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下楚留香传奇扶摇皇后校正版下载

家电百科 产品:
> 求国产电视剧
求国产电视剧 常见问题
? 女才男貌? 真情无限之继母? 真爱诺言? 问君能有几多愁? 宽恕? 追梦英雄? 周恩来在重庆? 中国志愿者唱支山歌? 芸娘? 一针见血? 雪山飞狐(孟飞版)? 萧十一郎? 笑傲江湖(李亚鹏版)? 夏日里的春天? 五月的鲜花? 无限生机? 我们的父亲? 外地媳妇本地郎粤语版? 同年同月同日生? 四大名捕? 水晶之恋? 水浒少年II? 守候幸福? 少林武祖/达摩祖师? 人间四月天? 情牵日月星? 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 情定CRD? 起跑天堂? 女人香?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你一定要幸福? 男花匠与女经理? 龙堂? 六指琴魔? 烈火雄心? 镜花缘传奇? 家有九凤? 鸡祥如意? 华丽冒险? 护国良相狄仁杰之京都疑云? 护国良相狄仁杰之风摧边关? 护国良相狄仁杰之古墓惊雷? 红楼梦? 功夫之王/功夫小英雄? 格格要出嫁? 凤在江湖? 风云之雄霸天下? 风云之风云必胜? 风尘三侠之红拂女? 大染坊? 大理公主? 大祠堂? 炊事班的故事2? 成吉思汗? 不能失去你? 爱上单眼皮男生国语版? 最后的格格? 钻石王老五的艰难爱情? 走出你的爱/模特秀? 追查到底? 追? 周璇/天涯歌女? 终极杀阵? 中华小当家(真人版)? 中国足球? 中国式离婚? 至尊红颜? 挣扎Struggle? 贞观长歌? 征服? 真爱之百万新娘? 肇事追踪? 昭君出塞(罗嘉良版)? 战争目光? 远东? 玉观音? 悠悠寸草心? 悠悠寸草心2? 又见一帘幽梦? 雍正王朝? 咏春? 倚天屠龙记(苏有朋版)? 一米阳光? 夜光神杯? 夜奔? 阳光雨季? 杨光的快乐生活? 雪在烧/血在伤? 雪山飞狐(聂远/朱茵版)? 血色湘西? 血色玫瑰/金陵女神? 血色浪漫3/大校的女儿/玫瑰绽放的日子? 血色浪漫2/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血色浪漫? 血拼金三角之双重追捕? 绣娘兰馨? 幸运者? 幸福像花儿一样? 新英雄虎胆? 新上海滩(黄晓明版)? 新结婚时代? 新封神榜? 新版聊斋志异? 谢谢你曾经爱过我? 孝子? 孝庄秘史? 笑着活下去? 小房东? 向左走向右走? 像雾像雨又像风? 向天真的女生投降? 乡村爱情2? 乡村爱情? 仙剑奇侠传? 西安事变? 五星大饭店? 舞台姐妹? 误入军统的女人? 武林外传? 武林外史? 屋顶上的绿宝石? 无敌县令? 武当2? 卧薪尝胆?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我们遥远的青春? 我们的知青年代? 卧虎行动/情感卧底? 王昭君(杨幂版)? 王牌谍中谍/羊城暗哨? 王保长新篇2死去生来? 天仙配(黄圣依版)? 天下? 天外飞仙? 天若有情2? 天若有情1? 甜蜜蜜? 八部(胡军/林志颖版)? 特殊使命? 谈谈心恋恋爱? 贪官背后的女人? 太祖秘史? 岁月风云(内地版)? 顺娘? 双枪李向阳? 双面胶? 数风流人物? 市委书记/良心? 食人鱼事件? 士兵突击? 十八岁的天空? 生死十日? 神医喜来乐? 神探狄仁杰3? 神探狄仁杰2? 神探狄仁杰? 神雕侠侣(黄晓明版)? 谁在说谎? 少年嘉庆? 少年包青天3之天芒传奇? 少年包青天2? 少年包青天1? 少林寺传奇? 上书房? 上门女婿? 商海情劫? 上错花轿嫁对郎? 三剑奇缘/少年史艳文? 三国演义? 三滴血? 荣归? 人间浮尘/监察局在行动? 秋海棠? 情锁? 情定爱琴海? 亲兄热弟? 乔家大院? 强对流? 恰同学少年? 彭雪枫? 女人心事? 女人花? 女人不哭2/女人一辈子? 女人不哭? 你是我的梦? 逆水寒? 霓虹灯下的哨兵? 男人的天堂/走出硝烟的男人?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末路天堂? 魔界之龙珠? 魔剑生死棋? 摩登家庭? 末代皇妃? 名扬花鼓? 明德绣庄? 明朝拜金女? 迷雾? 梦里花落知多少? 梦幻天堂? 梅艳芳菲? 美丽新天地/岁月风暴? 梅花档案? 麻辣婆媳? 律政佳人? 律政佳人2之佳人当道? 鹿鼎记(黄晓明版)预告片? 落地请开手机/落地,请开手机? 龙虎人生? 柳树屯? 烈爱? 聊斋奇女子? 聊斋2婴宁? 了凡的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何润东版)? 亮剑? 恋爱兵法? 狼烟再起? 狼侠? 浪漫的西街? 浪漫爱情/浪漫爱人? 浪击天涯? 狼毒花? 莱卡青蛙王子? 靠近你温暖我? 康熙微服私访记5? 康熙王朝/康熙帝国/康熙大帝? 康熙秘史? 军歌嘹亮? 绝对计划/天石传说? 局中局? 九指新娘? 警中警2? 精武飞鸿? 京华烟云? 井冈山? 警察使命? 金三角夺宝? 金婚? 京港爱情线? 金粉世家? 结婚进行曲? 叫一声妈妈/麻雀变凤凰? 将计就计? 剑行天下/大汉英雄? 加油!晓惠? 家有儿女? 家有爹娘? 家事如天? 家? 激情燃烧的岁月? 济公新传? 活着真好? 火力少年王? 徽娘宛心? 皇太子秘史? 换子成龙? 还珠格格? 欢天喜地七仙女? 蝴蝶飞飞? 红蜘蛛4堕落天使? 红罂粟Ⅱ/生死之间? 红蝎子? 红旗渠的儿女们? 河流如血/金耳环? 好想好想谈恋爱? 好男当家? 国家干部? 庚子风云? 给我一支烟? 戈壁母亲? 高纬度战栗? 高墙里的男人? 风月 恶之花? 烽火孤儿/烽火英雄? 愤怒的蝴蝶/致命枕边人? 奋斗2/幸福在哪里? 奋斗? 非常刑警之香水? 东方霸主之谁与争锋? 丁家有女喜洋洋? 谍战古山塘? 蝶变? 刁蛮公主? 地雷战传奇? 大宅门? 大宋提刑官? 大声呼喊你回来? 大人物? 大清后宫之还君明珠? 大旗英雄传? 大明王朝? 大汉天子? 大工匠? 大敦煌?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错爱一生? 纯白之恋? 垂直打击? 炊事班的故事3? 闯关东? 穿越时空的爱恋? 楚留香传奇(朱孝天版)? 超级女生/美丽分贝? 长征? 常回家看看? 兵变1938? 别爱我? 镖行天下(十)瞒天过海? 遍地英雄? 碧血剑? 悲伤时唱首歌? 北平往事/北平小姐? 北极光? 暴雨梨花? 保姆? 保密局的枪声? 白蛇传? 八大豪侠? 暗夜心慌慌? 暗流? 案发现场2之引蛇行动? 案发现场? 爱在战火纷飞时? 爱在离别时? 爱情烘焙屋? 爱了散了2? 爱了散了? 51号兵站? 281封信
" tab="tab_0" >常见问题热点事件家电人物家电名词热门品牌
123 4 5 6 7 8 9 10&p&跑实验间隙刷到这个问题,来答一下,以下只讨论硕士。&/p&&p&首先来说几条普遍真理:&/p&&p&1、人品高尚实力过硬自我驱动力强的导师是少数,大部分普通老板都是凡人,凡人都希望坐享其成;基础扎实热衷科研的学生是少数,在如今顶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状下,为了找到好工作,大部分普通学生都希望能被老板带着发顶会,或者水一篇普通论文就去实习。&/p&&p&2、在我国,导师带学生的基本矛盾是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名誉需要同落后的科研实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导师的目标要么是疯狂拉项目给学生做来赚钱,要么是用自己连C类会议都发不出来的水平来要求学生发A类顶会。&/p&&p&3、在我国,学生读研的基本矛盾是其日益减少的科研热情同毕业后巨大的生活压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对于大部分不想深造的学生而言,在满足了基本的毕业条件之后,最期望的就是做一些有利于毕业找工作的事情,比如实习。而这完全就是损害了老板的既得利益。&/p&&p&
我给了你一张硕士毕业证,你不但不给我卖命,还胆敢把时间花给外面的公司?不行!你就是烂也给我烂在实验室。&/p&&p&4、综上所述,大部分情况下,研究生三年生活就是学生与老板之间的博弈。&/p&&p&情商的重要性在于,当你希望好好做科研的时候,可以通过言辞或行为等手段说服老板给你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自由验证自己的idea;而当你希望为自己的未来努力的时候,也可以想到合适的方法在不触怒老板的同时争取到空间完成自己的想法。很多人以为坑爹老板只是没法指导学生,但实际上你有没有考虑过老板会成为你科研路上最大的绊脚石?&/p&&p&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想做成任何一件事情其难度都不是一维的。并不是一心科研就不需要跟老板和学长搞好关系,更不是说做学术只需要八面玲珑察言观色。任何领域的成功都需要智商情商双在线。对知识的把握和对idea的洞察需要高智商;科研中团结一切力量、百折不挠这需要高情商。把这两个核心竞争力拆开说是不科学的,而把问题想得太简单是年轻时最容易犯的错误。&/p&&p&我当年也以为搞科研就是搞科研,等读研了才发现搞得还是人心。情商不只包含你所理解的世故和老练,更多的是指你在面对困难时的应对能力。所以知乎里很多人说读研要提高情商,其实是因为大部分学生总是把情商理解为察言观色蝇营狗苟,殊不知这种理解本身就是低情商的表现。&/p&&p&再说几句有点扎心的话:师弟,如果你指望着读个研就改变命运从此不再看人脸色,那么三年之后可能会让你很失望,改变命运是十几年、几十年乃至几代人才能完成的大事,不要给自己太高的期待和压力。不过如果你是希望通过这三年变得成熟,对人生有一个更好的规划,那挺好的,你一定能收获你想要的东西。&/p&&p&最后,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p&&p&祝我们一生吃肉。&/p&&p&&br&&/p&&p&&br&&/p&&p&山河永寂&/p&
跑实验间隙刷到这个问题,来答一下,以下只讨论硕士。首先来说几条普遍真理:1、人品高尚实力过硬自我驱动力强的导师是少数,大部分普通老板都是凡人,凡人都希望坐享其成;基础扎实热衷科研的学生是少数,在如今顶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状下,为了找到好工…
&b&贴篇我写给学校学弟学妹们的数模感想吧,希望能有帮助。&/b&&br&&br&
数学建模感想&br&&br&&p&纪念逝去的大学数学建模:两次校赛,两次国赛,两次美赛,一次电工杯。从大一下学期组队到现在,大三下学期,时间飞逝,我的大学建模生涯也告一段落。感谢建模路上帮助过我的学长和学姐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写下这篇感想,希望可以给学弟学妹们一丝启发,也就完成我的想法了。拙劣的文笔,也不知道写些啥,按顺序随便写写吧。&/p&&p&&b&我是怎么选择建模的:&/b&&/p&&p&大一上,第一次听到数学建模其实是大一上学期,not大一下学期。某次浏览网页偶然发现的,源于从小对数学,哲学以及历史的崇敬吧(虽然大学没敢选择其中任何一个专业,尤其是数学和哲学,怕太难了,学不好),我就坚定了学习数学建模的想法。通过翻阅学校发的学生手册还是神马的资料,发现我们学校有数学建模竞赛的。鉴于大一上啥数学知识都没有,也就没开始准备,把侧重点放在找队友上。&br&一次打乒乓球,认识了两位信电帅哥,以后也会一起打球。其中一位(M)很有学霸潜质,后来期末考试后,我打听了他的高数成绩,果然的杠杠滴,就试探性的问了下,要不要一起参加建模,嗯,成功!&/p&&p&第二位队友是在大一上学期认识的(向她请教了很多关于转专业的事情),但是是第二学期找她组队的。老样子,打听成绩,一打听吓一跳,是英语超好,微积分接近满分的女生F(鄙人第二学期转入了她的学院)。果断发送邀请,是否愿意一起组队,嗯,成功。&/p&&p&&b&关于找队友&/b&: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三人的专业搭配,比如或信电的小伙伴负责编程和理工科题建模,经济金融统计负责论文和统计建模,数学计算专业的全方位建模以及帮忙论文,个人感觉这样子比较好。由于建模粗略地可以分为建模,编程,论文,三块,整体上是一人负责一块的,但是绝对不能走极端,每个人就单单的负责一块,这样子的组合缺乏沟通和互动。应该要在培训中磨合,结合每个人的个人特点。主要负责哪几块,辅助哪几块。&/p&&p&接下来就到了&b&第一次校赛&/b&了:第一次还是挺激动的,因为之前问了几个学长学姐说,建模都是要通宵的,于是我们也做好了通宵的准备。第一次拿到的题目是关于一个单位不同工作部门不同饮食习惯的人,健康水平的关系。&br&后来回顾过来,这其实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统计分析题。但是想当年可没有这等觉悟,做题全靠office,对着题目想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做的过程很痛苦,但是也很兴奋,校赛三等奖的结果证明了光有一股热情是不行的,需要恶补大量知识。&/p&&p&推荐&b&新手入门书目&/b&:&/p&&p&数学模型(姜启源、谢金星)&/p&&p&数学建模方法与分析.(新西兰)Mark.M.Meerschaert.&/p&&p&第一本是姜老先生写的,很适合新手,在内容编排上也是国产风格,按模型知识点分类,一块一块讲,面面俱到。第二本是新西兰的,我是大二的时候看这本书的,只看了前面一部分。发现这本书挺适合新手,它是典型的外国教材风格,从一个模型例子开始,娓娓道来,跟你讲述数学建模的方方面面,其中反复强调的一个数学建模五步法,后来细细体会起来的确很有道理,看完大部分这本书的内容,就可以体会并应用这个方法了。(第一次校赛,就是因为五步法的第一步,都没有做到)。对了,还有老丁推荐的一本,美利坚合众国数学建模竞赛委员会主席Giordano写的A first course in mathematic modeling,有姜启源等翻译的中文版,but我没能在图书馆借到,所以没看过,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p&&p&&b&怎么建模&/b&&/p&&p&&b&第一次国赛前的&/b&放假开始学校培训,我提前借了一大堆书,把卡都借满了。第一次国赛前的那次培训,对我而言,这段时期是收获最大的时期,比其他任何时间段都来得大。&/p&&p&这段时间内,我们三个人都很辛苦。白天培训要学习很多知识,完了只能休息半天,然后开始比赛,周而复始。 之前我的打算是,白天上课学习,晚上回去复习当天的内容,再看些其他东西。But 我太高估自己了,晚上基本是玩玩三国杀之类的小游戏放松,然后第二天再去上课。嗯,心态放好,身体最重要。^_^&/p&&p&通过这几次培训,基本上队伍形成了F专业写论文,我和M负责建模和编程。其中我偏重建模和全队调度。&/p&&p&大家在培训的时候,要慢慢养成五步建模法:&/p&&p&&b&五步法说明:&/b&&/p&&figure&&img data-rawheight=&608&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1.zhimg.com/50/7dbb8e7d5406033cfbe788a420b8438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dbb8e7d5406033cfbe788a420b84380_r.jpg&&&/figure&&br&&br&&p&&b&第一步:提出问题.&/b&&/p&&p&
大家可能会想,题目不是已经给出问题了吗? 是的,但是这里的提出问题是指:用数学语言去表达。首先,题目一定要通读若干遍,“看不懂,读题目;看不懂,读题目”,如此反复循环的同时查阅相关资料。这通常需要大量的工作,而且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做一些假设。&/p&&p&
看的差不多了,就开始用数学形式提出问题,当然,在这之前,先引用或者定义一些专业术语。 接下来进行符号说明,统一符号(这点很重要,三个人之间便于沟通,论文便于展现),并列出整个问题涉及的变量,包括恰当的单位,列出我们已知或者作出的假设(用数学语言描述,比如等式,不等式)。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后,就开始正式提出问题啦。用明确的数学语言写出这个问题的表达式,加上之前的准备工作,就构成了完整的问题。 &/p&&p&
这部分的内容反映到论文结构上,相当于前言,问题提出,模型建立部分。注意,刚开始建立的模型很挫没关系,我们随时可以返回来进行修改的。&/p&&p&&b&第二步:选择建模方法.&/b&&/p&&p&
在有了用数学语言表述的问题后,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或者多个数学方法来获得解。 许多问题,尤其是运筹优化,微分方程的题目,一般都可以表述成一个已有有效的标准求解形式。这里可以通过查阅相关领域的文献,获得具体的方法。为什么不是查阅教材呢?基本上教材讲的都是基础的,针对特定问题的,教材上一般找不到现成的方法,但是教材依然是很重要的基础工具,有时候想不出思路,教材(比如姜启源那本)翻来翻去,会产生灵感,可以用什么模型。&/p&&p&&b&第三步:推导模型的公式.&/b&&/p&&p&
我们要把第二步的方法实现出来,也就是论文的模型建立部分。我们要对建立的问题进行变形,推导,转化为可以运行标准方法解答的形式。这部分通常是借鉴参考文献的过程,做一些修改,以适应本题的情况。&/p&&p&&b&第四步:求解模型.&/b&&/p&&p&
这里是编程的队友登场的时刻了。&/p&&p&统计模型:SPSS,Eviews,Stata ,都是菜单式操作,easy的。&/p&&p&数据分析:R,数据库SQL Server,IBM&br&DB2&/p&&p&微分方程:Maple,Mathematic,MATLAB&/p&&p&运筹规划:Matlab,Lingo&/p&&p&智能算法:Matlab,R&/p&&p&时间序列:统计模型中的那些软件,或者R,Matlab &/p&&p&图像处理:Matlab,C++&/p&&p&总结: Matlab是必须的,再来个SPSS,一般情况下够用了。&/p&&p&&b&第五步:回答问题.&/b&&/p&&p&
也就是论文的讨论部分。这部分是对你整篇论文成果的总结,一定要写的有深度。除此之外,通常还要写上一些灵敏度分析,如果是统计模型的话,要有模型检验。论文通常会需要画一些图表,可以使用Matlab、R等软件来画跟数据有关的图,使用Visio或者PPT画流程图之类的图。&/p&&br&&p&关于比赛的一些个人体会&/p&&p&1、国赛和美赛是有区别的&/p&&p&国赛讲究实力,美赛讲究创新。
美赛不一定要多高级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有创意。而国赛,组委会往往是有一个模糊的“标准答案”在的,按部就班做下来就好了。&/p&&p&注意不要一次性就建立复杂模型了,老外看重的是你的思维,你的逻辑,不像国赛,看重的是你的建模编程实力,要使用各种高大上的方法。&/p&&p&拿到一个问题,可以先建立一个初等模型,讨论下结果;再逐渐放宽条件,把模型做的复杂一点。&br&即 Basic model -& Normal model -& Extended model的思路。这个思维在美赛中很好,这么做下来基本都能得金奖的,鄙人这次也是按照这样的流程,拿了个金奖。&/p&&p&2、文献为王&/p&&p&文献为王。建模的题目,基本上是某个教授的研究课题,凭我们本科生的水平,基本上做不到对题目的深刻理解。所以要多看文献。&/p&&p&看文献也有技巧:刚拿到题目,先查一下相关背景资料,了解题目是哪方面的。接下来看文献,找一下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以及综述性质的文章,硕博论文一般都会详细介绍下整个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就更不用说了,它就是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看完这些,就可以比较有深度地把握题目,也知道如果我们要进行创新的话,往哪方面走。&/p&&p&接下来,可以根据小组三人讨论的结果,有针对性的看一下有深度的文献,文献看得多了,就可以考虑开始创新了,像爱因斯坦那样开辟相对论等新领域的创新,是很有难度的,但是我们可以退而取其次,不是有句话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吗?&br&我们要做的就是组合创新! 领域内组合创新,把一个学者的方法嫁接到另一个学者的模型上。 以及交叉领域创新,把把自然科学的知识用到社会科学上,或者用社会科学解释自然科学的结果等等。(这里就可以体现,跨专业建模队伍的先天优势了:不同专业对同一个问题的思维是不同的,可以擦出创意的火花)&/p&&p&PS:图书馆有买很多数据库,可以免费看论文。免费的话google学术是无敌的,国内文献貌似没有良好的分享平台,实在找不到论文也可以百度文库死马当活马医。&/p&&p&平时可以多注册一些网站,数学中国,校苑数模,matlab技术论坛,pudn程序员,研学论坛,stackoverflow等。上传些资料,攒积分要从娃娃抓起,不要等到比赛了看到好资料还“诶呀,积分不够”。&/p&&p&想法很重要。建模思维是一种很难学习到的东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看文献,负责建模的同学辛苦了。&/p&&p&3、掌握一点数据处理的技巧&/p&&p&
建模的题目,A.B两道题。基本上是一题连续,一题离散;一题自然科学(理工科),另一题社会科学(经济管理)。这样的分布的,大家平常做题的时候就可以有所侧重,曾经有一支美帝的队伍,专攻离散题,貌似拿了连续两届的outstanding.&/p&&p&掌握一点数据处理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数据缺失值的处理,插值与拟合等。尤其是数据缺失值的处理,基本上A,B题都有可能涉及,建议熟练掌握。&/p&&p&4、关于编程水平。More generally,软件操作水平几乎决定了一个队伍的结果上限。MATLAB是必备的,必须要熟练掌握各种模型的实现。此外,SPSS(或者R)也是要掌握的。Mathematic和MATLAB的替代性很强,不掌握也没关系(仅在建模方面,mathematic 当然也是很强大的)。What’s more建模比赛举办这么多年,用到lingo的情况几乎很少了,也可以不学lingo. And 现在的题目动不动就要粒子群等智能算法,强烈建议大家至少熟练掌握一种智能算法.&/p&&p&MATLAB推荐书目&/p&&p&基础:
MATLAB揭秘
郑碧波 译 (本书讲的极其通俗易懂,适合无编程经验的)&/p&&p&精通matlab2011a
张志涌&/p&&p&提升:&/p&&p&数学建模与应用:司守奎 (囊括了各类建模的知识,还附有代码,很难得,工具书性质的)&/p&&p&Matlab智能算法30个案例分析
史峰,王辉等
&/p&&p&《MATLAB统计分析与应用:40个案例分析》&/p&&p&数字图像处理(MATLAB版)
(13国赛碎纸片复原居然涉及了图像处理,所以列在这里了.可看可不看,太专业化了)&/p&&p&书很多的.总之,要达到熟练运用matlab进行运筹优化,数据处理,微分方程的地步. 数理统计可以交给SPSS,R ,其中SPSS无脑操作上手快.&/p&&p&5、格式规范:看国赛一等奖,美赛国内人得特等奖的论文,格式规范方面绝对很到位,大家可以参考。国外人的特等奖论文,大都不重视格式,人家的优势在于模型实力与创意、母语写作。所以在美赛格式规范方面,参考国内特奖的论文。&/p&&p&PS:有时间的队伍可以学习以下Latex,用Latex写出来的论文,比word不知道好了多少倍。Latex书目推荐:&/p&&p&LaTeX插图指南&/p&&p&一份不太简短的Latex介绍&/p&&p&LaTeX-表格的制作 汤银才&/p&&p&参考文献常见问题集&/p&&p&latex学习日记
Alpha Huang&/p&&p&论坛:Ctex BBS&/p&&p&结束语:&/p&&p&什么是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客观世界的现象,抓住其主要特征,抽象出概念或者建立模型;进行探索,通过直觉判断或者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以及联想等作出猜测;然后进行深入分析和逻辑推理以及计算,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使纷繁复杂的现象变得井然有序。这就是数学的思维方式。&/p&&p&-----------丘维声《抽象代数基础》前言&/p&&br&&p&PS:转载到学校等教育机构,给学弟学妹们学习是可以的,注明作者跟来处。如果是出于任何商业目的,比如用作微信公众号文章、媒体稿件、软文文案、营销型微博账号,不允许,或者应该主动提出愿意为之付出的稿费。&/p&
贴篇我写给学校学弟学妹们的数模感想吧,希望能有帮助。 数学建模感想 纪念逝去的大学数学建模:两次校赛,两次国赛,两次美赛,一次电工杯。从大一下学期组队到现在,大三下学期,时间飞逝,我的大学建模生涯也告一段落。感谢建模路上帮助过我的学长和学姐…
小黄帽&br&&br&从前有个虔诚的小信徒,谁见了都喜欢,但最喜欢她的是她的主教,简直是她要什么就给她什么。&br&一次,主教送给小信徒一顶褴褛破烂的小黄帽,戴在她的头上正好合适。从此,小信徒再也不愿意戴任何别的帽子,于是大家便叫她“小黄帽”。&br&一天,祭司对小黄帽说:“来,小黄帽,这里有一个短哨和一瓶黄金蜂蜜酒,快给主教送去,主教在召唤拜亚基,喝了这酒就能上天了。趁着现在天还没有亮,赶紧动身吧。在路上要好好走,不要跑,也不要离开大路,否则你会摔跤的,那样主教就骑不了拜亚基了。到祭祀场的时候,别忘了说‘Ia! Ia! Hastur!’。”&br&“我会小心的。”小黄帽对祭司说,并且还和祭司拉手作保证。&br&主教住在城市外面的荒凉之地里,离小黄帽家有很长一段路。小黄帽刚走进荒凉之地就碰到了一只深潜者。小黄帽不知道深潜者是坏家伙,所以一点也不怕它。&br&“你好,小黄帽,”深潜者说。&br&“你好,深潜者先生。”&br&“小黄帽,这么早要到哪里去呀?”&br&“我要到祭祀场去。”&br&“你那长袍下面有什么呀?”&br&“短哨和黄金蜂蜜酒。昨天我们抓了一些活祭品,主教要召唤拜亚基,要喝黄金蜂蜜酒才能到太空里去。”&br&“祭祀场在哪里呀,小黄帽?”&br&“进了荒凉之地还有一段路呢。祭祀场就在地下墓穴里,那里竖着v字召唤石阵。你一定知道的。”小黄帽说。&br&深潜者在心中盘算着:“这小东西浓眉大眼的,居然也背叛克总了!我要讲究一下策略,让她俩都逃不出我的手心。”&br&于是它陪着小黄帽走了一会儿,然后说:“小黄帽,你看周围这些雕像多么不可名状啊!干吗不回头看一看呢?还有这些触手,它们扭动得多么诡异啊!你大概根本没有看到吧?墓园里的一切多么疯狂啊,而你却只管往前走,就像是去上学一样。”&br&小黄帽抬起头来,看到浓雾在墓碑间弥漫,苍白的蛛网在四周遍布,便想:“也许我该抓几个祭品给主教,让她高兴高兴。现在天色还晚,我不会去迟的。”&br&她于是离开大路,走进墓园去抓人。她每抓到一只祭品,总觉得前面还有更多祭品,便又向前走去,结果一直走到了墓园深处。&br&就在此时,深潜者却直接跑到祭祀场,敲了敲门。&br&“是谁呀?”&br&“是小黄帽。”深潜者回答,“我给你送短哨和黄金蜂蜜酒来了。快开门哪。”&br&“你拉一下门栓就行了,”主教大声说,“我在念召唤词,走不开。”&br&深潜者刚拉起门栓,那门就开了。深潜者二话没说就冲到召唤阵前,把主教吞进了肚子。然后它穿上主教的长袍,戴上主教的黄印,站在召唤阵前,还拿起了魔法书。&br&可这时小黄帽还在跑来跑去地抓祭品。直到抓了许多许多,她都拿不了,她才想起主教,重新上路去祭祀场。&br&看到祭祀场的大门敞开着,她感到很奇怪。她一走进屋子就有一种诡异的感觉,心中便想:“天哪!平常我那么喜欢来祭祀场,今天怎么这样掉san?”&br&她大声叫道:“Ia! Ia! Hastur!!”,可是没有听到回答。&br&她走到召唤阵前,只见主教正在召唤,兜帽拉得低低的,把脸都遮住了,样子非常奇怪。&br&“哎,主教,”她说,“你的皮肤怎么这样绿呀?”&br&“因为我变异了呀,乖乖。”&br&“可是主教,你的眼睛怎么这样大呀?”小黄帽又问。&br&“因为我变异了呀,乖乖。”&br&“主教,你的手怎么长着蹼呀?”&br&“因为我变异了呀。”&br&“主教,你的嘴巴怎么大得很吓人呀?”&br&“可以一口把你吃掉呀!”&br&深潜者刚把话说完,就从召唤阵前跳起来,把小黄帽吞进了肚子。&br&深潜者满足了食欲之后,便重新躺到召唤阵上睡觉,而且鼾声震天。&br&一只拜亚基碰巧被召唤出来,心想:“这老主教鼾打得好响啊!我要进去看看她是不是出什么事了。”&br&拜亚基进了屋,来到床前时,却发现躺在那里的竟是深潜者。 &br&“你这老坏蛋,我找了你这么久,真没想到在这里找到你!”它说。&br&它正准备吃掉深潜者,突然又想到,这深潜者很可能把主教吞进了肚子,主教也许还活着。&br&拜亚基就没有吃掉它,而是操起爪子,把呼呼大睡的深潜者的肚子撕了开来。&br&它刚撕了两下,就看到了黄色的小帽子。&br&它又撕了两下,小信徒便跳了出来,叫道:“真把我吓坏了!深潜者肚子里黑漆漆的。”&br&接着,主教也活着出来了,只是有点喘不过气来。&br&小黄帽赶紧跑去搬来几块大石头,塞进深潜者的肚子。深潜者醒来之后想逃走,可是那些石头太重了,它刚站起来就跌到在地,摔死了。&br&三个人高兴极了。拜亚基剥下深潜者皮;主教喝了小黄帽带来的黄金蜂蜜酒,骑上拜亚基飞走了;&br&而小黄帽却在想:“Ia! Ia! Hastur! Hastur cf'ayak 'vulgtmm, vugtlagln, vulgtmm! ”
小黄帽 从前有个虔诚的小信徒,谁见了都喜欢,但最喜欢她的是她的主教,简直是她要什么就给她什么。 一次,主教送给小信徒一顶褴褛破烂的小黄帽,戴在她的头上正好合适。从此,小信徒再也不愿意戴任何别的帽子,于是大家便叫她“小黄帽”。 一天,祭司对小…
&p&hmmm 这才是 · 真实 · 被 · 掐过 · 的嗓子&/p&&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846272&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 data-poster=&https://pic2.zhimg.com/80/v2-08d527cd8cebe5c7c506d_b.jpg& data-lens-id=&846272&&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2.zhimg.com/80/v2-08d527cd8cebe5c7c506d_b.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846272&/span&
&/a&&p&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youtu.be/8jYXxZi7nv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youtu.be/8jYXxZi7nv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p&
hmmm 这才是 · 真实 · 被 · 掐过 · 的嗓子来源: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e845493bca358f652f403bb7cc00f5a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e845493bca358f652f403bb7cc00f5a_r.jpg&&&/figure&&p&&b&曹则贤研究员在2017年物理所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b&&/p&&p&各位年轻的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从今天起正式加入物理所。&/p&&p&往年在这里给同学们做入学教育的都是物理所的著名科学家,甚至是院士,今年安排我这种普通研究员来做这样重要的报告,也许是想给大家一个“反面教材”,从反面鼓励大家。希望大家珍惜这个机会。&/p&&p&我们物理所出反面教材和正面教材是有传统的。各位在国科大读书的时候可能听说过“中关村村长”吴宝俊博士,那是我们所著名的“反面教材”先生,他的博客非常有名。为了不让反面教材给人一种“物理所人怎么谈的不全是深刻物理”的错误印象,他的同门师兄弟、物理研究做得非常漂亮的张江敏博士针锋相对地开了个博客,叫“正面教材”,给你细细地讲那物理之最微妙处。咱们物理所的正面教材对大家有借鉴作用,反面教材嘛,也不是哪儿都有的。&/p&&p&各位作为佼佼者,经过了四年的大学本科和一年的研究生教育,信心满满地到这里来做研究。但是非常抱歉的是,我觉得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受过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后就掌握了像样的数学和物理知识的学生几乎没有。甚至客观地说,&b&当前中国的数学和物理教育连欧洲100年前的难度都达不到,而且是远远达不到。&/b&于你,于我,皆如此。&/p&&p&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本科的时候我们学牛顿力学,知道在力的作用下粒子会加速运动,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给出,那么请问关于粒子三维运动轨迹的数学描述,在大一的时候你学会了多少?&/p&&p&对粒子运动轨迹的数学描述是由哪些人引入的呢?一个法国人叫克莱罗(Alexis Clairaut),他13岁时第一次向法国科学院 ( Académie fran?aise,
Institut de France 下面五个Académies 之一)递交关于几何曲线研究的论文,16岁时提出曲线的描述需要“曲率”的概念,18岁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克莱罗提出,在三维空间的运动轨迹,一条曲线,除了需要法线、切线的概念,还需要引入 binormal 的概念,曲率是双重曲率 (double courbure)。克莱罗是凭借关于曲线的研究18岁当选的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的。这个法国科学院的院士有多大的含金量呢,我告诉大家,居里夫人获得两次诺贝尔奖也没有资格当选,因为她学问不够 (法国科学院1962年有了第一位女院士)。路易.德布罗意1924年在博士论文里提出物质波的概念,1929年拿到诺贝尔物理奖,但是直到1944年在他亲哥的运作下,德布罗意才当上了法国科学院的院士。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克莱罗和居里夫人或者德布罗意这个级别的著名科学家之间的距离。&/p&&p&所以大家一定要对我们的将来要投入的这项事业——数学和物理——里面学问的深浅要有一点感觉,这种感觉在很早的时候就应该被培养起来。打个比方,大家在上大学的时候可能读过量子力学,知道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泡利矩阵。这位泡利先生不光是量子力学干得漂亮,而是他“高考”完了等录取通知书的那个假期,写了两篇论文奠定了他作为相对论专家的基础。因此,当他大一开学到慕尼黑大学去报到的时候,慕尼黑大学的著名教授索末菲(Arnold Sommerfeld)跟他说你已经够博士学位的水平了,但是按照德国的规定,一个人入大学以后最起码要经过六个学期才可以申请博士学位,你总不能在我这就晃悠(德语用词是aufsitzen)六个学期呀,我给你找点活吧。正好我接受委托要为德国数理百科全书写相对论这一个专题,而你这位同志今年也该有18岁了,你应该是相对论这方面的专家,所以这个事你来做吧。于是刚上大一的这位泡利先生就开始撰写相对论的review article,大三的时候正式发表,到今天为止这个237页的相对论的文本还是这个领域的经典。 请大家记住,这是出自人家大学一位大一的学生之手。哪位会广义相对论的请举手? 顺便说一句,千万别以为学凝聚态实验物理不需要懂一点儿相对论。&/p&&p&各位如果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话可以跟上面这两位——一个数学还行,一个物理还行的——比较一下,今天活动结束后有空找出泡利矩阵,试试你能否看出泡利矩阵的代数结构是什么。泡利矩阵加上单位2×2矩阵恰恰就是相对论里面的距离公式,看你能看出来吗?我们想一想,那些都是欧洲高中和大一学生应该学会的东西,而今天在我们国家多少人象我这样,可能教授当了十几年以后才突然看明白一丁丁点儿的。 所以我想大家既然来到了物理所,投身于物理这样的一个基础学科,&b&希望大家抽空把自己的面拓宽一点,有时候多往深里去理解一点、去试一试水到底有多深,这样可能会让你能静下心来安心地去做一点事情。&/b&&/p&&p&回到刚才的话题,为什么说我是一个“反面教材”呢,因为我的经历可能跟你们这些学霸都不一样。学霸是四年本科,四年得博士的那种,有的用时更短。我从本科开始到拿到博士学位,中间一天未断,一共花了15年,中间经历的专业包括激光专业、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表面物理,从推公式、编软件到自己画图纸、加工机械都干过。为什么我遭遇了这么多的折腾呢,我想可能是与个人本身的读书动机不纯有关系。&/p&&p&我是80年代初的大学生,那个时候生活跟现在不一样,我们大学里除了少数家境特别好的外,很多同学有挨饿的经历。你不能指望一个挨饿的学生有多崇高的理想。所以我们本科的时候就想出国,因为出国能吃饱饭。&/p&&p&为了出国也就不在乎专业的挑选了,所以读硕士时我从激光专业改到凝聚态物理。当时整个中国科技大学我就知道有那么一台X光机,还是人家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的仪器,可以说做凝聚态物理的条件是很差的。各位今天在这里读研,大家要珍惜现在这么好条件的地方,别光看着自己实验室的那几台仪器,有空可以到物理所各个实验室去转一转,感受一下世界领先水平的仪器设备。话说我当年做凝聚态物理条件那样差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就转读理论物理博士。理论物理博士没拿到手的时候,又有了到德国去读实验物理博士学位的机会,我就又去考实验物理,结果不得不转到实验物理,这个时候我的背景就很凌乱了。这样,我在德国选择论文方向的时候就遭遇了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p&&p&那是1992年,当时我导师的实验室就有四台STM(扫描隧道显微镜),那个时候非常粗糙,基本上一星期也扫不出两张图,其实已经很了不起很幸运了,但当时我不知道啊。我导师当时给了我四个方向,让我考虑一下挑一个。可是那四个实验方向我都不懂,以前在国内的实验条件很差我哪个都没做过,我只能找我的德国师兄问。德国师兄说其中有一台非常古老的表面分析仪器,是光电子能谱加上一些等离子体加上质谱,前面一位师兄已经在上面捣腾了六、七年还没毕业,你只要不选它,别的都挺好。于是第二天我就特别傻地跑去跟我导师说其他三个都行,只要不选那个旧的表面分析仪器就行。然后我导师说好吧,那就选这个旧的吧。&/p&&p&唉,你可以想象一下我当时有多郁闷,后来这套仪器对我的冲击有多大。那时候我们几乎没玩过仪器,所以我还是用学理论物理的那套方式,先去找相关教科书,搬了套九卷本的德语《电工电子学》回宿舍看,结果那本书的序言里面的有一句话对我影响非常大,我读完以后就把这套书还给图书馆了。今天我也教给在座的,&b&“所有的电工电子学仪器,(就是各位将来在实验室会遇到的各种仪器,)不过就是以某种方式输出电流和电压”&/b& 你别管它叫什么名字,不论叫STM、AFM、光电子能谱什么的,你别信它这些乱七八糟的名字,它不过就是以某种方式输出电流和电压而已。也就是说,各位在实验室里拿到的图谱不过就是某个仪器输出的电流和电压。你拿到的是用计算机软件画成的图,它和具体的物理之间的关系是需要你好好去琢磨的。我们可千万别把仪器输出来的东西当成物理,各位要是这么做实验物理的话将来就麻烦了。&/p&&p&我想各位可能还没习惯于真正物理地思考。比方说我们聊聊大学物理的知识。各位可能不知道,大概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温度计。所有温度计的测量原理都是通过测量一个别的物理量,然后依据一个可能是扎实的、也可能是不扎实的理论公式或者假设换算成一个数值,那个数值你管它叫温度。相当多的人在做实验的时候,只看自己的仪器给出的“温度”那一栏的数值,而不去理解温度是什么,最后吃了相当大的亏。与温度有关的许多烂物理成果就是这样产生的。&/p&&p&我听说过一件有趣的事。我们知道在物理所,晶体生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因为我们研究凝聚态物理首先要获得具有某种特定物理性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可能不再是天然存在的物质,而是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才能获得的。晶体生长是一个非常艰难又非常综合的学科,其中有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温度控制。我们从哪里获取温度、那台仪器测量的数据凭什么叫温度、以及这台仪器可能会造成哪些假的信号都会给我们的研究造成影响。那时我刚到物理所没多久,这一片还是小小的平房,里面有生长晶体的仪器。据说有一段时间某种晶体怎么都生长不好,但是各种条件都控制得很好呀,大家很努力折腾了半年去找原因,最后发现是因为院子里的野猫把那个测量温度的热偶给扒拉得移动了位置。我想当事人可能很崩溃,做梦也没想到会是这个原因。所以在这里我提醒大家一点,在实验室干活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那些仪器都是一个黑匣子,它输出说这是原子图像你就觉得那是原子图像,它说这是温度你就认为是温度,那不是一个物理学家应该具有的认识。做实验的正确态度是,&b&你一定要努力做到你用的那个仪器对你来说是透明的。一套仪器在你面前,从它的物理原理到它的电子学结构到它工作的整个物理过程,到它的理论解释对你来说应该是透明的,那个才叫做实验。&/b&&/p&&p&我想起来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是我自己特别尴尬的事情。我从1982年入大学读物理,到2001年在物理所拿到研究员的位置,也就是所谓的物理教授,但我大概是2007年才突然有一天想起来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物理?我很惶恐。当时为什么会想到问这个问题呢?因为我碰巧遇读了一本书叫《什么是数学》,读完这本书才启发我去问什么是物理。&/p&&p&这本《什么是数学》的作者柯朗(Richard Courant)大家可能听说过,年轻时在德国的哥廷恩大学工作。大家知道哥廷恩大学里面牛人有多少吗?比方说那个最著名的爱米·诺德(A.E.Noether)女士,她号发表了一篇文章《论变换的不变性》,从此世界上才算正式有了理论物理这个学科,这位优秀的女士是哥廷恩大学的第一位女讲师。其他的有大数学家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克莱因(Felix Klein)等。柯朗在哥廷恩大学也就是个讲师,德国纳粹上台以后他逃到了美国,就是这样一个德国普通大学里的讲师奠立起了美国的当代数学,建立了柯朗数学研究所。他为了在美国推广数学,努力咬牙写了一本书,叫《什么是数学》,希望能给所有人关于数学的一个全景介绍。这本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用最浅显的语言讲最深刻的东西,但是它并不试图去回答什么是数学,作者就是努力勾引你去把这本书看完。因为如果你能把这本书看完,你就对什么是数学有一个自己的回答。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光从组织方式来说,都是特了不起的一本书。&/p&&p&这本书就勾起了我细想什么是物理。法国人写过《什么是电影》,托尔斯泰写过《什么是艺术》,我们中国的百度网站上也有人说什么是医学,那位作者说“医学是一门什么都不确定的科学和什么都可能的艺术”。这话有理,如果你生病了去医院,很少会有医生能说清楚你到底得的什么病,这个病的病理到底是什么——什么都不确定。&/p&&p&参考这句话,我觉得可以给物理学一个定义:&b&物理学是一种什么都想理解的渴望,或者是一种野心&/b&——在理解的基础上,人类还凭借物理学创造。&/p&&p&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用技术支撑起来的高度发达的社会,而支撑我们这个社会的高度发达的技术,如果仔细检查一下,会发现它们的基础差不多都是物理学。比方说,今天地球表面有70多亿人口,还能吃饱饭,那是因为有化肥。发明合成化肥的方法当然是化学家的事情。可是你知道产生化肥最关键的是催化反应,那里是物理发挥作用的地方。还有我们使用的手机,里面处处都用到物理学的基本知识。&/p&&p&那么物理到底来自于哪儿?《生活大爆炸》里Sheldon博士说大约开始于公元前600年前的某个仲夏夜。我想他可能指的是这位古希腊的米洛斯岛上的先知泰勒斯。&/p&&p&泰勒斯有一天突然明白了,这个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神控制的,而且是人可以理解的。我想这应该不仅是看做物理学,也可以说是人类主动性认知的起源。从那时起,物理学就一直在往前艰难的前行着。&b&物理学经历了差不多2600年,到今天才大约有一点点科学的味道。&/b&如果你用物理学的标准去看某些别的学科,鲜少有能达到“科学”的高度。&/p&&p&那么物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事业?唐朝的杜甫老师给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定义“物理固自然”——物理就是关于大自然的事情。 在西方语言里“physics”这个词源于希腊语φ?σι?,也是“自然” 的意思。这些都注定了物理学所关切的现象就是这个大宇宙里面发生的任何事情。所以大家千万别把自己的眼界就是限制在所谓的“凝聚态物理”,不要以为你学凝聚态物理,气体理论、等离子体物理就可以不懂。物理所的等离子体方向死了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物理所有很多人在从事各种气相法生长薄膜,炉子里面在点燃着等离子体,可相当多的人一辈子也不懂啥是等离子体,就在那儿瞎忙活,这其实很可惜的。物理学的性质是用思想去理解世界,认识世界、创造生活,它的研究对象是everything,所以说不管对自己将来的研究、还是对自己的认知,都不要首先去加一个莫名其妙的限制,你一定要记住&b&一个物理学家,它的研究对象是这个宇宙里所有的存在。&/b&&/p&&p&如果从空间尺度上来说,也能注意到物理学的野心。它研究的内容大到整个宇宙,小到世界上最小的存在——中子和质子里面的夸克结构,甚至更小。到目前为止,物理学家触手去碰到的尺度,小到这一次的所谓的“引力波探测”——把手伸到了 &img src=&https://www.zhihu.com/equation?tex=10%5E%7B-21%7D& alt=&10^{-21}& eeimg=&1&& 米的分辨率;大到目前我们号称能够观测的范围大约是65亿光年,大家可以想象这有多大的范围,这是物理学家伸手触碰的空间尺度。&/p&&p&在时间尺度上,物理学既研究宇宙的整个历史,也研究发生在很短时间内的事件。从整个宇宙诞生到现在一共约137亿年,一直到目前为止物理学家能够拍电影做视频的时间尺度是 &img src=&https://www.zhihu.com/equation?tex=10%5E%7B-15%7D& alt=&10^{-15}& eeimg=&1&& 秒。现在我们的脉冲光学在光学实验室能够实现的脉冲是 &img src=&https://www.zhihu.com/equation?tex=10%5E%7B18%7D& alt=&10^{18}& eeimg=&1&& 秒的量级。当然,理论物理学家会走得更远,他们把时间最小的尺度又延伸到 &img src=&https://www.zhihu.com/equation?tex=10%5E%7B-21%7D& alt=&10^{-21}& eeimg=&1&& 秒。&/p&&p&&b&我们研究最微观的世界,可能需要的是最宏观的关于整个宇宙的知识。&/b&所以西方物理学界给物理学一个形象——贪吃蛇。贪吃蛇的蛇头,就是宇宙层面上的物理问题;蛇尾,是基本粒子层面上的物理。最宏观的头,衔着它最微观的尾巴。&/p&&p&在这样一个彼此关联又相互独立的领域中,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要有认知。比如说导师给你个样品,你扫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谱然后不管结果对不对,交给导师就完事了,这是最低层面的基本认知过程—啥都没获得。&b& 高层面的认知有一个很重要的能耐,就是能够预测。&/b&狄拉克曾思考怎么把 &img src=&https://www.zhihu.com/equation?tex=X%5E2%2BY%5E2& alt=&X^2+Y^2& eeimg=&1&& 分解成 &img src=&https://www.zhihu.com/equation?tex=%28%5Calpha+X+%2B%5Cbeta+Y%29%5E2& alt=&(\alpha X +\beta Y)^2& eeimg=&1&& 的形式,这在我们的数学老师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狄拉克就愣是把它分解成了完全平方项,从而构造出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知道相对论波函数应该是四分量的,然后就预测到这个世界上存在反粒子。再举一个例子,研究中子分裂成质子加电子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动量和能量有点不守恒,许多人要因此放弃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又是刚才那位年轻的天才泡利说 (大意)“我坚信物理学遵守能量和动量守恒。如果能量、动量不守恒的话,那一定有一个调皮捣蛋的家伙给带走了一部分,而你不知道,你看不着它而已。” 于是,泡利预言了中微子的存在。像这样通过理论进行预测的物理学家,才是了不起的大家。&/p&&p&&b&但还有人比这水平更高,用简单的一个原理就构造了一整门科学。&/b&现在网上有一些很流行的话,比如 “任何不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但是这种表达方式恰恰就是我们热力学奠立的最根本的基础。如果大家有能力去读1824年卡诺建立热力学的第一篇法文文章,你会发现卡诺原理就是最基本的一句话“任何不以做功为目的的热传导都是浪费”,这句话是热力学最根本的原理。这个原理出世十年以后,才有克拉珀珑在1834年读懂了,画出了卡诺的理想热机的循环。他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还随手甩了一句话,说“如果对于任何一部热机,不以做功为目的的热传导都是在浪费的话,那么灶上面那个正烧开水的壶,它最大的浪费的地方不在壶里面,而在炉子和水壶的交界处。” 而这样一句话等了约50年以后才终于被一位工程师狄赛尔(Rudolf Diesel)读懂,如果最大的浪费是在炉子和灶的界面上,那么好的热机就不应该把炉子架在灶上,而应该是把灶建到炉子里面,从此我们的世界上有了内燃机。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有大学问的人,这些学问才是物理学里面最该学到的东西。&/p&&p&现在社会上有人提到了学物理也要学人文,好像物理不是人文似的,好像他们知道学物理的该怎样也学人文似的。其实物理学家天生就应该是哲学家,看起来不像哲学家的人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物理学家。为什么呢?因为从一开始,按照安得洛尼柯把亚里士多德关于这个世界的一些思考分成了两部分编成了书,前面一部分都是关于自然的就叫Physics,后边一部分,大概有一点胡说八道的就放到Physics后面,叫Metaphysics (字面上就是物理后),被中国人翻译成了形而上学。Metaphysics到了19世纪,经过康德把里面的神学内容抽取了以后才有了哲学。现在欧洲相当多的大学里面,当你获得一个物理博士的时候,拿到的还是自然哲学博士学位 (By the way, 鄙人很荣幸地拿到一个自然哲学博士学位)。所以如果大家觉得自己的热力学许多内容不知从哪里来,尤其什么绝对零度不能达到的等等,你去读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我负责任地说康德比你们的物理老师清楚。这里我还想提醒大家一句,我在复旦的哲学大讲堂上跟学员们解释,不要把哲学家康德理解成某些地方哲学系里的教授,哲学家康德首先是个数-学-物-理-教-授,
professor of mathematical physics。&/p&&p&物理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描述,描述就需要用语言,而物理学最基本的语言是数学。其实数学和物理之间的interplay过去在相当多的人身上是分不清楚的。比方说这位了不起的法国人庞加莱(Henri Poincaré),他是法兰西学院下面五个académie的院士,是数学院士、矿物学院士、语言学院士、法学院士和académie fran?aise的院士 (休息十分钟, 膜拜下!)。爱米·诺德女士只是一个讲师,她爸爸是著名的数学教授,她在哥廷恩大学跟着希尔伯特。我前面说过她日发表的那篇论文《论变换的不变性》奠立了整个近代理论物理的基础。各位如果想把物理学明白,尤其是理论室的同学,有空的话好好去琢磨那些群论啊、规范场到底都在说什么,其实就只有一件事情:&b&物理学研究的是变化里面的不变性。&/b&人家这篇数学论文简单的一个题目,就把物理学的关键思想给说清楚了。&/p&&p&但是要求物理学家跟数学家一样去学会那么多数学,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据说希尔伯特说过一句有名的话“物理对于物理学家来说实在是太难了!”他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他知道物理需要用到很多数学,而那是物理学家难以掌握的。但是大家也不要因此就觉得自惭形秽。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关于方程—或者关于数学—的美还真不是数学家能看出来的。真正美的数学一定是反映了我们这个真实的物理世界,那还真得要用物理学的眼光才能看出来它美在哪儿。&/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26ac8d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26ac8d0_r.jpg&&&/figure&&p&我们本科时候基本上学过的方程就是这些,从简单的牛顿力学经过理论力学的哈密顿雅可比方程,就可以凑出一个量子力学的薛定谔方程。此外还有简单的微分1-形式的热力学主方程,电动力学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由其而来的狭义相对论; 量子力学除了薛定谔方程,处理电子的问题有泡利的两分量形式和狄拉克的四分量形式,另外还有一个独立的广义相对论。但是我相信我们的大学本科好像没能够提供这么多的课,至少我上大学时没学到这些。同学们如果觉得自己还欠缺一点的话,平常工作的时候手边随手带本书慢慢补一补。&/p&&p&除了数学基础不够外,我们的教育欠缺的,还有一些思维方式的不同。比方说了不起的天才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据说十二三岁的时候也被父亲撵去从画鸡蛋开始学画画,但蛋实在是太难画了。达芬奇因为擅长画所以坚持画了下去,许多人不会画呢就干脆不画了。可是,恰恰麦克斯韦想的是,如果先把这个鸡蛋的方程写出来会不会就好画一点了?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不同,换个角度去思考。那么怎么画鸡蛋的方程呢?先从一个近似的形状椭圆出发,椭圆方程是L1+L2=C,可是如果只把椭圆的方程看成这个数学方程L1+L2=C的时候, 你就把它物理的内涵给丢掉了。这个方程正确的写法应该是1*L1+1*L2=C,这个“1”是不可省掉的,因为这两个“1”告诉了我们椭圆关于两个焦点的对称性,决定了椭圆的两侧一样大,所以只要把其中一个“1”给赋予不是1的数值,画出的图像就一头大一头小了,那就是鸡蛋的方程。麦克斯韦在13岁的时候很轻松地写出这个方程L1+a*L2=C, a只要不等于1鸡蛋就一头大一头小。所以他爸特兴奋,求一个数学教授把这个结论写成论文提交给了苏格兰皇家科学院。皇家科学院乐疯了,有数学家能写出卵形线方程来了,我们一定要请他来作报告。第二年春天科学院门口,一辆小马车送来了一个穿花格子呢裙子的小男孩。今天各位是我们拿大轿车给请到物理所来的,期待各位什么时候也可以给我们作个关于某个重大发现的科学报告。我等大家,耐心地。我拿自己的工资请你,请你不要嫌少。&/p&&p&麦克斯韦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当他成年进入物理学研究的时候做出了更多的贡献。我们都知道的电磁感应定律,四个定律都是左边一项右边一项,但是当麦克斯韦把这四个方程写在一起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方程从数学本质上来说哪里不自洽了。于是他在第四个方程的右边,加上了一项,就是所谓的位移电流。位移电流的加入让杨振宁先生都觉得特别痴迷,所以前年杨振宁先生在93岁的高龄还专门写了篇文章探讨麦克斯韦加上位移电流这一项的时候到底是怎么想的,大家可以去好好读读。当然麦克斯韦不仅仅会推推公式,他还做实验,不光给出了三原色理论,并且在物理上验证。人类的第一张彩色照片就是他拍出来的。&/p&&p&&b&物理学家是天生的语言学家。&/b&了不起的英国人托马斯·杨(Thomas Young)给出了双缝干涉的解释,但他的职业是医生,业余当个物理学家。以后你们学固体物理、弹性力学的时候会遇到更多关于托马斯·杨的发现。当欧洲的强盗们在埃及挖出一块黑乎乎的石头(罗塞塔石碑)上面有三段古文字的时候,那是古希腊古埃及文字,谁也不认识,他们没有去找语言学家,而是来请教这位物理学家。我们熟悉的哈密顿量对应的那位Rowan Hamilton先生,大约在13岁到14岁的时候就学会了从英伦三岛各种方言、经欧洲大陆的语言、小亚细亚的语言、阿拉伯语、波斯语、一直到印度语。后来,他突然明白了欧洲的语言是从印度北面来的,于是提出一个重要的语言学概念,叫印欧语系。这些奇迹,都是人家的物理学家在十几岁时做下的事情。&/p&&p&&b&物理学家一定要养成思考的习惯。&/b&说起薛定谔,我们学物理人想到的是薛定谔方程,很多社会上的人科普看多了,提起薛定谔就想起了薛定谔的猫。但是薛定谔的猫是他1935年那篇论文里讲述如何建立起微观状态的宏观对应物或者标签的,根本不是那些科普作家写的东西,各位同学如果想谈论薛定谔的猫,一定要花时间去读人家1935年那篇论文的原文。我们始终错误地以为薛定谔是一位物理学家,其实薛定谔首先是一个文化学者,他为了把古希腊文化带到德语文化里面花了大量功夫,并且因为保护法国南部普罗旺斯(Provence)的诗歌,还获得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奖,做物理对他来说有点业余的意思。当他1944年在苏格兰住着的时候给了六个讲座,攒到一起写了本小书叫《what’s life》,他想到的是生命和无生命物体到底区别在哪儿。作为物理学家他做了两个简单的预言:一、生命一定存在能够存储信息、传递信息的一个东西,后来证实了生命的确有DNA,别人因此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二、如果存在传递生命信息的东西,首先它不能是晶体,因为晶体能编码的容量很小,同理它也不能是气体和液体,所以说它一定是个准周期的(aperiodic)结构。1984年Schechtman在铝锰合金里面发现了准晶结构,因此获得了20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才是一个物理学家对世界的影响, 对其它学科的影响。&/p&&p&物理学家作为一个思想者,若以“华山论剑”来评价物理学家,如果到最高层次上我还在跟你拼力气的话,那就丢人现眼了。 高手只要比划两下、放下几句话就足够了。&b&最高层面的物理学家不应该是解决问题的,而是发现问题甚至是去制造问题的。&/b&诺贝尔奖得主莱德曼(Leon Max Lederman)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如果宇宙是答案,那么关于这个宇宙的问题是什么”,如果不是把物理学做到相当深刻的层面,是想不出来问“关于宇宙的问题是什么”的。我们化学所有一位年轻的院士,做亲疏水、亲疏油的工作,在发了一堆nature、nature materials后,有一天他才提出了一个问题“鱼为什么在多么脏的水里都是干净的?”,这个问题你会错误地觉得很浅显,但是如果不是把学问做到那个份上,你永远想不起来这个问题。大科学家的最高境界是发现问题甚至是制造问题,因为如果要提出一个有真正科学价值的问题的话,需要你一定要把科学做到一定的境界。大家可以慢慢培养这种能力。&/p&&p&但是光说不练是假把式,&b&真正的物理学家还应该是实践者。&/b&我们知道电磁学存在屏蔽现象,可是你敢不敢穿着金属丝编的T恤,外面加一个大金属壳,中间加50万伏高压坐在这儿思考?&/p&&p&物理学可能是来自生活的一个简单的问题,但这其中要灌入我们的思考才可能产生真正的物理学。&b&物理是一门积累的学科&/b&,所以各位一定要耐心,我们不能像人家做生物的,进实验室两个月学会基本技能过两年发几篇nature,或者说学编程的,学的东西三年不用基本上就废了。物理学是一门积累的学科,此前发展的物理学包括那些错误的东西都有用,所以说我们学物理的人不能急切指望成才,而且物理学本身的进展也要求不能急功近利。&/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a45b2e0a3c1c0f8d2a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4& data-rawheight=&21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4&&&/figure&&p&我讲一个简单的问题。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灯泡灯丝只能用碳丝和钨丝,因为碳丝和钨丝最黑,那么为什么我为了寻求光亮反而去找最黑的物质,这里面就不仅有哲学问题,还有物理问题。物理学家就去研究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曲线当然该是炼钢炉的产物),根据实验曲线,有个叫普朗克的热力学老师就瞎凑了熵和内能关系得出这样一个公式,从这个公式出发得出一个函数解就能和实验曲线匹配好。匹配完之后他又试图去给这个东西找道理,他要用统计物理去得出同样的公式。大家知道统计物理玩的就是把N个球放到P个盒子里,这些值永远都应该是整数,所以说他就要求U/hυ=N是个整数。结果,用统计物理他竟然神奇地也得到了这样的一个曲线,就是说从两个完全不同的假设出发竟然能得到了同样的一个很复杂的、但是完美地拟合了实验结果的函数,所以就必须去严肃对待U/hυ=N。如果一个量除以另一个量等于整数的话,那除的那个量,除数,就应该是前者的单位,这最后竟然导出了能量有基本单元这个结论。这就是能量的量子化问题。&/p&&p&接下来导出了量子力学,但量子力学也没解决灯泡的发光发热问题。1950年前后科学家把量子力学用到晶体上,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导体、绝缘体。知道了什么叫导体、绝缘体,就提出了半导体的概念。于是在60年代至90年代一直到现在我们都玩命去发展半导体科学和半导体技术。最简单的半导体技术就是我们小时候抱着的那个收音机,收音机干脆名字就叫半导体。在2000年前后,我们终于做出了一个半导体结构,把大量的能量都用来发光,发光了以后还挺凉的这样一个冷光源,解决了1850年前后遭遇的这个“发热还是发光”的问题。这是一个技术层面上提出的问题,灌入了物理学的思考后产生了量子力学这样一门彻底改变了世界的学问,用了150年左右的时间才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p&&p&所以说大家一定要记住,物理学不是急功近利的学问。不管是物理学的进展,还是对自己的培养,都得沉住气。就算我们没有多大的野心,也要对社会有所贡献。那么学会一点物理,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实验,对于社会都有很大影响。比方说,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给的就是关于X线的发现,当年居里夫人也开着救护车,在战场上用X线给伤兵检查,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我们应当铭记。还有后来的核磁共振、CT扫描都是从物理实验室搬出去的,学会一门实验将来哪怕到一个大医院工作其实也很好。&/p&&p&&b&物理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b& 在信息领域, 我们从简单地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转化成声音信号(电话),到我们有电感、电容原件去玩无线电信号,再到光纤通讯,一直到今天有互联网。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互联网的技术是起源于要给理论物理学家提供便利,因为粒子碰撞实验产生大量的数据,每天用9针或者24针的打印机那要打印成卡车的数据运到理论物理学家门口,让他们计算。这逼得实验室的工程师们不得不想办法把实验数据用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到理论物理学家的办公桌上,这才有了EMAIL。其实EMAIL好像在70年代初就有了,但是这个利用价值太大所以立马被封锁了,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重新回到民间。中国的第一个EMAIL是1986年从高能物理所发出去的. 这些都是物理改变世界的地方。&/p&&p&&b&物理学也会改变我们的认知。&/b&如果大家的物理理论水平不是特别高的时候,请大家一定要踏踏实实地替导师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比方说这位夫琅和费,他是个孤儿,在一个玻璃厂工作。他也没有什么多少学问。可是人家这地方有最好的玻璃,听说牛顿爵士说拿一个棱镜对着窗户就能发现光谱,夫琅和费拿最好的玻璃棱镜对着太阳光一照,发现根本就不是什么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连续波带,而是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各种暗线。作为一个对物理不是很懂的一个人他能干什么?踏踏实实做事情!他把这576条暗线的位置仔仔细细地都标清楚了,从此以后才有了光谱分析的技术,人类发现新元素和分离新元素的速度才迅速提高起来,然后有了新元素,我们才认识到远方的星星到底是什么。比方说,我们太阳主要是由氢和氦组成,这才有了人类能够所谓认知远方的能力,而这些都来自于一个对物理几乎不太懂的一个小学徒的努力。大家不要妄自菲薄,就踏踏实实在这个地方、在接下来的四年里面努力做好一件事情,可能就能够奠定你这一辈子的成就。&/p&&p&当然了,物理学让人觉得很非常powerful,可是作为&b&物理学家首先应该是个人文学家,要懂得物理学既是造福人类的东西,也是一个作恶的工具。&/b&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可能也在魔鬼与天使之间辗转。大家可能听说过,物理所和德国的弗里茨-哈伯研究所(Fritz Haber Institute)关系很好. 哈伯是一个了不起的帅哥,他率先合成氨,使得人类有了化肥才有了今天的繁荣。但是也是这位老兄首先开启了化学战。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快结束的时候,他在法军的上风头泄露了17瓶氯气,造成了几万人被氯气烧灼的残忍场面。他的做法让他的妻子伊美娃(Clara Immerwahr)非常难以忍受,最后选择了自杀。 这就是一位在魔鬼与天使之间的科学家。大家学物理的过程中一旦掌握了某些理论或技术的时候,永远记住物理学家首先做的是人,如果你没有能力成为天使,也千万不要堕落成魔鬼。&/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463a14aa087dca2ec74b45adb62923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10& data-rawheight=&4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0&&&/figure&&p&接下来我想说,学物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的知识整合得系统一点。其实&b&物理学的组织原则就是共轭&/b&。想象两头牛的力量要往一个方向使,那么它们俩之间就因为这个共轭就有了一套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我们物理学里面最需要理解的关系。你会发现热力学是用这种共轭关系组成的。 每一对变量比如熵和温度、体积和压强、表面能和面积等等都是关于能量共轭的,而经典力学、量子力学等其他地方的一对对变量都是关于作用量共轭的,因此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热力学和其他力学完全不一样的道理在于它的组织方式完全不一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4f9ccff88e77aefd848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4f9ccff88e77aefd848d_r.jpg&&&/figure&&p&当然物理学本身有一些最基本的原理,比方对称性原理。这些原理不仅贯穿于物理,它首先贯穿于存在。不管是对于蜻蜓,还是这张脸,对称性才是它美的地方。对于这张脸来说,对称与否不过是漂亮不漂亮的问题。可是对于蜻蜓来说,两侧翅膀对称不对称性是性命攸关的问题。这些也都体现在物理学的构造上。&/p&&p&我个人认为,“物理学是一条思想的河流”。 说这句话我是受了马赫的影响。有些不靠谱的科学史家总宣称量子力学是一种革命,还有什么相对论的革命,但马赫说的非常清楚,&b&“物理学里面不存在革命。如果你看到了革命,那是因为你知道的少。”&/b&每一种思想都会在之前有人提及或者有它的前驱物。西方物理学家从欧洲的最简单的神学思想,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用最少的动作,这就是least action principle,不是我们汉语学的什么最小作用量原理,它就是最少动作原理。懂得这个道理时,然后就写出作用量,有这样一个欧拉-拉格朗日方程,方程再往前推一步和量子力学结合时候才有所谓的量子力学第三种表述,即路径积分的表述,等等。知道这些思想最起码能帮助我们咬着牙也要把那些特别难啃的物理书读完。&/p&&p&郭德纲有个相声说得好。 他说他很悠闲地说泡上一杯咖啡,撒上点香菜,拿起一本英文报纸看。搭档于谦说英文报纸你看得懂吗?郭德纲的回答是,我当然看不懂,我要看懂我还看它干嘛!这听起来是个玩笑,其实对于我们在座各位学习的人来说有非常重要的启发。 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好好去多看那些看不懂的书。一本书你看得懂,你看它干吗?你们现在在读研究生,时间那么紧,你们应该整天忙着去看看不懂的书。&/p&&p&我想可能会有相当多的同学最后会走入非常压抑的状态,我本人就曾经一直感到非常压抑,就是发现物理实在太难了,真学不懂啊。不过,直到1993年的某一天我读了一句话就放宽心了。1990年左右两个化学家发现了室温核聚变。室温核聚变啊,如果是真的我们士兵扔的手榴弹就都是氢弹,大家想想这个局面有多吓人!室温核聚变这篇文章发出来以后,全世界的物理学家就跟苍蝇似的乌泱泱地扑上来做室温核聚变,做了两三年也没有进展 (最后就是个大乌龙)。大家知道室温下化学反应,每一个事件对应的典型能量是电子伏特,核聚变每一个事件的典型能量是10^7电子伏特量级,那是十倍百倍的兆电子伏特,这中间光能量上都差六七个数量级。从温度的角度上来看,1电子伏对应11600度,你想想这和室温差多少量级怎么可能有室温核聚变。可是多数物理学家不懂啊。最后有一位德国马普所的物理学家就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总结性评论,说 “大家也不要觉得很奇怪嘛,&b&其实这个世界上80%的物理学家根本不懂物理&/b&”。其实在座的将来如果能有20%能成为懂物理的物理学家,那都是奇迹了。所以说对于物理学这个行当,大家一定要放宽心,千万不要因为过两天学不会物理,然后你就郁闷地跟自己的导师着急、跟研究生处的老师着急、甚至想练练跳楼—不值得!请大家一定要记住,物理学是一门80%的物理学家都根本不懂的学科,不是说你们这些刚踏进门槛的物理博士生,人家说的是那些有头有脸的外国名校大教授可能也许大概根本就不懂,所以请大家千万不要为此太伤心。不懂就不懂吧,好好地踏踏实实做点事情,毕业了就行。&/p&&p&相当多的人认为学物理很难,比方说有人老跟我抱怨说量子力学难。可是大家如果真的懂了量子力学以后,好好看看量子力学内容的导入,不管是薛定谔方程、自旋的描述、对光谱的理解,等等,所有的东西每一项都来自于经典力学。大家想想一个最基本的事实,&b&创造量子力学的人手里只有经典物理&/b&,所以量子力学骨子里头全是经典物理学,没有别的。如果你觉得量子力学难,那就难在你没学会经典力学,你经典力学根本就不会量子力学当然看着难了。为什么欧洲那些创造经典力学的人不觉得量子力学难,像泡利似的高考完了就是世界顶级物理学家了。泡利看相对论也不难,因为他中学就学了协变形式的经典电磁学,你别告诉我你没听说过协变形式。对于21世纪的人,尤其是我们在座的将来要拿物理学博士的人来说,物理学知识真的应该是我们的标配,所以希望大家在物理所有这么好的条件,在接下来这几年的时间里好好做论文,该恋爱恋爱该结婚结婚,但是别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多少花点时间学一点点儿物理!&/p&&p&谢谢大家!&/p&
曹则贤研究员在2017年物理所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各位年轻的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从今天起正式加入物理所。往年在这里给同学们做入学教育的都是物理所的著名科学家,甚至是院士,今年安排我这种普通研究员来做这样重要的报告,也许是想给大家一个“反面…
&p&·&/p&&p&尽量不放画得很厚实的图。&/p&&p&因为一些人可能打型能力很差,但素描整体水平很好,平衡感抓得不错,他可以慢慢修改最后出来一幅很好的素描。但是对这样的人来说,画一幅很简单但很好的作品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没法抠。&/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51b16ffec67a50b32affc3ac36131f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362& data-rawheight=&36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6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551b16ffec67a50b32affc3ac36131f5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301ff715f1fbc1e15b907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44& data-rawheight=&8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301ff715f1fbc1e15b907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0ab789b1bce34ffc5e00f50def8f3a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658& data-rawheight=&36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5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c0ab789b1bce34ffc5e00f50def8f3ab_r.jpg&&&/figure&&p&素描大师有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p&&p&比如米开朗基罗的重量感。或者丢勒的排线魅力。或者费欣那种强烈的质感。都是非常牛逼的。&/p&&p&在这个问题下来说,可能我会推荐看 &b&佐恩&/b& 的素描。&/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eccafe36ad6fdab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8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eccafe36ad6fdabb_r.jpg&&&/figure&&p&佐恩的画,可以说非常提炼了。它的魅力就在于,用看似粗糙的线条,不经意地,&/p&&p&轻松又自然地,一石N鸟,同时画出造型、光影、空气、质感、肉感等等等等所有层面的细节。&/p&&p&在整体上,因为使用了非常简略原始的线,所以可以彻底杜绝那种擦啊抹啊的油腻感、打磨感。&/p&&p&有一种原野一样的生动气息。(我个人不喜欢涂抹的做法)&/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588d242f4c4a673cb37a32722ace477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39& data-rawheight=&23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3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588d242f4c4a673cb37a32722ace477e_r.jpg&&&/figure&&p&(上图阴影中的女性,排线简直绝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72b373c4e81a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488& data-rawheight=&31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8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72b373c4e81ab_r.jpg&&&/figure&&p&(船上的帆,那个销魂的条纹,水面倒影很任性,女人衣服上随随便便的格子……真的大师手笔)&/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68ea60d4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46& data-rawheight=&7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568ea60d44_r.jpg&&&/figure&&p&(佐恩典型的『近看一堆麻』,离远看空气、肉感、光影和颜色一应俱全)&/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f52c9c671ab2cd60e0a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94&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f52c9c671ab2cd60e0aa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1b5ef4ba9cfbe27827f7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97& data-rawheight=&6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81b5ef4ba9cfbe27827f7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01e2a39e2d43d1c07bb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07& data-rawheight=&3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01e2a39e2d43d1c07bbc_r.jpg&&&/figure&&p&(强烈的光感)&/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5ecc072028bdaab1b832af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266& data-rawheight=&29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6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d5ecc072028bdaab1b832af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c5aa2701bdce0a5396c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35& data-rawheight=&15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c5aa2701bdce0a5396c6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4fbe3f815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48& data-rawheight=&7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4fbe3f815f_r.jpg&&&/figure&&p&(好的素描未必要抠得很厚实、很完备,粗糙一样可以很精确,还有野味一样的鲜活感)&/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fd3aaaab6fc7ba6a13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43& data-rawheight=&16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fd3aaaab6fc7ba6a13d_r.jpg&&&/figure&&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5f59cbff02b13a05e1ee8e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870& data-rawheight=&3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7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b5f59cbff02b13a05e1ee8e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bb15f92fa9e1db14752eec5227a4ca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668& data-rawheight=&38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6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bbb15f92fa9e1db14752eec5227a4cad_r.jpg&&&/figure&&p&(这张面部的大调子简直绝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3c6fd487a0ed563202adf07ec30e94b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322& data-rawheight=&3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2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3c6fd487a0ed563202adf07ec30e94b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e579fc2b6b4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34& data-rawheight=&1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e579fc2b6b48_r.jpg&&&/figure&&p&(笔触的大师级教学)&/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fdbf7dda40baeb4987bfba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13& data-rawheight=&13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fdbf7dda40baeb4987bfbac_r.jpg&&&/figure&&p&(就是这张画,最早让我迷上了佐恩的线条)&/p&&p&&br&&/p&&p&对于一些迷信厚重、涂抹的朋友来说,学学佐恩,可以给你的画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可以去除你作品里的油腻感。&/p&&p&&br&&/p&&p&·&/p&
·尽量不放画得很厚实的图。因为一些人可能打型能力很差,但素描整体水平很好,平衡感抓得不错,他可以慢慢修改最后出来一幅很好的素描。但是对这样的人来说,画一幅很简单但很好的作品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没法抠。 素描大师有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
这个问题我接下了,虽然没什么人关注。首先话说在前,评价两个年代离我们如此近的名人,本来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因为我与他们素不相识,而且他们的许多朋友甚至金庸本人都还健在,照理说,武侠资历还不满二十年的我是没什么资格的。但作为一个看了他们几乎所有作品(包括社论散文),看过他们绝大多数访谈,看过他们很多版本的传记的无聊读者加粉丝,我实在很想谈谈这两个人。&br&所以,这个答案是基于一些版本的金庸传(包括冷夏版,傅国涌版等),古龙传(钟晓毅版彭华版等),以及他们的文学作品及相应序言后记(虽然题主不希望谈作品,但离开作品不容易全面认识他们)来阐述的。&br&为免只是单纯成为大自然勤劳的搬运工、资源整合师,我希望尽可能谈一些自己的想法。&br&首先抛出屁股,除了著名武侠小说家及土豪,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感情上的渣男。不同点则是:金庸还是商人,是政客。古龙一直是个浪子。 &br&作品上,金庸是毫无疑问的王者。但是,我更喜欢古龙。&br&友情提醒:此答案巨长多图,慎入。&br&先说金庸。&figure&&img data-rawheight=&500& src=&https://pic3.zhimg.com/50/73b49fbb2f543acd9fab69_b.jpg& data-rawwidth=&3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7&&&/figure&&br&他原名查良镛,1924年生,当然,他的出生年份还有等说法,细枝末节,不去计较。&br&众所周知,金庸出自曾经&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的海宁查家,同辈族人包括诗人穆旦(查良铮),查良钊等,表兄是同为渣男的徐志摩。琼瑶还是他的远房亲戚,可能叫他叔叔吧。&br&按海宁查家第七世起“秉志允大继嗣克昌,奕世有人济美忠良”的族谱,他是查家二十二代,我们抽出其中的“继”字辈,不得不提一下查继佐,在鹿鼎记第一回里,他又叫伊璜先生(字)。&br&在鹿鼎记中,高风亮节的查继佐被附庸风雅、私修明史的庄廷鑨列入明史参校,受连累入狱,后被大力将军吴六奇救出。&br&当然,在金庸笔下,先祖是无辜的。可是在一些史料、笔记里,如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里提到,查继佐被列入参校后,与陆圻等人一同当先检举发难,庄家以财力摆平后,却又被吴之荣告发中招,明史文字狱越闹越大,查继佐入狱,却&strong&因先前检举&/strong&之功,反而保得性命。&br&引文如下:&br&&blockquote&江浙名士列名书中者皆死,刻工与鬻书者亦皆同时被刑。惟海宁查继佐、仁和陆 圻,当狱初起即首告,谓廷鑨慕其名,列之参校,以故得免于罪。 &/blockquote&&br&这里我不想考据孰真孰伪,因为容易掐起架来,我只是觉得,以金庸这等职业老贼(中性词)的本事,&b&文过饰非&/b&、把先祖的呵呵行径全部推给吴之荣什么的并非不可能。&br&接下来是&嗣&字辈的查嗣琏及弟弟查嗣庭。前者卷入清代长生殿案(自行百度)后,改名慎行。没错,就是那个让金庸优越感爆棚的大诗人查慎行。但是查慎行命运是很悲催的,弟弟查嗣庭因为亲近隆科多被雍正找个文字狱借口干死了,连累自己被流放,查家伤亡惨重,朝廷还因此停止了浙江乡试会试三年。这段剧情,金庸是这么描述的:&br&&blockquote&我自己家里有过一场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我的一位祖先查嗣庭,于清雍正四年以礼部侍郎被派去做江西省正考官,出的试题是“维民所止”。……有人向雍正皇帝告发,说“维止”两字是“雍正”两字去了头,出这试题,用意是要杀皇帝的头。雍正那时初即位,皇位经过激烈斗争而得来,自己又砍了不少人的头,不免心虚,居然凭了“拆字”的方法,将查嗣庭全家逮捕严办。查嗣庭大受拷掠,死在狱中,雍正还下令戮尸,儿子也死在狱中,家属流放,浙江全省士人不准参加举人与进士的考试六年。查慎行后来得以放归,不久即去世。&br&  另有一种说法是,查嗣庭作了一部书,书名《维止录》。有一名太监向雍正说“维止”两字是去“雍正”两字之头。又据说《维止录》中有一则笔记:“康熙六十一年某月日,天大雷电以风,予适乞假在寓,忽闻上大行,皇四子已即位,奇哉。”“大行”是皇帝逝世,皇四子就是雍正,书中用到“奇哉”两字,显然是讥刺雍正以不正当手段篡位。《维止录》中又记载,杭州附近的诸桥镇,有一座关帝庙,庙联是:“荒村古庙犹留汉,野店浮桥独姓诸。”诸、朱两字同音,雍正认为是汉人怀念前明。至于查嗣庭在江西出的试题,其实首题是《论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第三题是《孟子》:“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这时候正在行保举,廷旨说他有意讪谤,三题茅塞于心,廷旨谓其“不知何指,居心殊不可问。”&br&  雍正的上谕中说:“查嗣庭……朕令在内廷行走,后授内阁学士,见其语言虚诈,兼有狼顾之相,料其心术不端。今阅江西试录所出题目,显系心怀怨望,讽刺时事之意。……着即拿问,交三法司严审定拟。”雍正所公开的罪名是:看其相而料其心术不端;讽刺时事;日记中记录天灾。 &br&节选自《鹿鼎记》第一章附注&/blockquote&第一种说法已经被广大人民群众辟谣了,第二种说法更贴近史实。最后,是金庸在连城诀后记提到的祖父。&br&&blockquote&我祖父文清公(他本来是“美”字辈,但进学和应考时都用“文清”的名字),字沧珊,故乡的父老们称他为“沧珊先生”。他于光绪乙酉年中举,丙戍年中进士,随即派去丹阳做知县,做知县有成绩,加了同知衔。不久就发生了著名的“丹阳教案”。&br&……&br&我祖父被参革之前,曾有一番交涉。上司叫他将为首烧教堂的两人斩首示众,以便向外国教士交代。但我祖父同情烧教堂的人民,通知为首的两人逃走,回报上司:此事是由外国教士欺压良民而引起公愤,数百人一涌而上,焚毁教堂,并无为首之人。跟着他就辞官,朝廷定了“革职”处分。&br&节选自《连城诀》后记&/blockquote&在金庸描述中,祖父是捍卫丹阳教案中烧教堂的百姓而被参革的好官。但是,清末教案遗留后世的原委水分并不少。这里我并不是要引导大家去黑金庸,的确是诚心求知真相而已。&br&之所以把这几段很多人都知道的掌故着意强调,是为了简单说明两点,一,金庸出自名门,书香世家,不难理解他出众的国学造诣。二,金庸是个,嗯,对自己的家世门楣有着&strong&严重&/strong&认同感归属感的人(这里我尽量注意措辞吧),太上不辱先,这当然没什么不对,也算不上什么黑点。对祖先深陷文字狱的执念以及身为海宁查家的无上荣耀,我想大概是金庸武侠以反清题材始,又以反清题材终,以及第一个男主角就是海宁人的缘由之一吧。(当然,鹿鼎记并不是彻底的反清了。)&br&他在海宁袁花的大家族待了十余年,钟鼎诗书之家,耳濡目染,自小接触经史,又积累了明清、西洋小说等阅读量,其中他喜欢三国、喜欢大仲马,后来的连城诀简直是《基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楚留香传奇手游攻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