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品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次性评价已经定了,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有哪些变化

总局征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选择及品种分类意见发布时间: 14:08 星期四来源:中国医药报
本报北京讯  记者李雪墨报道  11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就规范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选择等相关事宜的指导意见、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品种分类的指导意见向社会征求意见。
最近,国家总局先后出台了《普通口服固体制剂参比制剂选择和确定指导原则》《关于发布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备案与推荐程序的公告》等文件,明确了参比制剂的遴选原则,备案、推荐和申报程序。针对原研药品存在变更企业、变更产地,进口药品地产化等多种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中参比制剂的选择等相关事宜,此次国家总局对参比制剂的选择和确定、获得途径给出指导意见。
对于企业关心的参比制剂的购买途径,征求意见稿提出,药品生产企业是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主体,应自主购买参比制剂。鼓励拥有进出口资质的第三方贸易公司提供参比制剂采购服务。特殊品种、通过市场途径无法购买的品种,可由国家总局通过政府间合作渠道与原研企业协商等方式,协助企业购买。
为进一步推动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国家总局还对289个品种的分类情况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总局表示,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总局对此高度重视,对企业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强指导。责任编辑:刘丹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征求意见稿发布 拟明确仿制药限期
  央广网北京11月22日消息(记者潘毅)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就评价对象和时限、参比制剂遴选原则、研究方法选用及鼓励政策等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中指出,仿制药是我国药品生产供应的主体,在满足医疗需求、保障药品可及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与原研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助于促进医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医药产业国际竞争能力。
  征求意见稿明确,日前批准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应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届时未通过评价的,将注销药品批准文号。
  征求意见稿并未对其他仿制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时间作出明确规定,但强调自首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其他生产企业的相同品种在3年内仍未通过评价的,注销药品批准文号。
  对于研究方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企业原则上应采用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方法进行评价,但也允许采取体外溶出度试验的方法进行评价;采用体外溶出度试验方法进行评价的品种,以后还应采取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方法进行后续评价。无参比制剂的,企业需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临床有效性试验。
  为鼓励企业开展一致性评价,征求意见稿指出,通过评价的品种,由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向社会公布,企业可在药品说明书、标签中标示相关标识;企业可申报作为该品种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生产。此外,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社保部门在医保支付方面予以适当支持;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同一品种达到3家以上通过评价的,在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评价的品种。
编辑:任芳
关键词:仿制药;征求意见稿
广大仿制药或迎来调整,为避免太过重复导致产能过剩,竞品之间“淘汰赛”正在加速中,而在欧美获准上市的国内药企,国内申报上市手续较为“省心”。”
1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要求提高仿制药质量,要以原研药品作为参比制剂,确保新批准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与原研药品一致,而对已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将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
昨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意见》直接针对药品注册申报积压严重、一些创新药品上市审批时间过长、部分仿制药质量较低等广为诟病的问题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六大品种仿制药一次性评价已经定了,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有哪些变化
医学大健康未来
▲点击上方的蓝色“医谷”关注我们
“置顶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最有价值行业趋势信息
医谷微信号:yigoonet
昨日(4月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品种分类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包括原研进口上市品种,原研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上市的品种,进口仿制品种,国内仿制品种,改规格、改剂型、改盐基的仿制品种以及国内特有品种等6个品种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方法,给出明确意见。
该意见与CFDA于日发布的《公开征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品种分类的指导意见的意见》相比变化不小,这种变化对于药企来说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以下是正式稿与征求意见稿的对比变化:
&&原研进口上市品种
正式稿:需开展一致性评价,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核确定发布后,可选择为参比制剂。
征求意见稿:无需开展一致性评价,经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专家委员会审核确定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后,可选择为参比制剂。
总结:正式稿与征求意见稿变化不大,都无需开展一致性评价,可选择为参比制剂,但是征求意见稿是经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专家委员会审核确定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后;正式稿中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核确定发布后。
&&原研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上市的品种
正式稿:原研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上市的品种。原研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上市的品种,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核确定发布后,可选择为参比制剂。
征求意见稿:此类品种的评价程序是:上市前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可列为参比制剂。由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参照《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试行)》,向CFDA一致性评价办公室提交相关资料及证明性文件。一致性评价办公室安排药品审评中心(CDE)审核并出具意见,需进行研制现场检查、生产现场检查、临床试验核查的,由CDE提出,CFDA审核查验中心(CFDI)具体实施,并反馈给药审中心。依据CDE意见,一致性评价办公室提出审批意见,报CFDA审核发布。所提交资料不足以证明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可补充相关试验研究。而对于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品种,则需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一致性评价。
总结:正式稿与征求意见稿变化较大,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求开展一致性评价,需要自证,还要求进行研制现场检查、生产现场检查、临床试验核查等工作(具体详见附件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品种分类指导意见正式版与征求意见稿对比表);正式稿中则明确“原研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上市的品种,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核确定发布后,可选择为参比制剂”,一是没有像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求自证,二是也没有像第一条原研进口上市品种明确无需开展一致性评价。
&&进口仿制品种
正式稿:(一)上市前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由企业提交申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行政事项受理服务和投诉举报中心接收资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审核并提出意见,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二)上市前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需按有关规定开展一致性评价。
征求意见稿:进口仿制品种。对于此类品种,《意见》要求上市前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按照上述第二条第一种情况规定的程序执行;上市前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需按有关规定开展一致性评价。
总结:正式稿与征求意见稿变化不大,都需开展一致性评价。
&&国内仿制品种
正式稿:上市前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按照上述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程序执行;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需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一致性评价。
征求意见稿:国内仿制品种,此类品种的执行要求是,上市前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按照上述第二条第一种情况规定的程序执行;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需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一致性评价。
总结:正式稿与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上市前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只要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获得批准的,上市前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需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一致性评价。
&&改规格、改剂型、改盐基的仿制品种
正式稿:需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中改规格药品(口服固体制剂)评价一般考虑》《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中改剂型药品(口服固体制剂)评价一般考虑》《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中改盐基药品评价一般考虑》等指导原则开展一致性评价。
征求意见稿:需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中改规格药品(口服固体制剂)评价一般考虑》《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中改剂型药品(口服固体制剂)评价一般考虑》《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中改盐基药品评价一般考虑》等指导原则开展一致性评价。
总结:正式稿与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变化不大。
&&国内特有品种
正式稿:由企业选择可重新开展临床试验证明其安全有效性,并参照《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试行)》提交申请,后续审核通过后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企业未选择重新开展临床试验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外公布其缺乏有效性数据,不建议使用。
征求意见稿: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品种名单,并会同行业协会等机构共同研究评价方法,经专家委员会论证后,另行发布。
总结:正式稿与征求意见稿变化较大,征求意见稿中的膳食补充、辅助治疗品种,在正式稿中改成了国内特有品种,不过正式稿中也未明确特有的范围,此外正式稿中还明确了该类别企业未选择重新开展临床试验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外公布其缺乏有效性数据,不建议使用;这一条意味着该类别品种必须重新开展临床试验,不做就等死。
附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品种分类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推动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以下简称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现对品种的分类情况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原研进口上市品种。无需开展一致性评价,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核确定发布后,可选择为参比制剂。
二、原研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上市的品种。原研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上市的品种,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核确定发布后,可选择为参比制剂。
三、进口仿制品种。
(一)上市前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由企业提交申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行政事项受理服务和投诉举报中心接收资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审核并提出意见,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二)上市前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需按有关规定开展一致性评价。
四、国内仿制品种。上市前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按照上述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程序执行;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需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一致性评价。
五、改规格、改剂型、改盐基的仿制品种。需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中改规格药品(口服固体制剂)评价一般考虑》《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中改剂型药品(口服固体制剂)评价一般考虑》《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中改盐基药品评价一般考虑》等指导原则开展一致性评价。
六、国内特有品种。由企业选择可重新开展临床试验证明其安全有效性,并参照《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试行)》提交申请,后续审核通过后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企业未选择重新开展临床试验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外公布其缺乏有效性数据,不建议使用。
七、遇有重大技术性问题和分歧意见,召开专家委员会论证。
医谷:拥有最全医学大健康产业信息来源渠道,紧跟政策风向,传播最新行业资讯;聚集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投资人,挖掘跟踪创新项目,实现项目资本快速对接;网罗大量会展信息及展后报道,聚焦热门产品技术,阐述专家大咖独到见解。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访问医谷手机版
医谷现代商务园(www.simzud.com)三期荣耀上市,距离张江科学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地铁16号线周浦东站仅10分钟步程,敬请莅临!
一键分享到:
近日,《The Lancet》公布了最新的CONCORD-3(全球癌症生存分析第三轮)的调研结果,CONCO
近日,国家卫计委官网登出“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543号(医疗体育类056号)提案答复的函”
昨日(1月29日),中国平安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该集团已向香港联交所申请批准旗下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由
就在许多人为80后创业者茅侃侃自杀扼腕时,医界传开噩耗:一位创业30余年的医生张 X,昨天凌晨跳楼,以这种极
2017年是生物医药发展较好的一年,据药智数据,CDE 10年以来生物制品(包括治疗用、预防用)的承办数量整体趋势上升,2017年达到最多,为616个(以受理号计,下同)。
拖延症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一种“绝症”。拖延症的主要症状是什么,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拖延症呢?
为COSMO做客座主编,这真是一份有趣的工作,我想没有人比我更适合。是的,我觉得我比其他男人更了解女人,
购买途径:合肥奥体中心综合馆西一层智伽奥体健身前台办理具体详情咨询俱乐部店内工作人员注:本活动有效期截止至2
说起深圳系的网贷理财平台,有太多为人熟知的优秀代表。比如网贷一哥“红岭创投”、广告费砸的最猛的“小牛在线”…
经过十几天紧张的评卷和统分,大家翘首以盼的高考成绩就要出来了。今天下午15:30左右,考生即可凭密码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2016年浙江高考首批控制分数线已划定,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上线吧。
医学因你而精彩 专业医学产经平台 纵览行业大势 决战未来市场
感谢您的支持,请按照如下步骤取消屏蔽ABBAO的广告():CFDA最新消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有调整!(R)医学论坛网-网聚医学的力量
&&请,我要!
CFDA最新消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有调整!
&&&&&&&&&月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文件表示,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国办发〔2016〕8号)文件精神,根据前期工作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进行了部分调整,组织起草了《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改意见于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反馈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6月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文件表示,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国办发〔2016〕8号)文件精神,根据前期工作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进行了部分调整,组织起草了《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改意见于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反馈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根据国家食药监局同时发布的文件起草说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调整主要包括参比制剂、原研药品地产化品种、可以开展生物等效性试验机构范围等11项内容调整。
&&&&&&&&同时,国家食药监总局还公布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流程图,以及《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指南(需一致性评价品种)(征求意见稿)》、《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指南(境内共线生产并在欧美日上市品种)(征求意见稿)》及相关单据,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样,征求意见稿的截止日期为日。
&&&&&&&&同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接连发布两批参比制剂名单,进一步扩大了官方确认的参比制剂名单。
&&&&&&&&从公布的名单范围来看,目前参比制剂主要来自美国橙皮书、日本橙皮书、原研进口和欧盟上市,欧盟上市限制了品种的上市国家。
&&&&&&&&系列政策发布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要发生哪些变化?下面是的文件。
&&&&&&&&总局办公厅公开征求《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意见
&&&&&&&&《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起草说明
&&&&&&&&一、关于参比制剂有关内容的调整
&&&&&&&&将《关于发布普通口服固体制剂参比制剂选择和确定等3个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告2016年第61号)中参比制剂遴选顺序调整为(一)原研药品:进口原研药品、原研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上市的药品,未进口原研药品;(二)在原研企业停止生产的情况下,可选择美国、日本或欧盟获准上市并获得参比制剂地位的药品。
&&&&&&&&在《关于研制过程中所需研究用对照药品一次性进口有关事宜的公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告2016年第120号)、《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资料要求(试行)的通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告2016年第80号)、《关于发布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试行)的通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告2016年第120号)基础上,明确允许企业自行从境外采购参比制剂。
&&&&&&&&二、关于原研药品地产化品种有关内容的调整
&&&&&&&&将《关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有关事项的公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告2016年第106号,以下简称2016年第106号公告)中原研药品地产化品种须开展一致性评价,修改为根据变更情况分类处理:属于上市后未发生较大变更的,或上市后发生较大变更但经审评后不影响质量和疗效的,经过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审核和核查后,可以选择为参比制剂。属于上市后发生重大变更并与原产国同产品质量疗效存在差异的,由企业在本公告发布30天内对社会发布声明,说明存在的差异及原因,并按照要求开展一致性评价。
&&&&&&&&三、关于可以开展生物等效性试验机构范围的调整
&&&&&&&&明确一致性评价中的生物等效性试验可以在现有经认定的临床试验机构进行,也可以在其他具备条件的机构进行。
&&&&&&&&四、关于中国境内企业生产的在欧、美、日上市的品种有关内容的调整
&&&&&&&&在《关于发布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程序的公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告2016年第105号,以下简称2016年第105号公告)基础上,明确在欧盟、美国或日本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已在中国上市但采用不同生产线或处方工艺不一致的,申请人可用境外上市申报资料申请变更。中国境内企业在欧、美、日上市的品种境外生物等效性研究数据需接受现场检查。
&&&&&&&&五、关于受理程序的调整
&&&&&&&&将2016年第105号公告、2016年第106号公告中一致性评价受理程序调整为总局集中受理。
&&&&&&&&六、关于检查/核查程序的调整
&&&&&&&&将2016年第105号公告、2016年第106号公告中检查/核查程序调整为立卷审查后根据需要有因开展生产现场检查、研制现场检查、临床试验数据核查。
&&&&&&&&七、关于检验程序的调整
&&&&&&&&将2016年第105号公告、2016年第106号公告中检验程序调整为企业报送资料前自行检验或送药品检验机构或第三方机构复核检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根据审评和现场检查视情况抽检。
&&&&&&&&八、关于审评程序的调整
&&&&&&&&将2016年第105号公告、2016年第106号公告中审评程序调整为受理后45日内开展立卷审查,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批准,审评工作一般应在受理后120日内完成。
&&&&&&&&九、关于一致性评价技术审评机构的调整
&&&&&&&&将2016年第105号公告、2016年第106号公告中承担一致性评价的技术审评机构由一致性评价办公室调整为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设立合规办公室,协调有因检查、抽检以及审评等相关环节。
&&&&&&&&十、关于争议处理程序的调整
&&&&&&&&将2016年第105号公告中争议处理程序调整为申请人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提出会议沟通申请,会议沟通后申请人仍有异议的,召开专家咨询委员会公开论证。
&&&&&&&&十一、关于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方案发布前仿制药注册申请有关事宜
&&&&&&&&在《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关于药品注册审评审批若干政策的公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告2015年第230号)基础上明确对正在审评中的按照原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受理的仿制药注册申请,申请人认为达到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要求的,无需撤回后重新申报,可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提出按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的标准审评的申请。
&&&&&&&&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
&&&&&&&&(征求意见稿)
&&&&&&&&为做好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以下简称一致性评价),现就有关问题公告如下:
&&&&&&&&一、为便于企业选择参比制剂,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一致性评价办公室)将把《关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有关事项的公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告号)所附289个品种的原研企业药品列出清单并向社会公布,供企业选择参比制剂时参考。清单分为已在中国境内上市和未在中国境内上市两类。建议企业按以下顺序选择其一作为参比制剂备案:
&&&&&&&&(一)原研药品:进口原研药品、原研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上市的药品、未进口原研药品;
&&&&&&&&(二)在原研企业停止生产的情况下,可选择美国、日本或欧盟获准上市并获得参比制剂地位的药品。
&&&&&&&&二、企业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一致性评价办公室)备案的参比制剂全部向社会公开,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一致性评价办公室)区别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
&&&&&&&&(一)可以确认符合参比制剂条件的;
&&&&&&&&(二)存疑的;
&&&&&&&&(三)明显不符合条件的。
&&&&&&&&对于(二)(三)两种情况是否继续进行研究或重新选择参比制剂,由企业自主决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企业自行从境外采购的参比制剂产品,在提交一致性评价资料时需提供购买凭证、产品包装及说明书等材料,或以其他适当方法证明所用参比制剂是标明企业的产品。企业发现所使用的参比制剂产品为假冒产品的,应中止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报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监管部门发现企业使用的参比制剂产品为假冒产品的,应及时通报相关企业,中止审评审批,已批准上市的要撤销批准文件并向社会公开信息,责成企业作出解释并根据情况立案调查。
&&&&&&&&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13号),对生物等效性试验机构实行备案制管理。一致性评价中的生物等效性试验可以在现有经认定的临床试验机构进行,也可以在其他具备条件的机构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发起方可以聘请具备评估能力的第三方按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要求对开展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机构进行评估。
&&&&&&&&五、生物等效性试验开始之前,发起方应按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平台的公告》的要求将开展试验的项目、临床试验机构、样本分析机构、参比制剂等信息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对临床试验机构的日常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六、对符合《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的品种,以及不适合开展人体内研究的品种,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区别情况,分批公布具体品种名单,并提出此类品种一致性评价的指导性意见。
&&&&&&&&七、《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品种分类指导意见》中原研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上市的品种,按照以下情况区分:
&&&&&&&&属于上市后未发生较大变更的,或上市后发生较大变更但经审评并不影响质量和疗效的,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审核和核查后,可以选择为参比制剂。
&&&&&&&&属于上市后发生重大变更并与原产国相同产品质量疗效存在差异的,由企业在本公告发布30天内对社会发布声明,说明存在的差异及原因,并按照要求开展一致性评价。
&&&&&&&&八、对上市前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性原则申报和审评的品种,生产企业应评估是否满足现行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要求。经评估达到要求的,生产企业可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提出免于参加一致性评价的申请,将原注册申请资料及生物等效性试验资料一并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对基于原注册申报资料提交的一致性评价资料的审评,重点审核原有资料和临床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经评估达不到要求的,应当按要求进行一致性评价。
&&&&&&&&对正在审评中的按照原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受理的仿制药注册申请,申请人可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提出按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的标准审评的申请。审评通过的,视为通过一致性评价。
&&&&&&&&九、支持中国境内企业生产的在欧盟、美国或日本批准上市的药品在中国上市。
&&&&&&&&(一)在欧盟、美国或日本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已在中国上市并采用同一生产线同一处方工艺生产的,申请人需提交境外上市申报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药学研究数据等技术资料,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审评后允许其使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标识,享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相关政策。
&&&&&&&&(二)在欧盟、美国或日本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已在中国上市但采用不同生产线或处方工艺不一致的,企业需按一致性评价的要求,以境外上市申报的处方工艺和生物等效性研究、药学研究数据等技术资料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递交变更申请,审评通过后,批准变更处方工艺,允许其使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标识,享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相关政策。
&&&&&&&&(三)在欧盟、美国或日本上市但未在中国境内上市的,经临床研究证实无种族差异的,可使用境外上市申报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药学研究数据等技术资料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提出上市申请;可能存在种族差异的,应开展相应的临床试验。
&&&&&&&&(四)上述生物等效性数据、药学研究数据等技术资料,应是用于向欧盟、美国或日本监管部门申请上市的研究数据,应符合中国现行技术指导原则要求并需接受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现场检查。对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资料、样品或者其他欺骗手段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撤销批准证明文件。
&&&&&&&&上款所述药品包括其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以在境外设立或收购的控股附属企业名义上市的情形。在境外设立的由中国公民投资或参股、控股的企业,其在境外生产的药品仍按进口药品申请上市许可。
&&&&&&&&十、企业报送一致性评价申请时,由申请人所属技术研究部门或委托药品检验机构、第三方机构等出具样品检验报告,作为申报资料之一报送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将在相关网站公布具备药品质量复核能力的机构名单。
&&&&&&&&十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设立合规办公室,协调有因检查、抽检以及审评等相关环节,提高检查、检验和审评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证检查员和审评员按同一标准对申请一致性评价药物进行检查和审评。审评、核查、检验需按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有关规定进行,并记入药品相关档案。审评、核查、检验工作人员需对相关结论负责。
&&&&&&&&十二、申请人需对其申报的数据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上述第七、八、九、十条所述各类药品审评过程中发现申报资料存在真实性问题的,不予批准,并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稽查局)会同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依法立案调查,撤销原药品批准文号,追究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申报资料存在完整性问题的,不予批准,退回申请申请人可完善后重新申报。
&&&&&&&&十三、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请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受理和举报中心负责受理或接收。
&&&&&&&&(一)属于改变处方工艺的仿制药(包括进口仿制药),应参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提出补充申请,在申请表特别申明事项中注明 &一致性评价申请,处方工艺有变更&。国产仿制药申报资料应符合《关于研制过程中所需研究用对照药品一次性进口有关事宜的公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告2016年第120号)、《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资料要求(试行)的通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告2016年第80号)资料要求。进口仿制药可按照号通告或80号通告要求提交申报资料;也可以按照ICH规定的CTD境外全套技术资料,以及号通告要求的&概要&部分。
&&&&&&&&(二)属于未改变处方工艺的一致性评价申请,应填写药品补充申请表,在申请表特别申明事项中注明&一致性评价申请,处方工艺未变更&。申报资料应符合本条第(一)项或有关通告、公告的要求。
&&&&&&&&(三)属于在欧盟、美国或日本批准上市的中国境内生产的仿制药已在中国上市并拟采用与境外上市药品同一生产线同一处方工艺生产的,应填写药品补充申请表,在申请表特别申明事项中注明&同一生产线一致性评价申请,处方工艺有变更&或&同一生产线一致性评价申请,处方工艺未变更&。申报资料应符合本公告第十项的相关要求。
&&&&&&&&(四)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受理和举报中心签收资料5日内,由药品审评中心对申报资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由受理和举报中心出具受理通知书(处方工艺有变更的)或接收通知书(处方工艺未变更的);不符合要求的,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处方工艺有变更的)或不予接收通知书(处方工艺未变更的),并说明理由。
&&&&&&&&十四、受理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对企业申报资料进行立卷审查。符合要求的,于45天内予以立卷;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不予批准,并说明理由。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根据立卷审查情况提出有因检查和抽检的需求,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统一组织进行对研制现场、生产现场或临床试验数据的有因检查或抽样。需要检验的,指定有关检验机构。申请人需保证抽检样品与本公告第十一条所述检验样品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有因检查工作一般在立卷审查结束后60天内完成。
&&&&&&&&十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汇总有因检查和样品检验的情况,提出是否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综合审评意见。通过的,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核发批准证明文件,收录入《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允许其使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标识,享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相关政策。
&&&&&&&&审评工作一般应当在受理后120天内完成。经审评认为需申请人补充资料的,申请人应在40天内一次性完成补充资料。
&&&&&&&&十六、对企业申报的一致性评价申请,审评结论均向社会公开。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向社会公开其产品说明书、企业研究报告及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涉及企业生产工艺及其参数等技术秘密的,按照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标准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另行规定。对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将在公布不予通过决定的同时说明不予通过的理由。
&&&&&&&&十七、对于一致性评价综合审评结论不予通过的,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告知企业。企业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相关结论公布之日起(或通知申请人)15天内申请进行会议沟通并提交书面意见。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在接到申请的1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召开会议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需于会议召开前20个工作日内准备书面意见送达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需在接到申请人书面意见后20个工作日内召开沟通会议。
&&&&&&&&经沟通后企业仍有异议的,可以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申请召开专家咨询委员会公开论证。由药品审评中心根据专家论证结论作出意见,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作出决定。专家咨询委员会召开的办法和程序按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有关规定执行。
&&&&&&&&十八、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自第一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三年后不再受理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相同品种的一致性评价申请。
&&&&&&&&对由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数量少而影响市场供应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会同相关部委发布清单,鼓励企业研发申报仿制药。药品清单将根据品种一致性评价通过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鼓励具有上市许可持有人资格的企业,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委托其他生产企业生产,以扩大产量,满足市场需要。
&&&&&&&&十九、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对企业申报文件中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以及药品审评和检查过程负有保密的义务。如有证据证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人员泄露企业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的,按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保密管理有关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外聘执行临时工作任务的审评员和检查员,需签署保密协议,对违反保密协议的,依协议规定处理。
&&&&&&&&二十、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鼓励社会各界对企业一致性评价药品研发、生产行为进行监督,对违法行为进行举报。鼓励社会各界对药品审评和检查检验行为进行监督。对举报者给予保密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回复 小鸭梨:
新闻阅读排行榜
关于医学论坛网
医学论坛网旗下网站
战略合作伙伴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86号
*我要反馈:
姓&&&&名:
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