZ-T3W打游戏  相信目前会购买HMZ-T3W头戴3D眼镜的用户都会是数码玩家,拥有游戏主机的用户应该不在少数。实际上用HMZ-T3W来玩游戏确实带来不错的爽度,和SONY自家的3D立体游戏也搭配得很好,不过由于HMZ-T3W有使用时长限制(连续使用不能超过3小时),这对于一玩就数个小时的游戏玩家来说还是要注意一下,不能过度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之前在PS3上有设置过固定显示分辨率的,和HMZ-T3W连接后需要进入PS3显示设备选项调回&自动&,玩GT5、神秘海域3等3D游戏才会有3D立体显示的选项,否则就会像编开始一样,找半天都找不到选项。神秘海域3开启3D效果后,相比2D下整个视觉体验会得到极大的提升,用很多网友的话说来&神海3开/不开3D完全就是两个游戏&,虽然夸张了点,但确实很震撼、很有代入感。使用MHL功能和手机相连  HMZ-T3W的一大卖点就是便携,和手机等移动设备直接连接也是索尼宣传的卖点之一。由于手机一般不直接提供HDMI接口,所以用户需要使用MHL线来和HMZ-T3W连接,在使用了原配的MHL线连接后,HMZ-T3W的电源模块还充当了移动电源的作用,能为移动设备供电。但笔者觉得和手机连接的实用性并不那么强。  首先,当戴上HMZ-T3W后,手机旋屏什么的都可以很正常的显示,但使用者对于无实体键盘的智能手机来说,任何的一个操作都非常困难,只能靠盲操作,非常的不便;其次,在公众地方使用,用户是无法知道外界的情况,安全感也大大降低;最后就是片源的问题,手机存储的容量相对高品质的高清电影来说还是小了点,相信也不会有人戴着这么大一个设备来看韩剧、美剧吧。所以,和智能手机相连的功能,感觉上只是一个功能上的完善,并不能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卖点。4续航测试及电源模块拆解HMZ-T3W续航能力  HMZ-T3W的各种使用情况下的续航能力就不在这一样列举了,而经过笔者的使用,HMZ-T3W的续航能力还是很满意的;充满电后,笔者看完一部大约100分钟的电影,还有大半以上的电量,换算下来在火车或者飞机上长途旅行看4~5部左右的大片是不成问题的(应该是笔记本+手机先不够电了)。说明了HMZ-T3W的电池模块能量很不错和OLED不费电,也不需要经常为其充电,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非常高实用性的应用情况了。但SONY并没有在电池模块上标注电池的容量,手多多的编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当然是要拆之而后快。  卸下HMZ-T3W电池模块的四个垫脚和螺丝后,就可以轻松睇打开后盖,看到里面有一块标称3.7V 4750mAh 17.6Wh的索尼原厂锂聚合物电池(中国无锡生产),使用标准的3.7V锂电,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维护更换方面成本应该不会太高了。一块不到五千毫安时的电池对于时下很多大屏智能手机来说只是1~2天的使用时间而已,HMZ-T3W的能耗方面控制得非常不错,且电池模块还可以为连接的手机提供电力支援,充当移动电源的作用,设计上的考虑还是非常周到的。使用移动电源为HMZ-T3W供电  除了自身强劲的电量支持之外,HMZ-T3W还额外支持外接移动电源供电,笔者尝试使用手中的两种输出电流分别为:1A/5V和2A/5V的移动电源均可为HMZ-T3W提供电力支援,可以说长途旅行都不用担心,还是担心一下眼睛受不受得了比较重要。另外,笔者尝试过用其他品牌的USB充电头,无法为HMZ-T3W充电,虽然没有对产品造成损坏,但这一点用户需要注意,尽量用原厂充电器吧。  HMZ-T3W在鼻梁的位置设有感应器,离开一定距离后,两个OLED显示器会自动关闭达到节省电力的效果。5优缺点汇总及使用总结&完美的3D显示效果  由于HMZ-T3W使用的是完全分离的两个OLED显示器,分别为左、右眼提供显示画面,所以完美避免了画面、光线所产品的串扰或重影,这是无论是偏光式还是快门式3D眼镜系统都无法比拟的效果,可以说是目前民用系统里面最完美的3D显示效果了。更优化的佩戴感受  更轻的重量(比第一代轻25%,100克)、再次进化的佩戴方式(支撑器面积增加了80%),用户不需太过担心长时间使用的负重感;HMZ-T3W在佩戴上最大优化就是采用了无线信号接受方式和自带电池模块供电,大大地减轻束缚,可随时随地使用。  产品外观对于现在不少消费者选择产品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点,得益于业界最强的工业设计,HMZ-T3W的外观非常酷劲十足,用户佩戴这款产品时不会有任何违和感,不会太过超前异相、也不会傻笨傻笨的,可以说SONY在外观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至少笔者身边的男女性朋友纷纷对HMZ-T3W的外观按赞。初次调试调试相对不简单  首先在佩戴方面,要调整到一个最舒适的固定方式,相信任何IT玩家都需要花一点功夫;调整瞳距到完全合焦也有一定难度,笔者就无法调整到能完美看小字的状态(看电影字幕就问题不大);另外忠告,虽然HMZ-T3W的效果真的无敌(对于个人影院来说),IT男想用它来把妹的话就真的需要三思而后行了,因为佩戴和对焦的调试设置是仅适合佩戴者本人、外人是无法获知佩戴者使用效果的,其他人是无法帮得上忙的。传说中的750英寸3D巨幕  可能很多网友看见SONY的这个宣传口号会嗤之以鼻,两个小小呃OLED,怎么可能实现750英寸的效果?经过笔者的试用,第一感受只是前面有个大屏幕,但只需要稍加想象,就会感觉是身处在一个中型电影院的放映厅,大约坐在11排左右的&皇帝位&一样,确实是会有3D IMAX巨幕的感受,这并不是一个噱头,但重点是要用户能脑补一下。3D头戴眼镜和大屏电视如何选  笔者家里用的是55寸的3D电视,使用距离2米左右,在看高清大片和玩PS3游戏时,居然还是觉得尺寸不够大(纯属个人感受,请勿参考),拥有&巨幕&视觉尺寸的HMZ-T3W就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在用途上,电视机和HMZ-T3W并不冲突也很少重合,毕竟HMZ-T3W只能一个人使用、同时还能随身携带随处使用,但也存在使用时间限制的问题,所以消费者在选购上并不存在困难,最好还是同时拥有,按需使用。不足之处  HMZ系列产品到了现在的第三代,期间不断的改进还是体现了索尼乐意倾听消费者的反馈也很快做出反应,但依然还有一些地方还可以继续加强。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全高清的分辨率,目前的分别率在某些使用情况下还是有很强的颗粒感;支持近视用户的屈光调节,虽然佩戴上已经考虑了近视用户,但能不戴眼镜直接使用就最好了;支持对外部环境监视,即使是用附件实现也不错。试用总结  总结:这次试用,笔者将一些在购买前所存在的疑问和日常使用很可能碰到的问题尽量测试,由于试用时间有限,肯定还有一些产品功能未能完全体现,建议有条件又有选购意向的玩家尽量先去SONY STORE门店试用。索尼HMZ系列已经发展到现在的第三代,经过不断的改进功能也越来越趋于完美,HMZ-T3W八千元的售价虽然高但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毕竟这是一款目前没有竞争对手、性能超前但又有很高实用性的产品。笔者经过一轮试用已经完全把持不住,非常想购置一副,同时强烈建议大家直接选购带无线功能的HMZ-T3W,有条件的骚年们入手吧。
外设配件图赏
外设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到底谁坑了谁?3D显示器为什么火不起
  【PConline 应用】遥想显示当年,3D初嫁了,雄姿英发。快门的、偏光的、N家的、A家的、软件的、硬件的&&3D显示技术简直目不暇接。3D显示技术自面世之后,吸引无数目光的关注。3D液晶电视也保持着稳定的市场表现,但3D液晶显示器方面,也曾经一度大红大紫,各大厂商都曾力推3D显示器,但到最后,真正坚持推广3D显示器的厂商并不多。虽不能说3D显示器已然英年早逝,但目前也是温水煮青蛙的状态。到底谁坑了谁?3D显示器为什么火不起来&●3D显示的原理  在现实中我们观察物体时,由于双眼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观察到物体反射光线的角度是不同的,这光线的不同会使双眼产生不同的视觉信号,我们的大脑在接受到不同的信号之后会启动一套复杂的处理系统,将两组信号进行比对和混合,这个过程在产生物体形状的同时会带来一个副产品&&立体感。通过为双眼送上不同的画面,以产生的错觉&欺骗&双眼,让他们产生&立体感&,这就是3D显示技术的精髓。原理图  目前主流的桌面3D显示技术有三种,分别为红蓝式、光学偏振式以及主动快门式,三者皆需要搭配眼镜来实现。红蓝式3D技术红蓝3D  红蓝式3D技术是最早面世的3D显示技术,它通过为双眼配置不同颜色的镜片,然后将屏幕画面分别过滤成不含红色和不含蓝色并予以输出,这样我们的双眼便可以接收到通过镜片补充正确颜色的不同画面,借以实现3D效果了。后来出现的琥珀蓝3D技术与红蓝没有区别,仅仅是厂商为了还原更加真实的颜色而进行的改动而已。  红蓝3D是在所有3D技术中使用门栏最低的,只要你有一副红蓝眼镜就能实现。但是聪明的你已经能想象到红蓝3D最大的劣势在于对光线的过滤会导致更多的红光以及波长更短的蓝色光域光线进入眼球,最直观的表现是颜色严重偏色。二过多的红光会促使视网膜中的视紫红质吸收更多的光子,蓝光带有更高的能量则会直接伤害视网膜的蓝视锥细胞本身,并导致视黄醛的迅速匮乏,因此会对眼球造成累积性的光损伤。红蓝3D本身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浅尝即止,很快淡出人们视线。光学偏振技术光学偏振  偏振式属于被动式3D技术。光线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组电磁波,波动都存在振动的方向性,通过显示器上的偏光膜将图像进行分解,使显示器在正常显示状态下所显示的单一画面分解为垂直向偏光光、水平向偏光光两个独立的画面,而使用者戴上左右分别采用不同偏光方向的偏光镜片后,就能使双眼分别看到不同的画面并传递给大脑,进而形成3D影像。  这种方式最直观的缺点是由于光线减少了一半,亮度会显著下降,将图像分割为纵向和横向两种方式,因此其分辨率方面也是减半处理。而且画面可视角度只有10-20&,显示效果一般。主动快门技术主动快门  简单的理解就是显卡在计算游戏(影片效果是通过双摄像头实现的)时将每一帧计算出两个不同的画面,显示在显示器上,然后通过红外信号发射器同步快门式3 D眼镜的左右液晶镜片开关,轮流遮挡左右眼的画面,让两眼看到不同的画面。如此遮挡后的单眼画面帧率同样为每秒60帧,而且保证了原始分辨率不下降。  亮度降低严重、有闪烁感是最致命的缺点,而且相比一般60帧的显示器,在3D游戏中性能会有所下降。●为什么3D显示器能火起来?《阿凡达》是3D技术首次完美运用  从液晶显示器技术的发展轨迹来看,在经历过响应时间、对比度大战和价格大战几个阶段之后,厂商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市场迫切需要新技术的刺激,寻找新的增长点。2009年以阿凡达为首火爆异常的3D电影显然让显示器厂商看到复兴的希望,3D带来的全新视觉体验给沉闷的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众多厂商一涌而上,各自推出了许多3D显示器。配合推动这些显示器的发布,各大媒体也进行了各种推广活动,进一步造就了3D显示器的火爆。●3D显示器的现状某东在售572 种显示器中,只有可怜的19种3D显示器  万万没想到,3D显示器的火爆竟然只是昙花一现。尽管消费者对3D显示器抱有很大的兴趣,并且能接触到的3D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实际上3D显示器的销量却一直不理想。如今还在坚持做3D显示器的厂商已经不多,去年全年发布的3D显示器更是屈指可数。●3D显示器为何昙花一现?其一:  3D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想必是罪魁祸首。前文已经说过,便宜的红蓝技术已经被淘汰;主动快门技术对显示器要求太高,至少需要120Hz的刷新频率,间接提升了用户组建3D平台的成本。而光学偏振3D显示对录入、解析及输出环境都有严格的要求,对影片等摄录环境以及游戏所需要的兼容性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民用桌面显示领域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其二:索尼主动快门式3D眼镜  现在市面上可以见到的多是光学偏振式,光学偏振式3D平台无需发射器、眼镜电池,更简单易用,而且画面不会闪烁,但其致命的缺点是画面分辨率会减半,而且用户的最佳观赏角度很有限,在欣赏3D小电影时,用户的小伙伴们都看不到画面了,极度影响用户体验。3D效果较好的主动快门式3D眼镜不仅昂贵,而且电池一直是阻碍人类发展的最大元凶。电池容量大了,重量难免增大,架在脸上难受;容量小了,看到高潮停电,更难受。可以说3D眼镜正是导致3D需求不振的主因。总结:视频: 国外友人用Oculus Rift 体验过山车!!!  3D眼镜的差评,显示效果的不尽人意,这些都是3D显示器长久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近年又出现一个新的概念裸眼3D?想想任天堂的3DS吧,那真的是需要极度的想象力才能达到的境界。  敢问显示器路在何方?小编认为3D显示器不会只是昙花一现,而在努力寻找新的突破口,Oculus&Rift这种头戴式显示器已经可以带来相对真实的3D体验,我们一起来期待不久的将来出现零售版的头戴式显示器吧!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LED技术已经普及,现在3D技术几乎成了显示器市场唯一的热点,各大品牌争先拿出各自的3D技术和3D产品,品种繁多,琳琅满目,放眼看过去确实是眼花缭乱——每家的3D都不一样,都说自己的是最好。可能大家说的都没错,也可能说的都有失偏颇。假如现在哪位朋友要买一台3D显示器,
LED技术已经普及,现在3D技术几乎成了显示器市场唯一的热点,各大品牌争先拿出各自的3D技术和3D产品,品种繁多,琳琅满目,放眼看过去确实是眼花缭乱&&每家的3D都不一样,都说自己的是最好。可能大家说的都没错,也可能说的都有失偏颇。假如现在哪位朋友要买一台3D显示器,那真的得好好斟酌一下,这些3D都是怎么回事?
当前的3D呈现技术主要有两大类:戴眼镜式(With&glasses),裸眼式(Without&glasses)。这两大类分别有一些技术分支,每种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一、戴眼镜式(With&glasses)
1)&红蓝/红绿眼镜(Anaglyph&glasses)
2)&偏光眼镜(Polarization&glasses)
3)&快门眼镜(Shutter&glasses)
4)&头盔式显示器(HMD)
二、裸眼式(Without&glasses)
1)&视差屏障(Parallax&Barrier)
2)&光栅透镜(Lenticular&Lens)
3)&方向性背光(Directional&Backlight&)
4)&多重屏幕(Multi-Planar)
红蓝/红绿眼镜(Anaglyph&glasses)是早期的3D技术,在1850年就有人使用了。早期技术,成本低,效果差。实现原理是把左右眼的影像用不同颜色画在同一画面中,当戴上红蓝眼镜后,利用颜色过滤的原理,左右眼就看到有角度差异的影像了。但缺点是只能看灰阶或单一色调的画面,是因为颜色会被滤镜滤掉所造成。
偏光眼镜(Polarization&glasses)也是早期的3D呈现技术,分为被动偏光和主动偏光。其中被动偏光的实现原理是在所配戴的眼镜上左右眼分别使用水平及垂直的偏光镜片。使得一眼只能看见垂直偏振的光另一眼则是水平的。而投影设备则是同时使用两台可以投影出偏振光的投影机。分别投射出水平及垂直的光,分别给左右眼观赏。但缺点则是当头部有微斜时,偏光眼镜往往就会无法完全滤掉另一方向的光。使得眼睛会看到另一眼的影像,有些观众会因此而感到不适。
主动偏光是现在一个比较新的技术,120MHz高刷新率的屏幕交替放出水平及垂直的光,分别给左右眼观赏。主动偏光的呈现效果只能算是一般,并不是非常出色,最麻烦的是高频率主动偏光的屏幕价格非常昂贵,算是现在最贵的屏幕。
头盔式显示器(HMD)是直接在眼镜上分别做两个屏幕直接分别给左右眼观赏,所以只要分别给两边不同的讯号即可。但缺点便是只能单一观众观赏,并且眼镜不管是在造价和重量上都属最贵重的。
好吧,这个也算是3D显示器,虽然是重了一点。
快门眼镜(Shutter&glasses)是现在比较热的一种3D呈现技术,120MHz刷新率的屏幕分为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每边分配的刷新率是60MHz,用户佩戴的快门式眼镜会根据画面交替节奏间隔关闭左眼或右眼。快门式3D技术的优点是画质出色,能够保持影片的原始分辨率,实现1080P的高清效果,且可视角度大。目前绝大多数高清3D电视与显示器均使用快门式3D技术。缺点是价格昂贵,无论是120Hz的屏幕还是快门眼镜,售价都不算便宜。
&裸眼式(Without&glasses)是比较新颖的3D呈现技术,虽然不用戴眼镜,看起来方便很多,但是实际上的效果非常差,尤其是颜色和亮度的损失极大,而且价格也非常昂贵。对于现在的3D市场来说,裸眼式3D技术还缺乏竞争力。给大家一个新奇感觉没问题,让大家掏钱买就费劲了。
&现在市场上争论最大的两种3D技术是&快门式&和&偏光式&,两种技术各有侧重点。韩国三星和中国长城主打的是&快门式&3D技术,优点是可视角度广阔,不受上下左右的限制,分辨率也可以达到1080P的级别,画质高清无损。韩国LG和中国AOC主打的是&偏光式&3D技术,最大的优点是色彩还原度,但是可视角度要差一些,正襟危坐倒不必了,但是还是不要乱动的好。
目前来看,没有哪一项3D技术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或市场优势,关键在你最重视的是什么。
热门文章排行
宽带山热帖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显示器提示输入不支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