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带动周边哪些行业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展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
我的图书馆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
——丰宁发展林果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实现绿色崛起纪实
  初秋走进丰宁,在随风摇曳的杏扁林间,在一望无际的苹果梨基地,到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果农们脸上的笑容如花一般灿烂,呼吸着弥漫在林间河谷的清新气息,感受着漫山遍野的满眼绿色,一幅幅景象,无不昭示着丰宁林果经济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紧紧抓住环首都扶贫开发有利契机,充分发挥山区优势,挖掘山地潜力,坚持增林扩果,林果并重,将林果业发展作为丰宁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这既是所有农户的希望,也是丰宁县委、县政府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中所致力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
  高起点规划:构筑产业发展大蓝图启动重点基地20个,修建工程路3.4万米,水利、电力配套正在进行施工。
  高站位引领:打造地绿民富新格局
  “今年大扁收成比往年增加50%多,成林每亩地可产扁仁20公斤,这片3000亩的基地,预计收入可达100多万元”,望着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大扁林,天桥镇小辽东村党支部书记张永魁高兴地说,“眼前的这一切,都是我们成立合作社,统一管理的结果”。
  据张永魁介绍,始建于1995年的小辽东大扁基地,经过多年持续发展,基地面积已达3100亩,栽植大扁12万多株。基地建成后一直处于一家一户的无序管理状态,大部分大扁树花期之后,由于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秋天收获季节看不到果实,致使这片大扁园的经济效益一直十分低下,许多树木处于濒临死亡的状态。看到当年群众的辛苦付出要付诸东流,张永魁等种植大户忧心如焚。
  今年年初,市县两级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林果经济的精神鼓舞下,张永魁等种植大户成立了杏扁合作社,对基地内的大扁进行统一管理,使大扁的挂果量提高了50%。利用农闲时间合作社还组织入社村民在园内补栽大扁1.1万株,安梨1200株,同时引水上山的配套工程也在紧张地施工之中。
  要让林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就必须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果农的发展热情。为此,丰宁积极推行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按照“土地集中流转、基地规模发展、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思路,通过大户牵头成立林果专业合作社,将集中连片、使用权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山场和土地集中流转,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入社方式,吸纳农户以土地入股成为社员,直接参与基地生产和管理活动,果农的发展热情空前高涨,全县10个万亩杏扁基地和10个千亩苹果梨基地得到有效推进。目前全县已成立天桥九龙台、石人沟木营、五道营果飘香、王营郁植等近40个林果专业合作社,吸收入社成员3000余户。
  为了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丰宁扶持培育了以宏森木业为主的龙头企业,从源头发展速生林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了种、养、用闭合的循环林业经济链条。该企业共发展速生林基地3万亩,购买天然林3万亩,还同全县5140个林户签订了速生林栽植合同。2008年以来,公司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节能减排项目和可替代能源的研发工程。在技术上与中国林业科学院北京木材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密切合作,引进了技术先进的“木煤”生产设备,建成了国内首条年产5万吨木煤的生产线,正在扩建的木煤生产线将年产木煤20万吨。目前,宏森木业年产刨花板5万立方米,胶合板、细木工板5万立方米。
  提起自家的杨树速生林,凤山镇榆树林村45岁的农民耿来福笑得合不拢嘴。2002年,他和妻子种植了10亩速生杨树,今年已到了砍伐期。耿来福告诉记者:“这10亩杨树林平均每年能净赚1万多元。”据丰宁林业部门介绍,林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木材价格的提高,一亩杨树速生林的年收益在1300多元。
  高技术支撑:推进林果产业大跨越
  “以前对果树管理技术一窍不通,现在听了林果专家的讲解,坚定了我承包果园的信心。”南关乡官队营村27岁的农民王喜斌兴奋地说。年初,王喜斌打算承包村里100多亩苹果梨园,梨的质量和销路都没问题,但一想到果园日常管理,不禁让他犯了难。近日林业局组织的科技培训让他心里有了底。
  针对果农的实际需求,丰宁坚持把科技服务作为推动林果产业发展的有力举措,将林果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培养基层技术骨干,大力推进“林果知识进基层,实用技术进万家”服务活动。今春以来,全县抽调60多名技术人员分赴各乡镇开展林果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生根粉、营养杯、地膜覆盖、果树管理等适用技术,保证每个种植户有1名、每个村有10名技术能手。为抢抓栽果时机,先后派出5批次20多名技术人员分赴北京周边和辽宁等地联系苗木,并第一时间抢运到县。同时加强技术指导,基地建设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分片划段,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工程质量,统一规范管理。非基地建设,印发技术指南,技术人员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了林果产业建设的顺利开展。
  林业建设还为丰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丰富资源。目前已开发景区景点8个、国家2A级以上景区4个,京北第一草原、白云古洞、千松坝森林公园、云雾庄园等成功晋级国家森林公园行列,海留图湿地公园成为国家湿地试点公园;建起度假村38家、家庭旅馆500余家、大型游乐场所3家。2012年,全县接待游客7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收入4亿多元。
  韩春明&于倩倩&陈志强&张来增
  丰宁全县总面积8765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86万亩,有林地面积606万亩,活立木蓄积10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6.23%。现有各类果树18.5万亩,山杏林92万亩,原料林24万亩,林果加工企业45家,2012年林业总产值6亿元。
  虽然丰宁林业资源丰富,生态效益显著,但林果产业效益并不高,主要原因是经济林比重小,林果基地配套设施投入不足,管理粗放,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程度低。为此丰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林果产业发展的意见》,将全县林果产业发展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即坝上寒地生态经济林区、接坝特色生态经济林区、坝下中北部水保经济林区、坝下南部经济林区。依据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化产业结构,做出了着力发展杏扁、苹果梨两大主导产业和原料林、大果沙棘、园艺花卉、林下经济四个特色产业(简称“2+4”产业)的总体部署,计划到2015年,全县杏扁林发展到120万亩、苹果梨8万亩、原料林30万亩、园艺花卉1.5万亩、大果沙棘9万亩、林下经济3.5万亩,建成万亩杏扁基地10个、千亩以上苹果梨基地10个;到2020年实现农民人均约4亩杏、1亩扁、1亩梨的目标。与此同时,聘请河北省林科院刘俊院长担任生态经济林建设首席专家,编制全县林果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快林果产业发展的意见》,2013年全县共安排栽植杏扁4万亩,苹果梨1万亩,沙棘1万亩,截至目前,已经完成5.2万亩,其中栽植杏扁3.2万亩,苹果梨1.2万亩,沙棘0.8万亩。&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新型产业崛起助力新城发展,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广钢新城“左右逢源”,多元化产业圈注入新动力
在广钢新城的规划中,目前已逐步形成东沙现代产业基地,将重点打造烟草、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广东塑料交易所二期、广东中烟广州生产基地、广州国际医药港等重点生产力骨干项目正有序推进,未来将力求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链条,从而增强新型工业对荔湾区经济的拉动作用。
作为一个第三产业已经占GDP72%以上的“商贸重区”,荔湾区正积极寻求商贸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途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使电子商务互联网产业成为领航荔湾经济发展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给“千年商都”的老城荔湾注入新活力。同时荔湾区专业批发市场林立,占据全市批发市场三分之一强。药材、水产、茶叶、服装、花卉等闻名全国。
广钢新城科学规划为五大片区,除中央居住区外,更规划有多个产业基地,在广钢新城板块的南端,分布着产业基地,包括东沙工业园片区、商贸产业片区、广州国际医药港、环保健康科技园,东北部则是广钢总部经济区所在地。而西部则是花地河电子商务聚集区。
其中临近广钢新城的芳村花地河电子商务集聚区目前集聚的电商总部、电商企业总数、交易额均在广州市排名第一,在国内和业界已有相当的知名度,已聚集了一大批电子商务类企业,拥有唯品会和梦芭莎2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广东塑料交易所、绿瘦、七乐康等5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产业的影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产业的影响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