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柜台处捡到张银行卡怎么处理1万元,这钱就可易主了吗

重磅!央行“易主”,易纲是改革派,执掌央行面临三大挑战
14:23:45&&&来源:&&&评论:
&易纲&接棒&周小川执掌中国央行,并不令外界意外。实际上,早在两三年前,易纲已在央行内部负责各项工作,位列央行四位副行长之首。
易纲的这一特殊地位,在2016年两会期间的央行记者会上,从周小川口中就可窥知一二。彼时开场时,周小川对易纲的介绍是&负责人民银行各项工作,主管货币政策、国际业务&,而对其他副行长的工作介绍则是&分管&某项工作。
易纲集海归学者和实干派官员为一体,是既具国际视野,又深刻了解中国实情的技术性官僚。专业、稳健、务实是外界对他的一致评价。作为需要专业素养且兼备国际视野的一国央行行长一职,易纲的履历担得起这个位子。
此前在央行工作期间,他是人民币汇改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策划人和深度参与者;得益于工作和海外留学的经历,他又对货币政策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理解;而当他开启统领央行新时期之时,这些问题会继续成为他任期内的考验,更具挑战的是,在当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之时,易纲所面临的&拆弹&中国金融风险的任务更显艰巨且急迫。
学者派官员 央行工作二十载
易纲的留学履历,似乎预示了央行是他最合适的工作选择。
易纲以&文革&后恢复高考的&新三届大学生&的时代烙印,在1977年考进了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有评论称,新三届以平均仅有6%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了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而易纲所在的北大经济系77级,更是汇集了后来中国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但易纲的求学经历并未止于北大。1980年北大毕业后,易纲前往美国继续求学6年,分别在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伊利诺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并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此后便在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任教长达8年,且年仅34岁便在印第安那大学获终身教职,成为上个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的华人教授群体中,最早获得美国终身教职的一人。
在印第安那大学任教期间,易纲写了多篇研究中国货币需求问题的文章,通货膨胀则是其在研究中国货币需求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他后来所一直关注的中国经济问题的核心。这项研究持续了十余年,并在2003年将多年研究成果集结成一本名为《中国货币化进程》的专著。此外,1999年,易纲和他人合写出版的《货币银行学》,在日后也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经典教科书。
&《货币银行学》是我当年上大学时唯一一本不用死记硬背的教科书,易纲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能将复杂的事情讲得通俗简单,才见学者的真正&功力&。&北京一位金融监管部门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易纲是在1994年回国,起初与林毅夫等人发起组建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与央行的&缘分&,要从1997年担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正式开始。
1997年也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这对中国当时进行的金融改革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反对金融业改革开放的保守声音甚嚣尘上。
1998年初,易纲与现任证监会副主席的方星海合写了一篇分析拉美国家债务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文章,建议资本市场开放要继续推动但需渐进有序,并实行有弹性的汇率政策。同年,易纲还写了一篇名为《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的分析文章,彼时他就对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提出了担忧,并建议适当增加进口、藏汇于民、利率市场化和开放资本账户。
易纲早年对人民币汇率、资本项目开放和外汇储备的研究,成为他在2009年后担任国家外汇局局长的有力理论支撑,这也使得他成为人民币汇改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要谋划人。
与周小川一样,易纲是个坚定的改革派。
在他担任国家外汇局局长期间,中国的外汇储备一度直逼4万亿美元,管理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实现保值增值,易纲选择的解决方案就是多元化的投资,不再单调地投资美国国债,而是放眼全球金融资产。为此,他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聘请了一批专业人士,引入市场化投资的理念。
易纲在担任国家外汇局局长之初,就强调外汇管理要顺应时代潮流,从重审批向重事后监管转变。他还提出了从&有罪假设&转变到&无罪假设&转变,逐步从&法无明文授权不可为&转为&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等法治思想。
上述改革思路一直延续至今。去年末,他撰文指出,我国将在2018年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意味着有两大重要转变:一是它打破了各种形式的不合理的限制和隐性的壁垒,把整个市场的剩余决定权都交给了市场;另一个则是政府从重视事前的审批,转变为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
新行长上任后面临哪些挑战?
1、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在央行工作逾二十载,易纲对央行的使命和挑战最熟悉不过,由他&接棒&周小川,可谓是无缝交接。不过,年过60的易纲,在未来5年所要面对的中国央行,仍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打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攻坚战。
去年成立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稳会&),强化了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金稳会的办公室设在央行,也说明未来央行在金融监管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金稳会成立的首要任务就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落脚到央行,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是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宏观调控手段。
易纲去年曾在&十九大&期间表示,建立双支柱调控框架可以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是保持币值稳定、二是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中国较早探索和实践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积极稳妥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另一方面着力建立金融宏观审慎框架。
宏观审慎框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其核心内容是以资本金约束金融机构的经营扩张,要求金融机构&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目前纳入MPA季度考核的只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但一央行内部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未来会适时将券商、基金、保险、甚至是大型互联网金融机构纳入MPA考核范围内,强化资本约束。
除了MPA考核外,未来央行还将统领对资管业务和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而实现这些监管的基础,都是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之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此前就表示,金融业综合统计旨在实现对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的全流程、全链条动态统计监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金融业资产负债表和金融资金流量统计;货币信贷统计和分业机构监管统计;服务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统计,包括交叉性金融产品统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统计、金融控股公司统计、互联网金融统计等。
2、货币政策调控的新考验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各国央行的法定职责。也因此,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货币政策调控也成为考验各国央行的永恒挑战。
易纲在今年年初执笔的《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一文中就坦言,&从国际上看,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趋向正常化,全球利率中枢可能会有所上行。来自外部的不确定变化也可能向国内经济金融领域传导,全球经济复苏和大宗商品价格回暖还可能给国内物价形成一些压力。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取向变化也会对我们的政策空间形成一定挤压,增大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从国内看,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强化,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债务和杠杆水平还处在高位,资产泡沫&堰塞湖&的警报尚不能完全解除,金融乱象仍然存在,金融监管构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易纲对于今年的货币政策取向开出了四个&药方&:
一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不能依靠货币信贷的&大水漫灌&来拉动经济增长,央行要根据调控需要和流动性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增强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二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探索将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等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同业存单、绿色信贷业绩考核纳入MPA考核,优化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对资本流动进行逆周期调节。
三是适当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继续运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PSL等工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再贷款支持力度。
四是继续稳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央行将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探索和完善利率走廊机制,增强利率调控能力,进一步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的传导。
3、人民币国际化路漫漫
人民币国际化是周小川的未竟之命,也是易纲在任内需要继续主推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在推动人民币汇改的议题上,易纲的态度始终如一&&&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经济金融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
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不断增强,央行也已退出外汇市场的常态化干预,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人民币汇率实现清洁浮动只差&临门一脚&,易纲在担任央行行长任内,有望实现十余年漫漫汇改路的终极目标。
不过,正如前国家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所说,从外汇角度讲,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除了大家一般关注的改进汇率调控,优化中间价报价机制,扩大汇率波幅,增加汇率弹性外,还应该包括发展外汇市场、放松外汇管制的内容。只有不断完善外汇市场体制机制,减少外汇管制,通过增加不同风险偏好的外汇交易主体、放松交易的实需限制、丰富外汇交易产品等,才能够真正释放市场活力,确立市场机构在外汇交易、价格发现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搞活外汇市场,继续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易纲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频道最新信息数字货币一度暴跌 币圈大佬自称“韭菜”“装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数字货币一度暴跌 币圈大佬自称“韭菜”“装死”
数字货币一度暴跌 币圈大佬自称“韭菜”“装死”
  数字货币一度暴跌!币圈大佬自称“韭菜”“装死”
  来源:小葱APP 张梓清
  据小葱APP,18日数字货币集体下跌,临近晚间跌幅明显扩大。
  Bitfinex报价显示,比特币最低跌至7350美元,24小时跌近8%。以太币ETH报466.24美元,24小时跌超20%,创近三个月新低。
  19日,数字货币价格回升,截止发稿时,比特币回升到8339美元,以太币则反弹到545美元。
  今晨,面对昨日数字货币纷纷暴跌的行情,混迹于币圈的“老韭菜们”纷纷在微博上发声,坚定长期持有比特币的立场,甚至指出比特币持有者要做好2年内不赚钱的准备。
  赵东(微博:赵乐天),原墨迹天气联合创始人兼CTO,退出墨迹天气后,他卖掉了股份。13年4月份开始比特币交易,用一千万人民币起步,在13年年底时个人资产迅速过亿。
  在微博上,他这样描述自己的投资经历:
  “我那时候(13年)坚信比特币未来会涨到一百万美元一个(错误不在这里,我现在也坚信),我错在我对于时间上的估计太过于乐观,所以过于急功近利。比特币涨到8000人民币后,我以为很快就要突破一万人民币了,于是在暴跌后反弹时加了大仓位大杠杆来赌,结果市场仍然泡沫太大崩盘,导致我爆仓,同时欠下巨额债务。不过好在,我坚信比特币是一个伟大的事物,会开创一个历史的新时代,我相信活着最重要,我没敢寻死或者跑路(烤猫跑路了,而我有的朋友同样因为爆仓却自杀了)我曾经以为我需要十年时间来偿还巨额债务,但是后来赶上了牛市好时光,两年半就还清了。”
  他在币圈还有一个名字,叫“黒庄东”,对于这个称号,他这样解释:“因为那时候(13年)几千万的资金就可以在比特币市场上兴风作浪,有一段时间我真的以为我可以“预测市场”、”左右市场”,当然事实证明我错了。”
  现在,曾经的“黒庄东”也不相信币圈有庄家存在了。
  他说:“大家相信市场有“庄家”的深层次原因,是可以把赔钱的原因怪罪到所谓的“庄家”身上去,而非自己判断失误。大大小小的“资金”能够左右市场一时的资金的确存在,但本质上所有玩家都是市场的韭菜,市场无庄。”
  现在的赵东,更像是个坚定的比特币持有者,他认为,近几日比特币的大跌是对币圈投机者一种清洗,留下的,都是相信比特币内在价值的“信仰者”。他这样告诫“新韭菜们”:“以一颗老韭菜的身份告诉大家:在比特币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不是什么时候上车,而是永不下车。”
  对比特币长期持有持乐观态度的信仰者,还有币圈的一位名人,龚鸣。他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 “暴走恭亲王”。
  今早,他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币本位和充值信仰”的长微博,告诉币圈的投资者不必因短期的币值波动而恐慌,只要基本面不发生变化,比特币的上涨只是时间问题。
  在他的微博里,他特别提到了“币本位”的概念。他建议将其他数字货币直接与比特币或以太币挂钩,而非与法币挂钩,来判断数字货币的价值变动。“只要它(数字货币)相对于比特币或以太币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么就没有太大的关系,说明市场并没有认为它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即使相对于法币下跌也是因为市场整体情况不好,而市场总是会有好的一天,那么你还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这一次只不过又是一次波动而已。如果你查看比特币过去5、6年的K线,每一次当时被认为是灭顶之灾的暴跌都会被之后的行情所掩盖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小波动。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过于关心短期内的暴跌呢?”
2013 年至今的比特币走势图
  对于针对目前的行情,他也不建议投资者进行做空或者高抛低吸的操作。他这样解释原因:“这对于新人来说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大多数人会发现,也许在开始能赚一点,但是到最后会币越来越少。也许对于新人而言,币少不少不重要,只要法币赚钱了,而对于老手而言,币越来越少显然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经历。”
  然而让数字货币的投资者不将数字货币与法币挂钩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毕竟绝大多数投资者关心的,还是他们的实际收益。对此,暴走恭亲王回应道:“既然你不准备随时买卖(数字货币),那么一时的法币价格就不那么重要,比如可以回想一下年中多次暴跌的时候,有那么多人恐慌和焦虑,但看看今天即使已经是暴跌中的价格,当年的恐慌和焦虑真的是有意义的吗?也许有些朋友说,我不得不关心相当于法币的价格,因为我随时需要使用这笔钱,如果严重缩水了那我可就亏大了。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那只能说明你的投资策略完全错了,永远不要拿会影响自己生活的钱来参与数字货币这种风险极高的投资,更不要用借贷的资金来参与,这可能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恭亲王自己也说道,对于比特币价值的短期波动,可以“装死”,眼不见,心不烦。
  “要对行业建立充分的信心!”
  对比特币建立长期稳定的信心,恭亲王给出的方法是不断的学习行业的知识。“我始终认为你只有对行业越了解,你才能对于行业越有信心。如果你对数字货币不了解,对参与的项目不了解,对全球发展趋势不了解,那么群里只要有一些风吹草动,你马上就会心中生出无数的疑虑,并且很快会在谣言中作出很多让你可能抱憾终身的决定(这种决定我也做过)。很多人希望在群里面充值信仰,我个人觉得很难,如果你真的能够把时间花在学习和了解知识以及项目上,那真的可以让你握住自己的币。”
  老韭菜们还能坚持多久,能挺过多少个寒冬?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央行“易主” 易纲是改革派执掌央行面临三大挑战_经济_宏观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当前位置:
个股查询:
央行“易主” 易纲是改革派执掌央行面临三大挑战
本文来源于证券时报·e公司 
【重磅】央行&易主&,周小川对继任者早有暗示!易纲是改革派,执掌央行面临三大挑战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易纲&接棒&周小川执掌中国央行,并不令外界意外。实际上,早在两三年前,易纲已在央行内部负责各项工作,位列央行四位副行长之首。
易纲的这一特殊地位,在2016年两会期间的央行记者会上,从周小川口中就可窥知一二。彼时开场时,周小川对易纲的介绍是&负责人民银行各项工作,主管货币政策、国际业务&,而对其他副行长的工作介绍则是&分管&某项工作。
易纲集海归学者和实干派官员为一体,是既具国际视野,又深刻了解中国实情的技术性官僚。专业、稳健、务实是外界对他的一致评价。作为需要专业素养且兼备国际视野的一国央行行长一职,易纲的履历担得起这个位子。
此前在央行工作期间,他是人民币汇改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策划人和深度参与者;得益于工作和海外留学的经历,他又对货币政策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理解;而当他开启统领央行新时期之时,这些问题会继续成为他任期内的考验,更具挑战的是,在当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之时,易纲所面临的&拆弹&中国金融风险的任务更显艰巨且急迫。
学者派官员央行工作二十载
易纲的留学履历,似乎预示了央行是他最合适的工作选择。
易纲以&文革&后恢复高考的&新三届大学生&的时代烙印,在1977年考进了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有评论称,新三届以平均仅有6%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了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而易纲所在的北大经济系77级,更是汇集了后来中国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但易纲的求学经历并未止于北大。1980年北大毕业后,易纲前往美国继续求学6年,分别在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伊利诺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并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此后便在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任教长达8年,且年仅34岁便在印第安那大学获终身教职,成为上个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的华人教授群体中,最早获得美国终身教职的一人。
在印第安那大学任教期间,易纲写了多篇研究中国货币需求问题的文章,通货膨胀则是其在研究中国货币需求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他后来所一直关注的中国经济问题的核心。这项研究持续了十余年,并在2003年将多年研究成果集结成一本名为《中国货币化进程》的专著。此外,1999年,易纲和他人合写出版的《货币银行学》,在日后也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经典教科书。
&《货币银行学》是我当年上大学时唯一一本不用死记硬背的教科书,易纲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能将复杂的事情讲得通俗简单,才见学者的真正&功力&。&北京一位金融监管部门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易纲是在1994年回国,起初与林毅夫等人发起组建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与央行的&缘分&,要从1997年担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正式开始。
1997年也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这对中国当时进行的金融改革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反对金融业改革开放的保守声音甚嚣尘上。
1998年初,易纲与现任证监会副主席的方星海合写了一篇分析拉美国家债务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文章,建议资本市场开放要继续推动但需渐进有序,并实行有弹性的汇率政策。同年,易纲还写了一篇名为《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的分析文章,彼时他就对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提出了担忧,并建议适当增加进口、藏汇于民、利率市场化和开放资本账户。
易纲早年对人民币汇率、资本项目开放和外汇储备的研究,成为他在2009年后担任国家外汇局局长的有力理论支撑,这也使得他成为人民币汇改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要谋划人。
与周小川一样,易纲是个坚定的改革派。
在他担任国家外汇局局长期间,中国的外汇储备一度直逼4万亿美元,管理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实现保值增值,易纲选择的解决方案就是多元化的投资,不再单调地投资美国国债,而是放眼全球金融资产。为此,他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聘请了一批专业人士,引入市场化投资的理念。
易纲在担任国家外汇局局长之初,就强调外汇管理要顺应时代潮流,从重审批向重事后监管转变。他还提出了从&有罪假设&转变到&无罪假设&转变,逐步从&法无明文授权不可为&转为&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等法治思想。
上述改革思路一直延续至今。去年末,他撰文指出,我国将在2018年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意味着有两大重要转变:一是它打破了各种形式的不合理的限制和隐性的壁垒,把整个市场的剩余决定权都交给了市场;另一个则是政府从重视事前的审批,转变为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
新行长上任后面临哪些挑战?
1、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在央行工作逾二十载,易纲对央行的使命和挑战最熟悉不过,由他&接棒&周小川,可谓是无缝交接。不过,年过60的易纲,在未来5年所要面对的中国央行,仍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打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攻坚战。
去年成立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稳会&),强化了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金稳会的办公室设在央行,也说明未来央行在金融监管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金稳会成立的首要任务就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落脚到央行,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是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宏观调控手段。
易纲去年曾在&十九大&期间表示,建立双支柱调控框架可以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是保持币值稳定、二是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中国较早探索和实践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积极稳妥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另一方面着力建立金融宏观审慎框架。
宏观审慎框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其核心内容是以资本金约束金融机构的经营扩张,要求金融机构&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目前纳入MPA季度考核的只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但一央行内部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未来会适时将券商、基金、保险、甚至是大型互联网金融机构纳入MPA考核范围内,强化资本约束。
除了MPA考核外,未来央行还将统领对资管业务和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而实现这些监管的基础,都是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之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此前就表示,金融业综合统计旨在实现对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的全流程、全链条动态统计监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金融业资产负债表和金融资金流量统计;货币信贷统计和分业机构监管统计;服务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统计,包括交叉性金融产品统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统计、金融控股公司统计、互联网金融统计等。
2、货币政策调控的新考验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各国央行的法定职责。也因此,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货币政策调控也成为考验各国央行的永恒挑战。
易纲在今年年初执笔的《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一文中就坦言,&从国际上看,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趋向正常化,全球利率中枢可能会有所上行。来自外部的不确定变化也可能向国内经济金融领域传导,全球经济复苏和大宗商品价格回暖还可能给国内物价形成一些压力。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取向变化也会对我们的政策空间形成一定挤压,增大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从国内看,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强化,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债务和杠杆水平还处在高位,资产泡沫&堰塞湖&的警报尚不能完全解除,金融乱象仍然存在,金融监管构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易纲对于今年的货币政策取向开出了四个&药方&:
一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不能依靠货币信贷的&大水漫灌&来拉动经济增长,央行要根据调控需要和流动性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增强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二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探索将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等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同业存单、绿色信贷业绩考核纳入MPA考核,优化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对资本流动进行逆周期调节。
三是适当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继续运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PSL等工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再贷款支持力度。
四是继续稳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央行将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探索和完善利率走廊机制,增强利率调控能力,进一步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的传导。
3、人民币国际化路漫漫
人民币国际化是周小川的未竟之命,也是易纲在任内需要继续主推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在推动人民币汇改的议题上,易纲的态度始终如一&&&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经济金融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
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不断增强,央行也已退出外汇市场的常态化干预,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人民币汇率实现清洁浮动只差&临门一脚&,易纲在担任央行行长任内,有望实现十余年漫漫汇改路的终极目标。
不过,正如前国家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所说,从外汇角度讲,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除了大家一般关注的改进汇率调控,优化中间价报价机制,扩大汇率波幅,增加汇率弹性外,还应该包括发展外汇市场、放松外汇管制的内容。只有不断完善外汇市场体制机制,减少外汇管制,通过增加不同风险偏好的外汇交易主体、放松交易的实需限制、丰富外汇交易产品等,才能够真正释放市场活力,确立市场机构在外汇交易、价格发现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搞活外汇市场,继续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易纲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编辑:文静)
财经网微评论(人参与)
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条)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柜台转钱异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