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驽马水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来辅助股票投资

来自雪球&#xe6关注 估值温度计系列四:深证B股的22年PB中值和温度计走势 驽马低频的个人观点:1、& 日,深圳B股PB中值=1.7倍,温度计=59%,处于合理偏高的位置。个人观点:“见底还早”。2、& 现在深证B股样本数只有48只股票,因为B转A或B转H越来越多,样本数越来越少,因此统计的有效性可能会越来越弱,谨慎参考。一图抵千言:再抵千言:特别说明:1、本人自称驽马,意味着跑不快,不会抓热点,也看不清短期波动;2、驽马也意味着有耐心,能坚持,愿意慢慢等待市场到达低估的大胜率区域以后才出手;3、PB中值和温度计,都是我用来辅助衡量市场风险偏好的指标工具,更时候判断长期趋势;4、期望与关注中长期趋势的朋友互相探讨、交流(PB中值只是一种估值指标,还有很多种,希望能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互有收益)5、关注短期市场波动的朋友,请忽视该文章;6、讨论,但是不争论,投资路上没有绝对真理,求同存异,共同进步;已发链接 《估值温度计系列一:A股的20年牛熊转折和PB中值走势》 《估值温度计系列二:基于A股PB中值的估值温度计》
《估值温度计系列三:基于A股PB估值温度计的28择时策略和历史回测》后续,我会抽时间陆续和大家分享:《估值温度计系列五:基于深证B股PB估值温度计的28择时策略和历史回测》《估值温度计系列六:香港恒生指数的42年PD(市息率)和温度计走势》《估值温度计系列七:基于香港恒生指数PD估值温度计的28择时策略和历史回测》《估值温度计系列八:美国标普500的145年PE和温度计走势》《估值温度计系列九:基于美国标普500的PE估值温度计的28择时策略和历史回测》《估值温度计系列十:基于A股+B股+港股+美股的联合28择时策略和历史回测》来自雪球&#xe6关注 A股连续20年分红的10只股票及收益率来自 A股的股息率终于统计完成了,发一些统计数据*连续20年分红的股票有10只,占1997年底全部股票数量的1.4%*能够连续20年分红的股票的收益率,差异很大(并不是能够连续分红就有高收益)20年收益率的中位数=5倍,最高的云南白药达到105倍,最低的粤电力A只有约2倍*能够长期连续分红,很不容易今年分红的股票占比67%,连续5年分红股票占比46%,连续10年占比19%,连续15年占比11%,连续20年占比1%.*12月26日的A股的股息率排行榜前30名-------------------------------------------------------------------1、A股有10只股票,连续20年分红,1997年底的时候有721只上市公司,能够连续分红的股票占比1.4%,有些大名鼎鼎,像万科、云南白药。2、能够连续20年分红的股票的收益率,差异很大。并不是能够连续分红就有高收益。20年收益率的中位数=5倍,最高的云南白药达到105倍,最低的粤电力A只有约2倍3、 能够长期连续分红,很不容易。今年分红的股票占比67%,连续5年分红股票占比46%,连续10年占比19%,连续15年占比11%,连续20年占比1%.4、 12月26日的股息率排行榜前30只股票关于统计“股息率”的计算方式说明:*先说我的统计方法股息率=今年股息/当天总市值“今年股息”:2016发分红公告,分红就计算在2016年。注:不是按照财务年度,也不是按照支付日期举例:双汇发展: 2016年分红2次,第1次是4/22日公告(15年年报分红),第2次是9/20公告(16年中报分红)我统计今年股息=2次和民生银行:2016年分红3次第1次是2/20日公告(15年中报分红),第2次是6/18公告(15年年报分红)第3次是9/20公告(16年中报分红)我统计今年股息=3次和*优点: 按照自然年度,计算简单,一般公司一年只分1次红,8月以后就基本正确。*缺点: 没有分红以前,股息率=0,不太合理另外方法: 推荐的文章关于双汇的讨论,按照财务年度*优点: 合逻辑,股息和财报对应*缺点: 计算复杂注:因为股息率的统计没有标准算法,主要是没有股息的明确定义,每一种统计的方法都有优缺点。不争论对错,知道是怎么计算的,知道优缺点就好了。注2: 我接下来实际使用的股息率=过去3年平均股息/当日总市值,因为我考虑股息率是一个中长线的指标,需要用长期的数据来看会更加准确,突然一年分红多,股息率高,明年不分红,股息率低,这样意义不大,如果用3年平均,长期观察,可能更好一些。注:如果发现有数据统计错误,请指教相关链接:A股连续20年【不分红】的46只铁公鸡及收益率来自雪球&#xe6关注 驽马估值温度计策略之中小板(和创业板对比,非常有趣)来自 8月31日,中小板整体PB中值=4.93倍,温度=73度,高温区中小板,我的观点同样是“熊途漫漫,不容乐观”策略详细描述:驽马估值温度计策略之A股和创业板比较:驽马估值温度计策略之创业板一些说明:*中小板上市12年,已经经历了3轮牛熊市,和创业板相比,相对比较稳定。*在中小板的第一轮牛市,即07年牛市,驽马28策略也同样跑输指数。*在中小板的第二轮和第三轮牛市,就开始逐渐跑赢指数。*跑赢指数的关键,是牛市追随指数,熊市等待机会,很小回撤*我预测创业板也会有类似的经历过程,以后用时间来验证。*中小板整体温度趋势图*中小板历史回测数据*中小板历史回测图交流讨论:朋友问题:意义不大,单看图去年1500点不到已经是100度了,那时候喊创业板地球顶就成大笑话了你说的很对,不仅仅1500点是100度,在2010年创业板指数刚发布的时候,1000点就已经是100度了。这是因为创业板时间较短,所以会不断的突破100度,这是温度算法的限制,因为没有预设极值,也没有使用未来函数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样本数据越来越多,温度也就越来越有效A股也走过同样类似的过程过两天我统计完中小板的数据以后,可以对比一下(今天统计完中小板,发现的确大幅跑赢指数,而且每年都能盈利,净值曲线稳定向上)感谢:* 优矿提供数据和量化分析平台 &作者:驽马; & 微信公众号:nmlhtz; &日期:转载请注明作者来自雪球&#xe6关注 用温度判断,证券行业,现在是否值得投资?来自 有个兄弟
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是关于现在是否适合长期投资一只证券行业的股票(601099 太平洋)?这涉及了2个问题1、 用温度来衡量证券行业,现在是否值得长期投资?2、是否可以选择“太平洋”来长期投资?因为这个兄弟特别用心,而且是用温度计来辅助决策,我是非常愿意来分享我的看法在使用温度计来辅助投资决策的时候,提醒要注意区分对象*如果是看整体市场,当温度较低,例如在20度以下,那绝对可以配置重仓。*如果是看指数/板块/行业,就不能只参考温度,必须结合指数特点,例如证券行业,是强周期行业,强周期的行业的温度有自己的运行特点*如果是看个股,温度依然可以做为初次筛选的重要指标,但必须要结合更多的指标或公司的情况来判断下面我们实际结合问题,来分析一下温度在证券行业的使用问题原文首先在这里,真心的感谢大哥这段时间的认真指导,使我更加深刻的去了解股市,让我感受深刻。接下来是我对该股的理解,请大哥多多指教。“太平洋”该股均线程多头向上发散,同事上涨时配合成交量放大,下跌时缩量放量突破60日均线后,回调再继续上攻说明该股短期强势。该股板块属于证券,在弩马温度计中属于<20低温板块。同时上涨时量比和换手率都能够积极配合,同时净市率比较底。。。以上综合分析我认为该股成长潜力比较大适合做长期股。大哥,这是我的个人分析总结,您看看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麻烦您多多批评,指点。-----------------------------------------------------------------------------------------------------------1、 用温度来衡量证券行业,现在是否值得长期投资?中证的CSSW证券指数,在11月25日的PB中值温度=22度,PE中值温度=13度。再来看一下历史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证券行业的温度的确不高,偏低,20度左右。但是请留意,我们认为选指数不能只看当前温度,还必须结合行业特点。证券行业是典型的强周期行业,靠天吃饭,只有牛市才能大幅盈利。从图中可以看出,CSSW证券指数(绿线)不是长期向上的,就是上下震荡,目前还没有突破07年高点。最近10年,3次高点,分别对应了3次牛市,07年、09年、15年。再看PB中值温度(红线),红圈的地方,牛市过后,11年-14年,10度-20度之间震荡了3-4年,现在是22度哦再看PE中值温度(蓝线),发现不对哦,07年牛市高点,温度反而降到30度,12年指数没涨,温度反而涨到60度,为什么?因为牛市证券行业大赚钱,PE降低,温度降低,熊市不赚钱,指数震荡或下跌,反而PE升高,温度也升高。这也再次证明,对于周期性的行业,不要用PE作为估值指标,极端一些,甚至可以作为反向指标来看综上所述,证券行业只有牛市,才有大机会,马上要进入牛市了吗?我的个人看法:从中长期来看,证券行业现在的20度是低,但是还不够低,也许不会跌太多,不会输很多钱,但是可能会耗上很多时间,还是再观察看看。注:用温度来辅助决策,判断的都是中长期的机会,不是短期,短期的涨跌和温度无关。---------------------------------------------------------------------------------------------------------------------------2、是否可以选择“太平洋”来长期投资?个股我无法给出建议,给你一张表,用来参考,这也是我选股的时候,做初次筛选来用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常见问题1、感觉个股看温度意义不大哈这是很多朋友的看法,其实换个角度来看,PB温度是PB的衍生品,是当前PB在历史上排序位置,如果说PB是资产的绝对估值的话,那么PB温度就是资产的相对估值。因此,如果认为PB在选股的时候是有效的参考指标,那么PB温度也是有效的参考指标;同样,如果认为PB在选股的时候是无效的,那么PB温度当然也无效的了。没有任何的单一指标可以用来选股,任何的一种选股指标都有利有弊,选股应该是多种指标的综合的主观判断。2、我觉得全市场温度价值才是最高的这种看法,我非常赞同,为什么呢?温度的有效性是来源于大数法则。只有样本足够多,样本的成分足够混杂,样本时间周期足够长,这样统计的结果才最有效。这也是我在温度计周报中,最醒目的位置用红色标注的“根据历史统计,全市场的温度是最重要的参考标准,远远超过个别指数的温度”------------------------------------------------------------------------------------------------------注:这张表的Excel格式,已经上传到温度包。喜欢打渔的朋友,可以去下载研究,一起交流探讨。&&------------------------------------------------------------------------------------------------------& 链接: 驽马-估值温度计文章汇总 来自雪球&#xe6关注 重新划分A股过去21年()的牛市和熊市来自 在上次文章《上证综指有缺陷,A股市场行情看“新中证流通”》中,我认为应该用“新中证流通”指数来研究过去A股21年的发展。(注:新中证流通=上证综指() +
中证流通(2006 - 今天),这是为了描述简单,我取的一个名字,免得每次都要说明用的指数是二者相加)既然大家都认同,上证综指在2006年以后失真严重,不能代表整体A股的表现,那么A股牛熊的划分当然不能以上证综指为标准。下面以“新中证流通”为标准,重新划分A股过去的5轮牛熊从上图可以看出一些特点1、一般情况下,一轮牛市大约2年到2年半最近这轮牛市,不是从14年7月才开始的,从12年底开始计算,也是2年半;上涨幅度250%,历史上仅次于07年大牛市2、一轮熊市,一般也要2年左右,除非像08年暴跌70%,用空间换了时间上一轮熊市从2010年底到2012年底,也是2年左右3、按照以前的历史经验推论,本轮熊市的下跌空间已经够了,16年1月28日,最大下跌幅度到49%,已经达到历史熊市低点的平均水平。4、按照以前的历史经验推论,本轮熊市的时间还不够,下降16年1月28日,才半年多,到今天也不过1年半。5、总体而言,本轮熊市还在继续,牛市还只是活在希望中至于现在是慢牛的说法,不好说,因为没有人见过A股的慢牛长什么样,只看过别人家的和童话里的。------------------------------------------------------------------------------------------------------有了这样一张A股牛熊表,接下来,将以此为基础,研究每轮牛市顶部和熊市底部的估值指标的特征,以此来作为参考,来研判下轮牛熊------------------------------------------------------------------------------------------驽马看牛熊系列文章:1、上证综指有缺陷,A股市场行情看“新中证流通”2、重新划分A股过去21年()的牛市和熊市3、A股5轮牛熊和国债收益率4、A股5轮牛熊和市盈率PE5、A股5轮牛熊和市净率PB6、A股5轮牛熊和股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度计使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