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2有哪些小米竞争对手分析

小米最大的竞争对手出现了?你有没有听说过“至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要说国内近几年成长起来的、最知名的新锐品牌,非小米莫属。小米成立于2010年,第二年销售额便超过百亿,第三年公司估值上升到全球手机厂商排名第三,仅次于苹果和三星。小米公司火箭般蹿升的速度,加上雷军自带
要说国内近几年成长起来的、最知名的新锐品牌,非小米莫属。小米成立于2010年,第二年销售额便超过百亿,第三年公司估值上升到全球手机厂商排名第三,仅次于苹果和三星。小米公司火箭般蹿升的速度,加上雷军自带的成功人士光环,让他获得了&中国乔布斯&、或者干脆&雷布斯&的美誉。雷军总结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更是被奉为网络世界的经典教材。但是如果有一个品牌的产品,做的比小米更专注、更极致,我觉得未来有可能超越小米,你会不会觉得奇怪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个叫做&至纯&的净水机品牌。性价比一直是小米横行江湖的杀手锏,高配低价让小米赢得了价格屠夫的称号,但现在,&至纯&显然做的更极致。我们就从产品的性能方面来做对比。外观方面因为审美观不同,恐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按照1:1得分吧!B、机器显示屏:这方面小米很吃亏,因为根本没有机器显示屏。比分是0:1C、手机APP显示屏:小米的手机APP显示屏,在表述思路和清晰度方面还是略逊一筹,0:1.D、在反渗透的出水流量对比:小米和至纯,都是流量400加仑、无桶纯水机,性能比为1:1对比以上机器综合指标,小米和至纯的得分对比是2:4,至纯智能直饮水机得分领先。在价格上的对比呢?同样的400加仑大流量、智能物联网技术,小米净水机的价格是1999,至纯净水机的价格是1280。在机器性能略微超越的情况下,至纯的价格怎么能做到比小米还便宜超过三分之一?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看小米的低价是怎么来的。小米之所以被奉为互联网营销的标杆和经典,除了高配置的性能,还在于小米的市场开发一直是奉行互联网营销的思路,不但不按照传统思路做电视、媒体等需要大投入的硬广告,而且砍掉了中介、代理的诸多中间环节,所以可以用贴近成本的价格在手机这个红海市场杀出来一条血路,占据了可观的市场份额。那么至纯净水机为什么能做到如此低价呢?因为在降低市场营销的成本方面,至纯比小米做的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采访了至纯净水机的创始人张超,听他介绍自己的市场营销思路,和如何控制营销成本的:1、不请形象代言人;2、不做央视等电视台广告,也不做报纸等传统媒体广告;3、不做百度、360等搜索引擎推广;4、不做天猫、京东等网络店面;5、这款智能物联网机型,磨具就只开一款;6、不做各种形式的代理和经销,按照出厂价直接零售。为了降低成本,至纯可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但是没有形象代言人和央视广告,消费者会相信这个机器吗?记者带着这个疑问咨询张先生,他是这么说的,&机器本身自带TDS笔,净水机的性能好坏看显示屏的数值就一目了然,根本用不着在请明星和上电视广告&。看张先生如此自信,相信他对至纯这款机器的过滤效果应该是心里有数。笔者最后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的产品要么做京东,要么做天猫,为什么至纯这两样都不做呢?至纯如何开拓市场?张先生说:&养活一个京东或者天猫的运营团队,你得有美工吧,还少不了运营、SEO、客服吧,整个团队的开销一个月少则3-5万,多了恐怕要几十万。这个成本最后还是要转嫁到机器价格上面去。所以为了把产品价格降到最低,我们不考虑开网络店铺。至纯的市场开拓,将完全依赖熟人介绍和朋友圈。&看来至纯为了把产品价格降到最低,真是砍掉了除了研发和生产的所有环节。这算不算是互联网思维的极致呢?用一句张先生自己的话作为采访的结尾:至纯比小米还像小米,未来一定会超过小米。反观小米,为了追求更大的销量,开始请形象代言人和做各种电视台广告,反而离当初的互联网思维越来越远。两者孰优孰劣呢?只能请市场来评判。从消费者的角度讲,大家都希望市场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这是所有消费者梦寐以求的事情。如果市场上多多出现像小米和至纯这样性价比高的好产品,这将是所有消费者的福音。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与凤凰网河南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赵永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Bad Request
Bad Request - Invalid URL
HTTP Error 400. The request URL is invalid.阅读时间大约6分钟(2377字)
两张图看懂小米和竞争对手的专利实力对比
高通反垄断一案似乎让小米科技吃了点亏,禁止在印度市场销售其品牌手机又给了意图扩张国际市场的小米当头一棒。种种迹象表明,对知识产权的不够重视和少量的专利技术成了小米科技未来发展的软肋。小米的国际市场征途能否顺利进行,或许在于小米如何组建自己的专利组合。
猎云网3月13日报道
(编译:小白)
高通反垄断一案似乎让小米科技吃了点亏,禁止在印度市场销售其品牌手机又给了意图扩张国际市场的小米当头一棒。种种迹象表明,对知识产权的不够重视和少量的专利技术成了小米科技未来发展的软肋。小米的国际市场征途能否顺利进行,或许在于小米如何组建自己的专利组合。
印度最高法院近日对小米科技公司颁布了一项禁令,勒令小米立即停止在印度市场上销售和进口小米手机。此消息一出,大多数人们包括我们,开始怀疑来自中国的智能手机生产商到底是否有足够的知识产权来支持其在国外的业务。此次禁令背后的通信巨头爱立信公司(Ericsson)声称小米科技在印度侵犯了其专利权。
红米1s手机,采用联发科技生产的处理器,曾遭短暂禁售(猎云网编辑君登录小米印度官网,发现现在无法购买红米1s。当然,也可能是出于缺货状态。),但是小米反复强调辩解称公司不会因为知识产权的问题而停止登陆印度市场。小米公司成立已有4年半,现在小米科技的产品已经在7个亚洲国家市场上出售,更多的市场扩张计划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包括今年进军拉丁美洲市场。
如此看来,小米是不是应该对知识产权给予高度重视呢?每当小米打入一个全新的市场,新的法律漏洞随之而来。如果小米没有专利布局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不久的将来小米科技势必会面临更多的起诉,印度市场的禁令只是一个开始。
专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简而言之有两大原因。首先,减少了专利费用。比如小米科技为了能在自己的手机上使用爱立信公司的技术时,就必须向后者支付一笔专利使用费。其次,若科技公司想以专利侵权起诉时(手机行业的专利侵权时有发生),移交专利是最常见的诉讼解决办法。把专利作为交易筹码的做法业界通常称之为交叉授权,也就是说面对专利侵权起诉时,小米科技可以以允许对方使用自己的专利作为交换从而解决起诉。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小米科技当前的处境,我们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这两个组织机构的专利申请公共数据库中找到了一些数据。然后我们比较了小米和其他几个中国手机制造商的专利数据,其中包Oppo、酷派、魅族、中兴和华为),以及在中国十分畅销的苹果和三星。
真实的数据比较
对于上述公司,我们分别找出了他们上报《专利合作条约》(PCT)的专利申请数量,这项专利在部分或全部成员国内被广泛认可,以及上报中国的SIPO的专利申请数量,其中包括发明专利、设计专利,还有正在申请中的专利。值得注意的是,SIPO专利只在中国被认可。
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专利比较 PCT patent :《专利合作条约》 | CN patents pending :正在申请中的专利(SIPO) |CN patents granted :已授权的专利(SIPO) |CN design patents :设计专利(SIPO)
正如图中所示,三星、中兴和华为的各项专利数量远超小米和其他公司。但是考虑到这三家公司的产品并不局限于智能手机,或许这样的比较有失公允。三星旗下的品牌产品有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还有音箱和厨房电器等。而中兴和华为都是主要的通信设备制造商,负责建设国家级4G网络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等等。无论是在哪个行业,中兴和华为都是中国最大的两个专利持有者。并且这三家公司的年岁较长,因此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积累自己的专利布局。总之,单凭上述图表的比较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那么我们接着来看剩下几家公司的比较。
PCT patent :《专利合作条约》 | CN patents pending :正在申请中的专利(SIPO) |CN patents granted :已授权的专利(SIPO) |CN design patents :设计专利(SIPO)
相比前者,这张图标更能说明问题。在这张表中,我们对苹果的数据做了一些调整。我们只统计了苹果更名为Apple之后申报的专利数量。因为苹果在2007年,也就是第一步iPhone上市的那一年,将公司的正式名称从Apple Computer改为Apple。这样的比较数据对小米和其他新兴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来说更显公平一点。
小米即将面临的挑战
从上述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米在中国将会面临哪些来自法律问题呢?如果小米现在停止专利申请,并且继续坚持把自己的市场扩张到其他国家的话,这显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事实上,跟苹果在国内外市场上遇到的专利诉讼相比,小米的问题根本不足以成为问题。再者,小米在中国获得的专利只有28项,与其他规模相对小一点的本地公司,比如Oppo和Coolpad相比,这个数字也有点少了。
但是小米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也并没有坐吃山空。在我们统计到的数据中,小米向PCT上报的专利申请一共有130个左右,其中有100个申请是在去年提交的,而在过去两个月里,小米就上报了19次申请。从这些数据分析,小米科技已意识到自己即将面临的危机,正以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加紧步伐建设自己的知识产权组合。
Oppo建立了一个重要的标准,同样我们可以拿它的这个标准对比小米。因为它们在许多类似的国际市场上运营,他们的产品生产线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Oppo在中国有更多的专利组合,包括正在申请的已授权的,但是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却不及小米。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找不到任何属于OnePlus的专利——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PCT。OnePlus在去年发布了其第一款智能手机,也是小米的竞争对手之一。我们猜测OnePlus的所有专利都属于Oppo,尽管Oppo曾声明OnePlus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公司,但是这两者拥有相同的制造资源、相同的投资者,以及同一幢办公楼。(以上消息并未得到证实,我们正进一步向OnePlus求证。)
然而,尽管小米很努力,但是它的专利组合同大多数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来自全球的竞争对手相比,毫无优势可言。老实说,我真的十分佩服在已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小米仍义无反顾地冲向印度市场。但是,怎么说呢,尽管现状不太理想,但是小米确实意识到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且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知识产权的发展速度是否能跟上它的市场扩张速度。在中国,一项专利申请的周期通常为18至24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小米可能已经进入多个国家的市场。
那么说了这么多,一个公司拥有多少专利,这个数字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埃德查特顿(Ed Chatterton)给出了解释。他是香港知识产权和技术时间律师事务所DLA Piper的合作伙伴,也给本篇报道提供了专业支持。他说,比较公司的专利组合中授权专利的数量“可以提供一个大概的参考但是仍需牢记数量的多少并不能直观地说明质量的好坏。”所以,在提高专利数量的同时还需要提高专利质量。
或许你会感到疑惑,小米科技在美国(除去PCT专利)只拥有两项专利。其中一个专利是小米的便携式移动电源。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小米进军美国市场的第一个产品非常有可能就是移动电源产品。未来究竟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想要了解更多创业创新知识,快速添加猎云网微信号:
<div class="module-box mb20" v-for="(item,index) in items" v-if="index
{{item.author_user_sign}}小米竞争对手对手分析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小米竞争对手对手分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手机的竞争对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