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文化冲突与犯罪玩多久到晚上

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与辅导
我的图书馆
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与辅导
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与辅导
[人民网教育频道]: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和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于12月17日下午3点做客人民网,为青少年畅谈“绿色网络 助飞梦想”网络关爱青少年行动第十五期: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与辅导。敬请关注。[10:55]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关注人民网关注心灵关爱行动的系列访谈。今天我们的访谈将和大家探讨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与辅导。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会分会副会长李玫瑾老师。还有一位是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法律援助委员会主任、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佟丽华老师。欢迎两位。咱们今天主要聊青少年的犯罪问题。[15:03]
[主持人]:随着这两年社会的发展,什么都进来了,什么都能看到了,全国各地的,全世界各地的,可能现在出现在我们青少年身上的一些心理问题或者行为上的一些问题,可能确实比较多。首先想问老师,如何建议学生观看一些文艺作品。我们都知道现在我们能看到一些影视作品,包括书籍类的作品,不乏一些暴力的、血腥的,甚至一些不健康的,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都不好的一些东西,怎么样来引导他们观看一些文艺作品,减少他们接触到不适合他们看的一些比如文化、文艺作品。[15:04]
[李玫瑾]: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多为他们提供一些这方面的材料。我个人感觉到,虽然每天打开电视,因为家里有小孩,也喜欢看一看青少年的东西,包括儿童的东西。总感觉到我们现在从数量上到质量上,特别适合青少年的东西不多。[15:04]
[主持人]:虽然谈到文化大发展,我们很骄傲。但是可能供给大家的产品很单一。比如这两天很多家长就在质疑灰太狼、光头强,不适合小孩看,但是到了那个点,该放动画片的时候,好象就是没有什么适合孩子们看的东西。[15:04]
[李玫瑾]:包括我有时候看现在的《喜羊羊》,或者《熊出没》,不是杀就是打,不是吃了你,就是把你抓走。[15:05]
[主持人]:而且满屏幕的方言,真的担心。[15:06]
[佟丽华]:一方面,刚才李老师谈得非常重要,供给的问题,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和文化作品确实缺乏。就像刚才说的,晚上吃饭,吃饭前后孩子总要看一些东西,健康的东西在哪里,好的、积极向上的东西在哪里,父母也担心,这是一方面。[15:07]
[佟丽华]:另外,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现在也面临一个问题,一方面从管理的角度,从政策上要支持、扶持推动那些好的东西出现。另一方面,我们这些年一直谈分级的问题,谈对暴力、色情管理的问题。六七年前我就在谈这个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实际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包括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挑战,会随着网络的发展,挑战越来越大,实际上现在这种挑战,我觉得还远远没有足够的展示出来。我们未来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从上网角度来说,非常容易看到暴力、色情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总叫孩子不要看,它总有一些诱惑。[15:08]
[李玫瑾]:我记得特别好的青少年、未成年的作品,像咱们国内原来有《阿凡提》,骑着毛驴唱着歌,他通过一些智慧的方式表达,给人感觉聪明的阿凡提,遇到什么样的麻烦他都能想出办法来对待。记得我的孩子小的时候,我经常带他看一休哥,这是日本的动画,那也是一个非常让人感到很智慧的东西。类似于这样的片子,在近几年当中比较少见。[15:08]
[李玫瑾]:当然还有《十六岁的花季》,80年代的时候很多人看《寻找回来的世界》,《寻找回来的世界》演绎的是一些有问题的孩子,这些孩子到了学校,老师怎么和他们建立一种亲情关系。当时我看了觉得很温暖。这些孩子慢慢的怎么去转变的。我想,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肯定他这个年龄段愿意看。有时候心理学上讲,人对相近的人更有心理上的追求认同感。比如老年人爱看老年人演的东西,年轻人爱看年轻人的,孩子爱看孩子的。我们现在对于未成年人这一部分的宣传领域当中,让未成年人感到很受吸引的,或者非常有趣的,带有一种深度的或者智慧的东西少,更多的是抗日片、打仗、杀人,都是这些东西。[15:08]
[主持人]:您这一说我突然想到,我们看《神笔马良》、《人参娃娃》,名字确切的记不得,但是里面的情节,包括还有很多中国的传统元素,我们总是文化输出。过去拍那些片子的人现在都到哪去了。我们回想起来,不难理解,现在很多电视台还在放《西游记》,《西游记》里也有打打杀杀,但是它会告诉孩子们真善美,不辞辛苦,历经千辛万苦寻找一种真理、寻找一种真善美的过程。但是,现在的作品确实很少。[15:09]
[佟丽华]: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比如现在发展市场经济,但如果都靠市场的话,色情的、暴力的、打打杀杀的,孩子确实喜欢,它确实挣钱。[15:09]
[李玫瑾]:引导的意义不在于让孩子看什么,而是你做任何事情都是不漏痕迹的,比如我组织一定的人员去研究一下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然后根据国内外的很多可借鉴的东西,我们去不断地拍一些新的东西出来。我想这个过程当中,它就是一个引导。所以,引导不是让孩子看什么,而是你提供什么。换句话说,你喂他什么就吃什么,喂就是引导的东西。[15:09]
[主持人]:不能总跟他说你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我还能干什么,人总是活生生的生命。我们的访谈,总的一个关键词是网络关爱青少年,刚才李老师和佟老师分别讲到随着网络的打开,很多东西一涌而入,好的也有,真善美的,正能量的也有,色情、暴力的也是比比可见。近两年,李老师,近两年,通过您在工作当中经历过的一些案例,和网络相关的青少年犯罪的事例有没有,能不能跟我们简要分析一两个您比较记忆犹新的。[15:12]
[李玫瑾]:其实我接触更多的都是一些上网成瘾的。我们知道最多的就是《魔兽争霸》。我知道在国外,大概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曾经看到有一个学科叫“闲暇社会学”,当然这不是我的领域,因为我搞心理学的。当时我很奇怪,闲暇还有社会学。后来我发现,这个领域专门研究人在生活当中娱乐的包括文化以及地区、风俗。那个时候,当时就觉得这个东西很有意思,都30年过去了,我们国家,我还没有听人说有研究闲暇社会。我们大家都有一个感觉,忙,忙得没有工夫管孩子,没有工夫娱乐,我们娱乐就是喝酒。我感觉我们这种文化建设还是没有跟上社会发展变化。[15:12]
[李玫瑾]:网络也一样,当网络迅速发展起来以后,人们进去找的游戏,往往是制造商提供的。制造商提供什么,他就玩什么。我们现在看到孩子玩的都是《魔兽争霸》,为什么?我们就要研究他为什么会吸引孩子?我曾经接触过你刚才说的案例。当时我在央视《今日说法》做一个案例,为了做一个案例,记者专门找了一个游戏,是美国的一个城市什么的名字,我看到,拿着枪,见到人就杀,动作非常快,很过瘾,扫射。我当时就在想,如果这种游戏在我们的电脑当中,确实吸引。我们好的呢?有没有?所以,我觉得这些问题,还是这个问题,有些孩子之所以出现杀人现象,或者很早就出现这个问题。往往就是刚离开网吧,他说我在那里,我连想都没想,我就做了那个动作。后来,我们在研究这个案件的过程当中,我们当时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能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网络游戏,就是娱乐也是一种值得研究的东西。[15:14]
[主持人]:听起来,商人逐利是天经地义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比如说政府的无形的手在这里显得稍微有点软弱。这两天美国一个事,可能大家都听说了,一个小孩在节目中说,主持人抛来一个话题说这个事怎么办,他抛出来一个解决的思路是把中国人都杀光。这两天在网上形成了非常多网友的围观。佟老师,您觉得这个现象出现在美国,咱不能说中国有没有不知道,出现在美国,它代表着什么样的青少年心理的问题?[15:14]
[佟丽华]: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似乎说什么做什么都可以。实际上,包括在青少年犯罪当中,比如一类,网上的暴力。所谓网络暴力,其中有一类,比如互相之间,骂得很尖锐,有的是场下开始约架,有的是场下没有约,但是网上骂得很厉害,一方找到另外一方,就要把另外一方打伤。实际上,首先现在面临网络一个虚拟社会,我经常说,实际上我们要告诉孩子们,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依据的规则和现实生活可能一样。比如,在网络上,你要互相尊重,从做人的角度来说,你要互相尊重,这是第一个。[15:15]
[佟丽华]:第二,从网络虚拟社会来说,它同样有现实社会的规则,你同样要遵守这些规则。有的如果过了限,就叫违法犯罪。比如黑客,破坏了别人的知识产权、财富,你就要承担刑事责任。实际上从网络规则来说,基本上看起来是虚拟的,但弄不好也同样面临着现实社会这样一个残酷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网上不论是说话还是办事,还都是要依据现实社会当中我们所依据的规则,不能说上网,我就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做,我觉得不能这样。[15:16]
[主持人]:刚才李老师讲了很多孩子,从网吧出来可能就遇到了一些极端的事件,一下就出去了。然后说我是跟网上学的。目前电视里出现的一些文艺作品,很多孩子说我是跟那里学的。现在电视作品里,好的可能也有,但是可能充斥着一些博人眼球,大家爱看那个。[15:17]
[佟丽华]:实际上网络游戏和电视同样是暴力它还有一个更严厉的危害,刚才李老师也谈到,原来我们一直谈什么问题呢?原来在电视上看到的只是暴力的刺激,但实际上在网络上,有一个互动,一直到玩暴力的游戏。时间长了,我经常说,暴力游戏玩时间长了,容易淡化一个人对暴力的恐惧,麻木了。他认为打人也好,杀人也好,就是这样一个,是很简单的事情。久而久之,他对这种暴力的恐惧感、畏惧感就淡化了。有一天真的在现实社会当中发生某种事情的时候,他可能很自然地就导致了造成严重后果。我们说在当前暴力文化的刺激和网络游戏的训练下,激情犯罪,应该比以往更容易出现。[15:17]
[主持人]:李老师,当年也是参加过药家鑫的审理过程,最后判定下来属于激情犯罪?[15:17]
[李玫瑾]:不是,他不是,他应该算应激反应。激情犯罪实际上是律师辩护的时候提出的一个概念。但是他不属于激情。激情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相互刺激,刺激到一定程度以后情绪的失控,而他没有失控的情绪,他完全是做了一个事,他遇到一个意外,交通事故,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在这种情况下,他用了一个最简单的犯罪方式,就是把一个人杀掉。这个问题实际上也代表他在这之前,他的心理所受到的一些教育。因为我们现在社会发展非常快。而且中国社会有一个什么特点呢?我们所有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然后找一个好的工作。上好的学校,因为中国现在人口竞争压力特别大,所以从小,你要想上好的学校,你就得全力以赴地把所有的生活时间用在学习上,这就导致两种情况孩子出问题,一种就是学不进去。[15:18]
[李玫瑾]:学不进去怎么办?我们很多家长会说了,你上不了大学,今后找不着工作,你考不上大学,以后怎么办。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他不知道怎么办的情况下他要去做事,只有两个方式,一是逃学,到外面玩,还有是做一件让自己觉得既像学习又不是学习,比如坐在桌前看着电脑,这就像是学习,打开电脑玩游戏,这就造就了很多孩子现在痴迷于网络。还有一部分孩子明显的抵抗了,我就不上学,甚至有的父母也不管,这种情况也造就了这些孩子干吗呢?他也没事干,他没成年,他既不在学校待着,也不能去找工作,因为我们不让用童工,很多人也不敢轻易地用,这些孩子干吗呢?他也会到这些娱乐场所去玩。也就是说,孩子离开学校,基本就进娱乐场所。而娱乐场所,现在主要就是网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这个社会在发展过程当中,这些变化让我们越来越关注,也就是说现在的下一代,除了父母、老师之外,网络就成了第三个老师了,甚至有时候比那两个老师来厉害。[15:25]
[主持人]:占用他们平常的时间要比那两个老师要多,而且心里总在想着,比如有网瘾的,脱离了网吧这个环境,上课了也许脑子还在寻思着我们那个人是怎么弄。这两年网瘾的戒除,很多人都比较难,是一个难题,尤其在中国,你不让他上网以后,不能把未成年像看犯人一样关起来,这可能也不是一个很正确的道路,李老师,这么多年工作当中,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15:25]
[李玫瑾]:从心理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来看,是怎么回事呢?一个孩子把自己放在网络,沉迷于网上。我们把这种行为叫成瘾行为,成瘾行为在心理上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替代行为。也就是说,人在什么时候会出现成瘾行为。比如反复的喝酒,把自己灌醉,反复的打麻将,没完没了的,不想离开,或者上网。他实际上在回避一个他不想面对的问题。[15:25]
[主持人]:现实问题。[15:26]
[李玫瑾]:成瘾行为实际上都是回避的表现。这个回避,你会发现,真正网瘾的没有二三十岁以上的,比如他已经结婚了,当然也有玩游戏的。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段,四五十、六十岁的,没有像十几岁的孩子这么严重,就是因为十多岁的孩子,他所面临学习上的压力,导致他,比如他不能学、学不进去,因此,刚才说网络成瘾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第一,我们的教育要有一个辨别,要有一个个性化的问题。第二,教育一定要多元化。这个多元化,话可能说得稍微长一点,我曾经受团中央委托,去重庆调研一个学校,这个学校,第一,门口没有保安,第二,在校期间的学生不让拿手机。这两条我们不理解这个学校怎么能做到,最后你发现这个学校的孩子很快乐,他们真的不适用手机,而且也不出门。后来我们发现这个学校给孩子提供了30多个专业,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个科目学不下去可以换一个科目,孩子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比如做饭、雕刻、幼儿教育、旅游、茶道或者动漫设计。[15:26]
[李玫瑾]:我们中国很多青少年为什么痴迷于网络,很重要的一点,他周边的大人包括他的父母和老师,只给他留了几条道儿,就是数理化必须学好,爸妈说你必须进学校,学校就是数理化,结果孩子就这一条道儿,没道儿了。[15:26]
[主持人]:让我想起了孩子爱逃学,也有教育制度的一些问题。孩子们想学的东西可能学校没有。咱们现在都说孩子们想吃什么,学校提供,而要让他吃好,而不是学校做什么你就吃什么,每个人都一样。[15:30]
[佟丽华]:我也非常赞成李老师的看法。现在孩子教育的时候,包括从小学前教育,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小学教育。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他的兴趣,因为孩子在有兴趣的活动、学习当中,他会感到很快乐。比如拿学钢琴来说,有些孩子特别喜欢学钢琴,刻苦一点,感觉很有意思。有些孩子确实不喜欢,如果确实不喜欢的话,有的父母非得把着你、赶着你要你学,这对他来讲是非常痛苦的过程。包括文化课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几年以前,北京市教委还委托我就共同教育做一个专题的立法研究,当时在研究这个题的时候,后来我也提出这个问题,看共同教育的很多学生,他不喜欢学文化课,但是他在别的方面,不仅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的专长。从这个角度来说,既然文化课不行,为什么不给他别的方面,多给他提供一些学习机会,他就会成为人才,他也快乐,他成为人才。[15:30]
[主持人]:这样假设的话,以后的高考会有陶艺或者足球或者别的。[15:30]
[李玫瑾]:我也曾经有过这种设想,中国可以把很多行业,就分成十级,如果四级就算专科,六级就算本科,八级算研究生,十级算博士。比如说厨师,可以来个八级厨师,你烧的菜,把营养配得非常好,味道非常到位,弄出道道来。很多行业,如果我们真的就没有贵贱之分,我们现在很多人有一个贵贱,不上大学,如果干这个工作,就被人看不起。我有一个同事到国外去留学的时候,他回来跟我讲了一个事,有一次在系里看一个博士,当秘书,因为三个教授配一个秘书,觉得你都学到博士了,怎么干这个活,这不给人当下手吗?他说博士为什么干这个?他说我就喜欢这个,当你做博士,为什么不当老师,人家说当老师,我上讲台很紧张,我觉得我做这个工作适合我,所以我做得很快乐。[15:31]
[李玫瑾]:人与人的尊重不在于职位的问题。我们在中国的教育当中也是这样,我们的引导是什么,父母往往引导是你怎么不得一百分,你怎么不好好学习。有些家长甚至这样打电话过来说我的孩子考600多分,李老师你说上什么学校好,上什么专业好。我说这个问题怎么问我呢?应该问自己呀。[15:31]
[李玫瑾]:所以,引导是什么引导呢?后来我跟家长建议,尤其跟老师也建议。孩子到你跟前来以后就要开始观察它,有的孩子可能能言会道,有的孩子可能做事非常细心,有的就喜欢人多的地方,有的就喜欢独处,不同的孩子,作为好的老师,他会用在发展不同方面,佟老师讲得我非常赞同,他在这方面是独一无二,可是按照数理化的要求,他就进不来。独一无二的孩子,他做事特别认真,我们有时候讲傻,傻的,认真的,做得不是特别聪明,但有些工作就需要这样的,不需要层次太高。比如研究驾驶,驾驶就发现,智商特高的和智商特低的出事故率最高,智商中等的最好,为什么?智商高的觉得是小儿科,他根本不在意,他同时做两三件事,结果出事了。智商低的,反应呢,脑子想不到,就撞上了。中等就开起来交通事故小。这些研究的都是人的个体差异,我们的引导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差别。[15:31]
[主持人]:首先家长教育孩子不能从小就告诉你一个尊卑优劣,你干什么一定要造原子弹去就有出息,当个园丁就是没出息。其实我们在国外的一些作品里也能看到一些外国像您说的博士满头白发,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干吗的,他就做一个很简单的工作,其实他是很有学历或者很有阅历的人。在中国同样的一个问题,问出来了,您有这么高的学历,您现在是局级还是处级,甚至不会说你怎么不讲课了。像您这样在国内,满头白发的人,可能不一定会有人从事一线的工作,可能从事管理层,或者制定一些政策,从事那样的角色。[15:32]
[佟丽华]:刚才实际上李老师还提到,包括大学,都已经高中毕业了。高考前后很多父母在咨询这个问题,我的孩子应该报哪个专业。孩子父母在为孩子布置未来的生活。我们单位曾经接待过一个实习生,来自美国哈佛的,这个人实际上是我们国内后来去哈佛读法学院,他本科研究生、博士,全读的是北大生物专业,北大生物专业是就业非常好的专业,他出国也容易。但是,他就跟我讲,后来我说你为什么改变这么大,从十年的生物专业改为法学专业,他说当时报考这个专业的时候,父母觉得这个专业未来发展比较好。上本科的时候,越往后上感觉不大喜欢,不大喜欢,后来上研究生,我感觉已经本科毕业了,继续上吧,上研究生的时候,越来越感觉不喜欢,但是博士也还读了,博士读完了,终于彻底明白了,我不能再学这个生物专业,我确实太不喜欢。[15:34]
[主持人]:这样的人真是天才,对于一个不喜欢的事都能干得这么好,更别说别的事了。[15:34]
[佟丽华]:实际上有很多学生。[15:35]
[主持人]:人家拿到绿卡了,人家说你们这些律师在国内都混着,成天吸着北京的2.5,我们儿子虽然不喜欢生物,美国年薪好几百万,还是美元呢?[15:35]
[佟丽华]:实际上很难说。在某种程度上,有些人经常说,人生的价值在哪里?在于你的热爱。今年我又碰到一个事情,因为我这个单位来国外实习的比较多,今年国外实习生就来了13个。其中有一个今年是牛津来的,他是父辈移民加拿大,在我这儿实习了一个多月以后,他和他父亲谈了三个多小时,谈一个什么问题呢?我想回国发展。他父母当时就说,我们辛辛苦苦移民到海外,不就是想把你带到国外,就像你说的PM2.5,空气好一点,未来的社会保障各个方面都比较好。他在国外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工作,因为他学习成绩很好,孩子很努力。但是孩子认为我的根在中国,将来实际上我在中国可以找到我热爱的事业,跟他父亲讨论三个多小时,最后没有结论。我觉得这个孩子早晚未来回中国的可能性很大。[15:35]
[李玫瑾]:说到引导这个问题,我经常想,引导这个词,有点是大人的词。你总想带领着他,但是有的时候,很多家长发现这个问题,我跟孩子说,孩子不听我的。你越跟他说什么,越跟你唱反调。这个过程缺少什么东西呢?缺少平等的相互交流。我跟很多家长讲,从孩子到了小学后期,尤其进入到中学、青春期,父母一定要跟孩子去聊一些他的未来,这个未来不是说有目的的,说咱们今后大的要干什么,当国家主席吧,这是一个目标,不是聊。真正的聊就是你觉得什么事情让你最快乐,另外在你身边看到的所有事和人,你觉得哪一种人让你最欣赏。[15:36]
[李玫瑾]:我小的时候,觉得老师是我最欣赏的,从小父母经常拿这个做老师开玩笑,以后上讲台会遇到什么事,以后我真的当老师了。还有的孩子喜欢生物,天天在那里捣鼓小虫子,说这不对。我还遇到一个高层的领导,说他的女儿就喜欢看日本的动漫,就因为看动漫,日语都懂了,没有上日语课,但是现在能听懂日语。她父亲说我这孩子虽然也上了大学,但是她也不喜欢她的专业,她唯一喜欢的就是动漫,后来我就跟她父亲讲,我说中国缺动漫,我说缺人才呀,电视里打开,哪有什么动漫,也缺人才。你的女儿干吗不让她学这个专业,国内没有,国外有,回来以后发展这个领域多好。她父亲突然说,我怎么从来没有想到这一点,为什么?我们很多父母从来没有想到怎么去帮助孩子发现他自身的价值。[15:36]
[主持人]:我感觉听了李老师说的那句话,觉得很多家长虽然孩子自己是生的,但并不了解他。就在今天刚刚我听一个朋友跟我聊,家里三岁的孩子,不想上幼儿园了,爷爷拉着他,硬把孩子的胳膊拽脱臼了,请假带到医院。我说这有什么,不想去就不去吧,虽然我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可能理儿是这个理儿。实在不想去,你不能用这样的方式,可能从一个侧面告诉,可能家长也没有多少耐心,或者没有多少智商去理解。[15:36]
[佟丽华]:包括刚才谈沟通、教育和尊重,我认为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从我自己的观察,我感觉,我认为到青春期的时候都晚了。从父母的角度来讲,别看三四岁的孩子、四五岁的孩子,实际上很多小朋友,很多事情他都已经明白。我一直认为,如果孩子从小的时候,父母能够俯下身来和孩子平等的交流,一旦养成这样的情况,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欺人,这样的情况下,青春期就好过。[15:37]
[佟丽华]:我们经常说孩子叛逆,李老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所谓的叛逆,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过去很长时间以来父母亲可以欺负他、打骂他,随便教训他,他都熬出来了,他感觉翅膀硬了,原来四五岁、五六岁的孩子,你再批评他、骂他,因为那时候他确实太弱小,他对社会不了解,父母是他最大的依靠,即使不服气也得听。但是,等他到十几岁的时候,我翅膀硬了,你不能再这样教训我,凭你们都是你说得对,我认为我说得挺有道理,他想证明自己的独立和自己的价值,这个时候,父母再想来进行交流,你会发现沟通很困难。[15:37]
[佟丽华]:我一直说,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越早和孩子建立沟通的关系,越有助于你教育的目标。等到二十岁的时候、三十岁的时候,和孩子说我想和你坐下来好好聊一聊,孩子说对不起,我今天有事。[15:37]
[李玫瑾]:其实生活当中很多的引导是要给孩子建立习惯。比如说父母有事,和孩子都是一种商量的、讲理的,建立这样的习惯,孩子自然大了就跟你讲理。刚才佟律师讲的,父母都是命令式的,有一天你就命令不了他了。你刚才说三岁的孩子拒绝去幼儿园,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有两个问题要特别注意,一是你要理解孩子为什么不去,他不去,一定是在那里有一件事对他来说很痛苦,他在回避。[15:40]
[李玫瑾]:我所了解的孩子上幼儿园早期主要两个事,一个就是大小便,他大小便有时候一旦尿的不对了,拉的不对了,老师会训斥他,这个训斥会让他很紧张,以至于他想回避,第二个情况,他在家里头,家里没有给他养成一些习惯,比如到点吃饭,到点睡觉。家里可能就很随意,不吃就不吃了,不睡就不睡了。到幼儿园有这规律了,所以他就不习惯了,后一种情况,可能孩子很痛苦,但是痛苦的原因是在于父母在三年之内,你没有给他建立一个好的习惯。现在幼儿园需要扳,扳的过程可能痛苦,但是你要坚持一下,可是也不能强拉,也就是说你可以把他抱起来,或者你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包括老师,父母和老师要去沟通,如果这个孩子有很明显的抗拒,老师就应该有一个特殊政策,也就是大多数孩子是一致的,但是个别孩子要有个别的对待,当孩子抵抗比较强烈的时候,老师就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给他更多的关注,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很喜欢他,老师喜欢陪他玩,这时候就慢慢的能够接纳幼儿园了,这个过程需要大人的沟通,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所以,孩子的引导是挺复杂的。[15:42]
[主持人]:而且是一代一代的。我爸妈那会儿怎么教我,其实他们也知道那样不对,比较粗暴,没有耐心,但是他说我们就那样过的,他们也没有接受正确的教育方法或者引导方法,我们说引导这个词不太好,塑造,怎样带领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前几年把托儿所改为幼儿园,从名词称谓可以看托儿,就把孩子放在那里,平常家长工作很忙,小学、初中,家长都认为学校是扮演托儿的作用。[15:43]
[佟丽华]:我们把话折回来,网瘾,实际上现在有两个问题,我一直很关注,第一个问题,孩子总要上网,他不上网干啥。[15:43]
[佟丽华]:第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越来越值钱,在地越来越值钱的过程中,很多地都盖成楼了。我们在很多国家去走的时候,我们发现大片的绿地,很多孩子在上面玩踢球,实际上我们这种公共的空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少。孩子出去就是马路,这怎么办?[15:43]
[佟丽华]:包括实际上,当时北京市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时候,是2003年底完成的。实际上这个条例当中,我们通过加一个条款,整个参与立法的这些部门。希望加一个条款,就是学校,比如中小学校,能不能把它公共活动空间,比如操场,在节假日向孩子开放,政府要扶持,要鼓励。学校可能会提出,说我周末开放的话,谁来看着。如果没有看的话,学校安全怎么办?这是小钱了。看着,招两个人,加班费多少。让政府再修一个球场,上哪找地去,这个成本就巨大了。我们现有的空间,怎么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这个我们得出台政策,鼓励学校把自己的场所,在周末向孩子们开放,我认为这一点,我们还做得不够,以至于孩子没地去。[15:43]
[主持人]:北京做的在全国还是走在前列的,公园还是免费的,人和人出来活动的空间相对好一些。[15:44]
[佟丽华]:北京的公园虽然便宜了,但是公园的人太多了,孩子去玩,周末有些时候我陪着家人去公园赚着,公园里是摩肩接踵,人太多了,让孩子去踢球,也很困难。实际上,一是场地的问题。二是在教育过程中,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中年人,也就是父母这一辈,可能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都很大。父母这一辈,孩子小的时候,有多少时间陪孩子。一天很累了,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我也要时时提醒我自己,前一段时间我出家庭教育的书,我以前出法律的书。家庭教育的书,一个父母对家庭教育的25个反思,首先我拿自己反思。实际上包括我在自己家里,我也时时提醒我自己和我的妻子,我们要注意几个问题,比如现在闲的时候要么看看电视,要么上网,要么把手机拿出来。如果大人总这样的话,你教育孩子的时候,你不要沉迷于上网,你应该好好的学习,你用一点健康的、经济的东西,孩子怎么健康、经济的东西,大人都在那里玩。[15:44]
[主持人]:大人之间都不互相沟通和聊天。[15:44]
[佟丽华]:如果一家人坐在一块聊聊,父母陪着孩子玩玩,父母带着孩子到院里走一走、转一转,如果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着孩子去参与,孩子也不至于非得在那块天天玩这个东西。[15:44]
[李玫瑾]:说到这个我想到一个实例,一个男孩上到高一的时候,刚刚上高中以后,因为考上一个好的高中,就放松了,一上网就成瘾了,成瘾之后,他的父亲很智慧。他的父亲就给他周末报了一个乒乓球班,父亲每个周末陪他去,因为父亲的乒乓球打得很好,让他也去学。让他学完以后,回来父亲就陪他练,结果后来他也玩上瘾了,会了以后,抽球也挺好玩的。用了半年的时间,他自然而然脱离了网瘾,父亲没有跟他发过脾气,没有拔过电线,而且没有训斥过他,而是每个周末,走呀,儿子,咱们打球去。[15:48]
[佟丽华]:实际上你说网瘾,虚拟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玩法,但是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的场所、我们的活动形式,完全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让孩子们感兴趣。但是问题是,我们怎样来开发现实世界,能让孩子从虚拟世界当中还是有更多的时间回归到现实世界。在这一点上,我们确实是要多做工作,下功夫。[15:49]
[李玫瑾]:说到这一点上,我们确实要多下工夫。刚才佟律师的话,我也想提一个建议,现在很多家长觉得孩子长大了几个点,一个是给他吃饱喝足,提供丰富的物质,第二送到一个特别好的学校去,有个好老师。很多家长通宵不睡觉去排队,为了让孩子去个好学校,他却不明白,其实成长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叫陪伴,这个陪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和引导。[15:50]
[李玫瑾]:当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和不在一起,这个话是不一样的。我们有些发现,包括杀亲的案件,你会发现孩子为什么恨他的父母,是因为在孩子最弱小的时候,他大量的时间不是和父母在一起,他对父母因为没有陪伴,他没有很多记忆。我们有一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为什么?就是因为邻居会在你生病的时候过来帮你,他给你端上一碗热汤面,他带着你去医院,因为彼此照顾,离得很近,相互接触。所以你对他的情感,他曾经搀扶着你,他甚至把你抱起来,这种记忆,他的情感就非常深了。相反,他虽然是你的父亲,但是你们俩有距离,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这个人是谁,你就觉得相当于陌生人,因此我们很多家长觉得,送到一个好学校就已经尽责了,错,你的陪伴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15:53]
[主持人]:不能把所有任务都交给学校,交给老师。现在还出现了学校里的老师有暴力事件,或者孩子和老师之间发生了很强烈的冲突,这样的事件也有。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中国一些老的优良传统,好象慢慢地都退去了。佟老师,您这几年有没有特别明显地感受到?[15:55]
[佟丽华]:我认为尤其家庭教育,比较遗憾的是,当我们现在越来越强调法制平等的背景下,如果对传统教育有一点反思,如果对现代教育有一些更多的思考,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平等的观念。所谓平等的观念,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如果能做到,父母和孩子理应成为最好的朋友。我们成年人都有很多好朋友,但是你认真想一下,你父母是我们的好朋友吗?你有很多知心话愿意和朋友们讲,但是你愿意和父母讲吗?我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遗憾的是,有些时候父母工作很忙,参加各种应酬,平时见不到孩子。[15:55]
[佟丽华]:还有一种即使见到孩子,沟通交流太少。这种导致的结果是什么?情感上彼此是非常陌生的,这是非常可惜的。绝大多数父母是挚爱自己的孩子,从你为孩子的角度来说,有几个人在这个社会上能够像父母一样对你这么好呢,也不一定有多少,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也是尊重父母的。但是为什么本来应该成为最真诚、最铁、最互相关心的一对朋友,但是我们来看,在现实生活当中,很难成为朋友呢?这里就涉及到什么?如果不能成为朋友,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高高在上,当然,很难成为朋友,孩子这样看着你,听你训。等到孩子有一天翅膀硬了,父母老了,父母再想说咱俩好好沟通聊聊,咱们俩成为朋友。孩子说对不起,我外面有朋友。他心理这样想,孩子可以跟你理论性地聊一聊,行行,咱们俩聊一聊,但是其实他心里很着急,我外面有朋友等着我去玩呢。[15:55]
[佟丽华]: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反思传统教育,谈一点现代教育的话,我觉得现代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要平等,父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意识到,我要尊重他。因为你只有尊重他,你才能够跟他成为朋友。你只有尊重他,你才能够平等进行交流,他才愿意跟你说话,不是你教训他。所以我说,实际上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多父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15:57]
[主持人]:咱们现在一方面刚才说了很多青少年发生的问题,转向另一方面说说青少年心理辅导的问题,这样看来好象不光是辅导青少年,是不是他们的家长也需要经历梳理的过程,慢慢认识自己,人事教育或者塑造孩子什么样的事,辅导辅导他们。[16:00]
[李玫瑾]:我认为中国社会现在变化非常快,我们原有的家庭模式,很多家庭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农村有很多的爸妈都不在眼前,城市虽然在眼前,但是,全家人能坐在一起,或者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在一起玩耍,这样的时间有多少?我们可以通过自己身边的情况可以知道,很少。为什么?因为像北京,爸妈几乎都是早出晚归,孩子放学回来低着头写作业,电视开着,大家看电视,也不用沟通了。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第一,我们的家庭实际上发生的影响非常大,我记得原来我学的英文课文,其中有一个要求是一个晚上大家把电视全部关掉,把电全部停掉,这时候没事干了,干吗?能不能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我回想我小的时候,那时候住平房,晚上吃完饭之后,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拿着凳子到树底下,无论谁坐在那聊天,有的人讲东北的故事,有的人讲老人的故事,还有鬼故事,反正晚上聊到最后是特别快乐的,那个时候你感觉到人的情感是很真挚的。[16:00]
[李玫瑾]:现在我们社会发展快,所以,怎么办呢?大家觉得,我们好象已经无法改变,佟老师说的我特别赞同,有时候我自己意识到,我拿着手机的时候,我的第三代就会过来不让我玩,这个时候我觉得,确实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你就要有意识来改变这个,你要拿出时间,刚才我讲的陪伴,所以孩子上网也一样,比如儿子特喜欢上网,做父亲的可以这么做,儿子,你教教我,咱们俩一块,你画的画让我看看,你是怎么画出来的,你玩的游戏,你教教我,我跟你一块玩。我们父母的有意而为,增进这种情感,同时你在这个过程当中去引导他,而不是说他懂网络,你不懂网络,然后你去说他,他会觉得跟你说没用,你也不懂。[16:02]
[佟丽华]:说从教育孩子,现在整个社会都在讨论教育孩子,父母在教育上应该说煞费苦心,花钱也是不吝啬花钱,只要能上好学校,买什么都可以。但是实际上,我在书中提到一个观点,我知道有些人会批我。当时有一个朋友说,中国99%的父母合格,我说这话说过了,但是我认为可能90%有问题。因此实际上这90%有问题,后来我在书当中就提到,我先从自己开始反思,我们说这么多父母不合格,为什么?我们父母第一个要反思的就是我们父母做得怎么样,你说一千道一万,父母教育孩子说,你一定要特别大公无私,但是父母在一块谈了多少自私自利的事,父母教育孩子要孝顺老人,但父母天天在骂着和打架。父母教育孩子说,你和小伙伴之间要特别友好,互相尊重,父母跟别人稍微有点小事就吵个不亦乐乎,孩子怎么能够学好?实际上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一个,在某种程度上,有了孩子以后,对父母的言行是一个考验,父母首先要意识到,有孩子在,我自己的言行要注意什么。这个我们很多成年人要反思,这是一个。[16:05]
[佟丽华]:第二个,我们很多成年人在考虑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都在想,我们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上各种培训班,上最好的大学,我可以花很多钱。但是他恰恰忽略一个最重要的,从父母的心态角度,是希望别人完成最复杂的事,就是教育孩子。他把自己最大的希望都寄托给培训学校、好的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但实际上我们看到,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最关键的,别人完成不了的就是父母的教育和引导责任。寄托给别人没有用。从父母的教育的角度来说,父母能不能从小的时候尊重孩子,你问父母,你希望别人尊重你的孩子吗?父母说,那我当然希望。但是问题是,你自己尊重你的孩子吗?你能够从小尊重他吗?如果孩子在家里都不能受到父母的尊重,他从小怎么培养孩子的自尊、自立的意识。[16:05]
[佟丽华]:我一直认为,我们现在总在谈教育孩子如何如何,实际上现在更多需要反思的是父母,包括我们自己,实际上我也是为人父母,我认为我自己就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因为有了孩子,我也会在更多的言行方面严格约束自己。[16:08]
[主持人]:您都这样以身作则了。李老师也是,回头真要反思自己,给自己的第三代做个榜样。其实我们现在看很多孩子,青少年,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可能都是一开始小错误,从犯错引来的。但是从犯错的时候,有的家长是选择了一种引导式的或者是讲述讲道理式的,有的家长是严厉喝斥,一下就打过来了,不打不成才。李老师,您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可取吗?[16:08]
[李玫瑾]:打骂是绝对不应该的,在当中,很多家长有的时候,说我今天气急了,当然这种方式,比如我曾经到南方出差,应该是说鱼米之乡,那个地方也是一个大小伙子,是公安的一个同志,他后来跟我讲,小的时候我们很淘,但是我外婆往门口后边搁了一个藤鞭,每次只要我做错事了,她只要去拿藤鞭,我就立马就老实了。所以,我觉得威慑是有用的,但是你不要真的去打他。有的时候你可以弄个小小的家规,小小的东西,这个东西只是一个象征,但是不能真打,这是第一点。第二,有些父母,比如孩子倔嘴或者做错了一件事,当时火冒三丈去动手,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任何一个街坊或者家里其他人,都要去制止,因为孩子生命是很脆弱的,有时候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孩子受到伤害。父母打孩子还有一点,在你打孩子的时候,孩子看到你的一切就是他今后永远的记忆。这个记忆可能以后谁要一旦显示出强势来,他内心的那种仇恨就会从那转出来。[16:09]
[李玫瑾]: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人的愤怒不知道来自于哪,往往我们都说暴力的父亲一定有个暴力的孩子,就是来自暴力的父亲在打他的时候,他没法平等的,就像刚才佟老师说的,不能平等的对待,所以他存下了。存下以后,若干年以后,他成年以后,只要谁要对他一有点矛盾或者冲突,或者像他父亲那样想打压他的时候,他立刻就会返过来。我们看到北京大兴曾经有一个李伟的案件,李伟也是这样一个表现,也就是说,他在不争气的时候,他父亲处理的方式就是打骂,结果他后来,当他强大了以后,他越想越生气,最后把他们全干掉了。[16:09]
[李玫瑾]:这些过程我们要知道,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我们可能会有一些小小的惩罚,但是这个惩罚只能是象征性的,绝对不能真的落在他身上的,也就是不能对他造成身体的伤害。刚才佟律师讲的平等,我觉得特别对,他不能对你造成威胁的时候,你也不能对他造成威胁。[16:09]
[主持人]:身体上的平等和心理上的平等。[16:09]
[李玫瑾]:二者都要平等,在他弱小的时候,他对你没有任何威胁的时候,你不能去威胁他。这也对父母提出了一个高水准的问题,优秀的父母可以不动声色的教育了,或者他也立一些规矩,甚至有一些威严就教育了。最糟糕的是什么父母,话说不出来,脑子没有什么想法,你不行我就揍你,揍不动拿皮鞭抽你,不行我把你捆起来揍,还有拿镣铐把孩子铐在家里面,这些父母就应该送到学校去学习。[16:09]
[主持人]:佟律师您平时经手的案件当中是不是也有青少年犯罪因为上一代、父辈,甚至再上一代的人给他们提供了坏的榜样,造成了他们今天的结果。[16:10]
[佟丽华]:父母家庭的因素,从青少年犯罪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最主要的背景,甚至它不是一个原因,就是一个背景。刚才你问到的问题,包括你说有的是溺爱,有的是用暴力,但是实际上我一直说,所谓的溺爱也好,暴力也好,实际上都不是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尊严。所谓尊重独立的人格尊严,这两个问题都要避免,我尊重你,我就不能打你骂你,你从交朋友的角度来说,再好的朋友,你哪个敢张嘴骂人家,抬手打人家,这样交不了朋友。这是第一,你不能打骂人家,以理服人。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暴力现在是违法。[16:10]
[佟丽华]:还有一个溺爱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我单位的同事跟我说,现在好好挣钱,将来给孩子买房子付首付。我说你这句话如果和孩子谈的话,这就是失败的教育。因为实际上,应该跟孩子讲,在国外读书的学生跟我讲过这样一个问题,他父母想给他买房子,孩子问了一个问题,你凭啥用我的名义买房子,父母说我想给你买,我不需要,我自己买。我们告诉孩子,你不要着急,将来你就业的问题我帮你想办法,你房子问题我帮你想办法。孩子哪里还有奋斗的勇气和必要性。[16:10]
[佟丽华]:实际上孩子想,我上不了大学无所谓,我没有工作也无所谓,总之我还有父母,房子也有了,生活总是能解决。现在出现的啃老族就是这个背景。啃老族,看到有些很可气,有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把老父亲、老母亲给赶出去了。有的到50多岁还等着70多岁父母的退休金生活。啃老族怎么来的,不是一天两天来的,实际上就是小时候的教育,缺乏他这种独立能力的培养。给孩子营造最好的是什么?不是给孩子留下多少钱,多少房产,是赋予孩子独立走向社会的能力,培养孩子健全人格,这对孩子成长是最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溺爱他,从某种程度上,表面看来,挺温情脉脉,孩子看来也挺好,父母什么都给我想到了,非常感激,但实际上这背后是害了他。[16:13]
[主持人]:带坏了这个孩子身边的一圈人。[16:13]
[佟丽华]:这两种在某种意义上都没有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尊严。[16:13]
[主持人]:一个是太溺爱,一个是太过于严格。有亲爹的拼亲爹,没亲爹的找干爹。[16:13]
[李玫瑾]:刚才佟老师讲到尊重,我还想到一个问题,除了父母之外,老师也一样。一个孩子从六岁开始上小学,他小学这六年,孩子很弱小,我们有些老师经常对孩子有一些喝斥或者简单的训斥,到中学更是如此,中学有些老师一旦训斥,孩子反作用会非常明显,他会逃你的学,我们这儿有一部分孩子逃学是因为不学,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对学校,对老师有意见,当然老师管理,他需要管,但是这个管的过程当中如何去尊重,刚才佟律师讲的尊重特别重要,不光是家庭当中,而且我们的老师,我认为现在我们有很多老师,他就觉得,我上课就是讲课,你要不注意听,我就得说你。他不去研究这个孩子是什么原因,比如说,你给孩子留个面子,他上课怎么怎么样,你看他几眼,下课悄悄把他叫过来,你告诉他,我刚才看到你上课做什么了,但是我当那么多人面我不说你,我说的对不对,要对的话,你下次能不能上课对自己有个约束。[16:14]
[李玫瑾]:像这种尊重的处理,我们现在很多老师都忽略了。很多老师就觉得,你到那就是归我管的,我们老师对着家长都习惯了,你看到老师对家长说话你就知道他怎么对学生说话,我告诉你们,你们怎么怎么样。那个老师没有我年龄大,我在想,他对我们都这样说话,他对孩子是一种什么态度。刚才佟律师讲的我特赞同。[16:14]
[佟丽华]:刚才提到孩子和父母拌嘴的问题。我们现在要开始辩证地看这个问题。有些时候孩子一说父母就恼火,老师更是忍受不了孩子挑战老师的权威。实际上我认为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教育目标是什么?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力,开发潜力,如果教育是这个目标,比如犯罪,杀人犯罪,我们现在根据刑法的规定,杀人犯罪必须有律师给他辩护,不仅允许你自己给自己辩护,孩子必须有一个律师,如果没钱请律师,由法院给你指派律师,替你辩护。一个孩子如果感觉父母和老师委屈了自己,他为什么不能为自己辩护呢?当然从父母的角度,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平常我一说你,你就不服气,假如他说的有道理,你为什么不能听呢。[16:15]
[佟丽华]:这个实际上对我们来说,我们要考虑这个问题。我记得其中有一次我在家里有一次发火,几年以前。当时孩子还很小,四岁多,有一天早晨我们两个散步,孩子就跟我讲,爸爸,你那天做得特别不对,我说哪天,后来就跟我说,那天,你不应该那样。就批评我。我听了,我儿子说得特别有道理。我说爸爸是当时表现特别不好,怎么能这样。我就开始做了一个深刻的检讨。实际上我深刻检讨的过程,一方面我们俩是在交流沟通,我享受这个过程,坦率地说,父母和孩子交流的过程,挺有意思的。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我可能给他非常好的榜样,一个例子,就是你犯错误,你可以承认就承认,无所谓,谁都得犯错,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比如有些老师,包括李老师提的,有些老师明显错了,很多年以前我在《今日说法》做的一期节目,老师当着全班同学面打学生两个耳光,耳膜穿孔,实际上耳膜穿孔,当时治疗就花了一千多块钱。但是,家长提出的要求是什么呢?第一,还没说赔不赔这一千块钱,希望老师当着全班同学面给学生赔礼道歉,我认为不过分,你当着全班同学面打的,人家要这个面子。老师说不同意,校长也不同意,说凭什么?这个案子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这个案子最后这孩子出现精神性疾病。最后这个案子打来打去,调解结案,31万。学校赔了31万。就这一句道歉。我后来听说这31万,老师掏了8万,这并不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方,这是很多年以前。我认为这八万块钱,这老师得攒四年,我当时给他算过账。辛辛苦苦攒四年攒八万块钱,赔给这孩子。学校一共掏了23万,最关键前几年,这家长又想办法找到我们,因为《今日说法》那期节目是我点评的,家长现在钱花没了,带着上访,还在找这个事情。实际上当时的时候根本不是精神性的疾病。[16:18]
[李玫瑾]:他当时道歉也会要。[16:18]
[佟丽华]:如果当时道歉,赔偿就是一千多块钱。打耳光这个事打官司没有一点问题,但是治疗费用肯定就是一千块钱。[16:18]
[主持人]:中国人打官司就是图一口气。[16:19]
[佟丽华]:我们后来分析过这个案子,很多案子就是事情发生以后,长期处理的过程当中,学校很强势,孩子夹在父母和学校之间,最后精神上出现疾病。也就是说实际上如果早期,耳膜穿孔,学校赔礼道歉,家里做一些安慰,总之这个事完了就好了,可能就没有后面这些事了。[16:19]
[主持人]:可能这是老师和家长之间极端事件。孩子可能从大学之前,很多孩子都是两片世界,一个是家庭,一个是学校,就这两个时间段构成他全部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团结协作或者有一个良好的关系,不能是老师和家长,每次家长会来了以后,老师就数落你们,是不是应该有一个这样的关系建立起来?[16:19]
[李玫瑾]:现在网上经常有一个讨论,就是老师要不要家访,老师家访,其实在我小的时候,这种事情是很正常的事情,当一个小学的班主任,一年级新生进来以后,你要了解每一个孩子,因为他小,他说不清,你应该到他家去坐一坐、看一看。现在我们知道社会发展太快了,家长很忙,很多家长也不在跟前,但是事实上,我认为尤其像在小学,小学的老师,因为孩子还在12岁以下,还没有进入到青春期,也就是说我在心理上来讲,还给他归到依恋期范围内,他还是依恋身边人的。[16:21]
[李玫瑾]:这个时候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小学老师,他就如母,就是半个母亲,甚至如果一个孩子家里有缺陷,老师要能够把这个角色放好的话,这个老师可以成为孩子的一个母亲。这个过程当中,其实学校教育可以弥补一些家庭教育的缺陷,所以,从这点而言,我认为,我们中国的小学老师,应该给他们一个相对的,不要给他们安排那么多课,有一半的时间上课,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去关心、爱护孩子们,了解他们的家庭,然后跟他们的父母沟通,一块努力把孩子建立一个好的行为规范。这是在小学。到中学,就是刚才佟律师讲的交朋友,就是老师和学生一定要平等。[16:22]
[主持人]:他听得进去道理了,但是这必须和教师的绩效工资,不要和学生的成绩挂钩。李老师又一声长叹,这个长叹里面有很多意味在里面。[16:22]
[李玫瑾]:中国的教育,我们反省的东西比较多。尤其刚才你讲的那个问题,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有很多孩子在初中这个阶段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出现上网成瘾行为,出现精神类的疾病。其实青春期是人的生理转变期,他所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他的一生今后的选择,尤其考学的问题,我刚才讲到我到那个学校调查的时候,那个孩子告诉我说,他说他在原来的中学不快乐,他到这个学校里来快乐,我问为什么?他说就是因为那时候你跟班里一比,你学习不行。后来我问他一个问题,我说你在这个班里占多大的比例,像你这样的,他说得有三分之二。我能理解,三分之一是属于学习很优秀的,不用费劲就学得非常好的,有三分之一是完全学不好的,还有三分之一是属于很费力的。他说有三分之二,那就有一个问题了,我说你们这样的学校和普通高中多大比例,他们反过来,六所高中,两所这种职业学校。[16:23]
[李玫瑾]:我们现在教育问题在哪,有很多孩子是不适合去学那些数理化,进入到那种研究性的大学,他更适合去做一些他喜欢的,包括我说的那种操作性的,可是我们恰恰学校设置的相反,设了六所正规的高中学校,只设了两所职业学校,因此我认为,在那六所学校当中,至少还有一半多的学生是很痛苦的。[16:23]
[佟丽华]:我和李老师都是十八大代表,我是北京团的。我们北京团还有另外一个十八大代表,叫刘洪,焊接方面的,就是一线的工人。他在发言的时候介绍一个背景,很有意思,他那里有国内的博士、国外的博士,学焊接的,但是他们不灵,读博士毕业的,但在焊接方面,一直找不到感觉,不灵。实际上他就是一个高级技工,他热爱他的工作,在这方面非常有尊严。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将来是不是必须要上好大学才有出路。刚才李老师谈到,各个行业都可以分级。[16:23]
[李玫瑾]:我记得中国有一个老的品人参鉴定的专家,他是烧过几道水,只要嘴里咬一咬,他就说这个人参过过几道水,东南亚都非常有名,他六岁就在药铺里了,他不是大学里出来了,他是在药铺里长大的。[16:23]
[佟丽华]:实际上现在从教育改革的角度来说,要尊重差异。要给那些我们现在看来从应试教育的角度,处于劣势的这些孩子,也能找到空间,找到乐趣,找到他们未来的前途。这是我们未来考虑的工作。我们现在总的谈教育改革,我认为不着急谈高考废除,我认为这个话不能这样来说,高考是我们教育里很公平的制度,首先它是公平的,我们现在考虑的是怎么给那些在高考竞争当中,处于劣势的孩子,也给他找到空间,找到乐趣,找到发展的前景,这一点我们应该多做一些工作,如果这个工作做好了,可能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期盼着你,也都能发展起来,也都能成为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16:24]
[主持人]:既然有社会分工,就要给每个不同分工的人摆好角色,让他踏实,而且是自己喜欢的,咱们都说中国梦,不能每个人都当国家主席。[16:24]
[李玫瑾]:刚才佟律师讲的这个,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们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看到孩子上网成瘾,看到孩子出现网上的一些行为问题,实际上他的功夫在网外,就是我们怎么在网外做一些事情,当然网上我们提供净化的环境,提供更好的素材或者原料,最最重要的,包括我觉得,很多上网的孩子,实际上他成瘾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没有建立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们如何在网外做很多的功夫,比如作为父母真的尽职尽责,你陪伴孩子,给他养成好的观念和习惯,很多的老师如何去尽自己的一份教书还要育人的这份职责,不是光是教书。这些过程,我们今天谈到这个网络的问题,我认为其实和教育、家庭、学校都是密切相关的。[16:24]
[主持人]:多元化的因素构成的问题,解决起来也是多元化的手段,不能只解决了一方面,新的方面摁下葫芦起来瓢。[16:25]
[佟丽华]:简单来说,孩子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成人社会的问题。成年社会不进行反思,我们总在反思孩子怎么了。有些时候总要问孩子怎么了。比如从小学、中学,初中,就出现了有人为了当班干部,父母帮着做老师的工作,孩子也学会要做工作。媒体采访的时候,会说我们孩子怎么了。但是我们说,中小学校孩子身上所有的问题我们都要从成人身上找原因。实际上从我们作为父母的角度来说,作为成人社会来说,我们要反思,我们怎么能够通过我们自身的改变为孩子们未来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优化的环境。[16:25]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心灵关爱行动访谈,确实应该让家长们而且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青少年心理上、生活上问题的家长们多看看、多学习,今天再次感谢二位老师做客人民网,和广大网友聊一聊青少年心理问题,包括犯罪问题、辅导问题。节目最后请李老师和佟老师再和网友聊几句,特别想听听您从青少年自身发展而言,您对他们有什么想说的。[16:26]
[李玫瑾]:我想告诉孩子们,你一生怎么发展,往往跟你早年的成长密切相关,在早年,真正爱你的是你的爸妈和老师,他们的话一定要当回事。[16:27]
[主持人]:听爸妈的话。[16:27]
[李玫瑾]:听爸妈的话,老师的话。这句话不是这样的,他们是真正爱你的,所以,一定要用心去体会他们的用心良苦。[16:27]
[主持人]:要懂得珍惜爱你的人对你说的话或者对你做的事。[16:28]
[李玫瑾]:去理解父母,哪怕他跟你横,哪怕他训你,你去理解他,来发展自己。[16:28]
[主持人]:佟老师,特别想听听您从老师或者家长的层面,跟他们讲几句。咱们现在说教育要双方的,一边是教孩子,但是全部的错也不能是孩子的错。[16:28]
[佟丽华]:两句话。第一句话,从父母的角度来说,花点钱对富裕家庭比较容易,但是从整个父母群体来说,最难的是挑战自己。教育孩子,最大的困难不在孩子,最大的困难是父母怎样挑战自己,来改变自己。这个实际上是一个最大的挑战,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对父母和老师想说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无穷的潜力,未来都可能有光辉灿烂的未来,关键是我们父母和老师怎样给他们创造一个优化的环境,让他们的潜能能够得到发挥。[16:30]
[主持人]:今天再次感谢李玫瑾老师、佟丽华律师做客人民网。感谢二位,各位网友,今天我们的访谈就到这里,再见![16:30]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落冲突好玩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