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三农问题根本途径途径

大众点评:十岁生日快乐 别忘了10个未解决问题 _ 东方财富网
大众点评:十岁生日快乐 别忘了10个未解决问题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4月24日,大众点评网在上海庆祝了自己的十岁生日。客观地说,大众点评网是中国最有实力的O2O企业之一;其坚持长达十年深耕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这种毅力值得目前普遍浮躁的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们学习。品途网提炼出大众点评尚未解决的十个问题,供各方参考。  一、信息质量问题  大众点评是“点评类”网站,核心资产之一就是其十年来积累下来的点评信息。大众点评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年第一季度其点评数量超过2500万条,应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问题在于这2500万条点评信息里有不少无用甚至是软文信息。从创建起大众点评的信息就由用户自由添加,网站本身很难去判断用户对商家的点评是否是基于真实体验。大众点评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开发诚信系统来监测虚假信息,但这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部分团购网站采取基于真实交易来积累点评信息,比大众点评以往的信息质量要高,这将对大众点评构成挑战。  二、定位问题  大众点评自2003年成立以来就很难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其定位。2005年之后的几年大众点评对外宣传的形象是生活服务领域第一家Web2.0网站,凭借此概念大众点评成功获得第一次投资;2007年后大众点评开始大力推优惠券,给外界的印象是最大的优惠券网站,也因为优惠券业务发展不错而融到第二轮投资。2010年大众点评进入团购领域后,其主打概念变成了“Yelp + Foursquare + Groupon”,继续融了第三轮投资;后随着团购行业遇冷,大众点评对外宣传又更多采用更为时髦的O2O概念。对外界来说,难以以一句话说出大众点评的口号定位,这本身或许就是一个问题。  三、开放问题  大众点评有大量的数据,一直以来采取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从2006年至今,大众点评和口碑网、爱帮网、网易饭饭、食神摇摇等公司就数据问题发生过争执,大众点评大多情况采取的是打官司来解决问题。作为行业领先者,大众点评不能完全制止别家使用其数据的行为,也没有采用开放的心态去构建一个共赢的行业生态系统。2013年1月大众点评出台的开放政策由于存在太多限制,并没有得到各方认同。品途网认为,大众点评在开放这个问题上应该更加大胆开放。  四、盈利问题  虽然大众点评公开宣布其在2008年底就实现过盈利,但之后多轮融资显然暴露了它亏损的现实。从2011年4月到2012年8月,仅一年多大众点评融资二轮共1.6亿美元,很显然团购业务上的巨额投入使其入不敷出。大众点评的困境在于一直未找到合适的盈利道路,2010年前靠优惠券和搜索排名的营收太少,公开资料宣传其2009年收入为1000万美元;而2010年后靠在团购业务上巨额投入换回的收入显然又有些得不偿失。目前从团购市场格局来看,大众点评又和美团网有一定差距,要想夺取榜首位置必然要付出更大代价,也势必影响到其盈利前景。  五、上市问题  早在2005年大众点评CEO张涛向媒体表述“如果大众点评网在未来三五年能做到四五千万美元的年收入就会选择上市;如果只能达到一两千万美元的年收入,会考虑与其他大网站合并。”;2008年1月已经完成两轮融资的大众点评又表达了三年后上市的目标。虽然大众点评高层在不同场合表示公司已达到上市要求,随时都可以上市,但至今其营收规模和盈利状况都不太理想。无论是大众点评公司内部还是投资方都对上市迫不及待;但鉴于后两轮已经达到10亿美元估值,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又很难以高估值上市。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大众点评为什么我的号不能提问问题啊_大众点评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097贴子:
大众点评为什么我的号不能提问问题啊
是不是只要是正学分就能提问问题啊
怎么找不到在家居装修问答提问和回答问题的地方呀
A股进入下跌通道,千股集体阵亡!你伤势如何?请加微信。。。。报出代码+股数+股价,帮你诊治,ms
0不准你删我!认识好几年了,最近才深入了解的……心好慌
嗯,我也想知道怎么提问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当前位置:&&大众点评最大危机: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过渡
大众点评最大危机: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过渡
发布时间:日 14:19:52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十年沉淀,大众点评虽未做出向阿里巴巴一样改善&社会问题&的伟大创举,但在餐饮信息平台上还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优势。  在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这两年不断在媒体中活跃的时间里,大众点评的发展问题也被不少观察人士、业内专家们挖掘出来。在巨头们开始涉足餐饮O2O,以及团购实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关于大众点评所面临的危机争议,也变得越来越多。  在大众点评危机中,巨头、团购势力,甚至美食社交类新锐产品都或多或少会对大众点评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大众点评最大的危机来自于大趋势的变化,即主流餐饮信息化产品正在由信息平台快速向交易平台过渡。  市场越成熟单一的点评信息效应越弱  十年沉淀,大众点评正处于坐收回报的中年期,目前最大的两个优势就是位居市场前列的信息平台和庞大的线下营销团队。在线下营销工作需要基于信息平台优势而开展的情况下,大众点评的优势几乎就仅仅只有位居市场前列的信息平台。尽管信息平台能够成为大众点评坐收商业回报的重要途径,但在大趋势变化以及大众点评水军注入无比严重的情况下,大众点评的信息平台优势依然无形中阻碍了未来发展。  随着团购的崛起,以及大众点评的后知后觉,我们能从不少的报道中发现大众点评用户的一大使用习惯:在大众点评看评论,然后转移到等其他团购或者交易平台下订单。这让大众点评感觉到很受伤。  大众点评的点评信息是其核心价值,当核心价值沦为竞争对手变现武器时,大众点评已经开始努力改善这一问题,开始自发的走信息平台过渡到交易平台的路线。但大众点评在步入交易平台的转型过程,跟、阿里等拥有互联网大量流量的巨头们一样打造全产业交易平台的过程中不断受阻。  整个餐饮信息化市场,已随国内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国内电商支付的发展,逐渐成熟。在逐渐成熟的市场里,消费者们对于餐饮信息化产品的使用变得更加主动,更加挑剔,餐饮信息化市场发展初期用户的单一需求逐渐变得多元,造成能够代表着早期餐饮信息化市场的点评信息,不再成为如今餐饮信息化市场中用户消费的唯一标准,单一的点评信息效应变得越来越弱。  大众点评最大的危机: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过渡  大趋势的变化,我想不少大众点评人都要恨透这一趋势。有些不甘心的转型突破,却导致大众点评一方面需要坐收更多的回报利益,一方面还得匍匐前进。放不开转型的步子,自有的主要业务遭遇大趋势冲击,虽然懂&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道理,但大众点评犹豫不决的平台转型过渡进程,已经无形之中成为了大众点评最大的危机。  实打实的举措显示,大众点评在其转向交易平台的过程当中,几乎就是新添加了一个订座的功能。而其CEO张涛在媒体采访之时还明确表示大众点评不会做社交,他们的主要盈利模式是为商家们提供整合营销服务。莫非他们还认为他们单一的信息平台,在未来能够帮助他们成为餐饮O2O领域的巨头?  在2013年BAT三大巨头开始扫荡式收购战略入股的浪潮当中,大众点评绕开一劫。巨头们要涉入餐饮信息化产业也都只能自建项目或者收购比大众点评市场份额更小一点的产品,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机会超越大众点评。餐饮信息化市场发展趋势,是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人性,能够打通O2O闭环的产业链交易平台,是此阶段各大餐饮信息化产品奋斗的一大目标。  淘点点直接从交易平台做起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大趋势下,点评信息的消费效应的确在弱化,而点评信息的KPI指标在完善的激励机制下,对于互联网巨头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如若在适当的积累产品点评信息之时,大力推动美食社交发展,形成以美食地主为代表的&美食自媒体&平台,构建出一家能够基本实现O2O闭环的交易平台,大众点评在其面前几乎不再形成明显性的威胁。  大众点评从其内部的运营数据当中,决计不难发现大趋势的变化,他们的行动也证明他们开始关注平台的转型。但转型不能彻底得落实下来,大众点评这家&慢公司&将错失转型的最佳时机,最终被巨头战略产品,以及新锐的美食社交、餐饮推荐类产品超越,沦为业界转型失败案例。  如何超越大众点评美食社交或是最好突破口  最近关注餐饮信息化过程当中,发现淘点点和大众点评有过小范围的掐架行为。相对于淘点点直接切入到餐饮交易平台,打通订座、订餐与外卖服务,大众点评的团购与订座服务可谓是腹面受敌。当然,依靠其固有优势,还能够屹立不倒,但是以后的日子肯定不会那么好过。  在信息平台过渡到交易平台的过程当中,笔者认为美食社交是大多数产品在未来必然需要步入的领域。大众点评张涛曾经在他接受媒体的采访过程当中,发表了他对于大众点评产品的定位的问题。张涛认为大众点评应该是一款解决商家与人之间关系问题的产品,并不会成为一款解决人与人之间问题的社交产品。但笔者认为,社交产品所具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大多数人第一理解下的一个人和一个人直接的关系,也能够是一对多的关系。  美食社交的最大意义,也许并不在于要把一个餐饮信息化产品打造成为一款微信、手机qq版沟通聊天的社交软件,而是形成一种一对多的社交关系链,打造出一批能够人性化的影响消费者的美食地主意见领袖出来,真正实现&让美食跟人走&的餐饮信息化目标。  无论是订餐外卖服务来解决用户&懒&的需求模式,还是团购这一满足用户&占便宜&的需求模式,亦或是大众点评的餐厅点评信息聚合以帮助用户决策的需求模式,本质上还是有着诸多的差异性与商业可能性,这也是餐饮O2O市场庞大,即便几大巨头入局也难分胜负各有千秋的原因。但是,以利为导向能让人迷失本质,对利益的追逐很难让人对所谓的平台具有忠诚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基于美食兴趣分享的美食社交应用将更加纯粹,更有吸引力与用户粘性。这也是为什么小谦认为以人(美食地主为)中心的美食社交将会餐饮O2O市场长远竞争取胜最好的突破口之原因。(来源:网易科技)
3月27日,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7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全文下载:),报告对2017年共享经济进行宏观分析,涉及领域与平台主要有:1)交通出行:滴滴出行、易到、首汽约车、神州优车、ofo、摩拜单车、哈罗单车、Go fun出行、TOGO途歌等;2)共享充电宝:小电科技、街电科技、来电科技等;3)共享物流:新达达、人人快递、饿了么“蜂鸟”、美团众包、点我达、1号货的、云鸟配送、货车帮等;4)共享金融:淘宝众筹、京东众筹、苏宁众筹、百度众筹等;5)共享餐饮:隐食纪、熊猫星厨、吉刻送、hatchery、回家吃饭、隐食家、爱大厨等;6)共享住宿:住百家、小猪短租、途家等;7)共享雨伞:街借伞、共享E伞、春笋、橙伞等;8)上门服务:河狸家、新氧、星后等;9)二手共享:闲鱼、猎趣、爱回收、瓜子二手车、人人车、优信二手车等;10)知识技能:果壳、在行、猿题库、学霸君、跟谁学、猪八戒等;11)共享医疗:春雨医生、丁香医生、好大夫在线、企鹅医生、平安好医生、微医等共11大领域。
【关键词】
【相关阅读】
22日22日22日22日22日22日22日22日
100EC将邮件推送
股票名称/代码
100EC官方微博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美团和大众点评合作的主要问题
  关于&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一事,引起中国互联网业内的普遍关注,双方新公司号称150亿&170亿美元的估值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最大的资本并购案例。  我粗略统计了下,基本上国内媒体关于此事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我这里做下统一回答。  怎么看美团和点评5:5进行换股?  美团和大众点评昨天联合宣布双方成立一家新的公司,王兴和张涛担任联席CEO,但是只字未提双方股权占比。不过业界盛传此次双方是5:5换股,在我看来美团体量大于点评,市场份额一倍以上于大众点评,估值和交易额等指标也大幅度高于大众点评,双方5:5换股基本不可能,除非美团主要股东和高管脑袋被驴踢了。从10月7日晚间开始,媒体开始报道5:5换股的新闻,显然是未经证实且经不起推敲的信息。  美团和点评合并说法正确吗?  美团和大众点评双方宣布战略合作,未提及合并,但媒体的口吻都是&合并&二字。但在我看来,不管是美团和点评一案,还是之前的优酷土豆、滴滴快的、58赶集三个案子,都是大公司吞并小公司的案例,合并的说法不妥。 美团的体量大于大众点评,不会合并,即使合并也是美团的一部分业务和大众点评合并(这里的部分业务是指猫眼、外卖等独立业务以外的团购业务)。整个美团和整个大众点评是无法对等合并的。  美团和点评为什么要战略合作?  美团、大众点评、糯米在最疯狂的时候,每天烧钱几千万人民币,显然各方已经丧失理性,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来的用户,他们都明白一点:用户选择我们很容易,放弃我们也很容易。与其这样无节制的厮杀,还不如强强联合,筑起行业竞争门槛,一步到位的掌握话语权,同时对商户的合作中也提高了议价能力。  美团和点评成中国第一大O2O平台?  昨天看到很多文章标题提到美团和大众点评的新公司是中国第一大O2O平台,显然夸大其词。O2O是一个很广义的名词,涵盖的领域很多,美团和点评的新公司是中国第一大消费级的团购网站说法成立,但全中国最大O2O平台就危言耸听了。山西太原的煤炭交易中心一年的交易额超过6000亿,这也是个O2O平台,美团和点评交易额有这个高吗?  目前中国交易额在1000亿级别的O2O平台还有很多,比BAT大的也存在,当然大部分还是基于B端或者平台型的。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还需要冷静,别动不动就说中国第一。  百度糯米会被打残吗?  近期百度的股票连续大跌,业界分析称系美团和大众点评合作导致,进而分析称美团和大众点评建立了绝对优势,本来就排名第三的百度糯米要死翘翘。在我看来,中国O2O产业足够巨大,完全可以同时容纳多个巨头同时存在,同步发展。美团自然发展前途一片利好,百度糯米未必就会一蹶不振。君不见,昨天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成立新公司后,糯米网有行业第三变成第二,完成了百度糯米负责人曾良之前下的目标&百度糯米年内要成为第二名,达不到这个目标我就辞职&。 现在看来,曾良不用辞职,可以更好的领导糯米了。  怎么看联席CEO制度?  不管是这次的合作,还是之前的优酷土豆、滴滴快的、58赶集,联席CEO制度只是一种临时过渡的策略,过渡之后,大公司的负责人将会执掌新公司,小公司的管理团队会拿钱走人,所以可以提前预料到最终的结果。  前面说过美团的体量大于大众点评,王兴的能力和战略眼光更是远远高于张涛,最终美团将会主导新成立的公司,大众点评原班人马可以功成身退了。  为什么美团和大众点评当事人不愿意接受采访?  美团和大众点评联姻之际,网络上流传出来各种版本的谣言,一会说7:4换股,一会说饿了么也将参与合并,造成各种流言蜚语的主要原因在于双方当事人对于媒体的采访都三咸其口,不予置评。而双方当事人不接受任何采访也似乎是中国互联网的惯例,这个所谓的惯例就是静默期的制度造成的,很多企业以为有大事发生的时候,要把嘴巴闭上,不说话。  来源:投稿,作者:丁道师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
赞助商广告
本站采用创作共用版权协议, 要求署名、非商业用途和相同方式共享. 转载本站内容必须也遵循“署名-非商业用途-相同方式共享”的创作共用协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